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考研经验精华1

合集下载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凯程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备考复试需要复习的内容,希望广大考生根据复习建议规划复习计划,取得好的成绩。

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中国传媒大学考研机构!一、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复试分数线是多少?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硕士各个方向复试分数为媒介与女性方向:346分,最高分数为传播研究方向:351分。

其中单科满分为100分的要求最低分为52分,单科满分大于100分的要求最低分为78分。

复试内容包括复试笔试、专业面试以及外语听力口语水平测试(或汉语水平测试)三个部分。

复试成绩=复试笔试成绩×40%+专业面试成绩×50%+外语听力口语水平测试(或汉语水平测试)成绩×10%,考生总成绩=(初试总成绩/5)×60%+复试成绩×40%。

考研复试面试不用担心,凯程老师有系统的专业课内容培训,日常问题培训,还要进行三次以上的模拟面试,还有对应的复试面试题库,你提前准备好里面的问题答案,确保你能够在面试上游刃有余,很多老师问题都是我们在模拟面试准备过的。

二、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总体来说,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硕士招生量大,15年的招生人数为42人,其中包含保送生13人,考研难度不高,每年都有二本三本学生考取的,据凯程从中国传媒大学内部统计数据得知,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硕士的考生中95%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

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

其次,传播学硕士考试科目里,传播历史与理论和传播实务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

即使本科学传播学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

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二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中传考研语言语音学精华(名词解释及简答论述)

中传考研语言语音学精华(名词解释及简答论述)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材料,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

语音四要素(物理属性)(一)音高:声音的高低。

取决于音波振动的次数——频率。

与人声带的长短、厚薄、松紧有关。

(二)音重:声音的轻重或强弱。

取决于音波振动着的空气粒子的压力——振幅。

与呼出气流的大小、发音时用力程度有关。

(三)音长:声音的长短。

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的长短。

(四)音质:声音互相区别的基本特征。

造成语音这一区别有三个方面原因:1、不同形状的共鸣腔;2、发音方法;3、声带(发音体)振动与否。

只要其中一个原因不同,就会产生不同音质的音。

语言符号的线条性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进行组合,其条件就是语言里的各种结构规则,从而使语言符号处于有条理、可理解的联系之中。

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音节往下切分,就是音素,比如音节“wǎ”,可以切分w为和o两个音素。

一个音素只有一个发音动作,发音动作改变了,发音器官的形状改变了,就发出了不同的音素。

音位是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

1、音质音位:以音素为材料,从音质的角度分析出来的音位。

如/o/、/k/。

2、非音质音位: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

①由音高构成的音位:调位(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变化)。

如汉语普通话的声调——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

②由音重构成的音位:重音、轻音。

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重音,叫“重位”或“势位”。

如注意:汉语普通话所谓“轻声”,如虚词“的、地、得、了、着、吗、呢”等,其实是一种弱化音节,失去原有的声调区别。

③由音长构成的音位:时位(用元音的长短来区别词的语音形式)。

音位的区别特征1、定义: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

2、分析方法:辅音/音位/=发音部位+发音方法+送气、不送气音标是记录音素的标记符号音节是音位和音位组合起来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

它是听觉上感受到的最自然的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 数字媒体艺术考研 复试 经验

中国传媒大学  数字媒体艺术考研 复试 经验

中传数媒考研复试准备技巧中传数媒复试:复试是被刷?导师在找谁?中传复试和别的学校的复试都差不多的,都是要体检、笔试、英语、面试这样的走完流程。

在每一个流程中都有可能出现刷掉你的可能性。

体检,大家都差不多的,身高体重、血液、耳鼻喉就是一些常规的检查项目。

但其中有一个项目叫做色盲色弱,当年我在检查的时候,就被说是色弱。

拜托,艺术生出身,要是色弱早就被检查出来了。

后来我说要要换一换色卡,但换了之后还是没看出来。

但我当时一点都没有怀疑,因为那个色卡确实很旧了。

估计要是三跨的可能就会慌了手脚。

但是无论什么时候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很奈斯的。

我当时就跟医生说,我是学艺术的,要是色弱早就检查出来了。

那医生说,那我就帮你写正常了。

也就这么过去了。

所以跟大家分享的第一点就是要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千万不要摩拳擦掌的不知所措,或者和别人产生冲突。

要知道这两种方法都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

无论是考研还是平时,遇到问题一定要先冷静,想到合理的解决办法才是王道,一味地发些情绪只会让事情越变越糟。

这是复试上午安排的事情。

哦还有一点要注意空腹,到时候你的复试通知书上都会有说明的。

接下来就是下午的英语口语考试。

英语口语没什么可说的,什么水平你就认真的发挥出来就可以。

这个也没有办法作弊。

但是建议大家在复试前夕还是要多听一些BBC或者CNN的英语新闻,对于你的听力和语言的表达是很有帮助的。

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都没有可以说英语的环境,因此自己跟自己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想一下自己日常的生活应该如何英语化,或者下载一些APP,自己在上面练习一下就可以。

考研听力不算难,而且分值不大,因此大家不用过分的担心。

考完之后基本上就可以结束了。

这个时候你若是在中传学校转转或者找找同学也是可以的,必定大家还要一起奋斗两三天。

尤其是笔试或者面试的时候大家可以互相有个照应。

华丽的分割线-----------------------------------在接下来就会有笔试笔试这几年的考题题型变化不是特别大,主要就是数字媒体艺术领域的一些新现象,新发展,新技术。

中传传媒教育考研分数线及初试经验

中传传媒教育考研分数线及初试经验

中传传媒教育考研分数线及初试经验凯程老师为2016年考生提供历年分数线:传播学传媒经济学传媒教育2012年353 348 3452011年355 355 3552010年357 351 3452009年353 340 3402008年365 350 3502007年350 350 3502006年355 350 3502005年355 350 3502004年335 335 无凯程学员为大家提供一下中传传媒教育方面的初试经验:考研的道路,无论成功与否,从中获得的很多东西对我们今后的人生道路都会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对于考研,考生应该抱以平和的心态,不要把考研形容得如世界末日一般。

尽管考研报考人数激增,就业形势比前几年紧张,但也不至于严峻到令人望而却步的程度。

晚清一代宗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将禅学、诗学与人生哲学融会贯通,提出人生三境,而考研也有这三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一境)考研的过程是一个人孤军奋战的过程,是倍感孤独和痛苦的过程。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二境)道出了考研的艰辛,需要我们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

”(第三境)考研是一种心态,一种人生态度。

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考研,才是考研这段历程对我们真正的磨砺。

首先,考生对考研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考生要清楚自己为何考研,明确通过读研要获得什么,明白考研和读研是需要巨大成本的。

一旦考研的目标确定了,就应该坚定自己的信念,持之以恒地走下去。

确定考研,不能随波逐流,看到大家考了自己就考。

考研的心态是很重要的。

考研是很辛苦的过程,树立一个好的心态会对自己战胜这个困难起到关键的作用。

考研生活并不是炼狱生活,快乐考研是走完考研历程的基础。

其次,考生认识到考研是彰显自我人生价值的途径。

考生要从心底告诉自己考研是自己想要做的事,是自我价值实现的一个过程。

而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困难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但同样也不是不可征服的,只要自己有信心,不管什么样的困难都会被自己打败。

2021级中国传媒大学考研上岸心得之码乙学姐:双非理科逆袭211数媒艺

2021级中国传媒大学考研上岸心得之码乙学姐:双非理科逆袭211数媒艺

2021级中国传媒大学考研上岸心得——码乙双非理科逆袭211数媒艺【个人介绍】兴趣使然的画手本科成绩还不错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工科生非985211的双非人由于本科学习和自身兴趣,积累了一大堆作品,比如游戏美术素材、游戏编程作品、三维动画、漫画、插画等等,广而不专精。

画画有一定基础,但是理科生出身,几乎是从倒数开始地学习文科,经过努力和不断思考、调整方向,最终考上了中传广播电视专硕,数媒艺方向。

【考研之路】一、考研时间总分配这里只讲个人的备考经历,仅供参考。

1.英语:从4月开始背单词,10月左右开始学习考研英语技巧,然后做真题练手。

2.文科:9月左右确定考中传,于是就开始一直学,越到后面学得越猛。

3.政治:大概10月左右才开始准备,同样,越到后面学得越猛。

4.绘画:4月-8月下旬都还在练,后期画画技巧掌握得差不多了,改革之后几乎没再练了。

二、各科学习方法(一)绘画心得:先容我唠叨一下我在机构学习画画的情况:我在糖心柯德练习了好几个月的画画,对我来说意义重大的不仅是考研手绘的技巧,还是画画观念的变化。

我的画画本来就是自学,不知不觉中已经安于自己所掌握的画画技巧,只会画自己擅长的领域。

在机构学习的过程中,我被1v1的学姐要求画昆虫,画场景,画机甲,很多我并不擅长也不感兴趣的东西,但是在痛苦的画画磨炼之中,我才慢慢地意识到自己之前画画有多习惯性地束缚自己,也导致自己进步缓慢。

于是我逐渐打破自己原有的画风,尝试多种画风,并且从害怕到越来越盼望着学姐对我的画提出问题,因为有问题才有进步。

考研练习画画的时间是我那段时间里原创浓度最高的时间,也让我发现画画其实也需要积累。

由此,我非常感谢糖心柯德机构,给了我改变自己画画观念的契机。

以下是我对考研画画的总结:1.内容:画自己不擅长的东西才能有所成长,然后不断积累。

2.技法:多尝试几种画法,多准备几个画风以应对不同题材。

3.练习:平时的练习就是用来试错和探索的时候,内容和技法都多试试,不要局限于熟悉的东西。

中传MFA艺术硕士复习经验秘诀

中传MFA艺术硕士复习经验秘诀

中传MFA艺术硕士复习经验秘诀凯诚徐老师:诸位同学大家好,我是凯程的徐老师,又到了给大家推荐我们成功学员的时候了,那么坐在我旁边这位漂亮的女生呢是今年刚刚考入中传MFA艺术硕士的孙sx同学,也是我们集训营的VIP学员,那么我想首先请孙sx做个自我介绍,大家听一听她的成绩。

孙sx:大家好,我是孙sx,我本科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新闻学专业,这次考进的是中传艺术硕士MFA电影创作方向,初试397分排名第一,目前我是工作之后再考研,所以感觉排除了万难来做这件事情,所以心目中就非常坚定了信念。

同时,我觉得就是因为工作中觉得没有获得更好的机会,所以才想要来继续地深造一下。

而且我觉得可能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就是可以放弃很多杂七杂八的事情,心里比较通透,专心做这件事情,就是可能比一些应届的同学,相对比较有优势一点,因为他们可能就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所以我觉得考研最重要的就是有坚定你内心的信念,然后坚持地走下去。

凯诚徐老师:非常漂亮的自我介绍,我觉得孙sx说话非常吸引我,声音很优美,而且很有磁性,我觉得和我们上一届的状元,非常像,包括在分数上,我记得你是397,她是考了398,都是电影方向而且都是第一名。

我想呢在座的可能很多听的未来想考中传的同学们,听到这位师姐是工作之后才考研,肯定都能感同身受到你考研的难度和决心。

另外一想,哎呀考了第一名,肯定也会很羡慕。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慢慢解剖一下,师姐是怎么学习的,怎么考到这样的成绩的。

那么首先先问第一个问题,整个考研这一段全部都走过来,你觉得用怎样一种方式形容一下考研这个过程?孙sx:我觉得这个过程其实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考研之路必定是非常坎坷艰辛。

感觉就是不断爬过一个又一个山坡,然后最后终于爬过那一座大山,差不多是这种感觉。

中间肯定会有迷茫、彷徨,或者不开心的时候,或者因为一些成绩的不优秀,会自责。

各种心理问题都会有。

但是一定要想办法自己克服,克服所有的问题然后走下去。

凯诚徐老师:在当时学习的过程当中,哪一个时间段上让自己觉得是最力不从心,或者是最难熬的时候?孙sx:大概就是到后期了,大概是十一、十二月份的时候。

2016-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MFA最牛考研经验--新祥旭考研辅导

2016-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MFA最牛考研经验--新祥旭考研辅导

从最初开始考研一直到拟录取结果出来,一年多的时间里要感谢许多许多的人。

或许大家在考研期间都有向学长学姐请教的经历,大多数可能会比较热心,当然也会有不尽人意的时候。

但是,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毕竟能得到回答的属于幸运,没有能得到回答的,有可能因为对方太忙,有可能没看到,有可能就是不愿意,当然也有可能是你的问题太过于奇葩或者说直接百度就能解决。

所以,在考研的过程中,千万不要抱着一颗玻璃心,一碰就碎。

而要在遇到的各种问题中,慢慢锻炼自己,使自己内心更加强大。

当然,我还是比较幸运的,遇到的学长学姐都非常的好,所以,当时就想着考上了一定要把自己所知道的让更多的人知道,不一定所有都有用,但是只有一点帮助,也算是回报了当初那份际遇。

顺便积人品吧~哈哈哈~我也不知道按个什么顺序写,那么就想到哪写到哪吧。

当然,这些纯属个人经验和想法,不一定适用于每个人。

如果不赞同神马的,那是很正常的。

如果极度反感神马的,呃,那就麻烦点右上角吧。

(ps:以下可能会提到的参考书和资料,仅供参考。

)关于报考的专业和方向。

我是考的MFA的文化产业项目策划方向。

今年的分数线出乎意料的走的国家线。

算是MFA众多方向中分数最低之一。

或许这得益于上一年是MFA各方向中最高之一。

所以,分数线和报考人数有可能会受到上一年分数的影响,呈大小年趋势。

当然,这也并不是绝对的,其实,有的时候还是要看点运气。

我当初报考时并没有想到今年分数线会降这么多。

我想说的是,因为受到分数线影响,所以,很多人在报考方向时就在不停的纠结,然后风声鹤唳,听到一点风吹草动就不得安宁。

其实,要不你就允许自己纠结一小段时间,然后做出决定,一旦做了决定,其他后面陆陆续续可能传出的并不准确的一些报考人数的风声之类之类的就通通屏蔽掉,反正只要初试分够高,哪个方向都不愁。

要不呢,你就先不考虑方向问题,先复习初试,反正初试题目都一样。

等到研究生报名的前一个星期,开始纠结再确定,这样就不会分心、焦躁之类的。

2023年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学硕)考研经验指导

2023年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学硕)考研经验指导

一、择校和定专业(一)择校“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无论我们考研是出于何种目的,其实都会有一种追求更好的心态驱使我们选择比本科学校更好一个层次甚至几个层次的院校。

这并不是眼高手低,而是意味着我们都愿意成就更好的自己。

我的本科是河南省一个口碑、排名都非常不错的二本院校,学校里边考研的同学一般也都是选择本校或者省内的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很少有人敢考虑出省,尤其是北上广这种公共课旱区的城市。

但是我就是那个不愿意安逸的人。

我想去北京接受更好的教育资源,我想为自己的教育经历增添浓墨重彩的几笔,所以我选择了北京的一所211——中国传媒大学。

在北京众多的学校中选择中国传媒大学,原因也有许多。

其一,中国传媒大学的考研刚刚改革不过一两年,一般这种情况的院校,在前几年的出题不会特别难;其二,中传的语言学、文学也是较厉害的,人文学院的导师中有一位就是袁行霈老师的学生;其三,中国传媒大学有许多知名校友,在这里可能有更多开拓视野的机会和资源,等等。

关于择校我有一些小建议:如果你本科不是特别优秀,但是你就是非常想学某一个专业,并且还要到这个专业实力非常强的院校进行研究生学习,那么你就需要埋头苦干,甚至还要付出异于常人更多的努力,把你的对手们都卷掉。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你可能只是想学习这个专业,也不太要求这个专业在那个院校的实力、影响力,那么你可以捡漏,比如我想学古代文学,我就选了播音主持专业比较王牌的传媒大学,因为在这个学校,这个中国古代文学的专业不是那么王牌,可能竞争力也小一些,上岸的几率也更大,而且说起来还是在211院校读研,这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据我们去年的情况,我们这个专业录取7个人,推免2个,统招5个,虽然没有公布所以人报名,但是出了进复试的名单以及录取的名单,我们专业去年是5进5,没有刷人,这个情况应该非常罕见,就是不知道今年如何。

(二)专业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会选择继续考本专业,这样选择的优势就是,我们已经在本科期间积累了大量的基础知识,考研复习的时候可能相对较为轻松一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传考研权威辅导机构----凯程考研中传考研经验精华12010考研成绩:英语-67;政治-82;新闻学基础-129;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121 复习时间:2009.6.5开始全职复习我本科是英语专业的,毕业后在北京某网络咨询公司工作,工作成绩和月薪都相当让一个身为本科生的我感到满意,然而为了园自己的一个研究生梦想,毅然决定辞职考研,因为离开校园太久及之前工作强度较大的缘故,我的整个考研过程反而感到很充实,没有其他考研人所谓的痛苦和挣扎心情。

以前从来没有考过研,第一次考,可能也还是轻松多一些,但辞职还是需要勇气的,所以我的压力也不是太小啦。

希望不管是头一年考还是二战三战的朋友们一定要充满信心,你想我这种情况都可以考高分,你们一定也可以。

注意问题:1.睡眠要好,最好有午睡把睡眠放在第一位足以说明我对睡眠的重视,我从小就是一个早睡早起的小孩。

考研期间,我晚上睡眠时间一般都保证在8个小时,中午还要睡半个到一个小时。

事实证明,充足的睡眠非常重要,有些跟我一块考试的人,因为睡眠不好,每天在教室待得时间比我长一两个小时,但效率并不高,最后的结果自然也不理想。

2.心情要美这希望每一个考研的孩子都要把考研当做一件快乐的事情,如果你每天怀着很厌恶的情绪去准备,我担心后果不会太好。

最好不要有太烦恼你的事情,如果有了,立刻解决,解决的越快,你投入学习的时间越多。

3.效率要高其实上面两条做好之后,你基本上已经具备了高效率的前提,此处我专门提出提高效率主要是让大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学习时间不要开小差。

我记得我考试的整个期间,很少有那种天马星空胡思乱想半天的时候。

偶尔实在学不下去,反倒不如不学了,出去玩一玩,能学的时候尽量把所有的时间都用上。

我下面列出的复习计划我是基本严格执行的,最多差个一两天执行不完。

效率不高的话,即使拼搏一年,怕是还是不会有好结果。

4.意志要坚意志力的问题我不多说,如果你下定决心考研,那么就奋进吧,不要中途放弃。

一般到十月份,报名的时候会有一部分人放弃,11-12月份因为应届生找工作呀,或者复习不好放弃的,临到考场也有放弃,自己不要给自己打退堂鼓。

5.至始至终要有记忆的概念考文科的东西,只要你不偷懒,有毅力,好好背,其实问题都不大。

但是问题是文科的东西多,记忆量大,所以我建议不要把所有记忆的东西拖到11-12月份以后,否则到时政治啊,文史啊,英语啊背的太多,会吓到一批人的。

因此,从开始复习就要有记忆的概念。

我当时都毕业两年了,很长时间没有记忆过东西,刚开始学习的时候记忆经常卡壳,也突然意识到自己有那么一点老了。

但是我从6月份就开始训练自己的记忆力,我当时主要是采用路中传考研权威辅导机构----凯程考研上走路的时候记路牌啊,店名啊,有时看了两三个小时的书,出去时大概脑子里回忆一遍,想不起来的回去看看就好了,也不要太强求。

如果头三个月复习过于轻松,就是说没有试着去记忆,我担心后面会很辛苦。

6.要有危机感和一定的悲观情绪所谓的危机感和悲观情绪,貌似和前面提到的心情好有矛盾,但实际上我是想说要永远感觉到自己还有复习不太全面的地方,记忆不太深刻的地方,骄傲的同时要告诉自己还要再接再厉,只有到临考的那几天,才想我确实复习好了,中传可以来考验我了。

7.知识点一定要深入,不要浮在水面这一条我放到后面,并不是说它不重要,主要因为这个深入讲起来不好讲,但是我想每一个认真复习的人,到最后都会知道自己的知识有没有深入,此处我不多说,只是提醒一下大家。

每天学习时间复习早期,即6-8三个月我每天的学习时间在8-9个小时复习中期,即9-11三个月我每天的学习时间在9-10个小时复习晚期,即12-1两个月我每天的学习时间在9.5-10.5小时每天学习时间安排我把一天分为四个时间段,早晨8:00-11:30为第一个时间段;中午吃完午饭后休息。

下午1:30-3:30为第二个时间段;下午3:30-5:30为第三个时间段;晚上6:30-10:00为第四个时间段。

(上述时间段的划分并不绝对,比如有时下午是从2点开始看的,但基本是按这个来的,这个根据个人的作息习惯可做修改。

)这四个时间段我的安排是这样的,9月份政治课本没有买到之前,我第一个和第四个时间段学新闻学;第二个时间段学英语;第三个时间段学文史(新闻传播学)9月份以后,第一个时间段学政治,第二个时间段学英语,第三个时间段学文史,第四个时间段学新闻学。

休息放松时间其实整个考研过程我没有感觉到特别累,因为我没有熬夜,也没有强迫自己,就是心态很好地稳着做着一件又一件自己计划好的事情,因此并没有特别身心疲惫的感觉,适当休息是必要的。

复习早期,即6-8三个月我大概一周休息一天或半天。

7月份曾回家待了五六天。

复习中期,即9-11三个月我一周休息半天或一个晚上,有时也会休息一天。

十一我回家待了五天。

复习晚期,即12-1两个月我每月休息了两天,偶尔某个周末的晚上早回去放松一下。

新闻学基础的复习进度因为是三跨生,对新闻学的复习是下了功夫的,我整个新闻学复习了大概7-8遍。

新闻学共分三部分,即新闻理论,新闻业务和新闻史。

根据考试大纲注意关注以下参考书目:新闻理论:《新闻理论》雷跃捷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新闻理论教程》何梓华高等教育出版社;新闻业务:《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修订二版) 梁一高中国广电;《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传考研权威辅导机构----凯程考研《新闻编辑》谭云明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新闻评论与电子媒介》王振业、李舒等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新闻史:《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哈艳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新版《外国新闻史教程》李磊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综合书目:《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专题精编•新闻学》最新增修本,以下简称《复习精编》。

第一遍:熟悉课本(June)6月份,我把上述提到的所有书目看了一遍。

具体复习方法为:先根据《复习精编》看一个模块的情况,然后到课本上去认真体会每个模块是讲什么的。

第二遍:笔记整理(July-August)这是最耗时最耗精力的一件事情,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这个事情做好了,后面你就省事了。

所以说,成也暑假,败也暑假。

暑假是最锻炼人的意志的时间之一。

7-8月我根据自己从网上下载下来的小小熊的讲解新闻学的笔记,雷耀捷的笔记,新闻业务和新闻史的笔记,一点一点地整理,丰富自己的笔记。

当时打印的笔记是一面有字,另一面空着,我就在空白的一页把原笔记上没有的添加上去。

这里我还用到了《广播电视词典》的一些词条,把权威表达添加到笔记上去。

第三遍:模块整理(September)第二遍复习完之后,我很兴奋,以为自己以后拿着笔记背就可以了,其实没有那么简单。

九月前十天,我把新闻学历年真题从网上打印下来,仔细地在书上看了看出题点在哪儿,然后把2003-2009年的题目做了一遍,就是拿来白纸根据自己找到书上的内容去抄着做。

这个工作做完之后,我不再兴奋了,我发现并不是说把课本的那些东西弄会就可以,因为我发现让我拿着课本抄有些题我还是不会答,这一下子发现自己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于是,我又拿出《复习精编》来,对着模块,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把笔记也学着弄成一个用线连起来的模块。

同时也把新闻业务按模块整理了一下,新闻史没有什么模块,就是也仔细地看了一遍就是了。

另外《复习精编》上有关于各个学校考试题目的,有些有答案,可以作为参考。

而且像新闻学这种,重点都是差不多。

大家关注以下买《复习精编》的时候有没有最新的,因为我们之前用的都是08年出版的。

第四遍:(October-November)十一从家回来之后,我又投入了紧张的复习之中,现在我开始了背诵时间。

一点一点地背,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地背。

这个过程是最锻炼人的意志的时间之二,一定要坚持下来。

晚自习的时候也要背,采用默背的方式,不要打扰到其他人,实在背不下来的地方,用笔写着背。

同时还把《复习精编》大概翻阅了一下,尤其是上面的历年真题和新闻业务部分。

之后还把课本又翻了一遍,看看自己的笔记上有没有遗漏的部分,也对课本有个整体的感觉,以免答题的时候让老师看出自己背笔记的痕迹。

第五遍:(first half of December)10-11月份背过一遍之后,你脑子里大概不会太慌了,因为这个时候许多考研孩子好像才开始背,作为一个笨笨的小孩,我一直都是比别人早飞一点,进入12月份,再把真题拿出来,自己把曾经做过的题看一看,看看那些不会的题是不是在这个背的过程中已经开始会做了,然后把历年考过的题目写到你的笔记相应地位置。

然后12月中旬之前争取再把笔记背一遍。

中传考研权威辅导机构----凯程考研第六遍:(second half of December)根据历年真题考查的范围,锁定学校的出题重点,并找出一直没有考过的点,认真掌握,现在北广每年都会出一些没有出过的题。

另外根据当年的大事件,分析一下今年出题的可能性。

例如某某新闻人士诞辰一百周年之类的。

可以上网下载一下最近一年的新闻大事件,补充在笔记旁边。

我当时还看了中华传媒网出的一本叫做《复习精编50题》的一本书,认真的总结了一下业内的热点,添加到笔记上。

这一遍背诵我是根据《复习精编》附的一个小册子上的100题的,我一个一个地攻克着背,不会地再去课本和笔记上找,仔细背。

第七遍:(January)还有几天就考试了,我拿着考试大纲背诵,这一遍背诵我采用的是写的方式,对那种我一看就能哗哗背诵下来的,我就在白纸上写个题目就可以了,背不特别熟练的,就抄,整个新闻学的三个方向都是这么搞的,大概抄了30多页的16开白纸(反正面),对我考场上快速写字奠定了基础。

最后几天买到了中华传媒网的最后三套题,大概锻炼了一下,扩展一下自己的思路。

临考的前一天,把笔记又匆匆看一遍,把自己抄的看了一遍,心里已经相当充实和踏实。

到了考场上脑子里的东西好像洪水都挡不住了,12页的答题纸都感觉不够用哈。

其实整个复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完善自己的笔记的过程。

我那时候真至于连手机报上有什么跟新闻传播相关的新闻或政策我都会写到相应的笔记周边,第一扩展自己的视野,第二以备考试的时候用。

新闻学考试答题建议总的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字要写好,我的字很有优势,我认为这是我得高分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我之前因为喜欢抄东西,我的字一直在改善,而且写字速度也快了;第二,要条理,这非常重要,在万卷之中,老师改卷子头都大了,如果看看某某试卷,首先,其次,第一,第二,都在显眼的位置,老师肯定很高兴,本来某个点不该得分甚至都会给你那么一点辛苦分,这是我的认为哈。

一个原则就是,把你认为重要的点一眼就能让老师看到,不要写的一大片,没有分段什么的。

第三,题号写好,小标题要标清,尤其针对简答题。

下面是分部分介绍答题方法。

名词解释这个部分其实不难,只要你准备过,拣重要的往上写,没准备过的,拣你知道的往上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