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课件】

合集下载

《国际金融学》PPT课件全

《国际金融学》PPT课件全

输入 各国标政题策性
银行
如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它们在国 内提供政策性金融服务的同时,也积极拓展海外业务, 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
各国中央银 行
各国商业银 行
如挪威政府全球养老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等, 它们管理着庞大的外汇储备和财政盈余资金,在全球
范围内进行资产配置和投资。
各国主权财 富基金
成立于1964年,总部设在科特迪瓦经 济首都阿比让。成立目的是为非洲鼓劲 发展的动力,帮助非洲各国进行经济重 建和发展,协助成员国发展经济和减少 贫困,为成员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活动 提供资金支持。
各国的国际金融机构
如美联储、欧洲央行等,它们不仅在国内执行货币政 策和金融监管职能,同时也参与国际金融合作与协调。
国际资本流动定义
指资本在国际间转移,包括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国际信贷等方 式。
国际资本流动类型
长期资本流动与短期资本流动。
国际资本流动规模与趋势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国际资本流动规模不断扩大,流动 速度也在加快。
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与影响
利润驱动
企业为追求更高利润,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
汇率与利率变动
成立于1966年11月,是面向亚洲和太 平洋地区的区域性政府间金融开发机构。 它不是联合国下属机构,但它是联合国 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联合国 亚太经社会)赞助建立的机构,同联合 国及其区域和专门机构有密切的联系。
是欧洲经济共同体成员国合资经营的金 融机构,根据1957年《建立欧洲投资 银行协定》的规定,于1958年1月1日 成立。该银行宗旨是利用国际资本市场 和共同体内部资金,促进共同体的平衡 和稳定发展。
《国际金融学》PPT课件 全

《国际储备》PPT课件 (2)

《国际储备》PPT课件 (2)

第二,外汇储备/短期外债比例法。它反映了一 国对即期债务的清偿能力。根据国际经验,这一比例 不能低于100%。
(3)外汇储备/货币供应量比例法。 (4)圭多惕-格林斯潘规则
(Guidotti-Greenspa编n辑)ppt
30
2.IMF评估成员国国际储备需要的客观指标 IMF在评估成员国的国际储备需要时,采用下 列若干客观指标来判别储备之不足: (1)国内利率太高。 (2)强化国际交易的限制。 (3)把积累储备作为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 (4)持续的汇率不稳定。 (5)新增储备主要源自信用安排,新增加的储 备主要是借入储备,这加大了整个储备的不稳定性。
编辑ppt
38
第四节 我国的国际储备问题
一、我国国际储备的构成与特点 作为IMF的创始成员国,我国的国际储备同
样由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在IMF的储备头寸 及特别提款权四部分组成。其中,在IMF的储 备头寸及SDR的数值均取决于我国在IMF的份额。 从数量上说,以上两部分合计约为10亿美元, 仅占我国国际储备总量的较小比例。以下就黄 金储备与外汇储备展开分析。
国际储备的管理包括量的管理和质的管理两个方
面。前者即通常所说的国际储备的水平管理或总量管
理;后者是指对国际储备结构的确定和调整,也被称
作国际储备的结构管理。
编辑ppt
24
一、国际储备的需求
(一)国际储备需求的含义 国际储备需求是指为了获取所需的国际储备
而付出一定代价的愿意程度,具体而言,它是指 持有储备和不持有储备的边际成本二者之间的平 衡。
编辑ppt
27
二、国际储备的总量管理
(一)国际储备适度规模 国际储备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应拥有
一个最适度的国际储备量。

自考00076国际金融章节详细精讲课件复习资料

自考00076国际金融章节详细精讲课件复习资料

第二章国际储备第三章第四章外汇实务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国际结算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重点重点重难点重点难点重点重难点第一章国际收支本章重难点分析第一节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一、国际收支1(1(2(3第一节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一、国际收支广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经济体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所有经济交易活动的汇总。

它以交易为基础,不仅包括贸易收支和非贸易收支,也包括资本的输入和输出;不仅包括已实现的外汇收支交易,也包括未实现的外汇收支交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议采用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

一、国际收支2(1(2一、国际收支2(3二、国际收支平衡表二、国际收支平衡表1二、国际收支平衡表二、国际收支平衡表23二、国际收支平衡表4第一节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1)经常账户,包括货物、服务、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四个子账户。

(2)资本与金融账户,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两个子账户。

(3)误差与遗漏净额是作为残差项推算的,于轧平账户时使用。

四、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四、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1.(1(212个四、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2.3.四、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四、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1.(1(2四、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2.(1(2(3四、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4(5四、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讲解归纳与举例)A. B./处置C. D.【正确答案:B】/谢谢第二节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一、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意义(1(2(3一、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意义(1(2(3二、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方法(三种)二、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方法(三种)1.二、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方法(三种)2.二、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方法(三种)3./ 4.二、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方法(三种)二、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方法(三种)三、国际投资头寸表三、国际投资头寸表三、国际投资头寸表1.2.三、国际投资头寸表3.4.三、国际投资头寸表5.(1(2(3(4讲解归纳与举例A. B.C. D.【正确答案:B】谢谢第三节国际收支的调节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平衡与失衡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平衡与失衡二、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二、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三、国际收支失衡的经济影响(1(2(3(4(1(2四、国际收支调节方法四、国际收支调节方法1.四、国际收支调节方法2.。

国 际 储 备

国 际 储 备
返回
(一)国际储备规模管理
(2)巴洛针对谋求经济增长的发展中国家的储备适度 性所作的定义是:在现有资源存量和储备水平既定的条 件下,如果储备增长能促进经济增长率的最大化,则该 储备的增长率就是适度的。
返回
(一)国际储备规模管理
(3)阿格沃尔对发展中国家适度国际储备所作的解释 是:储备持有额能使发展中国家在既定的固定汇率上融 通其在计划期内发生的预料之外的国际收支逆差,同时 使该国持有储备的成本与收益相等。
返回
(三)我国的国际储备管理
2.我国国际储备结构管理
国际储备的结构管理主要是要解决各储备资产间的比例结构 问题。
对于外汇储备管理的基本原则是:(1)多元化的货币储备, 以分散汇率变动风险。(2)掌握储备货币的比例。
返回
金融学
1.我国国际储备总量的确定 2.我国国际储备结构管理
(三)我国的国际储备管理
1.我国国际储备总量的确定
总量管理问题实为国际储备适度化问题,确定我国国际储备量 的具体规模,需要对我国国际储备需求因素进行分析。
影响我国国际储备的因素有:(1)一般因素:平衡国际收支差 额、偿还外债、稳定经济及应付突发事件。(2)特殊因素: 人民币自由兑换、经济转轨起飞、国内金融调控等。
(1)充当干预资产 (2)弥补国际收支逆差 (3)作为偿还外债的保证
二、国际储备的供求
(一)国际储备的供给
国际储备主要有黄金储备、外汇储备、普通提款权和特别提 款权四种形式,但是普通提款权和特别提款权是各国不能主 动增减,一国国际储备的增减,便主要取决于黄金储备和外 汇储备的增减。
二、国际储备的供求
(二)国际储备的需求 影响各国国际储备需求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收支差额 2.汇率制度的选择 3.融资能力的大小 4.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的大小

国际储备

国际储备

国际储备(international reserve)是指各国政府为了弥补国际收支赤字,保持汇率稳定,以及应付其他紧急支付的需要而持有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所有流动资产的总称。

国际储备资产,一般必须同时具有三个条件:1.一国金融当局必须具有无条件地获得这类资产的能力;2.该资产必须具备高度的流动性即变为现金的能力。

;3.该资产必须得到国际间普遍接受。

即它是否能在外汇市场上或在政府间清算国际收支差额时被普便接受;国际储备主要由四种形式的资产构成:1、外汇储备:指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以国际货币表示的流动资产,主要采取国外银行存款和外国政府债券等形式。

2、黄金储备:指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货币性黄金。

在国际金本位制度下,黄金储备是国际储备的典型形式。

3、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于1969年创设的一种账面资产,并按一定比例分配给会员国,用于会员国政府之间的国际结算,并允许会员国用它换取可兑换货币进行国际支付。

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国际储备的作用1.国适度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对本国经济的冲击。

2.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

3.充当本国对外借债的基本保证。

4.影响货币发行量。

影响国际储备需求的主要因素1.有国际储备机会成本的持有量。

2.外部冲击的规模和频率。

3.政府的政策偏好。

4.一国国内经济发展状况。

5.对外交往规模。

6.借用国外资金的能力。

7.该国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所处的地位。

8.各国政策的国际协调。

国际储备总量管理手段国际储备总量管理手段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储备不足时,通常采取以下国际收支调节措施:1.通过出口退税、出口担保、外汇留成和复汇率制等手段鼓励出口。

2.以各种贸易和非贸易壁垒限制进口。

3.以外汇管理和延期支付等办法限制资本外流。

4.货币对外贬值。

国际储备结构管理的内容1、国际储备结构管理的基本原则:一国政府调整国际储备结构的基本原则是统筹兼顾各种储备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

2、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管理(1)币种结构管理:各国通常根据分散原理安排预防性储备货币的币种结构,即实行储备货币多样化。

第九章-国际货币体系ppt课件(全)

第九章-国际货币体系ppt课件(全)
牙买加体系 货币货币体系改革
第一节 国际货币制度概述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概念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IMS),又称国际
货币制度,是指各国政府为适应国际支付的需要,对 本国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原 则、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形式。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
4、牙买加货币系的弊端
(1)汇率体系极不稳定 (2)造成储备货币管理的复杂性 (3)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不健全
第五节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一、国际货币制度变革的目标 二、国际区域货币——欧元对牙买加体系内在矛盾的化
解 三、国际区域货币合作模式 (一)货币同盟的欧元模式 (二)货币替代的美元模式 (三)东亚货币合作模式
教学目的和要求与重点识记
❖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国际货币体系的概念、作用以 及演变过程;了解国际金本位制的特征及作用;掌握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作用及其崩溃的原因;了解 牙买加体系的内容及运行特征。
❖ 重点识记: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作用及其崩溃的原因。
主要内容
国际货币制度 国际金本位制度 布雷顿森林体系
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
(1)建立一个长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即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确立黄金和美元并列的储备体制。 (3)各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4)实行可调节的盯住汇率制度。
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
(1)弥补了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 (2)稳定了国际货币金融关系。 (3)促进了国际货币合作。
4、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布雷顿森林体系 下的美元两难 (内因)
布雷顿森林体系 下的美元危机 (外因) 第一次美元危机 (1960年) 拯救措施

国际储备

国际储备

3、其他信贷 如向其他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其他国际金融组织和商 业银行贷款,来平衡国际收支和稳定汇率等。 4、诱导储备 诱导储备主要包括本国商业银行和个人持有的对外短期 可兑换货币资产、其他国家希望持有该国资产的数量、该 国提高利率时可以引起资金流入的数量等。
(二) 国际储备与国际清偿力
国际清偿力(International Liquidity)是指一 国直接掌握或不直接掌握、但在必要时可以用以 调节,支持本国货币对外汇率安排以及清偿国际 债务的一切国际流动资金与资产。它既包括一国 货币当局持有的国际储备,还包括该国从国外借 入的外汇储备、该国商业银行的短期外汇资产和 该国官方或私人拥有的中长期外汇资产。
国际储备是一国具有的现实的对外清偿力,而 国际清偿力则是该国具有的现实的对外清偿力和 可能有的对外清偿力,是一国金融实力的表现。
决定一国国际清偿能力大小的主要因素有下面几个: (1)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国际储备。
(2)从国际金融机构和国际金融市场借款能力的大小。 (3)该国商业银行持有的外汇资产、金融当局从私人 部门可迅速获得的短期外汇资产的多少。 (4)一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外国人持有该国货币 的意愿。 (5)在未发生不利的国内影响的条件下,利率提高或利 率期限结构的变化,对鼓励资金内流的程度.
外汇储备货币构成的变化: 金本位制度:英镑 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 当今牙买加体系:美元、欧元、日元、英镑 美元的比重为60%左右。
外汇储备的主要形式是国外银行存款和外国政府债券。 2000年,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占全球总额的60.77%, 而发达国家仅为39.23%。这是由储备货币发行国的 特殊地位导致的。
4、多元货币储备体系
牙买加体系:1976至今
四、国际储备的作用 1、弥补国际收支赤字所造成的外汇供求缺口。 国际储备用来解决暂时的国际收支困难,而如果 困难是长期的、巨额的,国际储备只能作为辅助措 施配合财政和货币政策实施。 2、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本币汇率的稳定。 3、政府向外借款的信用保证。 4、应付突发事件。 5、促进国内经济发展。

国际储备

国际储备

国际储备求助编辑百科名片国际储备(international reserve)是指各国政府为了弥补国际收支赤字,保持汇率稳定,以及应付其他紧急支付的需要而持有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所有流动资产的总称。

目录国际储备构成1(一)自有储备的构成1(二)借入储备国际清偿能力及其区别作用适度国际储备量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国际储备总量管理手段结构管理的内容中国国际储备1特点1管理来源1收购黄金1国际收支顺差1中央银行干预外汇作用1弥补国际收支逆差1支持该国货币汇率展开国际储备构成1(一)自有储备的构成1(二)借入储备国际清偿能力及其区别作用适度国际储备量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国际储备总量管理手段结构管理的内容中国国际储备1特点1管理来源1收购黄金1国际收支顺差1中央银行干预外汇作用1弥补国际收支逆差1支持该国货币汇率展开编辑本段国际储备国际储备(International Reserve))也称“官方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用于国际支付、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其货币汇率的国际间可以接受的一切资产。

国际储备是战后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重要问题之一,它不仅关系各国调节国际收支和稳定汇率的能力,而且会影响世界物价水平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作为国际储备资产,一般必须同时具有三个条件:1.一国金融当局必须具有无条件地获得这类资产的能力;2.该资产必须具备高度的流动性;3.该资产必须得到国际间普遍接受。

国际金融什么是国际储备?某种资产成为国际储备应具备的条件1、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各种形式的资产,并能在该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直接地或通过同其他资产有保障的兑换来支持该国汇率。

国际储备应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是官司方持有性;第二是普遍接受性,即它是否能在外汇市场上或在政府间清算国际收支差额时被普便接受;第三是流动性,即变为现金的能力。

编辑本段构成(一)自有储备的构成自有储备即国际储备,主要包括一国的货币用货币性黄金、外汇储备、在IMF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国际储备的构成
• • • • 黄金储备 外汇储备 IMF该国的储备头寸(普通提款权) IMF该国的SDRs (特别提款权)
• 国际收支的主动调节
改善国际收支的措施
调节措施 融资措施 直接管制
支出转 移政策
汇率 补贴 关税
支出变 更政策
内部 融资
外部 融资
贸易 管制
外汇 管制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协调
第三节 国际储备
一、国际储备的概念
国际储备(International Reserves)也称“官方 储备”,是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备用于弥补国际收 支逆差和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国际间可以接受的一 切资产。
收益包括:职工报酬 投资收入
直接投资收入 债券投资收入 其他形式的投资收入。
经常转移
转移分为经常转移 资本转移(在资本与金融帐户中反映)
包括:各级政府的无偿转移 私人的无偿转移
各级政府的无偿转移,如战争赔款、政府间的经 援、军援和捐赠,政府与国际组织间定期缴纳的费 用,以及国际组织作为一项政策向各级政府提供的 转移。 私人的无偿转移,如侨汇、捐赠、继承、赡养费、 资助性汇款、退休金等。
思考:美国这项法案的目的是什么?从中美汇率与贸易 问题看,汇率对一国的贸易、经济发展会产生什念
它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在同外国 政治、经济、文化往来的国际经济交易中的货币价值的全部 系统记录。
几点说明
1、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 2、正确理解居民和非居民的含义 3、收支所记录的内容是经济交易
• • 普遍接受性 流动性
国际储备与国际清偿力
• 国际清偿力又称为国际流动性,是指各国中央银行或金融当局持 有的为国际间普遍接受并能用作国际结算的资产的多寡以及该国 潜在的向外借款能力的大小。所以,一国国际储备越多,与他国 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之间所达成的临时性筹措资金的协议数额越 多,则该国的国际清偿能力就越大。当一国国际清偿能力充裕时, 就能采取扩大国内需求、降低利率、提高本国货币汇率、放宽进 口贸易和资本输出的限制政策措施。反之,一国的国际清偿能力 不足,则要采取相反的政策措施,以达到调节这个国家的对外贸 易和经济发展的目的。 广义的国际储备=自有储备+借入储备=国际清偿力
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与失衡
一、国际收支平衡
按照交易主体和交易目的,国际收支中的各交易项目可 分为两种不同类型:自主性交易(Autonomous Transaction),主要是指各类微观经济主体基于商业动机, 为追求利润或其他利益而独立发生的交易;调节性交易 (Regulative Transaction),是指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出于 弥补自主性交易失衡的目的而采取的交易。国际收支盈余, 也称顺差,被定义为自主性交易收大于支的差额。而赤字, 也称逆差,则被定义为自主性交易支出大于收入的差额。只 有自主性交易的收入等于支于的情况下,才能称为国际收支 平衡。


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
金本位制下的自动调节(价格铸币流动机制)
四、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



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
纸币制度下的自动调节
浮动汇率制度下,外汇市场供求决定汇率,汇率的上升和下降具 有自发性,其对国际收支具有调节功效。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是通过外汇储备的
变化来实现的。
四、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
第九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平衡与失衡 国际储备
1
教学要求
掌握一国国际收支的内涵 掌握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概念 了解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各项分类内容及编制方法 理解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调节手段,掌握国际收支调节 机制 掌握国际储备含义和构成、国际储备的管理内容和方法 了解我国国际储备状况。
8
122 7 284 40 1 323 8 1,446 166 1,280
7
38 147 186 28 4 183 11 1,565 16 1,549
短期
3.1.2 贷款 长期 短期 3.1.3 货币和存款 3.1.4 其它资产 长期 短期 3.2 负债 3.2.1 贸易信贷 长期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国际收支手册》(第5版)的规定
经常帐户 Current Account
经常帐户包括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 货物(Goods):包括一般商品、用于加工的货物、 货物修理、各种运输工具在港口购买的货物及 非货币黄金。
IMF规定:不论是进口还是出口均按FOB价统计。
服务包括:运输 旅游 其他各类服务。
错误和遗漏帐户 Error and Omission Account
• 由于各种国际经济交易的统计资料来源不一,有的数据甚 至还来自于估算,加上一些人为的因素(如有些数据须保 密,不宜公开),平衡表实际上就几乎不可避免的会出现 净的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 • 基于会计上的需要,一般就人为设置一个项目,以抵消上 述统计偏差,即“净错误和遗漏”(Net Errors and Omissions)科目。 • 如果借方总额大于贷方总额,净错误和遗漏这一项则放在 贷方;反之,如果贷方总额大于借方总额,净错误和遗漏 这一项则放在借方。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2011年)
项目 一.经常项目 A.货物和服务 a.货物 b.服务 1.运输 2.旅游 3.通讯服务 4.建筑服务 5.保险服务 行次 1 2 3 4 5 6 7 8 9 差额 2,017 1,883 2,435 -552 -449 -241 5 110 -167 贷方 22,868 20,867 19,038 1,828 356 485 17 147 30 借方 20,851 18,983 16,603 2,381 804 726 12 37 197 项目 2.2 负债 2.2.1 股本证券 2.2.2 债务证券 2.2.2.1 (中)长期债券 2.2.2.2 货币市场工具 3. 其它投资 3.1 资产 3.1.1 贸易信贷 长期 行次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差额 134 53 81 30 51 255 -1,668 -710 -14 贷方 265 152 113 61 51 10,690 1,088 0 0 借方 131 99 32 32 0 10,435 2,756 710 14


行次
差额
贷方
借方
一.经常项目
A.货物和服务
国 际 收 支 平 衡 简 表
a.货物 b.服务 B.收益 C.经常转移 二.资本和金融项目 A.资本项目
B. 金融项目
1. 直接投资 2. 证券投资 3. 其它投资 三. 储备资产 3.1 货币黄金 3.2 特别提款权 3.3 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3.4 外汇 3.5 其它债权 四.净 误 差 与 遗 漏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帐原则
复式记帐原理 对于任何一笔经济交易都要用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 两个以上的有关帐户中作相互联系的登记。 在记录过程中体现“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原则。 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 借方记录用负号表示,记录本国实际资源(商品和劳务) 的进口以及本国对外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的金融项目。 贷方记录用正号表示,记录实际资源的出口及对外资产 减少或负债增加的金融项目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定义: 国际收支平衡表(Balance of Payments Statement),也称国际收支差额表,它是系统记录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国际经济活动收入与支出的 统计报表。
经常帐户
国 际 收 支 构 成
货物 服务 收入 经常转移 资本与金融帐户 资本帐户(含资本转移及非生产、 非金融资产的收买与放弃) 金融帐户(含直接投资、 证券投资、 其他投资、官方储备) 错误与遗漏帐户
6.金融服务
7.计算机和信息服务 8.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 9.咨询 10.广告、宣传 11.电影、音像 12.其它商业服务 13. 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 B.收益 1.职工报酬 2.投资收益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
83 -140 98 12 -3 140 -3 -119 150 -268
引入案例
2011年10月11日,美国会参议院不顾国内外的强烈反对,以63票赞成、35 票反对的投票结果,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该法案的主要 内容是要求美国政府对所谓“汇率被低估”的主要贸易伙伴征收惩罚性关税。 外界普遍认为,此举主要针对中国,旨在逼迫人民币加速升值。该法案在得到 参议院批准后,还需要在众议院获得通过并由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后才能成为 法律。 这项带有明显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法案在美国国内引起各界许多人士的反 对。美国总统奥巴马6日表示,他担心这项法案可能“不符合国际条约和义务”, 而无法得到世界贸易组织的支持。美国会众议院议长博纳表示不赞成这项法案, 认为那将是“危险的”举动。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10日曾表示,美参议院的议案既不反映中美经贸 关系的现实,还会对两国经贸关系今后的发展带来有害因素。
二、国际收支失衡
• • • • • • 临时性国际收支失衡 周期性国际收支失衡 结构性国际收支失衡 货币性国际收支失衡 收入性国际收支失衡 外汇投机和不稳定的国际资本流动造成的国际 收支失衡
三、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
• • 国际收支持续逆差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
四、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
-695
-453 -433 -20 -987 482 0 482 1,923 380 6
0
61 8 53 501 526 0 526 9,602 454 8
695
513 441 73 1,489 44 0 44 7,679 74 1
C.经常转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