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非选择题训练

合集下载

重庆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强化训练(一)物理含答案

重庆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强化训练(一)物理含答案

重庆市2024届高考强化一考卷物理(答案在最后)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如图所示,风对帆面的作用力F 垂直于帆面,它能分解成两个分力12F F 、,其中2F 垂直于航向,会被很大的横向阻力平衡,1F 沿着航向,提供动力。

若帆面与航向之间的夹角为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1tan F F θ=B.sin F F θ=₂C.船受到的横向阻力为cos FθD.船前进的动力为2tan F θ2.地球本身是一个大磁体,其磁场分布如图所示。

目前学术界对于地磁场的形成机制尚无共识。

一种理论认为地磁场主要源于地表电荷随地球自转产生的环形电流。

基于此理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地表电荷为正电荷B.若地球自转角速度减小,则地表上任一位置的磁感应强度均减小C.地球赤道上方各点处地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相同D.赤道上穿过地表单位面积的磁通量比两极处大3.如图所示,从左往右看,各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轴匀速顺时针转动,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设电流从2流出线圈为正方向,能产生图甲所示交变电流的是()A.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B.线圈平面与磁场平行C.线圈平而与磁场垂直D.线圈平面与磁场平行4.“场离子显微镜”的金属钨针尖处于球形真空玻璃泡的球心O ,玻璃泡内壁有一层均匀导电膜:在钨针和导电膜间加上高电压后,玻璃泡上半部分的电场线如图所示。

a 、b 、c 、d 、O 为同一平面上的5个点,abc 是一段以O 为圆心半径为r 的圆弧,d 为Ob 的中点。

O 、a 、b 、c 、d 五点场强分别为E O 、E a 、E b 、E c 、E d ,电势分别为φO 、φa 、φb 、φc 、φd ,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a 、b 、c 三点场强相同B.d a c b ϕϕϕϕ<==C.()2()O a O d ϕϕϕϕ-<- D.()2d b d R E ϕϕ-=⋅5.如图所示,某种材料制成太阳能电池的主体部分由P 型半导体和N 型半导体结合而成。

2018-201X广东高考物理平抛运动非选择题-优秀word范文 (5页)

2018-201X广东高考物理平抛运动非选择题-优秀word范文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201X广东高考物理平抛运动非选择题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所以我们一定要在考前好好复习高考物理的考试。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广东高考物理平抛运动非选择题,希望大家喜欢。

广东高考物理平抛运动非选择题1.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从同一高度释放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________.A.调节斜槽末端保持水平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D.记录小球位置用的木条(或凹槽)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2.用频闪摄影方法拍摄的研究物体做平抛运动规律的照片,图中A、B、C为三个同时由同一点出发的小球.广东高考物理平抛运动非选择题′为A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速度v运动的轨迹;BB′为B球以速度v被水平抛出后的运动轨迹;CC′为C球自由下落的运动轨迹.通过分析上述三条轨迹可得出结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3.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2所示,A是一块平面木板,在其上等间隔地开凿出一组平行的插槽(P0P0′、P1P1′、…),槽间距离均为d.把覆盖复写纸的白纸铺贴在硬板B上.实验时依次将B板插入A板的各插槽中,每次让小球从斜轨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每打完一点后,把B板插入后一槽中并同时向纸面内侧平移距离d.实验得到小球在白纸上打下的若干痕迹点,(1)实验前应对实验装置反复调节,直到______.每次让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2)每次将B板向内侧平移距离d,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图3中绘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高考物理运动常用知识点一、运动的描述1.物体模型用质点,忽略形状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地球自转要大小。

高中物理-专题 光电效应(非选择题)(原卷版)

高中物理-专题 光电效应(非选择题)(原卷版)

2021年高考物理100考点最新模拟题千题精练(选修3-5)第六部分 原子物理 专题6.5 光电效应(非选择题)非选择题1.(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查缺补漏物理试题)在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中,氢原子由高能态向低能态跃迁时能发出一系列不同频率的光,波长可以用巴耳末—里德伯公式22111()R k n λ=-来计算,式中λ为波长,R 为里德伯常量,n 、k 分别表示氢原子跃迁前和跃迁后所处状态的量子数,对于每一个k ,有n =k +1、k +2、k +3….其中,赖曼系谱线是电子由n >1的轨道跃迁到k =1的轨道时向外辐射光子形成的,巴耳末系谱线是电子由n >2的轨道跃迁到k =2的轨道时向外辐射光子形成的.(1)如图所示的装置中,K 为一金属板,A 为金属电极,都密封在真空的玻璃管中,S 为石英片封盖的窗口,单色光可通过石英片射到金属板K 上.实验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于最左端,用某种频率的单色光照射K 时,电流计G 指针发生偏转;向右滑动滑片,当A 比K 的电势低到某一值U c (遏止电压)时,电流计G 指针恰好指向零.现用氢原子发出的光照射某种金属进行光电效应实验.若用赖曼系中波长最长的光照射时,遏止电压的大小为U 1;若用巴耳末系中n =4的光照射金属时,遏止电压的大小为U 2.金属表面层内存在一种力,阻碍电子的逃逸.电子要从金属中挣脱出来,必须克服这种阻碍做功.使电子脱离某种金属所做功的最小值,叫做这种金属的逸出功.已知电子电荷量的大小为e ,真空中的光速为c ,里德伯常量为R .试求: a .赖曼系中波长最长的光对应的频率ν1; b .普朗克常量h 和该金属的逸出功W 0.(2)光子除了有能量,还有动量,动量的表达式为p =λh(h 为普朗克常量).+ 电源ASa .请你推导光子动量的表达式p =λh;b .处于n =2激发态的某氢原子以速度v 0运动,当它向k =1的基态跃迁时,沿与v 0相反的方向辐射一个光子.辐射光子前后,可认为氢原子的质量为M 不变.求辐射光子后氢原子的速度v (用h 、R 、M 和v 0表示).2.(2019·北京西城区4月模拟)可利用如图l 所示的电路研究光电效应中电子的发射情况与光照的强弱、光的频率等物理量间的关系.K 、A 是密封在真空玻璃管中的两个电极,K 受到光照时能够发射电子.K 与A 之间的电压大小可以调整,电源的正、负极也可以对调.(1)a .电源按图1所示的方式连接,且将滑动变阻器中的滑片置于中央位置附近.试判断:光电管中从K 发射出的电子由K 向A 的运动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b .现有一电子从K 极板逸出,初动能忽略不计,已知电子的电量为e ,电子经电压U 加速后到达A 极板. 求电子到达A 极板时的动能E k .(2)在图l 装置中,通过改变电源的正、负极,以及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可以获得电流表示数与电压表示数U 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图中U c 叫遏止电压.实验表明,对于一定频率的光,无论光的强弱如何, 遏止电压都是一样的.请写出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并对“一定频率的光,无论光的强弱如何,遏止电压都是一样的”做出解释.(3)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为了检验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的正确性,设计实验并测量了某金属的遏止电压U c 与入射光的频率. 根据他的方法获得的实验数据绘制成如图3所示的图线.已知电子的电量e=1.6xl0-19C,求普朗克常量h.(将运算结果保留l位有效数字.)3.如果一个中子和一个质量为10 g的子弹都以103 m/s的速度运动,则它们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分别是多少?(中子的质量为1.67×10-27 kg)4.图所示是研究光电管产生的电流的电路图,A、K是光电管的两个电极,已知该光电管阴极的极限频率为ν0。

专题15 电场非选择题-2021年等级考上海市高三上学期期中期末(一模)物理试题汇编(详解版)

专题15 电场非选择题-2021年等级考上海市高三上学期期中期末(一模)物理试题汇编(详解版)
qU=△Ek 则 N、M 两点间的电势差大小
U MN
Ek q
所以
M N
Ek q

M N
Ek q
104 106
V=-100V
2、(2021·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上学期 1 月一模期末)一匀强电场的方向平行于 xOy 平面,平面内 a、b、c 三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三点的电势分别为 10V、18V、26V。有一负电荷从 a 点运动到 c 点,其电势能将______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电子从 b 点运动到 c 点,电场力做功______J。
为 m、带 Q 电量的绝缘棒 AB,棒的质量和电量分布均匀,O 点右侧区域存在大小为 E、水平向左的匀强
电场,B、O
之间的距离为
x0
。现对棒施加水平向右、大小为
F
QE 4
的恒力作用,求:
(1)B 端进入电场 L 时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8
(2)棒在运动过程中获得的最大动能 Ekm ;
(3)棒具有电势能的最大可能值 Epm 。(设 O 点处电势为零)
10、(2021·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上学期 1 月一模期末)如图,一个质量为 m、带电量为﹣q 的小球用长为 L 的绝缘细线静止悬挂在竖直方向 A 处。在水平方向突然增加一个匀强电场,小球开始向右摆动,起动瞬间 加速度大小为 a,在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小球摆动一段时间后最终静止于 B 处。摆动过程中小球带电量不变, 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不超过 90°。求: (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 (2)小球最终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3)求小球从 A 第一次运动到 B 过程中电势能的改变量,并说明此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
2021 年高考上海市高三上学期期中期末物理试题汇编

高中物理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 质点 参考系训练高中物理试题

高中物理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 质点 参考系训练高中物理试题

点囤市安抚阳光实验学校质点参考系合格考训练(25分钟·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6分,共48分)1.(2019·东城区高期末)在有云的夜晚,抬头望月,觉得月亮在云中穿行,这时选取的参考系是( C )A.地面B.月亮C.云D.星解析:月亮相对于地面的运动在短时间内是不易观察的,而题中已说明月亮在云中穿行即相对于云的运动。

2.(2020·高一期中)在物理,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是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质点就是这种物理模型之一。

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B )A.研究地球自转的规律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B.研究地球公转的规律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C.要研究雄鹰是如何飞翔的,可以将其视为质点D.要研究雄鹰从甲地飞到乙地的时间,不可以将其视为质点解析:研究地球自转的规律时,地球的大小不能忽略,不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选项A错误;研究地球公转的规律时,地球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选项B正确;要研究雄鹰是如何飞翔的,雄鹰的大小不能忽略,不可以将其视为质点,选项C错误;要研究雄鹰从甲地飞到乙地的时间,雄鹰的大小可以忽略,可以将其视为质点,选项D错误。

3.研究下列现象,涉及的物体可看作质点的是( A )A.研究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迹时的地球B.研究撬棒用力大小与支点位置关系时的撬棒C.研究旋转的乒乓球旋转方向D.研究旋转的电扇扇叶所受阻力大小的影响因素解析:研究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迹时,由于地球的半径远小于日地之间距离,所以地球可看作质点;支点位置影响撬棒用力大小,撬棒不可以看作质点;研究乒乓球如何旋转,乒乓球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作质点;扇叶所受阻力与扇叶形状大小有关,不能看作质点,选A。

4.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所描写的运动的参考系分别是( B )A.竹排、江岸B.江岸、竹排C.竹排、青山D.江岸、青山解析:“小小竹排江中游”描述竹排的运动,其参考系是江岸。

2020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非选择题练习(7)

2020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非选择题练习(7)

2020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非选择题特训练习(7)带电粒子在电场或磁场中的运动1、一束初速度不计的电子在经U 的加速电压加速后,在距两极板等距处垂直进入平行板间的匀强电场,如图所示,若板间距离为d ,板长为l,偏转电极边缘到荧光屏的距离为L ,偏转电场只存在于两个偏转电极之间.已知电子质量为m ,电荷量为e ,求:(1)电子离开加速电场时速度大小; (2)电子经过偏转电场的时间;(3)要使电子能从平行板间飞出,两个极板上最多能加多大电压? (4)电子最远能够打到离荧光屏上中心O 点多远处?2、如图所示,一内壁光滑的绝缘圆管A 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圆环的圆心为,O D 点为圆管的最低点,A B 、两点在同一水平线上,2AB L =,圆环的半径为2r L =(圆管的直径忽略不计),过OD 的虚线与过AB 的虚线垂直相交于C 点.在虚线AB 的上方存在水平向右的、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虚线AB 的下方存在竖直向下的、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等于mgq.圆心O 正上方的P 点有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0)q q ->的绝缘小物体(视为质点),PC 间距为L .现将该小物体无初速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小物体刚好沿切线从A 点无碰撞地进入圆管内,并继续运动.重力加速度用g 表示.(1)虚线AB上方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为多大?(2)小物体从管口B离开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运动落到虚线AB上的N点(图中未标出N点),则N点距离C点多远?(3)小物体由P点运动到N点的总时间为多少?3、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Ⅰ、Ⅳ象限内有场强大小E=103V/m的匀强电场,方向与x轴正方向成45°角,Ⅱ、Ⅲ象限内有磁感应强度大小B=1T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坐标平面向里。

现有一比荷为104C/kg的带负电粒子,以速度v0=2×103m/s由坐标原点O垂直射入磁场,速度方向与y轴负方向成45°角。

湖北省武汉市七一华源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元调模拟测物理试题

湖北省武汉市七一华源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元调模拟测物理试题

湖北省武汉市七一华源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元调模拟物理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9.如图所示,关于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A.四溢的花香吸引了长喙天蛾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金块的原子排列情况是通过光学显微镜看到的C.两个洁净铅块能相互吸引并吊起重物是扩散现象D.拉起水面上的玻璃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10.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B.0℃冰的内能为零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11.如图所示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不变B.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做功后,瓶子内空气的内能增大C.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增大D.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气体内能减小12.一些物质的比热容如下表所示,相同质量的铝块和铜块,在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铝块上升的温度较高B.铜块上升的温度较高C.铝块的末温更高D.铜块的末温更高13.某水果电池和盐水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第13题图A.水果电池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V形发光板里面的若干个发光二级管具有单向导电性C.盐水电池通电时,锌片是正极D.铜片和电压表之间的导线中电子的运动方向是从电压表到铜片14.“新冠肺炎”爆发后国家卫健委要求科研人员加快疫苗研发进度,武汉“疫苗研发实验室”的门上安有一盏信号灯,当信号灯亮起时则门会自动开启,门上有三个“指纹开关”,当相应人员输入指纹后,对应开关会闭合。

实验室有一名科研主任和两名科研助理参加工作,为了保证疫苗研发工作正常有序进行,要求当主任和任意一名助理输入指纹或三人都输入指纹时,门才能开启,主任不在场的情况下,门无法正常开启。

2020届高考(人教版)物理一轮巩固练习:非选择题(四)含答案

2020届高考(人教版)物理一轮巩固练习:非选择题(四)含答案

2020届高考(人教版)物理一轮巩固练习:非选择题(四)含答案1、一般教室门上都安装一种暗锁,这种暗锁由外壳A、骨架B、弹簧C(劲度系数为k)、锁舌D(倾斜角θ=45°)、锁槽E以及连杆、锁头等部件组成,如图甲所示.设锁舌D的侧面与外壳A和锁槽E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最大静摩擦力F fm由F fm=μF N(F N为正压力)求得.有一次放学后,当某同学准备关门时,无论用多大的力,也不能将门关上(这种现象称为自锁),此刻暗锁所处的状态的俯视图如图乙所示,P为锁舌D与锁槽E之间的接触点,弹簧由于被压缩而缩短了x.(1)求自锁状态时D的下表面所受摩擦力的方向.(2)求此时(自锁时)锁舌D与锁槽E之间的正压力的大小.(3)无论用多大的力拉门,暗锁仍然能够保持自锁状态,则μ至少要多大?解析:(1)设锁舌D下表面受到的静摩擦力为F f1,则其方向向右.(2)设锁舌D受锁槽E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 f2,正压力为F N,下表面的正压力为F,弹力为kx,如图所示,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kx+F f1+F f2cos 45°-F N sin 45°=0 ①F-F N cos 45°-F f2sin 45°=0 ②F f1=μF③F f2=μF N ④联立①②③④式解得正压力大小F N=2kx1-2μ-μ2.(3)令F N趋近于∞,则有1-2μ-μ2=0解得μ=2-1≈0.41.答案:(1)向右(2)2kx1-2μ-μ2(3)0.412、某实验小组欲测定一只小灯泡(其额定功率为0.75 W,但额定电压已经模糊不清)的额定电压值,实验过程如下:他们先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测出小灯泡的电阻约为2 Ω,然后根据公式算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U=PR≈1.23 V.但他们认为这样求得的额定电压值不准确,于是他们利用实验室中的器材设计了一个实验电路,进行进一步的测量.他们选择的实验器材有:A.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约3 kΩ)B.电流表A1(量程150 mA,内阻约2 Ω)C.电流表A2(量程500 mA,内阻约0.6 Ω)D.滑动变阻器R1(0~20 Ω)E.滑动变阻器R2(0~50 Ω)F.电源E(电动势4.0 V,内阻不计)G.开关S和导线若干(1)测量过程中他们发现,当电压达到1.23 V时,灯泡亮度很弱,继续缓慢地增加电压,当达到2.70 V时,发现灯泡已过亮,立即断开开关,所有测量数据见下表:额定电压应为________V(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这一结果大于实验前的计算结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2)从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知道,他们在实验时所选择的电路应为________,电流表应选________ (填“A1”或“A2”),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填“R1”或“R2”).解析:(1)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系内描出对应点,然后作出图象如图所示:由图示图象可知,电压U=2.5 V时,电流I=0.3 A,灯泡功率P=UI=2.5×0.3 W=0.75 W,等于灯泡额定功率,则灯泡额定电压为2.5 V;由于灯泡电阻受温度影响,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灯泡额定电压大于计算结果.(2)描绘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电压与电流应从零开始变化,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约为:R=UI=2.50.3Ω≈8.33 Ω,电压表内阻约为3 kΩ,电流表内阻约为0.6 Ω,电压表内阻远大于灯泡电阻,电流表采用外接法,应选择图C所示电路图;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电流的最大测量值为310 mA,电流表应选择A2,为方便实验操作,滑动变阻器应选择R1.答案:(1)U-I图线:2.5 灯泡冷态电阻小于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或:灯泡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变大)(2)C A 2 R 13、水的摩尔质量是M =18 g/mol ,水的密度为ρ=1.0×103 kg/m 3,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6.0×1023 mol -1.求:(1)一个水分子的质量;(2)一瓶600 mL 的纯净水所含水分子数目.解析:(1)m 0=M/N A =3×10-26kg .(2)N =nN A =ρV M N A =2×1025个.答案:见解析4、如图所示是探究单摆共振条件时得到的图象,它表示振幅跟驱动力频率之间的关系,求:(1)这个单摆的摆长是多少;(取g =10 m/s 2,π2≈10)(2)如果摆长变长一些,画出来的图象的高峰将向哪个方向移动.解析:(1)从共振曲线知,单摆的固有周期T =1f 固=10.5 s =2 s 由T =2πl g 得l =gT 24π2=1 m .(2)若摆长变长一些,则由周期公式T =2πlg 可知,单摆周期增大,固有频率变小,因此图象的高峰将向原点方向移动.答案:见解析5、有一只量程为0~3 V的电压表,内阻约为5~8 kΩ,某同学要精确地测量该电压表的内阻,设计的测量电路如图甲所示,其中R2为最大电阻9 999 Ω的电阻箱,R1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动势为4.5 V,内阻很小.实验步骤如下: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②闭合S2;③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调至最左端;④闭合S1;⑤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满偏;⑥再打开S2,调节电阻箱,调至电压表半偏,并记下电阻箱的读数,并认为此时电阻箱的电阻为该电压表的内阻.(1)乙图电阻箱的读数为________kΩ.(2)实验室中有两个滑动变阻器:a.最大阻值为20 Ω,额定电流为1 A;b.最大阻值为10 kΩ,额定电流为20 mA.为了能精确测量电压表内阻,实验中应选择________滑动变阻器(选填变阻器前的字母代号).(3)实验中S2从闭合到断开(断开S2之前,电阻箱置于9 999 Ω),断开后A、B两点的电压U AB________(选填“>”“<”或“=”)3 V.(4)实验中由于电路设计所存在的实验误差(系统误差),导致测量值________(选填“>”“<”或“=”)真实值.解析:(1)乙图电阻箱的读数为7×1 000 Ω+5×100 Ω=7 500 Ω=7.5 kΩ.(2)由于实验采用滑动变阻器分压接法,滑动变阻器采用最大阻值为20 Ω,额定电流为1 A的a.(3)实验中S2从闭合到断开,断开后A、B两点的电阻增大,所以A、B两点的电压U AB>3 V.(4)实验中由于电路设计所存在的实验误差(系统误差),S2从闭合到断开,再调至电压表半偏,电阻箱两端电压将大于1.5 V,电阻箱阻值大于电压表内阻,所以测量值大于真实值.答案:(1)7.5(2)a(3)>(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非选择题练习
一、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7分。

把答案填在题后的横线上或按题目的要求作答。


1. 2004年7月25日,中国用长征运载火箭成功的发生了“探测二号”卫星。

右图是某监测系统每隔
2.5s 拍摄的,关于起始加速阶段火箭的一组照片。

已知火箭的长度为40m ,用刻度尺测量照片上的长度,结果如右图所示。

则火箭的加速度a=__________m/s 2,火箭在照片中第二个像所对应时刻的速度大小为v=___________m/s 。

【答案】8(3分),42(2分)
2. 某同学在测定一未知电阻(约为10Ω)时,实验室准备有以下器材: A 、电源(电动势为6V )
B 、电流表G (满偏电流6mA ,内电阻R g =10Ω)
C 、电流表A (0-0.6A ,内电阻1Ω)
D 、滑动变阻器(0-20Ω,10A )
E 、滑动变阻器(0-200Ω,1A )
F 、定值电阻R 0(990Ω)
G 、开关和导线若干
①某同学发现上述器材中没有电压表,抓耳挠腮,你能帮他设计一个合适的电路吗?请把你设计的最合理的电路图画在下面方框中:
②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该选择 (填器材的字母代号)。

③利用该电路测量的结果比真实值 (填大或小)。

④如果根据选出的仪器与设计的合理实验电路测出的数据绘出的I 1—I 2图线如上图线所示,(I 1为电流表G 的示数I 2为电流表A 的示数),则由图线测出的电阻的数值应该
25 4 3 2 1
为 Ω。

【答案】①如下图(4分)②D (2分)③大(2分)④10Ω(4分)
二、论述与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55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主要
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3.(16分)如图所示,一高度为h =0.8m 粗糙的水平面在B 点处与一倾角为θ=30°的光滑斜面BC 连接,一小滑块从水平面上的A 点以v 0=3m/s 的速度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

运动到B 点时小滑块恰能沿光滑斜面下滑。

已知AB 间的距离s=5m ,求:
(1)小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小滑块从A 点运动到地面所需的时间;
(3)若小滑块从水平面上的A 点以v 1=5m/s 的速度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运动到B 点时小滑块将做什么运动?并求出小滑块从A 点运动到地面所需的时间。

(取
g=10m/s 2)。

【解析】(1)小滑块运动到B 点时速度恰为零,设小滑块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μmg=ma (2分)
由运动学公式得 as v 220-=- (2分) 解得 09.0=μ (1分)
(2)小滑块运动到B 点 t 1=
g
v μ0
=3.3s (1分) 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 t 2=
s g h
8.0sin 22

(3分) 小滑块从A 点运动到地面所需的时间为 t=t 1+t 2=4.1s (1分)
(3)若小滑块从水平面上的A 点以v 1=5m/s 的速度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运动
到B 点时的速度为,由as v v B 22
12-=- 得v B ==-as v 22
14m/s (1分)
小滑块将做平抛运动。

(1分)
假设小滑块不会落到斜面上,则经过s g
h
t 4.023==,由于水平运动的位移x=v B t 3=1.67m>

30tan h
=1.36m 所以假设正确。

(3分)
小滑块从A 点运动到地面所需的时间为5.1213=++
B
v v s
t s (1分)
4.(19分))如图所示,有两根足够长、不计电阻,相距L 的平行光滑金属导轨cd 、ef 与水平面成θ角固定放置,底端连一电阻R ,在轨道平面内有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轨道平面斜向上.现有一平行于ce 、垂直于导轨、质量为m 、电阻不计的金属杆ab ,在沿轨道平面向上
的恒定拉力F 作用下,从底端ce 由静止沿导轨向上运动,当ab 杆速度达到稳定后,撤去拉力F ,最后ab 杆又沿轨道匀速回到ce 端.已知ab 杆向上和向下运动的最大速度相等.求:拉力F 和杆ab 最后回到ce 端的速度v .
【解析】当ab 杆沿导轨上滑达到最大速度v 时,由平衡条件可知: F-F B -mgsinθ=0 ① (4分) 又 F B =BIL ② (2分) 而BLv
I R
=
③ (2分) 联立①②③式得:22sin 0B L v
F mg R
θ--= ④ (3分) 同理可得,下滑过程中:22sin 0B L v
mg R
θ-= ⑤ (3分) 联立④⑤两式解得: 2sin F mg θ= (2分) 22
sin mgR v B L
θ
= (3分)
5.(20分)一宇宙人在太空(万有引力可以忽略不计)玩垒球。

如图所示,辽阔的太空球场半侧为匀强电场,另半侧为匀强磁场,电场和磁场的分界面为垂直纸面的平面,电场方向与界面垂直,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电场强度大小 E = 100V / m 。

宇宙人位于电场一侧距界面为 h =3m 的P 点,O 为P 点至界面垂线的垂足,D 点位于纸面上O 点的右侧,OD 与磁场的方
向垂直。

垒球的质量 m = 0.1kg ,电量 q = 一0.05c 。

宇宙人从 P 点以初速度 v 0 = 10m / s 平行于界面投出垒球,要使垒球第一次通过界面时就击中D 点,求:(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l ) O 、D 两点之间的距离。

( 2 )垒球从抛出到第一次回到 P 点的时间。

【解析】(1)设垒球在电场中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a ,时间为 t l , OD = d ,则:
21011
,,2
qE a h at d t m ν=
== ( 3 分,每式1 分)
2150/,, 3.46a m s t d m ==
== 即O 、D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3.46m 。

( 3 分,没有保留三位有x 效数字的扣 1 分)
(2)垒球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 1
tan 60at θθν=
=∴=︒,速度大小
为:0
20/cos m s ννθ
=
= 。

( 3 分)
设垒球作匀速圆周运动半径为 R ,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 ,则4s i n d R m θ
=
=。

( 2 分)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0
2
,10m q b m
B T R
qr
νν
ν=∴=
= ( 3 分) 垒球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 23602602436015
m t s qB ππ
-⨯=
⨯= ( 3 分)
垒球从抛出到第一次回到 P 点的时间为:42120.90215
t t t s s π
=+== ( 2 分,没有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的扣 1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