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江气候与物候研究
物候

人类生活于大气之中,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一直在和大自然作种种 斗争。自古以来,观测和研究大气现象,趋利避害,发展生产,一直是人类 的一项重要工作。
十七世纪以前,人们依靠肉眼观察,对天气和气候现象积累了丰富的经 验,但那时基本上还是处在定性的认识阶段。
自从温度表、气压表、风向风速仪以及毛发湿度表等测量仪器出现之后, 气象的观测和研究开始进入了定量的阶段。近三、四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 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人造卫星和电子计算机引入气象学领域,使这门学科出 现了飞跃。
气象科学的应用性很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大气现象的认识 越来越深刻,对它的利用也越来越广泛,目前几乎已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行 各业。
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除有关农业技术等学科外,离不开长、中、短期天 气预报,现代化的农业区划也离不开对大气候的研究。
大型工业等产生着大量对人类有害的气体和微粒。如何把这些气体排放 在无害或危害最小的地方,就得有效地利用气象条件。许多工业、建筑、交 通都需要利用气象参数进行设计,例如工厂车间的采暖通风,建筑物的风雪 荷载,以及水库、大坝、铁路、公路、桥梁的建筑规模等等。
大自然的许多现象是很有节奏的,周而复始、充满诗情画意。严冬过后, 大自然开始苏醒了,河流化冻、冰雪消融、草木萌动,春天的信使——迎春 花开出金黄色的花朵,向人们报告春天来了。接着树木花草相继发叶、开花、 蜜蜂开始采蜜,燕子翩然飞来,自然界出现 一片欣欣向荣的气象。不久布谷 鸟飞来,唱着“阿公阿婆、割麦插禾”,麦子也开始黄熟,于是进入炎热的 夏季,果树挂花座果。秋天到了,野菊开花,各种水果成熟了,农民们忙着 种麦了,树叶枯黄、秋风簌簌、万木落叶,大雁匆匆南飞,活跃在田间的各 种昆虫也消声匿迹了。经过几次强寒潮以后,河流封冻、大雪纷飞,大自然 又沉睡过去进入严冬。下一年又是如此。这些都是物候现象,而九九歌中提 到的只是一年中冬春季的部分物候现象而已。
全椒县桃树始花期预报模型

因年际跨度较大,部分年份物候观测资料丢失, 数据个别缺测。为保证数据的连续性和可使用性, 个别缺测数据使用 20 年平均值代替。气象因子采 用 1999—2018 年全椒气象站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始 花期因需要 12 月数据所以采用 1999—2018 年 12 月
作者简介 张维(1990—),女,江苏泰州人,工程师。研究 方向:农业气象。
2 日则为 33。因在方程建立的过程中,需要排除不
同气象因素之间的单位差异,所以将始花期的气象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张 维等:全椒县桃树始花期预报模型
因子通过公式(1)进行标准化。 xt = ( Xt - -X ) /δ
(1)
式中,x(t t=1,…,n,为年序)为始花期和成熟期 标准化的气象因子值,Xt 为原始气象因子系列的值, -X 为原始气象因子系列的平均值,δ 为均方误差。平
意味着始花期和成熟期晚于平均年份值,负值是早
于平均年份值);Yt 为桃花花期和成熟期的日期序列 值;-Y 为 1999—2018 年始花期和成熟期的平均值。
2.2 相关系数分析法
一般通过 Pearson 相关系数(普通相关系数)来
计算 2 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联程度[6]。标准化后的
变量气象因子和物候期因子分别代入,Pearson 相关
因 子 的 正 相 关 均 达 到 了 显 著 水 平 ,说 明 冬 季 地 温
的 高 低 会 影 响 花 期 的 迟 早 ,地 温 越 高 ,花 期 越 晚 。
因 此 ,冬 季 桃 树 休 眠 期 的 需 冷 量 是 一 个 很 重 要 的
因素。后期 2 月中旬和下旬均呈现负相关关系,
湖南省桃江县

湖南省桃江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6年修订版)桃江县人民政府二○一七年二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总则 (2)第一节规划目的 (2)第二节指导思想 (2)第三节规划原则 (2)第四节规划范围 (2)第五节规划期限 (2)第二章区域概况 (3)第一节自然条件 (3)第二节经济社会条件 (4)第三章土地利用现状及潜力 (4)第一节土地利用现状 (4)第二节土地利用特点 (5)第三节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5)第四章土地利用战略 (6)第一节战略目标 (6)第二节战略重点 (6)第五章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7)第一节土地利用目标 (7)第六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7)第一节农用地结构调整 (7)第二节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8)第三节其他土地结构调整 (8)第七章土地用途分区与管制 (9)第一节土地用途分区 (9)第二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 (11)第八章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 (12)第一节耕地保护目标与措施 (12)第二节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与措施 (13)第三节土地整治 (13)第九章建设用地布局 (14)第一节城镇用地布局 (14)第二节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 (14)第三节采矿及其他独立建设用地布局 (14)第四节交通运输用地布局 (14)第五节水利设施用地布局 (14)第六节其他建设用地布局 (15)第十章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15)第一节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15)第二节集约利用城镇工矿建设用地 (15)第三节规范整合农村居民点用地 (16)第十一章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 (16)第一节土地生态环境建设 (16)第二节推进土地生态治理 (17)第十二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 (17)第一节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 (17)第二节中心城区扩展方向及扩展边界范围 (17)第三节中心城区主要规划控制指标 (18)第四节中心城区用地总体布局 (18)第五节中心城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18)第十三章重点工程建设安排 (19)第一节交通运输工程 (19)第二节水利设施工程 (19)第三节能源建设工程 (19)第四节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19)第五节旅游建设工程 (19)第六节土地综合整治工程 (19)第十三章规划实施措施 (20)第一节行政措施 (20)第二节经济措施 (20)第三节法律措施 (20)第四节技术措施 (21)第五节弹性机制 (21)附表1:桃江县土地利用现状(2014年) (22)附表2:桃江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控制指标 (23)附表3:桃江县土地利用结构表(2006-2020年) (24)附表4:桃江县2020年耕地保有量与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表 (26)附表5:桃江县2020年主要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指标表 (28)附表6:桃江县土地用途分区统计表 (30)附表7:桃江县重点建设项目规划表(2006-2020年) (31)附表8:桃江县土地整治重点区域一览表(2006-2020年) ........................................................................... 40附表9:桃江县土地整治重点项目表(2006-2020年) (41)附表10:桃江县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2006-2020年) (43)附表11:桃江县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土地用途分区统计表(2006-2020年) (44)附表12:桃江县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管制分区面积汇总表(2006-2020年) (45)前言《桃江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以下简称《现行规划》)于2011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以来,在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保障重点建设项目和生态环境用地、控制并引导城乡建设用地、增强依法用地意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深州蜜桃品质形成关键期气候的时间演变特征

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19]鲍士旦.土壤农化分析[M].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20]庞凤梅.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麦田土壤氨挥发和硝态氮含量的影响[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21]谢巧娟.不同有机肥对草莓生长结果的影响[J].中国南方果树,2017,46(3):135-138.[22]刘杏认,任建强,甄 兰.蔬菜硝酸盐累积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土壤通报,2003,34(4):356-361.[23]王立刚,李维炯,邱建军,等.生物有机肥对作物生长、土壤肥力及产量的效应研究[J].土壤肥料,2004(5):12-16.[24]韩桂琪,徐卫红.专用缓释肥对辣椒生物性状、品质及产量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5,43(4):114-119.[25]王立河,孙新政,赵喜茹,等.有机肥与氮肥配施对日光温室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1):237-242. [26]叶 洁.控释氮肥用量对辣椒生长生理和养分利用的影响[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17.[27]赵堂甫,赵 欢,肖厚军,等.缓释肥对贵州黄壤地辣椒产量、品质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9,32(10):2373-2377.[28]周东兴,申雪庆,周连仁,等.蚯蚓粪对番茄农艺性状和品质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2,43(11):28-33.[29]宋修超.蚯蚓堆肥性质的变化及其对土壤性质与作物生长的影响[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5.[30]臧逸飞,郝明德,张丽琼,等.26年长期施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土壤呼吸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5,35(5):1445-1451.[31]崔玉珍,牛明芬.蚯蚓粪对土壤的培肥作用及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土壤通报,1998,29(4):13-14.[32]高德才,张 蕾,刘 强,等.旱地土壤施用生物炭减少土壤氮损失及提高氮素利用率[J].农业工程学报,2014,30(6):54-61.[33]李继福.秸秆还田供钾效果与调控土壤供钾的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5.王荣英,许俊东,吴 雁.深州蜜桃品质形成关键期气候的时间演变特征[J].江苏农业科学,2021,49(3):115-120.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21.03.020深州蜜桃品质形成关键期气候的时间演变特征王荣英,许俊东,吴 雁(河北省衡水市气象局,河北衡水053000) 摘要:气候因素对深州蜜桃的品质优劣起主导作用,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通过分析近半个世纪以来深州蜜桃品质形成关键期关键气象要素的时间变化特征,分析气候变化对深州蜜桃品质提升的利与弊,为深州蜜桃品质提升和种质资源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桃需冷量和需热量估算模型在桂林地区的适用性研究

月均温为&"9!* k!!"&+年&月月均温(9*& k&!"&+'!"!"年度冬季))9! k低温积累量为
%!+2!!"&+年&!月月均温为&!9*$ k!!"!" 年 & 月 月 均 温 &"9!) k&!"!"'!"!& 年 度 冬 季
))9! k低温积累量为#!%2!!"!"年&!月月均温为+9)& k!!"!& 年 & 月 月 均 温 &"9#% k&季 )V78 \ 低温 积累量 年际 变化 # 统计结 果显 示"见图 &#!!"&)'!"&( 年度
冬季"&!月至翌年!月!下同#))9! k低温积累量为#++2!!"&)年&!月月均温为&&9($ k!
!"&(年&月月均温(9)! k&!"&('!"&+年度冬季))9! k低温积累量为($$2!!"&(年&!月
GN8/6TH36@5 &$" &!'!# (! !#*9$ &!'&) &#$ !%*9$ &!'!% &"+ &(*9$ &!'!! &)" #&*9" %"9) %*9(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宛敏渭简介
宛敏渭,安徽省庐江县城 关镇人,气象学家。他从30年 代就开始气象学研究,从理论 和实践上为我国的农业气象学 作出了重要贡献。著有《中国 动植物物候图集》,与竺可桢著 有《物候学》等书。
重点字词
卉(huì)
勰(xié)
瀛(yíng)
蕃(fān)
瀼(ràng)
涪(fú)
滹沱(hū tuó)
什么是物候?
物候是一年中月、露、风、云、 花、鸟推移变迁的过程。
问题思考
文中引用了哪些诗句,分别包含 了怎样的物候现象?请举例说明。
诗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物候现象
物候的循环规律
春风又绿江南岸
物候有区域性ຫໍສະໝຸດ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物候的地域性
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
侯鸟与物候的关系
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
本文使用的说明方法:
本文使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举例 子、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等。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简洁性、准确性、科学性、严密性、 条理性、逻辑性、趣味性
拓展作业
说出下列诗所反映的季节或物候特征。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谢谢观看!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竺可桢 宛敏渭
学习目标
一、感知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二、分析举例子、分类别等说明方法在 文中的作用。 三、体会本文语言特点。 四、了解物候的相关知识,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1974), 气象学界、地理学界的一代宗 师,他一生热爱祖国,热爱科 学和教育事业,为我们留下了 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气象 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 面都有卓越贡献,达到国际一 流水平。
24节气中的气象、物候变化规律

24节气中的气象、物候变化规律24节气是中国古代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运行轨迹划分的,每个节气相应于太阳经过黄经的一个位置。
下面是24节气的气象和物候变化规律:1. 立春(2月3日左右):春天的开始,气温逐渐回升,白天变长,阳光明媚,但仍有寒冷的天气。
物候上,蚕开始吐丝,梅花开放。
2. 雨水(2月18日左右):降水量逐渐增多,气温回升更明显,但寒潮仍有可能出现。
物候上,杏花开放,麦苗抽穗。
3. 惊蛰(3月5日左右):春雷开始响起,气温进一步回升,降水量增多。
物候上,桃花开放,春笋露出地面。
4. 春分(3月20日左右):昼夜平分,气温进一步回升,降水量增多。
物候上,柳树开始发芽,桃树开花。
5. 清明(4月4日左右):天气转暖,气温进一步回升,降水量增多。
物候上,麦田开始抽穗,杨柳吐绿。
6. 谷雨(4月19日左右):降水量增多,气温进一步回升,天气潮湿。
物候上,稻田开始耕种,蚕开始吐丝。
7. 立夏(5月5日左右):夏天的开始,气温进一步回升,降水量增多。
物候上,麦田开始灌浆,蚕开始吐丝。
8. 小满(5月20日左右):气温继续上升,降水量增多,天气炎热。
物候上,小麦成熟,草木繁茂。
9. 芒种(6月5日左右):气温继续上升,降水量增多,天气炎热。
物候上,稻田开始插秧,麦收获。
10. 夏至(6月21日左右):白天最长,气温最高,天气炎热。
物候上,麦田开始灌浆,蚕开始吐丝。
11. 小暑(7月7日左右):气温继续上升,降水量减少,天气炎热。
物候上,玉米开始抽穗,莲蓬成熟。
12. 大暑(7月23日左右):气温最高,降水量减少,天气炎热。
物候上,玉米开始成熟,荷花盛开。
13. 立秋(8月8日左右):秋天的开始,气温开始下降,降水量增多。
物候上,稻田开始成熟,葡萄开始成熟。
14. 处暑(8月23日左右):气温开始下降,降水量增多。
物候上,稻田开始收割,葡萄成熟。
15. 白露(9月8日左右):气温继续下降,降水量增多,天气凉爽。
甘肃天水近30a气候变化对桃产量形成的影响分析

甘肃天水近30a气候变化对桃产量形成的影响分析万梓文;许彦平;姚晓琳;许赟恺【期刊名称】《干旱区地理》【年(卷),期】2016(0)4【摘要】采用统计学方法,利用甘肃天水1981-2011年桃单产量和相关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桃产量形成影响,为果树生产和管理部门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决策依据。
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天水桃树栽培区气温升高,降水减少,暖干气候特征明显,极端最高气温的显著升高是气候变暖的主要表现。
气候变暖导致桃树发育进程明显加快,初春气温、仲春最高气温的快速升高和降水量的明显减少,造成桃树花芽发育-盛花期高温干旱对花蕾发育、开花坐果的危害及盛夏7月降水量的增加和7月下旬至8月上旬气温日较差的减小,对果实干物质累积、着色成熟的影响均呈明显加重趋势,7月相对较多的降水还可造成果树大量落果而减产,但仲秋10月降水量的增加不仅有利果树正常越冬,还可缓解来年春季暖干气候对果树产量形成的不利影响。
【总页数】9页(P738-746)【关键词】甘肃天水;气候变化;桃产量;形成;影响分析【作者】万梓文;许彦平;姚晓琳;许赟恺【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甘肃省天水市气象局;甘肃天水小陇山林业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93.3【相关文献】1.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及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分析——以甘肃省天水市为例 [J], 高强;郭恒;赵国良;王娟;温宏昌;赵春燕2.近30a镶黄旗气候变化对牧草生长高度影响分析 [J], 包秀红; 本德日高3.赤峰市近60多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及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J], 何文鑫; 徐玉霞; 马凯4.石河子地区近48年来气候变化对棉花产量影响分析 [J], 唐湘玲;刘姣娣;吕新5.近30a甘肃天水气候资源变化对杏产量影响评估 [J], 许彦平;姚晓红;刘晓强;马杰;汪鸿宾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江气候与物候研究
桃江七中199班钟匆
一、桃江地理位置与命名
桃江县位于湖南省中部偏北,资江中下游,东连益阳市赫山区,南毗宁乡县,西接安化县,北邻常德市鼎城区、汉寿县。
地理坐标介于北纬28°13′至28°14′,东经111°36′至112°19′之间。
东西长73.3公里,南北宽51.5公里,面积2068.35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0.97%。
桃江县因境内有桃花江而名,古为荆楚之地。
公元前4000年,新石器时代境内就有先民部落繁衍生息,形成南方“蛮越族”部分。
自秦置益阳县,桃江一直是益阳县的一部分。
唐在此设望浮驿,明在此设桃花江市。
1951年9月从益阳县析出5个区置桃江县,隶属益阳专署。
1952年撤销益阳专署,隶属常德专署。
1963年恢复益阳专署,县境仍隶属益阳专署。
1994年3月,益阳撤区建市,县境隶属益阳市。
二、桃江地形与气候
桃江县地处雪峰山地向洞庭湖平原过渡的地带,整个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
县境西南部山峦重叠,连绵不断,松木塘的猴家大山海拔917.5米,是全县最高的山峰;东北部牛潭河的长港洲头,海拔39米,是全县最低地方。
资江由西南龙溪乡入境,顺其地势,蜿蜒在北部丘陵地区,是最后在牛潭河流出县境。
由于这种地形,冬季风长驱直入导致全县冬季寒冷。
桃江县境内中部南北走向的浮邱山脉和东半部东西走向的水井
坡山脉,将全县分割成形状特征各异的三个盆地:大栗港盆地、桃花江盆地、灰山港盆地。
盆地内部相对周边地区气温稍高。
三、桃江气候特征
县境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
一年中1月最冷,7月最热,气温年较差为7.8℃。
与周边县市均水热同季、暖湿多雨,且严寒期短,暑热期长;春温多变,夏秋多旱;热量充足,雨水集中;气候温暖,四季分明。
(一)严寒期短
桃江县境内大多数年份冬季无严寒期,只少数年份有5天~10
天平均气温在0℃以下,且多在1月中下旬(即“三九”期间有时可
见几天冰雪、雨淞天气)。
冬季,降雪日数平均5天~6天,日平均气温小于或等于5 的冬冷时间平均28天,且阴湿多雨,气候湿冷。
(二)夏季时间长,暑热期也长
一般自6月底开始至8月中上旬结束,个别的年份延至9月初。
暑热时间维持1.5月~2个月。
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0℃的炎热天气,年平均83天,一次高温天气持续时间一般10天左右。
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的酷热天数18天,最多的1995年达36天。
(三)春温多变,夏秋多旱
桃江县境内春季天气变化剧烈,乍寒乍暖。
历年3月~4月,平均有7次冷空气侵入,最多达9次,一般每隔7天左右一次。
降温幅度在5 以上,最大降温幅度可达20℃。
每年的7月~9月,雨量、雨日显著减少。
期间,雨量一般在390毫米上下,加上南风高温,蒸发量大,常有干旱发生。
干旱时一般有两段旱期,第一段在6月底~7月下旬,第二段在8月中、下旬~9月下旬。
个别大旱之年,两段旱期相连,形成夏秋连旱。
但干旱的发生机率由80年代前的80%降到60%。
(四)热量充足,雨水集中
据1957~2013年57年的气象资料统计,县境热量充足,无霜期平均260天,年平均气温16.6℃。
日平均气温高于10℃,从3月下旬至11月中旬,可持续241天。
15℃以上气温可持续185天,大于或等于10℃的活动积温达5271.5℃。
一般9月中旬才出现日平均气温降到20℃以下。
境内雨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在1041毫米~2255毫米之间,但时空分布不均匀。
4月~6月降水集中,称为雨季,它集中了全年降水量的50%~60%。
其开始的迟早和维持时间长短,与盛行风向随季节转换有关。
如1988年大秋汛,雨季到9月初才结束。
90年代丰水期间,降水量基本集中在4月~7月,但也有个别年份(1991年),降水均匀,雨季不明显。
(五)气候温暖,四季分明
桃江县境内冬季平均气温4.4℃,一般年份不会出现严寒期。
春秋两季的气温在16.6℃~17.1℃之间。
秋温略高于春温。
7月份平均气温28.6℃。
全年气候,春季温暖,夏季暑热,秋季凉爽,冬季湿冷,四季分明。
(六)相对湿度与蒸发
桃江县境内年平均相对湿度83%,春季最大,夏季最小,秋冬相当。
年平均蒸发量1150.1毫米,7月最大,191.3毫米,1月最小,只有36.8毫米,2月~6月为多雨季节,蒸发较少;7月~8月温高
风大,蒸发猛增;9月北方冷空气开始增多,气温下降,风速微弱,蒸发急剧下降。
(七)风、云、雾
桃江县境内盛行风向为偏北风和偏南风,且风速较大。
秋季偏南风风速最小;夏季偏北风较弱,偏南风较大。
历年出现大风的日数不多,年平均为3.5次。
最大瞬间风速可达20米/秒。
桃江县境内云量较多,累年平均每天3次定时观测总云量为7.4成,低云量为4.1成,以春季最多,盛夏最少,秋冬次之。
桃江县境内雾日年平均38天,最多年69天,最少年20天,秋冬季节雾日较多,共28天,占全年雾日的70%,春季次之,夏季最少。
四、桃江四季与物候
经过研究分析得出结论:我县春季来临相对较晚,时间较短;秋季来得晚,结束早;冬季来得早结束晚,时间较长。
自然物候多年变幅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