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损伤临床路径
急性肾损伤的临床指南ppt

免疫调节治疗
免疫调节治疗是急性肾损伤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主要是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反 应,减轻肾脏的炎症反应和免疫损伤。
免疫调节治疗方法包括使用免疫抑制剂、抗炎药物、生物制剂等,同时需要注意 避免过度免疫调节导致的免疫功能低下。
06
急性肾损伤的临床案例分享
案例一:青年男性患者病情恶化原因分析
患者情况
青年男性,因发热、咳嗽、喉 咙痛等症状入院。
病情恶化原因
未明确定诊断,未及时采取有效 治疗措施,病情恶化至急性肾损 伤。
分析
应重视患者早期症状,及时采取有 效治疗措施。
案例二
患者情况
老年患者,因肺部感染、心脏 疾病等多器官功能衰竭入院。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肾功能受损程度。常用的诊断 标准包括ADQI、RIFLE和AKIN等。
02
急性肾损伤的病情评估
肾功能损伤程度的评估
基于血清肌酐水平评估
根据血清肌酐水平及其变化,判断肾功能损伤程度。
基于尿蛋白水平评估
根据尿蛋白水平及其变化,判断肾功能损伤程度。
基于肾小球滤过率评估
血液透析是将血液通过透析器进行弥散和对流, 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维持酸碱平衡 和电解质平衡的治疗方法。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是一种连续性的血液净化治疗 方法,可以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过多水分和电 解质,同时补充必要的营养物质。
药物治疗
药物、抗凝剂等。
案例四:药物性肾损伤的预防与处理策略探讨
患者情况
老年患者,因不当使用药 物导致急性肾损伤。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肾损伤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96500 临床医学论文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肾损伤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肾损伤(AKI)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xx年3月-20xx年1月本院收治的AKI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4例,并根据患者采用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干预组31例和常规组23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组患者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死亡情况,并于患者出院前1 d,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同时比较护理质量评分。
结果:干预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常规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率87.10%(27/31)明显高于常规组的60.87%(14/23),患者对护理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8.26%,护理质量评分(97.28±2.4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67±2.5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在AKI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中,有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acute kidney injury(AKI)complicated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bleeding.Method:54 patients with AKI complicated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from March20xx年3月-20xx年1月本院收治的AKI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4例,均经临床症状、实验室及纤维胃镜或血管造影确诊。
临床路径最新版目录

卫生部临床路径目录一、呼吸内科疾病临床路径1肺脓肿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结核性胸膜炎4慢性肺源性心脏病5慢性支气管炎6特发性肺纤维化、7胸膜间皮瘤8原发性支气管肺癌9社区获得性肺炎1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1支气管扩张12支气管哮喘13自发性气胸14肺血栓栓塞症二、消化内科疾病临床路径1贲门失缓和症内镜下气囊扩张术2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3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内科治疗)4经内镜胆管支架置入术5溃疡性结肠炎〔中度〕6上消化道出血7十二指肠溃疡出血8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9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10胆总管结石11胃十二指肠溃疡12反流性食管炎13大肠息肉14轻症急性胰腺炎15肝硬化腹水三、神经内科疾病临床路径1病毒性脑炎2成人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3肌萎缩侧索硬化4急性横贯性脊髓炎5颈动脉狭窄6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7视神经脊髓炎8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9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0脑出血11吉兰巴雷综合症12多发性硬化13癫痫14重症肌无力四、心内科疾病临床路径1房性心动过速2肥厚型心肌病3肺动脉高压4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内科〕5主动脉夹层6肾血管性高血压治疗7心房颤抖介入治疗8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9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介入治疗10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11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12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13急性左心功能衰竭14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5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16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五、血液内科疾病临床路径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2慢性髓细胞白血病3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5血友病A6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7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9初治APL10 完全缓解的APL六、肾内科疾病临床路径1Ⅰ型新月体肾炎血浆置换治疗2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3急性肾盂肾炎4急性药物过敏性间质性肾炎5终末期肾脏病常规血液透析治疗6慢性肾脏病贫血7终末期肾脏病8狼疮性肾炎行肾穿刺活检9急性肾损伤10IgA肾病行肾穿刺活检七、内分泌疾病临床路径1垂体催乳素瘤2原发性骨质疏松症3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4尿崩症5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6 1型糖尿病7 2型糖尿病8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9库欣综合征10 Graves病八、普通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甲状腺癌2结肠癌3胃癌4胃十二指肠溃疡5急性乳腺炎6直肠息肉7门静脉高压症8. 腹股沟疝9下肢静脉曲张10血栓性外痔1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2结节性甲状腺肿13乳腺癌九、神经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颅骨凹陷性骨折2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3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4颅骨良性肿瘤5大脑中动脉动脉瘤6颈内动脉动脉瘤7高血压脑出血8大脑半球胶质瘤9大脑凸面脑膜瘤10三叉神经良性肿瘤11椎管内神经纤维瘤12颅前窝底脑膜瘤13颅后窝脑膜瘤14垂体腺瘤15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16三叉神经痛17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十、骨科疾病临床路径2肱骨髁骨折3尺骨鹰嘴骨折4尺桡骨干骨折5股骨髁骨折6髌骨骨折胫腓骨干骨折7股骨下端骨肉瘤8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9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10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11胸椎管狭窄症12股骨头坏死13髋关节发育不良14髋关节骨关节炎15膝内翻16膝关节骨关节炎17腰椎间盘突出症18颈椎病19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20股骨颈骨折21胫骨平台骨折22踝关节骨折十一、泌尿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肾癌2肾盂癌3输尿管癌4前列腺癌5肾上腺无功能腺瘤6睾丸鞘膜积液7精索鞘膜积液8精索静脉曲张9肾癌10膀胱肿瘤11良性前列腺增生12肾结石13输尿管结石十二、胸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2漏斗胸3非侵袭性胸腺瘤4肺良性肿瘤5纵膈良性肿瘤6食管裂孔疝7支气管扩张症8气管恶性肿瘤9食管平滑肌瘤和纵膈恶性畸胎瘤 10贲门失缓和症11自发性气胸12食管癌13支气管肺癌十三、心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法洛四联症2主动脉瓣病变3升主动脉瘤4房间隔缺损5 室间隔缺损6动脉导管未闭7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8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十四、妇科疾病临床路径1子宫腺肌病2 卵巢良性肿瘤3宫颈癌4输卵管妊娠5子宫平滑肌瘤十五、产科临床路径1完全性前置胎盘2过期妊娠3医疗性引产4阴道产钳助产5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6阴道分娩因胎盘因素导致产后出血7产褥感染8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9自然临产阴道分娩10方案性剖宫产十六、儿科临床路径1矮小症2病毒性心肌炎3川崎病4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5癫痫61型糖尿病7急性肾小球肾炎8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9原发性肾病综合征10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1过敏性紫癜12毛细支气管炎13热性惊厥14胃食管反流病15消化性溃疡16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7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18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和支气管肺炎 19轮状病毒肠炎20 支原体肺炎21麻疹合并肺炎22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十七、小儿外科疾病临床路径1先天性肠旋转不良2甲状舌管囊肿或鳃源性囊肿3先天性胆管扩张症4急性化脓性阑尾炎5发育性髋脱位〔2岁以上〕6先天性马蹄内翻足7梅克尔憩室8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性肾积水9肾母细胞瘤〔Ⅰ-Ⅱ期〕10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中低位〕11先天性肌性斜颈和隐睾〔睾丸可触及〕 12先天性巨结肠13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14尿道下裂15急性肠套叠十八、眼科疾病临床路径1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2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3急性虹膜睫状体炎4角膜白斑穿透性角膜移植术5角膜裂伤6难治性青光眼睫状体冷冻术7经巩膜二级管激光睫状体光凝术8翼状胬肉切除手术9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0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1共同性斜视12上睑下垂13老年性白内障十九、耳鼻喉科疾病临床路径1鼻出血2鼻腔鼻窦恶性肿瘤3鼻中隔偏曲4分泌性中耳炎5甲状腺肿瘤6慢性扁桃体炎7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8突发性耳聋9下咽癌10腺样体肥大1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3声带息肉14慢性鼻-鼻窦炎15喉癌二十、口腔科疾病临床路径1牙列缺损2牙列缺失行种植体支持式固定义齿修复3牙列缺失行种植体支持式可摘义齿修复4复发性口腔溃疡5口腔扁平苔藓6口腔念珠菌病7单纯疱疹8乳牙中龋9乳牙慢性牙髓炎10个别乳磨牙早失11舌癌12唇裂13腭裂14下颌骨骨折15下颌前突畸形16腮腺多形性腺瘤二十一、皮肤科疾病临床路径1白癜风2淋病3慢性光化性皮炎4荨麻疹5系统性硬化症6寻常痤疮7寻常型银屑病8带状疱疹9皮肌炎/多发性肌炎10寻常型天疱疮11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
急性肾损伤临床路径

急性肾损伤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急性肾损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肾功能不全(急性肾损伤)(ICD-10:N17)、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损伤,衰竭期)(ICD-10:N17)(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诊断。
1.突发肾功能减退(在48小时内)。
2.急性肾损伤1期(危险期):血清肌酐升高≥0.3mg/dL (26.4μmol/L)或为基线值的1.5-2倍;或者尿量<0.5ml/kg/h,持续>6小时。
3.急性肾损伤2期(损伤期):血清肌酐升高至基线值的2-3倍;或者尿量<0.5ml/kg/h,持续>12小时。
4.急性肾损伤3期(衰竭期):血清肌酐升高至基线值的3倍或在血清肌酐>4mg/dl(354μmol/l)基础上急性增加0.5mg/dL(44μmol/L);或者尿量<0.3 ml/kg/h持续>24小时或无尿持续>12小时。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治疗。
1.肾脏替代治疗: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或经评估预计无效的严重水、电解质、酸碱紊乱,氮质血症(具体替代治疗方案根据病情决定)。
2.对症治疗:给予适当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3.肾脏穿刺活组织检查:原因不明的急性肾损伤(包括肾小球肾炎、系统性血管炎、急进性肾炎及急性间质性肾炎等),其他经评估认为需要肾穿刺活组织检查的情况, 并征得患者或其代理人的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7-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17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2-7天(指工作日)。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嗜酸细胞+网织红细胞计数)、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包括钙、磷、镁、HCO3-或CO2CP)、血糖、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丙型、HIV、梅毒等)、凝血功能、血气分析、免疫指标(ANA 谱、ANCA、抗GBM抗体、免疫球蛋白、补体、CRP、ASO、RF、ESR、iPTH);(3)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电解质、尿肌酐、尿红细胞位相、尿白细胞分类、尿渗透压或自由水清除率;(4)腹部超声、胸片、心电图。
肾病学专业5个病种临床路径大全

卫办医政发〔2011〕58号文件附件Ⅰ型新月体肾炎血浆置换治疗临床路径(2011年版)一、I型新月体肾炎血浆置换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I型新月体肾炎(ICD-10:N01.7)/Goodp asture综合征(ICD-10:M31.0)/抗肾小球基底膜病(ICD -10:M31.0)。
行血浆置换治疗(ICD-9-CM-3:99.07)。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
1.临床上表现为急进性肾炎综合征,即在肾炎综合征(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基础上,短期内出现少尿、无尿,肾功能急剧下降。
2.可以合并肺出血(Goodpasture综合征)。
3.病理:免疫荧光表现为IgG及C3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呈线样沉积。
光镜表现为50%以上的肾小球有大新月体形成。
4.血清中抗GBM抗体阳性。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
1.血浆置换:可采用单膜或双重滤过血浆置换,如采用单膜血浆置换,通常每日或隔日置换1–2个血浆容量,一般连续治疗3–6次,或至血清抗GBM抗体转阴。
2.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甲泼尼龙7–15mg/kg/次(0.5–1.0g/次),每日或隔日一次静滴(30–60分钟内完成),每3次为一疗程;根据病情治疗1–2个疗程。
3.维持性免疫抑制治疗:泼尼松1mg/kg/d,约4–6周逐渐减量。
同时口服或静脉应用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治疗。
4.肾脏替代治疗:严重肾功能受损者可给予肾脏替代治疗。
5.对症治疗:给予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14–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01.7I型新月体肾炎疾病编码或ICD-10:M31.0Goodpasture综合征疾病编码或ICD-10:M31.0抗肾小球基底膜病疾病编码;行血浆置换治疗(ICD-9-CM-3:99.07)。
2019年版临床路径目录

2019年版临床路径目录XXX发布了2019年版的224个病种临床路径目录,其中第一篇是耳鼻喉科临床路径。
该篇目录包括以下疾病:鼻腔鼻窦恶性肿瘤、鼻中隔偏曲、分泌性中耳炎、甲状腺肿瘤、慢性鼻-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突发性耳聋、腺样体肥大。
第二篇是妇产科临床路径,其中包括过期妊娠、计划性剖宫产、完全性前置胎盘、医疗性引产、产钳助产、分娩因胎盘因素导致产后出血、子宫腺肌病(全子宫切除术)、自然临产分娩、足月胎膜早破行分娩等疾病。
第三篇是骨科临床路径,其中包括髌骨骨折、尺骨鹰嘴骨折、尺桡骨干骨折、肱骨干骨折、肱骨踝骨折、股骨干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踝骨折、股骨头坏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股骨下端骨肉瘤人工假体置换、踝关节骨折、颈椎病、胫腓骨干骨折、胫骨平台骨折、髋关节发育不良、髋关节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膝内翻、胸椎管狭窄症、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等疾病。
第四篇是呼吸病临床路径,其中包括肺脓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结核性胸膜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特发性肺纤维化、胸膜间皮瘤、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自发性气胸等疾病。
第五篇是口腔医学临床路径,其中包括单纯性疱疹、非游离端单个乳磨牙早失、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口腔扁平苔藓、口腔念珠菌病、乳牙慢性牙髓炎、乳牙中龋、腮腺多形性腺瘤、舌癌、下颌骨骨折、下颌前突畸形等疾病。
第六篇泌尿外科临床路径(2019年版)1、针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临床路径。
2、针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临床路径。
3、针对膀胱肿瘤的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的临床路径。
4、针对前列腺癌的开放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临床路径。
5、针对肾结石的经皮肾镜碎石术的临床路径。
6、针对肾上腺无功能腺瘤的腹腔镜肾上腺无功能腺瘤切除术的临床路径。
7、针对肾盂癌的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路径。
8、针对输尿管癌的腹腔镜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切除术的临床路径。
肾病科专科临床路径

泌尿道感染临床路径一、泌尿道感染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泌尿道感染(ICD-10:N39.00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
1.急性起病,病程较短。
2.有或无全身感染的症状如寒战、发热、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
3.泌尿系统症状:可有膀胱刺激征,有或无腰痛和/或下腹痛、肋脊角及输尿管点压痛,肾区压痛和叩痛阳性或阴性。
4.血白细胞计数升高或正常,尿白细胞阳性,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阳性/阴性。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
1.选用对致病菌敏感的药物,必要时联合用药,足够疗程,预防或治疗败血症。
2.对症及支持治疗。
3.纠正易患因素。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泌尿道感染(ICD-10:N39.000)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CRP;(3)清洁中段尿培养+药敏;(4)超声波检查(双肾形态大小、输尿管、膀胱、男性加前列腺)。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血、尿渗透压,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β2微球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找支原体和衣原体、尿结核杆菌培养、尿液高渗培养、血G(1,3-β-D-葡聚糖)试验、GM(半乳甘露聚糖)试验、血培养;(2)胸片、心电图、残余尿彩超、腹部彩超、妇科彩超、腹部X线平片、静脉肾盂造影、膀胱输尿管反流造影,必要时CT检查等。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肾损伤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肾损伤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作者:肖仕琪高秋霞彭虹彩黄建嫦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5年第32期【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肾损伤(AKI)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AKI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4例,并根据患者采用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干预组31例和常规组23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组患者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死亡情况,并于患者出院前1 d,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同时比较护理质量评分。
结果:干预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常规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率87.10%(27/31)明显高于常规组的60.87%(14/23),患者对护理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8.26%,护理质量评分(97.28±2.4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67±2.5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急性肾损伤;上消化道出血;效果【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acute kidney injury(AKI) complicated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Method:54 patients with AKI complicated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from March 2010 to January 2015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interventional group for 31 cases and the conventional group for 23 cases according to the nursing methods.The conventional group was given nursing care according to conventional methods,and the interventional group was given nursing care according to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The hospitalization time,hospitalization costs,hospital mortalit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One day before discharge,the questionnaire of disease related knowledg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handed out to the patients,and compared the nursing quality score.Result: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the intervention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the hospitalization costs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health knowledge master rate of the interventional group was 87.10%(27/31),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60.87%(14/23)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interventional group was (100%)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8.26%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and the nursing quality score of the interventional group was (97.28±2.45)scores,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90.67±2.59)scores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Key words】 Clinical nursing path; Acute kidney injury;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EffectFirst-author’s address:Futi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Shenzhen 518033,China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32.027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是由于外科手术等各种原因导致机体肾功能急剧下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引发急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具有发病急、发展迅速、病死率高等特点[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肾损伤临床路径(2009年版)
[导读]一、急性肾损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肾功能不全(急性肾损伤)(ICD-10:N17)、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损伤,衰竭期)(ICD-10:N17)(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着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
一、急性肾损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肾功能不全(急性肾损伤)(ICD-10:N17)、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损伤,衰竭期)(ICD-10:N17)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着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诊断。
1.突发肾功能减退(在48小时内)。
2.急性肾损伤1期(危险期):血清肌酐升高≥0.3mg/dL (26.4μmol/L)或为基线值的1.5-2倍;或者尿量<0.5ml/kg/h,持续>6小时。
3.急性肾损伤2期(损伤期):血清肌酐升高至基线值的2-3倍;或者尿量<
0.5ml/kg/h,持续>12小时。
4.急性肾损伤3期(衰竭期):血清肌酐升高至基线值的3倍或在血清肌酐>4mg/dl (354μmol/l)基础上急性增加0.5mg/dL(44μmol/L);或者尿量<0.3 ml/kg/h持续>24小时或无尿持续>12小时。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着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进行治疗。
1.肾脏替代治疗: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或经评估预计无效的严重水、电解质、酸碱紊乱,氮质血症(具体替代治疗方案根据病情决定)。
2.对症治疗:给予适当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3.肾脏穿刺活组织检查:原因不明的急性肾损伤(包括肾小球肾炎、系统性血管炎、急进性肾炎及急性间质性肾炎等),其他经评估认为需要肾穿刺活组织检查的情况,并征得患者或其代理人的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7-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17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2-7天(指工作日)。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嗜酸细胞+网织红细胞计数)、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包括钙、磷、镁、HCO3-或CO2CP)、血糖、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丙型、HIV、梅毒等)、凝血功能、血气分析、免疫指标(ANA谱、ANCA、抗GBM抗体、免疫球蛋白、补体、CRP、ASO、RF、ESR、iPTH);
(3)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电解质、尿肌酐、尿红细胞位相、尿白细胞分类、尿渗透压或自由水清除率;
(4)腹部超声、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检查:
(1)NGAL、KIM-1、IL-18、抗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体;
(2)血和尿轻链定量、血培养、肿瘤标志物、凝血功能及纤溶指标、血和尿免疫固定电泳;
(3)超声心动图、双肾动静脉彩超、同位素骨扫描、逆行性或下行性肾盂造影、肾
血管造影、CT、MRI;
(4)骨髓穿刺、肾脏穿刺活检等。
(七)选择用药。
1.纠正原发病因和可逆因素,预防再次损伤。
2.根据病情,积极纠正水、电解质、酸碱紊乱。
3.如果需要肾穿刺,则通常入院7日之内完成评估。
4.肾穿刺术前停用抗凝药物,术后酌情使用止血药。
5.必要时肾脏替代治疗。
6.必要时抗感染治疗。
7.酌情使用抗凝药、溶栓药、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氧化剂、碱剂及其他药物。
(八)如果需要肾穿刺,则手术日为入院第7日之内。
1.麻醉方式:局麻。
2.术前准备:术前停用一切抗凝药物(包括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复查凝血功能正常。
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4.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5.病理:冰冻切片行免疫荧光检查、石蜡切片光镜检查、电镜检查。
(九)术后用药。
根据临床情况可使用无肾毒性的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十)出院标准。
1.肾功能逐渐恢复(不必等待恢复到正常)。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3.肾穿刺伤口愈合好。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有严重肾外合并症或严重急性肾损伤并发症,需要在住院期间处理。
2.新出现其他系统合并症,需要住院治疗。
3.出现治疗相关的并发症,需要住院期间处理。
二、急性肾损伤的诊断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肾损伤(ICD-10:N17)
住院完成急性肾损伤的诊断、病因诊断、确定治疗方案及初步治疗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
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
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2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