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体灌注鳃碳酸酐酶测定结果
碳捕集 碳酸酐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碳捕集碳酸酐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是文章引言的第一个部分,用来简要介绍和概括整篇文章的内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碳捕集和碳酸酐酶的相关知识。
碳捕集是指利用各种技术和方法从大气中捕集二氧化碳的过程。
由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对地球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碳捕集作为一种减少排放的解决方案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碳酸酐酶是一种催化酶,在许多生物体中都起着关键作用。
它具有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碳酸盐和水的作用,这对于调节生物体内的酸碱平衡和新陈代谢过程至关重要。
本文将首先介绍碳捕集的意义,包括其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重要性。
接着,我们将详细介绍碳酸酐酶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其在生物催化和碳循环中的作用。
最后,我们将探讨碳酸酐酶在碳捕集领域的应用,包括目前的研究进展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深入了解碳捕集和碳酸酐酶的相关知识,以及它们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性。
同时,本文也将为读者提供关于未来碳捕集技术和应用的展望和思考。
基于这些内容,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并探讨碳捕集对于解决全球气候问题的潜力和局限性。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深入研究碳捕集和碳酸酐酶的相关内容,从而对碳排放和气候变化的挑战提供更好的理解和解决方案。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讨论碳捕集和碳酸酐酶的相关内容。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简要概述碳捕集和碳酸酐酶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接着,我们将介绍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安排。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探讨碳捕集的意义和背景。
这将包括碳捕集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重要性。
随后,我们将着重介绍碳酸酐酶的概念、结构和功能。
这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碳酸酐酶在碳捕集中的应用。
接着,我们将探讨碳酸酐酶在碳捕集中的具体应用。
这将包括碳酸酐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在碳捕集工艺中的应用、碳酸酐酶在工业领域中的利用以及可能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
蛋白激酶SPAK在海水淹溺性肺损伤中的表达和作用

R e s p i r a t o r y D i s e a s e , T a n g d u H o s p i t a l , F o u r t h Mi l i t a r y 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X i a n 7 1 0 0 3 8 , C h i n a )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J i n F a g u a n g , E ma i l : j i n f a g @1 6 3 . c o m
达, 参 与肺 的 炎症 反应 , 加 重 了急 性 肺 损 伤 的程 度 。但 是 其确 切 的 作 用 有 待 进 一 步 的研 究 证 实 。
【 关键词 】 急性肺损伤 ; 海水 ; 蛋 白激酶 S P A K
中图 法 分 类 号 :R 5 6 3 文 献 标 识 码 :A
Ex p r e s s i o n a n d e fe c t o f S TE2 0 / S PS 1 - r e l a t e d p r o l i n e / a l a n i n e - r i c h k i n a s e i u s e a wa t e r i n h a l a t i o n i n d u c e d
e n d o t r a c h e l a i n s t i l l a t i o n o f s e a w a t e r( 4 m l / k g )t o e s t a b l i s h l u n g i n j u r y m o d e l s ,t h e l u n g t i s s u e s w e t — t o — d y r r a t i o , t u i n o r n e c r o s i s f a c t o r 一 ( T N F 一 0 【 ) , i n t e r f e r o n 一 1 p ( I L 一 1 p ) ,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S P A K w e r e m e a s u r e d .R e s u l t s
碳酸酐酶Ⅲ(CA3)ELISA试剂盒说明书

碳酸酐酶Ⅲ(CA3)ELISA试剂盒说明书本试剂仅供研究使用标本:体液碳酸酐酶Ⅲ(CA3)ELISA试剂盒试验原理:BFGF试剂盒是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已知BFGF浓度的标准品、未知浓度的样品加入微孔酶标板内进行检测。
先将BFGF和生物素标记的抗体同时温育。
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ELISA 检测试剂盒洗涤后,加入亲和素标记过的HRP。
再经过温育和洗涤,去除未结合的酶结合物,然后加入底物A、B,和酶结合物同时作用。
产生颜色。
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BFGF的浓度呈比例关系。
碳酸酐酶Ⅲ(CA3)ELISA试剂盒自备材料1.蒸馏水。
2.加样器:5ul、10ul、50ul、100ul、200、500ul、1000ul。
3.振荡器及磁力搅拌器等。
安全性1.避免直接接触终止液和底物A、B。
一旦接触到这些液体,请尽快用水冲洗。
2.实验中不要吃喝、抽烟或使用化妆品。
3.不要用嘴吸取试剂盒里的任何成份。
操作注意事项1.试剂应按标签说明书储存,使用前恢复到室温。
稀稀过后的标准品应丢弃,不可保存。
2.实验中不用的板条应立即放回包装袋中,密封保存,以免变质。
3.不用的其它试剂应包装好或盖好。
不同批号的试剂不要混用。
保质前使用。
4.使用一次性的吸头以免交叉污染,吸取终止液和底物A、B液时,避免使用带金属部分的加样器。
5.使用干净的塑料容器配置洗涤液。
使用前充分混匀试剂盒里的各种成份及样品。
6.洗涤酶标板时应充分拍干,不要将吸水纸直接放入酶标反应孔中吸水。
7.底物A应挥发,避免长时间打开盖子。
底物B对光敏感,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光下。
避免用手接触,有毒。
实验完成后应立即读取OD值。
8.加入试剂的顺序应一致,以保证所有反应板孔温育的时间一样。
9.按照说明书中标明的时间、加液的量及顺序进行温育操作。
样品收集、处理及保存方法1、血清-----操作过程中避免任何细胞刺激。
使用不含热原和内毒素的试管。
收集血液后,1000×g 离心10分钟将血清和红细胞迅速小心地分离。
微生物碳酸酐酶在矿化沉积中的研究进展_张小菊

化学与生物工程2011,Vol.28No.3Chemistry &Bioen gineering收稿日期:2010-11-09作者简介:张小菊(1975-),女,湖北恩施人,讲师,研究方向:生物材料。
E ma il:qing ting6175@sina.co m 。
doi:10.3969/j.issn.1672-5425.2011.03.005微生物碳酸酐酶在矿化沉积中的研究进展张小菊,杨 娟,李横江(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城市建设学院,湖北武汉430064)摘 要:碳酸酐酶是一种含Zn 的金属酶,主要催化CO 2和H CO -3之间的转换反应,微生物是碳酸酐酶的重要来源之一。
对微生物碳酸酐酶在矿化沉积中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阐述了碳酸酐酶在石刻文物保护、环境生物修复中的应用价值,并对微生物碳酸酐酶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碳酸酐酶;矿化沉积;石刻文物保护;生物修复中图分类号:Q 939.9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425(2011)03-0019-03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CA)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金属酶,其活性中心中含有一个催化活性所必需的锌原子,催化CO 2进行可逆水合反应,在矿化沉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2]。
生物矿化沉积是一种广泛而复杂的固液之间、有机物和无机物之间的物理化学过程,是以少量有机质为模板,进行分子操作,高度有序地组合成无机材料,构成矿物质点的形态大小、空间排列、结晶取向和同质多晶类型[3]。
目前石质文物的人为破坏作用、微生物破坏作用、风化作用严重,对石质文物进行保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石质文物微生物的腐蚀机理[4]、石质文物的防风化、利用生物矿化的原理在石材表面仿生合成保护材料[5~7]等。
已有研究微生物诱导的矿化作用对碳酸钙形成的影响及遗产保护的相关报道[8~10],但利用生物的矿化沉积特别是碳酸酐酶的作用来修复石质文物还研究得较少。
碳酸酐酶异源表达及在微藻中co2固定作用机制的研究

碳酸酐酶异源表达及在微藻中co2固定作用机制的研究
碳酸酐酶是一种重要的酶,主要参与细胞的光合作用。
在微藻的碳循环过程中,它可以解
偶联碳酸二氢酯和氧化碳。
在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碳酸酐酶异源表达在生物技
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碳酸酐酶在细胞光合作用中起着关键作用。
碳酸酐酶可以将脱氢的碳酸二氢酯和氧
化碳分解成两个简单的细胞代谢物──3-羟基色氨酸和羧酸。
细胞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
呼吸而来,碳酸酐酶可以将碳氧化以及提供生物再生能力,促进了细胞的光合作用,可以
为细胞提供可燃物和能量。
其次,碳酸酐酶异源表达在微藻CO2固定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细藻是一种重要的CO2
吸收者,具有细胞内呼吸和光合作用的隐藏能量,可以为碳固定过程提供高水平的效率。
针对碳酸酐酶的异源表达,许多研究表明在微藻碳酸酐酶多基因异源表达系统中,可以实
现有效的碳固定作用。
此外,在特定背景基因水平上表达某些碳酸酐酶基因,其碳固定作
用可以提高,这也是近期研究的热点。
最后,在碳酸酐酶异源表达的研究中,一些新的策略也在开发当中。
比如,利用不同于现
有碳酸酐酶异源表达的转录调控因子来调控碳固定作用;或者改变表达的目的基因的结构,使微藻更容易摄取和利用碳源;另外,也可利用遗传变异等方法来提高碳固定作用,而这
些也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研究方向。
总之,碳酸酐酶在细胞光合作用和微藻CO2固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碳酸酐酶异源表
达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有望将碳酸酐酶的异源表达技术应用到微
藻CO2固定方面,从而促进微藻的发展。
碳酸酐酶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其酶活检测方法述评

碳酸酐酶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其酶活检测方法述评马晓舟,张朝晖【摘要】摘要:碳酸酐酶(CA)是一类催化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碳酸氢根和氢离子的可逆反应的锌酶。
它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及微生物体中,且在生物加工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由于碳酸酐酶的特性,它正被广泛应用于诸如生物检测、天然活性物质的筛选、生物传感器、CO2捕集和生理诊断等领域。
对碳酸酐酶的应用现状以及碳酸酐酶的酶活测定方法进行了综述。
【期刊名称】发酵科技通讯【年(卷),期】2014(043)004【总页数】5【关键词】碳酸酐酶;应用现状;酶活检测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CA,EC 4.2.1.1)是一种含Zn2+的金属酶,能有效地催化CO2的可逆水合反应,其反应式为:CO2水合这一可逆反应在没有催化剂催化的情况下,反应是非常缓慢的(动力学在15 s的范围)[1]。
碳酸酐酶是反应速率最快的酶之一,它的速率主要受其底物的扩散速率限制。
不同类型的碳酸酐酶的典型催化速率为104~106/s[2]。
1933年Meldrum和Roughton首次从牛红细胞中发现碳酸酐酶,后来的研究证明了所有哺乳动物的组织和细胞类型中均含有碳酸酐酶,且碳酸酐酶也广泛存在于单细胞绿藻与植物中。
根据氨基酸序列的不同,碳酸酐酶主要分为α、β、γ、δ、ε五种不同类型。
其中α-CA存在于脊椎动物、细菌、藻类及绿色植物的胞浆中;β-CA存在于高等植物及藻类叶绿体中,对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CO2的获取以及CO2浓度的维持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γ-CA则主要存在于太古细菌等一些细菌中;δ-CA主要存在于海洋硅藻中;ε-CA是近年来才确定的类型,主要存在于蓝细菌及一些化能自养型细菌中。
多年来人们对碳酸酐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与人类关系密切的α-CA和β-CA上。
α-CA在氨基酸序列上存在20%~60%的同源性,哺乳动物几乎所有组织中都含有参与机体多种生命活动的α-CA。
碳酸酐酶已被应用于许多领域,比如生物检测、天然活性物质的筛选、生物传感器、CO2捕集和生理诊断等方面。
几种微生物碳酸酐酶测定及其对碳酸盐岩的风化作用

几种微生物碳酸酐酶测定及其对碳酸盐岩的风化作用微生物碳酸酐酶测定及其对碳酸盐岩的风化作用:
一、发酵碳酸酐酶法
发酵碳酸酐酶法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碳酸酐酶测定方法,将微生物作
死细胞处理,用发酵底物和发酵碳酸酐酶进行加热及其他条件的发酵,利用发酵产物测定微生物碳酸酐酶的活力,达到测定碳酸酐酶含量的
目的。
二、氨基葡萄糖氧化抑制法
氨基葡萄糖氧化抑制法是一种测试微生物碳酸酐酶活性的方法,它采
用回归拟合的思路,在氧化能力抑制的情况下,通过分析不同浓度的
氨基葡糖对氧化反应的影响程度,来求出微生物碳酸酐酶的活性。
三、DNA 多样性指数法
DNA 多样性指数法是检测生物碳酸酐酶活力的一种新方法,采样现场
样品后,通过水抽提碳酸酐酶和DNA 分离出放射束折射扫描仪识别的
测试,获取到DNA 多样性指数,作为评价微生物碳酸酐酶活力指标的
参照。
四、电化学仪器
电化学仪器是用电化学原理的仪器,今天用于测定微生物的碳酸酐酶含量。
由于它具有高精度、快速扫描和良好的测试灵敏度,可以准确检测微生物碳酸酐酶的活性。
五、碳酸酐酶对碳酸盐岩风化作用
碳酸酐酶是由特定微生物产生的酶,它能够促进碳酸盐岩的风化,可以分解碳酸盐岩的某些组分,从而改变其形态。
此外,微生物碳酸酐酶还能分解碳酸盐岩某些成分产生离子,从而产生碱性或酸性变化,促进碳酸盐岩的风化。
口灌醋酸棉酚对鲤血清转氨酶、肝脏抗氧化酶活力及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口灌醋酸棉酚对鲤血清转氨酶、肝脏抗氧化酶活力及肝细胞凋亡的影响张孟丹;梁俊平;张静;许振山;李慧;张建新;聂国兴【摘要】为了评价醋酸棉酚对鲤肝脏的急性毒性效应,对鲤单次口灌20 mg/kg醋酸棉酚,分别于口灌后0.5、1、2、4、6、12、24、48、72 h时测定鲤血清中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观察口灌醋酸棉酚24 h时,鲤肝细胞的组织学特征和凋亡现象,并检测鲤肝脏中caspase3、caspase6、caspase7基因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对鲤单次口灌20 mg/kg醋酸棉酚后,其血清GOT活力在0.5 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未口灌醋酸棉酚的鲤(P<0.05),在48、72 h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1、2、4、6、12、24 h时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血清GPT活力在0.5、1 h 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48 h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6、12、24、72 h时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鲤肝脏SOD活力在0.5、1、2、48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12 h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6、24、72 h时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GSH-Px活力在0.5、1、2、24、48、72 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12 h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 h时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口灌醋酸棉酚24 h时,鲤肝细胞体积和细胞核大小无明显变化,细胞未发生凋亡现象;鲤肝脏中caspase3、caspase6、caspase7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对鲤单次口灌20 mg/kg醋酸棉酚后,鲤的肝功能短时间内受到了一定程度影响,但未引起组织病变或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激活机体抗氧化酶系统缓解了醋酸棉酚的毒性作用.【期刊名称】《河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9(048)007【总页数】8页(P128-135)【关键词】鲤;醋酸棉酚;肝脏抗氧化酶;血清转氨酶;活力;细胞凋亡【作者】张孟丹;梁俊平;张静;许振山;李慧;张建新;聂国兴【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河南新乡 453007;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河南新乡 453007;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河南新乡 453007;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河南新乡 453007;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河南新乡 453007;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河南新乡 453007;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河南新乡 453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68鲤(Cyprinus carpio)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养殖品种之一,2017年全国产量达300.43万t,占全国鱼类总产量的1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