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性发展1 最新

合集下载

高一化学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高一化学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化学方程式: 2NaBr + Cl == Br + 2NaCl 2 2 Br2 + SO2 + 2H2O == 2HBr + H2SO4 2HBr + Cl2 + == Br2 + 2HCl
2、如何证明海带中有碘离子?
酸 化 ① C l 2 B r g ) + 空 2( 浓 缩 ② 空 气 + H O ( g )气 + H2O ( g ) 2 海 水 吸 收 塔 富 集 溴 ( S O)
石 蜡
机油
原油的分馏及裂化的产品和用途示意图
二、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被污染的小河
• 杀人雾
• 空气污染最典型的事件是50年代伦敦的冬季烟雾污染,4天 夺走4000多条人命。过后的两个月中,又陆续有8000多人死亡。 • 时至1952年,伦敦仍用煤发电,距市中心不远有许多工厂, 居民家庭用煤取暖,蒸汽机车拖着列车穿梭于伦敦和各大城市之 间,对卡车和小汽车尾气污染也不加控制。这些污染源产生大量 的碳、硫化物以及其它的化学烟雾漂浮在空气中。12月5日一场 浓雾笼罩着伦敦,空气中的污染物与雾混合在一起,彼此产生化 学反应。4天后污染浓度增强了10倍,毒性加强。 • 12月7日市中心能见度降低到5米以下,因而被称为“黑暗的 星期日”,汽车无法行驶,泰晤士河上的船也无法航行。烟雾进 入了莎士比亚剧场,舞台无法看清,因此正在上演的歌剧《茶花 女》演到第一幕结束就被迫中止。 • 12月10日大雾散去,4000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老人,感染 支气管炎和有关肺部疾病的患者达数千人。
2Al2O3 (熔融)冰晶石 === 4Al + 3O2 ↑
电解
冰晶石(Na3AlF6)的作 用是熔剂,使Al2O3低 于其熔点而熔化。

化学高中可持续发展教案

化学高中可持续发展教案

化学高中可持续发展教案
主题:可持续发展及化学
目标: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实践,探讨化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一、导入(5分钟)
讨论问题:你认为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为什么我们需要关注可持续发展?
二、概念解释(10分钟)
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背景知识介绍。

2. 可持续发展的三个要素:经济、环境、社会。

三、化学与可持续发展(15分钟)
1. 化学在环保方面的应用:绿色化学、环保材料等。

2. 化学在资源利用方面的应用:回收利用、替代品的研发等。

3. 化学在减少污染方面的应用:废物处理、污染物清除等。

四、案例分析(15分钟)
1. 分组讨论一个化学产品的生产过程及可能对环境带来的影响。

2. 提出改进方案,使生产过程更加环保可持续。

五、总结(5分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认识到化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具体实践方案。

六、作业
1. 组织小组进行实地调研,了解本地区化学工业对环境的影响。

2. 撰写一份调研报告,提出相应改进建议。

通过这样一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更深入地认识到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联系,激发他们对环保与节约资源的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四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本章概览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四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本章概览

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本章概览内容摘要本章内容共两节。

第一节是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主要内容有用金属矿物冶炼金属和海水提溴、海水提镁。

第二节是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主要内容有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以及环境保护和绿色化学。

本章内容以金属矿物、海水和化石燃料等为例,了解利用化学变化实现物质间的转化,以及这些过程和产物在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从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作用背景的角度来看,加深体会化学在综合利用自然资源中的作用,学会辩证地看待人类和自然协调发展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可培养决策意识和能力;从学科知识的角度来看,可将前面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必要的梳理、归纳和拓展,主要包括无机物之间的转化(在固态和溶液状态下,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机物之间的转化(裂解反应、聚合反应)。

因此,本章作为高中必修模块的结尾,不仅对我们总结复习很重要,而且对学生进一步确定、学习后续的选修模块乃至选择自己未来的升学和就业方向都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根据课程标准,本章主题是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一是利用化学变化不断地提供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主要包括获得有用物质和获得能量),利用化学变化还可以创造自然界原本没有的物质(主要指有机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从而使生活更加方便、舒适;二是在开发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必须深刻地认识到保护周围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应该承认,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很大的主题,高中必修课程中只能通过一些典型的实例帮助学生逐步认识这些问题。

本章教学重点是化学方法在金属矿物开发和海水资源开发中的作用;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特别是石油的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和绿色化学的有关知识,环保意识和绿色化学理念的培养。

本章教学难点是不同金属的冶炼方法,以及石油裂化原理。

学法指导学习第一节,须理解金属冶炼的基本原理,根据金属活泼性掌握金属冶炼的一般规律,知道化学方法是金属化合物转变为金属的唯一方法,知道金属活动性和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条件是选择金属冶炼方式的主要依据。

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章末总结课件

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章末总结课件
章 末 总 结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专题归纳例析 金属的化学性质与冶炼的关系 Zn Fe Sn K Ca Na Mg Al Hg Ag Pt Au Pb(H) Cu + 还原性 还原性逐渐减弱,对应的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Fe 对应 Fe2 ) 常温下反应缓 常温下 常温下生成 慢, 久置后生成 常温下迅速 不反 与 O2 氧化膜,点 氧化膜, 高温下 不反应 反应,应保 应,加 反应 燃或高温下 Zn、Fe 燃烧, 存在煤油中 热缓慢 剧烈反应 Sn~Cu 与 O2 反应 迅速化合 专题一
例 1 关于铝的冶炼,有以下一些问题,请你通过努力,争取 完成。 (1)工业制备铝一般是通过铝土矿制得纯净的 Al2O3,然后电 解 Al2O3/Na3AlF6 得到铝。也可用电解 NaCl—KCl—AlCl3 共熔体 方法制铝,且比电解 Al2O3/Na3AlF6 制铝节省电能约 30%,但现 在仍用前一种方法制铝,其主要原因是( ) A.AlCl3 是共价化合物,其熔融体不导电 B.电解 AlCl3 生成的 Cl2 会污染大气 C.自然界不存在富含 AlCl3 的矿石 D.生产无水 AlCl3 较困难,成本又较高
与冷水剧烈 与热水或沸 与高温水蒸气 与 H2O 或较快反 水反应,生 反应,生成 H2 反应 应,生成碱 成 H2 和氢 和氧化物(Cu 和 H2 氧化物 除外) 与酸 反应 能置换出非氧化性酸中的氢(Cu 除外)
与 H2O 不反应 与氧化 性酸反 与王水反应 应, 但不 生成 H2
首先与 H2O 反应,生成 与盐溶 一般是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前边的金属能从盐中 的碱可与盐 液反应 置换出后边的金属 发生复分解 反应 与强碱 仅 Al、Zn 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 H2 和偏铝酸盐或锌酸盐 反应 冶炼 电解法(电解熔融的盐、 氧 热还原法 热分解法 方法 化物或氢氧化物)

高中化学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教案

高中化学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教案

高中化学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 掌握化学原理与技术在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 化学原理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2. 化学技术在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实践;
3. 学生创新思维和环保素养的培养。

教学难点:
1. 如何将化学知识连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 怎样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介绍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知识讲解(15分钟)
1. 化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2. 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化学原理;
3. 化学技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三、实验探究(30分钟)
1. 学生分组进行资源循环利用的实验;
2. 学生自主设计环保实验,探索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四、案例分析(10分钟)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化学技术在环保领域的成功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小结与评价(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知识,探索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更多可能性。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化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还能培养创新精神和环境保护意识。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其参与研究和实践的热情,从而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达到教学目标。

(新教材)高中化学《化学与可持续发展》PPT精美课件人教版1

(新教材)高中化学《化学与可持续发展》PPT精美课件人教版1
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D. “以汞和金涂银器上,成白色,入火则汞去,而金存,
数次即黄。”其中“入火则汞去”指升华
2、《五金铁》中记载:“若造熟铁,则生铁流出时,相 连数尺内,低下数对,筑一方塘,短墙抵之,其铁流入塘 内,数人执柳木排立墙上……众人柳棍疾搅,即时炒成熟 铁。”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 金属冶炼方法由金属活动性决定 B. 熟铁比生铁质地更硬,延展性稍差 C. 炒铁是为了降低铁水中的碳含量 D. 该法与近代往生铁水吹空气炼钢异曲同工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电解熔融的化合物
热还原法(C、CO、H2)
热分解 物理法
3.其他冶炼金属的方法:铝热法、火法炼铜、湿法炼铜等
1、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D ) A.“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 反应 B. 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 断折”,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 C. 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此过程

2.礼、乐与城市文明有密切关系,这 可从什 么是文 明,文 明与城 市的关 系,以 及什么 是城市 文明的 核心内 容等角 度加以 认识与 阐释。

3.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和简单的人物 对话, 交代了 “他” 的身份 和家庭 生活状 况,也 照应结 尾,凸 显人物 品质。

4.媳妇为了“他”也来到城市,来到 工地, 找不到 合适的 进钱门 路,就 捡起了 破烂, 为此, 她常常 抱怨“ 他”无 能。
金矿 孔雀石
黄铜矿
(CuFeS2)
赤铁矿
铝土矿 (Al2O3)
黄铁矿 (FeS2)
菱镁矿 (MgCO3)

高一化学必修2 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必修2 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

必修II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一、本单元设计:本单元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和体会化学在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意义和作用,揭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树立资源保护意识及合理开发意识。

因此,教学要围绕这一教学目标展开。

教材从金属矿物以及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两个专题,阐明化学在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上的作用,首先是因为在当今全球资源、能源供应紧张与人口迅速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同人类的生活有着日益紧密的联系,同时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以及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并且对金属冶炼及海水资源也有一定的了解,这些都为学习创造了条件。

接着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这一视角,进一步阐明化学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两节内容相辅相成。

纵观历史,从使用火到水、木材、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人类能源的来源全部都是从自然界中得到,其中的大多数资源属于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

仅仅注重资源开发是远远不够的,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做到合理开发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资源,还要保护好环境。

而化学不仅在资源开发上能发挥重要作用,在资源的综合利用以及环境保护方面同样大有用武之地。

二、本单元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及作用1功能和地位化学研究和应用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开发和利用自然界中一切可能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能源基础;同时,应该注意到这一过程必须同自然环境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这是贯穿本章始终的核心观念。

本章作为高中必修模块的结尾,不仅对于学生总结复习很重要,而且对于学生进一步确定、学习后续的选修模块乃至选择自己未来升学和就业方向都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①从科学知识的角度,有利于学生将前面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必要的梳理、归纳和拓展。

②从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作用背景的角度,有利于学生加深体会化学在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作用,学会辨证地看待人类和自然协调发展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培养做出明达决策的意识和能力。

高一化学必修2第4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复习课件

高一化学必修2第4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复习课件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1.常见的环境污染和保护知识 (1)分类: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 染、食品污染等,还包括固体废弃物、放射物、 噪声等污染。 (2)酸雨:硫、氮的氧化物所形成的酸雨水降到 地面形成了酸雨。 其危害有: 可使湖泊水质酸化, 毒害鱼类和其他水生物; 使土壤酸化, 破坏农田, 损坏农作物、森林;腐蚀建筑物、金属制品、名 胜古迹等。
1.海水的淡化
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 离子交换法等。
2.海水中提取溴的实验
三、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1、煤的组成及其综合利用
无机物 Si 、Al、 Ca、 Fe
煤 的 组 成
污 染 环 境
有机物
H 、N、S、O等元素— 少量 C 元素—大量
COx NOx SO2 烟尘
煤的干馏
解析: 电解食盐水制取消毒液的思路是:电 解NaCl溶液,产生Cl2和NaOH,这两者相遇产 生能杀菌消毒的NaClO,与盐的水解无关;汽 油并非可再生资源;能够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 为SO2、NO2,无CO2。 答案: D
2.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 A.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 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B.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 害,不可食用 C.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离子等污染土壤和 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 D.提倡人们购物时不用塑料袋,是为了防止 白色污染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_。 第二步:在加热条件下,用过量的镁粉还原 TiCl4制得金属钛。
(2)该步反应能否在空气中进行?为什么?设想 该反应需要在什么环境中进行?写出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3)如何由上述所得产物获取金属钛?简述步骤 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性发展1
1.我国古代的湿法冶金术是世界闻名的。

我国在世界上最先应用湿法冶金术冶炼的金属是()A、Fe B、Cu C、Ag D、Hg
2.在冶金工业上,均不能用化学还原剂制得的一组金属是()
A、Na Mg Al
B、Na K Zn Fe
C、Zn Fe Cu Ag
D、Mg Al Zn Fe
3.下列冶炼方法中,可将化合物中的金属元素还原为金属单质的是()A、加热Al2O3B、加热CaCO3C、电解熔融NaCl D、氯化钠与铝粉高温共热
4.有0.4g 铁的氧化物,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将其还原,把生成的CO2全部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0.75g 沉淀。

这种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A、FeO
B、Fe2O3
C、Fe3O4
D、FeO和Fe2O3
5.向NaBr和KI混合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灼烧,最后得到的物质是()A、NaBr和KI B、NaBr和KCl C、NaCl和KCl D、NaCl、KCl和I2
8.可用来鉴别裂化汽油和直馏汽油的试剂是()
A、乙醇
B、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C、NaOH溶液
D、盐酸
6.水是非常重要的资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蒸馏法是海水淡化的方法之一B、淡水的密度小于海水的密度
C、融化的雪水中矿物质含量比深井水中的少
D、0℃以上,温度越高,水的密度越小
7.90年代初,国际上提出了“预防污染”这一新概念,绿色化学是“预防污染”的基本手段,下列各项中属于绿色化学的是()
A、处理废弃物
B、治理污染点
C、减少有毒物
D、杜绝污染源
8.近年来,建筑装潢装饰材料进入家庭,调进发现,经过装修的居室以中由装潢装饰材料缓慢释放出来的化学污染物浓度过高,影响健康。

这些污染物中最常见的是( )。

A.CO B.SO2C.甲醛、甲苯等有机物蒸气D.臭氧
9.要检验市售的金制首饰是否用纯金制成,方法之一是将饰品浸入某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取出后称量,质量是否变化即作出判断,该溶液是( )。

A.盐酸B.硫酸C.硝酸D.王水
10.某地有甲、乙两工厂排放的污水各含有下列八种离子中的四种(不含相同离子):Ag+、Ba2+、Fe3+、Na+、CL-、SO42-、NO3-、OH-,若两厂单独排放都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如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便变为无色澄清只含硝酸钠排出,污染程度会大大降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SO42-和NO3-可能来自同一工厂B.Cl-和NO3-一定在不同工厂
C.Ag+和Na+可能在同一工厂D.NaNO3来自同一工厂
11.我国城市环境中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 )。

A.CO2、Cl2、N2、酸雨B.SO2、NO2、CO、可吸入颗粒物
C.NH3、CO2、NO2、雾D.HCl、SO2、N2、可吸入颗粒物
12.NaCl溶液中含有Ca(HCO3)2、MgSO4、CaSO4等杂质,其除去方法正确的是()A.Ba(OH)2溶液→Na2CO3溶液→盐酸B.Ba(OH)2溶液→盐酸→Na2CO3溶液
C.Na2CO3溶液→Ba(OH)2溶液→盐酸D.盐酸→Na2CO3溶液→Ba(OH)2溶液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提供的资料显示,海底蕴藏着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
燃冰”,1体积“可燃冰”可贮藏100~200体积的天然气。

“可燃冰”是一种晶体,晶体中平均每46个
H2O分子构建成8个笼,每个笼内可容纳1个CH4分子或1个游离的H2O分子。

若晶体中每8个笼有6个容纳了CH4分子,另外2个笼被游离的H2O分子填充,请根据上述信息解答13-14题。

13.下列有关“可燃冰”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可燃冰”也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重要能源
B.“可燃冰”是一种比较洁净的能源
C.“可燃冰”为水可能变成油提供了有利的证据
D.“可燃冰”的主要可燃成分是甲烷
14.“可燃冰”的平均组成可用下列的化学式表示()A.3CH4·H2O B.CH4·3H2O C.CH4·6H2O D.CH4·8H2O
15.下列各组离子在碱性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Mg2+、Na+、Cl-、SO42-B.K+、Na+、Cl-、AlO2-
C.Cu2+、Ca2+、Br-、I-D.Ba2+、K+、Cl-、I-
16.A、B两种烃,它们含碳的质量分数相同,下列关于A和B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和B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B、A和B不可能是同系物
C、A和B最简式一定相同
D、A和B的化学性质相似
17.经测定由C3H7OH和C6H12组成的混合物中氧的质量分数为8%,则此混合物中氢的质量分数是()
A.78%B.22%C.14%D.13%
18.B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是同系物
B.各组成元素质量分数相同的烃是同一种烃
C.分子式相同而结构式不同的有机物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D.互为同系物的有机物其分子结构必然相似
答案:1.B;2.A;3.C;4.B;5.C;6.D;7.D;8.C;9.C;10.B;11.B;12.A;13.C;14.D;15.BD;16.C;17.C;18.CD
二、填空题
19、B为了检验淀粉的水解情况,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三个实验方案。

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方案A:
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
方案B:
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
方案C:
结论:淀粉已经水解完全了
根据上述操作,现象首先回答结论是否正确,然后简要说明理由
(1)方案A 。

(2)方案B 。

(3)方案C 。

答案:(1)结论不正确。

如果淀粉只是发生部分水解,未水解的淀粉遇碘(I2)也会呈蓝色。

(2)结论不正确。

如果淀粉发生水解会生成葡萄糖,但由于水解液没有用NaOH溶液中和,所以加入的Cu(OH)2会溶于硫酸,从而无法氧化葡萄糖,也就无红色沉淀生成,但淀粉水解了。

(3)结论不正确,实验只能证实淀粉已经或正在发生水解,没有证明是否仍有淀粉存在。

所以无法证明淀粉水解完全。

20.全球海水中溴的藏量丰富,约占地球溴总藏量的99%,故溴有“海洋元素”
之称,海水中溴含量为65mg/L。

其工业提取方法有:
(1)空气吹出纯碱吸收法。

方法是将氯气通入到富含溴离子的海水中,使溴置换出来,再用空气将溴吹出,用纯碱溶液吸收,最后用硫酸酸化,即可得到溴单质。

该方法涉及到的反应有:①(写出离子方程式);②Br2+3CO32—=BrO3—+ 5Br—+3CO2↑;③BrO3—+ 5Br—+6H+=-3Br2+3H2O。

其中反应②中氧化剂是;还原剂是。

(2)空气吹出SO2吸收法。

该方法基本同(1),只是将溴吹出后是用SO2来吸收的,使溴转化为氢溴酸,然后再用氯气氧化氢溴酸即得单质溴。

写出溴与二氧化硫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
______________ __。

(3)溶剂萃取法。

该法是利用单质溴在水中和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的原理来进行的。

实验室中萃取用到的实验仪器名称是。

下列可以用于海水中溴的萃取试剂的。

①乙醇②四氯化碳③硝酸④裂化汽油
答案:(1)Cl2+2Br-=2Cl-+Br2 ;Br2(2)Br2+SO2+2H2O=2HBr+H2SO4;(3)分液漏斗②。

21.用Na2SO3可以治理工业SO2尾气污染,这是一种治理SO2尾气污染比较新颖的方法。

具体操作是:①将含有SO2气体的工厂尾气通入到Na2SO3溶液中,使其吸收含有尾气中的SO2气体;②将富集有SO2气体的溶液加热,即可使其中的SO2气体逸出,这些SO2气体可以应用于制取H2SO4。

该方法中Na2SO3可以循环使用,符合绿色化学的基本原则。

请根据上述信息解答下列试题:
(1)写出①、②两步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2)今有10m3的0.1mol/L的Na2SO3溶液,每次吸收标准状况下的含有SO2气体的尾气89.6m3后,即达到了饱和状态。

试求该工厂产生的尾气中SO2气体的体积分数是多少。

解:(1)①Na2SO3+SO2+H2O=2NaHSO3
②2NaHSO3Na2SO3+SO2↑+H2O
(2)设每次吸收的SO2的物质的量为x
Na2SO3 +SO2+H2O =2NaHSO3
1 1
0.1mol/L×10×103L x
所以,x=0.1mol/L×10×103L=1000mol
故,该工厂产生的尾气中SO2气体的体积分数是
(1000mol×22.4L/mol)/89.6×103L×100%=25%答:该工厂产生的尾气中SO2气体的体积分数是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