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选修1-1导学案改14.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高二物理选修1-1导学案(人教版)全套

目录第一章电流一、电荷库仑定律 (2)二、电场 (6)三、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10)四、电容器 (12)五、电流和电源 (13)六、电流的热效应 (15)第二章磁场一、指南针与远洋航海 (18)二、电流的磁场 (20)三、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22)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24)五、磁性材料 (26)第三章电磁感应一、电磁感应现象 (28)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30)三、交变电流 (32)四、变压器&五、高压输电 (34)六、自感现象涡流 (36)第四章电磁波及其应用一、电磁波的发现 (39)二、电磁波谱 (40)三、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四、信息化社会 (42)物理选修1-1课堂导学案+q -q甲球乙球 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号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号电荷。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有三种:接触起电、摩擦起电、感应起电。
二、典型例题1.一个带电球N 通过绝缘细线悬挂于P 点,当固定在绝缘支架上的另一带电球M 靠近它时,细线偏离竖直方向,如图所示。
由此可知,两带电球一定带___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
2.使物体带电的方式多种多样。
其中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可以使玻璃棒带正电的情况属于________(选填“摩擦起电”或“感应起电”)。
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甲带有+q 的电量,乙带有-q 的电量。
若乙球与甲球接触后放回原处,则甲球带电量为________。
三、课堂检测1.如图所示,在真空中用绝缘轻质细线悬挂着M 、N 两个带等量电荷的小球,电荷量均为q ,M 带正电。
则N 球带______电(选填“正”或“负”)。
2.一根带电棒能吸引干燥的软木屑,木屑接触到棒以后往往又剧烈的跳离此棒,为什么?3.小明做练习时,他发现有一个有关电荷量的关键数字看不清,拿来问老师,如果你是老师,你认为可能是下列几个数字中的那一个 ( B ) A .6.2×10-19C B .6.4×10-19C C .6.6×10-19C D .6.8×10-19C4.关于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元电荷就是电子B.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所带电荷量数值相等的电荷量C.元电荷就是质子D.元电荷是表示1C 电量归纳总结物理选修1-1课堂导学案②若保持q A和q B的电荷量不变,适当增大r,则相互作用的库仑力大小将( )。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1-1课件:第四章+第三节+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3.调制 (1)定义:把信息加到载波上,就是使载波随信号而 改变,这种技术叫 调制 。 (2)分类:①调幅:使高频载波的 振幅 随信号改变的 调制方式叫调幅;②调频:使高频载波的 频率 随信号改 变的调制方式叫调频。
[重点诠释] 1.无线电波的发射过程 (1)载波:无线电广播传递的是声音,电视广播传递的 不仅有声音还有图像。把要传递的信息加到载波上并发射 出去,信息就可以传到远方。
B.开放电路
C.检波
D.调谐
(1)为了向外界更多、更有效地发射电磁波,采用( )
(2)为了把某种信号传递出去,采用
()
(3)为了接收某种频率的电磁波,采用
()
(4)为了从高频振荡电流中分离得到信号,采用 ( )
解析:采用闭合电路一方面使电场和磁场敞开,另一方面使 LC电路的振荡频率提高,从而有利于电磁波的发送;发射 信号需要将信号随传输信号的变化而变化,这个过程是调制 过程;信号接收首先要调谐信号,然后检波,分离信号。 答案:(1)B (2)A (3)D (4)C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返回
[解析] 为了将信号发送出去,首先要进行调制;从 各个电台发出的电磁波中将需要的选出来,要进行调谐; 从高频电流中取出声音信号,需要解调;利用开放电路可 以有效地发射电磁波。故只有D正确。
[答案] D
在无线电波发射和接收的过程中,为了达到如下目的,各
采用的技术措施是什么?可供选择的答案有:
A.调制
3.无线电波的接收要经过调谐 和解调,同时还要将信号 放大,声音信息要用扬声 扬声器发声,图像信息要借 助显像管显像。
[自学教材] 1.振荡器 是无线电发射机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它能产生频率 很高的交变电流。高频交变电流流经天线时,在空间产生 高频率的电磁场。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第1课时教案1

4.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教学目标:1、了解无线电广播发射和接收技术中,调制、调幅、调频、调谐、解调的含义。
2、了解电视摄像管的基本结构以及电视广播发射和接收过程。
3、了解移动通信就的基本过程。
了解基站的作用。
4、了解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文明的促进作用。
重点:调制、调幅、调频、调谐、解调的含义。
难点:了解电视摄像管的基本结构以及电视广播发射和接收过程。
教学过程:一、无线电波的发射磁波与信息化社会导入新课:从赫兹验证电磁波的存在到马克尼发现了无线电,开创了无线电波的实用价值;到1901年马克尼的无线电信号历史性地跨越了大西洋,实现了人类首次隔洋无线电通信;再到后来通信卫星的升空,移动通信才得以迅速发展。
你知道无线电波是怎样发射和接收的吗?1.电磁波的发射(1)条件:一要有①开放电路,二要有足够高的②振荡频率。
(2)调制:在电磁波发射技术中,使电磁波随③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
调制的方式有④调幅和⑤调频两种。
2.电磁波的接收(1)接收天线:用来接收电磁波的空中的⑥导体就是接收天线。
(2)电谐振:当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跟接收到的电磁波的频率⑦相同时,接收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最强的现象。
(3)调谐:使接收电路发生⑧电谐振的过程。
(4)解调:使⑨声音或⑩图像信号从高频电流中还原出来的过程,即调制的逆过程。
调幅波的解调也叫检波。
3.电视(1)信号发射:在电视发射端,摄像管的作用是摄取景物的图像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对高频振荡电路进行调制,然后通过天线把电磁波发射出去。
(2)信号接收:在电视接收端,通过调谐、解调将电信号送到显像管,由显像管将电信号还原成图像。
4.雷达(1)定义:雷达是利用无线电波来测定物体位置的无线电设备。
(2)原理:电磁波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雷达就是利用电磁波的这个特性工作的。
(3)对电磁波的要求:电磁波的波长要短。
原因是这样的电磁波衍射现象不明显,传播的直线性好,有利于用电磁波定位。
5.移动电话每一部移动电话都是一个无线电台,它将用户的声音转变为高频电信号发射到空中,同时又相当于一台收音机,捕获空中的电磁波,使用户接收到通话对方送来的信息。
【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物理 第三节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1

电磁波及其应用
第三节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栏 目 链 接
光可以装在“盒子”里 日本信州大学、大阪大学和筑波物质材料研究所联合研究 小组开发出了能把电磁波储存在充满空洞的立方体中的技 术.利用这一技术将来不仅能够制造出储蓄光的 “ 光池 ” , 还可用来储存电磁波,将其转变成电能.该小组同时表示, 下一步他们将致力于研究白天储存光能夜间释放使用的 “ 光 栏 目 池”,用空中电磁波作电源的手机等实用技术. 链 研究小组使用的立方体被命名为“光的分形体”,由掺有 接 氧化钛粒子的环氧树脂制成,27 毫米见方、重9 克.用各种 频率的电磁波照射该立方体时发现,频率为8 千兆赫的电磁波 既没有穿透也没有反射,而是被储存在空洞中.照射停止后, 电磁波仍在分形体内部停留了一千万分之一秒.用不同大小 的分形体试验发现,根据立方体的大小和材质不同,所储存 的电磁波的波长也有所不同.
变式 迁移
解析:电磁波的传播能量与电磁波的频率密切相关,一 般的声音、 图象信号频率太低, 不足以形成电磁信号传播. 而 需要把声音、图象等信号通过调制加到高频电磁波上传播,栏 目 而调制的电磁波频率等于发射频率. 链 接 答案:D
要点二
电视机的基本原理
电视系统主要由摄像机和接收机组成.把图象各个部位 分成一系列小点,称为像素,每幅图象至少要有几十万个像 素.摄像机将画面上各个部分的光点,根据明暗情况逐点逐 栏 行逐帧地变为强弱不同的信号电流,随电磁波发射出去. 目 链 电视机接收到电磁波后,经调谐、检波得到的电信号, 接 按原来定期的次序在显像管的荧光屏上汇成图象.
栏 目 链 接
解析:摄像机通过摄像镜头拍摄到景物的光信号,再通 过特殊装置(扫描)转变为电信号, 在 1 s 内要传送 25 张画面; 电视机通过显像管将接收到的电信号再转变为光信号, 最后 栏 还原成图像和景物,每秒要接收到 25 张画面,由于画面更 目 链 接 换迅速和视觉暂留, 我们感觉到的便是活动的图像. 所以 A、 B、C 选项正确. 答案:ABC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1-1课件:4.3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目标导航 一 二
Z 知识梳理 Z重难聚焦
HISHISHULI
HONGNANJUJIAO
D典例透析
IANLITOUXI
二、无线电波的波段分布
波段 波长 30 000~ 长波 3 000 m 3 000~ 中波 200 m 中短 200~ 50 m 波 50~ 短波 10 m
频率 10~ 100 kHz 100~ 1 500 kHz 1 500~ 6 000 kHz 6~ 30 MHz
目标导航 类型一 类型二 类型三 类型四
Z 知识梳理 Z重难聚焦
HISH标导航 一 二 三 四
Z 知识梳理 Z重难聚焦
HISHISHULI
HONGNANJUJIAO
D典例透析
IANLITOUXI
二、无线电波的接收 1.调谐接收 经过调谐,接收机得到带有信息标记的高频电流。 2.解调信号 要得到所需的信息,从接收到的高频振荡电流中分离出所携带信 号的过程叫解调。
目标导航 一 二 三 四
传播方式 地波 地波和 天波 天波
主要用途 超远程无线 电通信和导航 调幅(AM) 无线电广播 电报 通信
目标导航 一 二
Z 知识梳理 Z重难聚焦
HISHISHULI
HONGNANJUJIAO
D典例透析
IANLITOUXI
波段 波长 米波 (VHF) 微 波 分米波 (UHF) 厘米波 毫米波
频率 10~ 1m 1~ 0.1 m 10~ 1 cm 10~ 1 mm
目标导航 一 二 三 四
Z 知识梳理 Z重难聚焦
HISHISHULI
HONGNANJUJIAO
D典例透析
IANLITOUXI
一、无线电波的发射 1.载波 振荡器产生的高频交变电流是用来携带信息的,这个高频电磁波 叫作载波。 2.调制 (1)把信息加到载波上就是使载波随信号而改变,这种技术叫调制。 (2)使高频载波的振幅随信号改变的调制方式叫调幅。 (3)使高频载波的频率随信号改变的调制方式叫调频。 3.发射 无线电发射机中的振荡器能产生频率很高的交变电流。高频交 变电流流经天线时,在空间产生高频率的电磁场。电磁场在空间中 的传播,就产生了电磁波,即发射了电磁波。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1-1教案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2篇)

第三节、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教学目标:1、了解无线电广播发射和接收技术中,调制、调幅、调频、调谐、解调的含义。
2、了解电视摄像管的基本结构以及电视广播发射和接收过程。
3、了解移动通信就的基本过程。
了解基站的作用。
4、了解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文明的促进作用。
教学过程:一、无线电波的发射说明:LC振荡电路中,能量损失主要是各个元件之间的热量和辐射出去的电磁波,然而辐射出去的电磁波能量很少。
问:如何才能有效地辐射电磁波,即有效地辐射电磁波的条件是什么呢?(第一要有足够高的频率,理论研究表明,频率越高,发射电磁波的能力越强;第二振荡电路的电场和磁场必须分散到尽可能大的空间)问:观察图14.3-1所示的振荡电路,说出这几个图的变化规律?(电容器极板间的距离逐渐增大,电场和磁场逐步扩展到电容器的外部,这样的电路称之为开放电路)说明:实际应用的开放电路,如图丁所示,一端用导线与大地相连,这根导线称之为地线,另一端和高高地架设在空中的天线相连。
无线电波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发射出去的问:在电磁波发射过程中有哪几种方式呢?(①一种方式叫做调幅AM即使高频电磁波的振幅随信号的强弱而变②另一种方法称之为调频FM即即使高频电磁波的频率随信号的强弱而变)说明: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的强弱而变的技术叫做调制二、无线电波的接收问:无线电波的接收需要经过几个过程?(①调谐②解调。
电磁波在传播时如果遇到导体,会使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当接收电磁波时,调节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使固有频率等于电磁波的频率,接收电路的振荡电流最大,这种现象称之为电谐振,相当于机械振动中的共振,使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就称之为调谐。
调谐以后得到的高频电流还不是我们需要的声音和图象信息,还要使声音和图象信号从高频电流中还原出来,这个过程是调制的逆过程,所以叫做解调,调幅波的解调也叫检波)三、电视说明:电视的传播过程需要分两个过程:电视信号的发射和电视信号的接收。
四、移动电话问:移动电话的原理是什么?(每一部移动电话都是一个无线电台,它可以将用户的声音转变为高频电信号发射到空中,同时又相当于一台收音机,捕捉到空中的电磁波,使用户接收到通话对方送来的信号)问:移动电话与其他用户的通话要靠较大的固定无线电台转接。
高中物理第4章电磁波及其应用4.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雷达原理简介阅读材料素材新人教版选修1-1

雷达原理简介首先,大家必须先了解雷达的基本原理,因为雷达仍是目前用来侦测移动物体最普遍的方法.雷达英文为RADAR,是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的缩写.所有利用雷达波来侦测移动物体速度的原理,其理论基础皆源自于“多谱勒效应”,其应该也是一般常见的多谱勒雷达(Doppler Radar),此原理是在19世纪一位澳地利物理学家所发现的物理现像,后来世人为了纪念他的贡献,就以他的名字来为该原理命名.都卜勒的理论基础为时间.波是由频率及振幅所构成,而无线电波是随着波而前进的.当无线电波在行进的过程中,碰到物体时,该无线电波会被反弹,而且其反弹回来的波,其频率及振幅都会随着所碰到的物体的移动状态而改变.若无线电波所碰到的物体是固定不动的,那么所反弹回来的无线电波其频率是不会改变的.然而,若物体是朝着无线电线发射的方向前进时,此时所反弹回来的无线电波会被压缩,因此该电波的率频会随之增加;反之,若物体是朝着远离无线电波方向行进时,则反弹回来的无线电波,其频率则会随之减小.速度侦测装置(即台湾警方所使用的测速雷达)所应用的原理,就是可以侦测到发射出现的无线电波,及反弹回来的无浅电波其间的频率变化.由这两个不同频率的差值,便可以依特定的比例关系,而计算是该波所碰撞到物体的速度.当然,此种速度侦测装置可以将所侦测到的速度,转换为「公里/小时」或是「英哩/小时」.也许大家还是无法体会什么是「都卜勒效应」,但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都有「听」过「都卜勒效应」.例如:当火车鸣笛或救护车的警报声一直朝着你接近时,会发现声音会一直在变化,这就是所谓的「都卜勒效应」,此例子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因为当声波一直朝着你接近时,该声波的频率会一直增加,所以听到的声音才会一直变.这跟测速雷达所用到的原理是一样的,只不过测速雷达所使用的不是声波,而是无线电波.由于警方的测速雷达总是侦测到一个较强的反单电波后,才决定该移动物体(车子)的速度;而通常体积较大的物体其反弹的电波也较强;另外,离发射电波较近的物体,其所反弹的电波也会较强.根据这个原理,若有两辆大小相同的车子,同样都是超速时,测速雷达只会侦测到开在较前面车子的速度;若有一辆未超速的大卡车开在前方,而另一辆已超速的小客车开在后方时,测速雷达是无法侦测出该小客车已超速,除非该小客车已经超越了大卡车而继续超速.这告诉我们,利用雷达波来侦测车速时,是无法在车阵中,侦测到特定车辆的速度,而只能侦测到开在车阵最前面,且体积较大的车子的速度.雷达(radar)原是“无线电探测与定位”的英文缩写。
【赢在课堂】2014-2015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1-1配套课件 4-3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三、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1. 能正确理解调制、调幅、调频、调 谐、解调的含义. 2. 了解电视摄像管的基本结构以及电视 学习目标 广播发射和接收过程. 3. 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过程, 知道基站的 作用. 4. 了解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文明的促 进作用. 重点: 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 重点难点 难点: 对调制、调幅、调频、调谐、解调 含义的正确理解.
三、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预习交流 1
如图所示, 很多地方都有禁止使用移动电话的标志. 你知道哪些场 合不宜使用移动电话吗?为什么?
三、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课前预习导学
三、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迁移训练 1 关于雷达,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 雷达可以测量物体的距离 B. 雷达可以测量物体的速度 C. 雷达没有利用电磁波, 它是根据声波来测距的 D. 雷达利用了电磁波的反射性质 答案: C
三、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课前预习导学
KEQIAN YUXI DAOXUE
课堂合作探究
KETANG HEZUO TANJIU
二、电视和移动通信 1. 电视信号包括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 在电视发射系统中, 由摄像 机将来自景物的光转变为电信号, 由发射机发射出去. 电视的发射系统 发射出载有摄像头扫描来的视频电流和声音信号. 2. 电视机接收到载有图像和声音信号的电磁波, 还原出图像和声 音. 3. 移动电话机是一个电磁波发射器, 同时又是一个电磁波接收器. 手持移动电话的发射功率不大, 与其他用户通话时需要基站转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学习目标]
1.了解无线电广播发射和接收技术中,调制、调幅、调频、调谐、解调的含义。
2.了解电视摄像管的基本结构以及电视广播发射和接收过程。
3.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过程。
了解基站的作用。
4.了解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文明的促进作用。
【自主导学】
古代:烽火台 邮递员
现代:电磁波来传递信息:C= 思考:怎么接收与发射? 设备:
天线是发射与接收无线电波的必要设备 一、无线电波的发射
1、振荡器:能产生频率很高的交变电流的器件。
2、载波:振荡器产生的高频交变电流,是用来携带声音、图象等信息的,叫做载波。
3、调制:把信息加到载波上,使载波随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调制。
调幅:高频载波的振幅随信号而改变叫调幅波。
调频:高频载波的频率随信号而改变叫调频波。
调频波优点: 不变,抗干扰能力强,失真较小。
缺点:接收机结构复杂,服务半径比较小。
二、无线电波的接收
1、调谐:从众多的电磁波中 的电台的技术叫做调谐。
2、解调:从接收的载波中将 等信息“取”出来叫做解调。
三、电视发射系统中: 摄像机、摄像管,扫描,
扫描一帧要0.04s ,1s 内送25帧图象。
除了图象信号外,还有伴音信号。
3、电视和广播的发射和接收过程
四、移动通信 移动电话:(1)电磁波发射器,(2)电磁波接收器,
手持移动电话的体积很小,发射功率不大。
它的天线也很简单,灵敏度不高。
因此,手机通话时要靠强大的固定无线电台转接。
这种固定的无线电台叫做 。
城市高大建筑物上、农村有的山头上,常常可以看到移动通信基站的天线。
【反思小结】
【反思小结】
一、无线电波的发射
1.载波:携带声音、图象等信息的 电流, 叫做载波。
2.调制:把信息加到 上,使 技术叫调制。
3.调幅波:高频载波的 随信号而改变叫调幅波。
4、调频波:高频载波的 随信号而改变叫调频波
【课堂练习】
• 1、要有效地发送低频电信号,必须把低频电信号附加在高频载波上,这个过程在电磁波的发射过程中叫做( ) • A 、调谐 B 、解调 • C 、调制 D 、检波
• 2、转换电视频道时,选择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称为( ) • A 、调制 B 、调谐 • C 、解调 D 、调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