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月活动方案培训
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方案

免疫规划疫苗对于保护儿童、老年人 、孕妇和慢性病患者等弱势群体具有 重要意义,可以降低感染和传播风险 ,减少并发症和死亡。
查漏补种工作的必要性
提高接种率
查漏补种工作可以发现未按照规 定接种疫苗的人群,及时进行补 种,提高接种率,确保个体和群 体的免疫水平。
预防传染病爆发
查漏补种工作可以及时发现和解 决疫苗接种的漏洞,有效预防传 染病的爆发和流行,保护公众健 康。
组织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
实施查漏补种工作并进行监督 和评估
工作预期成果
提高适龄儿童的疫苗接种率和覆盖率 提高公率 建立完善的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机制和流程
03
工作计划与时间表
制定工作计划
确定查漏补种目标
明确需要接种的疫苗种类和需要 达到的接种率。
在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期间,我们成功地完成了目标任务,对管辖区域内的儿童进行了全面的疫苗接种排 查和补种。通过科学的计划和组织,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经验总结
在实施查漏补种工作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首先,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的协作和沟通是关键。其 次,做好培训和宣传工作,提高工作人员和公众的意识和认识,有利于推动工作的开展。此外,针对不同地区和 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补种计划和策略,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免疫规划疫苗案查漏补种工作方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背景介绍 • 目标与任务 • 工作计划与时间表 • 实施方案与措施 • 资源保障与支持 • 监督与评估 • 总结与展望
01
背景介绍
免疫规划疫苗的重要性
预防和控制传染病
免疫规划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 重要手段,通过接种疫苗可以增强个 体和群体的免疫力,降低感染和传播 风险。
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方案

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方案方案名称: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免疫规划疫苗是指在特定年龄范围内为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提供的针对特定疾病的疫苗。
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有部分人漏接了疫苗的接种,为了全面提高人群的免疫力,需要进行查漏补种工作。
二、目标和目的1. 目标:全面查漏补种,提高人群的疫苗接种率,增强免疫力,减少疾病传播风险。
2. 目的:建立查漏补种的工作机制,确保漏接疫苗的人群能及时进行补种,提高疫苗接种率。
三、工作内容和步骤1. 数据分析:收集和整理全面的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数据,包括已接种和未接种人群的信息。
2. 制定查漏补种计划: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不同人群的查漏补种计划,明确应接种的疫苗种类和接种时间。
3. 消息宣传:利用各种渠道,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向公众传递查漏补种的重要性和相关信息,提高公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4. 医疗机构培训:对参与查漏补种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疫苗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
5. 免费疫苗供应:确保查漏补种工作需要的免费疫苗供应充足,减少经济负担,提高接种率。
6. 接种点设置:合理设置疫苗接种点,方便公众进行补种,提高接种便利性。
7. 接种记录和跟踪:建立完善的疫苗接种记录系统,对已接种和未接种人群进行跟踪管理,确保漏接疫苗的人员及时补种。
8. 评估和总结:对查漏补种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总结,及时调整工作策略和方法。
四、工作保障措施1. 政策支持:制定并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支持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工作的开展。
2. 经费保障:确保查漏补种工作所需的经费投入,确保疫苗供应和医疗机构的运行。
3. 人力资源:加强人力资源的配置和管理,保障医务人员的数量和质量。
4. 疫苗供应保障:与相关单位或组织合作,确保疫苗的供应充足和及时。
5. 宣传与教育:加强对免疫规划疫苗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免疫的认知和接种的意识。
五、工作效果评估通过建立跟踪管理系统对查漏补种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对接种率和接种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2024年免疫规划查漏补种的工作方案范文

2024年免疫规划查漏补种的工作方案范文____年免疫规划查漏补种的工作方案范文摘要:在免疫规划中,查漏补种是确保儿童和成人免疫健康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____年免疫规划的顺利实施,制定一个系统化、全面的查漏补种工作方案是必要的。
本文以____年免疫规划为背景,结合国家免疫规划和相关疫苗管理制度,从人员培训、信息管理、宣传推广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方案。
1. 简介查漏补种是指对已接种人群进行疫苗接种的补充,以提高免疫力和预防疾病。
在____年免疫规划中,查漏补种作为免疫规划的重要环节,需要有系统化、全面的工作方案来推动实施。
2. 目标确保____年免疫规划的查漏补种工作能够顺利实施,提高儿童和成人的免疫健康水平,减少疾病发病率。
3. 方法在确定免疫规划查漏补种工作方案之前,需要以下几个步骤:1)制定相关政策和指南。
根据国家免疫规划和相关疫苗管理制度,制定免疫规划查漏补种的政策和指南,明确查漏补种的对象、时间和方式等。
2)人员培训。
培训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免疫接种技术、疫苗管理、疫苗安全监测等方面的知识。
3)信息管理。
建立免疫规划查漏补种的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儿童健康档案、疫苗接种记录、查漏补种提醒等功能,以便进行查漏补种的跟踪和管理。
4)宣传推广。
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和推广查漏补种工作,包括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开展免疫宣传活动等,提高公众对免疫规划查漏补种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度。
4. 工作方案根据以上方法,我们制定了以下具体的工作方案:1)政策和指南制定。
制定免疫规划查漏补种的政策和指南,明确查漏补种的对象、时间和方式等。
- 确定查漏补种的对象:儿童和成人中因各种原因未完成免疫接种的人群。
- 确定查漏补种的时间:根据免疫规划的要求,定期进行查漏补种。
- 确定查漏补种的方式:通过社区定点免疫接种、流动免疫接种和定期免疫接种等方式进行查漏补种。
2)人员培训。
培训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其查漏补种能力。
2024年免疫规划查漏补种的工作方案(二篇)

2024年免疫规划查漏补种的工作方案一、背景和目标免疫规划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措施,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有效地预防多种可预防疾病的发生。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一些人可能存在免疫规划中的漏补种情况,这会影响免疫效果和社会公共卫生安全。
因此,制定2024年免疫规划查漏补种工作方案,对于确保人民群众免疫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工作方案的目标是:1. 确定漏补种人群并制定针对性的免疫补种计划;2. 加强免疫疫苗接种宣传和教育,提高人民对免疫规划的认知和重视程度;3. 提高免疫接种服务的覆盖率和质量,确保免疫规划的顺利实施。
二、工作内容1. 完善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与公共卫生部门、医疗机构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通过该系统准确记录免疫接种情况,方便查找和统计漏补种人群。
2. 开展免疫规划查漏补种工作。
根据免疫规划及相关政策要求,对免疫规划中的漏补种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和调查。
首先,对曾经接种过疫苗但未完成免疫程序的人群进行查找,包括学生、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
其次,对新生儿出生后未能按时接种疫苗的情况进行检查并进行补种。
3. 制定免疫补种计划。
根据查漏结果,制定免疫补种计划,明确所需疫苗种类和接种时间。
确保每一位漏补种人群都能按时接种所需疫苗,达到免疫规划的要求。
4. 开展免疫宣传和教育活动。
加强免疫知识宣传,提高人民对免疫规划的认知和了解。
通过多种渠道,包括宣传广告、健康教育讲座、社区活动等,向公众普及免疫知识,提醒人们及时完成免疫补种。
5. 加强免疫接种服务体系建设。
加大对免疫接种服务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免疫服务能力和质量。
包括加强免疫接种点建设、提供充足的疫苗供应、培训免疫接种人员等。
6. 加强查漏补种工作的监督和评估。
建立免疫规划查漏补种工作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对补种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
及时发现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确保免疫规划查漏补种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
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方案

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方案一、查补对象以乡镇(街道)为责任单位,在本辖区内居住1个月以上,漏卡、漏证和达到免疫规划程序规定时间未接种的15岁以内儿童。
二、工作目标通过实施常规免疫和查漏补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全程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达到以下目标:(一)本县(市、区)儿童或外县(市、区)儿童在本地居住3个月以上者建卡率、建证率和纳入信息系统管理率达到100%;(二)所有适龄儿童含麻疹成分疫苗常规免疫全程接种率达到95%以上,其它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率达到90%以上;(三)2岁以内儿童,出生24小时内乙肝疫苗首针和9月龄内含麻疹成分疫苗第一剂次的及时接种率均达到90%以上;所有儿童,其余免疫规划疫苗达到免疫程序规定接种时间后3个月内及时接种率达到90%以上。
三、工作要求(一)查补频次1.月查补。
在常规免疫基础上,各预防接种门诊每月开展查漏补种工作。
目标人群主要以2岁以内儿童为主。
2.季度查补。
各乡镇(街道)每季度组织开展集中查漏补种工作。
目标人群主要以6岁以内儿童为主。
3.年度入托、入学新生查补。
每年在儿童入托、入学时开展预防接种证查验和疫苗查漏补种工作。
目标人群主要为15岁以内新入托、入学儿童。
4.临时查补。
根据省、市疾控中心统一安排和全县疾病防控需要,适时开展目标人群相关疫苗集中查漏补种工作。
(二)补种原则疫苗补种应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确定的补种原则进行。
具体可按照以下要求进行:1.未进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接种的儿童,按照疫苗免疫程序进行补种。
2.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规定剂次的儿童,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
3.未接种卡介苗的<3月龄儿童可直接补种,3月龄~3岁儿童对结核菌素或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阴性者补种,≥4岁儿童不予补种。
已接种卡介苗的儿童,无论是否形成卡痕均不再予以补种。
4.未完成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4岁儿童未达到3剂(含补充免疫等),应补种完成3剂;≥4岁儿童未达到4剂(含补充免疫等),应补种完成4剂。
[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月活动督导方案范文]
![[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月活动督导方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472bdd6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af.png)
[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月活动督导方案范文]为巩固常规免疫基础,消除免疫空白,筑牢免疫屏障,确保维持无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状态、力争实现消除麻疹目标,按照《平顶山市ⅩⅩ年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月活动方案》要求,县疾控中心将组织有关人员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活动督导。
为确保活动顺利实施,特制定本次督导方案。
一、督导目的1.通过查漏补种进一步提高适龄儿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
2.及时发现解决免疫规划工作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确保维持无脊灰状态,力争实现消除麻疹目标。
3.加强预防接种单位规范管理,促进免疫规划工作深入发展。
二、督导时间ⅩⅩ年3~4月三、督导内容四、督导实施1.督导人员、时间安排各级要成立有相应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工作督导组,采取巡回和定点督导相结合的方法,任务明确,责任到人。
要求每个乡(镇)有县级人员,每个行政村(居委会)有乡级人员进行督导和技术指导,对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活动进行逐级全程督导。
2.督导信息的收集3.督导要求各级督导人员根据所收集到的信息,工作突出之处给予肯定、表扬,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与被督导单位进行沟通、反馈,并予以妥善处理。
4.书写督导报告督导活动结束后,应完成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活动专项督导报告,包括:本次专项督导的安排和主要内容,被督导单位开展查漏补种活动的基本情况、查漏补种活动中的工作成绩和主要经验,督导中发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建议,督导后达到的工作效果,今后努力的方向等。
ⅩⅩCDC免疫规划科ⅩⅩ年3月附件:1.督导人员、被督导单位名单2.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活动督导表3.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工作督导报告附件1:ⅩⅩⅩⅩ年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月活动督导小组名单第一组:洪庄杨乡、遵化店镇、昆阳镇、邓李乡、龚店乡组长:梁丰玲成员:郭群亮第二组:廉村镇、水寨乡、龙泉乡、仙台镇、疾控中心门诊组长:李国民成员:侯智东第三组:城关乡、马庄乡、田庄乡、任店镇组长:宋东风成员:路宸龙第四组:辛店镇、保安镇、常村镇、夏李乡、叶邑镇组长:王相芝成员:顾跃辉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活动督导表被督导单位:_____乡(镇、街道)______(接种点)单位负责人:内容结果一、组织领导1.是否成立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领导小组?(以领导小组的人员名单为准)2.领导小组成员是否参加了具体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查漏补种准备、实施过程的协调,为现场工作人员提供后援保障,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3.在查漏补种开展之前是否已经完成了部门协调、协作?(目前有教育、卫生行政及其它部门已经明确各自部门的职责)4.是否有足够的人员参加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活动?(根据现场了解和登记的人员名单)5.工作经费落实情况:本级经费:________元,上级经费_________元。
社区卫生服务站脊灰疫苗查漏补种实施方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社区卫生服务站脊灰疫苗查漏补种实施方案篇一: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月活动实施方案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月活动实施方案根据《xx县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月活动实施方案》(长卫发(20XX)25号)要求,我院定于今年3-4月,结合“4〃25”预防接种宣传周,集中开展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月活动。
为使该活动顺利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以麻疹和脊灰疫苗为重点,提高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消除免疫空白,进一步提高人群免疫力水平,降低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疾病的发病和流行。
努力实现消除麻疹的工作目标,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
二、目标人群、实施时间和工作指标(一)目标人群在xx辖区范围内对4岁以下无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史或未全程免疫以及无接种证、卡的所有儿童(含流动儿童)进行接种证、卡的补登和疫苗的补种工作。
上述目标人群凡无疫苗接种禁忌症的,均需按照免疫程序进行补种。
对于一次补种不能完成的目标儿童在本次接种后需按程序完成剩余剂次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
(二)实施时间20XX年3月1日—4月30日。
(三)工作指标以村为单位,目标人群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9%以上。
三、经费安排及接种疫苗要求本次活动用疫苗、注射器由省级统一安排,工作经费由县级财政予以解决,预防接种经费从医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中解决,严禁向儿童家长收取任何费用。
四、组织实施(一)组织领导各村卫生室要成立多疫苗查漏补种月活动领导小组,从各方面给予全面支持,积极落实各项措施,保证本次活动的顺利实施。
我院防保科负责本次活动的业务指导、技术培训、疫苗及注射器的分发、现场监督等。
(二)社会动员和宣传各村卫生室要利用4.25预防接种宣传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宣传动员活动,与媒体密切协作,向公众宣传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和意义,增强群众主动参与意识,为本次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查漏补种方法为保证接种质量和接种进程,查漏补种活动采用边摸底边接种的方法。
查漏补种方案培训

查漏补种活动实施 ,具体 分为四个步骤:
• 一、制定行动计划 • 各乡镇卫生院要制定本地详细的强化免 疫计划,计划中要对本地本次强查漏补 种的各项活动做出详细安排
• 二、定好计划免疫薄弱区域 • 根据计划免疫薄弱区域划定标准,以乡 镇为单位开展自查,找出本辖区内计划 免疫工作的薄弱区域(行政村、屯), 努力消除免疫薄弱区和空白区。计划免 疫薄弱区域划定标准为:
查漏补种的对象和要求:
• 0~6岁儿童,即所有于2005年1月1日至 现在出生的儿童(包括新生儿),无论 以往免疫接种史如何,不管其居住地与出 生地,一律一一查对。各乡镇要加大对 流动人口聚居地、山区农村和少数民族 聚居地等重点地区的查漏补种工作力度, 提高接种率。
查漏补种时间要求:
• 各乡镇每两个月开展一次(即一年六次) 计划免疫目标人群的摸底登记与查漏补 种工作。
资料收集与报告:
• 要严格按照方案中有关资料统计报表填 写的要求,将每次查漏补种数据资料于 活动结束后5天内上报到覃塘区疾控中心 计免科。
谢 谢!
• 三、每两个月通过“预防接种系统”将 超过2个月未来接种的儿童名单分村打印, 各小组成员根据自己负责的行政村上门、 或通过电话通知家长带小孩来补种疫苗。 电话通知不到的,可让该村村医领取名 单回去通知家长。村医对因各种原因未 发出的通知单,注明原因并上报到负责 该村的组员。
• 四、每季度对外出儿童是否返乡做一次 搜索,如已返回,对未及时完成接种的 要及时通知补种;对已在外地完成接种 的,则由村医录入其存底的《预防接种 登记本》,然后及时将相关信息上报。
• 五、查漏补种组员的要求: • 1、填写当月查漏补种登记表(见附表) • 2、对发不出的通知单要向村医了解原因, 并做好记录; • 3、通知村医带其存底的《预防接种登记 本》,将该月该村屯新增的儿童信息补录 入电脑; • 4、提醒村医注意搜索外出返乡儿童和外 来儿童,及时将相关信息登记到《预防接 种登记本》,对未完成接种的儿童通知补 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技术措施
3、摸底登记时间原则不超过1周,并在接种 前5天左右完成,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摸底时 间。要求摸底登记儿童数应不少于登记在册 建卡儿童数。 4、摸底登记方法: (1)入户摸底(2)托 幼机构摸底 (3)人口流动较频繁地区,可 根据当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摸底登记方 法。
六、技术措施
5、摸底调查时,应重视登记流动儿童、计划 外生育儿童及边远地区儿童。对发现的未建 卡、未完成常规免疫接种的儿童,应补建卡、 证,并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在优先补种 麻疹疫苗和脊髓灰质炎疫苗后,再安排对其 他免疫规划疫苗进行补种。
接种点设置 和接种点人员配备
接种点设置 : 接种点人员配备:
现场接种
1、核实接种对象。 2、接种前告知和健康状况询问。 3、实施接种并做好登记。 4、严格安全注射措施。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和处理
在开展查漏补种过程中,一旦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 常反应,要按照相关要求,及时报告、调查、诊断 和处理。严重疑似异常接种反应,要遵照“先临床 救治、后调查诊断”原则,做到早期、正规、系统 治疗。 疾控中心、接种单位应当向受种者或其监护人做好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沟通解释工作。 按照及时、公开、透明原则,统一发布相关信息。
快速评估
查漏补种现场接种完成后,市、区县要组织 快速评估查漏补种接种率。 快速评估的重点是易被漏种人群和区域,如 农场、工矿企业、流动人口聚居地、边远地 区和常规免疫管理薄弱区域(城郊结合部 等)。 每个区县抽查1个街镇中10名儿童、1所城镇 托幼机构中20名儿童、1处集贸市场或城郊结 合部10名儿童,合计40名儿童。
接种方式
现场接种方式 :以定点接种。 散居儿童接种一般安排在社区卫生服务 中心;托幼机构设置临时接种点的,仅接种 在园适龄儿童。 对未到接种点接种的儿童,要采取再通知、 再动员等措施,确保所有应种儿童到指定地 点接种。接种期间如发现未登记在册目标儿 童,应作为应种儿童进行登记、接种,并计 入应种汇总数。
及时总结,上报资料
1、查漏补种接种率低于95%的单位,要认真 分析原因,并继续组织查漏补种,确保查漏 补种接种率达到95%以上。 2、资料收集和上报。本次查漏补种活动结束 后,各级应进行全面总结,并按要求逐级上 报总结报告与汇总报表;同时整理存档本次 活动相关文件、宣传、培训、接种报表等资 料。
谢谢!
(四)麻腮风三联疫苗: 查漏补种对象为18月龄~64月龄儿童,即 在2006年11月1日~2010年8月30日期间出 生的儿童。对尚未接种的,均给予补种1针次 麻腮风三联疫苗。对于2006年11月1日以前 出生的儿童,如需补种的,按照“自费、自 愿”的原则进行接种。
五、相关疫苗查漏补种要求
(五)乙脑减毒活疫苗: 未完成乙脑疫苗基础免疫或加强免疫的儿 童,给予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1针;如涉及到 多剂次乙脑疫苗漏种的儿童,在首次补种后, 按规定的免疫规划程序至少间隔一年补种第 二针乙脑减毒活疫苗。
五、相关疫苗查漏补种要求
(三)甲肝疫苗: 查漏补种对象为18月龄~64月龄儿童,即 在2006年11月1日~2010年8月30日期间出 生的儿童。对尚未接种甲肝疫苗的,均给予 补种1剂次甲肝减毒活疫苗。对于2006年11 月1日以前出生的儿童,如需补种的,按照 “自费、自愿”的原则进行接种。
五、相关疫苗查漏补种要求
六、技术措施
6、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单位应 核查、汇总摸底登记结果,填写《摸底与接 种情况汇总统计表》,并根据摸底和应种儿 童数、接种点数,计算各接种点每日可接种 儿童数,以工作日为单位,制定详细的接种 实施时间表,上报县级疾控中心。
疫苗运输和后勤保障
疫苗储存、运输要符合有关法规、规范要求, 凡不符合冷链储运要求的,不得储运疫苗。 建立严格的疫苗储运管理制度。为保证疫苗 冷藏储存、运输质量,
五、相关疫苗查漏补种要求
(八)白破二联疫苗: 仅限6周岁以上儿童,即2006年1月、2月出 生的儿童需完成1剂次接种。
五、相关疫苗查漏补种要求
(九)卡介苗: 仅限3岁以下的初种漏种儿童,即2009年1 月1日以后出生的儿童需完成1剂次接种。
五、相关疫苗查漏补种要求
(十)乙肝疫苗: 确保所有5周岁以下儿童全部完成3剂次接 种。同时,继续为1994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 人群做好乙肝疫苗补种工作。
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月活动方案
2012年2月27日
一、活动背景
为进一步消除免疫空白,筑牢免疫屏障, 继续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实现2012年将 麻疹发病率控制在1/100万以下的目苗查漏补种月活动 。
二、目标
以街镇为单位,适龄儿童麻疹疫苗、脊髓 灰质炎疫苗等11种免疫规划疫苗查漏补种的 接种率达到95%以上。
五、相关疫苗查漏补种要求
(一)麻疹疫苗: 查漏补种对象为8月龄~5周岁儿童,即在2006 年1月1日~2011年6月30日期间出生的儿童(含外 来流动儿童)。其中,8月龄~17月龄儿童尚未接 种含麻疹成份疫苗者,以及18月龄~6周岁儿童接 种含麻疹成份疫苗未达到2剂者,不管其居住地与 出生地在哪里,凡无麻疹疫苗接种禁忌症的儿童均 作为查漏补种对象。所有补种对象均接种1剂次 (0.5毫升)麻疹疫苗。对于18月龄以上儿童在补种 后仍未达到2剂次的,则应另行安排时间补种第2剂 麻疹疫苗。
五、相关疫苗查漏补种要求
(六)流脑疫苗: 不满3周岁的儿童需完成接种2剂次A群流 脑疫苗;3周岁以上儿童需在3周岁和6周岁各 接种1针次A+C流脑疫苗。对于未完成免疫程 序规定剂次的儿童,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
五、相关疫苗查漏补种要求
(七)无细胞百白破疫苗: 3月龄~17月龄儿童需完成3剂次接种;18 月龄~5周岁儿童需完成4剂次接种。对于未 完成免疫程序规定剂次的儿童,需补种未完 成的剂次。
六、技术措施
1、按照逐级培训的要求对从事本次查漏补种活动 的所有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2、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查漏补种的目的、意义, 查漏补种对象、时间、指标,组织实施,宣传动员, 目标儿童摸底登记方法、要求和评估,疫苗及相关 物资的分发和储存运输,接种现场的安排、人员配 置、组织管理、接种禁忌症和接种技术,疑似异常 反应的监测及处理,风险沟通,各种技术表格的填 写和上报,督导、评价与总结要求等。
三、对象及时间
(一)查漏补种对象:5周岁以下适龄儿童 (即2006年1月1日以后出生儿童)。 (二)活动时间:2012年3月1日至3月31日。
四、查漏补种原则
(一)对适龄儿童逐个核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史,接种史应 以预防接种证、预防接种册或者预防接种信息系统的记录为 准,凡是无预防接种证(卡、册)或者信息系统记录的,视 为未接种。 (二)对于未按照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完成规定剂次接种 的儿童,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 (三)对于同一种疫苗漏种1个以上剂次的儿童,在完成首 次补种后,按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后续补种。 (四)对于需补种多种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可以对同一个 对象在不同部位接种两种疫苗。对同一个对象,两种减毒活 疫苗可以在同一天同时接种;如未能在同一天同时接种,则 接种另一种减毒活疫苗至少应间隔28天。 (五)在优先保证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补种的基础上, 落实好其他疫苗的补种工作。
五、相关疫苗查漏补种要求
(二)脊髓灰质炎疫苗: 查漏补种对象为4月龄~5周岁儿童,即在 2006年1月1日~2011年10月31日期间出生 的儿童(含外来流动儿童)。其中,4月龄~ 4周岁儿童累计服苗次数少于3次者,以及4周 岁以上儿童累计服苗次数少于4次者均作为服 苗对象。所有服苗对象均接种两轮脊灰疫苗, 两轮间隔1个月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