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18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练习2 (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练习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

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练习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

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助学练测集优方案☆课文导读《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是一篇典型的科普说明文,两篇短文《恐龙无处不在》和《被压扁的沙子》都有关于恐龙,但是说明的对象又有所不同。

两篇科普文章所介绍的都是比较深奥的科学知识,但由于作者采取了朴实、明白如话的语言,使原本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

《恐龙无处不在》是从恐龙化石遍布全球的角度来谈大陆板块的移动,《被压扁的沙子》是从探寻恐龙灭绝的原因推断地球可能曾受到的撞击。

☆基础过关一、读音辨析遗骸.(hái)褶.皱(zhě)劫难.(nàn)追溯.(sù)两栖.(qī)鸟臀.目(tún)骨骼.(ɡé)衍.射(yǎn)潮汐.(xī)硅(ɡuī)二、词语释义遗骸:遗骨(遗留的残骨)。

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

劫难:灾难、灾祸。

致密:细致精密。

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天衣无缝: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

三、语句解读1.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

如果抽象地说现代两栖动物,不加以举例,读者可能一时想不起是指哪些动物。

现代两栖动物很多,举“青蛙”和“蟾蜍”,是因为它们“人人皆知”。

2.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这一句看起来有调侃的意味,但并非无稽之谈。

星体撞击地球虽然极为罕见,但在地球的历史上确实发生过。

作者作这样的假设,意在强调天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3.即非常纯的沙子。

这是对“二氧化硅”的解释,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即沙子的学名,易被人理解接受,另一方面也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才能称得上“二氧化硅”,一般的沙子都含有杂质。

4.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这一句话是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碳类,来说明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沙子。

也许没有人会在意斯石英的还原问题,但没有人会愿意把金刚石变为碳,因为金刚石太名贵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18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名校讲坛1.主题解说《恐龙无处不在》:本文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陆漂移假说,说明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被压扁的沙子》:本文通过“被压扁的沙子”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表明不同的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2.重点突破(1)从说明的角度、行文的思路以及在探索奥秘过程中思考问题的方式等方面说说两篇短文有哪些异同点。

提示一:从说明的角度来说,两文都选用了“恐龙”这个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不同点是:《恐龙无处不在》是从恐龙化石遍布全球的角度来谈大陆板块的移动;《被压扁的沙子》是从探寻恐龙灭绝原因的角度推断地球可能曾受到撞击。

提示二:从行文思路来看,两文都是先提出问题,然后作出假设,经过推理论证之后,得出结论。

不同点是:第一篇短文是由一个问题引出了另一个问题;第二篇短文是先提出两个假设,然后通过论证否定了其中一个。

提示三:从探索奥秘过程中的思考问题方式来看,两文都体现出多角度、跨学科地思考、分析问题的思维特征。

不同点是:《恐龙无处不在》从恐龙谈到大陆漂移学说,涉及生物学和地质学方面的知识;《被压扁的沙子》从斯石英谈到恐龙灭绝,涉及化学、地理学、天文学和生物学知识。

(2)在《被压扁的沙子》中,对于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原因,科学界存在着两种对立的理论:“撞击说”和“火山说”。

它们各自的依据是什么?提示:“撞击说”的依据: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

一些人由此推测,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

“火山说”的依据: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遗骸.( ) 褶.皱( ) 劫.难( )追溯.( ) 潮汐.( ) 压扁.(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 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的多 么天衣无缝。)
通过看地图证明南美与非洲的相离, 更使人信服,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 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
品味语言
课文中多处使用了设问句,这样既将 中心内容一步步推出,又使读者感觉到 非常亲切,就如面对面交流。
“恐龙如何能在南 极地区生存呢?”引 出恐龙如何到另一个 大陆的问题。
假说一:“撞击说” 假说二:“火山说”
合作探究
2.斯石英有怎样的性质?
A.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它会变成普通沙 子,但在自然状态下的“反弹”十分缓慢, 可以保持数百万年;另一方面,斯石英在 很高的温度下,又会很快恢复为普通沙子。 B.斯石英“只出现在被强烈挤压的地方”, 它的形成来自于巨大的压力。
合作探究
字词注音
致密: 细致精密。
劫难: 灾难、灾祸。 遗骸: 遗骨(遗留的残骨)。
褶皱: 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 天衣无缝: 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
恐龙无处不在
第一部分 (1) 用一个科学观 点—“在一个 科学领域的新 发现肯定会对 其他领域产生 影响”引出说 明内容。
第二部分 (2—14) 阐述说明内 容—由恐龙化 石在南极的发 现说明“恐龙 无处不在”这 一发现推究原 因。
石无处不在,是为了证明另一项科学
理论——板块构造立论的正确。
“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由 何而知?
1986年在南极发现鸟臀目恐龙。地球
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因而
"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之说成立"。
课文说明的对象涉及哪两个学科?从 中我们可以明白一个什么道理? 生物学(恐龙)——地质学(板块理论) 确如文章开头所说:“不同科学领域之 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里的发 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8课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8课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第十八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基础练习】1.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1).俯.冲( ) (2).领域.( ) (3).金属铱.( )(4).潮汐.( ) (5).劫.难( ) (6).携.带( )2.下面各组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撞击致密趋势天衣无缝B.褶皱追溯陨石不解之谜C.灭绝措施深渊二氧化硅D.熔化骨骼飘移核磁共振3.标点使用最恰当的一组是,( )每隔一段时期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A. ,。

,“”。

B. ,,,“”。

=C. ,。

, : 。

D. , , 。

“”。

【综合练习】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

1980年,曾经有报道说,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

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

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

这也许..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恐龙在内的许多..是导致包括所有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上曾有过一次“大灭绝”,发生过一次“大劫难”。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这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

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因此,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1.以上四段说明的结构是什么?2.请写出选文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3.选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4.文中加“,为什么?5.请以尽量简洁的文字解释“撞击说”和“火山说”(每项不超过30字)。

撞击说:——火山说:——6.画横线的句子中“大灭绝”和“大劫难”的对象指什么?7.恐龙已经灭绝了,现在地球上还有很多生物正在灭绝或濒临灭绝。

请对此谈谈你的感受。

【拓展练习】一.阅读骇人听闻的沙暴①1934年,美国发生了一次举世闻名的“黑沙暴”,旋风裹着沙土,一连刮了三天三夜,越过了美国三分之二的大陆,把足以装满一百万辆列车的表土刮入大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专题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专题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测)
⑥唐之后,青色的姿态继续下潜,最终柔化成一种普通的民间色彩,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淋漓展示它的本真个性。与青有关的文化链接在口语、文学、宗教、风俗、艺术、等各方面,俯拾皆是。
⑦“青帘”,酒店的青布招子,也称“酒望”、“布招”、“酒帘”,有诗云:“白鸟窥鱼网,青帘认酒家”。“汗青”,原是烘烤青竹的工序,古人将上等青竹削成竹片,用火烘烤之,新鲜湿润的青竹片在烘烤之下沁出水分,像出汗一样。“汗青”后来成为竹简、史册的代名词,宋代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留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青天”,铁面无私、刚正不阿、居官清廉的官员被百姓尊为“青天”,比如北宋包拯,因铁面无私被民间称为“包青天”。
3.不能。“据介绍”说明没有确切的资料能证明“接近栗子皮颜色的漆又被称为中国漆,是用漆树的枝叶熬制后配上颜色调制的”,表明此说法仅仅是听来的(1分);去掉后则变成肯定,与事实不一定相符,也就不符合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要求(1分)。(共2分)
【解析】
考点:概括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说明方法的理解分析能力。文中通过写苏州园林和皇家园林进行比较,从而突出了苏州园林的特点。
③进门一步踏入门厅,方方正正一小院。对面墙下种着一棵松,一株梅,一丛竹。还有苍劲古朴的龙爪槐和体态多姿的太湖石假山。地面铺装五只蝙蝠围绕着铜钱的圆形图案。
④展园施工负责人束卫东介绍,和北京的皇家园林不同,苏州园林都是大户人家的私家园林。门厅是停轿出轿的地方。植有岁寒三友,代表主人品格高洁;五福临门的地面铺装则寓意福在眼前。一个小小的门厅,就有这么多设计,江南园林对细节的精益求精,可见一斑。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说明语言的品析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从说明语言准确性的特点来分析。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18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练习2 (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18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练习2 (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18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练习2 (新版)新人教版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鸟臀.()(2)褶.皱()(3)潮汐.()(4)劫.难()(5)追溯.()(6)遗骸.()2.下列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A.骨骼蟾蜍飘移深渊B.驮着汇聚分裂爆发C.措施致蜜趋势膨胀D.携带悲残舒适流逝3.阿西莫夫是______国______作家和______家。

两篇短文均选自________。

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7题。

太空“清洁工”①浩瀚的太空,有许多人造航天器绕着地球运行。

有的卫星帮助飞机和轮船确定方位,有的卫星观测着气象变化,有的卫星维持着四面八方的通讯联络。

另外,太空望远镜、空间轨道站日夜探索着宇宙的奥秘,进行着科学实验。

②这些航天器从设计、制造到发射上天,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运行中哪怕出一点小问题也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可是偏有一些“捣蛋鬼”不时地威胁着它们的运行安全。

这些“捣蛋鬼”就是讨厌的太空垃圾。

③太空垃圾是些什么呢?它们有的是完成了任务,已经到了预期寿命的报废卫星;有的是发射失败,没有进入预定轨道的航天器;还有的是发射卫星的火箭残骸。

这些东西失去了地面控制,就像高速公路上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车辆,横冲直撞。

正常运行的航天器一旦碰上它们,立刻就得遭殃。

太空垃圾的飞行速度很快,破坏力极大;而且因为外太空空气稀薄,阻力很小,它们可能绕地球飞行好多年也不会坠入大气层烧毁。

④英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专门用来清除太空垃圾的人造卫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太空“清洁工”,它可以帮助解决太空垃圾这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太空“清洁工”的质量只有6千克,制造和发射的全部费用不到100万美元。

别看它个儿不大,本领可不小。

它装有四台摄像机,能搜索上下、左右、前后的情况。

一看到太空垃圾,它就立刻靠过去,然后紧紧抓住那个“捣蛋鬼”,接着迫使太空垃圾和自己一起减慢飞行速度,在重力的作用下降低高度。

【小初高学习】八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18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练)(基础版,学生版) 新人教版

【小初高学习】八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18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练)(基础版,学生版) 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第十八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

地壳.()潮汐.()劫.难()陨.石()两栖.()2.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漂浮的物体朝某个方向移动。

()(2)比喻事物完美而自然。

()(3)像流水一样迅速消失。

()(4)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

()3.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4分)我由zhōng()地感谢造物主设计了冬。

没有冬的sù()杀,或许我们永远感受不到春的温柔wǔ()媚;没有冬的单调,或许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夏的多姿多彩;没有冬的真实,或许我们永远摆脱不了秋的虚无chàng( )然。

二.你了解空气清新剂吗?(15分)近日,河南长垣县一家 KTV发生火灾,起火原因竟是电热器烘烤空气清新剂致其爆燃。

此事引发人们对常用空气清新剂的重新认识。

很少有人想到空气清新剂会是一种易燃易爆物品。

液体空气清新剂其实是一种气雾剂,其中的抛射剂,包括不燃性和可燃性两类。

前者为氟烃类物质(如氟利昂),后者为低级饱和性碳氢化合物(丙烷、丁烷等)和醚类(二甲醚)。

此外,也有使用压缩性气体增加气雾剂罐中压力的产品。

由于许多气雾剂和喷雾剂原液中含有可燃性物质,所以无论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都可能发生爆炸。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庭为了防止居室产生污浊空气,往往用“香”来除臭。

单从名字上看,空气清新剂应该能使空气清洁、气味清新。

其实不然,空气清新剂名不副实,它是靠香味来遮掩异味,并不能真正改善空气的质量。

它释放到空气中,本身就是一种污染物质,会在去除某种污染物或多或少的同时引入新的污染物(如氟利昂等)。

早在 2012年 9月,中科院专家就对市面上常见的空气清新剂进行检测发现,绝大部分空气清新剂,超过 40%的成分是萜类化合物,而这些化合物会与空气中的臭氧反应,生成甲醛和粒径小于 0.1微米的超细微粒。

研究发现,带有某种馨香气体的某种挥发性溶剂被人体吸收后,会很快被吸收并侵入神经系统,使人产生“镇静”感。

【K12教育学习资料】八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18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练)(提升版,教师版) 新人教版

【K12教育学习资料】八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18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练)(提升版,教师版) 新人教版

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

遗骸.()褶皱..()追溯.()鸟臀.目()致.密()【答案】 há¡ zhĕ zhòu sùtún zhÌ【解析】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解释下列词语含义:(1)劫难:(2)致密:(3)遗骸:【答案】(1)灾难;灾祸。

(2)细致精密。

(3)遗留下来的骨骸。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要求学生首先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在具体语境中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其含义。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二、阅读《宣纸:“纸寿千年”》一文,完成3~5题。

(10分)①对宣纸的记载最早见于《历代名画记》《新唐书》等,起于唐代,历代相沿。

宣纸的原产地是安徽省的泾县。

因属宣州府管辖,所以这里生产的纸被称为“宣纸”,也有人称泾县纸。

由于宣纸有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等特点,故有“纸寿千年”之誉。

②南唐后主李煜特别喜爱宣纸,不惜重金选调国内造纸高手,集中京都开设纸坊,并把自己的书房“澄心堂殿”腾出来造纸。

他每天都到澄心堂观看造纸的操作过程,有时干脆脱掉黄袍,系上纸匠穿的围裙,同工人一起捞纸、焙纸,每制成一批宣纸,他都亲自试写,反复琢磨,直到满意为止。

经过几年时间,终于造出“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冠于一时”的好纸,李后主就命名它为“澄心堂纸”。

这是宣纸中的珍品,一律由皇宫保管,李煜自己享用。

文人雅士一旦拥有宣纸便是如获至宝。

欧阳修、苏轼等人得到澄心堂纸“如得天球拱璧”,欣喜若狂,颂赞备至,留下“江南李氏有国日,百金不许市一枚”等佳句。

③据《旧唐书》载:唐代张彦远所著的《历代名画记》中提及“好事者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腊之,以备摹写……”。

这位当时身居宰相高位又潜心学问的老人在文中极为公正、不加任何雕饰地说到宣纸,这也是直接对宣纸定名的最早的文章。

后来陆续出现有关宣纸的故事,笔者载三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鸟臀.()(2)褶.皱()(3)潮汐.()
(4)劫.难()(5)追溯.()(6)遗骸.()
2.下列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A.骨骼蟾蜍飘移深渊
B.驮着汇聚分裂爆发
C.措施致蜜趋势膨胀
D.携带悲残舒适流逝
3.阿西莫夫是______国______作家和______家。

两篇短文均选自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7题。

太空“清洁工”
①浩瀚的太空,有许多人造航天器绕着地球运行。

有的卫星帮助飞机和轮船确定方位,有的卫星观测着气象变化,有的卫星维持着四面八方的通讯联络。

另外,太空望远镜、空间轨道站日夜探索着宇宙的奥秘,进行着科学实验。

②这些航天器从设计、制造到发射上天,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运行中哪怕出一点小问题也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可是偏有一些“捣蛋鬼”不时地威胁着它们的运行安全。

这些“捣蛋鬼”就是讨厌的太空垃圾。

③太空垃圾是些什么呢?它们有的是完成了任务,已经到了预期寿命的报废卫星;有的是发射失败,没有进入预定轨道的航天器;还有的是发射卫星的火箭残骸。

这些东西失去了地面控制,就像高速公路上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车辆,横冲直撞。

正常运行的航天器一旦碰上它们,立刻就得遭殃。

太空垃圾的飞行速度很快,破坏力极大;而且因为外太空空气稀薄,阻力很小,它们可能绕地球飞行好多年也不会坠入大气层烧毁。

④英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专门用来清除太空垃圾的人造卫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太空“清洁工”,它可以帮助解决太空垃圾这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太空“清洁工”的质量只有6千克,制造和发射的全部费用不到100万美元。

别看它个儿不大,本领可不小。

它装有四台摄像机,能搜索上下、左右、前后的情况。

一看到太空垃圾,它就立刻靠过去,然后紧紧抓住那个“捣蛋鬼”,接着迫使太空垃圾和自己一起减慢飞行速度,在重力的作用下降低高度。

一旦进入稠密的大气层,与空气剧烈摩擦,温度骤然升高,它们将一同被烧掉。

从地面上看,就像天空坠落的流星一样。

假如垃圾的体积太大,来不及在大气层中完全烧毁,“清洁工”还能控制坠落时间,让它的残骸落到沙漠或海洋中,既不再威胁太空中的航天器,也不会给地上的人们带来麻烦。

⑤有了太空“清洁工”,外太空会干净许多,航天器的运行也安全多了。

但现在的做法还是让“清洁工”和太空垃圾“同归于尽”,虽然造价不算太高,但是清除一件垃圾就得“牺牲”一个“清洁工”,还是不划算。

科学家们下一步的目标是研制更高级的太空“清洁工”,使它们能够在消灭掉一个太空垃圾以后再去寻找别的太空垃圾,多完成一些清理工作。

4.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5.结合选文第③段内容,说明什么是“太空垃圾”。

6.选文第④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7.选文的语言生动、形象,请从文中举出一例,并作简要分析。

三、综合运用
8.在宣传周的启动仪式上,你要向同学们介绍世博会。

请从下面的材料中提取两条主要信息,作为你介绍的要点。

材料:从早期的蒸汽机、火车、无线电,到现代的计算机、航天器、基因技术,以及在建筑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水晶宫、埃菲尔铁塔等,这些标志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成果,都是借助世博会这个平台向公众展示和传播的。

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被说成是“改变了美国”的一届世博会,美国从此走上了世界经济强国之路。

日本主办世博会,世博会成为日本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据专家预计,上海世博会会对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生直接作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主要信息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信息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tún(2)zhě(3)xī(4)jié(5)sù(6)hái
2.B 提示:A项“飘移”应为“漂移”;C项“致蜜”应为“致密”;D项“悲残”应为“悲惨”。

故选B。

3.美科普科学幻想小说《新疆域》
4. 太空“清洁工”
提示:本题要求把握说明文的说明对象,说明对象是指作为目标进行说明的事物或事理,本文标题即说明对象。

5.示例一:“太空垃圾”是指残留在太空中的报废卫星、因发射失败而没有进入预定轨道的航天器以及发射卫星的火箭残骸。

示例二:“太空垃圾”是指遗留在太空中的失去地面控制的航天器以及火箭残骸。

提示:本题是对内容理解和概括能力的考查。

抓住“报废卫星”“航天器”“火箭残骸”等关键词,就能得出答案,要求语句通顺、简洁。

6.太空“清洁工”的特点及其用途(功能、功用)。

提示:本段考查对一段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可采用分层次法,根据内容分成两层,再分别概括出每层含义,即可得到答案。

7.示例:“这些东西失去了地面控制,就像高速公路上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车辆,横冲直撞。

正常运行的航天器一旦碰上它们,立刻就得遭殃。

”这一句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太空垃圾”的危害。

提示: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特点。

只要抓住文中运用修辞方法或运用描写的句子,从表达效果和说明内容上结合语境分析,就能够完整作答。

8.世博会是展示传播人类文明发展新成果的平台世博会可以起到推动主办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提示:读材料可知,材料写了两方面内容,找出起止,抓住关键语句概括出两方面内容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