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2015求职大礼包内参:16个字看懂阿里用人理念

合集下载

管理就是十六字?(非常适用中国公司)

管理就是十六字?(非常适用中国公司)

管理就是十六字?(非常适用中国公司)十个人的公司、一百人的公司、五百人的公司、一千人的公司和一万人的公司,带队伍的方法是完全不一样的,但管理的最低要求是一致的。

这个最低要求就是十六个字:“目标清晰,职责明确,赏罚分明,超越伯乐。

”十个人的时候可能只需要人治,靠着兄弟之间的情谊为纽带就能带好。

上到一百人就必须开始讲管理,讲法制。

到一万人的公司,就必须讲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否则公司的组织可能都会随时崩溃掉。

很多人不理解阿里为什么这么重视的价值观,其实如果去除那些理想主义的因素外,这是企业最大的管理工具。

我认为阿里的价值观、使命和愿景,是阿里最大的核心竞争力。

前两天给百年技术的同学们(应届生)做分享,有位同学提了个很有意思的问题,问阿里和腾讯、百度有什么区别?我当时告诉他们,阿里是讲使命和愿景的,腾讯、百度不会给你们讲那些。

有一次我问一个腾讯的老员工,腾讯的使命和愿景是什么?他想半天还答错了,反倒是我这个外人告诉他腾讯的使命是“通过互联网服务提升人类生活品质。

”使命和愿景绝对不是随便说说的口号,在生死关头是要起到至关重要的指路作用的。

价值观也是一样,能够在我们面临选择时起到指导作用。

比如什么钱该赚,什么不该赚,发生分歧时,就要看使命和愿景。

这不是用来忽悠自己和别人的口号。

当上万人趋同于共同的价值观做事时,会带来两个显而易见的好处:一是沟通成本降低了,对一个问题的看法基本都是一致的;二是降低了管理成本,让自底向上的做事变成了可能。

扯得有点远,说说我的十六字真言吧。

目标清晰这似乎是老生常谈,但其实很多人设定的目标都是假的,根本就不清晰。

目标清晰有两层含义,一是团队的目标要非常清晰;二是给员工设定的绩效目标要非常清晰。

什么叫清晰?能量化才叫清晰。

在我早年工作的时候,整个安全行业里都有一种说法,安全的工作似乎是根本没法量化的。

我们会做很多事情,但是什么时候攻击会发生仍然是难以捉摸的。

在当年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很难解的问题,无法量化也导致我们的很多工作老板看不到效果,曾经也很痛苦。

阿里16字法则

阿里16字法则

阿里16字法则
阿里16字法则是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提出的管理理念,即“以客户为中心,团队合作,共享机会,诚信待人”。

这16个字简要概括了阿里巴巴对于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

具体而言,这16个字可以解读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以客户为中心:注重顾客需求,重视用户体验,不断优化产
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2. 团队合作:强调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鼓励员工之间相互支持、相互学习,共同实现公司的目标。

3. 共享机会:倡导平等、开放的文化氛围,让每个员工都有机
会发挥自己的才能,共同分享公司发展带来的机会和成果。

4. 诚信待人:强调诚信、透明、正义的价值观,要求员工以诚
信待人、守信用、恪守道德底线,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企业生态。

阿里巴巴集团有六个核心价值观

阿里巴巴集团有六个核心价值观

阿里巴巴集团有六个核心价值观,是阿里企业文化的基石和公司DNA的重要部分。

该六个核心价值观为:1.客户第一——客户是衣食父母1)尊重他人,随时随地维护阿里巴巴形象2)微笑面对投诉和受到的委屈,积极主动地在工作中为客户解决问题3)与客户交流过程中,即使不是自己的责任,也不推诿4)站在客户的立场思考问题,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最终达到客户和公司都满意5)具有超前服务意识,防患于未然2.拥抱变化——迎接变化,勇于创新1)适应公司的日常变化,不抱怨2)面对变化,理性对待,充分沟通,诚意配合3)对变化产生的困难和挫折,能自我调整,并正面影响和带动同事4)在工作中有前瞻意识,建立新方法、新思路5)创造变化,并带来绩效突破性地提高3.团队合作——共享共担,平凡人做非凡事1)积极融入团队,乐于接受同事的帮助,配合团队完成工作2)决策前积极发表建设性意见,充分参与团队讨论;决策后,无论个人是否有异议,必须从言行上完全予以支持3)积极主动分享业务知识和经验;主动给予同事必要的帮助;善于利用团队的力量解决问题和困难4)善于和不同类型的同事合作,不将个人喜好带入工作,充分体现“对事不对人”的原则5)有主人翁意识,积极正面地影响团队,改善团队士气和氛围4.诚信——诚实正直,言行坦荡1)诚实正直,表里如一2)通过正确的渠道和流程,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表达批评意见的同时能提出相应建议,直言有讳3)不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不背后不负责任地议论事和人,并能正面引导,对于任何意见和反馈“有则改之,无则加勉”4)勇于承认错误,敢于承担责任,并及时改正5)对损害公司利益的不诚信行为正确有效地制止5.激情——乐观向上,永不放弃1)喜欢自己的工作,认同阿里巴巴企业文化2)热爱阿里巴巴,顾全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3)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日常工作,碰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永不放弃,不断自我激励,努力提升业绩4)始终以乐观主义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影响并带动同事和团队5)不断设定更高的目标,今天的最好表现是明天的最低要求6.敬业——专业执着,精益求精1)今天的事不推到明天,上班时间只做与工作有关的事情2)遵循必要的工作流程,没有因工作失职而造成的重复错误3)持续学习,自我完善,做事情充分体现以结果为导向4)能根据轻重缓急来正确安排工作优先级,做正确的事5)遵循但不拘泥于工作流程,化繁为简,用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工作成果阿里吧吧的经营制度理念是:企业使命:创造价值,服务社会经营目标:成为行业的领先者精益求精,永续发展企业价值观:真正的资产是良好的客户关系最宝贵的财富是积极进取、诚实自律的员工运行机制:以人为本,激励创新核心竞争力:技术服务,市场开发公司提倡全体员工建立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和方法论员工价值观:诚实信用,团队协作员工人生观:工作创造价值,奉献带来快乐,态度决定一切员工方法论:忠诚敬业,不断进取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好了就是不简单工作作风:迅速响应,马上行动没有任何借口工作目标:创新,高效,可靠客户满意于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公司具体制定员工思想意识、道德品质、行为处事三个规范,以引导员工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为,并通过团结协作,实现企业和个人的理想。

阿里巴巴2015求职大礼包内参:马云告诉你,队友的重要性

阿里巴巴2015求职大礼包内参:马云告诉你,队友的重要性

阿里巴巴 2015求职大礼包—— 大街网 倾情奉献马云告诉你,队友的重要性2015-02-28 15:30 文/大街网校招季十几年前,杭州西湖边上的一个小屋里,18人的创业小团队,通过不断的努力,如今掌控着中国电子商务领域的半壁江山。

打造这样一个商业帝国——阿里巴巴,光凭马云一己之力是远远不够的,作为电商界的传奇人物,马云身边有着一群个个身怀绝技的队友跟他一同打拼,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传奇背后的能人们。

蔡崇信:阿里巴巴的神秘财神爷1999年5月,蔡崇信从香港飞到杭州,代表公司Invester AB到中国内地寻找投资项目。

此时他见到了马云。

现在回想起来,当初的阿里没有展露出任何显性优势,但听着马云把公司搬到线上的伟大畅想,看着地上凌乱的一张张地铺,蔡崇信做出一个令人跌破眼镜的决定:放弃InvesterAB的年收入70万工作,加入阿里巴巴,拿着500元的月工资。

蔡崇信的到来,才使得公司运作规范起来,不仅仅靠“感情”、“理想”维系。

一副有趣的画面常常被人们提起:蔡崇信挥着汗水,指着白板,给“十八罗汉”讲起股份、权益,并让他们在十八份个完全符合国际惯例的英文合同上面签字画押。

以正式合同的形式,将最初十八罗汉团队的利益绑到了一起,最初的创业激情和团队文化才能维系八年之久。

在蔡崇信努力下,不仅促成了阿里巴巴国际化的规范运作,并获得由高盛牵头的500万美元的天使投资,使得名不经传的阿里巴巴开始进入人们视野。

蔡崇信曾为阿里巴巴完成很多里程碑事件。

1999年作为先遣部队成立阿里巴巴集团香港总部,2004年、2005年,蔡崇信再度替阿里巴巴筹资8200万美元,并合并雅虎,再没财政之忧的阿里巴巴才有机会坐稳今天中国第一大电子商务的宝座。

很多人曾经这样问:没有蔡崇信,马云能成功吗?也许这个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点评:要想企业做大做强,必须有完善的鼓励机制和规范的运作方式。

孙正义:阿里上市的最大推手孙正义,这个身高只有1米5几的韩裔日本人,1981年创建的软银集团,用了33年将其打造成为一个信息技术帝国。

13.阿里怎么样处理棘手员工

13.阿里怎么样处理棘手员工

阿里怎么样处理“棘手”员工各位HR的伙伴们,大家好,我是茅庐学堂的合伙人苗朝辉。

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

之前聊到人才盘点结束后人才发展规划中招聘及优秀员工的激励与发展,今天再和大家聊聊人才盘点结束后人才发展规划中不合适的员工的怎么处理。

阿里十六字方针阿里在员工辅导和培养的过程中,有两个十六字方针。

中层管理者在员工辅导和coach 的过程中有一个辅导的16字方针是:我做你看(示范给下属看,怎么去做)、我说你听(把你做的逻辑原理说给下属听)、你做我看(下属做你来看,通过下属做给你看,看下属技能的掌握情况,实操情况)、你说我听(让员工把他做事的逻辑讲给你听),了解员工对于事情的逻辑原理理解的情况。

这是阿里巴巴中层和基层管理者辅导下属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也是阿里铁军培养团队的法宝,几乎所有的铁军管理者都会熟练的运用这十六字来进行团队的辅导。

我想这也许就是阿里铁军所向披靡的重要原因之一。

还有一个在员工管理过程中应用的比较多的十六字方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利,绳之以法。

阿里巴巴对于管理者处理不合适的员工的过程中有两个要求,丑话当先和no surprise,对员工要充分辅导后和给机会依然不合适的话才会进行淘汰,在这个过程中体现的就是管理的十六字方针。

动之以情:管理者充分了解员工,和员工建立充分的信任,在基于对员工需求的了解下,把公司的目标和员工的目标相结合,激发出员工的潜力。

晓之以理:管理者和员工在工作规则和目标达成的方法上充分沟通,达成共识,让员工能够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和怎么做,以及什么事情是可以的,什么事情是不可以去做的。

也就是在游戏规则和工作方法上达成共识。

诱之以利:做好员工的激励和激发,和员工畅想目标实现后的美好。

畅想目标实现后的美好是阿里巴巴的管理者经常会有的方法,我们公司有一个内部员工群,叫做澳大利亚买房买地群就是和大家畅想实现我们的目标后,每个人都可以去澳大利亚买房子和买地的场景,每次我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把我们这个目标实现后的美丽场景拿出来聊聊后,大家都会充满了干劲。

16字教你怎么做好企业管理

16字教你怎么做好企业管理

16字教你怎么做好企业管理十个人的公司、一百人的公司、五百人的公司、一千人的公司和一万人的公司,带队伍的方法是完全不一样的,但管理的最低要求是一致的。

这个最低要求就是十六个字:“目标清晰,职责明确,赏罚分明,超越伯乐。

”16字教你怎么做好企业管理十个人的时候可能只需要人治,靠着兄弟之间的情谊为纽带就能带好。

上到一百人就必须开始讲管理,讲法制。

到一万人的公司,就必须讲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否则公司的组织可能都会随时崩溃掉。

很多人不理解阿里为什么这么重视的价值观,其实如果去除那些理想主义的因素外,这是企业最大的管理工具。

我认为阿里的价值观、使命和愿景,是阿里最大的核心竞争力。

前两天给百年技术的同学们(应届生)做分享,有位同学提了个很有意思的问题,问阿里和腾讯、百度有什么区别?我当时告诉他们,阿里是讲使命和愿景的,腾讯、百度不会给你们讲那些。

有一次我问一个腾讯的老员工,腾讯的使命和愿景是什么?他想半天还答错了,反倒是我这个外人告诉他腾讯的使命是“通过互联网服务提升人类生活品质。

”使命和愿景绝对不是随便说说的口号,在生死关头是要起到至关重要的指路作用的。

价值观也是一样,能够在我们面临选择时起到指导作用。

比如什么钱该赚,什么不该赚,发生分歧时,就要看使命和愿景。

这不是用来忽悠自己和别人的口号。

当上万人趋同于共同的价值观做事时,会带来两个显而易见的好处:一是沟通成本降低了,对一个问题的看法基本都是一致的;二是降低了管理成本,让自底向上的做事变成了可能。

扯得有点远,说说我的十六字真言吧。

首先是「目标清晰」。

这似乎是老生常谈,但其实很多人设定的目标都是假的,根本就不清晰。

目标清晰有两层含义,一是团队的目标要非常清晰;二是给员工设定的绩效目标要非常清晰。

什么叫清晰?能量化才叫清晰。

在我早年工作的时候,整个安全行业里都有一种说法,安全的工作似乎是根本没法量化的。

我们会做很多事情,但是什么时候攻击会发生仍然是难以捉摸的。

阿里处理“棘手”员工的“十六字方针?”

阿里处理“棘手”员工的“十六字方针?”

阿里处理“棘手”员工的“十六字方针”今天我们说说人才发展规划中不合适的员工的怎么处理。

阿里十六字方针阿里在员工辅导和培养的过程中,有两个十六字方针。

中层管理者在员工辅导和coach 的过程中有一个辅导的16字方针是:我做你看(示范给下属看,怎么去做)、我说你听(把你做的逻辑原理说给下属听)、你做我看(下属做你来看,通过下属做给你看,看下属技能的掌握情况,实操情况)、你说我听(让员工把他做事的逻辑讲给你听),了解员工对于事情的逻辑原理理解的情况。

这是阿里巴巴中层和基层管理者辅导下属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也是阿里铁军培养团队的法宝,几乎所有的铁军管理者都会熟练的运用这十六字来进行团队的辅导。

我想这也许就是阿里铁军所向披靡的重要原因之一。

还有一个在员工管理过程中应用的比较多的十六字方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利,绳之以法。

阿里巴巴对于管理者处理不合适的员工的过程中有两个要求,丑话当先和no surprise,对员工要充分辅导后和给机会依然不合适的话才会进行淘汰,在这个过程中体现的就是管理的十六字方针。

动之以情:管理者充分了解员工,和员工建立充分的信任,在基于对员工需求的了解下,把公司的目标和员工的目标相结合,激发出员工的潜力。

晓之以理:管理者和员工在工作规则和目标达成的方法上充分沟通,达成共识,让员工能够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和怎么做,以及什么事情是可以的,什么事情是不可以去做的。

也就是在游戏规则和工作方法上达成共识。

诱之以利:做好员工的激励和激发,和员工畅想目标实现后的美好。

畅想目标实现后的美好是阿里巴巴的管理者经常会有的方法,我们公司有一个内部员工群,叫做澳大利亚买房买地群就是和大家畅想实现我们的目标后,每个人都可以去澳大利亚买房子和买地的场景,每次我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把我们这个目标实现后的美丽场景拿出来聊聊后,大家都会充满了干劲。

绳之以法:所有前面三步都做过了,员工依然没有变化和调整,依然完不成绩效目标,就说明要么员工的能力确实有问题,不能胜任,要么就是员工的价值观和意愿和公司不能匹配,这个时候就只能请员工离开了。

阿里巴巴集团有六个核心价值观

阿里巴巴集团有六个核心价值观

阿里巴巴集团有六个核心价值观,是阿里企业文化的基石和公司DNA的重要部分。

该六个核心价值观为:1.客户第一——客户是衣食父母1)尊重他人,随时随地维护阿里巴巴形象2)微笑面对投诉和受到的委屈,积极主动地在工作中为客户解决问题3)与客户交流过程中,即使不是自己的责任,也不推诿4)站在客户的立场思考问题,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最终达到客户和公司都满意5)具有超前服务意识,防患于未然2.拥抱变化——迎接变化,勇于创新1)适应公司的日常变化,不抱怨2)面对变化,理性对待,充分沟通,诚意配合3)对变化产生的困难和挫折,能自我调整,并正面影响和带动同事4)在工作中有前瞻意识,建立新方法、新思路5)创造变化,并带来绩效突破性地提高3.团队合作——共享共担,平凡人做非凡事1)积极融入团队,乐于接受同事的帮助,配合团队完成工作2)决策前积极发表建设性意见,充分参与团队讨论;决策后,无论个人是否有异议,必须从言行上完全予以支持3)积极主动分享业务知识和经验;主动给予同事必要的帮助;善于利用团队的力量解决问题和困难4)善于和不同类型的同事合作,不将个人喜好带入工作,充分体现“对事不对人”的原则5)有主人翁意识,积极正面地影响团队,改善团队士气和氛围4.诚信——诚实正直,言行坦荡1)诚实正直,表里如一2)通过正确的渠道和流程,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表达批评意见的同时能提出相应建议,直言有讳3)不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不背后不负责任地议论事和人,并能正面引导,对于任何意见和反馈“有则改之,无则加勉”4)勇于承认错误,敢于承担责任,并及时改正5)对损害公司利益的不诚信行为正确有效地制止5.激情——乐观向上,永不放弃1)喜欢自己的工作,认同阿里巴巴企业文化2)热爱阿里巴巴,顾全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3)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日常工作,碰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永不放弃,不断自我激励,努力提升业绩4)始终以乐观主义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影响并带动同事和团队5)不断设定更高的目标,今天的最好表现是明天的最低要求6.敬业——专业执着,精益求精1)今天的事不推到明天,上班时间只做与工作有关的事情2)遵循必要的工作流程,没有因工作失职而造成的重复错误3)持续学习,自我完善,做事情充分体现以结果为导向4)能根据轻重缓急来正确安排工作优先级,做正确的事5)遵循但不拘泥于工作流程,化繁为简,用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工作成果阿里吧吧的经营制度理念是:企业使命:创造价值,服务社会经营目标:成为行业的领先者精益求精,永续发展企业价值观:真正的资产是良好的客户关系最宝贵的财富是积极进取、诚实自律的员工运行机制:以人为本,激励创新核心竞争力:技术服务,市场开发公司提倡全体员工建立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和方法论员工价值观:诚实信用,团队协作员工人生观:工作创造价值,奉献带来快乐,态度决定一切员工方法论:忠诚敬业,不断进取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好了就是不简单工作作风:迅速响应,马上行动没有任何借口工作目标:创新,高效,可靠客户满意于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公司具体制定员工思想意识、道德品质、行为处事三个规范,以引导员工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为,并通过团结协作,实现企业和个人的理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里巴巴 2015求职大礼包
—— 大街网 倾情奉献
16个字看懂阿里用人理念
2015-02-26 11:30 文/大街网校招季
最近在跟朋友聚会时,常常会谈起的就是春节期间抢红包的情景,一家人围坐在茶几四周,不停的摇晃着手机,就连年逾古稀的长辈们,也加入其中,还时不时的炫耀一下自己抢到的金额,不是很多,却是一份乐趣。

这些红包正是来自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

作为一个千亿级别公司的老板——马云,相信在我们大家都抢红包的时候,他应该还在考虑接下来的市场布局、团队管理,如何在2015年守住胜利的果实吧。

说到团队管理,阿里内部有着这样一段口口相传的秘诀,总结之后,就是十六个字:“目标清晰,职责明确,赏罚分明,超越伯乐。


十个人的公司、一百人的公司、五百人的公司、一千人的公司和一万人的公司,带法都是完全不一样的。

十个人的时候可能只需要人治,靠着兄弟之间的情谊为纽带就能带好。

上到一百人就必须开始讲管理,讲法制。

到一万人的公司,就必须讲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否则公司的组织可能都会随时崩溃掉。

很多人不理解阿里为什么这么重视的价值观,其实如果去除那些理想主义的因素外,这是企业最大的管理工具。

我认为阿里的价值观、使命和愿景,是阿里最大的核心竞争力。

一、目标清晰
这似乎是老生常谈,但其实很多人设定的目标都是假的,根本就不清晰。

目标清晰有两层含义,一是团队的目标要非常清晰;二是给员工设定的绩效目标要非常清晰。

什么叫清晰?能量化才叫清晰。

阿里技术保障部的关键指标,定义的很有道理。

阿里高管在分享其工作思路的时候,讲到他当年定的这个指标,就是找到这个最核心的要素:当订单或交易量下降10%时,影响的分钟数。

然后通过这个指标,去撬动所有人、所有部门做事情,包括其他部门的人。

所有的工作一定有最关键的地方,一定是可以量化的。

如果量化不了,要么说明不够关键,没抓住要害,要么说明没想清楚。

同样的,我相信大多数员工的绩效目标设定的都是不够清晰的,很多人的目标都是定性而非定量。

比如目标是“做了什么事情”,没有一个定量的考核标准,这种都存在问题,要么有很大水分想蒙混过关,要么就是忙错方向到最后不解决问题。

对员工伤害最大的是,到最后都没法证明他的业绩做的比别人好。

其实一个简单的问题就能判断出员工的绩效目标设定是否清晰:员工是否知道当他做了什么之后,“一定”能够得到“超出期望”的评价或晋升?
如果回答不出来,就说明员工的绩效目标设定的不够清晰。

目标都没设定清晰,团队有力量都不一定使对了方向,所以我认为这是管理者在带团队时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

二、职责明确
职责明确指的是责任要明确到人,要有“问责制”。

阿里云的产品负责人曾在谈到一个问题的时候,很犀利的讲了一句“如果你知道年底的时候这个事情没做到谁会被打3.25(不及格),你可能就知道要去找谁了”。

任何一件事情,都应该有人对此负责,不应该存在灰色地带。

这个问责一定是聚焦的,不能是问责两个人,只能是一个人。

一旦有两个人对此负责,到最后就会搞不清楚到底谁负责,就会存在灰色地带。

这里不是说每个KPI只能有一个人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人共同背一个KPI 是常有的,特别是在目标分解之后。

这里说的是一件事情到最后一定有一个人为此负总责,如果要杀头,第一个杀他。

我认为组织架构如何设立是非常有讲究的,这不是过家家一般我和你关系好就封你个官当当。

组织架构设立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建立“问责制”。

如果对一件事情很重视,就应该在组织架构里体现出来,设立单独的部门和清晰的汇报关系,这才叫真正的重视。

职责明确就是为每件事情找到一个可以杀头的人,如果找不到,说明职责不够明确。

三、赏罚分明
当明确了职责后,随之而来的就是“赏罚分明”,该杀的人要能杀的掉。

不要以为赏罚分明是很容易做到的,对大多数人来说都会非常的艰难。

一个合格的管理者至少是要开过员工的,从来没开过人的谈不上合格的管理者。

在这一点上,我甚至有时候会觉得阿里的绩效管理工具还是过于柔和了。

护短是一种非常恶劣的行为。

不要看很多YY小说里主人公非常霸道的护短行为,就有样学样的以为这样做了下属一定会感激你。

护短的后果就是是非不分,会让员工看到公司的体制是不公平的,是在任人唯亲。

所以哪怕是再亲近的人,该杀的时候也决不手软(试问如果是一个跟了你很多年共患难过的兄弟,狠得心下手吗?)。

反过来,哪怕是平时再不喜欢的人,只要真的做出了成绩,就一定要重赏。

能做到这点的体制一定是透明的,一定是基于“目标清晰”和“职责明确”来的,谁做的好,谁做的不好,一眼就清楚。

在一个成熟的公司里,不应该存在“不看功劳看苦劳”的事情,一切应该以结果为导向。

同样的也不应该去搞什么小团伙,不应该讲“谁是谁的人”,私交可以有亲疏,工作却不能讲交情。

做公司不是为了让谁开心,而是为了把事情做成。

四、超越伯乐
最后,事情是人做出来的,没人的话就别YY要去做一番何等伟大的事业了。

所以把“超越伯乐”放到了最后一句。

大家应该都听过乔布斯对于“只招一流人才”的论述,这个道理人人都懂。

一流的人才都来了,还有什么做不到的?但我想补充的是,吸引一流人才的能力本身就是管理能力的一种体现。

很多时候光靠薪水是吸引不来一流人才的,一流的人才去哪里都能拿到高薪。

管理者要善于做伯乐,要知人善用,把合适的人摁在合适的位置上。

团队的血液要流动起来,不能一成不变。

“超越伯乐”实际上是阿里最新价值观的最后一条,它还指对于人才要有培养,帮助人才成长。

对于管理者来说,要善于利用“管理杠杆”,把自己的D(直接汇报的下属)培养起来,让他们能独当一面,好过自己累死。

把自己累死的管理者一定不是成功的管理者。

“目标清晰,职责明确,赏罚分明,超越伯乐”是当下管理者需要具备的最基本素质,做不到的话在组织内部或多或少会存在些问题,在此之上再去谈业务能力。

如果一些创业者能够从一开始就明白并做到这些,我想创业的成功率可能会大很多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