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二轮复习第六讲 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

合集下载

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A、B)编制:吴彦伟审核:陈斌三维目标:㈠知识与技能:地壳物质组成;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及转化;地壳物质循环。

㈡过程与方法:通过填绘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循环过程。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探究关于地壳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的兴趣和动机,形成物质是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自主学习】一.地壳物质组成:㈠矿物:合作探究1.找出化学元素、矿物、矿产、矿床、岩石、地壳之间的关系。

结合集合体组成有用富存矿集在物于富集地段㈡岩石:按成因分成:成因:1.岩浆岩分类举例举例举例成因举例2.沉积岩特点成因:3.变质岩举例二.地壳的物质循环㈠地质循环:1.概念:岩石圈和其下的软流层之间存在的大规模的物质循环。

2.能量来源:3.影响:⑴;⑵㈡岩石的转化:读图2-7,完成图2-8合作探究2.完成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⑴在图中A、B、C、D处填出岩浆和三大类岩石的名称。

⑵写出1、2、3、4代表的含义。

【巩固练习】(2011•全国文综)读图,完成1~2题。

1.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A.地表 B.地壳上部C. 地壳下部D.地幔2.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A.喷出岩 B.侵入岩C.沉积岩 D.变质岩(A)图1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序号表示岩浆、岩浆岩、变质岩、风化物、沉积物,箭头表示各种地质作用,读图完成3~4题。

3.图1中表示岩浆岩与变质作用的分别是()A.①、A B.②、CC.④、B D.⑤、Ⅰ4.图2中岩石与图1中序号对应正确的是()A.珊瑚石—④B.大理岩—②C.玄武岩—③D.花岗岩—⑤5.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点1和地点3处的岩石是外力作用下形成的________岩,从图中可看出该岩石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是:①含有________、②具有________构造。

(2)地点2处的岩石,A属于________型岩浆岩,B属于________型岩浆岩,B岩体周围附近可能形成________岩。

第1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第1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二,变质岩的概念 变质岩的概念 变质岩:指已经形成的岩石 岩浆岩,沉积岩 指已经形成的岩石(岩浆岩 沉积岩,变 变质岩 指已经形成的岩石 岩浆岩 沉积岩 变 质岩)因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 因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使原岩的矿物 质岩 因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 使原岩的矿物 成分,结构 构造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岩石. 结构,构造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岩石 成分 结构 构造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岩石 根据变质前原岩的不同,变质岩可分两大类 变质岩可分两大类: 根据变质前原岩的不同 变质岩可分两大类 由岩浆岩变质而成的称为正变质岩,由沉积岩 由岩浆岩变质而成的称为正变质岩 由沉积岩 变质而成的称为副变质岩. 变质而成的称为副变质岩 变质岩的矿物成分,结构 结构,构造及产状都与原 变质岩的矿物成分 结构 构造及产状都与原 岩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具有一定的继承性 一方面具有一定的继承性, 岩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方面具有一定的继承性 另一方面经过变质作用后也产生了一系列新 的变化
白头山天池
(二)岩石
沉 积 岩
沉积岩是如何形成的?它有什么重要的特征?
(二)岩石
变 质 岩
变质岩是如何形成的?代表性的岩石有哪些,它们分别是什么岩 石变质而成的?
拓展阅读: 拓展阅读:
一、变质作用的概念
变质作用: 变质作用 指地壳中已经形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和化 学活动性流体作用下,引起岩石的结构 引起岩石的结构,构造或成分发 学活动性流体作用下 引起岩石的结构 构造或成分发 生变化,形成新的岩石的一种地质作用 形成新的岩石的一种地质作用. 生变化 形成新的岩石的一种地质作用 岩石是否发生变质要看其有无重结晶现象或有无变 质矿物出现为标志. 质矿物出现为标志 岩石的变质作用是在固态状况下进行的. 岩石的变质作用是在固态状况下进行的 变质作用在地壳内部的物质活动中是广泛分布和普 遍存在的,不仅形成了各种变质岩石 不仅形成了各种变质岩石,而且形成了大量 遍存在的 不仅形成了各种变质岩石 而且形成了大量 变质矿产. 变质矿产

696 高考试题解析第6讲 地球的结构、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696 高考试题解析第6讲 地球的结构、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36
板块一
板块二
@《创新设计》
素养一 综合思维: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质作用 1.(2018·北京文综,4)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 ) A.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 B.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 C.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 D.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
37
板块一
板块二
答案 (1)C (2)B
22
板块一
板块二
@《创新设计》
素养一 综合思维:以景观图形式考查地球圈层结构 1.(高考经典题)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
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 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岩石的概念。(综合思维)
2.以循环图、示意图等为载体,
2.地壳物质循环
3.掌握三大类岩石的成因、特点 考查地壳物质循环及岩石类型
及转化过程。(综合思维)
与特征,考查频度低,考查形
式主要为选择题。
2
板块一
板块二
[梳 理 知 识 体 系]
@《创新设计》
3
板块一
板块二
一、地球的结构 1.地球的内部圈层
(2)巧用箭头 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来区分: ①岩浆:三进一出。 ②岩浆岩:一进三出。 ③变质岩和沉积岩:二进二出。 (3)巧用辅助性信息 ①沉积物。各种岩石均可以转化为沉积物,是通过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将岩石转化为沉积物。沉积物只能转化为沉积岩,是通过外力作用(固结成岩作用)实 现的。 ②化石和岩层。含有化石或有层理特征(地层)的岩石为沉积岩,形成的地质作用是外 力作用。由沉积岩发出的箭头指向的另一种岩石,是变质岩,该箭头是变质作用。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学案 湘教版(统考版):地球的结构-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学案 湘教版(统考版):地球的结构-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第三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一)地表形态的塑造研析考情解密高考第6讲地球的结构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最新考纲】 1.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地壳物质循环。

知识体系导引考点一地球的结构图表填绘·助学助记1.地球的内部圈层(1)划分依据:地震波________的变化。

(2)两类地震波:①C界面——____________,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明显____________。

②D界面——________________,横波完全消失,纵波传播速度突然________________。

(4)三大圈层:2.地球的外部圈层读地球外部圈层示意图,回答地球外部圈层的特点。

(1)A________: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占有大气圈的底部、________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2)B________: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和________。

(3)C________: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深化拓展·精讲精练【方法规律】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地球固体表面以下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具体分析如图所示:提示:软流层又称软流圈,位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之下,一般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活学巧用】[2019·北京卷,11]莫霍面深度不一。

下图为长江中下游某区域莫霍面的等深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题。

据图可推断()A.①地地壳厚度最薄B.②地金属矿产丰富C.③地地幔深度最浅D.④地地下水埋藏深考点二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图表填绘·助学助记一、地壳的物质组成1.矿物:具有确定化学成分、________的单质或者化合物,有________、液态和固态三种基本存在形式。

2.岩石(1)概念:岩石圈(地壳)中由一种或多种________组成的体积较大的固态集合体。

(2)分类:按成因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大类。

地壳的物质组成与循环解读

地壳的物质组成与循环解读

A
E C
D
B
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随纬度的变化
(1)表层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规律(如图所示)
① 不同纬度海区—— 低纬水温高,高纬水温低。 纬度 ② 同一海区,不同季节—— 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
气象
③ 同一纬度,不同海区—— 暖流流经海区水温高 寒流流经海区水温低 洋流
(2)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
太平洋西经170°附近三个观测站 水温随深度而变化的曲线
(2)垂直补偿:秘鲁渔场(上升流)
读大西洋和地中海洋流图,回答问题: 地中海与大西洋之间的洋流为密度 流?
关闭发动机从深层出
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全球的大洋环流,对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 调节全球的热量分布,有着重要的意义。 暖流:增温增湿(北大西洋暖流)
寒流:降温减湿(西澳大利亚寒流 )
河流径流与降雨量的关系
特点: 流量与降水量变化一致 降水补给为主 的河流 分布: 我国东部季风区 代表性河流: 长江、黄河、珠江
冰川补给的河流流量与气温关系
特点: 流量变化与气温变化相关 冰川补给为主 的河流
2
海水温度和盐度 一、地球上的海洋 二、海水的温度
三、海水的盐度
一、地球上的海洋
1、海洋是地球上的水库
2、 海洋 是大气的热源和水源 (如图所示)
3、海岸带是陆地和海洋间的过渡 地带
二、海水的温度
1、海洋热量的收入,主要 太阳辐射 的热量; 来自__________ 海水热量的支出,主要是 海水蒸发 海水的 ________所消耗的 热量。 2、图中A区域表示热量的 收入大于支出 收支情况_____________ (大于或小于),因此热量 盈余 (亏损或盈余); 有_____ 图中B区域表示热量的收 收入小于支出 支情况是______________, 因此热量有______ 亏损 。图中 两曲线交点E表示海洋热 平衡 量收支_________ 。 3、就全球多年来讲,海洋 热量的收入和支出是 ______ 平衡 的。

高考复习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 PPT课件 通用

高考复习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 PPT课件 通用

变质 岩
练习:有关地壳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类岩石都能直接形成岩浆岩 B.各类岩石都有可能形成沉积岩 C.各类岩石都有可能形成变质岩 D.各类岩石都有可能形成新的岩浆
[解析] 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直接冷却凝固而形成;各类 岩石均可能在地壳深处发生重熔再生作用成为新的岩浆或 发生变质作用而成为变质岩;各类岩石也都可能接受风化 、侵蚀、搬运、沉积等外力作用而固结形成沉积岩。此题 答案为B、C、D
玄 武 岩
花岗岩
()沉积岩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裸露岩石
风吹 、 雨打 、 日晒 侵蚀 流水风力搬运、堆积
沉积岩
常见的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
页岩
砾 岩
砂岩
沉积岩中的植物化石
三 叶 虫 化 石
蜻蜓 化石
鸟 类 化 石
鱼类化石
(三)变质岩的形成过程
先成岩石
高温高压 变质作用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喷出:玄武岩岩石表面多气 孔
侵入:花岗岩岩石表面 光滑
形成过程:分布在地壳下层与地幔交界处的岩浆, 在地下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薄弱地带进入 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经过冷却凝固而形成喷出岩 (火山岩);而当火山活动力量较小时,岩浆只能侵入 到地壳上部,而不能露出地表,形成的岩石叫侵入 岩。
岩浆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1.地壳的物质组成及常见的三大类岩石的特点。

2.三大类岩石的形成、转化与地壳的物质循环之间的关系。

3.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及地理意义。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1.矿物(1)概念: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

2.岩石(1)概念:岩石圈(地壳)中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

(2)分类二、地壳的物质循环1.地质循环(1)概念:原始地壳形成至今,在漫长的地质历史岁月中,岩石圈及其下的软流层之间存在着大规模的物质循环。

(2)能量来源:主要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的衰变。

2.岩石的转化(1)岩浆上升发生侵入作用和喷出作用形成岩浆岩。

(2)各类岩石经风化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埋藏及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

(3)各类岩石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

(4)各类岩石回到地幔深处,被熔融成岩浆。

[方法技巧] 岩石形成先后顺序的判断(1)一般情况下,岩石是上覆为新。

就沉积岩而言,形成越早,埋藏越深,年龄越老;越向表层形成越晚,年龄越新。

(2)侵入在后。

侵入型的岩石一定形成于其他岩石之后。

[对点演练]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简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岩层最晚形成的可能是( ) A.①③ B .①④C .③④D .②③ 2.图中岩层可能含有生物化石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解析:1.B 2.C 第1题,依据图中岩石的覆盖情况,可知图中是先形成沉积岩后有火山活动,①④形成的应最晚。

第2题,③为沉积岩,可能含有生物化石。

1.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地壳的物质循环包括地质循环和岩石的相互转化,结合起来可用下图表示:依据地壳物质循环模式图可总结基本规律如下表:2.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1)三个突破口①各类岩石在地球内部经重熔再生都可以变成岩浆;②岩浆岩只能由岩浆转化而来;③岩浆岩、沉积岩可以经变质作用变成变质岩,岩浆岩、变质岩可以经外力作用变成沉积岩,但沉积岩、变质岩不可能直接变成岩浆岩。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正式版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正式版
举例: 花岗岩、玄武岩
成因:沉积物固结成岩 2.沉积岩
举例: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
3.变质岩
成因:变质作用而成 举例:大理岩、板岩、片麻岩、
石英岩
岩石的作用: 1.三大类岩石都能够形成矿产 2.建筑材料:如石灰岩 3.能源:如煤 4.沉积岩是地球历史的记录
三、地壳的物质循环
(一)地质循环
地球的年龄是46亿 年,我们发现 地球 上现存最古老的岩 石是40.1多亿年前 形成的。
没有失去记忆,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湖。走吧,路呵路,飘满了红罂粟。 我不相信,生活是沼泽,我不相信,生命旅途不能一路高歌;我不相信,成长是懦弱,
我不相信,双手握不住执着的绳索。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我们就跟大树上的叶子一样,早晚会枯黄陨落。树叶虽小但见证了春秋,既目睹了繁花似锦,也目睹 了大树凋零。我们都是很相似的树叶,因为人生就是这样,生老病死是谁都要经过的。 如果你是条船,漂泊就是你的命运,可别靠岸。谁校对时间 谁就会突然 老去 虽生犹死的寂寞让生命都凋零了人总要慢慢成熟,将这个浮华的世界看得更清楚,看穿伪装的真实,看清隐匿的虚假,很多原本相信的事便不再相信。但是, 要相信,这个世界里美好总要多过阴暗,欢乐总要多过苦难,还有很多事,值得你一如既往的相信。人生不能像做菜,把所有的料都准备好了才下锅 卑鄙是卑鄙 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早上,灿亮的阳光扑进来,他还睡着。我打开窗帘,看窗外那一片平凡而现实的风景。心想,在平凡和现实里,也必有巨大的 美的可能吧。那时我们还年轻。穿过残垣断壁苍松古柏,我们来到山崖上。沐浴着夕阳,心静如水,我们向云雾飘荡的远方眺望。其实啥也看不到,生活的悲欢 离合远在地平线以外,而眺望是一种青春的姿态。 才子当然心里冰雪般的透彻: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不必向我诉说春天我的心里并没有秋寒不必向我解释色彩我的眼里自有一片湛我叹世事多变幻世事望我却依然 我和这个世界不熟。 这并非是我逃避的原因。 我 依旧有很多憧憬, 对梦想,对记忆,对失败,对希冀。 我和这个世界不熟。 这并非是我卑微的原因。 我依旧有很多勇敢, 不信输,不信神,不信天,不信地。 我和这个世界不熟。 这并非是我失落的原因。 我依旧有很多高昂, 有存在,有价值,有独特,有意义。说实话离开故乡久了,家的概念变得混乱。有时我在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向心状)水系或河流分布状
况判断,该地形区北、东、南三面 高;再从(500米)等高线判断,该地形区为盆地。 2)说明G 河水量丰富的原因。(11分) 流域位于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降水丰富; 流域大部分为盆地,支流多,集(汇)水区面积广。
【高考真题】(08年湖南卷) 36、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3)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 的原因,并加以分析。(16分) ①入海口附近,泥沙不易沉积,
岩浆岩 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沉积岩
2、在A、C、D三大类岩石中各举出 一个实例填在横线上:
大理岩 花岗岩 石灰岩 A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变质作用 ⑥ ____________
二、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
相互碰撞 (消亡边界) 板块运动 形成地貌 相互挤压(生长边界) 地壳运动 褶皱 断层 形成地貌及应用 形成地貌及应用
地 质 构 造 规 律 的 应 用
常形成 山岭
背斜成谷 向斜成山
谷地或 盆地
背斜——储油构造
向斜——储水构造
断 层 ↓
成 因 人类活动与
地表形态
断 层 应 用
(1)隧道工程方面:采取加固措施; (2)水库工程方面:避开断层带,防止诱发断 层活动(地震、滑坡)和水库漏水.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风化作用

(二)地壳的物质循环
岩浆岩 冷 却 凝 固 岩浆
沉积岩

外力作用 质 作 用
变质岩

读岩石相互转化与地壳物质循环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沉积岩 D
岩浆岩 C

岩浆 B

变质岩 A
3、在A、C、D三大 类岩石中,可找到化 D 石的是____________ 4、图中数字所表示过 程的含义是:
外 力
侵蚀作用 分 类
结 果

流水侵蚀 冰川侵蚀
风力侵蚀
河谷等
冰斗、角峰等

搬运作用
风蚀洼地等
侵 蚀 地 貌

趋 向 平 缓 形



分 堆积作用 类
波浪堆积
沙滩
风力堆积
流水堆积
沙丘 冲积平原
堆 积 地 貌
变 化
风力堆积作用
戈壁 沙漠 黄土
静止沙丘的构造 带有大量沙粒的气流,如果遇到灌丛或石块,风沙 受阻堆积下来,就形成沙丘。如果没有植被的滞阻,沙 丘在风力作用下则成为流动沙丘,它会淹没农田村舍, 破坏交通。
第六讲 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 环及地质作用
制作者:袁小燕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 侵入岩 岩浆岩 喷出岩 玄武岩 花岗岩
1.化学元素
结合 成单质
富 有 或化 合物 层理构造 集用 特点 含有化石 达 矿 2. 矿物 砾岩 到物 沉积岩 颗粒大小 工在 集 合体 砂岩 按成因分 农地 分类 页岩 业 壳 3. 矿产 岩石 化学沉淀物 石灰岩 利中 用或 砂岩 石英岩 要地 板岩 求表 变质岩 页岩 4. 矿石 石灰岩 大理岩 花岗岩 片麻岩
【练习3】读下列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花岗岩地貌
景观的是: A、a图 C、c图 B、b图 D、d图
2)a图地貌景观形成 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河流沉积作用 B、湖泊沉积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
【练习4】读我国某区域喀斯特地貌分布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内喀斯特地貌所占 比例最高的两个省区是 贵州 和 广西 。 2)喀斯特地貌形成的自然条件 有哪些? 可溶性岩层(石灰岩)分布; 气候湿润(降水量丰富) 3)该区域喀斯特发育程度有何 差异?原因可能是什么? 大致由东南向西北减弱。 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4)简述喀斯特地貌区的土壤和地下水分布特征。 土层薄,土壤肥力低;地下水储存条件差,地下水埋藏深 。
流水的沉积
冲积扇 三角洲
在沙漠,冲积扇边缘 往往形成绿洲。
在我国天山山麓、太行山 东部山麓、祁连山北部山 麓有较大面积的冲积扇。
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有较 大面积的冲积平原和三角 洲分布。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褶 皱 ↓
地 形
褶皱
构造类型 产生原因 结构特征 地貌形态 地形倒置 背斜 褶 皱 向斜 岩层受 挤压弯 曲变形 岩层上拱 岩层下弯
【练习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地质构造A为 背斜 ,B为
向斜 。
2)甲乙两处的山地都是在 流水 沉积)作用下形成。 3)①、②、③、④四处的岩石属于沉积岩的是 ① 和 ② ,若要开 采坚硬的岩石作建筑材料,宜选择①处还是②处? ② 处;若开采 (流水、风力)的 侵蚀 (侵蚀、
优质的花岗岩作装饰材料,宜选择③处还是④处? ③ 处。
移动沙丘的构造
4)A、B两处有一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它是 甚至可能造成 滑坡 等地质灾害。 A 处。任意采伐A处 山区的森林,将会导致附近的河流泥沙量 增加 ,水旱灾害加剧,
【练习6】下图是我国两种典型陆地地貌等高线示意图。 1)甲、乙对应的地貌类型分 别是: A.沙丘链、三角洲
B.三角洲、冲积平原
C.沙丘链、冲积扇 D.三角洲、冲积扇 2)关于图中地貌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流水堆积 C.甲——风力侵蚀 B.乙——风力搬运 D.乙——流水堆积
因为地势高差大,河流落差大,
流速大; ②入海泥沙少,因为G河在M点以上多流于盆地中,流速较小,
易于泥沙沉积;且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看,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
(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 ----影响河口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因素 海岸地形、河流水量、流速和泥沙量(植被状况)
外力作用的形式及其关系
风化作用 搬运作用 沉积作用 固结成岩 侵蚀作用
④ ⑤

1、填出方框内字母代表的物质名称:
பைடு நூலகம்
熔化 ① ____________ 冷却、凝固 ② ____________
③ 侵蚀、搬运、沉积 ____________ ④ 侵蚀、搬运、沉积 ____________ 变质作用 ⑤ ____________
变质岩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岩浆
【练习2】读“某河流平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河流在A、B、C三处对应的剖 面图(甲、乙、丙)以及流水外力作 用方式:A对应 乙 ,以 侵蚀 作用 力为主;B对应 丙 ,以 搬运 作用 力为主,也有流水的侵蚀作用(侧侵); C对应 甲 ,以 沉积 作用力为主。 2)A处河段特征:河流侵蚀作用明显,下切深,落差大,多 峡谷 , 水能资源 丰富 ;C处河段特征:地势平缓,流速慢,泥沙 沉积 , 江面宽广,利于 航运 。 3)若河流A段的纵剖面如下图所示,则形成的地理景观最有可能是: A.“U”形谷 B.喀斯特溶洞 C.河流瀑布 D.河口三角洲
【练习7】下图是“某地区地表形态演变示意图”,完成问题。 1)M地的地质构造最有可能是: A.背斜 C.地垒 B.盆地 D.地堑
2)引起该地区地表形态演变最主要
的外部营力是:
A.流水
C.冰川
B.风力
D.波浪
3)阶段Ⅱ中,R地常见的地貌类型是: A.冰斗 B.风蚀蘑菇 C.海蚀崖 D.瀑布陡崖
【高考真题】(08年湖南卷) 36、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 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9分) 盆地。
内力作用
(地球内能)
地 质 作 用
五种外力作用的关系 流水作用 外力作用
(太阳能)
千 姿 百 态 的 地 表 形 态
风力作用 冰川作用
形成地貌
【练习1】某山区中学的地理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进 行野外调查,发现某山南北两翼的山麓地带沉积岩质地 较疏松,而山顶同类沉积岩则较硬,但时间上山麓岩石 早于山顶;山脚下土壤色泽黄红,ph值在5左右;在山 麓地带沿河谷底底部采集沉积岩样本,发现从东南向西 北,沉积物依次以粉砂、砂、砾石为主。回答: 1)该山的地质构造最有可能的是: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 2)若该小组建议当地政府在山区广泛种植经济林木,其 主要树种可能是下列中的: A、天然橡胶 A、向西北 B、苹果 B、向东北 C、茶树 C、向西南 D、梨树 D、向东南 3)山麓河流的流向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