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探讨

合集下载

短肢剪力墙-简体结构设计探讨

短肢剪力墙-简体结构设计探讨
2 短 肢剪 力 墙 的 平 面 布 置 数 量 应 适 中 , 宜 过 多 或 过 . 不 少 , 能使 结 构 太 刚或 太 柔 , 满 足 竖 向 荷 载 和抗 侧 力 的 要 不 要 求 , 结 构 的周 期 、 间位 移 、 震 底 部 剪 力 等 在 规定 的 范 围 使 层 地
内 。在 有 条 件 的 情 况 下 , 逐 步 调 整 墙 体 的 布 置 数 量 进 行 试 可
剪力墙 一简体结构体系的主要特点 : 1结合建筑平 面, . 利用 隔墙 位置来 布置 剪力墙 , 墙肢 与 填充墙等厚 , 连接各墙 的梁位于 隔墙竖 向平 面 内, 墙肢 和梁
可隐蔽 , 避免框架结构 中梁柱突出墙面的问题 。 2 结 构布置灵 活 , . 墙的数量和肢长根据抗侧力 的需 要而
间隔相交 的形式 而
布置适 当数量的短肢墙 , 并在 各肢处布 置连系 梁 , 这些墙 将 连接在一起。未布置剪力墙 的隔墙则 采用 轻质砌体来 填充 ,
收 稿 日期 :0 8— 6一 l 20 0 O
作者简介 : 华玮(9 4 ) 女 , 赵 16 一 , 河南焦作人 , 焦作 大学土木 建筑 工程 学 院副教 授 , 为华 中科 技 大学土木 工程 与 力学学 现 院博士研 究生, 河南省教 育厅 学术技 术带头人 , 主要 从事混凝土材 料、 结构加 固研 究。
布 置 , 成 多 种 多 样 的 平 面 。根 据 这 种 高 层 住 宅 的 平 面 特 构 点 , 常利 用 中部 的竖 向 交 通 中 心 设 置 较 多 的 剪 力 墙 , 成 通 组

3 与普通 的剪力墙 相 比, . 短肢剪力 墙 门窗洞 口更大 , 可
以较好地满足住宅建筑的采光 与通风要求 。结构 重更 小 ,

浅析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

浅析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

浅析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摘要: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在原有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基础上,吸收了框架结构体系的优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本文主要从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布置原则和特点、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判定、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及短肢剪力墙结构的构造要求进行阐述。

关键词:短肢剪力墙;设计;分析1前言短肢剪力墙结构是剪力墙结构中的一种,多用于高层及小高层住宅建筑。

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大多数墙肢相对较短,常用的有“T”字型、“L”型、“十”字型、“Z”字型、折线型、“一”字型。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住宅空间及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来普通框架结构的露柱露梁、影响房间美观;普通剪力墙结构对建筑空间的严格限定与分隔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从结构方面,比较一下普通剪力墙结构和框架结构的优缺点,普通剪力墙结构结构整体刚度大,安全,但是自重大,地震力大。

建筑布置不灵活;框架结构布置灵活,但是结构刚度小;而短肢剪力墙结构就是结合两者的优点,克服了各自的缺点,使建筑房间功能布置偏于灵活,容易获得大的建筑空间,受到了建筑师的肯定。

另外,从经济方面,短肢剪力墙结构降低了钢筋和混凝土的用量。

深受开发商的喜爱,所以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实际工程。

本文主要阐述了小高层住宅中应用短肢剪力墙结构的设计应用。

2短肢剪力墙结构布置原则进行短肢剪力墙布置的时候,应注意使结构的刚度适宜,传力路径明确,结构专业应较早地介入建筑专业的方案设计,使结构布置既能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又能做到经济合理,(1)短肢剪力墙总的布置原则是:均匀、分散、对称、周边。

均匀、分散是要求每片剪力墙的抗侧刚度相差不大,避免一、二片刚度特大的剪力墙受力过于集中。

对称布置,可使质心和刚心重合,这样可以避免和减少建筑物受到的扭矩。

剪力墙靠近结构单元的周边布置,可增大房屋的外围刚度,从而减小结构的扭转周期。

(2)高层建筑不应全部是短肢剪力墙结构,若短肢剪力墙较多,可在竖向交通中心区布置筒体或一般剪力墙来共同抵抗水平力。

房建工程中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问题的探讨

房建工程中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问题的探讨

房建工程中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问题的探讨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于住宅的舒适度、灵活性、可变性的要求也是在不断提升。

以前住宅中长度较长的剪力墙会对建筑空间严格限定,框架结构会露出结构梁与柱,这对室内的美观、舒适度带来很大影响,还对室内的装修设计带来一定影响,空间上在进行分割的时候也会存在着一定局限性。

随着建筑结构的不断发展,在之前剪力墙结构的设计基础上,结合了框架结构灵活布置的优点,逐步形成了满足人们要求的新的结构形式,这便是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以下简称短肢剪力墙结构)。

关键词:房建工程;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一、短肢剪力墙的概念短肢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厚度不大于300mm、各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比值的最大值大于4但不大于8的剪力墙。

短肢剪力墙的墙肢比较短,它的结构设计借鉴了异形柱的特点,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受力、变形特征,类似于框剪结构,但他的刚度分配、内力分配更合理,结构的变形协调能力更好,传至基础的荷载更均匀。

二、短肢剪力墙结构的优点1、与剪力墙结构相比,结构布置更灵活多变。

短肢剪力墙的布置数量可多可少,墙肢尺寸可长可短,主要根据抗侧力需要而定,还可通过调节短肢剪力墙的布置和尺寸来调整结构刚度及刚度中心位置。

同时,短肢剪力墙通常是由剪力墙开大洞口形成,且普遍采用轻质砌体填充,这样就相对减少了剪力墙的数量,减轻了结构自重,降低了钢筋混凝土用量,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2、与框架结构相比,结构布置更贴合建筑功能的需要。

利用隔墙位置来布置竖向构件,使结构受力需要与建筑使用功能较好地统一起来,避免了框架结构中梁柱突出墙面的问题。

连接各墙肢的梁位于隔墙竖向平面内,属于隐蔽型,更美观实用。

同时,根据建筑的平面布置要求及结构的抗侧力要求,中心竖向交通区也可巧妙的处理成钢筋混凝土筒体。

3、与异形柱框架结构相比,抗侧力更容易满足要求,适用的建筑高度相对更高,且节点配筋与一般剪力墙结构配筋相同。

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探讨

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探讨

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探讨摘要: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住宅的空间和平面要求也随之提高。

在传统框架结构中,普通剪力墙结构、露柱、露梁等,严格分隔和限定了现代化住宅的发展需求。

本文分析短肢剪力墙结构的优点、缺点、设计规定、抗震薄弱环节和概念设计等若干问题。

关键词: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随着房地产事业的发展,中小高层住宅式建筑物越来越多,为满足建筑发展的需求,许多建筑结构的设计都选择短肢剪力墙。

在布置结构时,通过分户墙、山墙、电梯间来进行部分剪力墙布置,其它则布置成短肢墙,这样既可使卧室和厅之间无突出柱和梁,也可对墙体位置进行调整,以满足现代居住空间的灵活性和空间性,实现经济合理的同时,又符合抗震预防的要求。

1 短肢剪力墙结构优点针对高层住宅选择框架结构,由于柱出现局部突出,而严重影响了结构美观效果与平面布局。

选择一般的剪力墙结构,难以符合停车场、地下通道等公共设施使用的需求。

而针对小高层住宅建筑而言,选择小高层可加大结构刚度,同时也加大有效质量,以增加较大的抗震作用。

短肢剪力墙则依靠自身平面具有灵活性,对结构进行调整,以达到理想的刚度,从而使剪力墙结构形成一种短肢体系。

通常将截面高度同厚度比值在6~9的剪力墙称为短肢剪力墙,有“+”、“T”、“L”、“一”等字型,短肢剪力墙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较短的墙肢,可调整性、灵活性较强,极易满足建筑平面与空间的布局需求。

(2)墙数量和长度可自由确定,主要根据抗侧力的要求来确定,同时也可利用不同的布置与尺寸,对刚度中心位置进行调整。

(3)短肢剪力墙的造价相对较低,符合建筑节能设计的要求。

(4)开洞口较大,建筑可取得良好的通风、采光效果,轻质砌体可取代剪力墙,降低结构的整体刚度和自重,减轻地震的作用。

(5)较大的墙肢高宽,在水平荷载作用之下,墙体破坏属于外弯曲破坏,形成延性破坏。

(6)连梁跨高比较大,主要是弯曲破坏,处于地震作用下,连梁两端首先出现塑性,具有较好的耗能性。

浅谈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

浅谈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

浅谈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摘要】短肢剪力墙结构是目前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中较为常见的结构形式。

但是在现行的国家规范或设计规程中还没有给出有关异形柱和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的标准。

标签短肢剪力墙;结构;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及受传统的“风水概念”的影响,露梁、露柱的框架结构住宅销售难度越来越大。

而采用“短肢剪力墙结构”这种设计型式的新型住宅则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原有普通框架与普通剪力墙结构的缺点。

目前这种能适应人们新的住宅观念的高层住宅结构型式,得到了工程设计人员的肯定。

一、短肢剪力墙的概念1、短肢剪力墙的概念(1)短肢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5~8的剪力墙;(2)高层建筑结构不应采用全部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3)短肢剪力墙较多时,应布置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形成短肢剪力墙与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共同抵抗水平力的剪力墙结构。

二、实例分析短肢剪力墙的优势长春市某工程,主体结构地上15层地下2层,建筑总面积14400m2,建设单位为了降低成本,要求设计对结构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并要求在满足安全和使用的前提下,主体结构用钢量控制在60kg/m2以内,为了满足建设单位的要求,设计作了以下两个方案的比较,并从中优选出最优方案2.1 方案一:采用普通现浇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结构本方案的特点是依据建筑平面布局设置钢筋混凝土抗震墙,对较长的墙开结构洞将其分为联肢墙,使各墙段的刚度均匀,由于抗震墙较多,可以构成整体抗侧力很强的体系,对较高建筑抗震特别有利。

但若房屋高度不大,反而会造成因刚度过大而招致较大的地震作用,而且造价也会增大,并非是理想的方案。

本方案内力计算采用SATWE高层程序,计算结果在此就不做说明了。

2.2 方案二:短肢剪力墙—筒体(或一般剪力墙)结构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住宅,特别是小高层及多层住宅平面不与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来普通框架结构的露柱露梁、普通剪力墙结构对建筑空间的严格限定与分隔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住宅空间的要求。

短肢剪力墙结构的设计探讨

短肢剪力墙结构的设计探讨
之以轻质墙体 , 减 轻了结 构 自重 , 减小 了地震作用 ; 墙 肢的高
弱环节会首先开裂 ; 在地震作用下, 高层短肢剪力墙结构将以 整体弯曲变形为主,短肢剪力墙因截面积小且承受较大的竖
向荷载破坏严 重 , 尤其 “ 一” 字形小墙肢 , 破坏 最严 重 ; 在短 肢 剪力墙结构中 , 由于墙 肢刚度较 小 , 墙肢间 的连梁受 力已接近
择合适的 乡土树种 , 这样既能起 到绿化效果又能减少费用。 总
之,在煤矿工业场地的设计绿化措施的实施过程中必须综合
Z HA NGL i - j u a n , Y A NGX i n g - q i a n g , S U NS h a o - x i a
( S h a n d o n g P r o v i n c e Me t a l l u r g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C o . L t d . , J i n a n 2 5 0 0 1 4 , C h i n a )
普通框架梁, 剪切破坏的可能性增加。因此, 在设计中对这些
薄弱环节应加强概念设计及抗震构造措施 : 结构布置均匀 , 使 建 筑物 刚心与质心尽量接近 ,以减小扭转效应 。通常可 以在
宽比大, 延性较好 , 对抗震有利 ; 墙肢的承载力得到了充分的
发挥。 但是, 与一般剪力墙相比, 短肢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要差, 地震区的较高房屋要慎用; 与框剪结构相比, 由于短肢剪力墙
P e r f o r ma n c e , c o n c e p t u a l d e s i g na n dm o de l i nga n dc a l c u l a t i o n , e r e ; mo r e o v e r , her t e l a t i v ep r o bl e msd u r i ngt hes t r u c t u r ed e s i g na rea p p o i n t e di n

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

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

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探讨摘要:本文结合了多年的工作经验,分别介绍了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的特点布置原则,阐述了其计算和设计的具体方法,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住宅abstract: this paper combines many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are introduced, and the short shear wal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 arrangement principle,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alculation and design of the concrete method for your reference.keywords: short shear wall structure design house中图分类号:tu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前言随着人们对住宅,特别是高层住宅平面与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来普通框架结构的露梁露柱、普通剪力墙结构对建筑空间的严格限定与分隔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住宅空间的要求。

于是在原有剪力墙的基础上,吸收了框架结构的优点,逐步发展形成了能适应人们新的住宅观念的高层住宅结构型式,即“短肢剪力墙”型式。

这种结构由于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普通剪力墙结构的缺点,受到了建筑师的肯定,更得到了住户与房开商的欢迎,为此,本文对这种高层住宅结构型式的受力特点、结构分析及构造要求进行阐述。

2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的特点布置原则短肢剪力墙体系是根据高层住宅平面特点,利用竖向交通中心区的分隔墙设置钢筋混凝土墙,组成—个基本完整的核心筒体,作为承受竖向荷载和抗侧力的主要部分。

外围部分的竖向构件,视结构受力需要和建筑平面布置,在房间分割墙交点处设置适量的钢筋混凝土短肢墙。

各短肢剪力墙之间布置连系梁,把这些短肢墙及核心筒体连成一个整体,构成整幢建筑的结构体系。

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探讨

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探讨

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探讨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人的对住房的要求不在局限于居住,对审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空间的布局的越来越高。

对小高层、多层住宅的适住性,已不局限于普通框架结构,经过不断的测试研究,房屋设计人员结合普通剪力墙和框架,形成了以短肢剪力墙为主要结构的体系。

异形柱不再凸出墙面,异形柱框架抗震性能不佳的缺陷不再出现,所以目前的小高层住宅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但是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目前处于发展阶段,在摸索中前进。

笔者就目前的设计现状和其中出现的问题,大胆的给出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短肢;剪力;结构;设计一、前言短肢剪力墙结构是建筑名词,确切的应称其为较多短肢的剪力墙结构,因为其有利于住宅建筑布置,进一步减轻了结构自重,从而降低了基础及上部结构的造价,很得建筑商的青睐,应用也逐渐广泛起来。

但是现阶段其的普及率不是很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的技术资料不够成熟,虽然相比于传统的墙体体系而言它的建筑费用是比较低,但是对施工的要求也比较高,所以对于群众而言需要一个过渡期,对于我们从事建筑行业的人员来说也需要一个摸索和成熟期。

但笔者认为这是一个趋势,因为短肢墙体在审美方面更符合现代人的要求而且在抗震方面是传统墙体体系所不能比拟的。

二、短肢剪力墙的定义我们依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简称高规,高规7.1.8规定,短肢剪力墙是指截面厚度不大于300mm、各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的最大值大于4但不大于8的剪力墙。

以下几种情况不属于短肢剪力墙:1、厚度大于300mm的墙,各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的最大值大于4时,属于一般剪力墙。

2、若剪力墙中,即使有几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的最大值大于4但不大于8,但有一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大于8,该截面与属于一般剪力墙。

3、高规7.1.8条文提到,对于采用刚度较大的连梁与墙肢形成的开洞剪力墙,不宜按单独墙肢判断其是否属于短肢剪力墙。

《北京细则》5.5.5条规定,当短肢剪力墙与较强的连梁(连梁净跨与连梁高度之比不大于2.5,且连梁高度至少大于400mm)相连,或与翼墙(翼墙长度应该不小于短肢墙厚度4倍)相连,可不作为短肢剪力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探讨
摘要:本文结合了多年的工作经验,分别介绍了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的特点布置原则,阐述了其计算和设计的具体方法,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住宅
Abstract: this paper combines many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are introduced, and the short shear wal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 arrangement principle,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alculation and design of the concrete method for your reference.
Keywords: short shear wall structure design house
1前言
随着人们对住宅,特别是高层住宅平面与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来普通框架结构的露梁露柱、普通剪力墙结构对建筑空间的严格限定与分隔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住宅空间的要求。

于是在原有剪力墙的基础上,吸收了框架结构的优点,逐步发展形成了能适应人们新的住宅观念的高层住宅结构型式,即“短肢剪力墙”型式。

这种结构由于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普通剪力墙结构的缺点,受到了建筑师的肯定,更得到了住户与房开商的欢迎,为此,本文对这种高层住宅结构型式的受力特点、结构分析及构造要求进行阐述。

2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的特点布置原则
短肢剪力墙体系是根据高层住宅平面特点,利用竖向交通中心区的分隔墙设置钢筋混凝土墙,组成—个基本完整的核心筒体,作为承受竖向荷载和抗侧力的主要部分。

外围部分的竖向构件,视结构受力需要和建筑平面布置,在房间分割墙交点处设置适量的钢筋混凝土短肢墙。

各短肢剪力墙之间布置连系梁,把这些短肢墙及核心筒体连成一个整体,构成整幢建筑的结构体系。

短肢剪力墙墙肢长约为5~8倍肢宽,短肢剪力墙截面厚度不应小于200mm。

布置形式通长采用L形,T形,也有少量十形,Z形,—字形截面。

其形式随交点处建筑分割墙形式而定。

也可混合布置部分长墙肢或矩形柱。

结构建筑平面,利用间隔墙位置来布置竖向构件,基本不与建筑使用功能发生矛盾。

短肢墙截面较薄,基本不突出间隔墙表面,大大改善大截面矩形柱占用使用面积及其对使用的不变,墙的数量可多可少,墙肢可长可短,视结构受力需要而定。

可通过调整短肢墙不同的尺寸和布置以调整刚度大小及刚度中心的位置。

能灵活布置,可选择的布置方案较多,较易处理支承楼盖的要求。

楼盖可
用肋型梁楼盖,也可为大跨度平面楼盖。

短肢墙问的连系梁位于间隔墙竖向平面内,基本属于隐蔽型。

由于减少了剪力墙而代之以轻质砌体,可减轻总重量,加快施工速度。

当下部层数要求为大空间时,易通过转换结构或转换层来处理上,下部结构的关系。

短肢剪力墙除满足—般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要求外,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1)剪力墙的数量应当适中,满足承受竖向荷载和抗侧力需要即可。

短肢剪力墙尽量均匀布置,使其轴向力相差不大,而且也便于支撑楼盖。

当有抗震要求或风力较大或者平面凹凸较多时,在平面外边缘及角点处,特别是外凸部分,应布置必要的短肢剪力墙以加强其整体性,使之满足受力及平面刚性和抗扭转的要求。

各短肢墙应尽量对齐,拉直,使之与连梁一起构成较规整且连梁连续数跨的抗侧力片。

每道短肢墙宜有两个方向的梁与之连接,连梁尽可能与墙肢的竖向平面重合。

墙厚不宜过厚,尽量不凸出间隔墙墙面,以采用200m,250mm,300 mm为宜。

连接各墙肢的连系梁,梁宽一板与墙肢厚度相等,也可视实际情况略大于肢厚。

必要时也可混合布置部分长墙肢或矩形柱。

小塔楼(屋面机房)的结构形式应与主楼形式相协调,宜上下贯通,采用剪力墙或简体结构。

(2)高层建筑建筑不应采用全部为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

短肢剪力墙较多时应布置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形成短肢剪力墙与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共同抵抗水平力的剪力墙结构,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 最大适用高度应比高规表3.3.1—1中剪力墙结构的规定值适当降低且7度、8度(0.2g)和8度(0.3g)时分别不应大于100m、80m和60m。

b.抗震设计时,各层短肢剪力墙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产生的轴力设计值的轴压比,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时分别不宜大于0.45,0.5,0.55;对于无翼缘或端柱的一字形短肢剪力墙,其轴压比限值相应降低0.1。

c.抗震设计时,除底部加墙部位应按高规表7.2.6条调整剪力设计值外,其他各层短肢剪力墙的剪力设计值,一、二级抗震等级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1.4和1.2。

d 抗震设计时,短肢剪力墙截面的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底部加强部位不宜小于1.2%,其它部位不宜小于1.0%。

e.短肢剪力墙截面厚度不应小于200mm。

f.在7度和8度抗震设计时,短肢剪力墙宜设置翼缘,一字形短肢剪力墙平面外不宜布置与之单侧相交的楼面梁。

3 短肢剪力墙结构
规范并没有将短肢剪力墙单独划分为一种结构形式,而是将其称为“短肢剪力墙较多的剪力墙结构’即其仅是剪力墙结构的一种特殊形式。

并且明确规定,高层建筑结构不应采用全部为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其所包含的普通剪力墙(主要是指结构平面中部由剪力墙构成的筒体,如楼梯间或电梯间)不能太少。

3.1短肢剪力墙数量的上限
《高规》条规定,筒体和一般剪力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
不宜小于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50%。

这个规定是短肢剪力墙数量的上限,即短肢剪力墙承担的底部地震倾覆力矩不应超过总力矩的50%。

3.2短肢剪力墙数量的下限
一般情况下,短肢剪力墙较多的剪力墙结构中,短肢剪力墙承受的倾覆力矩可占结构底部总倾覆力矩的40%~50%。

对于一般剪力墙结构,如果存在少量的短肢剪力墙,就不必遵守《高规》7.1.8条规定。

4 短肢剪力墙结构的计算及设计
对短肢剪力墙结构的设计计算,因其是剪力墙大开口而成,所以基本上与普通剪力墙结构分析相同,可采用三维杆一系簿壁柱空间分析方法或空间杆一墙组元分析方法,前者如建研院的TBSA、TAT,广东省建筑设计院的广厦CAD 的SS模块,后者如建研院的TBSSAP、SATWE,清华大学的TUS,广东省建院的SSW等。

其中空间杆墙组元分析方法计算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况,精度较高。

虽然三维杆系一簿壁柱空间分析程序使用较早、应用较广,但对墙肢较长的短肢剪力墙,应该用空间杆一墙组元程序进行校核。

(1)由于短肢剪力墙结构相对于普通剪力墙结构其抗侧刚度相对较小,设计时宜布置适当数量的长墙,或利用电梯,楼梯间形成刚度较大的内筒,以避免设防烈度F结构产生大的变形,同时也形成两道抗震设防:
(2)短肢剪力墙结构的抗震薄弱部位是建筑平面外边缘的角部处的墙肢,当有扭转效应时,会加剧已有的翘龃变形,使其墙肢首先开裂。

应加强其抗震构造措施,如减小轴压比,增大纵筋和箍筋的配筋率:
(3)高层短肢剪力墙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显现整体弯曲变形为主,底部外围小墙肢承受较大的烃向荷载和扭转剪力,由一些模型试验反映出外周边墙肢开裂,因而对外周边墙肢应加大厚度和配筋量,加强小墙肢的延性抗震性能。

短肢墙应在两个方向上均有连接,避免形成孤立的“一”字形墙肢:
(4)各墙肢分布要尽量均匀,使其刚度中心与建筑物的形心尽量接近,必要时用长肢墙来调整刚度中心;
(5)高层结构中连梁是一个耗能构件,在短肢剪力墙结构中,墙肢刚度相对减小,连接各墙肢间的梁已类似普通框架梁,而不同于一般剪力墙间的连梁,不应在计算的总体信息中将连梁的刚度大幅下调,使其设计内力降低,应按普通框架梁要求,控制砼压区高度,其梁端负弯矩钢筋可由塑性调幅70%一80%来解决,按强剪弱弯,强柱弱梁的延性要求进行计算。

(6)对于上部塔楼是短肢剪力墙结构,下部群房是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的框
支转换短肢剪力墙结构,应在“结构体系”设置时,按“短肢剪力墙结构”和“复杂高层结构”各计算一次,因为这类结构同时符合两类特殊结构特征,而规范对这两类结构的要求各有侧重,需要调整和加强的内容各不相同。

底部加强部位(转换部位)的框支剪力墙结构应按“复杂高层结构”的要求进行设计,上部非加强部位的短肢剪力墙应按“短肢剪力墙结构”的要求进行设计。

5 结束语
作为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分支,短肢剪力墙结构由于结构布置方面的灵活性和可调整性,使其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较一般剪力墙结构理想,因而在小高层住宅楼结构设计中已被广泛采用。

设计短肢剪力墙结构时,应区别于一般剪力墙结构,多结合住宅特点,使结构刚柔适中,并运用抗震概念设计的原则,采取有效的抗震措施,注重细部设计,从而做到结构设计安全、经济、适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