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戒庵老人漫笔》的语料价值

合集下载

戒庵老人漫笔阅读答案

戒庵老人漫笔阅读答案

戒庵老人漫笔阅读答案戒庵老人漫笔阅读答案[ 甲]元岳柱字,八岁观画师何澄画“陶母剪发图”,柱指陶母腕上金,诘之曰:“金可易酒,何用剪发也?”何大惊异。

观此可以知画理矣。

(选自《戒庵老人漫笔》)[ 乙] “疾雷不及掩耳” 此兵家成言,初非偶语,古今文士未有改之者。

宋子京于《李靖传》乃易“疾雷”为“震霆”,易“掩”为“塞”,不惟失真,且其理亦不安矣。

雷以其疾,故不及掩耳,而何取于震?掩且不及,复何暇塞哉!此所谓欲益反弊者也(选自《南遗老集》【注释】元岳柱字止所:元代人岳柱,止所是岳柱的字。

金:金手。

为:即“为之”,做那样的事。

偶语:随便结合的词语。

宋子京:即宋祁,宋朝史学家。

乃:却。

安:妥当19.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A 金可易(换)酒 B疾(快)雷不及掩耳C复何暇(空闲)塞哉 D此所谓欲益(增加)反弊者也20 下列句中加点的“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A观此可以(凭借)知画理矣 B雷以(因为)其疾C 以是人多以(可以)书假余D 皆以(认为)美于徐公21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文言句子的意思。

(2分)初非偶语,古今之士未有改之者。

22.[ 甲][ 乙]两段文字包含了一个共同的道理,这个道理是什么?(2分)【答案】16 (1) 带领 (2)通“披”穿着 (3)应当 (4) 被。

所苦17 起义军(一时)不能战胜(不久)守丞被人杀死,大军才攻入并占领陈县18 勇敢,反对秦国的`暴政【《戒庵老人漫笔》译文】岳柱字止所。

在八岁的时候,观看著名画家何澄画的《陶母剪发图》,岳柱看到陶母手腕上有金子,问画家说:“金子可以换酒,为什么要剪下头发去换酒呢?”何澄对岳柱说的话感到非常惊讶,这样观看就可以知道作画的道理。

“不可××”类四字成语考

“不可××”类四字成语考

“不可××”类四字成语考李茹【摘要】《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的许多成语只简单描述了其引申义,对于本义和来源都没有描述,还有许多常用成语没有解释.我们选取了“不可救药”、“不可动摇”、“不可偏废”三个词进行了深入考察,探索其意义的发展.【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4页(P87-90)【关键词】不可救药;不可动摇;不可偏废【作者】李茹【作者单位】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温州32203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46.2《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对“不可救药”的解释是:“病重到已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仔细分析,“不可救药”中“不可”很好理解,那“救药”具体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语是怎么来的?它的发展是怎样的?从古至今它的意义有没有改变?(一)“救药”意义的发展“救药”一词,最早出现于《诗经·大雅·板》:“匪我言耄,尔用忧谑。

多将熇熇,不可救药。

”孔颖达疏:“多行惨酷毒害之恶,熇熇然使恶加于民,不可救止而药治之。

”“救药”一词似乎从出现开始就与“不可”联系在一起,很明显,“不可救药”的意思是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

引申为人或事物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那这里“救药”为并列结构,“药”的意思就是“救治”。

查询古籍,我们发现“救药”很少有脱离“不可”而单独出现,唐代以后才出现若干。

即使出现也受“不可救药”的影响在句中表“救治”的意思。

(1)明年以谒医救药之便,来归女氏永宁里之私第。

(唐柳宗元《诂训柳先生文集》)(2)山泽有臞儒,残年病满躯。

拙疏难救药,贫困不枝梧。

(陆游《陆游诗全集·以菜茹饮酒自嘲》 )(3)君胸寒而痞,我齿热以摇。

无方可救药,相值久无憀。

(《王安石集》卷一)(4)雍吾人?末世獘俗,当使怜悯扶持救药之心,胜其憎恶嫉嫌乃为近正。

(明刘元卿《诸儒学案》)当然,“救药”也有出现过除“救治”之外的其他意思。

戒庵老人漫笔

戒庵老人漫笔

戒庵老人漫笔基本资料戒庵老人漫笔作者: (明)李诩出版社:出版年: 1982年02月第1版页数:定价: 0装帧:ISAN:书目:举报失效目录超星目录李如一序卷一太祖御札祭庙馒头太祖驾幸君山梁栋注油凤阳父老正德仪卫辇毂巡更宫女护领拣花舍人古阴阳地字梁四公太祖驾幸顾龙山罩甲琼花镇江阴异鱼鸡鸣寺镇寺经像念佛刻石验月体阴阳互藏五行生克礼纬含文嘉宣德御画天台奇迹张乖崖论阴阳唭?木皮代瓦宸濠元宵纸船江西蚌眼谣举逆祸兆江西两科并取陆墓促织盆江阴三胜事江阴徐世英异宠妓巧慧沈括论字体论神光经论路史字音读误流贼题驿歌童书算奇遇郡庠银杏火发听松寺游春黄胖诗靖江漂没国初讳用元字八岁知画论存经议经大雄黄辨珠法腊字文士润笔烧成骰子古冢厚蛤壳倒挂鸟接脚杀边乐戴文进不遇画士二吕石鸽石斑鱼江阴人题昭君图江阴北门周烈女嘲李杨二相夏考功辏联奸盗皆以诗免端阳竞渡图不落英不落荚辨鹿鹤雌雄南都打春男子生产江阴乡贤名宦钱宁晒衣论眉须兽皮江阴邱氏兰亭牙牌排衙一乳三子玄妙观宋时钟磬京城雨钱郭戴幼颖箜篌南京谣诺皋记周髀算尺仙游祈寿斑般字韵诗宋时江阴刘谷辨奸论族谱亭记清明上河图半印勘合户帖阍寺骚扰东坡公据附节山谷跋语犬怪在官有族犯皆去职江阴人朱子同年江令精察褚先生倭国春画科场贵善运善藏胡端敏自赞附论公奏疏梁武宋祖诗谶石田为卖骨董门对邬驸马对卷二布佫七夕沐发倮倮六月年朝江阴汤大理恩赉刘诚意丹青半黑大珠五岁破题拽石难授书中贵庆成宴庙坛江西樟树殿上金佛十可笑蟹背字久瘖因怒能言刘艮斋娶妾同姓玛瑙石璧琵琶声梅花泡赵松雪印色方二古钱形宝石名色宋潘衡墨雷击柱虹霓兆元宋铜钟罍画云雷象江阴青山古迹燕巢纸镫盖郑樵食鉴产鬼物江阴白鹤鹆嘉定鸡金坛鹅校兰亭点画天然对偶继统祭告宗藩宋张行婆唐肃墨迹百家姓不同千字文重复猿忌食肉经山晋杏三角三眼牛内阁体选妃试录原始木鹦瓦杯自动孔僧显灵二举人定数梦溪论鲤无锡获虎教职净身二家历法严大理遗事读书法辨达磨面壁影高季迪少时题画岳武穆请粮印易学三书孟子古本删本十字碑辨齐襄复仇叶艾斋八戒诗三全三养四印莲社十八贤图桑民怿落乙榜铁椎铭卷三戒石铭辨博物志驳灵芝图雨下失鱼墨子夏后开元史二传误复王质论纪年降真香西域记一事相类论善恶语有本释广弘明集字殊兔亦有雄郑所南传先儒用方言祝吁县尹事用误韩集百叶桃伐侂胄祖陇竹御用笔方正学祸蔓梁文俞事驳李靖行雨事不知章草苏咏妓误使事赵同晋多用信字唐诗用至竟志称张商英序素书贯众洋沟甘蕉悼陆全卿诗北海东坡书源麻嗏笼统赵杜顺法界观演卦为神农中山王御碑跋蔡京父字相轧判淫色为风论格致辨千金方摇篮琵琶青冢护花鸟误引不多食周尚书谈边境老儒遭困塔影德佑闲子撰父志武林俗呼取蟾酥法集览误认刊字论祢衡张华二赋吴文恪公教外孙茅山古迹李文安公幼颖唐大中时墓铭三花别名历书分色郑州风俗黄叔扬传供闲选胜各八姚少师官诰河豚有害测影台考宣德咏撒扇甲辰岁荒赑?等名不同楚世子弑逆丙丁龟鉴南村草堂记张修撰缉屋神仙粥方迎武宗驾还帐词女辩继母诬陷疏瘗蚕得祸相同西瓜草窗铁崖别号松江张同知召变江阴刊高丽图经卷四江阴胡节妇汉肇手摹任兵宪家书江阴侯赐刀常熟倭变江阴邑令战死江阴曹主簿捍城功大蝙蝠张罗峰求亡子启徐子仁宠幸钱宁婶姓唐中丞黑荳丹方三古人周急己未岁荒唐伯虎题画白日鬼缚儿柏饧寿木前定续皇极经世彭祖非寿终邵诗三十六宫禁宰犬豕山魈文信国公家书改奉圣像服玉泉法王子开事唐孝烈妇定山杂咏卷药名传文辩为陈侯周臣谈参传海山覆败今古敦谊仆麋霜鹿霜法二孝子传附见丐儿醉乡律令补班史阙名泣鸽先生治灶瘃拂水岩雄殿陈同父中兴遗传船神名山林穷四和少游题龙眠图误卷五真率铭统论山论西涧诗论牧之诗两郝天挺严分宜雪蛆冰蛆空同咏望后月联盈歉常理禅玄二门唱右军真迹白沙习射几受诬李石麓应制诗鬼畏京师清明异寒老景诗联陆象山讲洪范以代醮曾石塘武略讹言取绣女唐伯虎漫兴男子变女鹤卵鶵放翁记郑谢事西蠡白水有谶财主倪云林题亡室像蒋陈二生附王直徐海妓嘲弇园去目翳句逗闽恒言玉尺八头通称百六张太岳善鉴文绿鹁鸪五风生日土虺伤鹤膝发背方曲宾白西厢称春秋白猿传事相同茶事引酪奴蝍蛆误蛇报事相类钱参政仙游梦静坐方蔡君谟书今古方言大略纣启同母毫管产钱杨藏书可惜马烈死相同君山浮远堂旧联钱鹤滩馆江阴遗诗 ?稏矲矮喷嚏树艺取暖建炎间拆字验阴晴鳗鲡有无黄雀多寡省鲚有所思所载不同二张遗迹第四泉蒟酱本草品类分并茶枪旗孟子园池语辨正百忍图瞿醉渔辨水火炭辞赋句体裴航论虚实仙女论心精释称父母玉川诗穷梅国光两次中式论医焠掌三绝三摧卷六江阴一时三忠少游诗病芦菔白杨异名安南邓尚书附陈日照稼穑艰难辨苏小妹粪田日北地冻解治虎伤彩神图无首犹生佛图澄论敬慎物名颠倒赵定字父子苦志爆孛娄诗俗语误语对百合种山药诸物法柿柑橘荷三色韭忌贺资极字谜居丧所守嘲赀衔传奉袁舜臣诗谜梦验夏都宪诗孙柏潭巍科预定仄韵三绝句赵林二论回事不著不尽宋慈云僧梦稻花验米价豆二佳种押字原始昔昔盐莺莺辞石婆婆寝舆鬼才不足凭邑城东门厄废宅赋别泊暑扑水猴畏唐诗鼓吹误收日本妇饰辟世俗释道论相论堪舆子言小说名以支名书马孝廉志李卫公帖薛华馆试诗月泉吟社称后妃之本顾瑛诗布谷鸟笔脚苏黄逸诗张安道题汉高二绝徐武功顺正堂铭杨五川题六如折枝蒲脯黑黄武帝武后朝仪举制陆梳山居家制用江阴令水利异僧草书三住铭卷七遗训王文成逸语王文成墨迹一生使不尽十二生肖鹦鹉事相同方言西湖佳舫罗一峰遗事杜用文选无行无学释称娼女男色等名农无逸时改名取媚崔后渠名言辨天禄阁外史笔墨牡丹百咏痘凶论陈季昭画王孝子古文己字熟鸡奇变咏桑蚕等诗不肖父在观志章旨神鹊鸣冤东坡托喻诗阴多阳少注参同契托名陶仲文传附奉安坛疏洞蛮四种人容斋失考宣公事匠班银江陵论财赋揭帖赝谱诗体血气精溢挽送谏臣诗张许诗文三夸三豪书忍字伪病字解救溺治风狗毒蛇伤云林柬二县猝变挽朱承爵诗忘己责人豆腐诗疗奇疾事煮粥诗李柿蒲萄佳节月忌忌月获麟地叹叹集薛宪副三同年论阿房宫赋称侄甥赵佥宪寄赠诗老子至言斯文始终在岱岳卷八论赈济遏籴江阴侯孙题李林甫诗二王承袭语人贵温和恻怛林和靖要语辟谢土塔中塔古人引用谚语砚贵洗擦图书治中满腹胀祀仪成典敕佳茗比佳人月影辨锄地得金印古砚楸叶膏法中山狼传论张江陵籍没书论大狱何文肃论元顺帝教学字凤洲阁臣小断异物不可食宋学士诗文以足代薪种英苏冠治广疮倭房公赋时艺坊刻相牛法附治六畜方僧尼始戒宿倡酗酒二文导引保真法大度老年拗拗游月岩记海棠心斋论非上立党俗学俗书通弊蜀道表忠有本全孝图说俞似诗方正学咏宋诗文孟劳白撰木槿栀子胡茄别名浙场中卷当行利人事论十王荐亡之诞朝鲜国王咨郑端简公训子语王稚登戒庵老人漫笔序钱裔美跋李成之重刻漫笔跋盛宣怀跋四库全书总目戒庵漫笔提要 1。

《戒庵老人漫笔》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戒庵老人漫笔》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戒庵老人漫笔》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戒庵老人漫笔》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又名《戒庵漫笔》。

《新编醉翁谈录》俗语词和行业词选释

《新编醉翁谈录》俗语词和行业词选释

《新编醉翁谈录》俗语词和行业词选释作者:张莹来源:《现代语文》2021年第08期摘要:《新编醉翁谈录》是南宋庐陵罗烨编写的话本资料类编,语言较为通俗,不仅保留了很多反映当时口语的俗语词,也保留了一些与说话伎艺相关的行业词。

对这些词语进行考释辨析,既有助于《汉语大词典》等辞书的修订与完善,也可以为近代汉语词汇研究提供多方面的重要材料,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新编醉翁谈录》;俗语词;行业词;释义一、引言《新编醉翁谈录》是南宋庐陵罗烨编写的一部话本资料类编。

该书在国内曾一度失传,目前唯一可见古本藏于日本天理图书馆。

发现该书后,日本人于1941年将其影印出版,题“观澜阁藏孤本宋椠”。

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首次对该书进行点校;1998年,辽宁教育出版社亦出版了此书。

《续修四库全书》子部小说家类第1266册收录了此书影印本;2018年,大象出版社《全宋笔记》(第九编八)亦收录了此书。

编者罗烨,生平事迹不详,刻本署名为“庐陵罗烨”,庐陵位于今江西吉安。

《新编醉翁谈录》诸书亦未载,仅明代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引有数语,《永乐大典》卷二四〇五曾引《醉翁谈录》之《苏小卿》,但不见载于今本罗烨《醉翁谈录》。

该书的其他内容在历史文献中则鲜见提及。

《新编醉翁谈录》凡十集二十卷,所收内容庞杂,有男女风月故事、诗词、笑话、花判词等,书中自述:“如有小说者,但随意据事演说云云”,意谓说书人可根据该书故事进行敷演,据此可以推测,该书中的各种素材主要是为当时的说书艺人提供参考的。

篇首《小说引子》和《小说开辟》二文,首次从理论层面总结了宋元说话伎艺、宋元小说的发展历程,并罗列了大量的话本书目,为宋元小说史、说话史、戏曲史等研究提供了史料依据,因此,学界最先关注的是它在小说、戏曲研究中的重要价值。

同时,《新编醉翁谈录》的汉语史研究价值也不容忽视。

由于该书面向的消费群体主要是说话艺人与平民百姓,大多为文化程度不高的下层民众,所以作者在抄撰他书时,多选用贴近口语的、通俗易懂的口语词、方言词等,书中还有一些与说话伎艺相关的行业词,可借此对宋元说话艺术有更深入的了解。

《汉语大词典》“兽吻”释义献疑

《汉语大词典》“兽吻”释义献疑


兽 吻作 门环饰 并 非 因 其 “ 似 狮 子 , 好 食 阴 形 性
邪”
其一 , 参看《 园杂记》 菽 卷二 , 其下文云 : 出《 “ 山海 经》 《 、博物志》 。右尝过倪村 民家 , 见其 《 录》 杂 中有 此, 因录之以备参 考。……然 考《 山海 经》 《 、 博物志》 皆无之。《 山海经》 原缺第 十四、 十五卷 , 博物志》 闻《 自有 全 本 , 今 出 坊 本 不 同 , 记 此 者 得 见 其 全 书 与 岂 与? 此段是关于传说 中各种异兽 的记载 , ” 而明清时 期有 同类记载的其它杂录如明代李东 阳《 怀麓堂集》 、 杨慎《 升庵集》 李诩《 、 戒庵老 人漫笔 》 及清代高 士奇
兽吻。 及( ) ” 清 黄宗羲《 左副都御史 施工神 道碑铭》 : “ 诏依嘉靖 旧式作兽吻。 毛远 明先生在 《 ” 汉语辞 书补 正》 中认为“ 门环饰称兽吻 , 应该也基本不差 ,菽 园杂 《 记》 所载大致可信。 - 细加推敲 , ”】 疑点 自见。

此义在明代文献 中却 “ 突然” 以续接并 出现大量用 得 例?这不可能是受《 园杂记 》 菽 的影响所至 , 因陆容生 于明英宗正统年 间 , 在其之前 已有文献用例。《 而 大 词典》 引例只在明清两代 , 无法追溯更古 。因此 , 从历 史传承的角度来看 , 跨逾近两千年的意义断层难 以理 解 。即便陆容照引《 山海经》 《 、 博物志》 无误 , 从文献 语 料用 例 情况 来看 ,兽 吻” “ 的意 义 及 功 能用 法 也与 之 大相径庭 , 故陆容所载 已不 能作 为理解 明代及其之后 其文献用例中意义的参考 。 其三 , 铺首兽头 , 传统说法认为其大约是 由螺形演
《 天禄识余 ・ 龙种》 等虽对各异兽称谓及第次观点不 但均未提及“ 兽吻” 一物 , 且查今《 山海经》 《 、 博物 志》 无载 , , 因此 “ 兽吻” 是否 为某兽 的独 有名称值 得 怀疑 。 其二 , 若陆 容 传 袭 之 书 确 有 记 录 , 兽 吻 ” 种 兽 “ 这 名 当于后世 文献 中有载 , 吻 的 形 貌 特 质 与 其 功 能用 兽

若得不别不在丹青笔上︱小议画中禅

若得不别不在丹青笔上︱小议画中禅

若得不别不在丹青笔上︱⼩议画中禅⽂/冯朝辉“⽆像之相,是名真相。

但着点染,已成别样。

若得不别,不在丹青笔上。

” 明末清初禅宗临济宗僧⼈海明(擅书画)的这句话道出了绘画艺术创作的真谛,即欲画出物像内在精神,做到与物像本来⽆差别,单凭笔墨丹青的绘画技法是不够的,⽆像之相才是真相,笔墨的皴擦点染⼀落纸⾯,表现出来的物像就已经不是原本的那个物像了。

与此同理,今天我们在此谈画中禅,本⾝已远离了禅的本意,因为禅是从⼼到⼼的体悟,借⽤⼀句禅语即“死于句下”,但写⽂章,与众⼈分享,毕竟⼜不可不说。

众所周知,“道”是传统中国画艺术创作者的终极契合⽬标,是故“⽂以载道”“澄怀观道”“道艺⼀体”“圣⼈含道应物”为艺技者的最⾼追求,然⽽⽼⼦⽈“⽞之⼜⽞,众妙之门”,道不可见,不可⾔,不可学,只可参悟之,故参禅以悟道是史上诸多绘画名家⾃觉、不⾃觉的⼀致选择,于“意象”之上以“禅象”和众⽣相见。

南宋⽟涧⼭⽔什么是禅?禅,是佛教的⼀宗,是释尊菩提树下的悟道,所证乃⼈⼈皆具,触⽬皆是的佛性。

禅,直指⼈⼼,即⾝成佛。

禅,不⽴⽂字,直彻⼼源,⾃性中,万法皆见。

禅,当下即是,不假他求。

禅,直契⽆隔,得⾃然观照。

禅,⼀苇渡江,九年⾯壁,只履西归。

禅,⽆⼀物中⽆尽藏。

禅,开池不待⽉,池成⽉⾃来。

……禅的这些特征与传统中国画艺术创作者的追求极为相似,但这并不是说作为画者⼀定要参禅,当下画者⼊禅固然有很⼤的局限性,那么不妨取“禅”味⼊画,意出尘外,别有洞天。

“画中禅”与“禅宗画”不同虽然历史上予画⾯以禅味的画家⼤多参禅,但⼆者却⼤有不同。

“画中禅”是融进了禅味的画,⽽“禅宗画”是以禅宗故事或其⼈物形象为内容所创作的绘画作品,如历代画家所绘的《达摩祖师像》《罗汉图》、梁楷的《六祖撕经图》等都属于“禅宗画”,当然很多禅宗画作品中都具有浓浓的禅意,⽐如五代末宋初画家⽯恪的《⼆祖调⼼图》,即是禅宗画,⼜于画⾯中禅意满现,“⼼如何调?”⽯恪通过这两幅作品传达给观者⼀个道理“禅者契于⽆别,虎⾯可似猫般慵懒,⼈⾯⼜可以似虎颜样祥和,根本就没有⼈虎之别,则不调⽽调。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考点训练:分析、理解古诗内容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考点训练:分析、理解古诗内容

古代诗歌阅读:分析、理解古诗内容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题老学庵壁陆游此生生计愈萧然,架竹苫茆只数椽。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太平民乐无愁叹,衰老形枯少睡眠。

唤得南村跛童子,煎茶扫地亦随缘。

【注】此诗为陆游晚年蛰居故乡山阴时所作,此时金兵已占领北方领土,宋朝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

老学庵,陆游书斋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一生酷爱读书,哪怕晚年生计艰难,也要盖上一间书斋,以此来打发无聊难捱的时光。

B.颔联中“古今”与“昏晓”相对,“永日”与“流年”相对,精炼准确地概括了作者终生与书为伴,以书开导人生的读书生涯。

C.诗人对生活要求不高,书斋没有书童,请一个南村的跛脚童子也无所谓,同时也说明了诗人生计艰难,照应了开头的“萧然”。

D.老学庵是陆游晚年生活的精神家园,哪怕它十分简陋,他依然写诗作记,并题写在墙壁上。

2.有人说“太平民乐无愁叹”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有相仿之意,请谈一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楚州韦中丞箜篌[唐]张祜千重钩锁撼金铃,万颗真珠泻玉瓶。

恰值满堂人欲醉,甲光①才触一时醒。

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②吹笛[宋]黄庭坚蕲竹③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

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注]①甲光,银甲光芒。

银甲,银制指甲,亦名义甲,弹弦乐器时套于指上者。

①昭华,驸马王诜(字晋卿)家的侍女。

①蕲竹,湖北蕲春县特产,用以制作竹笛、箫管,音质清幽明澈。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祜诗首二句以比喻、拟声的手法,摹写了箜篌的形制状貌与美妙动人的音色。

B.黄庭坚诗首二句造语新奇,将闻笛时的体验与对乐器和演奏者的想象融为一体。

C.两首诗的末两句都着眼于听者感受的对比和变化,由此展现出音乐的巨大魅力。

D.张诗将音乐写出金玉满堂之感,体现了丰腴的情韵,这有别于黄诗的清雅风格。

4.有人说音乐是“时间的艺术”,请赏析两首诗中“一时”与“何时”的妙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 s t r a c t :J i e a n L a o r e n No t e i s a n o t e i n t h e Mi n g Dy n a s t y , i n wh i c h t h e c o n t e n t i s c o mp l e x , i n v o l v i n g a wi d e r a n g e o f k n o wl e d g e . A t t h e s a me
语 音 、词 汇 、训 诂 、文 字等 方 面 的资料 。 据笔 者初 步 统
计 ,共 有 3 0 多 条 。 这 些 语 料 对 于 研 究 汉 语 语 音 史 和 词 汇
《 菽园杂记》卷 四载 :“ 如吴语黄 王不辨 ,北人 每笑 之。 ”袁
子让 的 《 字学元 元》 也说 :“ 吴音 黄 日王 ,行 日盈 ,和 日 污 ,玄 日员 ,盖误 匣于喻也 。 ”明代之前 ,也有不少文献记 载 了吴方言 的 “ 王黄不分 ”的语音现象 ,如宋周 密 《 癸辛 杂识 ・续集 ・下》 :“ 黄 王不辨 :浙 之东言语黄王 不辨 , 自 昔而然 。 ”宋朱翌 《 猗觉寮杂记》 :“ 黄 、王不分 ,江南之音 也 。……黄与 王声相通 ,以此考 之 ,自唐 以来 已然矣。 ”从 中古 看 ,“ 王 ”是 喻母 阳韵 ,“ 黄 ”是匣母唐韵 。根据音韵 学 家 曾运 乾提 出的上古音 “ 喻三归 匣” 的观点 ,因而上古 的 “ 王 、黄 ” 皆为 匣母 ,是 同音 的 。可 见 ,吴方 言 区 的
德 , 自号 戒 庵 老 人 ,南 直 隶 常州 府 江 阴 ( 今 江苏 江 阴 ) 人 。他 曾七 次 参加 科举 考 试 ,皆以失 败告 终 ,后 放 弃仕 途 ,居家潜心读 书著述 。他博览历代 古籍 , 日积月累 ,历 经正德 、嘉靖 、隆庆和万历四朝 ,直至晚年才完稿成书。 《 漫笔》共八卷 ,计 5 6 2 条笔记 。它 以杂记 的方式记 载
T ANG Qi — — y u a n ( Co U e g e o f L i t e r a t u r e , G u a n g x i Un i v e r s i t y , G u a n g x i Na n n i n g , 5 3 0 0 0 4 )
关 键 词 :戒庵 老 人 漫 笔 ;语音 ;词 汇
中图分类号 :H 1 3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4 — 8 8 9 1( 2 0 1 3 )0 2 - 0 0 8 4 - 0 5
Co r p u s Va l u e o f J i e a n La o r e n No t e
论 《 戒 庵老 人漫笔 》的语 料价值
唐 七 元
( 广西大学 文学院 ,广西 南宁 5 3 0 0 0 4 )
摘 要: 《 戒庵老人 漫笔》是明代 的一部笔记小说 。它 内容繁杂 ,涉及 面广 。同时它也记载 了不少语音 、词汇、文字等 方面的资料 ,这对于汉语史的研 了吴方言语音方 面的特点 ,如 “ 王黄不分” 。
卷一 “ 举 逆祸兆 ”条 :宸濠举 逆 日,霹 雳大震 ,苍蝇
无数集 头上 。舟行 至江 中行 至江中 ,见 风不利 ,欲转 ,问 至何地 ,对 日 :“ 黄石矶” 。音协 “ 王失机 ” ,怒斩舟人 。这 条笔记 提到 的 “ 黄石矶” 与 “ 王失机 ”谐 音 ,说 明了吴方 言区的 “ 王 黄不 分 ”,同时也 说 明 中古 时 期 以一 k收尾 的
n e s e h i s t o r y .
Ke y wo r  ̄: J i e a n L a o r e n No t e , p h o n e t i c , v o c a b u l a r y
《 戒庵 老人 漫笔 》u ,又名 《 戒庵 漫笔 》( 以下简称 《 漫 笔》 ) ,明代学者李诩所撰。李 诩 ( 1 5 0 5 年一 1 5 9 3 年) ,字厚
第 3 0卷
第 2 期
广 西 民 族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OF GUANGXI NO RMAL UNI VERSl T Y FOR NAT1 0NAL I TI ES
VO I . 3 0 NO. 2 AD r . 2 01 3
2 0 1 3 年 4 月
了明代的典章制 度 、遗 闻轶事 、名 胜古迹 、风 俗人情 、医
学偏 方等 内容 ,涉及 面较 广 。古今 上下 ,社会 百态 ,似 乎
“ 石”和 以一 t 收尾 的 “ 失”同音 ,两者的韵尾开始合流。
关于 “ 王 黄不分 ” ,明代不 少文 献都有 记载 。陆 容 的
都有 所涉猎 。它是研究 明代社会 、政治 、经济 的重要参 考 资料 ,具有较 大 的史料 价值 。同时 ,该书也记 载了不少 的
t i me i t a l s o h a s r e c o r d e d ma n y p ho n e t i c s , v oc a b u l a r y , Chi n e s e c h a r a c t e r s a n d o t h e r i n f o r ma t i o n, wh i c h ha s a h i g h v a l ue o fma t e r i ls a f o r t he s t u d y o fCh i —
史 ,以及整个 汉语史都 有一定 的参 考价值 。 目前 ,学界 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