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十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新)

合集下载

江西省临川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西省临川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西省临川一中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命题人:高三语文备课组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卡面清洁,不得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做题一、现代文阅读(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把数据存在“云”里传统的数据备份办法存在着病毒威胁、硬件损坏、存储设备不稳定等诸多弊病和限制,而且不能满足用户随时随地利用无线上网等方式传输数据的要求。

云存储技术正是迎合了绝大多数用户“安全、稳定、便捷”的第三方存储需求应运而生的。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能够把设备连接上网,你都可以把重要的数据备份到仿若飘忽在你头顶的“云”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云存储。

云存储是在云计算概念上延伸出来的一个新概念,是对云计算的具体运用。

它是指将集群应用、网络技术或分布式文件系统等联合起来协同工作,并通过一定的应用软件或应用接口,对用户提供一定类型的存储服务和访问服务。

云存储让用户不用依赖于计算机的内部存储以及单独购买存储设备,只是通过数据的网络上传就能随时使用存储的数据。

云存储能够实现数据的即时存储和数据的便捷共享。

云存储可以支持多种应用方式,如云备份、云数据共享、云资源服务等,也可以提供标准化的接口给其他网络服务使用。

云存储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合理的空间分配,能够大大减少移动存储设备的使用,这是其他装备、软件系统所无法取代的。

自2008年出现云概念开始,云存储就紧随着云计算的步伐,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

云储存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文件的大容量分享,用户可以把数据文件保存在云存储空间里;另一种是云同步存储模式。

临川区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重点班)(2021学年)

临川区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重点班)(2021学年)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重点班)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重点班))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重点班)的全部内容。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重点班)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国学中的自由曹雅欣自由,在传统文化里并未缺失,在国学里是随处可见的。

ﻩ道家的生命理想最接近自由的状态,老子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道法自然”,意思是:大道之行,既要仿照大自然的规律法则,又要效法事物本身自然而然的状态,顺其自然,这就是道之所在.ﻩ而把道家思想与个人生命形态结合得更紧密、更艺术的庄子,对自由的感受也更强烈。

一篇著名的《逍遥游》,其实描写的正是庄子心灵的驰骋和思想的放飞。

《逍遥游》中描述的那个叫做“鹏”的大鸟,能够扶摇直上九万里,能够背负青天激越云间,自由往来于天地间.其实,庄子以如此瑰丽的笔墨哪里仅仅是在描写一只鸟的行为呢?那“鹏”正是庄子自己的心,正是一颗开阔六合、含纳古今、超越世俗、纵横时空的心。

心的自由,才是一个人真正的自由。

人力所及永远是有限的,人生环境永远是有遗憾的,然而,心的开阔可以超越现实局限,助你自由翱翔在无边无际的精神世界。

儒家学派里,孔子曾称赞得意门生颜回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箪食瓢饮的清贫生活,人人都不堪忧苦,只有颜回不改其乐—-这“乐”,也许是身在陋巷、心在书中的精神享受,也许是身在平凡、志在高远的修身过程,也许是身虽未动、心已远行的超越眼前的卓越见识。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5月月考试卷及答案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5月月考试卷及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05月份联考试卷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春节民俗艺术感人的艺术氛围和铭心的审美经验,强化着国人对春节这一“文化空间”的审美期待。

这种普遍而持久的社会心理,使“春节”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构成。

在春节这个“全民欢乐总动员”的狂欢时节,民俗艺术的文化功能、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民族文化的凝聚力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

春节习俗促进了民间艺术的发展,而各具地域特色的节俗艺术也在生活中发挥着比审美欣赏更为广泛的社会作用。

比如南方许多地区都有耍“板凳龙”的习俗,其每一节“龙身”由每家每户来制作,当龙灯耍到家门前时,这家人便将自己制作的一节“龙身”接上,龙灯如此越接越长,越耍越威风。

这种全民参与的“行为艺术”既调动了人们过春节的积极性,也增进了村社邻里间的和睦与团结。

民间艺术特别能反映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其创作构思充满想象,极富浪漫色彩。

比如人们会以谐音方式把“鲇鱼”与富裕之意联系在一起,以之寄托“年年有余”的美好理想。

民间艺术的造型无意模仿客观事物的自然特征,而强调物象所承载的人文观念,以至其表现形式自由而奔放,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将中国“写意”艺术精神作了极致的发挥。

民间艺术的整体格调清新质朴、刚健明朗,凸显着乐观主义的精神品格和美学气质,不像现在一些极端个人主义的艺术创作,极力表现焦虑、寂郁或惆怅等消极情绪。

有人说现在“年味淡了”。

的确是这样。

以前过年,人们会自己写春联、剪剪纸、扎灯彩、塑面花,自发而热情地参与节俗艺术创作。

如今,这种审美兴趣和相关的习俗观念已越来越淡化,年节的文化空间已为批量化生产的“民艺商品”所充斥。

现在的春节不如以前热闹了,真正的民间创作也随节俗的淡化而日益缺乏,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已越来越不屑于民间艺术。

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个中原因当然很复杂。

现在的生活节奏加快了,社会格局、经济格局、家庭格局以及价值观、审美观也和以往大有不同,许多有特色的节俗活动和相关的艺术形式要在城市里展开确有一定的难度。

中学15—16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2)

中学15—16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2)

市六高2015—2016下期高一语文月考试题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下一代触屏手机什么样?不管触屏手机多么方便,有一点你不能不承认:你手指下的东西,一支笔也罢,一片树叶也罢,摸起全像玻璃。

因为目前的触屏技术,还无法赋予虚拟物体以真实的质地感。

人有5种感觉,但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目前充分实现的只有视觉和听觉,对触觉的模拟还处于初步阶段,味觉和嗅觉则还完全没有。

下一步我们将有望进入超级触屏的时代。

未,虚拟事物将更加逼真地呈现在你的面前,对它们的操作几乎可以跟操作真实物体相媲美。

在指尖这么小的方寸之地,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点呢?唯有借助触幻觉。

有一种触幻觉叫电振动,这一现象是在1 9 5 3年偶然发现的。

一天,美国化学家爱德华一马琳克洛德接触了一个黄铜制的插座,他注意到,当灯亮时,其表面给人的感觉好像要粗糙些。

通过进一步的实验,他发现正是微羁的交流电导致了这种幻觉。

我们知道,交流电以某种精确的频率振荡。

当你把手指放在通交流电的屏幕上,由于静电吸引,在你手指皮肤下面就有电荷堆积起。

电荷的数量将随着交流电一起振荡,所以在你手指和屏幕之间的静电吸引力也随着时间变化。

当手指在屏幕上移动时,这个静电力将吸住你手指的皮肤,阻碍它移动:由于静电力是周期性变化的,这将诱导你手指上的皮肤也发生周期性振动。

这种轻微的振动将会被手指上的触觉感受器探测到。

由于这类皮肤的振动本质上跟手指滑在像木头、砂纸等毛糙物体表面时的感觉是一样的。

所以大脑就把它解释成了你在触摸质地粗糙的物体。

2010年,美国一位工程师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了一款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可以安装在自动取款机、手机上。

测试表明,一般说,高频电流比起低频电流会让屏幕摸起更光滑些。

比如,当电流频率在400赫兹时,屏幕摸起像一张纸,而在8 0赫兹时,则像凹凸不平的皮革。

高一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及标准答案.doc

高一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及标准答案.doc

高一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及答案高一学生进行语文月考考试复习的时候,多做语文月考试题是查漏补缺的最好方法。

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高一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一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一、基础知识(2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横线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怯弱(qi) 纨绔(k) 戏谑(xu) 敛气屏声(bǐng)B.拓片(tu) 负疚(ji) 悚然(sǒng) 沸反盈天(f)C.吞噬(sh) 脊髓(su) 撬开(ho) 韬光养晦(hu)D.石栈(jin) 朔漠(s) 迁谪(zh) 群山万壑(h)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洗漱纳罕孽根祸胎懵懂顽童B.寒喧踌躇惴惴不安瘦消不堪C.残骇桅杆司马轻衫咀嚼赏鉴D.抚赝缭倒恬然自安赴汤蹈火3.下列句子横线处应依次填入的词语是( )①公路高低起伏,那高处总在______我,诱惑我没命奔上去看旅店,可每次都只看到另一个高处,中间是一个叫人沮丧的弧度。

②因此,______,______,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去。

③______ 他用神秘化的手法来回避直接明白的叙述,______这个作家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被人识破他是一个伪造者,而其他出于同样需要而苦恼的作家都会赞扬他。

A.诱惑时时在意,步步留心假如/则B.招引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假如/则C.诱惑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如果/那么D.招引时时在意,步步留心如果/那么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在海明威以前的一个世纪,长篇小说的对话向来都给一大套精雕细镂的老规矩压得东摇西摆,迈不开步。

长篇不知想了什么办法,居然活了下来;短篇却一直岌岌可危。

B.余华犹如一滴水珠,投入到大海之中,声名大噪,他没有引起多少注意。

C.《红楼梦》博大精深,匠心独具,后代的研究者往往管窥蠡测,难以道其万一。

D.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沸反盈天的,大家成个什么样子?5.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①明年秋,送客湓浦口②因为长句,歌以赠之③似诉平生不得志④整顿衣裳起敛容⑤暮去朝来颜色故⑥我从去年辞帝京A.①②③④B.②③⑤⑥C.①②④⑤D.①④⑤⑥6.选出全是侧面烘托琵琶女琴技的一项()①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十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5月月考试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十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5月月考试

临川十中2015-2016下学期高一5月月考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 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民谣谚语,是人们世世代代的生活经验的高度总结与卓越智慧的长期积淀,有着极为丰富、深厚的内涵,是极富特色的传统民间文化的形式之一。

两宋时期的民间谣谚中,有大量的倡导廉洁、颂扬廉政的内容。

宋人认为:为官之要,曰廉曰勤。

岳飞更是直率地指出: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至于名相范仲淹,则其境界更高。

他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清心做官,莫营私利。

这些至理名言,后多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转化为歌谣民谚。

另外,当时还有劝廉、守廉的民谣。

例如:世常羞贫贱,贫贱非我羞;人人为官莫敛财;住世一日,则做一日好人;居官一日,则做一日好事。

否则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这些或诗或歌的民谣,代表了广大民众希望官场廉洁、官员廉正、不奢华、莫敛财的良好愿望。

据传,当时民歌谣谚中还广为流传着宋真宗写的《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诗歌中既有劝人勤学苦读的用意,也将读书、做官、发财之间的关系写得清楚明白。

但不论怎么说,学而优则仕,总比不学无术、只顾投机钻营和贪赃枉法要好。

因此,时人又唱道:谁不爱,黄金屋;谁不羡,千钟粟;但他们也深知儿孙自有儿孙福,何必为官去贪污;且富贵有余乐,贫贱不堪忧。

两宋时期,大量的民谣谚语表达了人们对贪官污吏的愤恨,尤其是对北宋末年童贯、蔡京、朱勔等人的切齿之恨。

如贪官朱勔受宠,仅家奴即有百余人封官赐爵。

其中受金带者至有数十人。

当时民谣说:金腰带,银腰带,赵家世界,朱家坏!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以贪污勒索的钱财而换取的腰带到手后,又被高价转卖,从而大获其利。

因此,人们对贪赃枉法之徒愤慨至极,认为“打破筒(指童贯),泼了菜(指蔡京),便是人间好世界”。

江西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江西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江西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下载(zǎi)绯闻(fēi)长歌当哭(dàng)迥乎不同(jiǒng)B.洋溢(yì)雄劲(jìn)间不容发(fā)叱咤风云(zhà)C.巷道(hàng)悄然(qiǎo)嘉言懿行(yì)睚眦必报(zì)D.给予(gěi)脊梁(jǐ)戛然而止(jiá)切齿拊心(fǔ)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作揖浸渍残羹冷灸风云变换B.气慨抉别桀骜不驯中流砥柱C.包袱屠戮陨身不恤泌人心脾D.谄媚忸怩纲举目张流言蜚语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到不是特熟悉的人家,更要彬彬有礼,自然大方,不要太随意。

②这家企业改革的任务,是减员,更重要的是增效。

③他觉得他既然没有辜负过任何人,他就应当享有这点平安与快乐的。

A.作客不只权利B.做客不只权利C.做客不止权力D.作客不止权力4.下列各句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

这样的书,读起来确实累人。

B.老李已年近六十,风华正茂,干起活来不亚于年轻人。

C.一个烟头引起了大火,这栋被烧毁的大楼让人叹为观止,唏嘘不已。

D.“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

”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通过捐款、创办公益基金的方式回馈社会,不是企业家的法定义务,可提倡而不宜强制。

B.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商品房价格的持续上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C.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

D.很多像大堰河这样勤劳善良却又命运悲苦的人,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帮助这些弱势群体。

江西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江西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江西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倩(qiān)影媛(yuàn)女鹢(yì)首袅娜(nuó)B.羞涩(sè)蟋蟀(shuai)啼(tí)唱婆娑(shuō)C.陪衬(chèn)瞥(piē)见肋(lèi )骨澄(dēng)清D.宛(wǎn)然颤(zhàn)栗氛(fēn)围创(chuāng)伤2.下列各句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翻样子吧。

B.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C.我开始了解度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

D.于是我尽可能地轻轻静静,泛舟湖上,而船尾击起的微弱水波还一直延伸到我的视野之外,湖上的倒影也就曲折不已了。

3.下列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孔:内心痛苦的样子B.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斯:语气词,无实义C.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爽:过错D.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雨:动词,下(雪)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芳菲菲其弥章B.匪来贸丝,来即我谋C.彼尔维何,维常之华D.謇朝谇而夕替5.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归园田居》中作者以白描的手法为我们展现了一幅闲适安宁的田园生活场景。

B.《涉江采芙蓉》中作者以香草赠自己思念的人,香草寄寓着对对方美好的祝愿及关怀之情。

C.《采薇》的前三节采用重章叠句的手法突出时间的流逝,从而渲染出征人越来越凄苦的心情。

D.《短歌行》中,一开头作者就写人生苦短,借酒浇愁,为全文奠定了消极低沉的基调。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妥当得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又称“诗三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川十中2015-2016下学期高一5月月考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 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民谣谚语,是人们世世代代的生活经验的高度总结与卓越智慧的长期积淀,有着极为丰富、深厚的内涵,是极富特色的传统民间文化的形式之一。

两宋时期的民间谣谚中,有大量的倡导廉洁、颂扬廉政的内容。

宋人认为:为官之要,曰廉曰勤。

岳飞更是直率地指出: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至于名相范仲淹,则其境界更高。

他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清心做官,莫营私利。

这些至理名言,后多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转化为歌谣民谚。

另外,当时还有劝廉、守廉的民谣。

例如:世常羞贫贱,贫贱非我羞;人人为官莫敛财;住世一日,则做一日好人;居官一日,则做一日好事。

否则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这些或诗或歌的民谣,代表了广大民众希望官场廉洁、官员廉正、不奢华、莫敛财的良好愿望。

据传,当时民歌谣谚中还广为流传着宋真宗写的《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诗歌中既有劝人勤学苦读的用意,也将读书、做官、发财之间的关系写得清楚明白。

但不论怎么说,学而优则仕,总比不学无术、只顾投机钻营和贪赃枉法要好。

因此,时人又唱道:谁不爱,黄金屋;谁不羡,千钟粟;但他们也深知儿孙自有儿孙福,何必为官去贪污;且富贵有余乐,贫贱不堪忧。

两宋时期,大量的民谣谚语表达了人们对贪官污吏的愤恨,尤其是对北宋末年童贯、蔡京、朱勔等人的切齿之恨。

如贪官朱勔受宠,仅家奴即有百余人封官赐爵。

其中受金带者至有数十人。

当时民谣说:金腰带,银腰带,赵家世界,朱家坏!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以贪污勒索的钱财而换取的腰带到手后,又被高价转卖,从而大获其利。

因此,人们对贪赃枉法之徒愤慨至极,认为“打破筒(指童贯),泼了菜(指蔡京),便是人间好世界”。

有些诗歌民谚还揭露了贪官的罪恶与崇拜金钱的无耻嘴脸。

南宋初,因大将张俊所领士兵自臀而下,文刺至足,故有“花腿军”之名。

然而,这些花腿军成了他的私仆。

他役使这些花腿搬运花石,在杭州为他修盖太平楼。

当时民谣道:“张家寨里没由来,使他花腿抬石头,二圣犹自救不得,行在盖起太平楼。

”贪官污吏无耻,他们崇尚“欲得富,须胡做”之道。

其中,王黼尤为突出,他公然把各种官职按不同等级定价出售。

于是,人们为他编了顺口溜:三千索,直秘阁;五千贯,擢通判。

以致大官大贪,小官小贪,甚至无官不贪。

官吏贪污,实同盗贼,有时,贪官为害甚至倍过于贼。

在西夏的反贪文化中,同样有许多哲理性、思想性、文学性三者兼具的民谣谚语。

如对贪官污吏追逐升官发财、贪婪成性、惟求享受的寄生生活抨击道:“又穿服,又贮财宝,不用借债;官爵已升,宫室已成,不缺用品”;“户户紫衣不缫丝,人人为官莫敛财”!这其中,既有控诉,也有讽刺,还有劝善戒恶民谣;世上正事三件:“畜牧、耕作和商贩;天下坏事三件:骗盗、贪索和赌钱”。

(摘自王春瑜著《简明中国反贪史》)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两宋时期的民间谣谚,内容都是倡导廉洁、颂扬廉政,同时也表现出人们对贪官污吏的严厉谴责与愤恨。

B.名将岳飞等人的为官之说,名相范仲淹的至理名言,后多成为宋人的口头禅,转化为歌谣民谚中倡导廉洁、颂扬廉政的内容。

C南宋初,大将张俊让“花腿军”做他的私人仆从,为他搬运花石,为他修楼盖屋。

当时就有民谣揭露了他的无耻嘴脸与罪恶。

D.宋朝贪官污吏崇尚“欲得富,须胡做”之道,大官大贪,小官小贪,无官不贪。

王黼甚至公然把各种官职按不同等级定价出售。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当时民歌谣谚中广为流传的宋真宗的《劝学诗》,虽有劝人勤学苦读的用意,但也将读书、做官、发财之间的关系功利化了。

B. 两宋时期,大量的民谣谚语表达了人们对贪官污吏的愤恨,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儿孙自有儿孙福,何必为官去贪污”等。

C.民谚“又穿服,又贮财宝,不用借债;官爵已升,宫室已成,不缺用品”抨击了西夏贪官污吏的贪图享受、贪婪成性、贪逐升官。

D.两宋时期有大量的倡廉、颂廉、劝廉、守廉的民谣,这些民谣代表了广大民众希望官场廉洁、官员廉正、不奢华、莫敛财等良好愿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童贯、蔡京、朱勔、王黼等贪官污吏行径卑劣无耻,引得百姓切齿愤恨,百姓用民谚控诉、讽刺、抨击,揭露了他们的无耻嘴脸。

B.同为民谣谚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与“何必为官去贪污”“宝贵有余乐,贫贱不堪忧”对待功利的态度却是矛盾的。

C.两宋时期,人们用民谣谚语赞颂清官廉政,谴责贪官污吏,揭露社会黑暗,控诉贪污无耻,反映民众辛酸,对当今的反贪文化颇有影响。

D. 两宋的民谣谚语哲理性、思想性、文学性三者兼具,代表了民众的意志和情感,反映了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表现了百姓的好恶与褒贬。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马入陈伤项之左一髻半落。

异平,除假节、贞毅将军、东阳太守。

五年,章昭达等临川征晋安,邑并前四百户。

六年,征为右卫将军,至都镇领军府,文帝不豫,入侍医药。

废帝即位,迁散A.文帝见而问之,曰:“能事.我乎?”事:侍奉B.文帝改名.之名:取名C.文帝自北门出,仓卒闇.中闇:短暂D.随侯安都顿.桃支岭岩下顿:驻扎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时子高兵甲/精锐别御/一营单马入/陈伤项之/左一髻半落B.时子高兵甲精锐/别御一营/单马入陈/伤项之左/一髻半落C.时子高兵甲精锐/别御一营/单马入陈/伤项之/左一髻半落D.时子高兵甲精锐别御/一营单马入陈/伤项之左/一髻半落6.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嗣位”指的是继承君主之位,“嗣”本义是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

B.“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

C.“部伍”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单位——部曲行伍,泛指部队。

D.“伯”是古代爵位称呼,旧时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种。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及长,稍习骑射,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

(5分)译文:(2)及琳平,子高所统益多,将士依附之者,子高尽力论进,文帝皆任使焉。

(5分)译文:(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寄黄几度黄庭坚①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②,治病不蕲三折肱③。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④溪藤。

[注]①黄庭坚:宋代诗人。

王安石变法之后形成的新党、旧党的斗争延续多年,黄庭坚受牵连两次被贬。

写此诗时黄庭坚在北方德州做官。

黄几度:黄庭坚的朋友。

曾在南方四会县做官,为官清廉却未得重用。

②《史记》中说大文豪司马相如很穷,“家居徒四壁立”。

③出自《左传》,意思是折断三回胳膊,积累了治病经验就可当好医生了。

④瘴:瘴气,热带或亚热带森林中的湿热空气。

8.颔联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说明。

(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9.这首诗意蕴丰富,汇聚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李白《蜀道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两句用两种动物写山势高险,很难越过。

(2)在《登高》一诗中,诗人目睹苍凉的秋景,不禁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描述曾经色艺双绝的琵琶女,如今飘零沦落,独守着空船,陪伴她的只有那清冷的江水和一轮孤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

(25分)不平凡的求学生涯1931年9月,清华大学招入了一批新学生,其中有一个瘦小的戴眼镜的无锡人。

这位新生作文和历史拿了满分,理科却几乎是零分,他就是后来成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的钱伟长。

清华当年招生的作文题目是《梦游清华园》,钱伟长写了一篇四百五十字的赋,出题目的老师想改改不了,只能给了满分。

历史考题更奇怪,要求写出二十四史的作者、注者和卷数,许多考生望“题”兴叹,而钱伟长却答得分毫不差。

钱伟长的文科好,一点也不奇怪。

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教书先生,四叔是著名的文科学者钱穆。

他中学的文史老师,则是语文学家吕叔湘。

钱伟长自小看古书长大,十岁的时候就可以把《三国演义》倒背如流。

可是,19岁的钱伟长在数理上一塌糊涂,物理只考了5分,数学、化学共考了20分,英文因没学过是0分。

但正是这样一个在文史上极具天赋、数理上极度“瘸腿”的学生,却在一夜之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弃文从理。

这个决定缘于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听到了这个消息后,钱伟长拍案而起,他说:我不读历史系了,我要学造飞机大炮。

他决定转学物理以振兴中国的军力。

于是钱伟长几次跑去找物理系主任吴有训,吴先生被这位青年的爱国热情打动了,答应他试读一年。

为了能尽早赶上课程,钱伟长来往于宿舍、教室和图书馆之间,早起晚归,极度用功。

他克服了用英语听课和阅读的困难,一年后数理课程超过了70分,四年后,成了一名出类拔萃的优秀生。

正如他后来常说的:“我从来不相信有什么‘天才’,而只是相信人的才能是用艰苦的劳动培植出来的。

奋发才有为,勤学才有识。

”1940年1月钱伟长考取中英庚款会的公费留学生,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习。

钱伟长与自己的导师辛吉教授第一次面谈时,发现两人都在研究板壳理论,于是师生俩开始共同啃这块硬骨头。

的确,板壳内禀理论是一大难题,但是很有实用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