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宝屯煤矿采区软岩巷道矿压显现规律与支护历程
煤矿软岩巷道支护探究

煤矿软岩巷道支护探究随着对矿产资源的不断挖掘,煤矿巷道挖掘成为工作中的关键,巷道中受高应力作用出現软岩巷道容易出现围岩松软、支护困难等情况,巷道软岩稳定性差、容易发生变形,对巷道围岩的变形难以控制,本文主要根据软岩巷道稳定性差和易变形的特点,深入研究巷道围岩的力学支护原理、支护材料的选择和正确运用支护技术,对施工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并根据不同巷道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提出不同方案,有效解决高应力软岩巷道所产生的问题。
标签:高应力;软岩;支护方式;锚杆支护0 引言在我国煤矿底层中软岩分布广泛,煤炭储量在1000M以下的占比55%左右,随着我国开采深度的增加,我国大部分矿井巷道基本岩层结构多为软岩,深部巷道受高应力和高温度等影响,容易出现开采困难和巷道明显变形的问题,为解决软岩巷道下出现的巷道围岩变形大、稳定性差的问题,软岩支护成为困扰我国煤矿生产的问题之一,软岩巷道支护措施不当易造成巨大的返修量,还使得整个矿区陷入困境,因此,做好巷道软岩支护工作是煤矿矿井采掘工作的关键。
1 巷道变形的原因和支护原理(1)软岩巷道变形的原因。
煤矿开采中面临的一大难题是在高应力作用下的软岩巷道有效支护方式,巷道顶板的不稳定情况会影响到巷道顶板的稳定性,巷道两边的移动或顶板下沉容易导致巷道断面收缩,使得两帮的变形更加严重,从地板岩层方面的受力情况看,巷道地板处于未支护状态,随着巷道的不断挖掘,原本作用于地板岩层上的应力会恢复弹性,但水平应力却增加,会出现变形的情况;若挖掘的方向处于倾斜状态,巷道顶板的岩层会受到较大水平应力影响,出现顶板破坏的现象。
根据地质力学的评估,地应力和高应力是导致围岩和支护发生变形的主要原因,随着采矿深度的不断增加,地应力影响严重的会导致变形甚至是坍塌情况发生。
(2)支护原理。
巷道采掘中,岩体的原始岩应力会重新分布并会出现被破坏的情况,不仅促使围岩自身的裂痕扩展和向巷道空区变形,随之而来的受力情况也会发生变化;对于硬岩巷道由于其高强度可以控制松动区的出现,而软岩巷道的支护,要求向回应力形成一定的塑形区且达到最大承载力为最佳。
软岩巷道掘进支护技术探索及研究

软岩巷道掘进支护技术探索及研究作者:魏兴文来源:《环球市场》2019年第36期摘要:在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井工煤矿回采巷道的支护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专家争论最激烈的话题,特别是软岩巷道支护问题一直是困扰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重大问题之一。
由于软岩巷道围岩条件极差,加上支护形式选择不当将会造成巷道失稳、大面积漏冒,甚至返修多次后仍不能保证巷道的安全使用,不仅造成了经济浪费,而且使整个矿井的生产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会导致采掘接续失调。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软岩矿井和软岩巷道的数量不断增加,直接影响煤矿生产,危及人身安全。
因此,软岩巷道的支护问题得到了广泛关注。
关键词:软岩巷道;支护参数;先探后掘;注浆锚索;补强支护一、前言麦垛山煤矿是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公司的新建矿井,位于宁夏宁东鸳鸯湖矿区,设计生产能力为8.0Mt/a。
即将接续采区11采区2煤顶板上覆直罗组强含水层,直接顶以泥岩、粉砂岩和炭质泥岩为主,遇水具有较大的膨胀性、流变性,稳定性极差,煤层埋藏深度超过400m。
为保证11采区2煤首采工作面110207工作面各顺槽巷道的正常掘进和工作面的顺利回采,非常有必要针对麦垛山煤矿强含水层下软岩巷道开展全面、系统的支护理论、设计方法、支护材料、施工工艺等技术进行研究与试验,优化支护参数和支护工艺,保证支护效果和巷道安全,为矿井的高产高效与安全生产创造良好条件。
二、概况(一)煤层概况110207工作面所采煤层为2煤,属延安组地层,工作面所在区域2煤倾角3°~17°,煤厚1.29m~4.75m,平均厚度3.02m。
煤层顶板:伪顶为泥岩,深灰色,团块状,断口参差,滑腻,见植物化石,在17勘探线以北逐渐尖灭。
直接顶为粉砂岩,泥岩灰一深灰色,砂泥结构,半坚硬,缓波状和水平层理,富含植物碎片化石,在17勘探线以北逐渐尖灭。
煤层底板:直接底为泥岩,深灰色,块状,致密,断口参差,见植物化石。
老底为粉砂岩,灰色,局部灰褐色,富含植物化石,夾煤线,水平层理发育。
煤矿软岩巷道支护技术的研究及发展

值, 不随 时 间的变化而变化 。 当荷 载超 过 这一 临界值 后, 岩层的 塑性 形
4 . 1 软岩 巷道支 护的技术关键 根据 软岩 的力学特 点, 要使 软 岩巷 道支 护取得成功 要把 握好 三个
变 会出现 明显的 加速 现象 , 这一 临界 值的 荷载 成 为临 界荷载 。 荷 载小 技术关 键 : 正确的确 定软岩 变形机制 的复合型 、 将 复合型有效的 转化为 于临 界荷载 时岩层称为硬岩 , 荷 载超过 临界荷 载后, 岩层的 塑性 形变不 单 一性 和合 理的运 用复合型变性 力学机 制的 转化 技术 。 在 支护设 计时 稳 定, 此 时称 为软岩 。 另外一 个特性 是软化 临界深 度, 软化 临界深度与 不能只进行单一型的支护 设计, 要根据每 个受力点的力学特 性使用联 合 软化临 界荷载时 相对应 的。 当巷 道深度小于某一深 度时, 岩层变形 不 明 支护方式 , 设计 最适合 复合型变形力学特点 的支护方案 , 确保软 岩巷道 显, 不会 出现 大变 形 , 但是 当巷 道位置超 过这一深 度后, 岩层会有 明显 支护的综合性 能。
2 . 软岩巷道变形破坏的原因及特点
随着 煤 矿的 开采 , 巷 道深 度的 不断 增加 , 巷 道围岩构 造也 越来 越 塑性工作 状态 , 形成塑性 区。 此 时如果 没有 及时有效 的进行支 护处理 , 复杂 , 如 果围岩处于 软岩层就容 易造成巷道 的不稳定 , 引起巷道 四壁 的 塑性 区就会发生较 为严重 的形变 , 从 而形成松 动破坏 区。 松动破 坏区不
薹 臻寨 煤矿软岩巷道 支护来自术的研究及发展 谢拓
广西百色百矿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百色
5 3 1 4 0 0
【 摘要】本文主要对软岩的概念进行了简 单的介绍, 并指出了 如今煤 拱 肩和巷 道拱部变形尤 为严重, 经常出现 凸起和墙体开裂等现 象。
高应力软岩条件下金矿巷道支护研究与实践

高应力软岩条件下金矿巷道支护研究与实践摘要:随着矿山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井下巷道将处于更高的地应力环境中,尤其在地质构造活动强烈的地区,井下巷道支护及稳定性更加难以保证。
研究高地应力软岩环境下巷道科学的支护方式是保证金属矿采掘深部矿层的关键。
因此,就高应力软岩的基本概念及形成条件进行了讨论,在掌握高应力软岩巷道的变形特征和支护原理的基础上,并以河南嵩县萑香洼金矿区井下高应力软岩巷道支护为对象,对三种不同的支护方式进行了研究与实践,结果表明预留刚隙柔层支护方式为最佳的适合高应力软岩条件下的巷道支护方式。
关键词:高应力软岩巷道巷道支护预留刚隙柔层支护随着萑香洼金矿区服务年限不断增加,矿区采矿逐步由地表浅部向深部转移。
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井下巷道将处于更高的地应力环境中,尤其在地质构造活动强烈的地区,残余构造应力比较大,岩石的力学性质也发生了变化,结果给矿区巷道支护及稳定性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从而成为制约企业向深部开采的瓶颈。
因此,研究高地应力软岩环境下巷道科学的支护方式是保证矿井采掘深部煤层的关键,本文以河南嵩县萑香洼金矿区高应力软岩巷道为研究对象,对其支护方式进行了研究与实践,获得了适合该条件下巷道的最佳支护方式,可为同类巷道的支护和维护所借鉴。
1 高应力软岩形成条件长期以来岩石力学与工程界仍未就软岩的概念达成共识,文献[1]认为,在高地应力区经常遇到一类特殊岩体,当其处于地表浅部或低地应力条件下,岩体显示出较坚硬的特征;处于高地应力环境时,当围压较低时,岩体尚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弹性模量,当围压较高时,则岩体表现出“软岩”特征。
一般而言,高应力软岩的形成有如下几个原因。
(1)组成高应力软岩的大多数岩石均为较坚硬的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25MPa。
(2)岩体较破碎,其强度和弹性模量相对较低,流变性较强。
因为高地应力环境使开挖前的岩体处于高围压环境,岩体结构面处于闭合状态,是稳定的,且有一定的强度和模量;开挖后围岩处于低围压环境,结构面不闭合,岩体强度和模量较低。
煤矿采矿工程巷道掘进和支护技术的应用

煤矿采矿工程巷道掘进和支护技术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06-08T06:08:03.042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4期作者:郭启明[导读] 对矿井开采中的巷道掘进支护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矿井开采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郭启明辽源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金宝屯煤矿028115摘要:经过多年的开采,煤炭资源逐渐得到了开发,但煤炭资源却越来越多地集中在矿井的深层,随着矿井的不断发展,矿井的开采环境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恶劣,对矿井的开挖和支护技术也越来越高,因此,在保证矿井的安全发展的同时,合理地采用最优的掘进和支护技术,以提高整个矿井的综合利用效率,从而给矿井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为此,对矿井开采中的巷道掘进支护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矿井开采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煤炭资源;掘进和支护技术;安全发展;利用效率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进步,特别是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矿井巷道是矿井生产中的重要运输通道,是保证矿井生产安全、生产效益的关键。
1.巷道掘进与支护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在煤炭资源开发中,许多矿井都处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地质环境中,其开采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为了保证矿井的正常生产,必须在生产前对其进行详细的采矿工艺设计,以保证其开采的安全。
在矿井的开采中,采掘人员要根据矿井的具体情况,根据矿井的分布情况,为矿井的建设提供一定的支持,从而为矿井的开采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以便在矿井的整个开采过程中,由相关的人员将煤炭运输到矿井外,这就需要更高的支架防护技术了。
采用巷道掘进和支护技术,保证煤矿的高效利用,保证煤矿的安全和高效。
由于矿井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在开采过程中往往受到许多制约,容易造成矿井坍塌等安全事故,因此,必须保证矿井巷道掘进和支护技术的科学运用,才能从根本上防止各种事故的发生,为矿井生产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
2.煤矿采矿工程中巷道掘进与支护技术的要点2.1做好地质勘探工作为了保证煤炭资源的顺利开采,保证开采的安全,必须重视矿井巷道的掘进和支护技术的科学化。
煤或软岩巷道掘进施工中的支护策略与实践

煤或软岩巷道掘进施工中的支护策略与实践芮永健(开滦集团钱家营矿业分公司河北唐山063000)摘要:开滦集团钱家营矿业分公司在软岩及煤层掘进施工中,采用管缝锚杆超前支护及锚网喷+锚索联合支护,有效地隔绝煤层与外界空气接触,防止了煤层自然发火,同时可避免围岩风化掉落,增加巷道服务年限,是应用较成功并已推广的支护方式。
关键词:巷道 掘进联合支护中图分类号:T D35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898(2010)04-0049-021 当前形势及现状钱家营矿每年开拓进尺在6000m以上,涉及软岩及煤层掘进比较多,如何达到在软岩及煤层中快速、安全施工,是确保开拓进尺的关键。
目前,开滦钱家营矿业分公司开拓巷道,一般采用锚喷或锚网喷支护,特殊地段遇地质构造采用架棚支护。
实践证明,在软岩及煤层中采用管缝锚杆超前支护及锚网喷+锚索联合支护是应用较成功并已推广的支护方式。
2 支护原理超前支护是在巷道掘进之前,在巷道轮廓线外均匀布置管缝锚杆,利用管缝锚杆的膨胀作用,将杆体全部稳入煤或软岩内。
在爆破时,管缝锚杆可以起到悬臂梁的作用,将不稳定岩石托在锚杆之上,同时减少冲击波对锚杆外围岩的破坏,减少冒落,达到超前支护的作用。
喷浆支护是一种缓压支护,同时改善围岩应力状态提高软岩强度和抵抗变形、破碎能力。
厚度不太大(30~50mm)的喷射混凝土具有一定柔性,能同围岩一起位移,并在位移过程中产生一定反力,逐渐缓解地应力引起的压力,在同锚杆的共同作用下,整个锚固区形成一具有塑性的组合拱。
在塑变过程中,应力得到释放并达到新的平衡。
锚网支护是将不稳定岩层悬吊在较稳定的岩层上,起到悬吊、组合加固作用和控制围岩变形的作用,保证巷道围岩的稳定性,与初喷混凝土一起形成初期支护。
压网是为了把喷层和锚杆紧紧地扭固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支护体,对巷道起到整体支护作用。
再加喷一定厚度混凝土与锚喷网架联合,完成软岩中的永久支护。
锚索支护是将锚网喷支护形成的挤压加固拱悬吊在更为稳定岩石之上,增加巷道支护强度、从而提高巷道服务年限。
浅析软岩矿井巷道掘进顶板支护

浅析软岩矿井巷道掘进顶板支护1. 引言1.1 软岩矿井巷道掘进顶板支护的重要性软岩矿井巷道的掘进顶板支护是矿井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软岩矿井巷道在掘进过程中容易发生顶板失稳和垮塌的情况,而若未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支护,将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做好软岩矿井巷道掘进顶板支护工作对于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山生产的稳定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软岩矿井巷道掘进顶板支护工作需要根据软岩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支护技术和措施,以确保巷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还需要对软岩巷道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从而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
只有综合运用合适的支护技术和措施,才能够有效地保障软岩矿井巷道的安全,确保矿山生产的顺利进行。
在软岩巷道顶板支护工程中,注意事项更是不可忽视,只有做到全方位的控制和管理,才能够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确保矿山生产的持续发展。
2. 正文2.1 软岩特点对巷道掘进顶板支护的影响软岩是一种力学性质较差的岩石,在矿井巷道掘进中常常会带来诸多问题,尤其是对顶板支护造成一定影响。
软岩通常具有较大的变形能力和可挠性,顶板易产生变形和破坏,因此需要更加细致的支护设计和施工。
软岩的强度较低,顶板容易发生断裂和崩塌,对支护结构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软岩还具有吸水膨胀的性质,一旦受到水的侵蚀,会进一步加剧顶板的破坏速度。
软岩存在着较大的不均匀性,在巷道顶板中可能会出现局部强度较高的硬化带和局部弱点,给支护施工带来一定难度。
软岩的切削性较差,易造成局部卡钻和破损,增加了支护施工的风险。
在软岩矿井巷道掘进中,需要充分考虑软岩的这些特点,制定合理的顶板支护方案,以确保巷道的安全稳定。
常见的软岩支护方式包括喷锚网架、钢筋混凝土顶梁等,可以根据软岩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提高巷道的支护效果和稳定性。
2.2 影响软岩巷道稳定性的因素分析软岩自身的力学性质是影响巷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软岩通常具有较低的强度和较高的变形性,容易发生变形和破坏。
金宝屯煤矿深矿井软岩巷道支护的研究

管理学家2014.01269一、矿井概况辽源矿业集团公司金宝屯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后旗协尔苏镇。
井田倾斜长7.5km ,矿井地质储量10632万吨,可采储量8254万吨,服务年限52.9年。
矿井开拓方式为双立井,开采水平为-650,开采深度达800m ,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综合机械化采煤,提升方式为箕斗提升,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
矿井设计能力90万吨,现核定为220万吨。
二、煤层顶底板状况含煤地层为中生界侏罗系上统协尔苏组中部含煤段,赋存深度在640~890m 之内,煤层顶板为泥岩,平均厚9.56m ,最薄0.4m ,底板也为泥岩,最厚125.28m ,最薄2.27m 。
南翼底板泥岩最厚50.82m ,最薄0.2m 。
顶板泥岩厚17.8m ,最薄0.3m 。
煤层直接底板为黑色碳质泥岩夹钙质薄层,局部受挤压呈块状破裂。
层里发育易冒落,巷道揭露1m 既自然脱离,顶板形成锅底状,高度在1.5m 左右。
底板泥岩岩性松软,岩层裂隙发育,揭露泥岩厚变化在13~20m 之间,岩石抗压强度为22.09M Pa 。
煤层顶板为灰绿色泥岩。
层理发育局部滑面发育,下部松软易冒落,局部岩块脱落,抗压强度低,用手可断裂,遇水崩解、泥化,并极易风化,软岩特性十分明显,厚度在4~9m 之间,顶板泥岩土覆岩层为粉砂岩,局部掉块,抗压强度也很小,给支护带来极大的难度。
三、首采区N 102区准备和回采过程中巷道压力情况首采区N102区入、回风斜巷由砾岩段开始进入泥岩段,采区准备巷道支护便处于不断维修中,入、回风巷刚开始揭露泥岩,顶板就开始脱落。
支护形式先为锚杆支护(1.6m 长锚杆、树脂药卷、三花眼布置、C20混泥土喷厚80mm ),后改为锚喷挂网支护,并配加锚索(锚杆长2.4m ,间排距为0.6m ,喷厚100m m ,锚索长5m ,排距2m ,间距1.0m ),经施工10天之后,巷道发生变化,顶板中间及两侧碹壁发生破裂,局部脱落(挂金属网也脱落),锚杆托盘严重变形,巷道两帮局部有200mm 左右的移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宝屯煤矿采区软岩巷道矿压显现规律与支护历程
作者:王晓明
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19年第22期
摘; ; 要:本文分析了金宝屯煤矿采区巷道矿压显现规律,通过实践总结了该矿软岩支护历程,为深部煤层软岩巷道的支护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深部煤层;软岩巷道;支护技术探索
1; 引言
金宝屯煤矿位置内蒙古科左后旗境内,中央并列式立井开拓。
-650m单一水平分带式开采,地面绝对标高132.5m,煤层开采深度800米左右,设计单翼开采年产量90万吨/年,进入煤系地层,围岩为软岩,矿压明显,采准巷道支护困难。
从2004年建矿投产到现在16中,本矿对多种支护形式进行尝试,取得实效,本人对金宝屯煤矿采区巷道矿压进行分析和支护实践进行总结,以便对软岩支护有新的探索。
2; 工程地质条件
煤层顶底板岩石物理性质。
老頂:粉砂岩,厚度在9m~10m,灰绿色,泥质胶结。
直接顶:粉砂岩,厚度在1.3m~1.65m,灰色块状致密较软。
伪顶:炭质页岩,厚度在0m~1.05m,灰色块状。
直接底:泥岩,厚度在20m~50m,灰黑色,层状质软。
3; 矿井地压
金宝屯煤矿矿山压力特征,主要是采区工作面两道压力明显,围岩膨胀和糯变,工作面顶板下沉和冒高,煤壁的片帮和掉块,底板的隆起,因此我们重点研究井巷地压。
3.1; 自重应力
煤层赋存深度距离地表近800m,上覆岩层以泥岩,泥质砂岩为主,遇水易泥化,岩体具较大的糯变形能,这样,岩体内某一点的垂直正应力和水平正应力可以认为相等,按下式计算
3.2; 构造应力
金宝屯煤层沉积盆地,在煤层沉积形成后,受构造变动影响,断层向斜构造以北东向为主,实测地应力较大,应力平均值为38npw已现经开采和正在开采,N301区、S102区存在断层构造,落差在2.7以上,裂隙密度约5条/kg,N105区接近煤盆地沉积中心,靠近两南屯向斜构造轴部,煤层直接顶板泥岩粉砂质泥岩互层较厚,可达18m,加之两侧N102区和N106区已回采完毕,采空区尚未冒压落实,按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计算结果来看,不支护条件受塑半径kp=19.948m,故而影响到N105区工作面上下两道矿压明显增大,掘进期间和回采阶段两道大量冒顶,冒顶长度达4m之多,宽度5m以上。
3.3; 顶底板岩石
我们对井巷冒落带进行观测和计算
冒落带。
煤层采出后,由于顶板岩层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从而导致顶板塌落形成冒落带。
金宝屯煤矿属于倾斜煤层,冒落高度可按下式计算
金宝屯煤矿在N106区工作面送开切眼,采用锚杆、锚索联合支护形式,曾经先后三次出现大面积顶板下沉冒落事故,自巷道底板量至最大冒落点,可达14.7m高度,创出巷道高度3.6m,与计算结果相吻。
金宝屯煤矿顶板岩性为泥岩,单向抗压强度σc=18Mpn
采用三节棚支护,顶板表现出塑性变形,虽然经过多次拉底也无法达到围岩稳定巷道不变形,N102区回风顺槽顶底移近量观测记录如下:
4; 支护实践
本矿在上级部门支持下,不断地探索金宝屯煤矿软岩支护形式,其演变大致可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始阶段。
金宝屯煤矿于2003年三月进入首采区的采区准备,采用锚锚杆喷浆支护形式,施工10m后原锚喷支护巷道发生变形,喷体脱落,断顶移近量达1m,随后改为25U单层圆棚支护,满铺零星金属网,掘进支护20m后,2.5m圆棚顶梁发生扭曲变形,为加强支护增加支护密度,棚距改为1m三架,
第二阶段,尝试阶段。
巷道采用复合支护锚喷网+36U型钢支架,本矿在N106区穿层皮带道进行锚网+36U型钢联合支护,锚杆支护参数:锚杆直径φ22mm,材质等强左螺纹钢,长度2.4m,间排距700mm×800mm,给棚36U型钢圆棚一米3架,由于锚杆支护强度不够,顶板离层下沉,单层钢支护承载过大变形,后又翻给双层圆棚。
第三阶段,采用三节棚快速掘进,再翻给双圆棚,增加支护强度,由于翻给棚时顶板易冒落,易出现顶板事故,且劳动强度大,支护效果还不理想
第四阶段,锚索联合支护,
中国矿大与我矿工程技术人员在我矿搞软岩巷道联合支护试验取得成功。
总结分析金宝屯煤矿软岩回采巷道变形破坏特征以及发生强烈变形破坏的原因,从加固破碎岩体和提高支护阻力两方面综合研究入手,采用锚网喷架棚联合支护,使 U型钢棚和锚网喷支护分别在承载力和支护工艺上实现优势互补,形成一个高效而稳定的围岩承载体系。
锚杆支护参数
顶板和帮锚杆采用Φ22×2400mm的螺纹钢锚杆,树脂药卷锚固,锚杆间排距
800mm×800mm。
底板采用水胀锚杆控制底鼓,水胀锚杆通过膨胀锚固,可以实现全长锚固,锚杆间排距为900mm×800mm。
锚索支护参数
顶板采用Φ17.8mm×7000mm的锚索加强支护,树脂药卷锚固,锚索间排距
800mm×800mm。
U型钢棚支护参数
采用双层U40型钢圆形棚,每节搭接长度为 550 =mm,每搭接处上4套卡缆,棚子每米三架。
金宝屯煤矿通过支护改革,将单纯U型钢棚支护改为锚网喷架棚联合支护,极大的改善了工人的作业环境,减小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了工作人员,节约了支护成本,有利于安全生产,效果很显著,并且为深部煤层软岩巷道的支护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