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产品初体验 | 写给所有-1岁的产品经理
产品经理-写给所有产品技术型CEO可复制的成功在投资人眼里才值钱

写给所有产品技术型CEO可复制的成功在投资人眼里才值钱文章这是一篇专门写给所有品类技术型CEO的文章,希望对你有所思考~enjoy~各位产品技术型CEO,大家好!一直想给你们写点小东西,因为我做硅谷蓝图这件事很大原因是想帮助你们这群人走的远。
做企业一定要有品牌,产品要有核心技术,很多CEO是技术理工男,凭着对半导体技术的执着和热情走上了创业之路。
很多产品很优秀,也打开了一定市场有了初步的成功。
但是公司马上就进入了发展的平台期,或者只是昙花一现。
这是因为产品从MVP达到PMF(产品市场契合)之后,有一个GoToMarketFit(营销契合)的商业化窗口期。
市场销售,做足特别是如何拖对点做好规模化,对再好的产品都是过不去的坎。
这个点踩不好,两眼这个产品的平台期就会一眼望不到头。
由于利皮扬卡相互竞争和资金消耗等等原因,这个窗口期是非常有限的。
没有海外市场销售的总体设计能力,美国市场或者不把市场销售设计作为产品设计的主要部分,产品就不会成功。
你之后的其他产品还是会有从MVP到PMF到GTMF的过程,每个GTMF也都有窗口期。
抓住了,做对了,产品就起来了。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集团商标虽然几十年没变,其实卖的产品完全不同。
但这个并不是在说不是你会有极其多次机会。
很多产品没到PMF就死掉了。
因为PMF很难,你必须珍惜GTMF。
所以我想对你说的第一句话是:必须把市场销售设计包括到中其,而不在意碰巧产品达到PMF之后才领悟的东西。
最起码要把销售管理摆到产品设计一样的高度来重视。
还有一种产品型的CEO,对销售管理采取的是外包的策略,即完全包给所谓的销售合伙人/VP,因为觉得自己不是做销售出身,所以管不了销售,也不愿意去管。
可惜外包的结果,绝大多数都不会太好。
不能不管销售等同于不清楚自己的业务发展,会造成对业务错误的乐观,导致在资源投入方面挹注的误判和浪费。
最终对自己公司投资业务的最终结果负责的只能保理业务是CEO,所以为了不在年底因为数字抓头皮,还是要对销售管理即便不是亲力亲为,也要做到知根知底,心中有数。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书笔记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书笔记《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书笔记1《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分为6章,从介绍什么是产品,什么是产品经理,以及如何入门产品经理,并且对产品经理所做的工作进行了一个系统的讲解,化繁为简介绍了一个项目从用户调研,需求分析,开发,上线,后期反馈等等环节产品经理从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如何做需求调研,如何做OK的需求文档,并且从产品需求升级到“项目管理”,如何协调各方关系,保证产品能够成功上线,讲解如何触及产品的灵魂,明白自己到底做的什么,用户需求和产品需求之前的区别,在有限的资源下面有的放矢的舍取功能,做正确的战略,最终告诉我们如何热爱生活,提升自我产品修养,做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是一本从入门到高阶产品经理养成的书籍,现在我们来逐章“庖丁解牛”的学习和剖析这本书的精华。
第一章《写给-1到3岁的产品经理》第一个章节,灌输给我们一个“产品”的概念,一种能够解决需求的东西,生活中处处是产品,产品分有形和无形,服务行业给人带来的整套解决方案或者服务,也是一种产品,因为产品繁多,于是一个优秀的产品的产品经理存在的价值就非常大,可以让世界更加美好,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
介绍了传统产品经理和现在的互联网产品经理的区别,从行业的形态,产品的形态和成本结构,用户的诉求和心态,赢利模式生命周期等等维度的区别,说明:如今的互联网产品经理需要更的侧重产品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过程,其中涉及产品规划,数据分析,用户研究,需求分析,功能设计,项目管理,敏捷方法等内容。
告诉我们如何入行“产品经理”,如何从生活工作中找到切入点去思考产品,逐步的步入这个行业,介绍作者自己在阿里巴巴的产品经理成长历程,从一个“打杂人员”,到接触到PD的概念,再到独立去负责一个产品,接触项目管理,发挥团队的力量,流程化的制定,并且提出产品经理的灵魂:爱生活,有理想,会思考,能沟通。
第二章《一个需求的奋斗史》“一个需求的奋斗史”主要介绍:(1)用户调研;(2)需求采集;(3)需求分析;(4)需求筛选;(5)需求管理;(6)需求进入开发等一个需求产品的种种环节。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写给产品新人读书笔记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写给产品新人读书笔记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写给产品新人读书笔记1. 前言作为一名产品经理新人,我们迫切需要掌握产品经理的核心概念和技能。
而《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本书,是一本极富价值的读物,可以帮助我们打破传统的观念,全面了解产品经理的职责和工作流程。
本文将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方式,总结和概括《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一书中的重要观点和理念。
2. 产品经理的定义《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一书明确了产品经理的定义。
产品经理是一位推动产品从概念到上市的核心角色,需要具备跨部门合作、用户导向和市场洞察的能力。
在这个角色中,产品经理需要将用户需求转化为具体的产品规划,并负责协调开发、设计和市场等各个环节。
3. 用户研究和需求分析用户研究和需求分析是产品经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通过深入了解目标用户的需求和行为,产品经理可以更准确地确定产品的发展方向和优化策略。
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中,作者提到了许多用户研究和需求分析的方法,例如用户访谈、市场调研、竞品分析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产品经理更好地了解用户,把握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4. 产品规划和设计产品规划和设计是产品经理的核心职责之一。
在产品规划过程中,产品经理需要明确产品的目标、定位和特点,并制定相应的产品路线图和计划。
在设计阶段,产品经理需要与设计师合作,制定产品的界面和交互设计,以提升用户体验和产品的竞争力。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中强调了产品规划和设计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些建议和实用工具,帮助产品经理更好地完成这些工作。
5. 敏捷开发和项目管理对于产品新人来说,掌握敏捷开发和项目管理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敏捷开发是一种迭代、协作和灵活的开发方式,可以提高开发效率和产品质量。
而项目管理则是协调各个开发环节,确保项目按时交付和达成目标。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中提到了敏捷开发和项目管理的原则和实施方法,对于产品新人来说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6. 用户反馈和数据分析产品上线后,产品经理需要关注用户反馈和数据分析,以持续改进产品。
【产品】《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书笔记

第一轮,产品规划阶段。
听用户定性地说,确定产品方向,做什么?随机抽样了40个用户做访谈,据此写出需求列表。
第二轮,某个项目的早期。
听用户定量地说,确定需求优先级,先做什么?投放了20万份调查问卷,确定了需求优先级的排序。
理解用户需求和产品需求之间的关系“Y”的越上面越是解决方案,越下面越是背后的目的。
“1-用户需求”,大多表现为用户的解决方案,往往是不好的,但好的“3-产品功能”一定是从用户需求转化而来,而不是凭空想出来的。
不要误解“创造需求”,你创造的只能是满足用户需求的解决方案——产品功能,而不是用户需求。
关于KANO模型最下面一条曲线叫“基础(功能)”,没有的时候,用户对产品无法接受,有了,也不会夸奖你,用户会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
所以,必5. 产品市场推广6.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产品经理的核心技能1. 沟通能力2. 无授权领导能力3. 学习能力4. 商业敏感度5. 热爱产品6. 注重细节,追求完美7. 日常产品管理能力适合产品经理读的书籍概括型:《产品经理实战手册》,王欣、夏济;《产品经理的第一本书》&《产品经理的第二本书》,哥乔斯市场营销:《水平营销》,科特勒;互联网思维:《启示录:打造用户喜爱的产品》,MARTY cagan;《结网》,王坚用户研究:《一目了然:WEB软件显性设计之路》,霍克曼;《点石成金:访客至上的网页设计秘笈》,克鲁格;《胜于言传:网站内容制胜宝典》,瑞蒂希设计:《设计心理学》&《情感化设计》,D.Norman交互设计:《软件观念革命:交互设计精髓》&《交互设计之路》,库帕企业管理:《公司进化论:伟大的企业如何持续创新》,摩尔;《跨越鸿沟》,摩尔;《创新者的窘境》,克莱顿·克里斯坦森;《罗伯特议事规则》,罗伯特。
用户体验为什么重要?如何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写给产品小白)

⽤户体验为什么重要?如何提升产品的⽤户体验?(写给产品⼩⽩)近年来“⽤户体验”被越来越多的提及和讨论,情感化设计,体验式设计,交互设计,UI,UE,UX这些跟⽤户体验相关的词汇如今也成为了我们谈论产品时的⽇常⽤语。
确实,产品、⽤户体验与我们的⽣活息息相关,也在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交流⽅式。
那⽤户体验到底是什么?产品和⽤户体验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联系?产品⼜该怎样去提升⽤户体验?本⽂将针对⽤户体验的相关问题进⾏探讨。
⼀,⽤户体验的前世今⽣“⽤户体验”这个词最早被⼴泛认知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设计师唐纳德·诺曼(Donald Norman)提出。
⽤户体验概念认为”⼀个良好的产品能同时增强⼼灵和思想的感受,使⽤户拥有愉悦的感觉去欣赏、使⽤和拥有它”。
图⽚⼈物唐纳德·诺曼。
唐纳德·诺曼认为,设计要从⼈的思维和感官层⾯来考虑,强调⽤户体验。
但如今的很多设计不仅没有以⼈为本,反⽽让⼈围着机器转。
没有去想着如何开发⼈的潜能,反⽽是利⽤⼈类的⽣物性,设计出会让⼈“⾃我伤害”的产品。
⽐如,不断推送通知的应⽤程序,就是利⽤了⼈类天⽣容易分⼼的特点。
诺曼呼吁⼈们要意识到这种“技术主导⼈”的现状,并且提倡回归以⼈为本,设计要解决问题,⽽不是创造问题。
他的⽤户体验思维在全球设计领域产⽣了极⼤的影响,并因此推动了⼯业设计和认知⼼理学的发展。
随着计算机和图形技术的快速发展,⽤户体验更多的体现在⼈机交互中,⽤户体验思维也引起了产品设计师,产品经理,互联⽹⼈的关注,并得以快速传播和发展。
说了这么多,⽤户体验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百度百科关于⽤户体验的释义更加明了:⽤户体验(User Experience,简称UE/UX)是⽤户在使⽤产品过程中建⽴起来的⼀种纯主观感受。
不管百度百科还是唐纳德·诺曼的解释,都可以看出,⽤户体验指的是⽤户在使⽤产品时的感受。
也就是说,⽤户体验的主体是⽤户,对象是产品,⽤户体验是⽤户在接触和使⽤产品过程中所建⽴的感受,感受是主观的,因此⽤户体验也是主观的。
产品经理的角色讲义(PPT 28张)

•
15、所有的辉煌和伟大,一定伴随着挫折和跌倒;所有的风光背后,一定都是一串串揉和着泪水和汗水的脚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16、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从未行动。有一天你总会明白,遗憾比失败更让你难以面对。
•
17、没有一件事情可以一下子把你打垮,也不会有一件事情可以让你一步登天,慢慢走,慢慢看,生命是一个慢慢累积的过程。
目录
产品经理是什么 产品经理的工作和要求 产品经理在不同产品周期的工作
产品的生命周期
成熟期
导入期
成长期
击退日趋激烈的竞争
扩大市场
使创新者开发新产品
衰退期
促销,改进 替代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战略
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战略 1、导入期战略 导入期特点:竞争对手少,销售增长缓慢
导入期主要推广活动 Pre-Marketing
•
6、人生中总会有一段艰难的路,需要自己独自走完,没人帮助,没人陪伴,不必畏惧,昂头走过去就是了,经历所有的挫折与磨难,你会发现,自己远比想象中要强大得多。多走弯路,才会找到捷径,经历也是人生,修炼一颗强大的内心,做更好的自己!
•
7、“一定要成功”这种内在的推动力是我们生命中最神奇最有趣的东西。一个人要做成大事,绝不能缺少这种力量,因为这种力量能够驱动人不停地提高自己的能力。一个人只有先在心里肯定自己,相信自己,才能成就自己!
产品线延伸 市场教育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战略
3、成熟期战略
成熟期特点:销售上升乏力,潜力犹存但控制耗时费力,购 买者对产品的特点和利益精通
成熟期主要推广活动
充分利用学术带头人,维持一定数量推广活动 促销活动创新 电子邮件 有奖征文 市场教育
写给数据产品经理新人的工作笔记

写给数据产品经理新人的工作笔记
作为新晋数据产品经理,您需要对在数据分析和产品管理方面熟练掌握以下知识:
一、什么是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指使用统计分析和技术工具对数据进行清洗、汇总和统计,并基于这些数
据得出结论的一种过程。
数据分析包括研究和解释已有的数据、对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建模
和统计分析、提出状况、实例和因果关系,以及识别客户和市场趋势。
二、什么是产品管理?
产品管理是一种综合管理方式,它集中在研究、开发、营销和销售产品的实践方面。
产品管理的核心概念是满足用户需求,即如何提供及时、有价值的产品给客户。
产品经理
的任务是识别市场机会、确定需求、为开发团队提供建议、规划产品风险评估、推出新产品、执行故障排除计划等。
三、数据产品经理如何工作?
数据产品经理需要具备数据分析、产品管理和合作管理技能,数据分析技能可以帮助
他们识别潜在的市场机会,而产品管理技能能够确保产品满足最终用户的需求。
具体的数
据产品经理的工作将根据不同的公司而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他们都需要以下工作:确
定风险、开发策略、管理迭代,向用户提供有价值、及时的产品体验。
要有效地掌握数据产品经理的知识,首先应该了解其数据分析和产品管理的基础知识,包括统计学、数据库技术以及数据可视化等。
此外,您还需要学习熟悉相关的管理工具,
以及使用焦点对象增强工作效率的实践。
除了相关技术外,您还需要学会如何有效地沟通
和协调,促进团队的团结协作,并且要不断学习和实践,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苏杰

原来,这些都是和商业目标有关的,车位多了,停车费高了,对好友数量的需求就会降低,这意味着用户互动的减少,与商业目标矛盾;而反过来,如果简单粗暴地试图增加互动,用户又会不高兴,也不行。 现在好像“偷菜”比较火,可惜我没玩过,玩过的可以试着用这种思路想一下,一定能发现一片从未到达的“世外桃源”。而这本书的写作过程,我也用上了做产品的套路,遵循了互联网产品设计的五个层次——战略、范围、结构、框架、表现。就算 这本书的实体,也到处有着思考的痕迹,比如勒口,你发现了没有?可以剪下来当书签,上面的一段话又是书名的真谛:
感谢公司。阿里巴巴宽松的文化、分享的氛围是这本书诞生的土壤。不得不再提起我的几位主管,这本书的第一个1 000字,其实就是我2007年7月的一份周报,当时我绝对没有主动写作的意识,完全是他们要求的。几年来,在他们的帮助和鼓励下,工作上的体会成为这本书源源不断的素材。到了最后,甚至在我提出了利用工作时间来做本书运营的想法时,他们也表示理解……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苏杰
———————————————————————————————— 作者:
———————————————————————————————— 日期:
ﻩ
自序
是谁?每次K歌都对着点歌面板评头论足。
是谁?逛超市时总在想“这个商品能解决什么需求?”
是谁?会给自己的个人发展做战略规划。
是谁?一定要在自己的婚礼中讲一个PPT。
感谢审稿人。是他们无私地贡献出自己的时间,让我这个后辈意识到自己在哪些方面能力不足,并且帮我明确了前进的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这样迷茫的过了一段时间,直到遇到了大学班主任也是系主任项老师的提点,慢慢开始了解到了产品经理这个职业,有趣,有创意,加上乔帮主偶像光辉的指引,遂决定入坑。
对的,喜欢,就是这么简单
2.产品经理是干什么的?怎么知道的?
一开始接触到产品经理,只知道他大概是设计产品的,他会琢磨用户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他会想一些很新奇、很酷的东西,高大上如乔帮主会站在“科学与人文的交叉路口”。
因此为了从零开始了解产品经理,我混迹于各大PM论坛看看诸位前辈写的文章,关注诸位大神的博客如kant,胖胡斐,也常驻知乎关注各大公司的PM不错过他们的一条动态,同时每天要求至少20分钟互联网资讯阅读以提升sense。
慢慢的,我发现,关于产品经理,众说纷纭,有人说产品经理主要是沟通,有人说文笔要好,要写文档。
而大家推崇的《启示录》《用户至上》《结网》《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等产品书籍中,关于产品的定义仿佛更加散,各有各的体系结构和说法,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标准。
一段时间过去了,我发现看的东西越来越多,但对于产品这个职位的理解,我仍然处于一个混沌、混乱、离散的状态,那么,产品经理,到底是干什么的? “
站在岸上是永远学不会游泳的”,在这句话的指引下,我到了学校附近的一家公司实习。
也是在这里实习的三个月间,我逐渐认识到了做产品的乐趣,也慢慢认识到,产品经理的工作都是围绕“
可行性,可用性,价值”这三个点来展开的。
同时,在实习期间,我承担了一些产品开发前期的筹备工作如用户调研,需求分析,竞品分析,事后也根据分析制作了产品原型。
面对面的与多位目标用户进行访谈,了解到他们日常工作中的痛点,听他们抱怨,听他们吐槽,听到他们的希冀,那时候我觉得作为一个产品实习生我是幸福的,我多次忍住了自己即将脱口而出的“放心,这个问题,我们来帮你解决”。
对,能解决用户的痛点,是一个PM的幸福。
同时我发现,其实用户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他们只会判断摆在自己面前的这个东西好还是不好,自己喜欢不
喜欢。
而产品经理的职责之一,就是找出用户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就像乔帮主一样,市场调研显示不看好触屏手机,但是乔布斯就是知道用户肯定会喜欢iPhone,我就是要把东西做出来给你,你用了之后就喜欢了。
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却挺实诚的,说的是不是这个理?
3.你适合当产品经理吗?
引用某公司的招聘要求“我们希望你:撕得过开发,懂得了测试,评得了设计….” 作为一个-1岁的产品新人来谈什么样的人适合做产品,我实在是不够格。
但是这里从各大公司的招聘要求以及我觉
得自己学习的一些经历来粗浅的说一说我的看法。
(1)要有产品感。
大家都说产品经理是一个“内门槛”很高的职业,看起来好像很多人都能做,但是入职后想要做好,做精,就得拼天赋,譬如乔布斯的做一个你就喜欢了,譬如张小龙、史玉柱对于人性的把握,这里我的看法太粗浅,希望各位拍砖指点。
(2)懂开发,懂设计,懂市场,懂一个互联网产品从0到1,从1到100的所有流程。
第一次实习的第一次需求评审会,我就亲眼目睹了因为各种原因,PM提出需求时,场下开发相互相视冷笑的场景,也目睹了产品与开发的相爱想杀。
借用一位产品前辈的话“产品需要什么都懂一点,因为产品需要对接的人太多了”。
(3)思维要能散得出去,也要能收得回来。
我曾颇以自己较为天马行空,较为跳跃,颇爱开脑洞的思维为傲,觉得这样的思维特别适合做产品经理,新的功能点,新的产品,不就是需要脑暴才能想得出来的吗?直到一次腾讯的群面,题目为“设计一款比大白更受欢迎的机器人”,讨论过程中我们针对现有的技术形式以及用户的需求设计了很多功能,但是最后面试官问,“这样一款产品,你们自己会买吗?”这个问题点醒了我,PM的思维不仅仅需要发散得出去,也要能收得回来,乔帮主以创新力max闻名,想必在他脑海里有无数创新产品的萌芽,但是回归apple后,他砍掉了当时apple大部分的业务。
思维发散出去了,也要能收得
回来,不仅要能收得回来,还能把收回来的这些想法以一个完美的逻辑结构结合起来。
这其实也就是我们在脑暴之后需要思考的,哪些是用户最迫切需要的,哪些是我们力所能及的。
在之后我发起的创业项目中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由于我在团队中同时也承担了产品策划和设计的职能,我急于搭建一个大而全的平台,太多思维散出去的内容舍不得收回来,导致后来在见投资人的阶段被投资人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弊病所在,也给后面其他同学的开发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和困阻。
(4)谈谈群面有意义吗?
曾经我对产品岗校招中存在的群面深恶痛绝,认为这个流程只是HR想出来为了节省面试人力,快速刷人的手段。
因为它偶然性大,看起来跟产品毫无关系,当然也因为群面筛人比例大。
但是在随后的经历中我逐渐发现,群面与产品日常工作中的某些场景太像了,有leader提出框架与方向,大家脑暴按照脑暴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leader把握节奏和讨论方向,极力力争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idea,最后leader总结拍板;bingo,一个产品或者一个小的功能定型了。
除了“无角色分配”这个预设带来的心态细微变化,流程像极了产品的日常。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PM是一个团队型角色,除了你逻辑严密,产品感爆棚,还需要你能与团队良好协作,群面也因而显得相当有意义。
4.我的产品初体验
写到这部分时,我发现我已经把我的许多体验穿插在了前面部分。
坑过开发,也坑过设计,和开发沟通时开发同学时不时蹦出的一两个技术名词心里的尴尬,对流程不熟悉导致延误的经历,种种
种种,让我深刻认识到路漫漫其修远兮。
希望我们踹过的绊脚石,都能在以后成为让我们登上更高殿堂的垫脚石。
作者:democheng,网易杭研实习PM(微信公众号:democheng)能够解决用户的需求是一个产品人的幸福。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中国最大最活跃的产品经理学习、交流、分享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