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学科导学案070201

新拨中学地理学科导学案备课人/授课人:赵小东编号:070201课型:展示引领课授课时间:2014年04月06日课题: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知识目标:1、能够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能够说出河流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中的作用。
3、能够举例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和质量的影响。
4、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能力目标:1、能结合课本图文资料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能结合课本图文资料说出河流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中的作用。
3、通过课本图文资料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体会不同的自然条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体会“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经济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前置性小研究:结合课本49页至57页内容,完成下列知识概括:合作解疑及展示评价:1、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结合课本资料及51页课后活动题1,归纳河流为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结合课本52页活动题2,回答:1)岷江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利和弊。
2)说说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3、议一议,在长江上游和下游地区,河流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差异。
达标检测:京沪高速铁路的建成使北京和上海之间的往来更加便利。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京沪高铁纵贯了我国三大直辖市和、鲁、苏、四省。
2、京沪高铁连接的我国两大工业基地是工业基地和工业基地。
3、甲、乙两图是北京、上海两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其中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图,雨季较长的是图,能代表上海的是图。
据图描述上海的气候特点:。
课时回顾总结:教师寄语: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初中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导学案:6.3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
课题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1〕
修订审核
学习目标
1.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
学习重点黄土高原的位置及地形特征
学习难点黄土高原的成因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过程自主空间
一、导入设计:
二、自主学习,感受新知(自读教材,独立完成下面问题)
1. 黄土高原因外表覆盖着深厚的而得名。
位于我国地区,
它东起,西至,北连,南抵。
跨
越、、、等省区。
2.黄土高原地表特征:。
3. 黄土高原具有地方特色的“黄土风情〞有:传统民居,地方
民歌。
、、、。
“〞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黄土的来源地是、
和我国内陆地区。
6.黄土高原深厚黄土的堆积原因是作用形成,而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的地表形态形成原因那么是作用。
三、合作互助,共同进步〔小组内相互交流、讨论自学阶段未完成的问题以及
新问题,并相互讲解〕
1.黄土高原富有特色的民风民俗——“黄土风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四、展示引导学习。
〔小组或小组代表在全班展示小组间质疑或补充教师
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全册含答案,精品)名师优秀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全册含答案,精品)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课时1 地理差异显著课堂导学知识点 1自然环境差异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
项目表现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知识点 2 人类活动差异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
我国各地形成了富有地方风情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
项目表现农业生产西牧东耕,南稻北麦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分布东密西疏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知识点 3秦舍一淮河一线有些自然地理事物,尤其是山脉,由于其两侧的地理差异明显,往往成为划分地理差异的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就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秦岭-淮河一线以南1 月平均气温 0摄氏度以下 0摄氏度以上河流结冰期有无年降水量 800毫米以下 800毫米以上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以丘陵、平原为主耕地类型旱地水田作物熟制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两熟或三熟主要农作物小麦、大豆水稻、油菜民居特征屋顶坡度小,墙体厚屋顶坡度大,墙体高陆路运输为主,汽车是常用的交通交通运输水运是常用的运输方式工具典型示例1.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下列城市中 1 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C ) A.广州B.海口C.哈尔滨D.合肥解析:我国冬季气温越向北越低,哈尔滨是四个城市中位置最靠北的,因此冬季气温最低。
2.我国东西部降水差异很大,在空间上分布的特点是 ( B )A.从东北地区向西南地区递减B.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C.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D.从南部高原向北部平原递减 3.从地势上说,我国东西部差异的特点表现为 ( A ) A.西部高,东部低 B.西部低,东部高C.西部是平原,东部是高原D.我国东西地势差异不大我国秦岭一淮河一线两侧在自然、人文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
据此回答 4 -5 题。
4.下列自然地理状况,属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是 ( D )?1月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上 ?植被类型主要是常绿阔叶林 ?年降水量在 800 mm以下 ?河流数量少,含沙量大A.??B.??C.??D.??解析: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北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树木多冬季落叶,年平均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河流数量较少,含沙量较大。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导学案主备人:陈廷杆【学习目标】1.掌握我国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2.说明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学习重、难点】1.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2.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1.地理位置:北京位于的西北角。
2.自然环境:北京气候类型为气候,地势高,低。
3.城市职能:北京是全国的、中心,也是中心。
二、自主学习读课本P44—47内容,完成下列填空:【气候湿热的红土地】1.范围:南方地区位于以南、________高原以东,东临海、南临海。
2.地形:。
东部和西部差异明显。
西部以和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和,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和。
3.气候:纬度较低,一月气温在以上,降水量在以上,属于湿润的气候,气候特征:夏季________、冬季____________。
4.土壤:人们常把南方地区称为“ __ ”,四川盆地被称为“________ ”。
5.植被类型: ____【重要的水田农业区】6.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为。
主要种植、也种植___ 、 ______、______ 等。
盛产、、、以及、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三、分组合作学习1.读P45图7.3,探究南方地区的地形差异及对气候的影响。
2.认识南方地区的地形差异及对气候的影响,完成P46活动题1、2、3题。
3.认识自然环境对日常饮食的影响,完成P48活动题1、2、3题。
四、总结提升:1.范围:南方地区位于以南、________高原以东,东临海、南临海。
2.地形:。
东部和西部差异明显。
西部以和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和,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和。
3.气候:纬度较低,一月气温在以上,降水量在以上,属于湿润的气候,气候特征:夏季________、冬季____________。
4.土壤:人们常把南方地区称为“ __ ”,四川盆地被称为“________ ”。
5.植被类型: ____6.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为。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完整版

.专业整理.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2.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3.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4.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一淮河一线的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教学难点;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学法 指导学生读图、析图,观察判断和主动探究。
指 导不同的地理区域 学生预习;1、我国区域划分的依据?2、主要的区域类型有 ________探究一;同一个区域是否具有多重身份? 探究二;活动题(自主学习 教师点评) 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学生预习;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3、四大地理区域的大致界线?探究一;活动题(自主学习 教师点评)年级 地理 课题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第1课时授课人 _________上课时间 年 月曰 年级 ____ 班 姓名 _________学 习 目 标自学备注自 学 探 究2、区分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
学 习 过 程.专业整理.自主练习:(基础训练)1、地理区域不仅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而且同一类型的区域 同或不同的区域。
2、根据各地的还可以划分出不和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 ____________(山脉)、 4、我国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影响的界线, 水量线一致。
选择题(下列各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 .A . C. 2. A . 3、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 ____ (河流)一致。
大致与 mm 等降 B . D. 下列各组区域是描述自然区域的一组是 城市、乡村、农田、林地 B •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 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 D .福建、广东、湖南、河北下列区域属于不同级别的,并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省(自治区)、市(直辖市)、县(自治县、市) 温带、亚热带、热带 C .省(自治区、 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下列河流中流经四大地理区域最多的是: ( )洞庭湖平原、青藏高原直辖市)、县(自治县、市) 、乡(镇)自 学 检 测 A .黑龙江 B .黄河C 4、 下列区域中,属于我国一级行政区域的是:(A 、长春市B 、东北地区方地区5、 我国四大区域中,平均海拔最高的 是: A 、北方地区 藏地区6、 不属于秦岭-淮河的意义的 是: A 、湿润地区和干旱地区的分界限 C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线7、 早穿棉袄午穿纱描述的地区位 于:A 、北方地区 青藏地区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景观位于:A 、内蒙古自治区B 、西藏自治区C 、南方地区地区9、邮政编码的数字中,表示省级行政区的是:A 、第一、二位B 、第三、四位C 、第五、六位 七、八位B 、西北地区 长江 .珠江B 、南方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 、南方地区D 、青(、亚热带与温带地区的分界限 、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 C 、西北地区 F 列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或全部位于哪个地理区域。
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全册)

、、、。
3.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山脉)、(河流)一致。
4.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年降水量的界线,大致与mm等降水量线一致。
5.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及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级阶梯分界线一致。
6.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地势最高的是地区,地势最低的是地区。
【课堂探究】讨论完成教材P5-6活动题。
【课堂检测】1.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分界线确定的说法,正确的是()A、气候差异B、地形差异C、河流差异D、植被差异2.从区域的角度看,既是行政区域又是经济区域的是()A、青藏高原B、山西C、深圳D、山东半岛3.下列区域中属于同一尺度的是()A、深圳、广东B、北京、重庆C、香港、贵阳D、西藏自治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4.北方地区不包括哪一个省?( )A.山东省B、山西省C、河北省D、浙江省5.云南省位于的温度带是()A、亚热带、热带B、温带C、寒带D、热带6.上海市属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7.位于我国的第一级阶梯上的地理区域是()A、青藏地区B、南方地区C、北方地区D、西北地区8.我国陆地最低点位于()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三、读“中国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将图中大写英文字母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填在下列空格内:A、地区,B、地区,C、地区,D、地区。
2.图中C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D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3.A、B两地区的地理分界线(图中虚线)是岭河一线。
课后反思:5.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 ”。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1.农业发展的条件:(1)制约因素: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与 密切相关。
这里纬度较 ,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 的需要。
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 影响容易发生 。
(2)有利条件:东北三省地势 ,土壤 ,适宜大规模的 耕作;气候 ,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2.东北三省盛产 、 、 、 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完整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导学案

组成
由、和及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
澳门半岛、和三部分组成。
面积和人口
万人,km2
万人,km2
人口密度
地狭人稠。
解决办法:“上天”()、“下海”()
历史回顾
侵占多年
侵占多年
回归时间
经济特征
中心、、金融中心、和
。
博彩旅游业发达。
2我国政府制定了政策,祖国内地实行制度,香港和澳门实行
含义
海上米仓
台湾盛产大米,其中最著名的是“蓬莱米”。
东方甜岛
盛产,制糖业发达。
水果之乡
盛产、水果,如香蕉、菠萝等。
森林之海
森林面积广阔,有“”的美誉。
东南盐库
西海岸沙滩广布,日照充足,雨日较少,是我国重要的海盐产区。
美丽宝岛
风景名胜不胜枚举,如、等。
富饶宝岛
自然环境优越,森林、矿产、水产资源丰富,被誉为“”
(2)合作学习:
1、完成P36活动题2、3题
2、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的有利因素:P37
①
②
③
3、工业分布特点:。(结合P38活动题1)
原因:
①,为工业发展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②
③
④海运便利
四、知识网络:
五、反馈训练:1.填空
(1)台湾省位于我国,隔与我国省相望,由及、等许多小岛组成。
(2)台湾地形以为主,其中最高峰是。
2.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二、重点、难点:
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三、导学过程:
⑴自学指导:
1、美丽富饶的宝岛(P33中的图6.22)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学科导学案060401

新拨中学地理学科导学案 备课人/授课人:赵小东 编号:060401 课型:展示引领课 授课时间:2014年03月23日 课题: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知识目标:1、运用地图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
2、运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
能力目标:1、能运用地图简要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
2、能运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了解北京的现代化,体会古城的变迁史与水源的密切关系,城市的现代化过程中应如何保存原有的传统历史文化(古城风貌)。
教学重难点: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掌握北京的现代化发展概况;四合院等古城风貌的保护。
前置性小研究:1、读课本“政治文化中心”(32页至35页)框题内容,完成下列知识网络:2、读课本36页至41页内容,完成下列知识网络: 经纬度位置:经纬度是 ,位于 (温度带)带。
海陆位置:北京位于 平原的北部边缘,背靠群山。
东面是延伸向 海的平原;向东出山海关,可 地理位置 进入 地区。
相对位置: 西面是 高原,从西北出居庸关,可进入 高原。
向南是 平原。
地势: 高, 低。
河流:自 向 流。
气候:北京属 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 。
城市职能:北京是全国的 、 中心,也是 中心。
历史:北京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拥有 多年的城建 史和 年的建都史。
旧城格局:城内建筑排列成“ ”字状,皇宫居于城市的中心,其他城 市建筑沿中轴线呈 分布。
名胜古迹: 、 、 、 、 、 等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概况 历史悠久合作解疑及展示评价:1、读课本35页图6.44,完成下列要求:1)从地形、地势、河流等方面,讨论北京自然地理条件的优势。
2)简要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
达标检测:2012年,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在北京召开,选出了新一届中共领导人,读北京及周边地区简图和图表,完成下列问题: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的地理事物名称:A 平原 B 山脉 C 半岛2)北京的地势特点是3)党的十八大在北京召开,从城市职能分析,北京是全国的 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一、地理差异明显1、读图·析图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秦岭-淮河一线以南自然差异一月平均气温(高于0)年降水量主要地形河流冬季结冰河流流量河流汛期人文差异农田类型主要粮食作物传统交通方式民居特点总结导致秦岭-淮河南北自然要素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2、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3、人类活动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请举一例说明“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可以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风俗等方面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展开描述。
反馈练习一、选择题1、与我国一月0℃等温线大致接近的界线是()A、横断山脉B、天山—阴山一线C、巫山—雪峰山一线D、秦岭—淮河一线2、关于我国冬夏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A、冬季最低气温出现在青藏高原B、冬季最低气温出现在漠河镇C、夏季我国南北温差大D、夏季最高气温出现在海南省3、宜宾市主要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雨林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4、按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区的划分,宜宾市属于()A、暖温带、湿润地区B、亚热带、湿润地区C、亚热带、半湿润地区D、暖温带、半湿润地区5、关于我国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气候复杂多样②夏季南北气温差异很大③季风气候显著④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6、与秦岭——淮河一线大体相一致的是()①一月0℃等温线②400毫米年降水量线③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④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界线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读右图,完成7-8题。
7、除纬度因素,加剧图中对话双方气温差异的直接因素是()A、人类活动B、降水C、海陆分布D、地形8、如果此山脉是秦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此山脉与我国1月份0℃等温线分布大体一致B、此山脉与我国400mm等降水量线分布大体一致C、此山脉以南是亚热带,以北是暖温带D、此山脉以南是湿润地区,以北是半湿润地区9、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A、从南向北递减B、从东向西递减C、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D、从东北向西南递减10、小刚参加《三星智力快车》比赛时,选择了一道400分的地理知识题,题目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什么。
你认为小刚应选哪一项()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D、长白山—武夷山11、粤菜、鲁菜、湘菜都是我国著名的菜系,其正宗来源地分别是()A、广东省、山东省、湖南省B、四川省、广东省、山东省C、广东省、河北省、湖南省D、广东省、山东省、湖北省12、该图反映出我国地势总的特征是()A、中部低四周高B、东部高西部低C、中部高四周低D、西部高东部低13、图中为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在()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14、山脉常常成为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天然分界线。
下列对四幅示意图中山脉名称的判断正确的是()A ①太行山脉②武夷山脉③昆仑山脉④祁连山脉B ①大兴安岭②台湾山脉③天山山脉④阿尔泰山脉C ①雪峰山脉②长白山脉③秦岭山脉④大别山脉D ①巫山山脉②武夷山脉③阴山山脉④横断山脉教学反思课题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2、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重点难点1、我国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2、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步骤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导入新学期开始几位同学凑到一起,畅谈自己游览过的地方,大家想想他们去的什么区域呢?自主学习1、地理区域不仅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 而且同一类型的区域, 还可以划分出不同______或不同______的区域。
2、根据各地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特点的不同, 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山脉)、(河流)一致。
4、我国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影响的界线,大致与mm 等降水量线一致。
团队合作及展示探究一:同一个区域是否具有多重身份?探究二:(课本第6页活动题)1、(1)A界线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2)确定接线A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2、(1)B界线与1月哪条等温线分布最接近?(2)B界线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最接近?(3)确定B界线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4)B界线是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看图5.5它与哪列山脉、河流大体一致?3、(1) C界线与我国阶梯分界线中哪条分界线接近?(2)确定界线C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小结提纲思维导图反馈练习1、下列各组区域是描述自然区域的一组是()A、城市、乡村、农田、林地B、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洞庭湖平原 CC、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D、福建、广东、湖南、河北2、下列区域属于不同级别的,并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A、省(自治区)、市(直辖市)、县(自治县、市)B、温带、亚热带、热带C、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D、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3、下列河流中流经四大地理区域最多的是:()A、黑龙江B、黄河C、长江D、珠江4、下列区域中,属于我国一级行政区域的是:()A、长春市B、东北地区C、内蒙古自治区D、北方地区5、我国四大区域中,平均海拔最高的是:()A、北方地区B、西北地区C、南方地区D、青藏地区6、不属于秦岭-淮河的意义的是:()A、湿润地区和干旱地区的分界限B、亚热带与温带地区的分界限C、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D、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1、北方地区东临( )A 、渤海和黄海B 、东海和南海C 、黄海和东海D 、渤海和东海 2、下列属于北方地区地形区的是( )A 、内蒙古高原B 、四川盆地C 、黄土高原D 、长江中下游平原 3、 下列不属于北方地区农业发展有利因素的是 ( )A 、平原面积大B 、土壤肥沃C 、降水偏少D 、耕地集中连片 4 、下列属于北方地区气候类型的是 ( )5、 为缓解华北地区淡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国家采取的措施是( ) A 加大开采地下水 B 跨流域调水措施 C 兴建水库 D 海水淡化技术的广泛应用 6 、华北地区面临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 )A 、地震B 、滑坡和泥石流C 、台风D 、干旱 7、读图完成。
(2)本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 ,粮食作物以 、 、 为主,经济作物有 、 、 。
B AC DBL(1)填出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山脉:A ;B ;E ;地形区 C ,有“ ” 之称;D ;L 和F 又常被称“ ”,F 地形其特点是 ;濒临海洋G ;H 。
读图·析图1、读图 6.11“东北三省的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找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
(2)找出东北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
(3)找出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辽河、鸭绿江、图们江。
(4)找出俄罗斯、朝鲜、韩国。
2、读图 6、13“东北三省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气温:从图中等温线的分布,可以看出东北三省气温的分布规律是,原因是 __ 。
图中一4℃等温线中部向南弯曲的原因是__ 。
(2)降水:从图中年降水量的分布,可以看出东北三省的降水分布规律是,原因是。
辽东丘陵东侧降水量大约为 _毫米,为什么降水多?。
(3)气候特征:东北三省气候。
由于纬度,又紧邻着亚洲北部寒冷的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夏季。
东北三省降水集中于季,冬季降雪较多。
3、探究·思考读图6、14“东北三省雪期始期、终期和雪厚的分布”图,认识东北三省的冷湿气候。
(1)北极村、齐齐哈尔、沈阳的雪期,归纳三地雪期由南向北的变化规律。
(2))分别比较延吉和长春、北极村和长春的积雪厚度,并说明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
(从地形、纬度位置和距海远近三个方面考虑)(3)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等特点,说说这种传统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下列表述东北三省气候正确的是( )A 、气候冷湿B 、雪期自北向南越来越长C 、冬短夏长D 、降水集中于 2 、在春秋季节,东北三省经常受到哪种灾害的影响 ( ) A 、 干旱 B 、寒潮 C 、台风 D 、洪涝 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ABCDEFK(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A 为 ,B 的简称是 ,C 为 。
(2)写出下列山脉的名称:D ; E ;河流F 为 ,它是两国的界河。
(3)K 所代表的地形区是 ,此地作物熟制为 ,盛产 、 、 等。
一、从"北大荒"到"北大仓"读图·析图1、读教材图6、19,探究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粮基地的原因二、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读图·析图1、认识东北三省工业分布的特点。
(1)读图6、21 “东北三省铁路与城市的分布”,写出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这些东北三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中心各自的交通优势。
(2)东北三省是我国铁路网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对照图6、21和图6、20,看看主要矿产地与铁路线的关系,讨论铁路修到甲、乙两地的可能原因。
2、东北三省的工业中心是依托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读图6、22大庆、伊春、鞍山的工业结构,说出大庆、伊春、鞍山工业特点,并对照图6、20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和工业的分布分别说明这种工业特点的形成原因。
一、从“北大荒”到“北大仓”③①②④知识点一、文明的摇篮读图·析图1、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中填出:内蒙高原、秦岭、太行山、鸟鞘岭。
(2) 在图填出:陕西省、山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
(3)黄土高原东起山脉,西至,北连高原(大致以为界),南抵。
(4)黄土高原因覆盖着身后的而得名,地表、,水土流失严重。
知识点二、风吹来的黄土运用黄土“风成说”,解释下列现象1、下列现象被认为是支持黄土“风成说”的证据,写出它们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2、关于黄土的来历,你还有其他的推测吗?3、探究·思考读图6、29,试解释由“塬”到“梁”再到“峁”的原因。
(4)黄土高原从温度带看,属于___________带;从季风区看,属于___________区;从四大区域位置看,位于___________地区;从阶梯位置看,位于___________阶梯。
教学反思1、读图6-3-5在相同条件下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完成下列问题。
图6-3-2-1在相同条件下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①图中的黑色箭头表示什么?箭头的多少与植被有何关系?②三个烧杯中的水土流失量与植被多少有何关系?③结论:三幅图片由左向右说明,随着植被的减少,水土流失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