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课程设计报告书最终

合集下载

PLC课程设计报告书

PLC课程设计报告书

山东交通学院电控与PLC课程设计报告书院(部)别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姓名Donald George指导教师王长顺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天煌)基于PLC的多通道温湿度监控装置(天煌)基于步进电机控制的PLC实现(东疆教仪)院 (部) 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学生姓名Donald George5 月 27 日至6 月 7日共2 周指导教师(签字)院长(签字)成绩评定表目录摘要 (1)第一章基于PLC 的机械手控制(天煌) (3)1.1总体设计要求 (3)1.2设计目的 (3)1.3 I/O分配 (4)1.4梯形图及STL语句 (4)1.5实验照片 (12)1.6实验心得 (12)第二章基于S7-200 PLC的多通道温湿度监控装置(天煌) (13)2.1总体设计要求 (13)2.2设计目的 (13)2.3 EM235的使用 (13)2.4 I/O分配 (20)2.5主程序及子程序结构框图 (20)2.6梯形图 (22)2.7 实验照片 (26)2.8实验心得 (26)第三章基于PLC的步进电机的控制(东疆教仪) (27)3.1总体设计要求 (27)3.2设计目的 (27)3.3 I/O分配 (27)3.4工作及设计原理 (28)3.6实验照片 (36)3.7实验心得 (36)第四章设计总结 (37)参考文献 (38)摘要电控与PLC课程设计主要基于PLC的控制实验,结合理论知识从而对其有更好的认识,以至于在工作中更好的运用。

可编程控制器(PLC)把计算机的功能完备、通用性和灵活性好等优点和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操作方便、简单易懂、价格低廉等优点结合起来,因此它是一种适应与工业环境的通用控制装置。

现在的可编程序控制器和原来的控制系统相比,增加了算术运算、数据转换、过程控制、数据通讯等功能,已可以完成大型而复杂的控制任务。

可编程序控制器作为工业自动化的技术支柱之一,在工业自动控制领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plc课程设计报告

plc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设计(报告)题目:液体混合装置的PLC控制系统设计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高峰二级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学号:目录摘要 01 绪论 (1)1.2.1可编程控制器多种液体自动混合控制系统的特点……………………‥11.2.2 本系统采用PLC是基于以下两个原因: (1)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2.1 实验目的 (2)2.2 实验设备 (2)2.3 PLC的系统选型 (2)2.4 液体自动混合系统的控制要求 (3)3 液体混合装置的控制的软件设计 (4)3.1 液体混合程序流程图 (4)3.2 两种液体混合装置的输入/输出分配 (5)3.2.1控制系统的I/O点分配 (5)3.2.2 PLC的I/O接线图 (5)3.3液体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5)3.4程序设计梯形图 (6)3.4.1程序图 (6)3.4.2过程叙述分析 (9)4系统调试及结果分析 (9)4.1系统调试 (9)4.2 结果分析........................................................................‥•10 5系统常见故障分析及维护 (10)5.1PLC的I\O端口系统故障分析及处理..........................................‥10 5.2PLC主机系统内部故障分析及处理 (10)6结论 (11)7参考文献 (11)液体混合装置的PLC控制系统设计摘要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LC,是近年来一种发展极为迅速。

应用极为广泛的工作控制装置。

它是一种专为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行的电子系统,它采用可编程的存储器,用来存储用户指令,通过数字或模拟的输入/输出完成确定的逻辑顺序、定时、记数、运算和一些确定的功能来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由于PLC的性能优越,兼具计算机的功能完备,灵活性强,通用性好喝继电接触器控制简单易懂,维修方便等优点,形成以微电脑为核心的电子控制设备。

plc课程设计报告书

plc课程设计报告书

plc课程设计报告书PLC课程设计报告书一、引言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中的自动化设备。

本报告旨在分析PLC课程设计的相关内容,包括设计目标、设计原理、实施步骤以及结果与总结等。

二、设计目标本次PLC课程设计的目标是通过编程控制PLC实现一个自动化控制系统。

具体而言,设计要求包括:1. 实现对某个设备的开关控制;2. 实现对该设备的运行参数监控;3. 实现对该设备的故障报警功能。

三、设计原理1. PLC的基本原理PLC是一种可编程的电子计算机,通过输入输出模块与外部设备连接,通过编程实现对外部设备的控制和监控。

PLC具有可靠性高、运行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

2. PLC的编程语言PLC的编程语言主要有梯形图(Ladder Diagram,LD)、指令表(Instruction List,IL)、功能块图(Function Block Diagram,FBD)等。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选择使用梯形图进行编程。

四、实施步骤1. 设计梯形图根据设计目标,我们首先需要设计一个梯形图。

梯形图由横向的电力线以及纵向的控制线组成,通过对这些线进行连接来实现逻辑控制。

梯形图的设计需要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和控制要求来确定。

2. 编写PLC程序根据设计的梯形图,我们需要将其转化为PLC可以识别的程序。

PLC编程软件提供了丰富的指令和功能模块,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指令和模块进行编程。

在编写程序时,需要注意语法的正确性和逻辑的合理性。

3. 下载程序到PLC编写完成后,我们需要将程序下载到PLC中。

通过PLC编程软件与PLC进行连接,将编写好的程序下载到PLC的存储器中。

下载完成后,我们可以对PLC进行调试和测试。

4. 调试和测试在调试和测试阶段,我们需要验证编写的程序是否能够实现设计目标。

通过模拟输入信号和监测输出信号,我们可以对程序的正确性进行验证。

PLC课程设计报告

PLC课程设计报告

前言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PLC可编程控制器的四层楼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以及实现方法。

首先,本文开篇立意,介绍了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对设备进行了基本的概述以及总体的控制要求。

其次,本文对PLC的硬件接线图采用CAD 绘制进行了基本的概述,初步讲解了控制设备的选型方式,并对I/O分配进行了详细说明。

最后,根据设计要求以及已经确定好的I/O分配表,讲述了总体的编程思路,以及各个环节的具体实现方式。

该四层楼电梯控制系统采用基本的PLC逻辑控制指令实现,深入浅出,环环相扣,便于理解。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妥或错误之处,敬请老师批评指正。

目录1 课程设计任务书 (3)1.1 目的和要求 (3)1.2 设备概况 (3)1.3 控制要求 (4)2 硬件系统设计 (5)2.1 PLC及其控制设备选型 (5)2.2 绘制电气图 (5)2.2.1 主电路设计 (5)2.2.2 输入电路 (6)2.2.3 输出电路 (7)2.3 I/O分配表 (9)3 软件设计 (10)3.1 程序流程图 (10)3.2 程序设计 (10)3.3 程序调试 (13)4 小结 (15)参考文献 (16)1课程设计任务书1.1 目的和要求1) 用PLC实现对四层电梯的控制2) 掌握用PLC设计控制系统对输入和输出信号的确定原则和方法3) 学会使用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构成主程序和故障信号报警程序的设计方法4) 熟悉四层楼电梯采用轿厢内、外按钮控制的编程方法5) 训练用PLC设计控制系统的编程思路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2 设备概况电梯为四层运行电梯,由三相绕线式异步电动机拖动,本设计中不考虑电动机的启动及调速控制,仅考虑正/反转控制;电动机正转则电梯上行,电动机反转则电梯下行。

电梯的上下行由安装在每层楼层厅门口的上升和下降呼叫按钮进行轿厢外呼叫操纵,4个楼层共6个按钮,其操纵内容即为电梯运行方向,按钮U1~U3要求电梯向上运行,按钮D1~D3要求电梯向下运行。

课程设计设计总结PLC

课程设计设计总结PLC

课程设计设计总结PLC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具备PLC编程和故障排查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PLC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分类;–掌握PLC的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熟悉PLC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

2.技能目标:–能够使用PLC进行简单的编程和调试;–能够分析PLC程序,解决常见的故障问题;–能够设计简单的PLC控制系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PLC技术的兴趣和认识,认识到其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对技术进步和创新的积极态度。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PLC的基本概念和结构:介绍PLC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组成部分和各部分的功能。

2.PLC的工作原理:讲解PLC的工作原理,包括输入输出处理、程序执行过程等。

3.PLC编程方法:介绍PLC编程的基本方法,包括指令的使用、程序的编写和调试。

4.PLC的应用案例:通过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PLC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如生产线控制、物料搬运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章节的教学目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PLC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案例,使学生了解PLC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

3.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动手操作PLC设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PLC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PLC技术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课件,直观地展示PLC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案例。

4.实验设备:准备PLC实验设备,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操作能力。

plc课程设计报告

plc课程设计报告

plc课程设计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旨在对PLC课程设计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方面。

PLC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本课程设计旨在为学生提供深入了解PLC系统的机会,以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应用这种技术。

二、课程目标1.了解PLC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2.掌握PLC编程语言和程序设计方法;3.能够使用PLC软件对实际问题进行模拟仿真;4.具备基本的PLC故障排除和维护能力。

三、教学内容1.PLC系统概述:介绍PLC系统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功能;2.PLC编程语言:介绍Ladder Diagram(梯形图)编程语言,并通过实例演示其使用方法;3.PLC程序设计:通过实际案例演示如何使用Ladder Diagram编写程序;4.PLC仿真:使用PLC软件对实际问题进行仿真,并分析结果;5.PLC故障排除与维护:介绍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并讲解PLC系统的维护和保养。

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讲解PPT、视频等方式,向学生介绍PLC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2.案例演示:通过实际案例演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PLC编程语言和程序设计方法;3.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PLC系统的使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4.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交流,加深对PLC 系统的理解。

五、评估方式1.作业评估:布置相关作业并进行评估,以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2.实验报告评估:要求学生完成相关实验并提交报告,以检测其对PLC系统的应用能力;3.期末考试:设置期末考试并进行评估,以检测学生对整个课程的掌握情况。

六、教材参考1.“PLC基础与应用”(第二版),作者:李明华;2.“PLC原理及应用”(第三版),作者:张三。

七、总结本报告详细分析了PLC课程设计中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方面,旨在为教师提供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PLC应用能力。

PLC课程设计报告

PLC课程设计报告

一、任务书1、课题概述卷幅式广告机是一种机电一体化装置,它适用于大型体育场馆在举行体育比赛时进行商业广告和精神文明宣传,是一种比较实用的媒体工具,做广告宣传效果极佳。

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为了简化课题设备,本次设计采用实验室的模拟实验板来代替广告机实物进行模拟运行。

实验面板布置图如下:2、控制要求⑴接通电源后,按下启动按钮SB1,正卷电动机开始运行,经30S延时电动机达额定转速,离合器1线圈由接触器KM1接通,使上卷筒作顺时针转动。

⑵当某一幅画面接近指定位置时,光电传感器GD1发出正转一幅到位信号,使反转接触器KMB1动作,制度时间约5S,画面准确停留指定位置。

⑶每幅画面在指定位置停留3分钟以展开广告内容,然后控制系统应能自动启动电动机仍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继续上述过程,实现画面切换。

⑷直到画面切换8次后,第9幅画面停留在指定位置5分钟。

此时自动切断电动机电源,并自动驱动反卷电动机工作,反卷过程与正卷过程相同。

如此周而复始重复上述过程。

⑸如果按下总停按钮SB2或停电,系统应能记忆当时的运行状态,保证在重新按下电动按钮时,能接续原来的状态运行3、课题设计内容及要求⑴内容:① PLC空制器的选型,正确配置系统硬件。

②写出I/O地址,并生成符号地址表。

③用梯形图方式正确编程。

④正确连接PLC与模拟实验板,检查无误后运行并调试程序。

⑤写出完整的课题设计报告。

⑵要求:①梯形图程序正确无误。

②调试时无安全事故。

③设计报告采用A4格式打印。

二、主要内容1、课题调查⑴、卷幅式广告机控制面板简图如下⑵、控制要求①、按下启动按钮SB1后,正卷电动机开始转动,30秒后正卷离合器线圈得电,合上离合器,带动画面转动。

②、当光电传感器检测到第一幅画面已到达指定位置时,启动反接制动装置,5秒后使画面准确停在指定位置。

③、画面在指定位置停留3分钟,然后重复上述过程,实现画面切换。

④、当切换到第9幅画面时,画面到达指定位置后,停留5分钟,随后正卷电动机电源被切断,启动反卷电动机,反卷过程与正卷过程相同。

PLC课程设计报告书

PLC课程设计报告书

山东交通学院电控与PLC课程设计报告书院(部)别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姓名Donald George指导教师王长顺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天煌)基于 PLC 的多通道温湿度监控装置(天煌)基于步进电机控制的 PLC 实现(东疆教仪)院(部)学生姓名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Donald George5月27日至6月 7日共2周指导教师(签字)院长(签字)一、设计内容及要求1.基于PLC的机械手控制(天煌)机械手工作示意图如下:控制过程如下:分别有总的启、停按钮,开始时,按下启动按钮SB后,机械手处于原始位置,Y3亮,过2秒钟,变为放松状态,则Y1亮,Y7亮,准备 2秒钟后,机械手开始顺序动作,SW1 按键实现“多次循环/一次循环”的切换,“多次循环”可自动循环完成整个过程,直至按停止按钮复原。

“一次循环”实现一次完整工作过程,若仍需工作,则需按键控制。

“停止”按钮应设有两个,一个实现立即完全停止,完全停电,而另一个停止按钮按下时,先完成整个工作过程,然后停止。

1、机械手下降:延时1秒后,Y1灭,按SQ1,表示到下限位的检测信号,则Y2亮。

2、机械手夹紧:延时3秒后, Y3亮,表示夹紧。

3、机械手上升:延时1秒后,Y2灭,按SQ2,表示到上限位的检测信号,则Y4亮。

4、机械手右行:延时1秒后,Y4灭,按SQ3,表示到右限位的检测信号,则Y5亮。

5、机械手下降:延时1秒后,Y5灭,按SQ1,到下限位后,则Y6亮,6、机械手放松:延时2秒后,Y3灭,Y7亮,7、机械手上升:Y6灭,按SQ2,到上限位后,则Y8亮,延时1秒,Y8灭。

8、机械手左移:按SQ4,到左限位后,则Y1亮,回到原始位置。

2.基于PLC的多通道温湿度监控装置(天煌)用稳压器给定3路输入信号为0-5V标准直流电压信号,表示为温度、湿度对应的电压信号。

分别经过2个EM235转换之后(表示8路以上),用2位LED交替显示相应电压值的个位和第一个小数位,要实现可自动每隔2秒交替,也可手动按键交替显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LC 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题名称
姓 名 学 号
院、系、部
电气工程系 专 业 指导教师
2013年 1 月10日
※※※※※※※※※

※ ※
※ ※※
※※※※※※※※※ 2010级 PLC 课程设计
摘要
300-500字
三部分内容:设计的意义(2句话说明),设计主体、结论。

可以分成1段、2段、也可以3段,自己把握
关键词:3-5个
目录
第1章设计目的 (5)
第2章设计要求 (5)
第3章 PLC选型、I/O分配表和接线图 (5)
3.1 PLC选型 (5)
3.2 I/O分配表 (5)
3.3 I/O接线图 (6)
第4章 PLC程序设计 (6)
4.1 梯形图设计 (6)
4.2 指令语句表 (6)
第5章设计总结 (6)
第6章参考文献 (6)
一、课程设计说明书说明
设计说明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封面和目录
2.内容摘要
3.设计主体:
设计目的、设计要求、PLC选型、I/O分配表、I/O接线图、指令语句表等。

4.设计总结:结论(任务完成情况说明、创新点、本设计存在的问题、见解和建议)、收获和体会(学习心得体会)
5.列出参考文献
注意:撰写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有摘要、目录(自动生成)
2.有章节序号
3.有页码(居中)
4.图标要规范
5.正文文字不少于2000字。

6.设计要思路清楚,不准抄袭。

7.一律用A4纸,格式按要求给的去做。

二、课程设计要求
1.题目确定后,要明确设计内容和要求,阅读参考资料,复习相关知识。

2.结合课题,独立思考,严禁抄袭。

3.服从指导教师的管理,遵守纪律,按时完成任务。

4.说明书应正确严密、条理清晰,说明书要求是电子版和纸质版。

5.认真做好答辩准备。

6.根据设计完成情况,遵守纪律、独立、按时完成任务、答辩等情况确定课程设计的分数。

注意:1.小学期无成绩者,毕业时无学位证。

2.小学期成绩不及格,无补考,只能下年重修。

三、课程设计书写格式要求
摘要
目录
第1章设计目的
课题背景、意义,设计的价值、设计实现的目标等方面进行选择性的书写
第2章设计要求
第3章 PLC选型、I/O分配表和接线图
3.1 PLC选型
选定的型号(FX2N)、内部资源、特点等方面内容进行简单介绍
3.2 I/O分配表
(文字描述:)**************的I/O分配表如表3-1。

表3-1 *********表
三线表(备注:三条横线,外粗内细)亦可不画表
3.3 I/O接线图
(要有文字说明)*******控制的I/O接线图如图3-1所示
图3-1 ***********控制的I/O接线图
第4章 PLC程序设计
4.1 梯形图设计
(要有文字说明)*******控制的梯形图如图4-1所示
图4-1 ********控制的梯形图
4.2 指令语句表
(要有文字说明)*******控制的指令语句表如下:
第5章设计总结
结论(任务完成情况介绍、创新点、不足)、收获和体会(学习心得)
第6章参考文献
[1]郁汉祺.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应用技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2]
[3]
[4]
目录内容要求自动生成后;制表符:从前数第四个、左右对齐;各级标题
后均空一个全角字符,各级标题错一全角字符对齐
课程设计各章应有序号,
课程论文标题层次格式为:
一级标题:“第1章”××××(小三号黑体,20磅行距,段前后30磅、居中)
二级标题:“1.1”××××(四号黑体, 20磅行距,段前18磅段后12磅、左对齐)
三级标题:“1.1.1”××××(13磅黑体, 20磅行距,段前后12磅、左对齐)
四级标题:“1.1.1.1”××××(小四号黑体, 20磅行距,段前后6磅、左对齐)
(1)与①××××(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序号后不空,括号为英文状态下的半字符括号)
注意:标题、图表题的序号后均空一个全角字符
正文小4宋体
多倍行距1.25
课程设计页面要求:须用A4(210×297mm)标准、一律采用单面打印;课程设计页边距按以下标准设置:上边距(天头)为:3.2cm;下边距(地脚)2.8cm;左边距和右边距为:2.5cm(靠装订线一侧增加0.5cm空白用于装订);页眉:2.2;页脚:2.0cm;行间距20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