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协议在菲律宾南部带来的发展潜力
中国兵临南沙一举收复菲律宾所占七个岛礁

中国兵临南沙:一举收复菲律宾所占七个岛礁"友好邻邦"菲律宾参议院公然通过立法吞并了中国南沙群岛及黄岩岛,中国政府照例也再一次发出了严正抗议的外交辞令。
然而,中国不可能永远只是说说,现在正是中国武力收复南沙群岛的时机。
为此,笔者假定中国军方终于决定用兵南沙群岛,特提点建议供军方参考。
二、中国用兵南沙群岛菲律宾所侵占的岛礁之策略为了捍卫中国领土和尊严,震慑其他侵占中国南沙群岛的国家,以利推进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笔者主张呼吁中国军方在中国南沙群岛对菲律宾侵占的岛礁用兵,收复被菲律宾控制的岛屿。
1、用兵范围,中业岛,北子岛,双黄沙洲,南钥岛,西月岛,马欢岛,费信岛七个岛。
为什么呢?因为这7个岛都露出海面,基本都有淡水,基本都有树林,利于我军隐蔽且长期坚守。
这些岛距离菲律宾本岛都超过300公里以上,(另外,距离菲律宾最近的马欢岛,费信岛距离我军现在驻守的美济礁约95公里左右),菲律宾国在这些岛上驻军不多,便于夺取。
夺取了这些岛就基本与我军现在在南沙群岛控制岛礁连成一片,就完全可以在南沙群岛建立陆海空系统防御体系,意义重大、深远。
2、用兵方式,在一个天气、海况皆宜的时间段里,按照菲军各岛兵力5倍配置每个特定作战单元,除中业岛外,突然(要想办法到达突然性)同时强行上岛占领。
由于中业岛上有渔民居住,中国宜先用海军包围,喊话,限15-30分钟内投降或离开,否则将开炮覆盖并强行占领。
为什么限15-30分钟?在这个时间里,菲律宾军方来不及空军支援,也便于我方录制人道主义宣传资料。
3、至于菲律宾侵占的仁爱礁,舰长礁,司令礁三礁,由于这些礁位置和条件的原因,笔者主张容后视情况再进一步收复。
三、中国用兵注意事项1、收复菲律宾侵占的某个岛屿的部队为一个独立作战单元,每个作战单元都要带上菲律宾语翻译(进攻中业岛一定要带,因为有渔民),至少是英语翻译。
先期制作和准备好让菲军官兵投降和南沙群岛自古是中国领土的战地宣传资料,菲军官兵能放弃抵抗投降最好。
从棉兰老岛战事探析菲律宾的恐怖组织

从棉兰老岛战事探析菲律宾的恐怖组织5月23日晚,菲律宾棉兰老岛地区马拉维市的多处建筑物被“穆特组织”等恐怖组织占领,期间恐怖组织与政府军交火,造成多人伤亡。
当晚,远在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的菲总统杜特尔特下令对棉兰老岛实行为期60天的军事管制,并终止了后续的访问活动,紧急返回马尼拉。
另外,杜特尔特原定于6月初的访日行程也被取消。
2017年5月31日,在马拉维市紧急避难中心等着领取救济品的当地民众。
马拉维市的冲突5月23日,菲律宾警方根据情报在马拉维市搜索反政府武装阿布沙耶夫组织的头目伊斯尼隆・哈皮隆,招致“穆特组织”、阿布沙耶夫等多个恐怖组织大约500人的反击与围攻,造成多人伤亡。
这些恐怖组织一度占据了市政府、市立监狱、一所医院、多座建筑物和两座大桥,焚烧了一所天主教堂和两所学校,并挟持人质,还升起了伊斯兰国国旗。
马拉维市顿时陷入一片混乱,大批民众逃离。
6月初,菲律宾军方曾表示,恐怖分子已被围困在马拉维市10%的区域内。
但经过三周的鏖战,情形并没有好转,极端组织表示已占据马拉维超过三分之二的地区,菲军方虽对此表示否认,但承认极端组织控制了20%的地区。
另外,恐怖组织挟持平民做人肉盾牌,或者伪装成平民,大大增加了打击的难度。
截至6月18日,马拉维市恐怖事件已导致300多人死亡,马拉维市硝烟弥漫,市中心大部分地区已沦为废墟,城市功能几乎全部丧失,大量居民逃往距离马拉维40公里的伊利甘市。
也有一些极端分子混入平民中转移,给附近地区的安全造成诸多潜在的危险。
为什么伊斯兰国选择棉兰老岛首先,是因为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地区的恐怖组织既多又活跃。
近一阶段以来,IS在叙利亚、伊拉克战场上节节败退,因此他们急于在国外找一个合适的反击地,棉兰老岛就成为他们的理想之地。
本次政府军追击的哈皮隆于2016年被任命为伊斯兰国在东南亚的埃米尔,是被FBI通缉的恐怖分子。
随着其在东南亚影响力的不断增大,60多个极端组织已效忠于他的麾下,使得IS完成了在东南亚的初步布局与力量整合。
2022届高考时事政治热点分析2《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

2022届高考时事政治热点分析2 一、背景材料《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白皮书(摘要)新华社北京7月13日电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3日发表《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白皮书。
摘要如下:一、南海诸岛是中国固有领土。
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多年历史。
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
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和在南海的相关权益,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确立的,具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收复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曾非法侵占的中国南海诸岛,恢复行使主权,绘制标有南海断续线的地图,并于1948年妥为公布,昭告世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一步维护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和在南海的相关权益。
中国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的巡逻执法、资源开发和科学考察等活动从未间断过。
南海诸岛属于中国是二战后国际社会的普遍认识,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承认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
在许多国家出版的百科全书、年鉴和地图都将南沙群岛标属中国。
二、中菲南海有关争议的核心,是菲律宾20世纪70年代以来使用武力非法侵占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产生的领土问题。
菲律宾为掩盖这一事实,实现其领土扩张的野心,炮制了一系列借口。
从历史和国际法看,菲律宾的有关主张毫无根据。
此外,随着国际海洋法制度的发展,中菲在南海部分海域还出现了海洋划界争议。
中国坚决捍卫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同时,从地区和平稳定大局出发,中国保持高度克制,坚持和平解决中菲南海有关争议,并为此作出不懈努力。
在此过程中,中国和菲律宾达成一些重要共识,包括: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南海有关争议;在有关争议问题上保持克制,不采取可能导致事态扩大化的行动;坚持推动海上务实合作和共同开发;不使有关争议影响双边关系的健康发展和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等。
2022年,中国同东盟10国共同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菲律宾国家概况

菲律宾国家概况●中菲关系一、双边政治关系回顾中国同菲律宾于1975年6月9日建交。
建交以来,中菲关系总体发展顺利,各领域合作成效显著。
建交以来,中菲高层互访不断。
马科斯总统(1975年6月)、阿基诺总统(1988年4月)、拉莫斯总统(1993年4月)、埃斯特拉达总统(2000年5月)、阿罗约总统(2001年11月、2004年9月)等先后访华。
李鹏总理(1990年12月)、乔石委员长(1993年8月)、江泽民主席(1996年11月)、朱镕基总理(1999年11月)、李鹏委员长(2002年9月)、吴邦国委员长(2003年8月)、胡锦涛主席(2005年4月)、温家宝总理(2007年1月)等先后访菲。
江泽民主席1996年对菲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两国领导人同意建立中菲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合作关系,并就在南海问题上“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达成重要共识和谅解。
2000年,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菲律宾共和国政府关于二十一世纪双边合作框架的联合声明》,确定在睦邻合作、互信互利的基础上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
胡锦涛主席2005年对菲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两国领导人确认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战略性合作关系。
2007年1月,温家宝总理对菲进行正式访问,双方发表了联合声明,愿共同全面深化中菲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战略性合作关系。
2009年4月,菲副总统德卡斯特罗到安徽出席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
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访菲。
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访菲。
10月,外交部长杨洁篪对菲进行正式访问,双方共同签署《中菲战略性合作共同行动计划》和《中菲领事条约》。
11月,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对菲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双方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菲律宾共和国政府关于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历和学位的协议》、《中国政府向菲律宾政府提供1000万元人民币无偿援助换文》和《中国政府向菲律宾政府提供20万美元现汇的紧急人道主义救灾援助交接证书》。
菲律宾具体措施

菲律宾具体措施菲律宾是一个美丽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化的文化。
然而,这个国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贫困、环境污染和自然灾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菲律宾政府采取了许多具体措施,以改善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状况。
本文将介绍一些菲律宾政府采取的具体措施,并分析这些措施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一、减贫措施。
菲律宾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一直是该国面临的严重挑战。
为了减少贫困,菲律宾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减贫措施。
首先,政府通过提供教育和培训机会,帮助贫困家庭提高技能和就业机会。
其次,政府实施了社会保障政策,包括现金转移计划和医疗保险,以帮助贫困家庭应对生活困难。
另外,政府还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发展项目,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
这些减贫措施对菲律宾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首先,减贫措施帮助贫困家庭摆脱贫困,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
其次,减贫措施促进了经济增长,扩大了市场规模,增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社会稳定。
因此,减贫措施对菲律宾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环境保护措施。
菲律宾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但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包括森林砍伐、水污染和空气污染。
为了保护环境,菲律宾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
首先,政府实施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加强了对环境污染和资源开发的监管。
其次,政府推动了可持续发展和环保产业的发展,鼓励企业和个人采取环保行动。
另外,政府还加强了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了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这些环境保护措施对菲律宾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环境保护措施改善了自然环境,保护了生态平衡,促进了可持续发展。
其次,环境保护措施提高了环保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增长。
因此,环境保护措施对菲律宾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灾害防范措施。
菲律宾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经常受到台风、地震和洪水的影响。
为了减少灾害损失,菲律宾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灾害防范措施。
首先,政府加强了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提高了对自然灾害的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菲律宾共和国联合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菲律宾共和国联合声明文章属性•【缔约国】菲律宾•【条约领域】外交,科学技术,贸易•【公布日期】2023.01.05•【条约类别】声明/宣言•【签订地点】北京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菲律宾共和国联合声明(2023年1月5日,北京)一、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邀请,菲律宾共和国总统费迪南德罗慕尔德兹马科斯于2023年1月3日至5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在新年伊始之际,此次访问展示了马科斯总统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真挚友好情谊,以及对中菲关系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
二、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同马科斯总统举行友好而富有成果的会谈。
双方回顾中菲关系发展历程,一致认为两国高层交往深厚,经济人文联系密切深入。
在2022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会晤基础上,两国元首此次会晤又进一步达成重要共识。
访问期问,马科斯总统还同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举行会见。
三、菲律宾祝贺中国共产党胜利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致力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方祝愿菲律宾在马科斯总统领导下实现国家更好发展。
两国元首同意在各自国家发展进程中相互给予更强有力支持,共同推进现代化建设,为两国人民创造更多福祉。
四、马科斯总统表示,他的父亲、已故总统马科斯为中菲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承诺将在其先父奠定的基础上再接再厉,推动中菲关系提升至更高水平。
五、两国元首强调保持双边关系良好发展势头至关重要,一致同意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中菲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做互帮互助的好邻居、相知相近的好亲戚、互利共赢的好伙伴,推动双边关系再上新台阶。
六、两国元首重申1975年中菲建交联合公报等文件精神,包括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一切争端、相互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等。
菲律宾重申恪守一个中国政策。
七、双方承诺深化农业、基建、能源和人文四大重点领域合作,并在国防、安全、科技、贸易和投资等领域拓展更多合作途径。
中菲关系风险点

中菲关系风险点
1.南海领土争议:中菲在南海的领土争议已经持续了数十年,最近几年更加加剧。
中方声称拥有南海绝大部分领土的主权,而菲律宾方面则坚持自己的主权立场。
这一争议已经引起了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成为了两国关系的一大风险点。
2.台湾问题:台湾问题一直是中菲关系的敏感点。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台湾与美国关系的密切,中菲关系更加紧张,特别是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上存在分歧和互不容忍的对立。
3.安全合作:中菲之间的安全合作存在风险,尤其是对于反恐、打击贩毒等方面的合作,因为两国之间的法律制度不同,存在着燃灯协作的困难。
4.经贸关系:尽管中菲经贸关系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双方之间的贸易摩擦和竞争也有不少问题。
例如,存在着中国企业在菲律宾市场的竞争压力问题,以及中小企业在进入菲律宾市场面临的各种限制等。
5.文化理解:中菲文化差异大,这也是两国间关系的风险点。
中方渴望加强与菲律宾之间的人文交流和理解,但是在文化上,菲律宾与中国有着明显的差异,两国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互换不平衡。
菲律宾南部和平进程的困境与前景

10 -9 9年 , 93 13 从北 部移 入棉 兰老 的移 民有 近 7 0 万 , 14 -90年 , 移 到 棉 兰 老 岛 的移 民人 数 则 而 98 16 迁 达 15万 。移 民 的大 量 涌 入 使 棉 兰 老地 区 的人 口急 2 剧增 加 ,98 16 14 — 90年 , 兰 老 地 区的 人 口增 长 率 达 棉 到 8% , 7 是全 国人 口增 长 率 4 % 的两 倍 多 。4到 了 1 L 17 90年 , 在菲 律 宾 南 部 的天 主教 徒 人 数 就 超 过 了穆 斯林 的人 数 。天 主教 徒 移 民不 仅 占据 了摩 洛穆 斯 林 的公 共土 地 , 也使得 穆斯林 成 为 自己土地 上 的少 数 民 族 , 而 打 破 了这 块 土 地 上 民 族 与 宗 教 的 平 衡 。5 从 0 年前 曾经 是摩 洛 穆斯 林 为 主体 的科 达 巴托 、 瑙 、 拉 达 沃、 三宝颜 和 巴西 兰 等 地 , 今 都 是 天 主 教 徒 占主体 如 的地 区 。人 口的急剧 增加 必然 带 来严 重 的经 济 、 社会 和政 治 问题 , 天主教 徒 的大量 移 民使 穆斯 林 的传 统社
政府 与棉 兰老摩洛穆斯林有过反 反复复的和谈 , 一直未能取得 实质 性 的进展 。双方没 有就 南部棉 兰老的永久 和平 却 与发展达成 一个切 实可行 的协议 , 建立 “ 兰老摩洛穆斯林 自治 区” 棉 的计划 也归于 失败。近年 来 , 兰老 的地 区形势 棉 更加趋于恶 化 , 菲律宾 南部 和平进程陷入新 的困境 , 中原 因可谓 是错 综复杂。 其 关键词 : 菲律宾 : 摩洛穆斯林 ; 和平进程 : 自治区 中图分类 号 : 3 1 1 D 4 .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4 6 9 ( 02 0 — 0 3 一O 17 - 32 2 1 )2 0 1 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菲律宾-国际移民组织概述了其拟议的投入,在菲律宾南部的冲突蹂躏棉兰老岛地区的恢复工作,在首都马尼拉昨日的高级别会议,使命马可Boasso的国际移民组织总为政府和其他球员都放在了组织上的“长走和平”的信任谈到了他的感激之情。
在中部和西部棉兰老岛地区的敌对行动是一个主要障碍,发展超过40年,它具有最低的发展指标和贫困率最高,在菲律宾,堪比尼日尔,刚果民主共和国和也门。
冲突已花费大约12万生活与受多重流离失所,失去家人和破坏财产数以百万计,然而2014年3月,政府与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摩伊)之间的一项协议的签订导致了和平与繁荣的地区陷入困境的希望。
综合协议的Bangsamoro(如计划自治区要知道)被视为对解决冲突的最积极的一步,但还是有很多不稳定的步骤持久和平可以达成之前。
昨天的论坛,召开会议,讨论社区振兴倡议Bangsamoro(婴儿床),出席会议的来自30多个国家和各种国家机构代表的国际机构以及私营部门的成员。
该倡议其中概述了可能的棉兰老岛和平建设活动,支持五个关键领域:社会经济融合和重新融入社会,卫生和社会心理支持,转型正义和人道主义援??助,国际移民组织在所有这些领域,由于联合国在冲突后国家,其40年在菲律宾的全球经验,以及其对Bangsamoro 共同体确定的优先需求的能力的一个关键角色。
婴儿床是正在进??行的国际移民组织的合作伙伴关系已经发展同穆斯林棉兰老岛的Bangsamoro传播委员会自治区政府和Bangsamoro发展局反映。
与这些机构中,菲律宾政府和联合国国家工作队,国际移民组织希望通过支持地方当局为促进和平与稳定,支持国内流离失所者,返乡和前战斗人员融入社区,从而促进社会经济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