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化学

合集下载

选择应用化学专业的理由有哪些应用化学专业解读

选择应用化学专业的理由有哪些应用化学专业解读

选择应用化学专业的理由有哪些_应用化学专业解读选择应用化学专业的理由有哪些实际应用性强:应用化学专业重点关注将化学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并能够将其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如新材料开发、药物研发、环境保护等领域。

职业前景广阔:应用化学专业毕业生在各个行业都有很多就业机会,如制药、化工、环保、食品、能源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于应用化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应用化学专业注重实践操作和实验研究,培养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分析化学实验、材料合成与表征、环境污染控制等,使学生具备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创新和创业机会:应用化学专业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可以通过创新的产品和技术解决现实问题,并有机会创办自己的公司或参与创业项目。

应用化学专业的详细解读应用化学专业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化学和应用科学的基础知识、实验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将接触到各种化学原理、反应机制以及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领域。

主要学科和课程:有机化学:学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合成方法,了解有机反应机理和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

无机化学:学习无机化合物的性质、结构和合成方法,了解无机材料的应用和无机反应的机理。

分析化学:学习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掌握化学分析的原理和实验操作技术。

物理化学:学习化学体系的热力学、动力学和量子化学原理,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平衡以及分子结构的测定和计算方法。

材料化学:学习不同材料的合成、表征和性能研究,探索材料的改性和应用领域。

环境化学:研究环境中化学物质的性质、****、迁移和转化过程,开发环境友好型材料和技术,处理和减少环境污染。

应用化学专业就业前景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一次性就业率还是比较高的,因为专业比较偏重于应用,主要是研究如何将当今化学研究成果迅速转化成实用商品的应用型专业,所以,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行业,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应用化学

应用化学
《应用化学》主编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倪嘉缵先生担任,编委会由 61 位科学家组成(包括 20 名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4 位国外专家), 审稿队伍由全国各个重点院校和科研单位的 上千名专家、教授、研究员组成。 办刊宗旨: 着重报道化学及交叉学科有应用前景的创新 性基础科学研究和创造性科研技术成果,介绍该领域中的新发现、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 新产品及相关科技信息,为推动应用化学学科的发展、加强国内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人才培 养和现代化建设服务。期刊栏目 : ( 全部采用网上投稿方式 ) 综合评述 : 结合应用前景和 本人工作, 评述当前化学学科的研究热点和前沿课题。
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长江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北师范学院、黄冈师范学院、湖北民族学院 湖南 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湘潭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吉首大学 、长沙学院 、湖南理工学院、 湖南文理学院、衡阳师范学院、湘南学院 广东 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广东药学院、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汕头 大学 深圳大学、广州大学、韶关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惠州学院嘉应学 院、 东莞理工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韩山师范学院 广西 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桂林工学院、玉林师范学院、广西民族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河 池学院 云南 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农业大学、 西南林学院、曲靖师范学院 贵州 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学院、遵义师范学院、毕节学院 四川 西华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师范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
摘要 基本介绍 就业信息 相近专业 开办院校 期刊介绍 微信文章 新闻动态

应用化学专业简介

应用化学专业简介

应用化学专业简介应用化学是一门以化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研究化学技术在现代工业、医药、环保、食品等领域应用的学科。

应用化学专业涉及到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基础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等多个学科。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课程掌握化学实验技术、仪器操作、化学分析方法等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验室是应用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验室中,学生将会学到实验操作技能和化学实验的基本要素,如配制溶液、提取物质、分离纯化等实验操作技术。

此外,还可以学习到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如红外光谱仪、质荷比光谱仪、热分析仪等。

通过实验室操作,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化学理论知识,并学会如何准确、精确地操作化学实验,掌握化学实验技巧,为今后的科研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应用化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1. 物理化学:介绍物质的基本性质,如状态、结构和热力学性质等,同时还会涉及运动学和物理化学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2. 有机化学:在学习有机化学中,学生将会了解有机物的基本结构和性质,学习有机化合物合成、反应机理和产物鉴定。

3. 分析化学:介绍化学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化学反应、质谱分析、光谱分析和电化学分析等方法。

4. 环境化学:学习各种环境媒体中的化学现象、化学参数的测定以及污染物的监测、控制和治理方法。

5. 生物化学:介绍生物大分子结构、代谢以及与生物分子结合的药物的化学性质,还包括基本的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

除了以上核心课程,应用化学专业还会涉及到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性课程,如有机化学实验、药物化学、食品化学、高分子化学、制药工艺学等。

这些课程涵盖了应用化学的多个领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专业知识,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

应用化学专业毕业后职业发展的领域也非常宽泛,包括医药制造、环境保护、食品加工、石油化工等等。

应用化学专业毕业生主要可以从事的工作有:实验室研究员、工艺设计工程师、新产品研发、质量控制员、生产管理员、设计师兼制药师、科研机构研究员、教师等。

应用化学考研方向

应用化学考研方向

应用化学考研方向应用化学是应用科学与化学原理的结合,旨在解决现实生活和产业领域中的化学问题。

考研方向的选择是一个关键的决策,需要考虑个人兴趣、优势以及未来就业的前景。

在应用化学领域,存在着多个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能源化学工程等。

下面我将从这些方向中选择并介绍一些适合考研的方向供大家参考。

材料科学与工程是应用化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这个方向研究中,学生将学习各种材料的制备、性质表征以及应用。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可以广泛应用于能源、电子、光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因此在就业前景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该方向的课程包括晶体学、材料物理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等。

环境科学与工程是另一个研究应用化学的方向。

在这个方向研究中,学生将学习环境监测、废水处理、大气污染控制等内容。

环境问题在当今社会中日益严重,因此具有很高的社会影响力和就业前景。

学生在研究中将会接触到环境保护相关政策法规、现代环境分析技术以及环境工程实践等。

能源化学工程是另一个研究应用化学的热门方向。

在这个方向的研究中,学生将学习能源转换、储存和利用的化学原理。

能源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因此在这个方向的研究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

学生将会学习太阳能、燃料电池、电解水制氢等方面的知识,并掌握相应的实验技术。

当然,在选择考研方向时,除了以上三个方向外,还需要考虑个人兴趣和潜力。

应用化学还涉及到医药化学、食品化学、催化化学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有其特定的研究内容和就业前景。

因此,考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

总之,应用化学是一个非常广泛的领域,有很多研究方向供考生选择。

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能源化学工程是其中的主要方向之一。

在选择方向时,考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未来就业前景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无论选择哪个方向,只要努力学习和研究,相信都能够取得好的成绩并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纯化学和应用化学的差别

纯化学和应用化学的差别

纯化学和应用化学的差别纯化学和应用化学是化学学科中的两个重要分支,它们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纯化学侧重于对化学基本理论的探索和研究,而应用化学则将这些基本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化学应用难题。

纯化学是指对化学基本理论的研究和探索。

它关注化学元素、化合物和反应的基本性质和规律。

纯化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化学元素的周期表、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等。

研究内容包括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反应速率的测定等。

纯化学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理解化学规律,揭示物质世界的本质。

纯化学的研究成果对于推动整个化学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应用化学是指将纯化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化学应用难题。

应用化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化学工业、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实际问题。

研究内容包括新材料的开发、药物的合成、环境污染的治理等。

应用化学的研究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应用化学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领域,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纯化学和应用化学在研究目的上存在较大差别。

纯化学的目的是为了探索化学的基本规律,深入理解化学世界的本质;而应用化学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纯化学的研究成果对于推动整个化学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化学的研究成果则直接应用于工业生产、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领域,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实际影响。

纯化学和应用化学在研究内容上也存在差别。

纯化学主要研究化学基本理论,关注化学元素、化合物和反应的基本性质和规律;而应用化学则将这些基本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化学应用难题。

纯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反应速率的测定等;应用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新材料的开发、药物的合成、环境污染的治理等。

纯化学和应用化学在研究对象上也有区别。

纯化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化学基本理论的探索和研究,包括化学元素的周期表、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等;而应用化学的研究对象是实际问题,包括化学工业、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

应用化学本科学位

应用化学本科学位

应用化学本科学位
应用化学本科专业属于化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基本技能。

在本科阶段,应用化学主要涉及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学生需要掌握化学分析、分离、合成和表征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完成本科应用化学课程后,学生可以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本科应用化学课程通常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分离科学、材料化学等课程。

学生还需要掌握实验室技能,如操作和分析仪器、设计实验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应用化学专业相关书籍或咨询该专业教师获取更多专业信息。

应用化学

应用化学

第一章应用化学及应用化学品1. 在化工产品开发过程中,可以大致分为3个基本阶段: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化学工程设计及施工。

2. 应用化学定义:根据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人类生产、生活实践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进行应用基础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以及实验开发研究的一门技术科学,属于基础研究的范畴。

3. 应用化学的5个特点:①明显的目的性和领域性;②综合性和边缘性;③功利性;④研究成果的应用范围较基础科学要小,保密性强,实现较快;⑤由于重视实际效益,特别是经济效益成为应用化学研究成果的生命力的基本指标。

4. 应用化学主要研究对象:化学品的生产原理、工艺流程、操作条件、生产技术和应用方法。

5. 应用化学品分类:①通用化学品(重化学品)——具有一定的化学式和理化常数的单一化学物质或大量生产的、广泛通用的混合物。

单一有机化合物如:苯、二氯甲烷、三硝基甲苯等。

单一无机化合物如:硫酸钠、三氯化铝、硫代硫酸钠等。

混合物如:汽油、柴油等都属于通用化学品的范畴。

通用化学品特点:1)不同厂家生产的产品,只要规格相同,均可通用于同一用途。

2)进行通用化学品技术研发,其目的主要是改进分离方法或制备路线,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而不存在更新品种的问题。

3)通用化学品一般来说工艺生产规模和生产量都非常大,生产设备的专用性和连续化生产程度高。

②精细化学品——精细化学品相对通用化学品来说,其生产规模较小、生产量较少,而技术垄断性较强,是一类具有专用性能或特定功能的化工产品。

例如医药、涂料、印刷油墨、香精、洗涤用品、化妆品、感光材料、采矿浮选剂、水质处理剂、防菌防霉剂等。

功能性精细化学品,如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阻燃剂、增塑剂、催化剂等。

精细化学品的特点:1)不是作为化学物质,而是作为具有功能的产品进行交易的。

2)品种多、产量相对较小,多以间歇分批方式生产。

3)价格高,利润大。

4)在应用技术方面,制造方需具有与用户同等的或更多的知识。

5)精细化学品相当一部分为复配混合型产品,配方、生产工艺,设备等决定产品的性能。

应用化学专业的就业方向

应用化学专业的就业方向

应用化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引言:应用化学是一门应用科学,是在化学基础上,通过应用化学原理和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应用化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广泛且多样化。

本文将重点介绍应用化学专业的几个主要就业方向。

一、医药行业医药行业是应用化学专业的重要就业领域之一。

在医药行业,应用化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事药物研发、药物分析、药物质量控制、药物生产等工作。

他们可以参与新药的合成和设计,开展药物质量分析,负责药物的生产管理等。

同时,他们还可以在药品监管部门从事药品注册、审评、监督等工作。

二、食品行业食品行业是应用化学专业的另一个重要就业领域。

在食品行业,应用化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事食品质量检测、新产品研发、食品加工等工作。

他们可以通过分析食品的成分、添加剂和污染物,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

他们还可以研究新的食品加工技术,开发新产品,改善食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三、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应用化学专业的另一个重要就业方向。

在环境保护领域,应用化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事环境监测、环境污染防治、废水处理等工作。

他们可以利用化学分析技术,监测和评估环境中的污染物,提出环境保护的措施和建议。

他们还可以研究废水处理技术,开发新的环保材料,推动环境保护的科学发展。

四、能源行业能源行业是应用化学专业的另一个重要就业领域。

在能源行业,应用化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事新能源开发、能源转化、能源储存等工作。

他们可以研究新的能源材料和能源转化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他们还可以研究新的能源储存技术,解决能源存储和利用的难题。

他们的工作将促进能源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五、化工行业化工行业是应用化学专业的传统就业领域。

在化工行业,应用化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从事化工工艺开发、生产技术管理、产品质量控制等工作。

他们可以研究新的化工工艺,提高化工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他们还可以开展新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推动化工行业的创新发展。

结论:应用化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广泛且多样化,涵盖了医药、食品、环保、能源和化工等多个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化学Applied Chemistry专业代码:081704应用化学学科成立于1984年,多年来立足电力,辐射交通、轻化、化工、冶金等行业,研究的内容涉及材料科学与工程、表面科学、生物与环境工程、精细化学品与造纸等学科。

其中电力化学是应用化学的一个重要的、极具特色的分支,主要研究电力系统大型电站锅炉水处理、水化学工况调节、电力设备腐蚀与防护过程的技术问题。

该学科已形成了一支包括教授、博士、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相结合的年龄、职称结构较为合理的雄厚师资队伍。

该学科组成员曾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余项,主持电力系统横向科研课题8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达300多万元,被三大检索收录的学术论文达70余篇,出版专著6部。

应用化学专业具有能源电力等行业特色,具有应用面广、研究方向前沿、工程技术性强的优势,研究生毕业后就业面较宽。

一培养目标本学科授予工学硕士学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系统专业知识的高层次应用研究型人才,能在电力、交通、轻化、冶金等行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从事技术研发、生产、教学等工作。

具体包括: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治学严谨,勤奋好学,身心健康,善于与人合作,积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学术道德水平高、能够艰苦奋斗、吃苦耐劳。

3.在本学科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现状、发展和国内外研究前沿,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本学科专门技术问题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

二主要研究方向1.电力设备的腐蚀与防护研究2.电厂水处理3.生物、纳米功能材料4.精细化学品化学三学制与培养方式1.学制实行弹性学分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2至3年,最长不超过4年。

2.培养方式硕士研究生原则上应在一年内完成课程学习,最迟必须在第三个学期内完成。

必须在完成了规定的课程学习、通过中期检查后才能进行选题报告,选题报告通过后方能进入学位论文的研究和撰写阶段。

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研究、撰写和论文答辩阶段的时间不能少于一年。

研究生培养实行以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导师负责研究生的业务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并组成以该研究生指导教师为组长的研究生指导小组,负责研究生的培养和考核。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课程设学位课与非学位课。

本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所修的总学分应不少于32学分,说明:1.硕士研究生在全校范围内选修的计算机类的课程、管理类的课程、数学类的课程、第二外语,所修学分可计入选修课学分,但上表中规定范围内的选修课学分不能少于4学分。

2.硕士研究生在完成规定的学分后,所修的额外学分,可以计入总学分。

硕士生课程分为学位课、选修课、非学习课程三类。

硕士生应按照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修完个人培养计划中规定的课程,取得规定的学分。

硕士生课程成绩60分及以上为合格,学位课程平均成绩必须达到70分以上。

五教学(科研)实践研究生学习期间应在导师的指导下适当承担一定的教学实践活动,包括对本科生的相关课程辅导答疑、改作业、指导毕业设计或生产实习、实验室建设等,或参与实际研究课题的调研及编写调研报告。

实践工作环节的工作量应不少于40小时或不少于2周,由学院研究生考核小组评定考核等级:优、良、中、及格与不及格。

六学术活动研究生学习期间应参加一定的学术活动,内容包括:导师指导下的讨论班,参加学术讲座,参加访问讲学,参加全国或省级学术会议,也可外出调研,收集资料等。

其中:参加省内外学术交流会议不少于1次,本学科内做学术报告或阶段性研究报告1 次以上,需提交参加学术会议论文复印件、研究报告复印件或学术报告小结(2000字以上),注明时间、地点,并经导师签字。

学院研究生考核小组按优、良、中、及格与不及格记成绩,成绩不合格者需重做。

成绩合格者记2个学分。

七中期筛选硕士研究生在第二学期期末(选题报告之前),由学院按照《长沙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筛选试行办法》进行筛选。

在筛选过程中,从政治思想、学术水平、科研能力、课程成绩等方面对硕士研究生进行一次全面考核。

筛选没有达到规定要求的硕士研究生不能进行选题报告,也不能进入学位论文阶段的研究。

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研究生应在第二个学期结束前(最迟在第三个学期初一个月内)写出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内容包括:选题意义、文献综述、研究计划及目标、主要技术(理论)难点及拟解决方案等,制定出具体的论文实施计划。

开题报告不少于5000字,文献阅读数量应达4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所占比例为30%。

由导师评阅并写出评语,经学院研究生考核小组研究同意,报院学位分委员会审核后,交研究生部备案。

九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要求在省、部级核心或以上刊物上公开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以上,或在全国性学术会议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2篇以上(均须研究生本人为第一作者或者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本人为第二作者,且单位署名必须是长沙理工大学)。

十学位论文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制,同时发挥学科组(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的作用。

在第五学期(12月上旬)由教研室及研究生导师组成的检查组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进行一次学位论文中期检查,检查内容:思想政治表现,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科研能力,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待解决的问题及与预期目标的差距等方面。

本专业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1.学术水平要求学位论文对本课题的国外研究现状作出综述,并对前人的研究工作作出评价,提出新的研究思路。

能运用现代化学理论对研究结果做出解释或提出自己的见解。

论文应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及一定的工作量,能及时反映出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创造性成果研究工作中要有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的实验方法或结果。

鼓励创新,对已获得鉴定或正在申请专利的成果,不受公开发表论文的限制。

3.图表和文字学位论文格式规范符合GB7713~87国家标准。

论文的图表、格式要求规范,文字要精练,字体要符合学位论文的要求。

4.工作量学位论文必须由研究生独立完成,合作项目应明确以本人为主完成的部分。

学位论文篇幅不少于3万字(不包括目录、参考文献和致谢等内容),参考文献不少于50篇,其中外文资料不少于1/3。

学位论文答辩的具体程序和要求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答辩合格者,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附:可阅读主要文献:1.有关应用化学的中文期刊: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科学通报、中国电力、应用化学、化学通报、物理化学学报、无机化学学报、热力发电、材料保护、金属腐蚀与防护学报、腐蚀科学与技术、水处理技术、腐蚀与防护、华北电力技术、华东电力技术、广东电力等;2.外文期刊:Nature、Science、J.Am.Chem.Soc.、Talanta,Chem.Reviews、The Analyst、Chem.Abstract Power、Power Engineering、Material Performance、British Corrosion Journal、Anti-corrosion Methods & Materials、Australia Corrosion Association etc.3.经典著作1)王杏卿编.《热力设备的腐蚀与防护》.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2)吴树森编.《界面化学-原理与应用》上海.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19853)(瑞典)马特松著《腐蚀基础》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84)美国腐蚀工程师协会编《腐蚀与防护技术基础》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45)郑家编《金属电化学和缓蚀剂保护技术》上海.上海科学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6)伊藤伍郎著《腐蚀科学と防蚀技术》コロナ社(1969)7)大谷南海男著《金属表面工艺》日刊工业(1962)8)(日)间宫富士雄编《缓蚀剂及其应用技术》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789) E.海兹著,《腐蚀实验指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210)《金属防腐蚀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1)许维宗译.《ИзвВузЭнергетика》1984,(9):96~9912)张河哲, 吴子生编《表面化学基础》沈阳.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13)宋诗哲著《腐蚀电化学研究方法》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14)化工部化工机械研究所编《腐蚀与防护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215)曹楚南著《腐蚀电化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416)郭稚弧编《缓蚀剂及其应用》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717)第六届全国缓蚀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沈阳,198918)第八届全国缓蚀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武汉,199319)第九届全国缓蚀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宁波,199520)第十届全国缓蚀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海口,199721)邓聚龙, 《灰色控制系统》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198522)邓聚龙, 《灰色预测与决策》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8823)刘思峰,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24)田昭武. 《电化学研究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25)傅献彩. 编《物理化学》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26)任侃编.金属防腐蚀手册.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