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组态软件的气动弹射试验测控系统设计
基于组态软件的飞机气动附件自动测试系统

随着 民航引进飞机数量的逐年增加 , 飞机维修任 务越来越多 , 在维修过程 中, 飞机气动 附件种类 多 、 数 量大、 拆换 率 高 , 是 飞机 检测 工作 的重 要测 试对 象 。 以 往的测试基本上仍采用传统的手工测量方法 , 测试精 度低 , 工 序繁 琐 , 而且 手 工 记 录测 试 结 果 , 不 便 于 进 行 系统的分析 , 难以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和测试档案。 目前 , 民航 用 的智 能 测 试 台 ¨ , 主 要 采 用 基 于 L a b V I E W 的数 据 采集 系统 , 由于 气 动 活 门测 试 系统 类 似于一般的气动控制系统 , 故对实时性要求不高。考 虑到运行的可靠性、 接线的便利性 、 报表及网络功能的 实现 和价格 因素 , 选 择 了基 于 组态 平 台 的 P c机 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手动 测试 效率低 、 误 差 大等 问题 , 选择基 于组 态平 台的 P C机 和 P L C上 下位机 的测 试 系统 结构 , 设 计 并 实现 了飞机 气动 附件 自动测 试 系统 。应 用组 态王配 方功 能 , 设 计 了 自动 流程 生成 模块 , 可 以提前 设 定参
数, 自 动完成测试 , 并实现报表 、 报警等功能。应用表 明该 系统安全可靠、 自动化程度高、 测试速度快 、 可
・
l l 0・
《 测控技 术) 2 0 1 3 年第 3 2卷第 7 期
基于组态软件的飞机气 动附件 自动测试 系统
臧小杰 , 邓继娜
( 中 国民航大学 航空 自动化学 院 , 天津 3 0 0 3 0 0 )
摘要 : 根据 飞机 部件 维修 手册 的相 关规 范 , 综合 实 际气动 附件 测 试 特 点 , 针 对 气动 附件 种 类 多 、 数量大、
基于计算机控制的飞机气动附件试验台测试系统的设计

流量 测试 。压力测 试 , 主要 是 对 气 动 附件压 力 调节 阀
的工作 范 围的测试 ; 体 流量 测 试 , 气 测试 项 目包 括 内、 外 泄漏 量和 总泄漏量 等小 流量测试 。
其他 测试 : 有些 气 动 活 门 的测 试 需 要 对 活 门蝶 形 盘 的打开 程度进 行 测 量 , 即需 要 角 度 的测 量 。蝶 形 盘 的打 开 角度 一 般 不 超 过 9 。 在 0 时 完全 闭合 ,0 时 0, 。 9。
完全 打开 , 测量 时 , 度传 感器 直接 安装在 测试 活 门 的 角 蝶形 盘钉杆 上 。也有 些气 动活 门 的测试需 要对 活 门 的
21 0 0年 第 4期
定条 件下 电流 、 电压 等参 数 。
液压 与 气动
5 7
数据 , 括各 压力 , 量 和 温度 传 感 器 的数 值显 示 ; 包 流 第
三, 测试 数据 记 录 存 储 部 分 , P C确 定 的 时钟 间 隔 按 L 向测 试数 据单 写入 测 试 数 据 , 将测 试 数 据 单 保 存 在 并 数 据 库 中。
5 6
液 压 与 气动
2 1 第 4期 0 0年
基 于 计 算 机 控 制 的 飞 机 气 动 附 件 试 验 台 测 试 系统 的 设 计
李 书 明 ,张 驰 ,白 杰
De i n o h r r f P e ma i c s o i s S a d T s S se sg ft e Aic at n u t Ac e s r t n e t y tm c e
基于组态王测控系统软件的设计及实现_李瑞先

58 路、 下压回路的压力阀门控制机构 , 按预定要求对试验 套管进行打压试验 , 以考核胶筒的性能指标 。 系统采用全自动 / 远程控制 / 手 动冗余结构 , 以保 证系统的高可靠性 。 本系统主要有压力控制和温度控制两大部分 。 压 力控制系统包括高压泵及稳压控制回路 , 供压管线 , 坐 封、 打压 、 泄压电动阀及控制回路 , 压力变送器及数据 采集 、显示系统 , 试验套管 。 温 度控制系统包 括油浸 罐、 导热油 、加热器 、 温度传感器及数据采集系统 、P ID 控制及显示系统 。 系统结构框图如图 1所示 。
D esign and R ea lization ofM easure m ent and Control System Software Based on K ingview
LI Ru ix ian1牞TAN Derong1牞Cao Y an feng2
牗 1 . Schoo l o f T ranspo rtation and V ehic le Eng ineering 牞 Shandong U niversity o f T echno logy 牞 Z ibo 255049 牞 China 牷 2 . Schoo l o f D istance Education牞 Shandong U niversity of Techno logy牞 Z ibo 255049牞 China 牘
《 测控技术 》 2006 年第 25 卷第 6 期
图 2 系统主界面Fra bibliotek图 1 系统结构框图
在图 1 中计算机作为控制和数据处理核心 , 通过 温度 、压力传感器 , 经 A /D 转换 , 采集温度与压力变化 数据 , 经过一系列处理 , 根据不同的指令参数 , 通过 D / A , I /O , RS485 等 , 去调节执行元件的动作 , 以完成不 同的任务 。 同时能够自动生成数据文件并存储 , 根据 需要打印报表和实时查阅数据曲线 。
弹射试验发射控制系统的制作流程

本技术涉及一种弹射试验发射控制系统,包括:远端发控设备、前端测控设备、飞行器控制设备及起连接作用的光纤、电缆;所述远端发控设备包括发控计算机、远端发控装置和光电转换设备一;所述前端测控设备包括前端测控装置、双通道直流稳压电源和光电转换设备二;所述飞行器控制设备包括供电电源和时序控制器;所述光纤、电缆用于系统通讯。
本技术的弹射试验发射控制系统具有高实时性、高稳定性、测试性好、安全性好、体积小、开发周期短的优点,满足时序控制要求。
技术要求1.一种弹射试验发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远端发控设备、前端测控设备、飞行器控制设备及起连接作用的光纤、电缆;所述远端发控设备包括发控计算机、远端发控装置和光电转换设备一;所述发控计算机用于人机交互,接收操作人员指令、显示试验状态、显示测试数据、下发指令;所述远端发控装置用于在接收到发控计算机传来的信号后启动弹射试验发控流程,并向测量系统发送时统信号;光电转换设备一支持RS422通讯协议,能够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传送给前端测控设备;所述前端测控设备包括前端测控装置、双通道直流稳压电源和光电转换设备二;所述光电转换设备二将远端发控设备传递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前端测控装置用于执行远端发控设备传来的控制指令,给飞行器控制设备发送控制指令;双通道直流稳压电源给前端测控装置提供双路直流供电;所述飞行器控制设备包括供电电源和时序控制器;时序控制器用于接收前端测控装置发送的控制指令并执行相关动作、上报测试数据给发控计算机、向测量系统发送数据;供电电源用于给时序控制器供电;所述光纤、电缆用于系统通讯,所述发控计算机与远端发控装置通过电缆通讯,远端发控装置和光电转换设备一通过电缆通讯,光电转换设备一与光电转换设备二通过光纤通讯,前端测控装置和光电转换设备二通过电缆通讯,前端测控装置和时序控制器通过电缆通讯,前端测控装置和双通道直流稳压电源通过电缆连接,时序控制器和供电电源通过电缆连接。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组态软件的PLC仿真实验平台设计

摘要可编程控制器(PLC)是工业控制领域的重要装置,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拓展。
对于培养专业工程技术方面人才的高校来说,PLC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的设计正是在基于改进PLC实验教学装置、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目的提出来的。
本文就当前高校PLC教学实验的现状和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的方案—基于组态软件的PLC实验教学系统。
论文的开始分析了现阶段PLC教学系统存在的一些弊端,接着介绍一些常见的PLC以及组态软件,简述它们的发展史,然后是基于组态软件仿真平台的实验原理。
本文使用的西门子S7-200PLC和WinCC(Windows Control Center)来讲述平台的设计。
最后通过几个简单的仿真实验,详细论述了该实验基于S7-200系列PLC和WinCC组态软件的实现方案,并建立了PLC仿真实验平台教学系统。
教学仿真系统不仅可验证PLC的控制程序的正确与否,还可直观逼真地显示PLC 动态控制过程,加深对PLC 实验的兴趣和理解,提高PLC课程的理论学习水平。
基于组态软件的PLC实验教学系统的建成,解决了高校开展PLC实验课程难的问题,较好的满足了高校PLC课程教学实验的要求。
关键词:实验教学,可编程控制器,组态软件,仿真ABSTRACT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 is an important field of industrial control devices.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automation technology, it is also expanding its range of applications. To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ch cultivate talents of professional engineers, PLC teaching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paper is brought up based on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PLC experimental teaching device and the quality of experiment teaching.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urrent condition of domestic PLC experimental teaching at present and summari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equipment in many universities, then propounded a new PLC experiment system based on industrial monitoring configuration software which is in combination of the base of previous studies.The beginning of the paper analyzed the drawbacks existed in present teaching system of PLC, then introduce some common PLC and configuration software.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ir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i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the simulation platform of the configuration software .In this paper, using the Siemens S7-200 PLC and WinCC (Windows Control Center) to tell the platform design. Finally through a few simple simulation experiment, the experiment is discussed based on S7-200 series PLC and WinCC configuration software implementation scheme, and the PLC experiment teaching system is established.Teaching simulation system can not only verify the PLC control program is correct or not,also can realistically according to dynamic control process of PLC, deepen the interest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PLC experiment and raise the level of theoretical study of PLC course. Of the PLC experiment teaching system based on configuration software is built, solved the problem of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the PLC experiment course is difficult, better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LC course teaching experiment.Key words: Experiment Teaching,PLC ,Configuration Software,Simulation1 绪论 (1)1.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情况 (2)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3)1.3.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3)1.3.2 论文内容安排 (3)2 课题相关技术介绍 (4)2.1 PLC (4)2.1.1 PLC的基本概念 (4)2.1.2 PLC的基本工作原理 (6)2.2 组态软件 (7)2.2.1 组态软件的基本概念 (7)2.2.2 组态软件的功能 (7)2.2.4 组态软件的特点 (11)2.3 仿真平台技术 (11)3 实验系统的构成及通信 (13)3.1 实验系统的构成 (13)3.2 OPC服务器的建立 (13)3.2.1 通信接口的设置 (13)3.2.2 OPC服务器的建立 (13)3.3基于WinCC的S7-200实验平台系统开发 (14)4 基于组态软件的PLC实验平台仿真实验 (15)4.1 刀具库选刀实验 (15)4.1.1 编写PLC程序 (15)4.1.2 组态画面 (16)4.1.3 对画面添加动态 (17)4.1.4 激活WinCC并运行PLC测试组态画面 (18)4.2 反应罐自动控制系统 (20)4.2.1 编写PLC程序 (20)4.2.2 组态画面及动态的添加 (23)4.2.3 组态画面的测试 (25)4.3 搬运机械手监控系统 (27)4.3.1 编写PLC控制程序 (27)4.3.2 组态画面及动态画面添加 (31)4.3.3 激活WinCC并运行PLC测试组态画面 (33)总结与展望 (34)参考文献 (35)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气动弹射器弹道模拟与性能分析

气动弹射器弹道模拟与性能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飞行器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而作为一种重要的飞行器,弹射器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弹射器技术中,气动弹射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为它可以实现高速、低成本、低污染、高效能的弹射。
气动弹射器在弹射前由弹射机械蓄储压缩空气,当需要弹射时,高压空气通过气管进入弹射筒,使得弹丸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极其快速的运动。
虽然前期投入较大,但经过多年开发,气动弹射器的現代化應用已经越来越成熟,同时其具有高效能、简单易操作的特点,成为一个具有非常广泛应用前途的弹射器。
气动弹射器发展的过程中,弹道模拟与性能分析是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弹道模拟和性能分析是指根据材料的力学性能,模拟气动弹射器发射弹丸的速度、加速度、飞行时间、弹道、射程、命中精度以及爆炸效应等物理量的过程。
弹道模拟和性能分析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包括弹丸尺寸、发射筒直径、弹簧初始压缩长度、气压、弹簧初始压缩程度、曲率半径等。
此外,还需要关注气动弹射器的性能参数,如弹丸的初速度、最大速度、加速度等,以及气动弹射器的发射频率、运转效率等方面。
在弹道模拟与性能分析方面,还需要考虑实验时可能产生的误差,例如:弹道中的阻力、重量、风阻等需要做预估,以及对气动弹射器的电磁干扰、外部电化学刺激、腐蚀等需作出量化估计;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计算模型和弹道模拟系统,有效地计算出弹丸的飞行轨迹和性能参数。
当然,在气动弹射器弹道模拟和性能分析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保护实验人员的安全。
首先,需要加强对实验人员的培训,让其了解每个实验环节的危险性。
其次,应选用高质量、耐用的材料以及先进的实验设备,以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气动弹射器作为一种新型的弹射器,在飞行器发展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弹道模拟与性能分析是气动弹射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向之一,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研究,以提高气动弹射器的整体性能,加速其应用的推广。
组态软件在气动自动化仿真测试中的应用

此, 我们 从教 学 与应 用的 角度 , 在充 分分 析 P C控制 技 术特 点 的基 础上 , 出利用组 态 软件 来开 发 各种 气 L 提 动执 行 元件 及其 动作 过程 , 而达 到对 基于 P C的气 动 自动 化系统 工 作过 程进行 仿 真测试 的 目的 . 从 L
1 组 态 软 件 技 术 特 点 及 仿 真 应 用 的可 行 性
中我 们使 用的 是北 京世 纪佳 诺公 司的“ 纪 星” 态软 件[ 世 组 2 1 .
在 基于 P C控 制 的气 动 自动化 系统 中 , L 涉及 众 多 气动 执行 元 件 和检 测 传感 元 件 , 了使 之 按照 控 制 为 要求 协 同工作 , 制程 序 正确 与否 是决 定整 个 系统 成 功运 行 的关键 所 在 .如果 没有 仿真 测 试 , 控 则程 序 1 期
南通 纺织 职业 技术 学 院学报 ( 合版 ) 综
J u n fN no gT xi o ain l e h o g olg o r a o a tn et eV c t a T c n l y C l e l l o o e
际仿 真 , 这样 就使 回路 图绘制 和相 应气 动 系统 仿真 相一致 .但是 , 软件 也 存在 不足 之处 , : 该 如 只能对 基于
继 电器 的 气 动 自动 化控 制 系统 进行 仿 真 测 试 , 于 以 P C为 控 制 器 的 气动 自动 化 系统 则 无能 为 力.为 对 L
Vo. 1 6。No2 .
2006 年 6月
J n 2006 u.
组态软件在气 动 自动化仿 真测试 中的应 用
孙 兵 ,赵 斌
( 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 南 南通 2 60 ) 2 0 7
基于MCGS某弹测设备自动调平系统

·63·兵工自动化Ordnance Industry Automation2018-11 37(11)doi: 10.7690/bgzdh.2018.11.013基于MCGS 某弹测设备自动调平系统范利军,王永杰(中国人民解放军63981部队,武汉 430311)摘要:为解决某型弹测设备使用过程中调平用时长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监视与控制通用系统(monitor andcontrol generated system ,MCGS )的自动调平系统。
采用基于MCGS 生成的控制软件对该设备倾斜角度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处理,输出控制信号至液压系统实现自动调平功能,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3种状态进行模拟仿真试验。
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调平用时少、精度高、操作简单、实用性强,能实现对弹测设备快速调平,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MCGS ;倾角传感器;液压油缸;电磁阀;自动调平 中图分类号:TJ760.2 文献标志码:AAutomatic Leveling System for Certain Type Missile Test EquipmentBased on MCGSFan Lijun, Wang Yongjie(No . 63981 Unit of PLA , Wuhan 430311,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ong leveling time during the operation of certain missile test equipment, an automatic leveling system is designed based on monitor and control generated system (MCGS). Using the control software based on MCGS, the tilt-angle data of the equipment is collected and processed in real time, the control signal is output to the hydraulic system for automatic leveling function, and 3 representative states are selected for simulation test.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has advantages of less leveling time, high precision, simple equipment operation, and strong practicability. It can achieve rapid leveling of missile test equipment and improve work efficiency.Keywords: MCGS; tilt sensor; hydraulic ram; solenoid valve; automatic leveling0 引言由于某导弹在点火发射时受到巨大的振动,可能会使弹上部分组件发生故障,为确保其质量可靠,在导弹发射前需利用专用测试设备对其进行振动试验和检测,而测试过程都是在测试设备调平状态的前提下进行,因此调平操作在试验和检测过程中非常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 如何实 现对 其精 确 测控 是保 证 试验 成 功 的关键 , 为 此 本文基 于组态软件设计 了该气动 弹射试 验测控 系统 。
1 气 动弹 射试 验 系统 气 动 弹射试 验 系统 是 在 原 有试 验 系统 的基 础上 ,
为了测试降落伞 的性能 , 大多采用 真实飞机进行 空 中投放 , 虽然 能 够得 到较 为真 实准 确 的数据 , 但这 样
( 1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机械工程及 自动化学 院, 北京 2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自动化 科学与电气工程学 院, 北京
1 0 0 1 9 1 ; 1 0 0 1 9 1 )
摘
要: 该文在 对 气动 弹射 试验 系统进 行 简单概 述 的基 础 上 , 针 对 测控 系统 提 出的要 求 , 基 于组 态软件
极 大 地增 加 了测试 成 本 和 试伞 员 的安 全 风 险 , 使 我 们 不 得 不考 虑采 用模 拟投 放 的方式 实 现测试 降 落伞某 些 性 能 的可 能性 。通 过高 压气 体将 内装 降落 伞 的被试 件
进一步提升其试验能力 , 提高 自动化水平。原有试验
系统 是采用 完全 手 动控 制 , 这 对 操 作 员 的工 作 提 出了 严 格 的要求 , 这 不但增 加 了操作 员 的劳动 强度 , 同 时也
弹射出去 , 至一定的投放高度 , 以模拟飞机投放时的初 始状态 , 经过几 级牵引最终实现 降落伞性能 的测试 。
本 试 验测 控 系统是 在原 气 动弹射 试验 系统 的基 础上 进 行 技 术改 造 , 旨在 提 高 测试 流 程 的 自动 化 程 度 。试 验 系统 的最 高压 力 可 以达 到 3 5 MP a , 属 于超 高 压试 验 系
[ 1 ] 阮健 , 李胜 , 裴翔 , 俞 浙青. 2 D阀控 电液激振器 [ J ] . 机 械
工程学 报 , 2 0 0 9, 4 5 ( 1 1 ) : 1 2 5—1 3 2 .
[ 2 ] 胡继 云 , 廉振红 , 邵洪 涛. 单 自由度 简谐振动机 械弹性 支
承 刚度 和激 振力 的设 计[ J ]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 ( 自然 科
存 在安 全性 和可靠 性 问题 。
1 . 1 原 气动 弹射试 验 系统组 成
2 0 1 3年第 2期
为此首 先对 试验 系 统 的气 路 系统 进 行 了改造 , 根 据试验 要求 , 在空 压 机 、 储气瓶组 、 气 动 弹射 装 置 的 连 接管 路上 分别 设计 安装 8个 压 力 传 感 器 、 4个 电 磁 阀 和1 7个 手 动 阀 , 这样 便 于 对 上述 系 统进 行 全 面 测控 。 新气 动弹 射试验 系统原 理 如图 2所 示 。
收稿 日期 : 2 0 1 2 - 0 9 . 1 0 作者 简介 : 付永领 ( 1 9 6 6 一) , 男, 河北 迁西人 , 教授, 博士 , 主 要从事新 型液压伺服系统理论与技术方面的科研 和教学工作。
发生了谐振 , 故导致信号能量突然加大。
4 结 论
的谐振 频率 , 始 终在谐 振 点对试 件进 行疲 劳试验 , 大 幅 度 减少 高频 疲 劳试验 时 间 , 提高 试验 效率 。
对 整 个试验 测控 系统进 行 了软硬 件设 计 , 其 中对操 作流程 的 设计及 监控 画面的 制作进 行 了较 为详 细的描 述 ,
然后 开发 了基 于 A T 8 9 S 5 2单 片机 的测 速模 块 , 并 实现 了上位机 组 态王监控 。最 终该 气 动 弹射 测控 系统 成 功 应 用 于 实际 , 并得到 了较 为 满意 的效 果 。 关键词 :气动 弹射 ; 测控 系统 ; 组 态软 件 ; 单 片机 中 图分 类 号 : T P 3 1 1 . 5 1 ; T H1 3 8 文献标 志 码 : B 文章 编号 : 1 0 0 0 - 4 8 5 8 ( 2 0 1 3 ) 0 2 - 0 0 3 9 - 0 6
2 0 1 3年 第 2期
液压与 气动
3 9
基 于 组态 软 件 的气 动 弹射 试 验 测控 系统 设 计
付 永领 , 范殿梁 ,荆慧强
Me a s u in r g a n d Co n t r o l S y s t e m De s i g n o f P n e u ma t i c C a t a p u l t
学版 ) , 2 0 0 6 , 2 7 ( 4 ) : 1 1 —1 4 .
耗主要克服惯性力 、 阻尼等组成的等效摩擦力 , 大幅度 降低能耗。另外 , 为了在保持振动载荷 幅值不变的前 提下以尽可能高的工作频 率进行疲劳试验 , 我们需要
进 一 步研究 通 过改 变单 出杆 液压 缸 的容积 来改 变 系统
参 考文献 :
电液 激振 器 的激振 力输 出 随着激 振频 率 的上升 会
逐渐减小 , 但会在某一频率段会突然增大 , 且输 出波形 为较为理想 的正弦波 , 因此我们可以确定 , 在这一频率 段 激振 器发 生 了谐 振 。
在工程 试 验 中 , 可 利 用 谐 振 能量 在 谐 振 点 对 试 件 进 行疲 劳试 验 , 因为振动 能量 由谐 振 能量提 供 , 系统 能
Ex p e ime r n t b y Co n f i g u r a t i o n S o f t wa r e
F U Y o n g — l i n g ,F AN Di a n . 1 i a n g ,J I NG Hu i — qi a n g
[ 3 ] 韩 意斌 , 俞浙青 , 阮健 . 新 型高频 电液激振器 [ J ] . 液压 与
气动, 2 0 0 7 , ( 6 ) : 6 7—6 9 .
[ 4 ] 雷 天觉 . 液压 工 程 手册 [ M] . 北京: 北 京 理 工 大学 出 版
社。 1 9 9 8 .
液压与 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