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地理台湾复习导学案

合集下载

初中地理台湾教案人教版

初中地理台湾教案人教版

初中地理台湾教案人教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台湾省的位置、地理特征及主要岛屿。

2. 掌握台湾省的地形、气候、资源等环境特点。

3. 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提高对台湾省的认识。

教学重点:1. 台湾省的位置及地理特征。

2. 台湾省的地形、气候、资源等环境特点。

教学难点:1. 台湾省的地形、气候、资源等环境特点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准备:1. 台湾省地图、地形图、气候图等相关地图资料。

2. 教学PPT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观察台湾省地图,了解台湾省的位置。

2. 提问:谁知道台湾省是由哪些岛屿组成的?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台湾省的地形特点。

2. 提问:台湾省的地形有哪些特点?三、课堂讲解1. 讲解台湾省的地形特点:以山地为主,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台湾山脉集中分布在岛屿的东部和中部;台湾岛地势东高西低,中央山脉是台湾岛的主要山脉。

2. 讲解台湾省的气候特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夏季多台风,冬季偶尔受寒潮影响。

3. 讲解台湾省的资源特点:矿产资源丰富,如煤、金、铜、石油等;水资源丰富,有“东方甜岛”之称;森林资源丰富,覆盖率高达55%。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台湾省的主要岛屿。

2. 让学生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地形、气候、资源分布特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台湾省的地形、气候、资源特点,谁能概括一下?2. 让学生观察台湾省地图,找出台湾省的主要城市。

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台湾省的城市特点。

2. 提问:台湾省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三、课堂讲解1. 讲解台湾省的城市特点: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以台北、高雄、台中、台南等城市为中心。

2. 讲解台湾省的经济特点: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电子、信息产业;旅游业发达,有“旅游天堂”之称。

3. 讲解台湾省的文化特点:融合了中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

台湾导学案

台湾导学案
初二地理导学案
课题
祖国宝岛——台湾
课型
新课
执教
孙丽娟
教学流程




知识

技能
掌握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环境特征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内容呈现
三、点拨自学
学习指导一:阅读教材50——51页内容及地图册24页台湾省地形图,说出台湾的位置、
范围、组成和居民概况。根据比例尺估算一下台湾省高雄市与福建省厦门市之间的距离。
最大的城市台南重化工业基地
四、交流解惑
1.在图2 — 28上找出台北、高雄、基隆等城市,看一看台湾省的城市集中分布在什么地区,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2.请同学们拿出课前查阅的有关“台湾美称”的资料,比一比,看一看台湾有那些美称,了解它有什么宝?为什么它有这些宝?
五、盘点收获:
六、消化检测(见练习册)
学习指导二:阅读教材51页“台湾地形图”和“沿北回归线台湾岛地形
剖面图”,了解台湾岛的地形并观察其山脉的走向及分布,读出台湾的最高峰,阅读教
材51页正文“地形”部分后完成下面的表格:
台湾省之最
最大
岛屿
最长
山脉
最高峰
最大
平原
最长
河流
最大
湖泊
最大
港口
学习指导三:阅读教材52页“气候与自然资源”思考:台湾处于什么
度带?属于什么样的气候类型?又有什么特点?有哪些自然资源?
学习指导四:阅读教材52页——53页“台湾的经济”,找出台湾主要有
哪些农产品?说出台湾的经济特点和主要的经济部门。
学习指导五:阅读教材53页“主要城市”了解各城市的职能、及旅游景
点,完成连线题:

八年级地理下册《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下册《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下册《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八年级地理下册《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是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的最后一个区域学习内容。

台湾省从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划分上属于南方地区,同时也是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一个特殊的区域,为此,本节在整章乃至整册教材中的地位都很重要,是区域地理学习和研究的一个典型案例。

本节第一课时首先介绍了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继而介绍台湾省的范围、地理位置、人口等基本概况,然后以台湾岛为重点,分别介绍岛上的优越的自然环境、优美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这延续了区域地理学习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学习和探究区域的方法和步骤。

教材每个方面的介绍都相当简练,而在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又能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

两块内容中始终贯穿着一个思想、一条主线:台湾省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学情分析:本节内容的学习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能独立看书、读图,认识地理事物分布,归纳地理特征,并思考一些问题。

由于经常进行合作学习的训练,他们也具备了合作学习的意识,并能在小组中根据自己的任务分工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并进行充分的交流和展示。

台湾问题既是一个热点,也是一个焦点,是各种媒体经常报道的对象,大部分学生对于台湾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了解,所以,对于台湾省的学习,学生的积极性应该会比较高。

故此,教师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让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但由于我校多数学生是住校生,他们搜集信息的途径有限,对于台湾整体情况的了解仍然有限、不系统。

所以教师要创造条件,综合利用教材提供的图文资料,并补充一定的资料,训练学生提取加工地理信息,分析地理事物间的联系。

三、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八年级学生的学习实际,本着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和拓展思维的教学理念,并针对教学重点、难点,制定了如下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运用事实和史料证明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台湾导学案

台湾导学案

开发区中学“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第六章台湾(复习课)学科:地理主备人:迟丽萍审核人:宗旭婷、谢在志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台湾地区地理事物的名称(海洋,河流,山峰,湖泊,城市)2、读图描述台湾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特点)3、台湾的经济特点能力目标:重视“地图精读”,总结读图方法,培养读图能力。

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

---------------------------------------------------------------------------------------------一、台湾在中国的位置【自主学习】1、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A、钓鱼岛B海南岛C、台湾岛D、崇明岛2、台湾岛地形所占比例最大的是()A、山地B、平原C、高原D、盆地3、我国直接濒临太平洋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A粤B闽C、鄂D、台4、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省区是()A、浙江省B、广东省C、福建省D云南省5、台湾最高的山峰和最大的湖泊分别是()A、玉山、日月潭B、玉山、西湖C、黄山、日月潭D、阿里山、日月潭二、宝岛台湾(合作探究)以下是小雷和叔叔在台湾旅游时的所见所闻,你认为是否可信,并说明理由?“台湾岛森林茂密,有大片的苹果园,桃树林等”是否可信?______,判断理由是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台湾岛东西两岸差别很大,西岸的村庄、城市、稻田、果园比东岸多”是否可信?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台湾的经济1、2008年4月,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董事长萧万长在海南亚洲论坛上表示要积极实现两岸“三通”,在海峡两岸经贸合作中,台湾具有明显优势条件是( )A、资金、技术B、资源、劳动力C、市场、交通D、政策、劳动力2、在台湾的工业发展过程中,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这是因为()(1)台湾自然资源贫乏(2)台湾港口众多,对外联系便利(3)丰富的高技术劳动力(4)台湾缺乏资金A、(1)(2)B、(2) (3)C、(3) (4)D、(1)(4)四、台湾与大陆的关系以下材料说明台湾与祖国大陆密切联系,请用直线连接。

初中地理八年级台湾教案

初中地理八年级台湾教案

初中地理八年级台湾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的范围、位置、地形、河流、气候以及人口和城市等基本概况。

2. 在了解台湾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认识理解台湾的各种美称。

3. 了解台湾经济发展的历程和特点,理解其外向型经济。

教学重点:1. 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

2. 台湾的经济发展特色。

教学难点:1. 台湾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5分钟)1. 播放音乐《阿里山的姑娘》。

2. 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联想到中国的哪个省区。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通过教材,了解台湾的地理位置、地形、河流、气候等基本概况。

2. 学生思考并回答:为什么台湾有“东方甜岛”、“水果之乡”、“海上米仓”等美称?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台湾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加深理解。

2. 讲解台湾的河流、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其对台湾经济发展的影响。

3. 讲解台湾的人口和城市分布,引导学生理解台湾美丽“富饶”的缘由。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台湾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根据课堂所学,完成课后练习。

2.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台湾与本地的紧密经济联系,增生对台湾、台胞的亲近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情景导入、自主学习、课堂讲解、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等环节,使学生对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发展特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加深对台湾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的理解,通过讨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台湾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

但在时间安排上,可能需要进一步调整,以保证课堂讨论的充分展开。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全册含答案,精品)名师优秀教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全册含答案,精品)名师优秀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全册含答案,精品)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课时1 地理差异显著课堂导学知识点 1自然环境差异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

项目表现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知识点 2 人类活动差异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

我国各地形成了富有地方风情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

项目表现农业生产西牧东耕,南稻北麦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分布东密西疏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知识点 3秦舍一淮河一线有些自然地理事物,尤其是山脉,由于其两侧的地理差异明显,往往成为划分地理差异的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就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秦岭-淮河一线以南1 月平均气温 0摄氏度以下 0摄氏度以上河流结冰期有无年降水量 800毫米以下 800毫米以上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以丘陵、平原为主耕地类型旱地水田作物熟制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两熟或三熟主要农作物小麦、大豆水稻、油菜民居特征屋顶坡度小,墙体厚屋顶坡度大,墙体高陆路运输为主,汽车是常用的交通交通运输水运是常用的运输方式工具典型示例1.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下列城市中 1 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C ) A.广州B.海口C.哈尔滨D.合肥解析:我国冬季气温越向北越低,哈尔滨是四个城市中位置最靠北的,因此冬季气温最低。

2.我国东西部降水差异很大,在空间上分布的特点是 ( B )A.从东北地区向西南地区递减B.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C.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D.从南部高原向北部平原递减 3.从地势上说,我国东西部差异的特点表现为 ( A ) A.西部高,东部低 B.西部低,东部高C.西部是平原,东部是高原D.我国东西地势差异不大我国秦岭一淮河一线两侧在自然、人文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

据此回答 4 -5 题。

4.下列自然地理状况,属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是 ( D )?1月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上 ?植被类型主要是常绿阔叶林 ?年降水量在 800 mm以下 ?河流数量少,含沙量大A.??B.??C.??D.??解析: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北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树木多冬季落叶,年平均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河流数量较少,含沙量较大。

【导学案(含课后习题)】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导学案(含课后习题)】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8.2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导学案)【学习目标】1、概括台湾的地理位置,并说出地形、气候和河流特征;2、了解台湾的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现状;3、了解台湾民族构成和主要城市。

【学习重点与难点】掌握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工业的经济模式;学会分析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农业的关系一、台湾省的地理位置与范围1、位置(1)海陆位置北临海,东临洋,南临海,西隔与省相望(2)纬度位置纬线穿过台湾岛中南部,跨带与带2、范围台湾省的主体是,还包括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兰屿、绿岛等200多个岛屿,陆地面积约3.6万平方千米。

台湾岛是中国大岛。

二、台湾省的农业与丰富的自然资源台湾省、、、发达。

近年来,台湾省农牧业生产专业化、企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粮食作物主要是和主要糖料作物是,水果、蔬菜与花卉等园艺作物比重迅速上升。

三、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环境1、地形与地势地形以为主,约占总面积的2/3,多分布在台湾岛的西部沿海地区,约占总面积的1/3;地势:高低2、气候台湾岛年平均气温分布台湾岛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台湾岛气候类型分布(1)台湾岛年平均气温分布特点?原因是什么?(2)台湾岛东部和西部年降水量有何差异?原因是什么?(3)台湾中北部以气候为主,南部以气候为主3、河流(1)台湾岛内河流流向?(2)台湾岛内最长的河流是,注入的水域是?(3)台湾岛内河流比较短促但是水能资源丰富,试从河流流量和落差两方面分析其原因?四、台湾省的人文地理环境1、民族构成台湾民族以族为主,占总人口97%,少数民族主要是族,他们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山区和东部沿海地区;大多数人祖籍,占总人口80%。

2、人口分布台湾人口主要集中在地区,受地形影响明显。

3、主要城市及其职能请在课本中进行圈画4、铁路交通(1)分布特点在台湾岛的边缘沿分布,呈状分布。

(2)影响因素(请简要分析)5、经济特征台湾省以________业为主,以__________产业为支柱。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第四节 宝岛台湾 教学案 导学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第四节 宝岛台湾 教学案 导学案
练一练
I believe I can do it !
1.台湾岛隔台湾海峡与大陆相望的省区是 ( ) A.广东 B.广西 C.海南 D.福建 2.台湾是我国重要的林区,也是亚洲有名的天然植物园,最为著名的树种是 ( ) A.红松 B.杨树 C.樟树 D.漆树 3.台湾居世界首位的物产是 ( ) A.水稻 B.黄金 C.蔗糖 D.樟脑 4.台湾享有热带、亚热带“水果之乡”的美名,四季鲜果不断,驰名中外的有 ( ) A.香蕉、菠萝 B.桃、杏 C.荔枝、桂圆 D.椰子、葡萄 5.关于台湾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全省人口超过 5000 万 B.汉族约占全省人口的 90% C.绝大部分人口分布在东部沿海 D.高山族主要分布在中部山区和东部沿海 6.台湾的地下矿藏多种多样,西部主要分布有 ( ) A.金、铜 B.天然硫磺 C.煤、石油 D.稀土 7.读下图,按要求回答问题 1)台湾岛为我国第_______大岛,与大陆最近的省为__________。 2)将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岛屿的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3)将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海域的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 4)台湾岛西部地区的地形为________,盛产稻谷和甘蔗, 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之称。 5)台湾省_______树世界著名,__________产量居世界第一 6)图中 E 为我国十大旅游名胜之一的__________。
外向型经济
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培养人格,人格影响命运 —— 詹姆士
第 2 页 共 2 页源自“记一记”位置 组成 宝 岛 台 湾 美称
位置:北临_____海,东临_____洋,南临_____海,西与_______省相望; 组成:由_______岛、________列岛、_______岛等组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世纪 50 年代:以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为主; 20 世纪 60 年代:重点发展了______________工业; 20 世纪 90 年代:重点发展_________________产业; 目前,________________是台湾最大贸易伙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填写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
D(城市);E(港口);K(岛屿);
(3)、与台湾一水之隔的福建省简称为_________,这里的“一水”C是指________海峡。
(4)、近期,中国海监船加强对
J(岛屿)的行政执法力度,反制日本在该岛问题上的挑衅举动。
(5)台湾岛最高峰G是_______,它的海拔是3952米,当H地的气温为30℃时,G山顶的气温大约是℃。
2、台湾岛地形以为主,面积约占全岛面积的,台湾山脉主要集中分布在岛的,以为骨干。
3、平原多分布在岛的,山脉与平原之间为和。
4、岛内最长的河流是;最高的山峰是;最大的湖泊是。
5、台湾北部属于气候,南部沿海地区属于气候。
6、台湾经常发生的气象灾害是。
7、台湾的资源
资源
分布地
原因
美称
水稻
西部
甘蔗
丘陵和山间盆地
C.椰子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D.台湾的居民中,人口最多的是高山族
3、台湾省因为盛产甘蔗,所以被称为()
A.海上粮仓B.东方甜岛C.水果之乡D.森林之海
5、台湾物产丰富,其产量居世界首位盐仓“分布在( )
A.南海沿岸 B.东海沿岸 C.台湾西海岸 D.台湾东海岸
2、查漏补缺,小测记忆。(时间5分钟)
三、回顾课本,重点记图。(时间5分钟)
四、熟记下列地理事物名称。(时间5分钟)
(1)、海域:




(2)、
河流:C
湖泊:D
(3)山脉:E
(4)岛屿:
A:
B:
(5)、城市:
F
HGI
(6)、图中的虚线是线。
(7)、下图是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的地形区。
五、达标测试(满分:36分时间:15分钟)
(3)、人口,丰富,。
11、台湾的硅谷:
12、台湾的省内交通发达,建有电气化铁路和高速公路。
13、是省会,是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台湾第一大城市;
14、是台湾最大港口和最大的工业中心。
15、台湾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16、台湾的居民以为主,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17、台湾的汉族居民祖籍大部分来自于和;其主要语言是和。
7、台湾省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
A、西部B、中部C、东部D、南部
8、当前,制约台湾经济发展的地理因素有()
①地狭人稠,人均资源不足②岛内市场狭小
③资金短缺、技术力量薄弱④山地多,交通运输落后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9.读“台湾海峡两岸地区”略图(图19),回答有关问题:(16分)
(1)写出图中A点的经度:。

(10)、“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10、读图12,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省,②特别行政区,
③海,④岛
(2)、图中阴影区域为地区。该地区大力发展经济,其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主要有
(2分)。
(3)台海岛地形以_为主.大部分属亚热带气候。森林面积广大.樟树是著名的树种,产量居世界首位一。
(6)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台湾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A.以农业为主的经济B.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经济
C.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D.“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7)、台湾岛东、西部沿海地区相比较,部年降水量更丰富,原因是
(8)、台湾的水稻产区主要分布在区,这里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2分)
(9)、台湾是我国多地震的地区,请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其原因是什么?
(4)在第十四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上,台湾个人游展区人气最旺。从福州赴台湾自由行最经济的交通方式是。
1、关于台湾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台湾岛就是台湾省B.台湾省包括台湾岛及附近许多小岛,如澎湖列岛、钓鱼岛等
C.台湾省西隔台湾海峡与浙江相连D.台湾岛的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郊沿海
2.小丽到台湾去观光,导游想考考小丽的台湾知识,请你帮小丽选出正确的()
A.温带和亚热带水果产量大
B.日月潭为该省最大的湖泊,是风光秀丽的旅游胜地
总第10学案
课题
台湾
课型
复习
单位
常家中学
主备人
李向龙
审核人
授课时间
2014年3月日
姓名
复习目标
1.熟记台湾的地理事物。
2.台湾的资源分布及原因。
3.台湾的经济特点及台湾城市、人口的分布。
学习过程
学生感悟
(教师个性修订)
一、知识梳理,课前小测。(时间5分钟)
1、全省的面积约为平方千米,由岛、岛、岛及
组成。
以热带、亚热带气候为主,温暖湿润
森林
东部
山地面积大,降水丰富,景观垂直差异显著。
海盐
沿海平原
樟脑
樟树
产量世界第一
水产资源
矿产资源
金、铜
煤、石油
天然硫磺
石油、天燃气
8、台湾的经济特点:“”型
9、台湾的工业分布:
10、台湾的工业分布在西部平原的原因:
(1)、位于,、,,为工业发展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2)、大陆移民首先到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