慢性咳嗽的诊断思路及治疗策略

合集下载

确有专长咳嗽综述

确有专长咳嗽综述

1.医术的基本内容及特点描述咳嗽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做声,咯吐痰液,是肺系疾病主要证候之一。

咳嗽病名最早见于《内经》,本书已经对咳嗽成因、证候症状病理等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其中对咳嗽病因的认识,《素问·咳论》指出咳嗽:“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五脏六腑之咳“皆聚于胃,关于肺”,隋·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有十咳之称;明张介宾的景岳全书将咳嗽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

汉代伤寒论作者张仲景治疗虚火咳逆的麦门冬汤;《景岳全书》提出外感咳嗽宜辛温发散为主,内伤咳嗽以甘平养阴为主;清·喻昌的《医门法律》创立了温润、凉润治咳之法。

咳嗽与西医学的联系:咳嗽可见于多种疾病之中,常见的有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结核、慢性咽炎、心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疾病,本节重点讨论因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慢性咽炎所引起的咳嗽,而对其他疾病引发或诱发所导致的咳嗽,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咳嗽的病因病机主要是:咳嗽的病因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

外感即六淫外邪侵袭,常常为感冒的后遗症状,外邪致咳常常以风为先导,或兼寒、或兼热、或兼燥,从而相合为病;而内伤咳嗽则为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常见的有平素脾胃虚弱,变生痰浊,痰邪上干,乃生咳嗽;平素情志不遂,肝失调达,气机不畅,久则气郁化火,肝火犯肺,发为咳嗽;或因嗜烟好酒,烟酒辛温燥烈,熏灼肺胃,发为咳嗽。

无论外感内伤,皆可引起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咳。

病位主要在肺,与肝脾密相关,久则及肾。

主要病机在于邪犯于肺,肺气上逆。

即气机上逆,肺气不降。

其中,感受外邪所致者,为邪实之证,常分风寒、风热、风燥之候,若外邪未能及时疏散或过早应用镇咳之药,常常导致邪气留恋不解,最后变生它证。

因于内伤所致者,病理因素主要在于痰和火,两者可以相互影响,常见有咳嗽日久不愈,脾肺之气耗伤,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受限,导致痰饮内停,日久可以郁而化火;若肝火犯肺,可见气火炼液为痰,进一步灼伤肺津;若病久及肾,则可又见肾不纳气,从而见到因咳致喘之证。

慢性咳嗽中医诊疗思路探析

慢性咳嗽中医诊疗思路探析
中医认 为 ,风 邪 是本 病证 发 生 、发 展 和演 变过 程 中 的主要 致病 因素之 一 。外感未 治 ,邪郁 于肺 (风 、气 、 燥 、寒 ),病 程过 久 ,又有 气逆血 瘀之 象 。风为 百病 之长 , 其性 轻 扬 ,善 行 而数 变 ,风 盛则 挛 急 ,故 表现 为 突然 发 作性 阵咳 、呛咳 、挛急 、咽痒 、气道痒感等。治当用疏 风法 ,常用药 物有 苏 叶 、炙 枇杷 叶 、蝉 蜕 、地 龙 、白僵蚕 , 以疏 利风 邪 、透邪 外 出 、舒缓 气道 、解 痉止 咳 。
咳嗽 变 异 型哮 喘 (Cough Variant Asthma, CVA)是 哮 喘 的一 种 特 殊类 型 ,主 要表 现 为刺 激 性 干 咳 ,通 常 咳 嗽 比较 剧烈 ,夜 间咳 嗽为 其 重要 特 征 ,感 冒、冷空 气 、 灰尘 、油烟等容易诱 发或加重 咳嗽。诊断标准主要是测 定 PEF、PEF变 异 率 大 于 20% 和 增 高 率 大 于 15% 及 支 气 管 激发 试验 阳性 。患者 几乎 没有 任何 喘 息或 呼 吸困 难症状 ,但有气道高反应性。其发病机制主要是气道慢 性 非特 异性 炎 症和 气道 高 反应性 H 。西 医主 要采取 以支 气管扩张剂 、糖皮质激素为主的治疗方案 ,但停药后易 复发 ,且 长期使 用激 素会 产生 一定 的副作 用 。
《景岳全书 》云: “肺苦于燥 ,肺燥则痒,痒则 咳 不 能 已也 。” 常 见 咳嗽变 异 性 哮 喘患者 大 多对 多 种外 源 性 物质 吸 入敏 感 ,为 风 盛津 伤 、气 道失 于正 常濡 润 ,加 之 风邪犯 肺 、肺 失 宣发 、津液 不能 上承 于咽 喉所致 。因此 , 在 以疏 风 为 主 的 同时还 应辅 以养 阴润 燥 利咽 ,以止 痒生 津 。可 选 沙参 、麦冬 、牛蒡 子 ,方 用清 燥 救肺 汤 或 麦 门 冬 汤治之 。 2 鼻后 滴漏综 合征 (PNDS)

慢性咳嗽中医药治疗再探讨

慢性咳嗽中医药治疗再探讨

中医药通报 ・ 名医精华
机失 调 有 关 。 病 位 在 “ 系 ”和 嗽 感受 器 , 中以喉部 和气 管 的 咳 因之 一 。同时 临床 还发 现 , 多食 肺 其 许
( ) 胃系”, 冈外 感 六 淫 之 邪 , 嗽 感受 器 最 敏 感 。 胃食 管 反 流 性 管反 流患 者无 消化 道症 状 , 咳 嗽 或 “ 可 而
或 闻异 味 , 志 不 遂 等 因 素 而 诱 咳嗽是 由于 胃酸 和其 他 胃 内食 物 可 以是 胃食 管 反 流 的 唯 一 临床 表 情 发 。内外 合 邪 , 为 因果 , 成 咳 反 流进 人 食 管 导 致 以 咳 嗽 为 主 要 现 , 此种 咳嗽 以干 咳为 主 。肝 与 互 造 且
诊 的2 0~3 % , 床误 诊 、 治 率 0 临 误

步的思考 。
中华 医学 会 呼 吸病 分 会 哮 喘
l 咳 嗽证 候 沿革
学组制定 的《 咳嗽的诊 断 与治疗 指
南》 较为 系统 的补充 和完善 了 中医
高 , 患者 的工 作 、 给 生活 和 学 习带
生和患 者面对 的一个 重要 问题 ” 。
而作 干 咳状 。多 数 医家 都 把 这 种 西 医所称 的慢 性 咳 嗽 既然 定 位 为 胃、 ) 关 。 中华 医学 会 呼 吸 病 肝 有 咳嗽 归属于 “ 咳” 燥 范畴 , 为是燥 “ 认 慢性 ”, 我认 为 , 属 中 医 内伤 咳 学分会 哮喘学 组制定 了《 应 咳嗽 的诊
效不佳 。
标证 或 兼 证 范 畴 。临床 经 验 也 表 咳嗽 变 异 型 哮 喘 和 胃食 管 反 流 。
这 i 种 病 因 大 约 占病 因 总 和 的
粤 作者简介 洪广祥 , 著名中医学家。 男, 教授、 主任医师’ 北京中 医药大学中医内科 6 % 一9 % 。个 别 嗜 酸 性 细 胞 支 7 4 学博士生导师,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首批j o 5 名老 中医 0 药专家学术经 验继 气管炎 也是 慢性 咳嗽 的重 要原 因。

解读《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

解读《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

缓解症状。 但如果病 因不能消除 , 则
浆均 选择 以磷 酸 可待 因作 为止 咳
止咳治疗仅能暂时缓解症状 。如痰
量 多且黏稠 ,则不宜单独使用镇咳
剂, 而愈美 甲麻敏糖浆则选用氢溴 酸右 美沙芬作为止咳剂 , 均有很好
的中枢性镇咳 作用 , 前者虽兼 有镇 痛作用 ,但可能有成瘾 、 吸抑制 呼 和 恶心 等 不 良反应 ,处 方时 宜慎 重。 上述 各复方制剂均联合使用氯
和缺乏规范性仍时有所 见。 危害 其
3 2 亚急性咳 嗽 .
常 见于感 冒后
性显而 易见 : 如对慢性 长期咳嗽不
进行必要的病原检查 , 以致造 成对
咳嗽 ( 又称感染后咳嗽 ) 细 菌性鼻 、
窦炎、支气管哮喘等 。
支气管癌 、 支气管内膜结核等 疾病
的漏诊和误诊 ; 亦有认 为慢性咳嗽 就是气管炎 , 随意地长期使用抗 菌 药物治疗 , 但无效 , 非 而且浪 费药 物资源 ,增加经济 负担 。因此 ,对 于咳嗽的诊断和治疗需要进一步规 范。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参照
3 1 急性 咳嗽 .
常见于急性 上呼
此 ,引起咳嗽 的病 因除常见呼吸道
疾病外 ,亦可见呼吸道疾病以外的 其他病 因。机械受体和化学受体相 互影 响和增强 ,是某些疾病所致咳 嗽持续和增强的病理生理基础。临 床工作 中常会遇到非原发呼吸道病 因所致的急、 慢性咳嗽 , 慢性左 急、 心衰竭 , 慢性 。 急、 肾功能衰竭 , 血液
诊断和治疗作以介绍 。
4 急性咳嗽 的诊 断和 治疗
4 1 普通感 冒 . 普通 感冒是 引起 急性咳嗽的最常见病 因, 以呼 吸道
图 1 咳嗽反射 的解剖学基础

应用对药治疗慢性咳嗽经验

应用对药治疗慢性咳嗽经验

应用对药治疗慢性咳嗽经验贾仰民;王丽;宋康【期刊名称】《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年(卷),期】2016(026)001【总页数】3页(P67-69)【关键词】慢性咳嗽;对药【作者】贾仰民;王丽;宋康【作者单位】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职业病科杭州 310003;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杭州 310053;浙江省中医院呼吸科杭州 310001【正文语种】中文咳嗽是机体的一种自然防御反射,有利于呼吸道内有害因子和分泌物的清除,其中慢性咳嗽是指病程超过8周,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的临床症状,一般胸部体检和胸片无明显异常,频繁剧烈的咳嗽常对日常工作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2]。

笔者结合古方,并师承国家级名老中医宋康教授,通过辨证施治,临床取得一定疗效,尤其在对药应用方面收获一点心得,分享如下。

咳嗽终归不离于肺,如《医学心悟》中所言:“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钟非叩不鸣,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自外击之则鸣,劳欲情志、饮食炙煿之火自内攻之则亦鸣。

”总归邪客于肺,使肺失宣肃,肺气上逆所致。

故治疗慢性咳嗽,宜宣肃并用,升降配合,一方面宣肺达邪,一方面肃降肺气。

麻黄、杏仁配伍[3],麻黄可发散风寒解表,宣肺平喘止咳;杏仁下气止咳平喘,作为麻黄的使药,即所谓“麻黄常常以杏仁为臂助”,为临床最常用配伍组合,二药一宣一降,使肺气得调,尤其适用于咳喘兼具表证者。

前胡、苏子配伍,前胡宣散风热,祛痰降气止咳;苏子具有降气除痰,止咳定喘,润心肺的作用,二药相配,使降中有宣疏,宣降清化,气降痰化,咳嗽自止。

桔梗、白前配伍,桔梗可开宣肺气,利咽祛痰;白前则可降气消痰,清肃肺气,二药一宣一降,疏泄痰滞,宣肺降气,相得益彰。

前胡、杏仁配伍,杏仁为苦泄宣滞之品,可降气止咳,二药合用宣降得宜,肺气相调,使痰除咳止。

咳嗽发病之初往往“风邪为患”,《素问·太阴阳明论》曰“伤于风者。

上先受之”、“风性轻扬,易袭阳位”、“风胜则痒”,故临床可见风邪犯肺,邪郁于肺,使肺失宣降,气道不利,而致咽痒,咳嗽难止,气道痉挛现象,尤其部分患者在接触花粉、尘蟠等过敏源后发作,发作有一定的季节性,以春秋季节为多,临证施治当以祛风止痉、利肺止咳为法[4]。

朱珊教授治疗小儿咳嗽的临证思路及经验

朱珊教授治疗小儿咳嗽的临证思路及经验

嗽 。治 疗上 , 以本 院儿 科 组 方 咳 嗽 颗 粒 加 减 ( 嗽 颗 咳
粒 由三九 医药公 司生 产 的 中药 免 煎 颗 粒组 成 , 物 有 药
姜 半夏 、 苏叶 、 紫 黄芩 、 梗 、 桔 紫菀 等 ) 。咳 嗽颗 粒 是 以 清代 医家程 钟 龄 所 著 《 医学 心 悟 》 止 嗽散 为 主 方 化 中
厚腻 为主要 特征 。周 师 常用健脾 化 湿治之 , 气得 健 , 脾
运化 水谷 津液 功能 正常 , 津液得 以输 布诸症 自除 。
2 4 活血化 瘀 . 病案 : 张某某 , ,1岁 ,0 3年 7月 男 6 20
2 3 健 脾 化 湿 李 某 某 , ,6岁 。2 0 . 女 2 0 4年 5月 2 0 日初 诊 。 自诉 近 半 年 来 出 现 多 饮 、 尿 , 空 腹 血 糖 多 查 1 . m o/ , 8 6 m lL 尿糖 阳性 。症 见 : 神 疲 乏 , 怠 懒 言 , 精 倦 形体 消瘦 , 口粘腻 发 甜 , 饮 水 , 食 差 , 胀 便 溏 , 喜 纳 腹 小 便 清 长频 多 , 月经 量少 后错 , 质暗淡 、 灰 白而润 , 舌 苔 脉 缓沉 细 。 中医诊 断 : 消渴 。辨证 : 虚湿 阻 , 津不化 。 脾 水
和 内伤 之分 , 病位 主要 在肺 , 常涉及 脾 、 , 肾 病机 主要 为
教授 是全 国第 二批 名 老 中医 学 术继 承 人 , 事 儿 科 临 从
肺 失 宣降 , 气 上逆 。早 在 《 肺 内经 ・咳论 》 , 中 已指 出
“ 五脏六 腑 皆令人 咳 , 独肺 也 ” 并 认为 咳嗽 系 由“ 非 , 皮
盛 也 不 少 见 , 床 以 倦 怠 乏 力 , 胀 便 溏 , 体 胖 大 苔 临 腹 舌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诊治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诊治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01
02
03
诊疗技术发展
探讨未来可能用于上气道 咳嗽综合征诊治的新技术 或新方法。
病因研究
探讨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 病因和发病机制,为预防 和治疗提供更多思路。
个体化治疗
研究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 探讨针对不同患者的个性 化治疗方案。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发病机制与病因
发病机制
UACS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与多 种因素有关,包括感染、过敏、 鼻窦炎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 导致上呼吸道炎症和咳嗽症状。
病因
常见的病因包括变应性鼻炎、非 变应性鼻炎、鼻窦炎等,这些病 因均可引起上呼吸道炎症,进而 导致咳嗽症状。
02
临床表现与诊断
症状表现
01
02
03
咳嗽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诊治

CONTENCT

• 引言 • 临床表现与诊断 • 治疗方式 • 预防与日常护理 • 病例分享与讨论
01
引言
定义与概述
定义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咳嗽病因,由于上呼 吸道炎症、过敏性咳嗽的常见原因之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造成一定影响。了解UACS的定义和概述有助于更好地诊断和治疗 该病。
鉴别诊断
与其他呼吸道疾病的鉴别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需要与其他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扩张等进行鉴别。
与鼻部疾病的鉴别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需要与慢性鼻炎、鼻窦炎等鼻部疾病进行 鉴别。
03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01
02
03
04
抗组胺药
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用 于缓解气道过敏症状,减少咳 嗽发作。

咳嗽病例讨论描述

咳嗽病例讨论描述
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症状、病史、体格 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信息,并根据这些 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患者的咳嗽 病因。
VS
误诊防范
医生需要充分了解咳嗽的病因和病理生理 过程,同时要重视患者的病史和体格检查 ,避免仅凭经验或主观臆断进行诊断。
06
总结与展望
经验教训总结
患者病史采集
咳嗽持续时间、症状、既往病史等需详细询 问。
既往病史与家族史
既往病史
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但无其他重大疾病史。
家族史
患者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
02
病例检查
体格检查
体重
评估体重是否正常,由于长期 咳嗽会导致营养流失,可能出
现体重下降。
生命体征
检查体温、心率、呼吸频率等基本 生命体征,以评估患者整体健康状 况。
皮肤黏膜
检查皮肤和黏膜是否有异常,如苍 白、红肿等。
THANK YOU
实验室检查
全血计数(CBC)
检查白细胞数量及分类,判断是否存在感染。
血液生化
了解肝、肾功能,以及血糖、电解质等水平,以排除其他潜在疾病 。
痰液检查
收集痰液样本进行培养和显微镜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肺部感染。
影像学检查
01
02
03
X光胸片
观察肺部是否存在炎症、 感染或其他异常。
CT扫描
更细致地观察肺部结构和 功能,发现X光胸片未能 显示的病变。
提高公众对咳嗽的认识,正确对待和处理 咳嗽。
相关文献综述及进展
文献综述
查阅和分析关于咳嗽的文献,了解最新的研 究成果和治疗进展。
临床试验
开展临床试验,评估新药物和治疗方案的有 效性和安全性。
专家共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