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肿瘤科-肝癌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

合集下载

癌病临床路径A方案(原发性肝癌终末期(保守治疗))

癌病临床路径A方案(原发性肝癌终末期(保守治疗))

癌病临床路径A方案(原发性肝癌终末期(保守治疗))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肝癌(TCD编码:BNA001)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原发性肝癌但处于终末期,并除外放疗、化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后的内科保守治疗。

(ICD10:C22.0)二、诊断依据(一)中医诊断与证候分类标准:本病种中医诊断参照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主编)进行诊断。

第一诊断为肝癌(TCD 编码:BNA001)诊断依据:不明原因的右胁不适或疼痛,原有肝病症状加重伴全身不适、胃纳减退、乏力、体重减轻等均纳入检査范围。

右胁部肝脏进行性肿大,质地坚硬而拒按,表面有节结隆起,为有诊断价值的体征,但已属中晚期。

证候分类(1)肝气郁结证:症舌脉::右胁部胀痛,右胁下肿块,胸闷不适,山善太息,纳呆食少,时有腹泻,时有腹泻,月经不调,舌苔薄腻,脉弦。

(2)气滞血瘀证症舌脉:右胁疼痛较剧,如锥如刺,入夜更甚,甚至痛引肩背部,右胁下结块较大,质硬拒按,或同时见左胁下肿块,面色萎黄而暗,倦怠乏力,肮腹胀满,甚至腹胀大,皮色苍黄,脉络暴露,食欲不振,大便澹结不调,月经不调,舌质紫暗,有瘀点瘀斑,脉弦涩。

(3)湿热聚毒证症舌脉:右胁疼痛,甚至痛引肩背,右胁部结块,身黄目黄,口干口苦,心烦易怒,食少厌油,腹胀满,便干浬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4)肝阴亏虚证症舌脉:胁肋疼痛,胁下结块,质硬拒按,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头晕目眩,纳差食少,腹胀大,甚则呕血、便血、皮下出血,舌红少苔,脉细而数。

(二)西医诊断:参考《内科学(第8版)》(人民出版社)【诊断依据】满足下列三项中的任一项,即可诊断肝癌1、具有两种典型影像学(US、增强CT、MRI或选择性肝动脉造影)表现,病灶>2cmo2、一项典型的影像学表现,病灶>2cm,或AFP>400ng/mlo3、肝脏活检阳性【临床表现】(一)肝区疼痛:是肝癌最常见的症状,半数以上患者有肝区疼痛,多呈持续性胀痛或顿痛,是因癌肿生长过快、肝包膜被牵拉所致。

肝癌姑息化疗临床路径

肝癌姑息化疗临床路径

肝癌姑息化疗临床路径一、肝癌姑息化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1 、第一诊断为原发性肝癌(ICD-C22.901 )2、姑息化疗:有复发和/ 或转移的肝癌患者,或因其他原因无法行手术治疗的患者。

(二)诊断依据根据卫生部《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 版)。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 ):简称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CC )、肝内胆管细胞癌和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细胞癌混合型等不同病理类型,本文所指的“肝癌”主要指HCC 。

1、高危因素:有乙型/ 丙型肝炎或酒精性肝硬化、黄曲霉毒素接触史、饮水污染史者,是肝癌的高危人群。

2 、临床表现:可以有上腹痛、腹胀、纳差、乏力、消瘦、黄疸,也可有上腹包块、蜘蛛痣、腹壁静脉曲张等。

3、肿瘤标志物:AFP(甲胎蛋白)是肝癌诊断中最好的肿瘤标记。

AFP>400ng/mL 一个月,或AFP>200ng/mL 持续二个月,排除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癌者,高度警惕肝癌,应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

4 、腹部超声检查无创、方便、经济;CT检查是最重要的检查方法。

5、病理学检查:手术切除组织标本或肝外转移灶活检术,经组织学和/或细胞学诊断为HCC ,是金标准。

腹腔镜、经皮细针穿刺活检不建议作为常规检查,在有适应症情况下,可在有条件的医院采用以协助诊断。

6、临床诊断标准:在所有实体瘤中,唯有HCC 可采用临床诊断标准;同时满足(1)+ (2 )a两项或者(1)+ (2)b+(3)三项时,可以确立HCC 的临床诊断。

(1)具有肝硬化以及HBV 和/或HCV 感染的证据;(2)典型的HCC影像学特征;同期多排CT扫描和/ 或动态对比增强MRI 检查显示肝脏占位在动脉期快速不均质血管强化,而静脉期或延迟期快速洗脱。

a.如果肝脏占位直径≥2cm ,CT和MRI 两项影像学检查中有一项具有上述肝癌的特征,即可诊断HCC 。

b. 如果肝脏占位直径为1~2cm ,则需要CT和MRI 两项影像学检查都显示肝脏占位具有上述肝癌特征,方可诊断HCC ,以加强诊断的特异性。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TACE)临床路径说明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TACE)临床路径说明

C22.900肝恶性肿瘤行38.86007肝动脉栓塞术临床路径一、C22.900肝恶性肿瘤行38.86007肝动脉栓塞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C22.900肝恶性肿瘤,行38.86007肝动脉栓塞术。

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可以手术切除,但由于其他原因(如高龄、严重肝硬化等)不能或不愿接受手术的患者。

(二)诊断依据。

1.临床症状:肝区疼痛、食欲减退、上腹饱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泻、消瘦、乏力、发热。

晚期常出现黄疸、出血倾向。

远处转移引起的症状及肝外非特异性表现等。

患者常有慢性肝病病史。

2.体征:肝脏肿大、血管杂音、黄疸、门静脉高压征象,浸润、远处转移和合并症引起的体征。

3.辅助检查:血清AFP等肿瘤标志物;肝脏影像学(腹部超声检查、CT),选择性肝动脉造影。

4.病理学诊断明确:术后病理、经皮肝穿刺活检或淋巴结穿刺活检。

5.HCC的临床诊断:建议尽可能取得病理诊断。

对于无法获得病理学诊断的肝细胞癌,2011年中国《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建议如下,1.+2a两项或者1.+2b+3三项时,可确定HeC的临床诊断。

(1)具有肝硬化以及HBV和(或)HCV感染的证据。

(2)典型的HCC影像学特征:同期多排CT扫描和(或)动态对比增强MR1.检查显示肝脏占位在动脉期快速不均质血管强化,而静脉期或延迟期快速洗脱。

(2a)如果肝脏占位直径≥2cm,CT和MR1两项影像学检查中有一项显示肝脏占位具有上述肝癌的特征,即可诊断HCC o(2b)如果肝脏占位直径在1.-2cm,则需要CT和MR1.两项影像学检查都显示肝脏占位具有上述肝癌的特征,方可诊断HCC,以加强诊断的特异性。

(3)血清AFP2400μg/1.持续1个月或2200μg/1.持续2个月,并能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AFP升高,包括妊娠、生殖系胚胎源性肿瘤、活动性肝病及继发性肝癌等。

6、临床分期:建议用巴赛罗那(BC1.e)分期标准,也可参照中国分期标准。

肝癌中医治疗的精华版(含中医临床病例经验)

肝癌中医治疗的精华版(含中医临床病例经验)

肝癌中医治疗的精华版(含中医临床病例经验)肝癌中医治疗的精华版(含中医临床病例经验)肝癌1、三七丹参散:主治:肝癌。

药方:三七、丹参、白芍、龙葵、山豆根各一斤,儿茶、蜈蚣各一两,蟾酥三钱。

制法:共研为细末,装瓶勿泄气。

用法:每次三分,每日三次,开水送下。

病例:王XX,女,47岁,曾因上腹部刺痛,食减,消瘦,经广州某医院诊断为肝癌。

转本院单用上方,经坚持半年以上服药,肝区疼痛明显减轻,食欲增加,肝脏显著缩小。

疗效:治疗多例患者,有很好的效果。

来源:广东韶关市中医院中医王德超家传验方。

2、抗肝癌组方:主治:肝癌合并腹水。

药方:方一:银花五钱,没药二钱,乳香二钱,炮山甲三钱,皂角刺二钱,花粉三钱,贝母三钱,牛子三钱,连翘二钱,甘草节一钱五分。

方二:姜黄三钱,枳壳二钱,川朴(姜汁制)五钱,苍术三钱,银花四钱。

方三:川朴(姜汁制)三钱,苍术三钱,陈皮三钱,川芎三钱,酒制大黄三钱,麦芽五钱,翟麦五钱,沉香一钱五分,广木香一钱五分。

方四:党参三钱,白术三钱,淮山药(炒)三钱,北芪三钱,云苓三钱,木通三钱,银花五钱,川朴(姜汁制)三钱。

用法:方一用水熬成二碗,一日分二次服,服后痛减;翌日即用方二,煎法同方一;次日服方三:方三中九味药共研为末,分作二日服,每日近黄昏时服一次,服药停食晚饭。

服完方三后硬块会有所消,大便必下毒粪一次;翌日服方四,以培补脾土,如此轮流进服。

禁忌:忌食油腻荤腥酸辣等物。

备注:此方治疗肝硬化几乎百分之百有效,十分灵验。

疗效:治肝癌10余例,治愈4例,好转4例,无效2例。

来源:此方为广西贵县蒙公乡医院中医韦体仁家传达室六世秘方。

同上。

3、肝癌一号散:药方:半枝莲四两,瓦楞二两,漏芦二两,丹参一两,乌梅二两,山豆根四两,栀子一两,郁金一两,党参一两,白术一两,陈皮一两,半夏一两。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每包一钱。

用法:成人每服一包,日2--3次。

疗效:治疗多例,效果很好。

来源:江西九江市中医院原老中医黄国珍经验良方。

老年人肝癌中医治疗方案

老年人肝癌中医治疗方案

一、引言肝癌是老年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

中医治疗肝癌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老年人肝癌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本文将介绍老年人肝癌的中医治疗方案,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二、中医对肝癌的认识中医认为,肝癌的发生与人体正气不足、肝气郁结、瘀血阻络、痰湿内阻等因素有关。

老年人由于脏腑功能逐渐衰退,正气不足,易受邪气侵袭,导致肝气郁结,气血瘀滞,进而形成肝癌。

三、老年人肝癌中医治疗方案1. 辨证论治(1)肝气郁结证治法:疏肝解郁,活血化瘀。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组成:柴胡、白芍、枳壳、香附、川芎、丹参、红花、甘草。

(2)瘀血阻络证治法: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组成: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牛膝、枳壳、甘草。

(3)痰湿内阻证治法:健脾利湿,化痰散结。

方药:二陈汤加减。

组成:半夏、陈皮、茯苓、白术、甘草。

2. 中成药(1)复方丹参滴丸: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

(2)逍遥丸:疏肝解郁,健脾和胃。

(3)参苓白术散:健脾利湿,适用于痰湿内阻证。

3. 针灸治疗(1)体针:取肝俞、胆俞、膈俞、脾俞、胃俞、足三里等穴位,每次选取3-5个穴位,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

(2)耳针:取肝、胆、脾、胃、肾等穴位,每次选取2-3个穴位,采用埋针法,留针3-5天。

4. 中药外敷(1)大黄、芒硝、冰片、雄黄等药物研末,制成药膏,敷于患处,每日更换1次。

(2)艾灸:取肝俞、胆俞、脾俞、胃俞等穴位,每次选取2-3个穴位,采用温和灸法,每次灸30分钟。

5. 饮食调理(1)多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鸡蛋、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2)避免油腻、辛辣、生冷、刺激性食物。

(3)适量饮用绿茶、菊花茶等具有清热解毒、疏肝解郁功效的茶饮。

四、注意事项1. 中医治疗肝癌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进行辨证论治,不可盲目用药。

2. 中医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肿瘤科-乳腺癌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汇编

肿瘤科-乳腺癌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汇编

乳腺癌中医临床路径(试行)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乳腺癌的住院患者。

一、乳腺癌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乳癌病(TCD编码:BWA04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乳腺恶性肿瘤(ICD10编码:C50.9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参照《NCCN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2010中国版)》。

2.病期诊断根据临床检查及手术病理结果,参照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第七版癌症分期标准作出分期诊断。

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乳腺癌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乳癌病(乳腺癌)临床常见证候:气滞痰凝证冲任失调证毒热蕴结证气血两虚证气阴两虚证瘀毒互结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乳腺癌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四)标准住院日≤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乳癌病(TCD编码:BWA040)和乳腺恶性肿瘤(ICD10编码:C50.902)的患者。

2.患者适合并愿意接受中医治疗。

3.患者同时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2)生化全项(包括肝功能、肾功能);(3)凝血指标;(4)肿瘤标志物:CEA、CA153、CA125;(5)心电图;(6)胸部正侧位X线片;(7)腹部彩超。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T细胞亚群分析,超声心动图,乳腺及引流区彩超,CT,核磁共振,骨扫描等。

以上项目根据患者病情加以选择。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气滞痰凝证:化痰解郁。

(2)冲任失调证:调理冲任。

(3)毒热蕴结证:解毒散结。

(4)气血两虚证:益气养血。

(5)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

(6)瘀毒互结证:化瘀解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肝癌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住院患者。
一、肝癌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原发性肝癌(ICD-10编码:C22)。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参考《2001年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标
准》。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肝癌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肝癌临床常见证候:
肝郁脾虚证
肝胆湿热证
肝热血瘀证
脾虚湿困证
肝肾阴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肝癌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原发性肝癌。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原发性肝癌。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
以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注意
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3)凝血功能;
(4)乙肝两对半、乙型肝炎DNA测定;
(5)肿瘤标志物(AFP/AFU等);
(6)胸部正侧位X线片;
(7)心电图;
(8)上腹CT或B超。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上腹MR或PET/CT或超声造影
检查、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肝郁脾虚证:健脾益气,疏肝软坚。
(2)肝胆湿热证: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3)肝热血瘀证:清肝凉血,解毒祛瘀。
(4)脾虚湿困证:健脾益气,利湿解毒。
(5)肝肾阴虚证:清热养阴,软坚散结。
2.辨证选择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
3.针灸治疗:可根据病情辨证取穴。
4.中药外敷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
5.推拿治疗:根据病情选用。
6.其他疗法:根据病情选用射频消融治疗、中药介入治疗、深部热疗、免疫
系统治疗等。
7.内科基础治疗。
8.护理:基础护理及辨证施护。
(九)出院标准
1. 胁痛、腹胀等主要症状明显改善;
2.疗程结束,无明显并发症;
3.初步形成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期间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或合并症,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
2.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退出本路径。

二、肝癌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原发性肝癌(TCD编码:BNA000内科癌病,ICD-10:C22)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岁 职业: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时间: 年 月 日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标准住院日:≤21天 实际住院日: 天
时间
年 月 日 (第1天) 年 月 日 (第2天) 年 月 日
(第3~14天,第1周期)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中医证型判断 □书写首次病程记录 □开具常规检查、化验单 □向病人或家属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 □住院医师完成病历书写 □上级医师查房确定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案(参照肝癌中医诊疗方案) □根据辅助检查结果,确定治疗方案及日期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治疗期间注意事项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中医证型判断
□调整中药处方2~3次
□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并
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
措施




长期医嘱: □肿瘤科常规护理 □分级护理 □饮食 □中药治疗(汤剂、口服及注射中成药) □支持治疗 临时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 □乙肝两对半、乙型肝炎DNA测定 □肿瘤标志物(AFP/AFU等) □心电图 □胸片 □上腹部CT或B超 长期医嘱: □肿瘤科常规护理 □分级护理 □饮食 □中药治疗(汤剂、口服及注射中成药) □支持治疗 临时医嘱: □中医药特色治疗(选用) 1. 2. 3. 4. □其它治疗(选用) 1. 2. 3. 4. 长期医嘱:
□肿瘤科常规护理
□分级护理
□饮食
□中药治疗(汤剂、口服
及注射中成药)
□支持治疗
临时医嘱:
□复查血常规
□中医药特色治疗(选
用)
1. 2.
3. 4.
□其它治疗(选用)
1. 2.
3. 4.

主要
护理
工作

□入院介绍(病房环境、设施等) □指导患者进行相关辅助检查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中医情志疏导、健康教育。 □指导陪护工作 □定时巡视病房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
理措施
□中医情志疏导、健康教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定时巡视病房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 (第15~20天,第2周期) 年 月 日
(第21天,出院日)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调整中药处方1~2次 □疗效、预后与出院评估 □上级医师查房,根据复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结果,确定患者是否可以出院 □住院医师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等 □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如复查
时间、门诊随诊、下一周期治疗时间



长期医嘱: □肿瘤科常规护理 □分级护理 □饮食 □中药治疗(汤剂、口服及注射中成药) □支持治疗 临时医嘱: □中医药特色治疗(选用) 1. 2. 3. 4. □其它治疗(选用) 1. 2. 3. 4.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 □肿瘤标志物(AFP/AFU等) 长期医嘱
□停用长期医嘱
临时医嘱
□出院带药
□门诊随访

主要 护理 工作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指导陪护工作 □定时巡视病房 □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出院指导,指导出院带药的煎法服法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主管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