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河南省许昌市夏粮生产情况
2014年上半年主要农产品及农资市场运行报告

2014年上半年主要农产品及农资市场运行报告作者:冯彦平魏萍李兵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4年第17期河南省农业厅市场与经济信息处冯彦平魏萍李兵根据农业部设在河南省的物价信息网点县监测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省原粮市场运行稳定,价格窄幅波动;棉花市场需求疲软,价格低迷;油料、食用油价格持续下行;主要农资市场价格平稳弱势运行。
一、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走势全省小麦市场供需稳定,价格窄幅波动。
一季度,河南省小麦市场供应充足,最低收购价小麦每周如期投放市场,消费市场需求平淡,全省小麦价格运行在122~123元/50kg之间。
由于新季小麦预期丰收较强,3月份后小麦价格缓慢下行,到5月底全省小麦均价为120元/50kg。
自5月下旬开始,河南省小麦由南向北陆续成熟收获,受新麦水、杂较高的影响,豫南新麦价格运行在2.16~2.3元/kg之间,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格。
根据《2014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规定,河南省于5月30日全面启动托市收购,全省共审定1 091个委托收储库点1 950万t仓容。
自收购以来,河南省小麦市场呈现价格理性回归、多元主体理性收购、市场理性调整的态势。
在托市收购带动下,新麦市场价格逐渐上升。
据监测,豫南、豫东、豫中市场价格略低于或贴近托市价格,豫北、豫西价格相对较高。
其中:豫北2.44~2.48元/kg,豫西2.44~2.46元/kg,豫东、豫中、豫南2.36~2.44元/kg(普通小麦价格)。
据省粮食局监测统计,截至6月30日,全省累计收购新麦1251万t,比上年同期增加657万t。
其中:按最低收购价收购725万t,比上年同期增加657万t;按市场价收购526万t,比上年同期增加50万t。
玉米市场消费疲软,价格走势偏弱。
受生猪养殖效益下降、深加工企业效益不好以及2013年玉米增产的影响,河南省玉米市场供需宽松,价格弱势运行。
今年上半年全省玉米市场价格运行在105~110元/50kg之间,2月份全省玉米价格相对较高,全省均价109元/50kg,之后随着畜牧养殖效益的下降,饲料用粮减少,春播农户售粮增加,价格逐步下行,4月份达到阶段性低位,全省均价105元/50kg。
2013年河南省秋作物生产形势和2014年品种布局利用意见

J o u r n a l o f S e e d I n d u s t r y Gu i d e
2 0 1 3年 河 南 省 秋 作 物 生 产 形 势 和 2 0 1 4年 品 种 布 局 利 用 意 见
邓 士政 ,刘桂 珍 ,时 小红 ,雒 峰 ,常 萍
( 河南 省种 子管 理 站 ,河 南 郑州 4 5 0 0 0 2 )
摘 要 :根 据各 地 市的考 察 总结 ,综合 专 家的考 察 意见 ,分析 了 2 0 1 3年 河 南省秋 作 物 生产 形 势及
品种 利 用情 况 ,提 出 2 0 1 4年 河 南省秋 作物 品种 布局 利用 意见 。
月 2 日下 发 了“ 关 于认 真开展 河南 省 2 0 1 3年 秋 作
物 品种考 察 的 通 知 ” , 要求各 地认真组 织开展 2 0 1 3 年 秋 季 主要 农 作 物 品 种 考 察 工 作 , 并于 1 O月 1 6日
各级 领导 重视 , 惠农 政 策 落 实 到位 , 抗 旱 救 灾 力 度 加
年秋 作 物 丰 收 的坚 强 保 障 。为 全 面 了解 2 0 1 3年 河 南省秋作物生 产形势 、 品种 利 用 情 况 及 品 种 表 现 , 做好 2 0 1 4年 秋 作 物 品 种 布 局 , 河 南省 种子 站 于 9
2 2 0 1 3年 秋作 物 生产 特 点
极端 气候 条 件对秋粮 生 产 的胁 迫加 重 , 各个 作物 品种间 在极端 气候 条件 下表 现差异 明显 ; 各地 品种 布 局、 利用 合理 , 优 良品种 起 到 抗逆 、 避灾 和 稳 产 作 用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1 1— 2 5 作者简 介 : 邓士政 ( 1 9 6 0 一 ) , 男, 河南孟州人 , 博士 , 高级农艺 师, 主要从事农作物种子管理工作 。
2014年夏玉米试验总结

2014年夏玉米试验总结
白孟云
【期刊名称】《河南农业》
【年(卷),期】2015(0)1
【摘要】玉米是南阳市宛城区重要的秋粮作物,常年播种面积仅次于小麦,因此,搞好玉米生产非常必要。
筛选适合的优良品种,为全区大面积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是搞好玉米生产的首要任务。
为此我们在汉冢乡万庄村进行大区对比试验,参试品种8个,不设重复,具体情况如下:一、参试品种与试验情况参试共8个品种,分别是:淦玉108、中科11、京单108、登海605、美豫5号、蠡玉37、新单26、伟科702。
【总页数】2页(P50-50,51)
【作者】白孟云
【作者单位】南阳市宛城区种子技术服务站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2017年江苏省夏玉米生产试验总结
2.渠江流域洪易水淹区主要农作物抗灾减灾技术研究课题--2014年水稻品种筛选试验总结
3.塔城市爱密挺小麦拌种试验总结——以2014~2015年为例
4.2014年秋季菜心多点比较试验总结
5.2019年江苏省夏玉米品种生产试验总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夏粮增产474.8万t创历史新高

夏粮增产474.8万t创历史新高
赵超;王宇
【期刊名称】《农业工程》
【年(卷),期】2014(0)4
【摘要】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夏粮生产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3 659.6万t,比2013年增产474.8万t,增长3.6%,再创历史新高。
2014年以来,各级政府严格落实"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采取各种措施,紧抓粮食生产不放松,夏粮播种面积保持了基本稳定。
2014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为2 760.36万hm2,比2013年增加1.55万hm2,
【总页数】1页(P9-9)
【关键词】播种面积;粮食安全战略;夏粮生产;粮食生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夏粮产量;增产量
【作者】赵超;王宇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6.11
【相关文献】
1.2014年全国夏粮增产474.8万吨创历史新高 [J], 国家统计局网站
2.单产创历史新高主产省全部实现增产今年夏粮丰收已成定局 [J], 无
3.国家统计局:夏粮增产47
4.8万吨创历史新高 [J],
4.今年全国夏粮增产474.8万吨创历史新高 [J], 赵超;王宇
5.我国夏粮增产474.8万吨,创历史新高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南各地市2014年GDP情况

增速 9.26% 4.57% 7.13% 10.75% 11.24% 8.60% 8.14% 6.90% 7.52% 9.68% 10.36% 5.15% 9.43% 10.89% 2.94% 10.53% 9.65% 4.41%
2014年河南省直管县(市)经济运行情况 县(市) GDP(亿元) 增速(%) 兰考县 213.95 11.10% 长垣县 250.52 10.80% 永城市 412.29 10% 鹿邑县 245.47 9.90% 巩义市 613.56 9.20% 固始县 255.85 9.10% 邓州市 329.79 9.00% 滑县 198.7 8.90% 新蔡县 150.38 8.00% 汝州市 347.8 7.10%
城市 郑州 洛阳 南阳 许昌 周口 新乡 焦作 安阳 信阳 驻马店 商丘 平顶山 开封 濮阳 三门峡 漯河 鹤壁 济源
2014年全省18个省辖市经济运行情况 GDP(亿元) 上年GDP 增量 6782.98 6208.15 574.83 3284.6 3140.76 143.84 2676.88 2498.66 178.22 2108 1903.31 204.69 1992.08 1790.65 201.43 1918 1766.1 151.9 1846.32 1707.36 138.96 1791.89 1683.65 108.24 1757.34 1581.16 176.18 1691.3 1542.02 149.28 1697.58 1538.22 159.36 1637.13 1556.88 80.25 1490.06 1363.54 128.52 1253.61 1130.48 123.13 1240.13 1204.68 35.45 952.28 861.54 90.74 682.2 622.12 60.08 480.46 460.86 20.33
2014年上半年主要农产品及农资市场运行报告

2014年上半年主要农产品及农资市场运行报告冯彦平;魏萍;李兵【期刊名称】《河南农业》【年(卷),期】2014(000)017【摘要】根据农业部设在河南省的物价信息网点县监测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省原粮市场运行稳定,价格窄幅波动;棉花市场需求疲软,价格低迷;油料、食用油价格持续下行;主要农资市场价格平稳弱势运行。
一、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走势全省小麦市场供需稳定,价格窄幅波动。
一季度,河南省小麦市场供应充足,最低收购价小麦每周如期投放市场,消费市场需求平淡,全省小麦价格运行在122-123元/50kg之间。
由于新季小麦预期丰收较强,3月份后小麦价格缓慢下行,到5月底全省小麦均价为120元/50kg。
自5月下旬开始,河南省小麦由南向北陆续成熟收获,受新麦水、杂较高的影响,豫南新麦价格运行在2.16-2.3元/kg之间,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格。
根据《2014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规定,河南省于5月30日全面启动托市收购,全省共审定1091个委托收储库点1950万t仓容。
自收购以来,河南省小麦市场呈现价格理性回归、多元主体理性收购、市场理性调整的态势。
在托市收购带动下,新麦市场价格逐渐上升。
据监测,豫南、豫东、豫中市场价格略低于或贴近托市价格,豫北、豫西价格相对较高。
其中:豫北2.44-2.48元/kg,豫西2.44-2.46元/kg,豫东、豫中、豫南2.36-2.44元/kg (普通小麦价格)。
据省粮食局监测统计,截至6月30日,全省累计收购新麦1251万t,比上年同期增加657万t。
其中:按最低收购价收购725万t,比上年同期增加657万t;按市场价收购526万t,比上年同期增加50万t。
【总页数】2页(P12-12,13)【作者】冯彦平;魏萍;李兵【作者单位】河南省农业厅市场与经济信息处;河南省农业厅市场与经济信息处;河南省农业厅市场与经济信息处【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河南省2014年主要农产品及农资市场运行报告2.河南省2013年主要农产品及农资市场运行报告3.2014年上半年银行问市场运行报告4.2014年上半年中国货币市场运行报告5.2014年上半年货币市场利率运行报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许昌及豫中原地区夏玉米生产现状与对策

1 2 种植密度偏 稀 ,高产耐密 品种 推广不 力。( . 1)种植 方式 不当 ,导致种植 密度 偏低 。主要表 现是 :不少地 方的 农 民采取人工点种方式 ,很难保证相应合理种植 密度 ;采取
农村青壮劳力大量外出转移后 ,家 中大多只剩下妇女和老人, 科学文化素质偏低 , 对玉米新技术的理解 和接受较慢 。 为追求
1 4 播 种 粗 放 ,保 苗 率 低 , 苗 质 不均 衡 ,苗 质 差 。近 几 .
1生产 现 状 及 问题
11 品种多乱杂,主导品种不突出。近年来 ,由于放开种 . 子经营,种子公 司 自育品种增多 ,导致 市场销售 和生产使用
品种增多 。据许 昌市种子管理部门统计 ,仅许 昌市境内玉米
平均单产 62 0 gh 0 k /m 左右 。该 区的生产 条件 和当地农 民种 植 玉米的方式与 习惯 在豫 中原地 区颇具代 表性 。但 近年来 该 区农 民种植玉 米 的技 术更新较 慢 ,单产水 平徘徊 不前 ,
制玉 米产量重要 因素之 一。许 昌及豫 中原地区农 民习惯采 取单纯追施尿素或碳 铵的施肥模式 ,平均施 氮( 量 2 5~ N) 2 2 0 gh 7 k / m ,养分投入 总量不足 ,且 养分单一 。施 肥方法 不科学也影 响到产量 的提高 ,主要表现是 :① 多数农 民不 能做 到 氮 、磷 、钾 合 理配 比,忽视 了磷 钾肥 及微 肥 的使 用 ,而 致肥 料利用率不 高。②表施和浅施 现象突出 。据对
1 0 80 0株 /m 。若按缺苗 52 0 /m 计 ,每株产 10 子 h 5 株 h 0 ̄
粒 ,则 少 收 玉 米 5 5 gh 2 k /m 。 15 田 问 管理 不 及 时 , 关 键增 产 措 施 落 实不 到 位 。 近 年来 , .
中国财政年鉴2014指标数据:中国历年农业综合开发基本情况统计(1988-2013)(一)

2325
2094
6308125.49
合 注计:l.本表中各指标的统计数据均为由地方组织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土地- 治理项目.产业化经6营26项34目4.7科3.技61示范项目和外资项目以及由部
2.2003年"优质粮食基地"494.33万亩和"优质饲料粮基地"114.37万亩计入当年"中低产田改造"面积.
中国历年农业综合开发基本情况统计(1988-2013)(一)
年份
开发范围(个)
开发县及农场
开发县数
资金投入(万元) 合计
1988
746
495
178368.70
1989
949
658
347770.38
1990
1101
796
495558.13
1991
1092
864
566910.25
1992
1293
1060
255267.95
182136.80
167871.77
111807.79
220898.44
235224.00
226903.00
122120.57
287441.83
305263.00
258913.00
197321.55
437022.95
293129.00
302841.00
199825.54
495912.00
421135.00
409431.70
191805.30
620125.92
472563.81
468367.80
210188.94
736624.82
676790.9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河南省许昌市夏粮生产情况
许昌市以粮食高产创建为抓手,广大干群克服前期干旱等不利影响,采取措施加强田间管理,小麦长势普遍好于上年,夏粮生产再获丰收,总产十二连增,亩产再创新高。
经省统计局核定,今年全市夏粮播种面积326.95万亩,比上年增加2.25万亩,增长0.7%;总产量156.15万吨,比上年增加2.05万吨,增长1.3%;平均亩产477.6公斤,比上年增加3.0公斤,增长0.6%。
在上年增产基础上,全市夏粮实现总产连续十二年增产、亩产再创新高的历史性突破。
夏粮的稳产增产,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持续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尤其对于维护全省及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有效支撑和坚强保证。
另外,今年全国夏粮平均亩产达到329.9公斤,比上年增加11.3公斤,提高3.5%;全省夏粮平均亩产409.7公斤,比上年提高9.8公斤,增长2.5%。
许昌市夏粮亩产水平高出全国147.7公斤,高出全省67.9公斤。
回顾生产过程,今年许昌市夏粮生产呈现六个特征:
一是粮食安全之弦紧绷。
许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小麦生产,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
春节过后,市政府办公室及时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春季麦田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不失时机地搞好春季麦田管理工作,为苗情转化奠定基础。
4月下旬,针对小麦赤霉病可能重发的情况,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加强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减少产量损失,保障小麦质量安全。
为确保今年小麦丰产丰收,5月9日,市委常委会研究“三夏”生产,
王树山书记对做好“三夏”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5月13日,召开了全市“三夏”生产工作会议。
5月20日,全省“三夏”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之后,再次对全市“三夏”生产进行安排了部署。
二是抗旱抢种打下基础。
去年全市遭遇了历史罕见的严重干旱,为确保小麦适期播种,市、县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采取措施,指挥抗旱。
对平原灌区,引导群众抗旱浇水,确保应浇尽浇,应播尽播,不留死角;对有水源但浇水困难的地块,积极组织打配机井,延伸浇水管道,努力扩大浇水种麦面积。
对山岗地区,动员组织群众采取白籽下地、寄存播种、等墒发芽等措施,千方百计扩大麦播面积。
同时,通过开发河滩地、坑洼地、“四荒”地、片林地等,积极增加面积,尽量弥补损失。
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全市326.9万亩小麦做到了适期播种,为夏粮丰收奠定了基础。
三是管理及时有力支撑。
针对今年病虫早发的态势,许昌市政府3月中旬召开了病虫害防治现场会,组织引导广大群众开展防治工作,压低发病基数和虫口密度,减轻后期危害。
认真组织小麦“一喷三防”工作,4月底前将喷防物资全部采购到位,比往年提前10天左右,5月初喷洒到田、普防一遍。
由于今年病虫害防治时间早、防治措施得力,小麦穗蚜、赤霉病等病虫得到全面控制,病虫害造成的损失率控制在5%,比常年降低5个百分点,是近年来因病虫危害造成损失最低的年份之一。
同时,进入5月份以后,针对农民用种、用肥需求旺盛的特点,全市组织开展了以种子、化肥、农药为重点的专项大检查。
共检查种子生产企业23家、经营门店200多家,乡(镇)40多个,查处假劣种子1.5万斤,化肥3.8吨,净化了农资市场,维护了农民的利益。
四是技术服务成效斐然。
利用报纸、电视等媒体,开辟专栏,推广适用农业技术,及时为农民服务。
麦播以来,共在许昌电视台、许昌日报发稿103篇(条)。
印发各类农技服务明白卡43万份;利用许昌农业网12316农业专家热线和组织部党员远程教育网络等现代
媒体提供农技服务信息976条,解答农民咨询8922人(次);积极组织开展科技人员包村行动、农业首席专家联系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行动以及农业科技示范户培育工作,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提供面对面的技术服务,指导群众落实适时追肥、病虫害防治、浇丰产水等关键技术措施。
初步统计,全市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及讲座245场次,培训农民37万人次,为全市夏粮丰产丰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是高产创建再立奇功。
全市以粮食高产创建为抓手,全面推广小麦关键增产技术。
全市组织200多名科技人员,农技人员深入承包乡、村、田块,为农民提供面对面的技术服务。
建立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30个,整乡建制高产创建示范乡3个,创建面积40.6万亩。
高产创建示范片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
六是气象条件总体有利。
2013年9月至2014年5月上旬,全市降水208mm,比历年同期偏少二至三成。
从时空分布看,降水主要集中在去年10月下旬、11月和今年的2月上、中旬,4月中、下旬,5
月上旬。
其中麦播前降水少,土壤底墒差,麦播期降水持续偏少,麦播困难,有水浇条件的地块抗旱适期种麦,小麦一播全苗;没有水浇条件的地块小麦播种期推迟到10月下旬降水后播种。
11月降水偏多,缓解和解除了前期干旱,为小麦苗期生长提供了水分条件,有利于小麦秋季分蘖;冬季降水偏少,1月降水量仅1mm左右,对小麦越冬生长有一定影响;进入2月份,降水偏多,对小麦返青有利,3月份无有效降水,麦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干旱,尤其是西部丘陵、山区干旱严重,对小麦春季拔节-孕穗生长不利;4月中、下旬正值小麦抽穗、开花、灌浆期,全市各县普降水60—85mm,比历年同期偏多五至六成,补充了麦田有效水分,缓解了前期干旱,对小麦抽穗、开花、灌浆生长有利,5月10日全市各县普降水15—20mm,对小麦灌浆十分有利。
总体看生长期内气象因素利大于弊,是小麦获得丰收的关键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