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光和眼睛PPT

点 人的感觉不同
常说反光;其他方位看 不见,或不明显。
各个方向都能看清
实例
黑板反光; 灯下看书反光;
平静的水面。
各个方向都能看清黑板上 的字;电影屏幕用布而不
用玻璃。
小结
定义 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去的现象
光
三线共面
的 反射定律 法线居中 两角相等
反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射
镜面反射:反射面光滑
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
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 光的反射定律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异同
镜面反射
漫反射
相同点
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原因) 反射面不同
平整光滑
粗糙不平
不 (结果) 某方向上有反射光,光线 各个方向都有反射光
反射光方向不同 集中。其他方位没有。 ,光线不集中。
同 (现象)
迎着反射光看很刺眼,
3、实验中多次测量反射角与入射角的目的是_寻_ 找规律的普遍_性_;
E
N
F
E NF
M
O
O M
探究: 光线垂直入射,情况怎样?
入射角=? 反射角=?
反射角=入射角=0。
1.一束光线以30°角入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增大
20°时,反B.120°
C.140°
D.160°
2.甲同学通过平面镜能看到乙同学的眼睛,则乙同学 能 看 到甲同学的眼睛。(填“能”或“不能”)
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只
能
太 耀 眼 了
从 一 个
!方
向
看
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光滑表面上时
见 物
,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
体
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实验突破04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原卷版)

实验突破04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5.分析现象和数据,总结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6.交流与反思(1)实验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防止外界光线干扰,使实验现象更明显);(2)实验数据中反射角与入射角不等的原因:可能误把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当作入射角(或反射角);(3)“光路可逆”的判定:让光线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的方向入射,观察到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入射光线重合;(4)多次测量的目的: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一题精炼通关1.如图所示是小琴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板由可以绕ON转折的E、F两部分组成。
丁(1)实验中,纸板应平面镜放置,为了使实验显示更明显,纸板要(选填“粗糙”或“光滑”)些更好,这是利用了光在纸板表面发生了反射(选填“镜面”或“漫”);(2)小琴让一束光沿AO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OB的径迹。
三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实验所测得数据如表所示,她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分析小琴测量实验数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20°70°230°60°350°40°(3)改正错误后,小琴根据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与其他同学一致,实验时要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并进行测量比较,目的是;A.减小误差B.寻找普遍规律(4)在图甲中,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F沿BO射到O点,光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说明光反射时,光路是;(5)小琴让一束光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观察反射光线;然后将纸板F绕ON向后折,如图乙,在纸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小明想知道此时反射光线是否还存在,于是将纸板F沿PQ剪开,把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丙,发现在纸板F的(选填“上”(1)如图甲所示,正确摆放平面镜和纸板后进行实验,根据表中数据可得结论:;(2)如图乙所示,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在纸板上(选填“能看到”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实验1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原卷版+答案解析版)

实验1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知识点一、光的反射现象1.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时,会有一部分光在介质表面回原介质中,这种传播现象叫光的反射。
2.一点、三线、两角(1)“一点”:投射到两种介质表面上的光线与表面的交点叫;(2)“三线”:入射到介质表面的光线叫;经入射点做垂直于两种介质表面的辅助线叫;经介质表面,反射回原来介质的光线叫。
(3)“两角”:与的夹角叫入射角;与的夹角叫反射角。
3.4.光的反射规律(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反射光5.光的反射光路可逆: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如果让光反射光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它被反射后就会逆着原来的的方向射出。
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如图所示。
知识点二、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1.纸板在实验中的三个作用(1)显示光的;(2)验证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具体操作是将纸板NOF向前或向后折转,使其和纸板EON不在同一平面内,观察有无反射光的;(3)记录。
具体操作是在纸板上画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以分析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而。
2.实验注意事项(3)实验过程中严禁将激光人眼,以防灼伤眼睛;(4)通过镜面对入射光的反射作用,可以看出镜子有的作用;(5)本实验是一个归纳性实验,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多组实验数据,3.考向点拨(1)验证三线共面:;(2)验证分居:;(3)验证等角:;(4)观察光路是否可逆:;(5)漫反射:;(6)改变入射角(改变入射光线方向),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7)光线的理想化模型:;(8)折转光屏用白色的目的:;(9)实验应选较暗的环境目的是:;(10)实验时,折板应与平面镜垂直的目的:;(11)当光垂直镜面入射时,入射角为零,为什么看不到反射光线:。
1.(镇江)如图为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
平面镜水平放置,白色纸板竖直地立在镜面上。
入射光线AO紧贴纸板射向镜面,纸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图中未画出)。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步骤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步骤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光路器、光学平台、平面镜、物体、灯泡、白色光屏、刻度尺、透明直尺、铅笔、胶带、光学实验用光源、测量仪器(卡尺等)。
实验步骤:
1. 在光学平台上竖立一面平面镜,使其光滑的一面面向平台中央。
2. 左右布置光源和光屏,使光源与光屏的距离不小于0.8米,且光源和光屏位于做实验的长轴方向上。
3. 在光源上安装好物体,物体表面光滑平整并不易受潮。
4. 纵向调节两束光线方向,使其合成一束射向物体。
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射向光屏,通过微调使得反射光线清晰且能够落在光屏上。
5. 观察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用直尺将它们连接起来,测量入射角(i)和反射角(r),记录下测得的数值,并作好标记。
6. 按照以上步骤重复进行多次实验,根据反射定律,确定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关系为i=r。
7. 计算所得出的角度,并把数据清晰地归纳和整理出来。
8. 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对比,验证反射定律是否成立,进一步检验实验结果的正确性。
实验注意事项:
5. 在进行多次实验时,注意保持光路器的稳定性和精确度,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严防发生意外事故,防止犯错。
总结:
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验证了光的反射定律,进一步深化了对光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实验结果对我们的学习和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我们今后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和帮助。
实验1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版)

实验1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知识点一、光的反射现象1.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表面时,会有一部分光在介质表面反射回原介质中,这种传播现象叫光的反射。
2.一点、三线、两角(1)“一点”:投射到两种介质表面上的光线与表面的交点叫入射点;(2)“三线”:入射到介质表面的光线叫入射光线;经入射点做垂直于两种介质表面的辅助线叫法线;经介质表面,反射回原来介质的光线叫反射光线。
(3)“两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反射角。
3.人们能看见不是光源的物体的原因: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产生视觉。
4.光的反射规律(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5.光的反射光路可逆: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如果让光逆着反射光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它被反射后就会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的方向射出。
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如图所示。
知识点二、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1.纸板在实验中的三个作用(1)显示光的传播路径;(2)验证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具体操作是将纸板NOF向前或向后折转,使其和纸板EON不在同一平面内,观察有无反射光的径迹;(3)记录光路。
具体操作是在纸板上画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以分析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情况。
2.实验注意事项(1)应在光线较暗的室内进行实验,以便于观察实验现象;(2)实验时,纸板必须与平面镜垂直,否则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3)实验过程中严禁将激光对着人眼,以防灼伤眼睛;(4)通过镜面对入射光的反射作用,可以看出镜子有改变光路的作用;(5)本实验是一个归纳性实验,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多组实验数据,从而得出普遍规律,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3.考向点拨(1)验证三线共面:沿折版中轴折转光屏是否还能看见反射光线;(2)验证分居:观察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是否在中轴两侧;(3)验证等角:通过量角器测量或带有刻度的折板光屏测量;(4)观察光路是否可逆:沿原反射光线路径改变入射光线,观察反射光线;(5)漫反射:能看见光线的传播方向说明折板发生了漫反射;(6)改变入射角(改变入射光线方向),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寻找实验结论的普遍性;(7)光线的理想化模型:观察激光笔射出的光线即可构建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和路径;(8)折转光屏用白色的目的:显示光线的路径;(9)实验应选较暗的环境目的是:便于观察实验现象;(10)实验时,折板应与平面镜垂直的目的:否则折板上看不到反射光;(11)当光垂直镜面入射时,入射角为零,为什么看不到反射光线:有反射光线,但反射角也为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一条直线上。
实验3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原卷版)

实验3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基础考点梳理1. 实验装置图2.实验器材:平面镜、激光笔、可折转的硬纸板、笔、量角器等.(1)可折转的硬纸板的作用:(2)量角器的作用:(3)平面镜的作用:3.实验环境:在环境中进行实验的目的:4. 实验过程(1)让光贴着硬纸板入射的目的:(2)纸板与平面镜应该放置的原因:若不垂直,则反射光线(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上呈现(3)记录光线的方法:(4)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进行实验的目的:(5)“三线共面”的判断方法(6)光路可逆的验证:将激光沿着FO方向射入,观察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说明5.实验结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6.实验评价(1)使光路明显的方法:(2)记录反射角和入射角互余的原因:(3)实验时从不同方向都能观察到光线的原因:典型例题赏析实验结论:(1)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纸板E、F分别可绕ON转动,入射光AO始终紧贴纸板E射向平面镜的O点.(1)除图甲器材外,实验中还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是,为了使光线更明显,应在较(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下进行实验,为了能在光屏上清晰地显示出光的传播路径,光屏表面应(选填:“光滑”或“粗糙”)些.要点1.实验环境要求:实验时周围的环境光线会对实验现象产生影响,导致实验光线不明显.从不同角度都能看到实验现象,光路在光屏上应发生漫反射。
(2)实验中需要使轴ON始终与平面镜______,入射光AO紧贴纸板是为了在纸板E 上.(3)入射光AO紧贴纸板E射向平面镜的O点,在纸板F上可以看到反射光OB,小明想把光的径迹保留在纸板上,可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人教八上素材改编)实验中需要多次改变入射光的入射角度,最后纸板上留下多条光路,为了避免出错,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点2.记录光线:记录光路时要保证入射光与反射光的径迹一一对应,以便于测量和研究.(5)改变入射光AO的入射角度,多次实验后,记录的数据如下:实验次数 1 2 3 4入射角20°30°45°60°反射角20°30°45°60°①由表中数据可知,在光的反射过程中,反射角______入射角,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______.①观察实验中多组光的径迹可知,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______两侧.(6)在上问的实验中,光屏上总能同时呈现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于是得出结论: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实验1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原卷版)

实验1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知识点一、光的反射现象1.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时,会有一部分光在介质表面回原介质中,这种传播现象叫光的反射。
2.一点、三线、两角(1)“一点”:投射到两种介质表面上的光线与表面的交点叫;(2)“三线”:入射到介质表面的光线叫;经入射点做垂直于两种介质表面的辅助线叫;经介质表面,反射回原来介质的光线叫。
(3)“两角”:与的夹角叫入射角;与的夹角叫反射角。
3.人们能看见不是光源的物体的原因: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进入了我们的眼睛,产生视觉。
4.光的反射规律(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反射角入射角。
5.光的反射光路可逆: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如果让光反射光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它被反射后就会逆着原来的的方向射出。
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如图所示。
知识点二、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1.纸板在实验中的三个作用(1)显示光的;(2)验证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具体操作是将纸板NOF向前或向后折转,使其和纸板EON不在同一平面内,观察有无反射光的;(3)记录。
具体操作是在纸板上画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以分析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而。
2.实验注意事项(1)应在光线的室内进行实验,以便于观察;(2)实验时,纸板必须与平面镜,否则在纸板上看不到;(3)实验过程中严禁将激光人眼,以防灼伤眼睛;(4)通过镜面对入射光的反射作用,可以看出镜子有的作用;(5)本实验是一个归纳性实验,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多组实验数据,,避免实验结论的。
3.考向点拨(1)验证三线共面:;(2)验证分居:;(3)验证等角:;(4)观察光路是否可逆:;(5)漫反射:;(6)改变入射角(改变入射光线方向),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7)光线的理想化模型:;(8)折转光屏用白色的目的:;(9)实验应选较暗的环境目的是:;(10)实验时,折板应与平面镜垂直的目的:;(11)当光垂直镜面入射时,入射角为零,为什么看不到反射光线:。
光的反射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和反射现象

光的反射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和反射现象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之一,而光的反射则是光学领域一个重要的概念。
通过一系列实验,我们可以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和反射现象。
本文将介绍几个基础的光的反射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实验一:平面镜的反射实验实验材料:- 平面镜- 尺子- 光源(如手电筒)- 白纸实验步骤:1. 将平面镜放置在桌上,确保其处于水平位置。
2. 在平面镜的前方,放置一张白纸。
3. 通过尺子测量白纸和平面镜之间的距离,并记录下来。
4. 打开光源,将其照射到白纸上。
5. 观察在白纸上形成的光斑,同时注意观察平面镜中的反射光线。
6. 移动光源的位置,观察光斑和反射光线的变化。
实验结果和讨论: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光线在平面镜上的反射遵循以下规律:-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垂直于镜面的直线)在同一平面上。
- 入射角(入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等于反射角(反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
实验二:凸透镜的反射实验实验材料:- 凸透镜- 光源(如手电筒)- 反光纸实验步骤:1. 将凸透镜放置在桌上。
2. 在凸透镜的后方,放置反光纸。
3. 打开光源,将其照射到凸透镜上。
4. 观察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和在反光纸上形成的光斑。
实验结果和讨论:在凸透镜的反射实验中,可以观察到以下现象:- 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发生折射,即光线改变方向。
- 光线并不会在凸透镜上产生反射。
实验三:反射角的测量实验实验材料:- 反射角测量器(如反射角仪器)- 光源(如手电筒)实验步骤:1. 将反射角测量器放置在桌上,并调整其位置使其垂直于桌面。
2. 打开光源,照射光线到反射角测量器上。
3. 观察测量器上的刻度,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实验结果和讨论:通过反射角的测量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不同入射角对应的反射角,可以进一步验证光的反射定律。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入射角和反射角之间存在着特定的数学关系。
当入射角增大时,反射角也会增大,两者呈线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