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下载
部编人教新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有感受到这么纯朴、天真、可爱的少年朋友般的友情了。“我”所难忘的是农村特有的风光、
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以及人们朴实、善良的性格。这样结尾表达了作者
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向往之情,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理想的渴望和追求,是对主题的深化。
本文写了“我”的家乡的文化习俗——社戏。请同学们想想自己的家乡有什么文化习俗,
3
部编人教新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清香”用得好。豆麦、水草的清香与弥漫的水汽融合在一起,扑面吹来,从嗅觉、触 觉角度写出那晚“我”愉悦的心情。
②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踊跃”,照应前面的“起伏”,淡黑的连山蜿蜒起伏,在月色中好像是跃动的黑色兽 脊,写出了舟行水上远眺连山的动态美。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把静物写活了,写出了船行之 快。 教师小结 “我”一路上领略了江南水乡的夜景。这样写,既给人一种诗情画意之感,抒发了作者 热爱农村的感情,也表现了“我”急于看到社戏的急切心情。 (3)指名朗读“月还没有落……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其他同学闭目想象其意 境,体会归航的快乐。 (4)“深夜归航”部分的景物描写中哪些词语或句子带给你美感,让你如临其境?说 出来和大家分享。 答案预设 ①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 霞罩着了。 赏析:“回望”两字,表现出“我”依依不舍的心情。作者仍把戏台比作“仙山楼阁”, 与来时呼应,进一步突出了戏台模糊在远处月色中的独特体验,“罩”更表现出戏台如梦如 幻的情景。灯火中的戏台,仿佛红霞笼罩中的仙山楼阁,在月色中氤氲着色彩与光泽,神奇 而缥缈。 ②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 子看着喝采起来。 赏析: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月色中穿行的白船比作“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 子在浪花里蹿”,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船行速度之快,表现出少年们驾船技术的娴熟,又符 合儿童的视角和心理,突出了一群孩子看戏归来的愉悦。几个老渔父“喝采”,更从侧面烘 托了船行之轻快,令人称奇。 小结 豆麦的“碧绿”,远山的“淡黑”,月光的“皎洁”,渔火、灯光的“红”,航船的“白”; 豆麦、水草的“清香”,船头水声的“潺潺”,横笛的“宛转,悠扬”,孩子们的笑声,老 渔夫的“喝采”,作者将神奇的“月夜行船图”,写得有声有色,让我们如闻其声,如见其 形,如临其境,难怪那夜的戏难忘。 可参考【微课堂】《形容词的妙用》。 【预设二】 “那夜”人情之美
2024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2024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本单元中的生字词,理解并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事件发展及其社会背景。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合作等方式,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指导学生学会利用工具书和网络资源,拓展学习内容和视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与分析。
人物形象和社会背景的把握。
阅读策略和方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层次意义。
分析并评价课文中的人物和事件。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通过播放相关视频、图片或讲述相关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本单元的主题和重点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注不理解的词句。
利用工具书或网络资源,自行解决生字词问题。
尝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学生分组探讨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事件发展及其社会背景。
分享交流:每个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教师点拨: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拨和指导,深化学生的理解。
4. 拓展延伸阅读拓展:推荐相关读物或文章,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
文化体验:组织相关文化活动或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创意表达:鼓励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5. 课堂总结总结归纳: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和阅读任务,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提出期待:对学生的学习提出期待和建议,激励他们继续努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024年八年级下语文人教版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优质

2024年八年级下语文人教版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优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本册教材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型。
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写作能力,学会各类文体的写作方法。
提高文学素养,增强语文综合素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分为八个单元,涵盖了古代诗歌、现代散文、小说、戏剧等多种文学体裁。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课文的阅读理解与分析。
写作能力的培养。
2.教学难点:部分古诗文的理解与鉴赏。
部分小说、戏剧的深入剖析。
四、教学进度安排1.第一单元:古代诗歌教学内容:《登高》、《春望》、《夜泊牛渚怀古》等。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情感。
2.第二单元:现代散文教学内容:《背影》、《我的叔叔于勒》等。
教学重点:分析散文的表现手法,理解作者的情感。
3.第三单元:小说教学内容:《孔乙己》、《我的叔叔于勒》等。
教学重点: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环境等。
4.第四单元:戏剧教学内容:《雷雨》、《茶馆》等。
教学重点:分析戏剧的结构、人物、冲突等。
5.第五单元:古文教学内容:《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
教学重点:理解古文内容,把握古文的特点。
6.第六单元:现代诗歌教学内容:《我爱这土地》、《乡愁》等。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审美价值。
7.第七单元:写作教学内容: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
教学重点:掌握各类文体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8.第八单元:综合性学习教学内容:演讲、辩论、采访等。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方法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网络等,丰富教学手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全册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件PPT+教学设计+导学案+同步练习+视频全册
这是一套根据统编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最新课本目录设计的PPT课件,整套多媒体PPT课件包含八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至第六单元所有单元课文(含最后一次讲演PPT课件,社戏PPT 课件,大道之行也PPT课件等),PPT图文并茂,内容丰富,PPT设计精美,含动画,PPT按课时制作,参考省市获奖PPT 设计,可用作公开课或优质课教学参考,是老师多媒体的必备资料,欢迎一键打包全册下载。
【大单元整体设计】部编版语文初二下学期PPT课件+教学设计整套
这是一套根据部编版初二下学期语文最新课本目录设计的PPT 课件,整套评课PPT课件包含初二下学期第一单元至第六单元所有单元课文(含第4单元PPT课件,第1单元PPT课件,马说PPT课件等),PPT图文并茂,内容丰富,PPT设计精美,含动画,PPT按课时制作,参考省市获奖PPT设计,可用作公开课或优质课教学参考,是老师评课的必备资料,欢迎一键打包整套下载。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整册PPT课件+教案+同步练习
这是一套根据部编版初二第二学期语文最新教材目录设计的课件PPT,包含配套教案、同步练习,专辑包含初二第二学期第一单元至第六单元所有单元章节(含任务一学习演讲词课件PPT,9 桃花源记课件PPT,2 回延安课件PPT等),PPT图文并茂,内容丰富,PPT设计精美,含动画,PPT按课时制作,参考省市获奖PPT设计,可用作公开课或评优课教学参考,是老师备课的必备资料,欢迎一键打包全册下载。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共119页文档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第一单元1、野先生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绯红、标志、落第、诘责、油光可鉴、深恶痛疾、抑扬顿挫”等词语。
2、了解散文集《朝花夕拾》和写作背景。
能力目标: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
品析“无非”“实在”“大概”“居然”“似乎”等副词对表达文意的作用。
3、理清文脉,把握本文的叙述线索。
德育目标:1、学习藤野先生严谨认真、热诚正直的高尚品质。
2、体会卢学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以使祖国强盛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1、理解选取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品评重点句段,领会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联系背景解读本文的主旨,思考和感悟人生意义。
教学方法:诵读法研讨探究法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语设计同学们,忆及老师,三味书屋中的“极方正、质朴、博学”的寿镜吾先生令童年的鲁迅信服、敬畏,而在日本仙台医专留学时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则如鲁迅在回忆中所说的:“在我所认为老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那么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什么让鲁迅这样深情感念呢?今天,我们将一起去感受这段难忘的经历、这位给鲁迅以鞭策的先生。
(板书课题、作者)资料助读(投影)1、《朝花夕拾》《朝花夕拾》这本散文集,是鲁迅在北京至厦门这段时间写的,在广州编定。
其实正是鲁迅生活中最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
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鲁迅只能借回忆旧时的美好的事物,来排除眼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丝安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正是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楼上写的,当时他“是被学者们挤出了集团之后”,只好借这样一朵儿时的“小花”,来排遣寂寞。
这是一。
第二,《小引》还说明,原来集名是《旧事重提》,编定时,“我还替它改了一个名称:《朝花夕拾》”。
这一改动,是为了更符合散文的内容实际。
因为,在苦闷失望中的鲁迅,当时常常回忆儿时的故乡的瓜果。
初二语文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初二语文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教案标题:初二语文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初二语文下册全册,学生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结构和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教具、多媒体设备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作业本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草房子》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草房子的形象,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习目标:了解《草房子》的作者、主题和情感表达。
3. 阅读理解: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4. 文学鉴赏:讨论《草房子》的主题、结构和情感表达。
5. 写作训练: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家庭的作文。
第二课:《人生》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人生的多样性,引起学生的思考。
2. 学习目标:了解《人生》的作者、主题和情感表达。
3. 阅读理解: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4. 文学鉴赏:讨论《人生》的主题、结构和情感表达。
5. 写作训练: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人生的作文。
第三课:《小石潭记》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小石潭的景色,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习目标:了解《小石潭记》的作者、主题和情感表达。
3. 阅读理解: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4. 文学鉴赏:讨论《小石潭记》的主题、结构和情感表达。
5. 写作训练: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然的作文。
第四课:《荷塘月色》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荷塘的美景,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下载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下载1藤野先生第一课时教学重点: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教学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层围绕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来分析文章一.引入新课,简介作者留学目的二、理清全文结构层次提示: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明确:从结构表中可知全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的,这是全文的一条明线。
那全文的暗线是什么呢?第二课时分析讲解直接写藤野先生的文字:1.学生浏览6—10段,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
明确这些语句表达了人物什么特点。
(投影显示如下)(1)外貌描写的句子符合人物身份(2)动作表达人物特点(3)说话声调治学严谨(4)介绍解剖学历史生活俭朴(5)忘带领结,穿旧外套读到此,一个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已展现在我们的目前了,这是作者,也是我们读者对藤野先生的初步了解。
让我们继续读下去,看作者为我们叙述了藤野先生的哪些事情,透过这些事情,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藤野先生的内在品质。
2.学生默读11—23段,要求学生给每件事情拟一个小标题。
明确每件事情分别表达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添改讲义提问:“我”很吃了一惊的原因是什么?“我”为何感到“不安”?(2)纠正解剖图藤野先生对学生要求严格,工作一丝不苟,循循善诱,平易近人,与蔼地指出鲁迅图中的错,可当时的鲁迅有点任性,口头答应着,心里却不服气。
哪个成语可恰当地概括这中情形?试着找出与此成语相反的词语。
(3)关心解剖实习由“很担心”到“总算放心了”,从中我们了解到藤野先生对鲁迅真诚的关心,为人是多么热情诚恳。
(4)了解女人裹脚投影显示如下:事情思想品质添改讲义工作认真负责纠正解剖图对学生要求严格关心解剖实习为人热情诚恳了解女人裹脚可贵的求实精神提问:学了6—23段文字,我们懂得了学写类似作文要注意哪几点?第三课时投影显示如下:①学会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②叙事应该有详略③上下文注意过渡④叙事时要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读到此,我们更深地了解到藤野先生为人正直,他真诚地关心着鲁迅,热情地帮助鲁迅,对待鲁迅没有丝毫的民族偏见。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2018新教材)

2018审定改版最新教案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教案说明:本教案是2018年审定最新版教材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教案内容详细环节齐全,可A4纸直接打印。
本教案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望广大网友谨慎下载.学科:;任课班级:;任课教师:;年月日2018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1 社戏【教学目标】1.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和结构。
整体把握故事情节。
2.学习理解小说中的景美、情美、故事美,以及描写和表达方法。
3.探究文中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小说围绕看戏这件事,记叙详略有致,疏密相间的写法。
2.领会作者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3.了解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4.掌握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解题导入社,指土地神及祭祀土地神的活动。
社戏,指在社中进行的有关宗教、风俗的戏艺活动。
在绍兴,社日演戏是由来已久的了,南宋时,陆游的“社日”诗中就已经有“太平处处是戏场,社日儿童喜欲狂”的题咏。
至清代,社戏成为戏剧的主要演出形式。
同学们,你们看过社戏吗?好看吗?你们喜欢吗?如果你看过,那就请你把最有趣的情形展示出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假如你没看过,那我们今天就和鲁迅先生一起去看看他笔下的社戏是什么样的,是否也能引起你们对看社戏的向往。
(分别请学生谈谈有关社戏的课外体验,自然导入介绍作家作品及对“社戏”的补充介绍。
)二、整体感知课文1.听课文录音或学生分读课文,提出要求:(1)标出自然段序号;(2)圈出读音有困难的字、词;(3)初步理出文章的大致结构。
2.为生疏字注音(根据“词语手册”等实际情况作增删),扫清文字障碍。
宕dàng 沁qìn 头昏脑眩xuàn 惮dàn 踱duó棹zhào 归省xǐng 行háng辈撺掇cuān duō凫fú水撮cuō桕jiù楫jí旺相xiàng3.学生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下载
1藤野先生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层围绕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来分析文章
一.引入新课,简介作者留学目的
二、理清全文结构层次
提示: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明确:从结构表中可知全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的,这是全文的一条明线。
那全文的暗线是什么呢?
第二课时
分析讲解直接写藤野先生的文字:
1.学生浏览6—10段,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
明确这些语句体现了人物什么特点。
(投影显示如下) (1)外貌描写的句子符合人物身份
(2)动作体现人物特点
(3)说话声调治学严谨
(4)介绍解剖学历史生活俭朴
(5)忘带领结,穿旧外套
读到此,一个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已展现在我们的目前了,这是作者,也是我们读者对藤野先生的初步了解。
让我们继续读下去,看作者为我们叙述了藤野先生的哪些事情,透过这些事情,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藤野先生的内在品质。
2.学生默读11—23段,要求学生给每件事情拟一个小标题。
明确每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添改讲义
提问:“我”很吃了一惊的原因是什么?“我”为何感到“不安”?
(2)纠正解剖图
藤野先生对学生要求严格,工作一丝不苟,循循善诱,平易近人,和蔼地指出鲁迅图中的错,可当时的鲁迅有点任性,口头答应着,心里却不服气。
哪个成语可恰当地概括这中情形?试着找出与此成语相反的词语。
(3)关心解剖实习
由“很担心”到“总算放心了”,从中我们了解到藤野先生对鲁迅真诚的关心,为人是多么热情诚恳。
(4)了解女人裹脚
投影显示如下:
事情思想品质
添改讲义工作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对学生要求严格
关心解剖实习为人热情诚恳
了解女人裹脚可贵的求实精神
提问:学了6—23段文字,我们懂得了学写类似作文要注意哪几点?
第三课时
投影显示如下:
①学会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②叙事应该有详略
③上下文注意过渡
④叙事时要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
读到此,我们更深地了解到藤野先生为人正直,他真诚地关心着鲁迅,热情地帮助鲁迅,对待鲁迅没有丝毫的民族偏见。
读到此,我们会想:在这样一位老师的真诚帮助下,鲁迅定然能实现自己做医生的梦想,学成回国后去治病救人,救人救国。
可鲁迅最终却作出了弃医从文的决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3.请一个学生朗读32—35段,要求学生找出师生惜别时两人的神情言行的语句,并仔细揣摩,体会出师生间的真
挚情感。
“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
“凄然”、“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叹息”、赠照片、题字、“叮嘱”
寄照片和写信。
4.齐读36—38段,明确这一部分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鲁迅后来给藤野先生寄过照片了吗?写过信了吗?他把老师忘了吗?
鲁迅时时记起藤野先生,怀念他,感激他,赞美他,鲁迅对先生的怀念之情具体表现在哪里呢?
①珍藏讲义②悬挂照片③多写文章
有关直接写藤野先生的文字,我们今天都讲了,余下的内容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这些事情与藤野先生有何联系?作者是用什么中心意思来统摄全文的?这也就是全文的一条暗线。
小结
1.把握全文的结构层次。
2.明确本文的叙事线索。
3.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
4.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