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政课实践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一、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原则p1071、方向性原则;2、授业与传道相结合原则;3、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4、正面教育与积极疏导原则;5、师生民主合作原则;6、课内课外教学活动相结合的原则;7、创新性原则;8、以鼓励为主的原则。
二、说课与上课的区别1、要求不同。
上课主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说课则不仅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而且还要说出“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
2、对象不同。
上课是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间的双边教学活动;说课是课堂外教师同行间的教研活动。
上课的对象是学生,说课的对象是具有一定教学研究水平的领导和同行。
由于对象不同,因此说课比上课更具有灵活性,它不受空间限制,不受教学进度的影响,不会干扰正常的教学;同时,说课不受教材、年级的限制,也不受人员的限制,大可到学校,小可到教研组。
3、评价标准不同。
上课的评价标准虽也看重教师对课堂教学方案的实施能力,但更看重课堂教学的效果,看重学生实际接受新知识、发展智能的情况;说课重在评价教师掌握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应用教学理论以及展示教学基本功等方面。
说课是介于备课和上课之间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对于备课是一种深化和检验,能使备课理性化,对于上课是一种更为严密的科学准备4、内容不同。
说课一般是说明你要说课的理论依据,要告诉别人你怎样教和你这样教课的依据,而上课则主要是把这节课我们所要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5、目的不同。
上课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知识。
增加他们的知识文化素养,提高他们的技能,而说课则是帮助教师对教学有一个比较高、比较深的层次进行了解,从提高教师的素质。
三、思想政治课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和基本方法p105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方针,是教学工作的指导方向和追求的目标。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中指出:“改革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关键是坚决贯彻执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1、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密切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这是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合格接班人的重要条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校思想政 治理论课 实践教 学现状和存在 的问题 , 以及选择 实践教 学模 式需要 考虑 的时间 、 地点、 次数 、 条件 等 因素 ,
可提 出高校 思想政 治理论课 的 实践教 学的基本 思路 和实施 方案 : 学校 的思想政 治理论课教 学部 门对 四 门思想政 治
理论课 的实践教 学进 行统筹规划和督促检查 , 根据各 门课 程 的特点和教 学需要 合理 分配 实践 学时和 实践 内容 , 使 四 门思想政 治理 论课 的 实践教 学既有 重点分工又有协作配合 , 共 同达到实践育人 目的。
中 图分 类 号 : G 6 4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9— 4 4 7 4 ( 2 0 1 3 ) 0 s c us s i o n o n t he Pr a c t i c a l Te a c h i n g Mo de l o f t h e Co ur s e s o f I de o l o g i c a l a nd Po l i t i c a l The o r i e s i n Uni v e r s i t y
Y A N G Z i - j u n , X U Y i — w e n
( S c h o o l o fP o l i t i c a l S c i e n c e , S o u t h w e s t J i a o T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C h e n g d u 6 1 0 0 3 1 ,C h i n a )
西 南交 通 大 学学 报 ( 社 会科 学版 )
2 0 1 3年 7月
J OURN AL OF S OU T HW E S T J I AOT O NG UN I VE RS I T Y
(完整版)初中政治课程标准《人教版》

(完整版)初中政治课程标准《人教版》
初中政治课程标准《人教版》(完整版)
介绍
本文档是《人教版》初中政治课程的完整标准。
旨在提供给教师、学生和其他相关人士参考,以便了解该课程的内容和要求。
目标
该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思维品质,使其具备基
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研究政治课程,学生将了解国家的
基本制度和政策,培养良好的公民意识和道德行为。
内容
该课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 政治理论基础:介绍政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如国家、政权、社会主义等。
- 国家和政府组织:了解国家和政府的组织结构,如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等。
- 公民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道德品质,让他们成
为有责任感和爱国心的公民。
- 政治制度和实践:研究各种政治制度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以及政治实践的相关案例和经验。
教学方法
为了达到预期目标,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践、小组活动等。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
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评估方式
为了评估学生的研究成果,可以采用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
多种评估方式。
评估应注重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思维能力的综合
考察,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结
《人教版》初中政治课程标准旨在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培养,让
学生掌握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
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学生
将更好地理解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发展,培养积极的公民意识和道
德品质。
高中思想政治“四线四环”议题式教学的实践路径探究

高中思想政治“四线四环”议题式教学的实践路径探究摘要:议题式教学是活动型课程的主要实践路径。
本文的议题式教学倡导以“四线”即知识线、能力线、素养线、价值线四个维度为依托,进行话题导入、主题展示、问题探究、议题总结这四个教学环节。
这种新型教学方式不仅遵循了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与教育教学规律,注重高中思政课的价值引领,而且形成课堂教学的空间格局与架构框架,有助于更好地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四线四环”、议题式教学议题式教学是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的有效路径之一,而“四线四环”议题式教学通过线式架构的途径,旨在提升高中思政课教学质量,打造有增值的活动型课堂。
为检验“四线四环”议题式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就如何开展“四线四环”议题式教学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初探,尝试构建“四线四环”的教学新模式,提升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实效。
一、“四线四环”议题式教学的内涵“四线四环”议题式教学是指结合新时代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遵循“循序渐进”和“知行统一”两大学习规律,依据知识、能力、素养、价值四条主线,按照“认知衔接—知识理解—知识应用—知识迁移”的认知路线,融合任务型、议题式、情境化和活动性四个基本特征,构建的“话题导入—主题展示—问题探究—议题总结”四个环节递进的教学模式。
知识线是议题式教学的基础支撑,能力线是议题式教学的基本原则,素养线是议题式教学的核心要义,价值线是议题式教学的内在要求。
由知识发展为能力,能力提升为素养,素养凝练为价值的梯度,设计议题式教学课堂线式架构,能有效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前后有序。
二、“四线四环”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政课中的应用路径(一)话题导入,引导必备知识线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课堂话题导入是衔接新旧知识、贯通前后内容的纽带,是启迪思考与开发学生智力的良机。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调动学生已知知识进行话题导入,构成由“已知知识—必备知识—重点知识—创生知识”为主干的知识线,实现在最短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为新课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途径与实践

(. 1 天水师范学院 经济与社会管理学 院 , 甘肃 天水 7 10 2 首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 4 00;. 北京 107 ) 0 0 3
摘
要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 , 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 的基础和 目的之一 , 0 在“ 5方案” 的实施 中 ,
te p o e s0 a h n .We ma e ap i t te gh nn a h rtann g ig d e t er s ac lsr m a h n h rc s f e c ig t d o n srn t e ig t c e ri ig. on e pi ot e e rh o ca so f o e n h f t c ig e a d i p o i g te ma a e n f e c i gl k .B c u e w a e e p o e h p r a h sa d p a t e b u ec n t c n m rv n h n g me o a hn i s e a s e h v x lrd t e a p o c e rc i s a o t h o sr — t t n n c t u t n o o re ioo  ̄y u o re eo m n o sr cin h v il e u s n i e u t. i fc u s svg ru ,o rc u s sr fr a d c n tu t a e ye d d s b t t r s l o o a a l s
第 19卷 2009年
第 6期 第 6期
兵 团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0F BI NGTUAN EDUCAT 0N NS T E 1 I TI UT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融合“工学结合”研究

[摘要]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改革的主方向,也是提升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的主阵地,工学结合给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出现了新问题,从教学理念、内容、方式、考评和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融合“工学结合”,不断提升教学实效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工学结合;融合[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8)18-0107-03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融合“工学结合”研究①王秀萍1,崔华前2(1.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台州318020,2.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杭州310000)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要“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1]工学结合人才模式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既迎来难得的新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因此,思政课教师应思考在实践教学中如何贯彻工学结合理念,认清工学结合给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积极探索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融合工学结合教学路径,切实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
一、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融合工学结合具有新优势(一)工学结合使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了更充足的时间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的专业实践、实训教学明显强化、学时显著增加,实践性教学时数超过了总学时数的50%,与此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例如,我校新生进校后为了使学生真正体验职场生活,各二级学院开展相应的“集中实训月”实践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集中开展专业实训,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便是该项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项具体实践作业都伴随着相应的思想政治教学要求和内容,让理论性的思想政治教学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之中。
思政课实践是什么课程

思政课实践是什么课程思政课实践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贯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这种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成为有远见、有担当、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并引导他们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积极作用。
实践面向的目标思政课实践旨在通过实际行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独立思考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实践活动通常包括社会调研、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多种形式。
这些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生活,增强他们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
实践的内容思政课实践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多个方面的社会实践和义务活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思政课实践形式:社会调研通过深入社会调研,学生可以对社会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
例如,学生可以选择调研社会发展、环境保护、教育问题等,了解不同问题的情况、原因和解决办法。
这种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调研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培养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参与意识。
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一种通过参与社会组织、社区服务、企业实习等途径,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活动。
这种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环境、学习社会规律,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例如,学生可以参加社区服务,开展志愿活动,为社会公益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创新创业创新创业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形式。
思政课实践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创业比赛、创新设计等活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种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实践的重要意义思政课实践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实践活动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培养他们为社会做贡献的意识和能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的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第39卷㊀第2期2023年4月思想政治教育研究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earchVol.39㊀No.2Apr.2023㊀㊀基金项目: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 研究生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发研究 (2020JGSZ030)㊀㊀作者简介:周江平(1979 ),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㊂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的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周江平(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衡阳421001)摘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的研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长期寥寥数篇到快速增长的发展过程㊂研究涉及到理论渊源㊁内涵㊁特点㊁功能㊁原则㊁要求㊁不足等诸多方面,内容丰富但仍然存在研究不全面㊁不深入等问题㊂综合整体研究状况,其研究发展趋势表现为:研究广度由整体性的研究向分项问题研究发展;研究深度由笼统的论述向深入的论证发展;研究维度由本体性研究向创新性研究发展;研究方法由传统研究法向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研究法发展㊂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研究现状;趋势DOI :10.15938/ki.iper.2023.02.018中图分类号:G642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672-9749(2023)02-0104-05㊀㊀中央宣传部㊁教育部‘关于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教社科[2015]2号)要求: 各地各高校要积极推进专题教学,凝炼教学内容,强化问题意识,构建重点突出㊁贴近实际的教学体系㊂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也肯定了思政课改革中专题式教学法的探索㊂同年,中共中央办公厅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则要求: 分课程组织编写高校思政课专题教学指南 ㊂可见专题式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性㊂这种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使用也确实较为广泛,研究者也较多,其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如下:一㊁研究基本状况目前,有16本书籍专门论述某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题式教学法,代表性的有韩建新主编‘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⓪课程专题教学研究“(2013年);万林艳主编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专题化教学研究“(2018年);彭付芝主编的‘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专题化教学研究“(2018年)㊂尚无1本专门研究整个思政课专题式教学方法的著作,但有1本著作论述了思政课的 问题导入㊁专题拓展 式教学方法㊂在其他一些整体论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的书籍中,也有研究者对专题式教学法有所涉及㊂论文方面,截至2022年底,在中国知网中,以改革开放以来27门思政课程名称与 思政课 ㊁思想政治理论课㊁ 两课 ㊁思想政治课等为题名作第一检索词,以 专题 为第二检索词,搜集到论文938篇㊂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专题式教学法研究主要繁荣于近10年,自1993年出现第一篇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的论文后(为赵宝云所写的‘马克思主义专题教学浅谈“),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并没有引起重点关注,但从2009年开始,研究论文数快速增长,成为研究的热门之一,只是近三年有下降趋势㊂二㊁研究内容概况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的研究内容较为丰富,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㊂第2期周江平: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的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1.渊源及理论依据:根据早期发展成果,探究理论渊源关于专题式教学法的渊源及理论依据的论述主要见于李松林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㊂该书简单阐述了专题式教学法的源起,着重论述其形成时的指导思想,认为专题教学模式是一些教育家(主要是前苏联的一些教育家)自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至今影响越来越大㊂结合专题式教学法对素质教育的促进功能以及专题式教学的课程模式特点,李松林认为专题式教学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多元智能理论,我国教育界越来越认识到多元智能的重要价值,认为多元智能是对学生素质的最好诠释㊂而专题教学法是基于它的主旨在于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教学活动模式㊂因此,现已成为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主导模式㊂另一个是STS课程模式,STS课程是一种以科学教育为主,并将技术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整合在一起的课程模式,而STS课程模式通常采用专题课的方法进行,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方法的改革中也借鉴了该模式的理念和特征㊂[1]2.定义与内涵:基于一般性概念,定义具体内涵学者们在论述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之前,一般都会论及专题式教学法的定义及内涵,因此,关于专题式教学法的定义说法种类繁多㊂但主要分以下三类,一是突显课程内容重新整合类㊂二是突显社会现实与学生实际融入教学类㊂三是课程内容和社会现实与学生实际同时整合类㊂大部分的定义基本上都强调两点,第一,遵循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是前提㊂第二,以问题教学方式进行㊂具体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法的定义也有研究者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进行了概括,指出: 所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立足于学生的问题意识,合理调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把教材中的重点㊁难点与疑点理出,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讲授,最终达到使大学生接受比较系统和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最大限度地实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㊁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㊂ [2]3.特点与功能:洞析自身特点,阐述独特功能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的特点与功能,学者们一般着眼于专题式教学法本身的特点进行论述㊂一般认为,专题式教学法特点有以下几点:第一,主题鲜明,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第二,内容丰富,思想性与理论性强;第三,方法多样,开放灵活;第四,互动性强㊂正因为这些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得到众多教师的青睐,而且这种教学法在现实中能有力地促进教学,有自身独特的功能,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㊂第一,从对教材再加工的特点出发论述专题式教学法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中的载体作用㊂第二,从以问题为中心的特点出发论述专题式教学法对课程内容的优化整合作用㊂第三,从对理论探索的针对性和深入性出发论述专题式教学法对学生思维的锻炼作用㊂第四,从灵活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出发论述专题式教学法对教学内容的丰富作用㊂第五,从机动性的特点出发论述专题式教学法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突出矛盾的化解作用㊂第六,从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出发论述专题式教学法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作用㊂总之,思政课专题教学改革真正实现了思想性㊁理论性和亲和力㊁针对性的深度融合㊂ [3]4.实施原则:结合课程与学生需要,详论四大原则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专题式教学法的原则,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㊂第一,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的要求论述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的科学性原则㊂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本身有何要求与特性?有学者认为, 科学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属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发展的内在规定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严密科学性的课程,在专题讲授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科学性的原则㊂ [4]第二,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各专题之间的关系论述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的整体性原则㊂有学者认为, 要防止专题教学内容的碎片化,注重教学专题之间的衔接性和系统性,脉络贯通,在讲授中既重视模块,又重视教学内容的逻辑线索㊂ [5]第三,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设计的要求论述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的逻辑性原则㊂有学者认为,思政课教学 内容设计要层次清晰㊁观点明确㊁材料翔实㊁逻辑严谨 标题层次之间要有严谨的逻辑关系,相辅相成,共同支撑并回应主题 [6]第四,结合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论述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的强化问题意识原则㊂有学者指出, 问题是专题化教学的有效载体㊂高校思想政501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3年治理论课专题教学以问题为出发点和核心, 以培养学生形成包含发现问题㊁界定问题㊁综合问题㊁解决问题㊁验证问题五个环节的完整的问题意识,强化学生的主动性㊁主体性㊁实践性㊂ [7]因此,有学者认为: 在专题教学设计过程中,必须始终带着问题意识,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回答当前世界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㊂ [8]5.实施要求:着眼教学目标与实效,提出多样要求学者们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的实施不是随意的,对教学实施的各方均有一定的要求㊂从教学目标㊁实施途径等方面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群的实施要求㊂有以下三种主要观点: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群的构建要以教学总目标为轴线㊂第二,深化教学方法改革是专题群 活 起来的重要途径㊂第三,优化教学队伍结构是专题群 动 起来的关键因素㊂从专题之间的整体性入手分析集体协作和沟通的必要性㊂有学者指出,思政课专题教学要融人和, 专题设计要做到团队同拼共赢 除却氛围上的和谐彼此帮助,人和更重在团队成员能力上的分工合作以及教师个人教学科研的共同提升㊂ [9]因此,也有学者强调,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法中教研室应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在教研室教师间应创设敢于竞争㊁乐于合作的氛围㊂从专题式教学法对教师个人要求入手分析教师个人努力的必要性㊂有学者认为, 专题讲座要求教师有广阔的学术视野和丰厚的积累,有对于所涉及的理论和问题的深入研究和独到的见解㊂与此同时,还要求教师对于理论所涉及的现实问题有及时的了解和把握㊂ [10]因此,教师个人努力显得十分必要㊂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的复杂性入手分析教学管理部门支持的必要性㊂有学者认为,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全校规模的大课,没有教学管理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将寸步难行㊂教学管理部门从排课到考试,都需要对这样的改革给予特殊的支持,如优先提供大的多媒体教室,合理的时间安排以及统一的考试规划等㊂ [11]从教学改革实践中总结经验并提出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 在专题教学内容方面,要强调思想性和理论性,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创造性转化 教学方法方面,要强调亲和力与针对性,强化表述方式和信息技术的应用 [12],并且要利用网络教学,延伸教学空间等㊂6.不足及解决办法:分析多面深层不足,寻求弥补措施专题教学也有自身的弊端,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㊂第一,从专题设计的目的㊁内容及创新角度论述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㊂学者们认为,可能存在专题设计偏离教学大纲,与现行教材雷同,缺乏新意等问题㊂ 应对专题设计存在问题的对策主要是围绕教学大纲,研究教学内容,专题设计做到独立性㊁现实性㊁针对性和科学性㊂ [13]第二,从教师调配与任务分工角度论述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可能存在的组织与管理问题及解决办法㊂组织与管理方面的问题有两个, 一为专职教师调配难,二为课堂教学组织难 , 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可以尝试 集体备课,大班讲座,小班讨论 的教学管理组织模式㊂ [14]第三,从知识传授的系统性角度论述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对学生知识学习的影响及解决办法㊂有学者认为, 专题化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与重组,那么在保留与现实问题相关的重点内容之后,所 淘汰 的内容应当如何处置就成为难题之一 ,因此, 要在最大的范围将所涉及的理论提出来,进行逻辑整合㊂ [15]7.具体运用:立足实践教学经验,论述现实问题专题式教学法在每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有共同之处,但因课程的不同又有所差异,因实用性的关系,下文主要综述 05方案 主干课程专题式教学法的研究状况㊂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题式教学法的论述主要涉及三个方面㊂第一,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学者们论述专题式教学法在该课程中开展的必要性㊂第二,结合专题式教学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优化作用,学者们指出了专题式教学法在该课程中实施的客观依据㊂第三,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性质与目标,学者们指出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专题式教学设计的宗旨㊂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专题式教学法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方面㊂第一,结合教学实践601第2期周江平: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的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论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组专题式教学模式的优点㊂第二,根据教学的需要论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专题式教学完善的要求㊂关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下称‘概论“课)的专题式教学法研究是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最多的,涉及到了实施的依据㊁优势㊁分类㊁原则㊁应注意的问题和经验等多个方面的研究㊂第一,从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两个方面指出‘概论“课实施专题教学法的依据㊂第二,结合专题教学法的特点剖析‘概论“课实施专题教学法的优势㊂第三,依据课程的特点和实际教学的需要指出‘概论“课专题教学法的类别㊂第四,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论述‘概论“课实施专题式教学的原则㊂第五,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实需要出发分析‘概论“专题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㊂第六,从教学改革实践中总结出‘概论“课实施专题教学法的基本经验㊂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式教学法,学者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㊂第一,从深化理论教学与化解教学实践问题的角度论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式教学的必要性㊂第二,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要求的角度论述该课程专题式教学专题设计的要求㊂第三,从教学过程的优化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两个角度论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㊂三㊁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局限通过近几年膨胀式增长的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的研究已由一个不受关注的研究领域蜕变为一个较为热门的研究领域,从整体上看已经形成了系统性的研究成果,研究范围不断扩展,研究深度逐渐加强,研究内容日益深化,但仍然存在一些研究的问题与局限㊂第一,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的类型缺乏明确分辨㊂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应当也有类型之分,在所搜集到的文献中,可以发现有案例式专题㊁理论性专题㊁实践性专题以及教学组专题教学模式等关键词,但却没有发现有系统论述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类型的相关论述,亦没有明确的分类研究㊂第二,关于专题式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实施意义缺失系统研究㊂专题式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㊂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的特点与功能的论述中,以及在对一些课程中实施专题式教学法的优势的论述中,可以推断出专题式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意义的大致内容,但遗憾的是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并没有发现对实施意义的明确的系统论述㊂第三,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实施路径的研究欠缺科学性㊂在实施的问题㊁经验与要求的研究中可以大致推断出个别作者心目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的实施路径,但在所搜集到的资料中同样没有明确系统地体现㊂关于实施的路径有什么㊁为什么㊁具体怎么做㊁有无实效㊁影响实效性的因素何在等问题,都未发现有专题的论述㊂对于这种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之后有何效果和经验教训,也没有实证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其研究的科学性还有待加强㊂第四,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的不足论证不够㊂从相关的论述看,学者们一般指出的是这种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但这些问题是否真实存在?影响的程度又有多深?相关的论文中并没有深入研究,既缺乏充分的理论论证,也缺乏实际教学的验证㊂学者们也提出了一些针对不足的对策,但这些对策是否具有现实可行性?是否又会引发另一些难题?又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问题?对这些内容也缺乏相关的深入研究,也没有用实证研究来验证㊂第五,关于专题式教学法在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运用研究还不够深入㊂应当肯定,关于专题式教学法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的研究已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涉及到了实施的依据㊁优势㊁分类㊁原则㊁应注意的问题和经验等多个方面,研究相对而言较为深入㊂但在其它课程中的研究则显得不足,都主要涉及到两到三个方面的研究,缺乏系统性与深入性㊂四㊁研究趋势分析看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的研究趋势,既要分析现有的研究文献资料,也要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整体发展的趋势,总的而言有以下一些研究趋势㊂第一,研究广度由整体性的研究向分项问题研究发展㊂从总体趋势看,近几年的相关论文增长速701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3年度相当可观,虽然2016年开始论文数量有所回落,但年发表数量依然较大㊂可以预见未来几年,相关论文依然会有较大的数量㊂从关注点来看,2009年之前的研究多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整体性研究,2009年后才有越来越多的分项研究出现,可以推断这种研究还将继续㊂随着研究的发展,前文所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的类型㊁实施意义㊁不足之处等方面的研究,都将改变不受关注或较少受关注的状况㊂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的研究也将越来越走向系统化㊂第二,研究深度由笼统的论述向深入的论证发展㊂早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研究多为教师根据自身教学经验的总结㊂如2010年有一篇名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模式新探 的文章,该文主要介绍了专题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与优势,然后论述了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㊂而2022年有一篇名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的若干关系探析 的文章,则重点论述了进一步提升思政课专题教学质量必须解决好的六种关系,这是经过多年实践后,在思政课专题教学实施过程中对某一方面问题的深入思考㊂综观搜集到的论文,可以发现前期的研究一般都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简单总结与反思,而后期加入更多的教育教学理论与理性的分析,这一研究趋势将会进一步深化下去㊂第三,研究维度由本体性研究向创新性研究发展㊂早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研究,一般就是研究专题式教学法本身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少有突破此种教学法本体性研究的范畴㊂而近几年出现了许多专题式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相结合,或与其他理论相结合的研究㊂如,相关论文中就出现了 专题讲授+项目研讨 教学模式研究, 专题理论讲授,分组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研究,专题互动教学法研究,专题演讲讨论教学法,专题教学在CRP系统下的应用与创新研究等相关研究㊂这些研究都突破了将专题式教学法作为唯一研究对象的限制,有了更开阔的视野,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一种创新研究,这种研究趋势已越来越明显㊂随着时代的发展,慕课㊁微课与翻转课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已越来越普遍,如何让这些新的教学形式与专题式教学法有机结合是新时代研究者所要攻克的难题㊂第四,研究方法由传统研究法向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研究法发展㊂传统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经验总结与理性思辨等㊂随着研究面的扩展与研究深度的挖掘,这些研究方法已无法满足研究的需求㊂现代研究方法包含了实证研究㊁质性研究与混合研究等方法,这些研究方法已开始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研究中,但却极为少见㊂在传统研究的基础上,学者们需要通过实证去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的实施效果与问题,通过质性研究去深究问题的根源与本质,并以此为基础研究出更科学的教学方案㊂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两种研究法进行整合,即运用混合式研究法,从多方面进行研究㊂但在运用这些研究方法的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研究还不能忽视传统的研究方法,因为相关的研究还并未彻底,且新的实施经验会不断的涌现㊂因此,传统与现代研究方法的相结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法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㊂参考文献[1]㊀李松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27.[2]㊀包雅玮.信息技术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2):138.[3]㊀和思鹏.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改革创新研究[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20(4):85.[4]㊀唐业仁.专题式教学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9):106-108. [5][12]㊀张有奎,彭元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的若干关系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22(1):78-79. [6]㊀孙武安.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的实效性[J].中国高等教育,2018(21):41-42.[7]㊀陈红,米丽艳.高校思政课专题教学设计问题导向的实现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8(24):27.[8]㊀刘贵占.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6):84-87.[9]㊀陈红,米丽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专题设计中的合和 原则及其运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1):78.[10][11]㊀张雪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M].沈阳:沈阳出版社,2011:75,76.[13][14]㊀戴月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5):170-171. [15]㊀白夜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化教学中常见问题与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6):106-108.[责任编辑:张学玲]8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象之五:属相读物 您属X吗?那您“今年的发展前景并不明朗,阴云密 布,故切勿轻举妄动;事业或转工均非所宜。今年会有 颇多假象出现,必须提高警惕,慎防被骗!夏季及秋季 的运程较顺畅。” 这是在某些大都市街头一些地摊 乃至报摊出售的“香港著名心理专家黄大仙先生经过多 年属相研究与科学方法分析最新推出的属相读物”。 “读物”自我推介道:“能使你在事业、财富、பைடு நூலகம்情、 婚姻、健康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帮助你走向理想人生, 带给你幸福、平安、快乐!”“读物”还在开头特别表 明是用科学方法分析。“大仙”信口雌黄竟成了“科学 读物”!在深圳市一家大型的书店里,有关属相的书有 整整的一栏。书店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这些书籍大多编 排成卡通的形式,很显然其定位就是青少年群体。
哥特风,撒旦教,曼森体,移动终端占 卜,星座血型„这种力量在我们身边甚 至陪伴成瘾,让我们霎时“相信”,给 予我们“指引”信念。。
是对支配个人命 运的某些神秘力量的盲目崇 拜,它既无严密的组织,也 无严格的祭仪程式及固定的 礼拜中心,没有完备的理论 体系,是对社会具有极大危 害性的非理性的一种信仰和 活动。
有记者通过亲身体验感受了一回“现代迷信服务”。 某日记者的手机突然来了一条短信息:“想知道自己 的爱情、财富、事业、姻缘如何吗?发短信到18001 求个黄大仙神签,给您揭开今年的运势玄机。收费每 条0.3元。”记者按此方法试了一下,果然神速,两 秒钟不到就有回复,大意是:你已抽得第几号签,内 容是“名誉:偶有挫折,或别人不了解自己”,它还 热情地指导你回复不同字母可以重抽或者解签。 其实,这类“手机抽签”完全是一种“现代迷 信”,不仅无聊,而且有害,造成的影响是十分恶劣 的。当中受益的大概也只有手机运营商。提醒大家: 如果你的手机里也出现这样的信息,千万别理它;倘 若是你的朋友发给你的,你最好与他作一下沟通,希 望他终止这种有害的“游戏”,不要成为迷信的传播 者。
现象之三:网络测名 江苏常州一名40岁左右的男子拿着户口本来到 派出所,要求将家中四口人的名字统统改掉,还 出示了所在村委会的证明。原来,日前他到溧阳 一电脑测试场测自家四口人的名字,结果没有一 个超过90分。翌日,他向一老先生求得几个名 字,专程赶到溧阳让电脑评分,把超过90分的名 字拿回来,并要求派出所为其改名。 童小姐是北京一家高级俱乐部的策划总监,管 理学硕士,早年曾留学英国。可偏偏她相信网络 测名。童小姐说她在本命年的时候相当不顺,原 来是名字“惹的祸”,于是在几个朋友的怂恿 下,便张罗着改个名字,以期“改变命运”。童 小姐说,在京城的白领圈,改名风行着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正科政课程实践
“信”与“不信“? 我们如何建立我们的世界观和信仰 ?
物理1201 107宿舍单位 1230060021 陈澄 1230060022 陈璐阳 1230060024 崔晨曦 1230060025 杜彦丽 1230060031 刘迎 1230060035 王媛媛
“我们生活在一个欺骗与牺牲的社 会里,这里人们相比于为站起来抒 发自己,更乐于牺牲、被欺骗。 We live in a society of victi mization, where people are muc h more comfortable being victi mized than actually standing u p for themselves. ——Marilyn Manson”
现象之四:“笔仙”游戏 据介绍,眼下一种奇怪的“笔仙”游戏在武汉一些中小学 校园里很流行,尤其是女生玩得较多。 其玩法是:晚上熄灯点燃蜡烛,桌上铺一张白纸,在纸上 写数字。玩家两人中,一人左手手指交叉入另一人右手手 指,把一支铅笔夹在交叉的手指间,让笔尖轻轻接触在白纸 中央。然后闭上眼,念叨“笔仙快来吧”等,并开始发 问。 然后,根据笔尖运动在纸上而划出的痕迹,推测得出“答 案”。被传得很玄乎的说法是:“玩的时候,玩家自己的手 并没动,是笔尖在动,问题的答案全是笔找出来的。”武汉 东西湖区吴家山第四中学有家长反映:其孩子因玩“笔仙” 游戏,经常做噩梦。杭州的沈同学告诉记者,居然有学生因 为玩这种游戏而相信了鬼神之说,患上了精神障碍。
现象之一:电脑算命
现象之一:电脑算命 日前,深圳市的一所中学对学生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 有超过10%的中学生迷信“电脑算命”。他们认为,一些事情早 就是命中注定的,例如考试、升学、中奖、遭灾等等,自己努力 是一个方面,但是运气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位学生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对“电脑算命”爱不释 手。孩子对他说,明年就要参加中考了,当然要算一下能不能考 上重点中学。某市的丽丽和小李是一对恋人,可正准备办理结婚 手续时,女友却因听信“电脑算命”提出分手。 甚至有“电 脑算命”算出人命的。福建省寿宁县山区农民林老汉的小女儿林 某两次高考落榜,但她并没有。 甚至有“电脑算命”算出人命的。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电脑算命”可信吗?据计算机专家介绍,“电脑算命”只不过 是一套由人设计的软件程序,输入相关内容后,得出的答案往往 大同小异,这与瞎子算命没什么两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