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

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

浅析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摘要: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在原有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基础上,吸收了框架结构体系的优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本文主要从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布置原则和特点、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判定、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及短肢剪力墙结构的构造要求进行阐述。

关键词:短肢剪力墙;设计;分析1前言短肢剪力墙结构是剪力墙结构中的一种,多用于高层及小高层住宅建筑。

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大多数墙肢相对较短,常用的有“t”字型、“l”型、“十”字型、“z”字型、折线型、“一”字型。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住宅空间及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来普通框架结构的露柱露梁、影响房间美观;普通剪力墙结构对建筑空间的严格限定与分隔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从结构方面,比较一下普通剪力墙结构和框架结构的优缺点,普通剪力墙结构结构整体刚度大,安全,但是自重大,地震力大。

建筑布置不灵活;框架结构布置灵活,但是结构刚度小;而短肢剪力墙结构就是结合两者的优点,克服了各自的缺点,使建筑房间功能布置偏于灵活,容易获得大的建筑空间,受到了建筑师的肯定。

另外,从经济方面,短肢剪力墙结构降低了钢筋和混凝土的用量。

深受开发商的喜爱,所以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实际工程。

本文主要阐述了小高层住宅中应用短肢剪力墙结构的设计应用。

2短肢剪力墙结构布置原则进行短肢剪力墙布置的时候,应注意使结构的刚度适宜,传力路径明确,结构专业应较早地介入建筑专业的方案设计,使结构布置既能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又能做到经济合理,(1)短肢剪力墙总的布置原则是:均匀、分散、对称、周边。

均匀、分散是要求每片剪力墙的抗侧刚度相差不大,避免一、二片刚度特大的剪力墙受力过于集中。

对称布置,可使质心和刚心重合,这样可以避免和减少建筑物受到的扭矩。

剪力墙靠近结构单元的周边布置,可增大房屋的外围刚度,从而减小结构的扭转周期。

(2)高层建筑不应全部是短肢剪力墙结构,若短肢剪力墙较多,可在竖向交通中心区布置筒体或一般剪力墙来共同抵抗水平力。

高层建筑短肢剪力墙结构特点及设计问题研究

高层建筑短肢剪力墙结构特点及设计问题研究

多,短肢 剪力墙 与一般 剪力墙 一起 组成抵 抗水平力 的剪 力墙结 构 ,这
种剪 力墙 结构则 被称 为短肢 剪力 墙结 构 。 由于短肢 剪力墙 结构 的抗震 能力较 弱, 因此 ,建筑 工程采 弱部 位,这使 得应 力分布 变得 非 常负责 。 因此 ,洞 1 3 设置 时 ,应尽 量避 免这 种情 况 的 出现 。但 是若 工程 必 须 采用这种 结构 时,则需在洞 口的周 围加强 防护措施 或者采 用轻质 材料 填补 叠 合洞 1 3 ,将其 变 为洞 口布 置 规则 的剪 力墙 ;第 三 ,应运 用 适 当 的分 析方法 分析并 判断洞 口布置 ,可采用简 易模型简 化分析 处理不 规 则洞 口 ,分析 并 判 断其 处 理 结果 。
1短 肢 剪 力 墙 的 概 念
关 于短 肢剪 力墙 的定 义 ,《 高层 建筑 混凝 土结 构技 术规 程》 给予 了详 细解 释 :短肢 剪力 墙是指墙 肢截面 的 高度 与墙 肢截面 厚度 的 比值
在5 ~8范围 内的剪 力墙,而一般剪力 墙则为墙肢截 面的高度与 墙肢截
面厚度 的比值不 小于 8的剪 力墙 。若建筑 结构 中短 肢剪 力墙数量 比较
2短 肢剪力墙 结构 的特点
2 . 1满 足 建 筑 功 能 需要
短肢 剪力 墙结构 的墙肢 与填充 墙具有 相 同的厚度 ,连 接各墙 的梁 并不会 出现突 出墙面 的情况 ,而是 均位于 竖 向的平面之 内 。另外 ,随 着 轻质材 料在 墙体建 设 中的广泛应 用 ,这 使得短 肢墙在 满足建 筑功 能 需要 方面更胜 一筹 。尽管采 用短肢 墙构件 在一 定程度 上加大 了施工 难 度 ,但是 建筑 的 空 间使用 面积 会 比传 统结 构增 加不 少 。

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

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

短肢剪力墙的结构设计摘要:近年来,建筑事业以突飞猛进之势高速发展,建筑工程中对短肢剪力墙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为了满足建筑工程中空间结构和平面布局的高要求,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开始广泛应用于建筑中。

短肢剪力墙在结构设计方面最大的优点是可以通过调整墙体的位置,使现代建筑获得更大空间和灵活性,同时减轻结构自重,降低造价因此,合理的进行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是目前讨论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短肢剪力,结构设计,布置,特点一、短肢剪力墙结构的概念与设计1. 短肢剪力墙结构的概念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中所描述的,短肢剪力墙较多时,形成短肢剪力墙与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共同抵水平力的剪力墙结构,称为短肢剪力墙结构。

这是结构的概念。

对于“短肢剪力墙较多”的理解,专家给予的解释为:短肢剪力墙所承担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4o%的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同时简体和一般剪力墙所承担的第一振型府部地露倾覆力矩不宜小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

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短肢剪力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为40%~50%的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结构为短肢剪力墙结构,50%时结构布置不合理,应调整结构布置。

2. 短肢剪力墙结构的设计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短肢剪力墙结构的抗震薄弱环节包括建筑物角点处的墙肢、底部外围的小墙肢,以及连梁等构件。

当结构发生扭转时,建筑物外边缘和角点处的墙肢会首先开裂;在地震作用下,对于层数较高的短肢剪力墙结构将主要发生弯曲变形,底部外围的小墙肢将遭严重破坏,特别是一字形小墙肢遭破坏最严重。

因此,在设计中,对这些薄弱环节,不仅要通过计算保证其抗震能力,更应当加强概念设计和抗震构造措施。

(一)在短肢剪力墙结构布置上,墙肢平面上分布要力求均匀,使建筑物的刚度中心和质心尽量接近,以减小扭转效应。

通常将一般剪力墙布置在建筑物四角和楼电梯间,短肢墙双向均匀对称布置。

(二)为提高建筑物外边缘和角点处的墙肢的抗震能力,应适当增加相应位置墙肢厚度,加强墙肢端部的暗柱配筋量,严格控制墙肢截面的轴压比,以提高墙肢的延性和承载力。

短肢剪力墙结构

短肢剪力墙结构

1 短肢剪力墙的特点及其与异形柱的区别对于12~16层的小高层建筑结构,采用既可以保证结构的刚度、位移,又可以使室内空间方正合理。

所以短肢剪力墙结构得以普遍应用。

短肢剪力墙的受力、变形特征,类似以框剪结构。

但比框架结构的刚度分配、内力分配更合理,结构的变形协调导致的竖向位移差别,也比框剪结构小,则传基础荷载更均匀、合理。

1)短肢墙与异形柱的区别截面尺寸:柱:H/B < 3;(单肢)异形柱:H/B < 5;(一般柱肢数≤两肢)短肢剪力墙:5 < H/B < 8;(墙肢数≤两肢)剪力墙:H/B > 8。

(不限)当有大于两肢的短肢墙或异形柱时,尽管各肢的长宽比符合要求,也宜按墙输入、设计。

2 短肢剪力墙结构的界定方法规程相关规定:高规第7.1.2条规定了高层建筑结构不应采用全部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

短肢剪力墙较多时,应布置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形成短肢剪力墙与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共同抵抗水平力的剪力墙结构,并且应符合一系列规定。

第7.1.3条规定了B级高度高层建筑和9度抗震设计的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采用第7.1.2条规定的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

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定义:(1)短肢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为5~8的剪力墙;(2)高层建筑结构不应采用全部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3)短肢剪力墙较多时,应布置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形成短肢剪力墙与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共同抵抗水平力的剪力墙结构。

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必要条件:抗震设计时,短肢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不大于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50%。

短肢剪力墙结构的下限:当短肢墙较少时,如短肢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小于结构总底部地震倾覆力矩的15%~40%,则可以按普通剪力墙结构设计。

下限规范没有规定,用户可以灵活掌握。

B级高度高层建筑和9度抗震设计的A级高度高层建筑,即使置筒体,也不能采用。

其最大适用高度比高规表4.2.2-1中剪力墙结构的规定值适当降低,且7度和8度抗震设计时分别不应大于100m 和60m。

短肢剪力墙在结构设计中应注意事项

短肢剪力墙在结构设计中应注意事项

短肢剪力墙在结构设计中应注意事项现阶段,人们对房屋特别是高层住宅的平面与空间的要求不断提高,原有的普通框架结构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住宅的要求,人们对住房有了商品化的新认识。

房开公司一方面要满足用户对住房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在有限的土地上建造更多房产以实现自己最大的利益,这就对短肢剪力墙有了很大的需求。

本文对短肢剪力墙的结构设计进行分析,指出在设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阐述短肢剪力墙的计算方法。

标签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注意事项一、短肢剪力墙概述短肢剪力墙是指截面厚度不大于300mm、各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的最大值大于4但不大于8的剪力墙。

短肢剪力墙的优点很明显,那就是布置灵活。

设计者可以结合建筑平面、利用间隔墙位置来布置竖向构件,剪力墙的数量和剪力墙肢长度均可自主调整。

在满足承载力的情况下,还可以调整刚度和刚心,对整体结构起到一个优化的作用。

而且由于减少了剪力墙数量,而代之以轻质填充墙,不仅房屋总重量可以减轻,同时也适当降低了结构刚度,使地震作用减小,这不仅对基础设计有利,而且对结构抗震较为有利,同时也可降低工程造价,可加快施工进度.。

与一般的剪力墙结构相比,短肢剪力墙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第一,短肢剪力墙在抗震性能上相比于一般的墙体表现较差,如果是在地震频发地区或是楼层较高的建筑中,应谨慎使用短肢剪力墙。

第二,与一般剪力墙相比,边缘构件在短肢剪力墙结构中的比例会更大,而且,短肢剪力墙结构的配筋率也较大。

所以建造时单位面积用钢量会大于普通墙体。

二、短肢剪力墙的结构设计在目前,国家并没有系统的详细的短肢剪力墙设计的相关规范。

所以,在结构设计的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只能通过设计人员的经验进行解决。

短肢剪力墙的受力、变形特征,类似于框剪结构。

但比框架结构的刚度分配、内力分配更合理,结构的变形协调导致的竖向位移差别,也比框剪结构小,传基础荷载更均匀、合理。

但有大量的实验验证,短肢剪力墙在抗震性能上存在薄弱环节,主要集中在建筑物角点处或连梁、小墙肢等构件部位。

短肢剪力墙、短肢剪力墙结构及其设计要点

短肢剪力墙、短肢剪力墙结构及其设计要点

短肢剪力墙、短肢剪力墙结构及其设计要点1、短肢剪力墙的定义高规7.1.8规定,短肢剪力墙是指截面厚度不大于300mm、各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的最大值大于4但不大于8的剪力墙。

以下几种情况不属于短肢剪力墙: 1)厚度大于300mm的墙,各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的最大值大于4时,属于一般剪力墙。

2)若剪力墙中,即使有几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的最大值大于4但不大于8,但有一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大于8,该截面与属于一般剪力墙。

3)高规7.1.8条文提到,对于采用刚度较大的连梁与墙肢形成的开洞剪力墙,不宜按单独墙肢判断其是否属于短肢剪力墙。

《北京细则》5.5.5条规定,当短肢剪力墙与较强的连梁(连梁净跨与连梁高度之比不大于2.5,且连梁高度至少大于400mm)相连,或与翼墙(翼墙长度应该不小于短肢墙厚度4倍)相连,可不作为短肢剪力墙。

2、短肢剪力墙较多的剪力墙结构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是指,在规定的水平地震作用下,短肢剪力墙承担的底部倾覆力矩不小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倾覆力矩的30%的剪力墙结构。

如果不符合上述范围时,不属于“短肢剪力墙较多的剪力墙结构,这时仍可按一般剪力墙结构进行设计,但其短肢剪力墙仍应提高一级等级后满足本措施对短肢剪力墙轴压比的限值及其他构造措施。

(刘铮《建筑结构快速入门》P72) 但李国胜《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疑难问题的处理及算例》P187提到,在剪力墙结构中,只有少量不符合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大于8的墙肢,不属于短肢剪力墙与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共同抵抗水平力的剪力墙结构,这些少量小墙肢抗震等级不需提高一级。

2011版高规对02版规程进行了修改,不论是否短肢剪力墙较多,所有短肢剪力墙都要满足7.2.2条规定。

但短肢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不再提高(条文说明)。

同时说明一下,《广东省实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补充规定》对短肢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及其优缺点则有不同的看法,第3.2.4条则定量化界定“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是指短肢剪力墙的截面面积占剪力墙总面积的50%以上。

短肢剪力墙结构

短肢剪力墙结构

短肢剪力墙结构在建筑领域,结构的选择对于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使用功能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短肢剪力墙结构作为一种较为新颖且实用的结构形式,近年来在住宅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短肢剪力墙结构,顾名思义,是指墙肢的长度较短的剪力墙结构。

一般来说,短肢剪力墙的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在 5 到 8 之间。

与传统的剪力墙结构相比,短肢剪力墙结构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从建筑布局的角度来看,短肢剪力墙结构为建筑设计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

由于墙肢较短,房间的布置可以更加自由,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人对于多样化户型的需求。

不像传统剪力墙结构那样,由于墙体的限制,房间布局往往较为固定和单一。

在受力性能方面,短肢剪力墙结构能够有效地抵抗水平荷载,如地震作用和风荷载。

短肢剪力墙与普通剪力墙协同工作,共同承担水平力,使得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得到保障。

同时,短肢剪力墙的存在也能够限制结构的侧向变形,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在经济性能上,短肢剪力墙结构也有一定的优势。

相较于纯框架结构,它能够减少梁、柱的截面尺寸,从而降低建筑材料的用量,节约成本。

而且,由于其能够提供较为灵活的空间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因为户型不合理而导致的销售困难,从而间接提高了经济效益。

然而,短肢剪力墙结构也并非完美无缺。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一些问题。

设计方面,由于短肢剪力墙的墙肢较短,其受力情况相对较为复杂。

因此,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需要精确地分析其内力和变形,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

同时,短肢剪力墙的布置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均匀、对称等,以避免结构出现扭转等不利情况。

施工过程中,短肢剪力墙的混凝土浇筑质量需要严格控制。

由于墙肢较短,钢筋布置较为密集,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容易出现振捣不密实的情况,从而影响结构的质量。

此外,短肢剪力墙的模板安装也需要保证精度,以确保墙体的尺寸和垂直度符合设计要求。

为了更好地发挥短肢剪力墙结构的优势,避免其可能存在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具体的工程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施工。

建筑工程中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

建筑工程中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

试析建筑工程中短肢剪力墙的结构设计摘要:短肢剪力墙结构在现代建筑行业中是一种比较常用的结构形式,其不但能够避免室内存在柱楞,还能增大建筑内部的使用面积,同时对于建筑物内部的使用功能以及布置情况都可以不断改善。

诸多优势使得这一结构成为了很多建筑师和开发商的欢迎。

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人们发现了短肢剪力墙结构存在的弊端,其在抗震性能方面的能力较弱。

本文简述了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定义及优点,对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中的几点注意事项作了阐述,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短肢剪力墙;短肢剪力墙结构;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判定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引言短肢剪力墙过多的剪力墙结构能够给住宅建筑内部的分布带来很大的方便,其能够有效防止框架结构露梁露柱的缺陷,能够满足更多用户对平面有效分割的需要。

并且,在经过运用轻质填充墙后能够大幅度降低结构本身的重量,从而减弱结构的侧向刚度,使得结构的自振周期不断增大,间接地增强了结构承受震动的能力。

但受到新型结构抗震性的影响,其在地震较多的地区没有得到太多的运用,为确保万无一失,在运用短肢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过程中,对其运用范围加以限制,更应该完善相应的抗震方法。

短肢剪力墙的定义在人们对住宅环境要求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对于多层住宅平面与空间的要求也更为严格。

早期常规框架结构的露柱露梁、剪力墙结构会给建筑空间带来不利影响,限制了其内部空间结构大小,这显然满足不了用户当前的实际需要。

因而, 在设计者和建筑者们长期的研究探索中,其把剪力墙当成基础,对框架的优势不断积累改进后创建了全新的结构模式,即“短肢剪力墙一简体(或一般剪力墙)”结构体系。

1 .短肢剪力墙高厚比的标准在短肢剪力墙设计过程中需要对高厚比加以严格控制, 其具体控制方法包括:(1)把短肢剪力墙、常规剪力墙互相区分开来。

在建筑施工标准中提到了,短肢剪力的高厚比通常为5~8,常规剪力墙的高厚比需在8以上。

(2)把短肢剪力墙、异型柱之间加以区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肢剪力墙结构设计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摘要】文章主要从结构设计需要注意的事项出发,详细介绍了短肢剪力墙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特点,和在大体结果设计中应主要的问题及不应忽视的重要问题,短肢剪力墙结构是当前小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一种根据剪力墙结构进行改进后的设计方式,其改进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适应人们对于建筑内部空间应用的需求,使建筑内部的平面空间更大,室内空间应用更加灵活和高效,满足了现代城市居民对建筑室内设计的要求。

【关键词】短肢剪力墙;设计特点;注意事项
前言
近些年来,在现代城市的建设中,小高层以其独特的优越性成为当前住宅建筑中最受欢迎的建筑结构形式,其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土地利用率高,相对开发成本低,舒适性和便利性更强,户型也更加多样等几方面。

尤其是采用短肢剪力墙结构的设计方式进行施工的小高层,更大程度了满足现代都市人对于住宅建筑内部更高的空间利用率和更灵活多样的室内设计的需求。

短肢剪力墙结构,是在普通剪力墙结构的基础上根据人们对建筑日益增长的需求而发展而来的,并且逐渐成为现代小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主要设计方式。

1.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的优点
随着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在小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广泛应用,可以从实践中看出该结构体系的优点主要体现在满足小高层建筑的功能需求和满足结构设计需求这两大方面。

首先,在建筑功能方面,短肢剪力墙的墙肢设计是与填充墙的厚度相同的,且短肢剪力墙与各个墙体之间的梁的连接是处于墙体的竖立平面内的,这就很好的实现了框架结构中梁柱外露的问题;在短肢剪力墙结构的施工中,大都是采用的较为轻质的建筑材料,以减少结构的负重荷载;短肢剪力墙由于其自身特性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施工难度,但其能够很好的扩大建筑内部的有效使用面积,因此,仍然是具有很大推广价值的。

其次,在结构设计方面,短肢剪力墙结构要比普通框架-剪力墙具有更好的隐蔽性,使墙肢与梁可以隐藏在墙体内,方便了用户对内部结构的灵活设计应用。

且在设计中,短肢剪力墙对于墙的数量和肢长的确定也更加灵活,可以通过计算建筑的抗侧力需求来确定数量的多少以及肢长的长短,同时,墙体刚度的大小和刚度中心位置的确定,也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使建筑结构设计更加贴合实际的需要。

另外,在小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中,短肢剪力墙与常用的普通剪力墙体系相比,其具有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充分利用墙肢的承载能力,避免传统剪力
墙结构中墙体过长而通常为构造配筋的浪费;减轻结构自重,降低主体结构和基础造价,尤其对于地基承载力较低的地区经济效益显著;结构自振周期相对加大,弥补剪力墙体系抗侧刚度大,从而地震反应加大的缺点;主体结构中大多数墙肢呈受弯工作状态,从而保证墙体具有足够的延性。

同时大多数连梁的跨高比大于25,保证整体刚度的同时降低连梁的自身刚度,避免连梁的剪切破坏,使连梁也具有足够的延性,以此来弥补剪力墙体系延性的不足。

2.短肢剪力墙结构布置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短肢剪力墙的结构设计中,结构布置的合理性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短肢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相对较差,为此,在结构布置中应充分考虑到加强抗震性的设计内容,注意结合相关技术概念和理论的应用,尽可能的提高结构的性能。

一般来讲,在其结构布置中,需要注意到以下几点:
(1)短肢剪力墙应均匀布置,使墙的轴向应力差别不宜过大。

竖向布置短肢剪力墙,尽可能做到墙肢上、下对齐、连续,尽量避免洞口错位,与连梁一起构成连续跨数较多的抗侧力体系。

(2)每道短肢剪力墙宜有两个方向的梁与之相连接,连梁尽可能布置在墙肢的竖向平面内。

短肢剪力墙应该尽量在另一方向上设置翼缘,尽可能避免有一字形短肢剪力墙出现。

结构布置上考虑纵横墙的共同作用。

(3)短肢剪力墙应设计成强墙柱弱连梁的体系。

所谓强墙柱,是指墙柱可采用强度等级高的混凝土,加强墙柱配筋:尽可能减少连梁高度,使分配的地震力不至于太大,也使短肢剪力墙体系计算更合理。

(4)B级高度高层建筑及9 度抗震设计的A 级高度高层建筑,不能采用短肢剪力墙结构。

(5)最大适用高度比高规表中剪力墙结构的规定值适当降低,且7 度和8 度抗震设计时分别不应大于100m 和60m。

3.结构计算模型和软件应用中易忽视的问题
短肢剪力墙结构是适应建筑要求而形成的特殊的剪力墙结构。

其计算模型同于普通剪力墙结构,将结构作为空间体系,粱和柱均采用空间杆单元,剪力墙单元模型。

在计算上可采用的三维空间分析软件有开口薄壁计算模型,空间膜元,板壳单元模型以及墙组元模型。

而目前短肢剪力墙结构广泛采用的是TAT(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三维分析与计算软件)和SATWE(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及分析与设计软件)。

但在实际的计算应用中,设计人员往往会视乎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3.1 总体计算中总信息的输入
3.1.1 连梁的刚度折减
高层建筑中的连梁是一个耗能构件,连梁的剪切破坏会使结构的延性降低,对抗震不利,设计时应注意对连梁按“强剪弱弯”的延性要求进行计算。

多、高层结构设计中允许连梁的刚度有所下降,程序中通过连梁刚度折减系数来反映开裂后的连梁刚度。

但应注意短肢剪力墙结构中,墙肢刚度相对较小,连接各墙肢的梁已类似普通框架粱,而不同于一般剪力墙问的连梁,不应在计算的总体信息中将连梁的刚度大幅下调,使其设计内力降低,应按普通框架梁的要求,控制混凝上压区高度,其梁端负弯矩钢筋可由塑性调幅70%、80%来解决。

3.1.2 短肢剪力墙的抗震构造
抗震设计时,短肢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应比普通剪力墙抗震等级提高一级;底部加强层应按规定调整剪力设计值,其他各层短肢剪力墙的剪力设计值,一级抗震等级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1.4 和1.2;短肢剪力墙截面厚度不应小于200mm;抗震设计时,短肢剪力墙截面的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底部加强部位不宜小于1.2%。

其他部位不宜小于1.0%:新“抗震规范”出现了约束边缘构件这个概念,对抗震等级为二级及以上的短肢剪力墙,由于墙肢长度较短,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两个方向近于整段墙肢,为了加强墙肢抗震性能,可以把整段墙肢作为约束边缘构件考虑。

3.2 程序输入和输出时应注意的问题
转换层所在层号、框支梁、框支柱、角柱的指定。

框支梁、框支柱、角柱是带转换层的复杂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时需特别加强的构件。

《抗震规范》和《高规》按“强剪弱弯”的原则,对其抗震等级和组合设计内力值进行调整,并采取相应的结构构造措施。

因此,程序输入过程中正确指定转换层所在层号、框支梁、框支柱和角柱,对计算结果的合理输出是相当重要的。

也是设计人员容易忽视的问题。

4.结束语
总之,小高层建筑中应用短肢剪力墙的结构设计方式要比其他结构设计方式更具优越性,针对当前短肢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较差以及计算中易出现错误的问题,都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和改进技术,进一步完善短肢剪力墙结构的性能和设计方法,使剪力墙结构体系能在小高层建筑的发展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