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3课远古的传说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RJ上册教案 第1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第3课远古的传说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RJ上册教案 第1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第3课远古的传说

第3课 远古的传说教学重点:炎黄联盟、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禅让制。

教学难点:传说与史实的区别与联系,部落及部落联盟的构成和实质,“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黄帝陵祭祖、祭拜炎帝图片。

教师提问:(1)黄帝和炎帝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什么贡献?(2)为什么黄帝和炎帝受到所有炎黄子孙的尊敬?对黄帝和炎帝的祭奠有什么现实意义?教师导入:孙中山说:“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惟有我先!”毛泽东赞叹道:“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每逢清明时节,海内外炎黄子孙纷纷从各地赶来祭拜黄帝、炎帝,以寄托念祖之情。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通过学习本课内容来探讨上述问题吧!二、探究新知(一)炎黄联盟1.课堂活动:(1)课前学生分组合作搜集有关人类起源或早期社会的神话与传说。

(2)课上分组讲述。

(3)评比讲述精彩的传说故事。

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14页内容,归纳部落联盟时期的主要人物和部落战争。

思考:华夏族的由来。

谁被尊称为人文初祖?提示:炎黄在阪泉大战,炎帝战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

炎黄部落与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蚩尤战败,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

炎黄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3.展示材料:“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

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教师提问:华夏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提示:华夏族由错居杂处的众多民族,在不断交往、交流的过程中逐渐融合而成。

教师过渡:华夏族的形成过程中,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创造作出巨大贡献,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传说中黄帝和炎帝的发明。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1.展示材料:材料一(炎帝)能殖百谷百蔬。

——《国语·鲁语》材料二神农耕而作陶。

——《太平御览·周书》材料三神农……始尝百草,始有医药。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远古的传说》教材分析本课课程标准表述为“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远古的传说》是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第3课。

这一主题是中国历史的开篇,讲述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3课《远古的传说》上承原始农耕文明的肇兴,下启早期国家的产生,是中华文明形成的关键时期。

本课主要是从传说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印证原始农耕文化的成就与特点,同时通过中华人文初祖黄帝、炎帝的传说,激发学生探索中华文明之根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比较清楚地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包括黄帝其人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的有关史实,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远古传说时代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华文明的演进奠定基础。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本中插图的观察、想象以及对具体材料的分析入手,推导结论,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其次是初步培养学生全面、系统思考问题和追踪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从而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 历史 上册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 历史 上册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阪泉之战;涿鹿之战;炎帝、黄帝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制;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增强课堂的热烈氛围和教学的直观性。

采用讲述法和启发式、讨论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开展师生的双向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发展观。

第一,认识到我们祖先在生产技术和文化方面对人类文明的演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二,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禅让制。

难点:炎黄联盟、尧舜禹的禅让。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光明日报西安4月5日电,4月5日上午,己亥(2019)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桥山隆重举行。

海内外万余名中华儿女代表齐聚黄帝陵祭祀广场,共同祭奠人文初祖轩辕黄帝。

上午9点50分,公祭典礼正式开始。

34咚鼓声象征着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以及海内外中华儿女对初祖的无限景仰和感恩情怀,9响钟鸣代表着中华民族崇敬初祖的最高礼数。

鼓声雄浑,钟声悠远,回荡在桥山沮水间。

《黄帝颂》响彻全场,拉开典礼大幕。

黄帝为什么受到后人尊敬?他对中华民族有什么贡献?(二)、讲授新课:一、炎黄联盟大约4000多年前,我国大地上分布着许多部落。

相传,在黄河流域有两个强大的部落,分别由炎帝、黄帝领导。

在南方,蚩尤领导者一个强大的部落。

炎帝和黄帝原来都生活在黄河上游一带,后来两大部落又都向中原发展。

为争夺土地和财富,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产生尖锐矛盾,终于爆发阪泉之战,经过三场恶战,黄帝最后取得胜利。

战败的炎帝表示愿意服从黄帝的领导,黄、炎部落结成黄炎联盟。

1、阪泉之战神农尝百草图炎帝姓姜,号神农氏。

他教民农耕,是农业生产的创始人。

同时还是医药之神,“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 。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3课 远古的传说名师教案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3课 远古的传说名师教案

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教学目标1.了解华夏族的形成,炎帝、黄帝的重要发明,尧、舜、禹的禅让等远古传说。

2.搜集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资料,讲述相关传说故事;思考和认识传说与史实的区别。

3.认识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作的贡献;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体验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学习大禹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传说中炎帝、黄帝的发明难点:炎黄联盟、禅让制三、教学策略讲授法、分组讨论法、史料分析法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询最新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视频资料和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初读课文,简要了解本课的内容。

搜集有关我国远古传说的故事。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黄帝陵祭祖、祭拜炎帝图片教师:每逢清明时节,海内外炎黄子孙纷纷从各地来到这里举行祭祖活动,以寄托念祖之情。

为什么对黄帝和炎帝有着如此念祖之情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远古的传说》,共同探寻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海内外炎黄子孙祭祀黄帝和炎帝的祭祖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祭祀黄帝和炎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讲授新课】1、炎黄联盟幻灯片展示问题:读课本第一目“炎黄联盟”部分内容,结合材料和你所搜集到的资料讲述历史故事。

(轩辕)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

三战,然后得其志。

蚩尤作乱,不用帝命。

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生1:阪泉之战。

炎帝和黄帝原来都生活在黄河上游一带,后来两大部落又都向中原发展。

为争夺土地和财富,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产生了尖锐的矛盾,爆发了阪泉之战。

经过三场恶战,黄帝最后取得胜利。

战败的炎帝表示愿意服从黄帝的领导,黄、炎部落结成联盟。

生2:涿鹿之战。

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为联盟后,实力更加强大。

后来,蚩尤带领他的部落不断向西发展,对炎黄联盟造成威胁,黄帝率领各部落的人,与蚩尤战于涿鹿(今河北涿鹿东南)的原野上,蚩尤战败被杀。

七年级历史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远古的传说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远古的传说教案人教版

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炎黄联盟、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尧舜禹的禅让。

三者是以历史发展的时间为序的先后关系。

通过这三部分内容的介绍,使中华远古文明的内容在前面两课的基础上得到一定的补充。

这三部分内容围绕历史传说主线,向我们展现了华夏始祖创造华夏文明的历史场景;大量历史传说又进一步揭示了主题——炎黄二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

2.学情分析:学生思维活跃,参与积极,发言踊跃。

已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还需要借助一些具体形象事物的支持。

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分析、概括、归纳的能力。

已具备一定的自学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自控力还不强,需要教师在适当的时候掌握课堂。

3.核心素养: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清楚地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包括黄帝其人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的有关史实,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远古传说时代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华文明的演进奠定基础。

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远古传说时代的发展进程,首先要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本中插图的观察、想象以及对具体材料的分析入手,推导结论,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其次是初步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和追踪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发展观。

第一,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生产技术和文化方面对人类文明的演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二,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二、教学过程:【教师导语】历史讲究真实可靠,传说难免夸张虚构。

但不少传说生动地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包含着极有价值的内容。

上一课时,我们从考古发掘的物证来学习了原始农耕文化,本课时要通过传说来认识农耕文化。

看看那些流传久远的传说中,包含了有关远古农耕文化的哪些有用的历史信息?【学习目标】1.了解炎黄联盟的形成、涿鹿之战,以及炎帝和黄帝部落联盟的相关知识。

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

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

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内容教材P12~P16,炎黄联盟、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尧舜禹的“禅让”.教学目标1.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情况,包括炎帝和黄帝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远古传说时代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华文明的演进奠定基础.2.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思维能力,以及初步培养学生全面、系统思考问题和追踪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3.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发展观.重点难点重点:炎帝和黄帝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难点:正确认识尧舜禹“禅让”的含义.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导入一:同学们,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历史的民族,我们向来有炎黄子孙的称谓,那么你们知道我们的祖先是哪些人吗?我们为什么称他们为人文始祖?播放视频《海内外华夏子孙在陕西黄帝陵举行盛大的祭祖活动》,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求问题的欲望.然后导入新课.导入二:提问:同学们知道尧舜禹“禅让”的故事吗?今天就让我们学习《华夏之祖》这一课来了解这个故事吧!归纳导入:黄帝、尧、舜、禹等都是我国古代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首领,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他们留下来很多传说.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他们的风采吧.二、教材引导自主学习1.自读教材.2.结合学生用书填空题,在书中找到答案,并在书中画上记号.三、聚焦主题合作探究探究一:炎黄联盟讲述:在四五千年前,我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就活动着许多部落.传说中有两位著名的部落首领,那就是黄帝和炎帝.在东方有强大的蚩尤部落,在南方还有苗蛮部落.(出示部落分布图)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在阪泉展开大规模战争,炎帝战败,归顺了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相传蚩尤部落勇猛异常,还曾经与炎黄部落发生了一场大战.这场大战在哪里发生?学生回答:涿鹿.讲述:(出示形势图)相传蚩尤部落“铜头铁额”,骁勇非常,在涿鹿之战中,黄帝部落一度处于下风,后来与炎帝部落结成联盟,甚至要找来天女相助,还发明了指南车,才最终打败了蚩尤部落.提问:你怎么看涿鹿之战?学生回答:在涿鹿之战中黄帝和炎帝战胜了蚩尤,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归纳:炎黄战胜蚩尤的“涿鹿之战”只不过是黄帝所进行的一系列战争中的一个.那么这一系列战争对原始社会后期的历史发展有何影响?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讨论回答:原始社会后期、部落之间的战争打破了狭隘的氏族界限,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和融合,特别是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以后的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探究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老师讲述:(出示线索)炎帝和黄帝部落打败了蚩尤部落,并且结成部落联盟.而在炎帝和黄帝之后,又相继出现了尧、舜、禹三个杰出的部落联盟领袖.在长期的发展中,华夏民族形成了.因此,炎帝和黄帝被认为是华夏民族的祖先,我们也自豪地自称为“炎黄子孙”.提问:炎帝有哪些贡献?学生回答:(略)归纳:传说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学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提问:黄帝和他身边的人有哪些发明?学生回答:(略)【归纳】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发明舟车嫘祖:养蚕缫丝仓颉:创造文字隶首:发明算盘伶伦:制作音律老师引导学生看教材P14面“问题思考”题并指出:这些只是神话传说,那么你对上述神话有什么看法?认为哪些是可信的?哪些带有神话色彩?怎样看才更科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答出:(1)那时能造宫殿、制衣裳、挖水井、发明舟车、出现文字、制作音律等,有可信的一面.如建造宫室,指能造房子;出现文字,指原始文字.(2)把所有的发明说成是黄帝、炎帝、嫘祖、仓颉、伶伦、隶首几个人的发明,就带有神话色彩了.(3)上述发明应是许多人长期探索实践的结果,不可能只是个别人的功劳.这些历史记载反映的是那个时代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由于炎帝和黄帝是公认的华夏始祖,人们就把这些发明都归功于炎帝、黄帝和黄帝的妻子及其部属了.提问:看完了炎帝和黄帝的贡献,请大家回答刚才的问题,为什么后人称炎帝和黄帝为“人文始祖”呢?学生讨论:……【归纳】炎帝和黄帝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因为传说他发明了许多跟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如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学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往;再如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同时他生活的时代还出现了文字、音律、养蚕缫丝等,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所以在中国人看来,“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缔造者和中华早期文明的集大成者,在他身上凝聚着整个民族的智慧和创造,他是族群的化身”,根据史料记载,黄帝曾发明一种车战法,打仗的时候,将士都站在战车上,停战休息时,将战车连接起来,围成一圈,指挥员在中间,只留一个空作为出入的门,起到了保护指挥员的作用.古人把带有布幕的战车叫“轩”,把两辆战车中间的空当叫做“辕”,因为黄帝是这种车战法的发明者,所以后人便又把黄帝叫做轩辕氏.探究三:尧舜禹的“禅让”过渡:相传最后黄帝乘龙归天,而在他之后,我国的黄河流域又相继出现了三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领袖,他们就是尧、舜、禹.他们是通过什么方法成为部落联盟领袖的?学生回答:禅让讲述:禅让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被推选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领袖呢?学生回答:……概括:(出示图片)根据《韩非子》的记载,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据《史记》记载,舜非常孝顺,宽厚待人,有以身作则、谦让的品德,对周围人产生了好的影响.而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外13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可见他们都是德才兼备,以身作则的人.归纳:尧舜禹有哪些优秀品质?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率领人民治水、能与群众同甘共苦.原始社会是我国历史上缺乏系统的、可信的文字记载的时期,但同学们小学阶段了解到的神话传说以及教材介绍的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都或多或少地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的情况.原始社会历史的进步是原始居民集体的贡献,绝不只是几个神话英雄的作用.请同学们通过课外阅读,加深对原始社会历史现象和历史结论的理解,并能相互讲解“炎黄子孙”说法的来历和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探究四:议一议: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总结:远古传说指的是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先民们对上古洪荒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不可否认这里有神话的成分,但不难发现这其中蕴含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炎帝、黄帝时代的传说,不仅在《史记》中的《五帝本纪》有记载,而且已被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的考古发掘所证实.而历史事实则是指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因此,远古传说固然存在着夸张和理想化的成分,但是也包含着一些真实的历史情况.我们不能把传说等同于史实,但也要学会从传说中分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从而获得对历史更客观的认识.四、总结梳理整合提高1.通过本课学习我们大家知道了黄帝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他被后世尊称为华夏之祖.2.学习了尧舜禹的“禅让”让我们知道了他们三人的故事,从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做人的优秀品质.五、当堂检测反馈矫正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相关题目.六、课后作业测评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相关题目.。

七年级历史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3课 远古的传说教学

七年级历史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3课 远古的传说教学
黄河流域
陶唐氏、有虞氏、夏后氏等 部落 为抵御共同的灾难,三个部 落走向了联盟 尧、舜、禹依次成为部落联 盟的首领
12/5/2021
原则 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过程
尧鼓励人们开垦农田,适时耕种。尧 尧→舜 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意见,推举
品行高尚的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在位时,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 舜→禹 定局势,又派禹治水,解除水患。舜
答案:A
12/5/2021
考点二 大禹治水
例2 (山东临沂)(改编)右图中的历史人物为中华
民族的历史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治理洪水,发展生产,
使人民安居乐业。这里的“他”是指( )
A.黄帝
B.舜
C.禹
D.启
12/5/2021
解析:本题考查禹的功绩。禹接受治水的 重任后,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 入海,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禹治水有功,得到 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故选择C项。
阪泉之战
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与炎帝展开 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最后炎帝失败,归 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
涿鹿之战
交战双方 地点
炎黄部落与蚩尤部落 涿鹿
12/5/2021
涿鹿之战
结果 影响
黄帝部落运用能辨明方向的指南车, 最终打败蚩尤,势力和声望大增, 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
这 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 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 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 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
黄帝 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 会炼铜,发明弓箭和指南车
黄帝(名轩辕)
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
属下 隶首发明算盘
嫘祖会缫丝,擅长纺织 妻子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

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等等。

通过感知教材和搜集的相关资料,使学生知道炎帝、黄帝的创造对中华文明做出的奉献等。

二、学习目标识记远古传说中的主要人物以及汉族的前身和始祖,理解炎帝、黄帝与农业起源传说的实质,理解“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培养从传说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初步掌握用传说印证史实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热爱历史的情感,体会以禹为代表的远古居民的优秀品行,培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确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确定为:炎帝、黄帝对中华文明的奉献和华夏族的形成历史。

教学难点为:理解“禅让”的含义;了解传说与史实的联系和区别。

通过讲述历史故事、阅读历史材料,构建知识结构等多种途径,突破重难点, 采用情境创设法、问题探究法、史料分析法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提高学生感知、探究历史的兴趣,促进学生唯物史观和辩证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落实历史核心素养,不宜过度挖掘。

四、教学流程包括:情境创设,导入新课;自主学习,构建结构;主题探究,精讲点拨;及时检测,稳固反应;课堂小结,板书设计五大环节。

一、复习提问或音乐赏析,导入新课1 .教师提问: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知道人类是如何产生的吗?大局部学生能说出是从古猿进化而来,可顺带复习一下北京人的相关史实,然后继续发问:关于人类是如何产省的,大家还知道哪些小故事?学生能说出女蜗造人、上帝造人、外星人造人等等,教师点明:女蜗造人就属于古老的传说故事,那么传说故事可信吗?中华大地还有哪些脍炙人口的传说故事呢?就让我们走进第三课《古老的传说》。

2.播放音乐《黄帝颂》,展现:2011年4月5日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看完后以问题“黄帝只是传说中的一个人物,视频中的海内外华人为何要祭拜他”?学生分析后得出我们是炎黄的子孙。

我们的历史悠久绵长,我们是中华民族的子孙。

那么,就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走进今天的第三课《古老的传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一、学习目标
1.记住远古传说中的重要人物,记住汉族的前身和中华人文初祖。理解传说与史实的联系与区别,理解“禅
让”的含义与实质。
2.培养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以传说应正历史的基本方法。
3.了解华夏族形成的历史,培养崇敬中华名族人文始祖的情感。
二、自主预习
1.炎黄部落和东方的蚩尤部落结成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 ,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
的 ,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2.传说中的炎帝,其部落主要活动于 。
3.相传在黄帝时期, 创造文字, 制作音律, 发明算盘。
4. ,即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三、合作探究
1.说说为什么我们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2.禅让制最突出的特征(或实质)是什么?思考禅让制对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
四、随堂演练
1. 禅让制的依据是( )
A.财产 B.武力 C.才德 D. 门第
2
2

2. 某台湾旅行团要来内地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们应该去( )
A.黄帝陵 B.大禹陵 C.秦始皇陵 D. 中山陵
3. 下列各项,与炎帝无关的是( )
A.制作耒耜 B.尝百草,寻药物
C.具有天文和历法知识 D.发明陶器
4.“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惟有我先。”孙中山先生
的这首诗歌颂的是( )
A.女娲 B.黄帝 C.炎帝 D.禹
5.今天汉族的前身是( )
A.蚩尤部落 B.华夏族 C.匈奴族 D.东夷部落
6.根据“禅让制”,原始社会末期联盟首领的选拔是由( )
A.前任联盟首领任命 B.部族首领推选
C.全体氏族成员表决 D.德高望重的人竞选
7.传说中的原始联盟首领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舜 ②尧 ③禹 ④黄帝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②①③ D.③④①②


五、课后反思

【答案】
二、自主预习
1.华夏族 人文初祖 2.陕西渭河流域 3.仓颉 伶伦 隶首 4.禅让制
三、合作探究
1.(1)炎黄在阪泉大战,炎帝失败,归顺皇帝,两大部落联盟。(2)炎黄部落与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
蚩尤战败,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3)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称炎帝和
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2.禅让制是史前时代的一种民主推选联盟首领的制度,被推举的联盟首领没有任何特权;选举贤能、重用
人才等。
四、随堂演练
1.C 2.A 3.A 4.B 5.B 6.B 7.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