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两次国共合作PPT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中国历史上国共两党两次合作是怎样实现的

第一次:孙中山在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中屡屡失败,在苏联和中共的帮助下,决定与中共联合,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反对北洋军阀;中共在革命进入低潮后认识到,面对强大的敌人,必须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共同对敌。
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并接受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第二次:面对日本侵略的步步深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共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全面抗战爆发后,蒋介石明确表示了联共抗日的决心,红军改组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国民党公布了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国共合作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
近代史国共两次合作ppt

内容
国共两党实行党外合作,两党军队合作抗日;两党军队实行战略配合;两党党员 以个人身份加入对方党的各级组织。
合作的影响与成果
影响
国共两党以和平方式实现合作,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建 立和发展,推动抗日战争的胜利发展;有利于人民民主力量 的保存和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成果
经过八年抗战,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 共产党力量得到发展壮大;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 基础。
探讨两党合作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影响和经验教训
研究国共两次合作的意义
有助于深刻理解和认识两党合作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当前两 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借鉴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
以大陆学者为主,出版了一系列相关著作和论文
国外研究
以*学者为主,主要从国民党史角度进行研究,部分研究成果对大陆学者有所借鉴
05
结论
研究发现与启示
01
国共两次合作对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02
国共合作不仅推动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进步,还对于中
共和中国国民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共两次合作虽然最终都走向了破裂,但是其中的经验和教训
03
对于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
研究不足与展望
1
对于国共两次合作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2
对于国共两次合作的评价标准不一,需要更加 深入地探讨。
3
对于国共两次合作的破裂原因仍存在一定的争 议,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
研究的意义与应用
01
国共两次合作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对于今天 的中国政治和社会发展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国共两党实行党外合作,两党军队合作抗日;两党军队实行战略配合;两党党员 以个人身份加入对方党的各级组织。
合作的影响与成果
影响
国共两党以和平方式实现合作,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建 立和发展,推动抗日战争的胜利发展;有利于人民民主力量 的保存和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成果
经过八年抗战,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 共产党力量得到发展壮大;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 基础。
探讨两党合作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影响和经验教训
研究国共两次合作的意义
有助于深刻理解和认识两党合作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当前两 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借鉴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
以大陆学者为主,出版了一系列相关著作和论文
国外研究
以*学者为主,主要从国民党史角度进行研究,部分研究成果对大陆学者有所借鉴
05
结论
研究发现与启示
01
国共两次合作对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02
国共合作不仅推动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进步,还对于中
共和中国国民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共两次合作虽然最终都走向了破裂,但是其中的经验和教训
03
对于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
研究不足与展望
1
对于国共两次合作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2
对于国共两次合作的评价标准不一,需要更加 深入地探讨。
3
对于国共两次合作的破裂原因仍存在一定的争 议,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
研究的意义与应用
01
国共两次合作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对于今天 的中国政治和社会发展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国共合作课件

到 来 动 . 它 标 志 着 , 运
产 党 领 导 下 的 群 大 革 命 高 帝 潮 的 国 爱 国 共 反 中 性 动 是 众 运 卅 五 . 国 全 卷
席 五 卅 运 动 在 上 海 爆 发 , 并 很 快
1925 1925 年 月 日 , 震 惊 中 外 的 5 5 30 30
五 卅 运 动
相亲
国民党!我怎么偏偏喜 欢上你呢? 陈独秀
我以前有那么多 朋友,怎么她最 令我心动?
瞧他俩多般配 我得撮合一下
孙中山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条件
共产党 条 "二七"惨案的教训 二七" 二七 是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孙中山总结第二次护法运动的 教训. 教训. 国民党 件 国民党是比较真正的民主派 社会上有一定的威信, 社会上有一定的威信,在南方 建立了根据地, 共产国际的帮助建立了根据地,孙中山欢迎中 共与国民党合作
黄埔军校的建立——军事准备 军事准备
中 国 的 危 亡 ! —— —— 孙 中 山
的 希 望 就 是 创 造 革 命 军 , 来 挽 救 开 这 个 军 官 学 校 , 独 一 无 二
孙 中 山 总 理 廖 仲 恺 长 校 石 介
蒋
周 恩 来 党 代 表 主 任 部 治 政
天 下 为 不 公 朽 垂
五卅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中 华民族的觉醒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大大提高了中 国人民的觉悟,揭开了大革命高潮的 序幕.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五卅运动的 斗争中受到很大锻炼,培养造就了一 大批干部,党组织也得到极大发展, 在斗争实践中总结了宝贵的经验,为 以后党领导大规模的群众斗争奠定了 基础.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
国共两党的合作与斗争ppt 通用

C
(1)长征开始的地点、时间。
(2)长征途中哪次会议成为
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这次会议确定了以谁为核心的
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
有何重要意义?
B
(3)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 志是什么?
A
(1)长征开始的地点、起止时间。
瑞金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2)长征途中哪次会议成为党历史上生死攸 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确定了以谁为核心的党 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有何重要意义? 时间:1935年1月 内容:确立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意义: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
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处置。”这表明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 ( )D
A.阴谋夺权
B.炫耀武力
C.投靠日本
D.逼蒋抗日
◆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
谏”扣押蒋介石,通电全国提出停止内战等主张,
这就是
()
D
A.九一八事变
1937年
1945年 1946年 1949年
时 期
时间
标志 战线
影响
原因
第一 次
合作
国 民 国 民
1924 ~
1927 年
1924年1 月国 民党“ 一大” 的召开
革命统 一战线
国共合作后
领导北伐战 争,基本推 翻了北洋军
共同敌人:帝国主义和 封建军阀(反帝反封)
阀的统治
第一 次
分裂
土 地 革 命
门
国民 革处命军奠定了基础。
①目的:
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 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近代史国共两次合作

抗。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共合作中的经验教训
01
02
03
求同存异
在合作中,双方应寻求共 同利益和合作空间,同时 保持各自立场和原则,以 实现和平共处。
遵守国际准则
在国际关系中,各国应遵 守国际法和国际准则,尊 重他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
合作共赢
通过和平合作,各国可以 实现互利共赢,促进地区 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
国共合作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促进国际反法西斯同 盟的形成
国共合作的推动下,形成了国际 反法西斯同盟,为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 的友好关系
国共合作使得中国与周边国家的 友好关系得到巩固和加强,为地 区和平稳定奠定了基础。
影响美苏关系
国共合作对美苏关系产生了深远 影响,成为美苏冷战的重要组成 部分。
国共合作对世界和平的影响
加速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胜利
国共合作推动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形 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 了有力支持。
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国共合作使得中国成为地区和平稳定 的基石,为亚太地区的和平发展做出 了重要贡献。
促进世界和平运动
国共合作的成功鼓舞了世界范围内的 和平运动,推动了世界和平事业的发 展。
加强政治协商和团结
面对共同敌人,各党派之间应加强政 治协商和团结,共同抵御外来侵略。
要点二
保障人民利益
各党派的合作应始终以保障人民利益 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避免损害人民利 益。
要点三
坚持民主集中制
在合作过程中,应坚持民主集中制原 则,避免出现内部矛盾和分裂。
03
国共合作与中华民族复兴
国共合作对中华民族复兴的促进作用
国共合作的历史经验对于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借鉴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共合作中的经验教训
01
02
03
求同存异
在合作中,双方应寻求共 同利益和合作空间,同时 保持各自立场和原则,以 实现和平共处。
遵守国际准则
在国际关系中,各国应遵 守国际法和国际准则,尊 重他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
合作共赢
通过和平合作,各国可以 实现互利共赢,促进地区 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
国共合作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促进国际反法西斯同 盟的形成
国共合作的推动下,形成了国际 反法西斯同盟,为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 的友好关系
国共合作使得中国与周边国家的 友好关系得到巩固和加强,为地 区和平稳定奠定了基础。
影响美苏关系
国共合作对美苏关系产生了深远 影响,成为美苏冷战的重要组成 部分。
国共合作对世界和平的影响
加速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胜利
国共合作推动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形 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 了有力支持。
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国共合作使得中国成为地区和平稳定 的基石,为亚太地区的和平发展做出 了重要贡献。
促进世界和平运动
国共合作的成功鼓舞了世界范围内的 和平运动,推动了世界和平事业的发 展。
加强政治协商和团结
面对共同敌人,各党派之间应加强政 治协商和团结,共同抵御外来侵略。
要点二
保障人民利益
各党派的合作应始终以保障人民利益 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避免损害人民利 益。
要点三
坚持民主集中制
在合作过程中,应坚持民主集中制原 则,避免出现内部矛盾和分裂。
03
国共合作与中华民族复兴
国共合作对中华民族复兴的促进作用
国共合作的历史经验对于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借鉴意义
国共两次合作背景及意义

七七事变第二天,中共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一致抗日。7月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讲话,“确定了准备抗战的方针”。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第二天,国民党发表自卫宣言,表示要“抵抗暴力”。后中国改变军队为八路军和新四军。9月22日,国名当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第二次国共合作背景:华北事变后,中共意识到中日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共产国际号召反法西斯;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大革命失败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是:
①由于当时帝国主义势力和中国的封建军阀、买办、豪绅阶级相勾结,使反革命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
②由于当时革命阵营内的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集团在帝国主义和地主买办阶级支持下背叛了革命,使革命力量顿时遭到极大的损失,敌强我弱的局面更加严重;
,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了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历史意义:
1、中国共产党大大地拓展了成员数量和组织,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工农武装;
2、合作失败后,使党开始成长成熟,懂得了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1924年初,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主要讨论国民党改组问题,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的主张,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这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大会同意中国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第一次国共合作背景: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中共的发展陷入低潮,国民党急需改革。
第二次国共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背景:华北事变后,中共意识到中日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共产国际号召反法西斯;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第二次国共合作背景:华北事变后,中共意识到中日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共产国际号召反法西斯;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大革命失败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是:
①由于当时帝国主义势力和中国的封建军阀、买办、豪绅阶级相勾结,使反革命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
②由于当时革命阵营内的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集团在帝国主义和地主买办阶级支持下背叛了革命,使革命力量顿时遭到极大的损失,敌强我弱的局面更加严重;
,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了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历史意义:
1、中国共产党大大地拓展了成员数量和组织,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工农武装;
2、合作失败后,使党开始成长成熟,懂得了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1924年初,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主要讨论国民党改组问题,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的主张,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这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大会同意中国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第一次国共合作背景: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中共的发展陷入低潮,国民党急需改革。
第二次国共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背景:华北事变后,中共意识到中日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共产国际号召反法西斯;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国共抗日合作PPT课件

答:随着日军侵略的扩大,广大国土沦 为敌人的后方。中共深入敌后建立抗日 根据地,就能打击日寇收复失地,有力 支2持020年1国0月2日民党的正面战场的抗战。 10
百团大战
1、日军的“扫荡”、“囚笼”政策。 2、百团大战的时间、领导人、作战 地区、目标、历史意义。
2020年10月2日
11
观看影片《百团大战》的 片段
2020年10月2日
12
2020年10月2日
彭德怀亲临前线13
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reading! In order to facilitate learning and use, the content of this document can be modified, adjusted and printed at will after downloading. Welcome to download!
2020年10月2日
4
国民党的正面战场 凇沪会战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临沂血战 滕县肉搏[王铭章] 李宗仁
台儿庄战役
2020年10月2日
5
2020年10月2日
6
图为士兵正 在追击残敌。
1938年4月上旬,中国第五战
区部队在鲁胜利。
2、为夺取抗日的胜利有重大意义
2020年10月2日
3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同意将红军改 编为国民革命军?
1、七七事变后,中共号召团结抗日。2、 为表明团结抗日的诚意,中共同意取消 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受国民政府之统辖。
3、红军名义上不存在了,但只是名称和 番号的改变,八路军、新四军依然是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汇报人:XXX 汇报日期:20XX年10月10日
百团大战
1、日军的“扫荡”、“囚笼”政策。 2、百团大战的时间、领导人、作战 地区、目标、历史意义。
2020年10月2日
11
观看影片《百团大战》的 片段
2020年10月2日
12
2020年10月2日
彭德怀亲临前线13
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reading! In order to facilitate learning and use, the content of this document can be modified, adjusted and printed at will after downloading. Welcome to download!
2020年10月2日
4
国民党的正面战场 凇沪会战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临沂血战 滕县肉搏[王铭章] 李宗仁
台儿庄战役
2020年10月2日
5
2020年10月2日
6
图为士兵正 在追击残敌。
1938年4月上旬,中国第五战
区部队在鲁胜利。
2、为夺取抗日的胜利有重大意义
2020年10月2日
3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同意将红军改 编为国民革命军?
1、七七事变后,中共号召团结抗日。2、 为表明团结抗日的诚意,中共同意取消 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受国民政府之统辖。
3、红军名义上不存在了,但只是名称和 番号的改变,八路军、新四军依然是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汇报人:XXX 汇报日期:20XX年10月10日
第二讲 第二节 两次国共合作

日本投降
两次国共合作的特点
1、第一次合作的特点: (1)具有统一的组织形式和共同纲领; (2)国共双方均无全国政权和完全独立的军队; (3)是四个基本阶级的革命联盟; (4)所处的国际环境极为险恶。
2、第二次合作的特点: (1)具有广泛的民族性,存在着复杂的阶级斗 争; (2)是国共两党各有政权各有军队的合作; (3)既无共同的政治纲领,也无固定的组织形 式; (4)处于有利的国际环境。
西安事变
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政治解决 中共”—“接受抗日主张”
九· 一八事变后攘外必先安内 华北事变后政治解决中共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1937年2月) 国共合作最终形成:《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 谈话》(1937年9月23日)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建立
目的:向全国人民指出 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
内容:
根据抗日战争发展的基本规律(敌强我弱、敌 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寡助我多助)的 基础上,指出了抗日战争的战略方针是持久战。 深刻论述了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
深刻阐述了全面抗战路线,指出兵民是胜利之 本。 揭示战争的结局: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
②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
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1)国民党及其正面战场对抗战的胜利做 出了重要贡献: ①国民党接受团结抗战的主张,使全 民族抗战得以实现; ②抗战初期的国民党正面战场对日作 战积极努力; ③抗战中、后期的蒋介石国民党实行 “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方针。
(2)、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①率先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制定全面的全民族 抗战的路线即人民战争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 针,为坚持抗战、争取胜利指明了方向。
2、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中的作用 (1)在政治上,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政治 口号; (2)在组织上,倡导并组织了以国共合作 为基础的统一战线; (3)在群众运动上,发动和组织了工农群 众运动; (4)在军事上,既帮助建立了国民革命军, 又直接领导了工农革命武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两党只能合作不能合并?
(1)性质不同
(2)指导思想和斗争目标不同
四、结果:
维持到抗日战争胜利,后因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独裁统 治。 1947年,国共关系完全破裂。
五、功绩:
第二次国共合作不仅促成抗日战争的胜利,为谋取民主 革命最后胜利打下了基础。
讨论:两次国共合作的异同点?
不同点
革命任务
合作方式 政治基础 合作结果 中共成熟 状况和采 取方针
第一次
打倒列强、除军阀
作业
你认为国共两党能实现第三次合作吗? 两岸统一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相亲
国民党!我怎么偏偏喜 欢上你呢?
陈独秀 瞧他俩多般配 我得撮合一下
我以前有那么多 朋友,怎么她最 令我心动?
孙中山
1、有利于国民党的改组。 为什么采取 党内合作的 方式? 2、使统一战线有了统一的组织形式, 便于领导革命。 3、有利于共产党员以合法身份开展革 命活动。 4、有利于保持中央在政治上、思想上、 组织上的独立性。
历史专题复习
中国历史上的两次国共合作
第一次国共合作 不同点 相同点 第二次国共合作来自国 共 关 系 的 变 化
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1927年)
背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封建军阀与人民大众矛盾
是主要矛盾。
条件: 1、打倒列强,除军阀——共同愿望。
2、中共在二七惨案中的认识。
必要性 可能性
3、国民党是革命的民主派与孙中山的转变。 4、共产国际的促进。
经过: 1、中共三大确定“党内合作方式”的方针。
2、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两党合作正式实现。
结果: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途破裂。 功绩: 第一次国共合作掀起的国民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
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为革命的进一步发展 准备了不少条件。
A)
B.结果都获得完全胜利
C.合作形式都是党内合作
A.国内形势
D.两党军队都接受了统一整编
4.决定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最重要因素是( B.社会主要矛盾
B)
C.社会性质
D.国际形势
5. 展望两党第三次合作,其合作最重要的前提是( A.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B)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坚持两党平等谈判
D.不需要外国任何帮助
对第一次国共合作共产国际不仅提出了具体策略,还派代表直接帮助。 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共产国际七大的精神起到了指导作用,但在具 体行动方案上则体现了中共的独立自主。
都经历了复杂的内部斗争 都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第一次国共合作 第二次国共合作
20世纪20——40年代国共两党关系有何变化? 概括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 响。谈谈你对国共两党关系的认识。
练一练
1、第一次两党合作有共同的政治基础,但这种共同的政治 基础还存在原则上的区别,其根本原因是( C ) A.斗争目标不同 B.斗争方式不同 C.阶级立场不同 D.世界观不同 2、第一国共合作破裂的标志是( D )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整理党务案 C、中山舰事件 D、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3.国共两党两次合作的相同点是( A.都反对帝国主义
变化: 合作到分裂;分裂到再次合作;合作到再次分裂。 原因: 1、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 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3、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国际环境的影响
国共关系变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1、第一次国共合作导致了国民大革命的兴起,沉重 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统治。 2、第一次分裂则导致了国共十年对峙和内战,给日 本侵华以可乘之机。 3、第二次合作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建立了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扭转了 近代百年以来反侵略屡败的局面。 4、第二次分裂又导致了双方三年多的内战,祖国至 今不能统一。
对国共关系 的认识:
1、国共双方的斗争有其必然性,但只要从民族和 国家利益出发就能实现合,推动革命的发展和国 家的统一。 2、国共合作局面的出现是由于中共倡导和推动的 结果,分裂内战局面则主要是由于国民党坚持一党 专政、独裁、内战方针和国际反动势力干涉中国内 政造成的。 3、国共关系的变化影响到今日海峡两岸的关系,合 则两利,分则两伤,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 势。
经过:
1、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2、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3、毛泽东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奠定了 中国共 产 党建立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 4、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国共两党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5、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共发表抗日通电。 6、蒋介石庐山谈话, “确定了准备抗战的方针”。 7、八一三事变第二天,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表示要“抵抗暴力”。 8、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 新四军。 9、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实现
经过
第二次国共合作(1937——1947年)
背景: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日民族矛盾逐渐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条件:
1. 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激化。 2. “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 矛盾下降为次要矛盾,中华民族面临深重的民族危机。
3. 民族矛盾的激化是推动国共第二次国共合作的主要动力
党内 新三民主义 中途破裂
第二次
打败日本帝国主义
党外 反日帝侵略
维持到抗战胜利
幼年,缺乏理论修养、 成熟,坚持以斗争 斗争经验,党 中央 求团结的方针 放弃领导权
国共合作相同点
背景相同: 都发生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里 中共在统一战线中的作用相同
作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首倡者。
共产国际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