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1.6连乘、乘加、乘减练习题(带答案)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部编版五年级上小数乘法--连乘、乘加、乘减(五年级)同步测试.doc

小学数学部编版五年级上小数乘法--连乘、乘加、乘减(五年级)同步测试.doc

小学数学部编版五年级上小数乘法--连乘、乘加、乘减(五年级)同步测试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xx题(每空xx 分,共xx分)l【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加减法的验算方法各有两种.加法的验算方法:一种是交换加数的位置,再计算一次;一种是和减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减法的验算方法:一种是差加减数等于被减数;一种是被减数减差等于减数;无论是分数还是整数,都是按照这样的方法验算,所以验算方法跟是哪种运算有关,跟是整数还是分数无关.据此即可判断.解:由分析可知,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都属于加减法运算,因此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所以题干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验算方法,应让学生明确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扩展到分数中同样适用.【题文】先乘除,再加减就说先乘后除,先加后减..【答案】×.【解析】试题分析:依据四则运算顺序: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顺序计算即可解答.解:依据四则运算顺序可得:先乘除,再加减就说先乘后除,先加后减是错误的,故应填:×.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四则运算顺序的掌握情况.【题文】18乘516写作,还可以读作,表示个连加的和是多少.【答案】18×516,516乘以18,18,516.【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整数的乘法的意义,就可以得出结果.解:由整数的乘法可得,18乘516写作:18×516,还可以读作:516乘以18,表示18个516连加的和是多少.故填:18×516,516乘以18,18,516.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乘法意义,由乘法的意义求解即可.【题文】小括号内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时,要先算.【答案】乘除法.【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进行解答.解: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算式里,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故答案为:乘除法.点评:本题注意不要被“小括号内”给迷惑,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题文】在加、减、乘、除四种运算中,、叫做第一级运算,、叫做第二级运算.【答案】:加、减;乘、除.【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把加、减、乘、除四种运算叫做四则计算,其中加法、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直接填空即可.解:在加、减、乘、除四种运算中,加、减叫做第一级运算,乘、除叫做第二级运算.故答案为:加、减;乘、除.点评: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规定是解答的基础.【题文】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为四则运算..(判断对错)【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为(四则)运算,其中加、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由此直接判定即可.解: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为四则运算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点评:搞清四则运算的意义是正确判定的基础.【题文】四则运算的顺序是先乘后除,先加后减..(判断对错)【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意思是说乘除法是比加减法更高一级的运算,所以要先算;而乘除或加减同一级运算,不分先后只是按顺序计算.解:四则运算的顺序是先乘后除,先加后减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正确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解题的关键.【题文】把2,3,4,6这4个数用加、减、乘、除符号和括号进行运算,使结果为24 .【答案】(3﹣2)×4×6.【解析】试题分析:先由3减去2得到差为1,再将1与剩下的两数相乘,即可得到结果为24.解:根据题意列得:(3﹣2)×4×6=1×4×6=24,故答案为:(3﹣2)×4×6.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混合运算的应用,属于开放型题,此题的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题意即可.【题文】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加、减、乘、除四种运算,要先算,再算.【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完成即可: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解: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可知: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故答案为:乘、除法,加、减法.点评:1、如果是同一级运算,一般按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2、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3、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题文】用 2、7、10、10 四个数通过加、减、乘、除等计算方法使结果等于24的算式为.(可分步列式)【答案】(10﹣7)×(10﹣2)=24.【解析】试题分析:使结果为24,根据给出的四个数,10、10、2、7,这四个数的特点,10﹣7=3,10﹣2=8,3×8=24,由此可以得出答案.解:(10﹣7)×(10﹣2)=3×8=24故答案为:(10﹣7)×(10﹣2)=24.点评:要使四个数和运算符号组成一个算式,结果是24,一般是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逐步解答即可.【题文】几个质数连乘的积一定是数.【答案】合.【解析】试题分析:在自然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因数的数为合数.几个质数连乘的积的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这几个质数,因此,几个质数连乘的积一定是合数.解:根据合数的意义可知,几个质数连乘的积一定是合数.故答案为:合.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质数合数的意义.【题文】龙博士将一个卡片上的数加4,乘7,减3,再除以5,得到的数是12,这个数卡片上的数是.【答案】5【解析】试题分析:通过理解题意可知本题的等量关系,即[(一个数+4)×7﹣3]÷5=8.根据这个等量关系,可列出方程,再求解.解:设这个数为x,那么[(x+4)×7﹣3]÷5=12,(x+4)×7﹣3=12×5,(x+4)×7﹣3=60,(x+4)×7=60+3,(x+4)×7=63,x+4=63÷7,x+4=9,x=9﹣4,x=5故答案为:5.点评: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本题需注意乘或者除前面的式子应看作一个整体.【题文】2个5连乘是多少?.【答案】25【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求2个5连乘是多少,也就是求5×5的积是多少,用乘法列式计算即可.解:5×5=25,答:2个5连乘是25.故答案为:25.点评:解答此题弄清求2个5连乘是多少,用乘法列式计算.【题文】某数加8、减15、乘6、除以5得18,这个数是多少?【答案】22【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用所得的结果乘5,再除以6,再加上15,最后减去8就是这个数.解:根据题意可得:18×5÷6+15﹣8,=90÷6+15﹣8,=15+15﹣8,=30﹣8,=22.答:这个数是22.点评:根据题意,用逆推法能比较容易解决此类问题.【题文】一个数加9,乘9,减9,最后除以9,结果还是9.这个数是多少?【答案】答:这个数是1.【解析】试题分析:从后向前来推算,①“除以9,结果还是9”,则前一个数是9×9=81;②“减去9等于81”,则前一个数是81+9=90;③“乘9等于90”,则前一个数是90÷9=10;④“加上9,等于10”,则原来的数是10﹣9=1.解:(9×9+9)÷9﹣9,=10﹣9,=1;答:这个数是1.点评:此题考查了逆推的思想,即从后向前一步步推出.【题文】一个数加6,再乘6,又减6,最后除以6,结果还等于6,这个数是多少?【答案】答:这个数是1.【解析】试题分析:从后向前来推算,①“除以6,结果还是6”,则前一个数是6×6=36;②“减去6等于36”,则前一个数是36+6=42;③“乘以6等于42”,则前一个数是42÷6=7;④“加上6,等于7”,则原来的数是7﹣6=1.解:(6×6+6)÷6﹣6,=42÷6﹣6,=7﹣6,=1;答:这个数是1.点评:此题考查了逆推的思想,即从后向前一步步推出.【题文】1.25乘4.2减5,差是多少?【答案】答:差是0.25.【解析】试题分析:先算1.25乘4.2的积,所得的积减去5即可.解:1.25×4.2﹣5=5.25﹣5=0.25.答:差是0.25.点评:根据题意,先弄清运算顺序,然后再列式解答.【题文】看图列式.(1)乘加算式:乘减算式:(2)乘加算式:乘减算式:.【答案】4×3+2=14(个);4×4﹣2=14(个);4×4+1=17(个);4×5﹣3=17(个).【解析】试题分析:(1)由题意可知:①3个4和1个2相加,据此即可列式计算;②4个4和1个2相减,据此即可列式计算;(2)①4个4和1个1相加,据此即可列式计算;②5个4和1个3相减,据此即可列式计算.解:(1)由图意可知:①4×3+2=14(个)②4×4﹣2=14(个);(2)①4×4+1=17(个)②4×5﹣3=17(个);故答案为:4×3+2=14(个);4×4﹣2=14(个);4×4+1=17(个);4×5﹣3=17(个).点评:解答此题,首先弄清题意,分清已知与所求,再找出基本数量关系,由此列式解答.【题文】请你在下面的数字之间加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加、减、乘、除、括号等),使它们的运算结果等于80.9 9 9 9=80.【答案】9×9﹣9÷9=80【解析】试题分析:因为9×9=81,而81比80多1,所以只要用剩余的两个9的得数变成1即可,又因为9÷9=1,所以即可解决问题.解:9×9﹣9÷9=80点评:本题采用了“逆推法”解决填符号组算式问题,关键是结合数据的特征以9×9=81作为解答的突破口.【题文】列式计算①90减36乘2的积,差是多少?②16乘5的积加28,和是多少?【答案】答:差是18.答:和是108.【解析】试题分析:①最后求的是差,被减数是90,减数是36乘2的积;②最后求的是和,一个加数是16乘5的积,另一个加数是28.解:①90﹣36×2=90﹣72=18答:差是18.②16×5+28=80+28=108答:和是108.点评:列式计算注意语言叙述的运算顺序,正确理解题意,列式计算即可.【题文】给算式添上括号,使运算顺序为:加→减→除→乘48.6+43.2÷3.6﹣1.2×0.4.【答案】=15.3【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然后计算小括号外面的;要先计算二级运算,然后计算一级运算,据此判断即可.解:(48.6+43.2)÷(3.6﹣1.2)×0.4=91.8÷2.4×0.4=38.25×0.4=15.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题文】256乘468减132的差,积是多少?【答案】86016【解析】试题分析:先用468减去132,求出差,然后用256乘上求出的差即可.解:256×(468﹣132),=256×336,=86016;答:积是86016.点评:本题根据最后求积,找出计算的顺序,列出算式求解.【题文】20000减75乘15的积,差是多少?【答案】答:差是188875【解析】试题分析:先用75乘上15求出积,然后再用20000减去求出的积即可.解:20000﹣75×15,=20000﹣1125,=18875.答:差是188875.点评:解决本题根据最后求差,找出计算的顺序,然后根据计算的顺序列出是算式求解.【题文】103乘38减26的差,积是多少?【答案】答:积是1236【解析】试题分析:先用38减去26求出差,再用103乘上求出的差即可.解:103×(38﹣26),=103×12,=1236;答:积是1236.点评:本题根据最后求积,找出计算的顺序,然后列式求解.【题文】1.25乘8.2减5的差是多少?【答案】答:1.25乘8.2减5的差是5.25【解析】试题分析:求差,就要知道被减数和减数分别是多少.根据题意,被减数是1.25×8.2,减数是5,据此列式解答.解:1.25×8.2﹣5=10.25﹣5=5.25答:1.25乘8.2减5的差是5.25.点评:本题根据最后求差,找出计算的顺序,然后列式求解.【题文】7.2减2.39的差乘0.16,积是多少?【答案】答:积是0.7696.【解析】试题分析:求积,就要知道两个因数分别是多少.根据题意,一个是(7.2﹣2.39),另一个是0.16,由此列式计算.解:(7.2﹣2.39)×0.16=4.81×0.16=0.7696答:积是0.7696.点评: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条件中“减去、差、乘、积”等此类体现数据之间关系及运算顺序的关键词.【题文】加、减、乘、除我都会.76+23= 48÷6= 50﹣35= 72÷9=440﹣150= 25+38= 530﹣370= 36÷9=【答案】76+23=99, 48÷6=8, 50﹣35=15, 72÷9=8,440﹣150=290, 25+38=63, 530﹣370=160, 36÷9=4.【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整数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解:76+23=99, 48÷6=8, 50﹣35=15, 72÷9=8,440﹣150=290, 25+38=63, 530﹣370=160, 36÷9=4.点评:口算时,注意运算符号和数据,然后再进一步计算.【题文】把1、2、3、4、5、6、7、8八个数,分别填在下面的方框中,使图中四边正好组成加、减、乘、除四个算式.【答案】【解析】试题分析:要将1、2、3、4、5、6、7、8这八个数字分别填入下图方格中,使图中四边形正好组成加、减、乘、除四道算式,则被除数和被减数的位置一定是最大的数字8,能把8整除的数字只能是2和4,考虑下面的商还要做因数,完成乘法运算,所以只能是8除以4等于2,然后,依次凑数,填入2乘3等于6,8﹣7=1,1+5=6,即可得解.解:根据分析可得:点评:本题考查了凑数谜,首先填上8,然后判断出其它数字是解决此题的关键.【题文】列方程,求x(1)输入3,乘x加35,输出44.(2)输入x,乘9减1,输出80.(3)输入50,减10加x,输出48.【答案】(1) x=3;(2) x=9;(3)x=8.【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等量关系:输入的数字3乘x再加上35=输出的数字,可得:3x+35=44,解此方程即可;(2)根据等量关系:输入的x乘9再减去1=输出的数字,可得:9x﹣1=80,解此方程即可;(3)根据等量关系:输入的数字50减去10再加上x=输出的数字,可得:50﹣10+x=48,解此方程即可.解:(1)3x+35=443x+35﹣35=44﹣353x=93x÷3=9÷3x=3;(2)9x﹣1=809x﹣1+1=80+19x=819x÷9=81÷9x=9;(3)50﹣10+x=4840+x=4840+x﹣40=48﹣40x=8.点评:解答此题容易找出等量关系,据此列出方程;在解方程时应根据等式的性质,即等式两边同加上、同减去、同乘上或同除以某一个数(0除外),等式的两边仍相等,同时注意“=”上下要对齐.。

(新人教五上) 连乘、乘加、乘减

(新人教五上) 连乘、乘加、乘减

(新人教五上) 连乘、乘加、乘减一、连乘连乘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运算方法,指的是连续相乘多个数。

在数学中,我们常用符号“×”表示乘法。

如果要计算多个数的连乘,可以使用以下方法:a ×b ×c = a * b * c连乘在数学中有很多应用,特别是在求解一些复杂的计算问题时非常有用。

例如,计算一个数的乘方就可以通过连乘的方式实现。

二、乘加乘加是指先进行乘法运算,然后再进行加法运算。

这个概念常在数学公式中出现,特别是在代数中。

举个例子,我们有以下公式:a =b *c + d在这个公式中,首先计算乘法b * c,得到的结果再加上d,就得到了最终的结果a。

乘加的概念也可以应用于问题求解。

例如,当我们需要在计算机程序中计算一个复杂的表达式时,如果遵循乘加的原则,可以更高效地计算。

三、乘减乘减是指先进行乘法运算,然后再进行减法运算。

同样,这个概念在数学中也经常出现。

举个例子,我们有以下公式:a =b *c - d在这个公式中,首先计算乘法b * c,得到的结果再减去d,就得到了最终的结果a。

乘减也是一种常见的运算方式,特别是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求解中经常会遇到。

例如,计算商品的总价时,我们常常需要先计算单价乘以数量,然后再减去折扣,从而得到最终的价格。

结论连乘、乘加、乘减都是数学中常见的运算方式,它们在问题求解和数学公式的应用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掌握了这些运算方法,能够更加高效地解决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中的计算需求。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练习和运用这些运算法则,以提高数学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用到连乘、乘加和乘减的方法。

例如,在购物时计算商品总价,或者在做饭时根据食谱计算食材数量等等。

所以,学好这些运算方法对我们的生活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于连乘、乘加和乘减有了更加清晰的理解。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运用,相信大家能够掌握这些运算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连乘、乘加、乘减》同步练习附答案 (19)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连乘、乘加、乘减》同步练习附答案 (19)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连乘、乘加、乘减》练习题5一、填空题。

1、4.07×8.6+9.125 想: 这道题里有运算,又有运算,要先算,再算。

2、18.4×5.1×1.7 想:这道题里只有运算,一般按—的顺序进行运算。

3、5.67×0.21-0.62 想:这道题里有运算,又有运算,要先算,再算。

二、只列式不计算(1)4.5 乘0.3 与0.15 的积。

结果是多少?(2)3.19 与5.21 的和乘6.8,结果是多少?(3)8.7 与3.6 的差乘5.4,结果是多少?三、递等式计算,先说说运算顺序23.4×5.1×2.3 6.57×0.21×0.54 4.12×2.7-7.8 8.6×0.1×28.5 3.5×0.92+3.93 34.33+0.45×0.24四、应用题。

1.1、一台复读机198.8元,一台电视机的价钱是一台复读机的9.6倍,买这样的5台电视机共付多少元?(得数保留整数)2、商店购进5箱苹果和8箱梨,每箱苹果重8.8千克,每箱梨的重量是每箱苹果的2.5倍,商店购进多少千克梨?五、提高拓展。

1、农场新建一座天山温室,室内耕地面积是 285 平方米,全部栽种西红柿,平均每平方米产 6 千克。

每千克按 1.30 元计算,一共可以收入多少元?2、一头狮子重 0.28 吨,欧洲野牛的重量是它的 3.4 倍,河马的重量又是野牛的3.5 倍,河马的重量是多少吨?参考答案一、1.乘法;加法;乘法;加法 2.乘法;从左往右 3.乘法;减法;乘法;减法二、4.5×(0.3×0.15) 3.19+5.21)×6.8(8.7-3.6)×5.4三、274.482 0.745038 3.324 24.51 7.15 34.438四、1、198.8×9.6×5≈9542(元)2、8.8×2.5×8=176(千克)五、1、285×6×1.30 =1710×1.30 =2223(元)2、0.28×3.4×3.5 =0.952×3.5 =3.332(吨)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一、仔细审题,填一填。

五年级数学1.6连乘、乘加、乘减练习题(带答案)

五年级数学1.6连乘、乘加、乘减练习题(带答案)

五年级数学1.6连乘、乘加、乘减练习题(带答案)第6课时连乘、乘加、乘减不夯实基础,难建成高楼。

1. 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0.32×1.25×2.5=(1.25×)×(2.5×)(2)3.87×1.8+1.8×6.13=1.8×(+)(3)10.1×1.5=1.5×+1.5×(4)6.2×9.9=6.2×(-) 2. 用简便方法计算。

(1)28.4×99+28.4(2)0.125×4.8(3)28.4×10.1-2.843. 小明去商场买钢笔和铅笔各5枝,钢笔每枝2.5元,铅笔每枝0.25元。

小明共用去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

)4. 一台复读机198.8元,一台电视机的价钱是一台复读机的9.6倍,买这样的5台电视机共付多少元?(得数保留整数。

)5. 某工厂利用生物提纯技术生产一种保健药品,每天可生产0.24吨。

如果每500克保健品可以卖28.5元,那么这个厂每天生产的这种保健品可以卖多少元?重点难点,一网打尽。

6. 世博会期间新建的音乐室和大礼堂都要用面积是0.09平方米的方砖铺地,音乐室用砖600块,大礼堂的面积是音乐室的2.5倍。

大礼堂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7. 用简便方法计算。

(1)6.4×1.25×12.5(2)15.12-6.82-8.18(3)0.76×0.43+0.24×0.43(4)5.86×0.4×0.5×0.5x(5)19.625-(4.716+9.625) 举一反三,应用创新,方能一显身手!8. 明月实验小学准备购买每本2.5元的科技书400本,但为了配合希望工程活动,决定从中拿出400元为贫困山区的小朋友购买课本。

剩下的钱还可以买多少本科技书?(用两种方法解答。

五年级数学上册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综合练习题(很全面)

五年级数学上册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综合练习题(很全面)

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推荐)乘加:在乘加混合运算中,如果没有括号,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乘减:在乘减混合运算中,如果没有括号,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乘加、乘减:在乘加、乘减混合运算中,如果没有括号,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除加:在除加混合运算中,如果没有括号,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除减:在除减混合运算中,如果没有括号,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除加、除减:在除加、除减混合运算中,如果没有括号,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

综合: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加减同级,乘除同级。

)加减乘除混合在一起,先乘除,再加减。

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

一:计算下面各题。

20-8×2÷4420×(13+57)×9066×38-987÷21196÷4+56×12 16×50-36÷4(73+65)÷(210-164)(13+47)×(52-18)(1024+4370)÷(24+38)95÷(64-45)347+45×2-4160÷52 (58+37)÷(64-9×5) 120-36×4÷18+35二:先说出他们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7.5-0.26-1.74+2.5 0.25×13×4 18-2.7-9.332×0.125 0.4×(3.2—0.8)÷1.2 7.4×1.3-4.68÷0.9[10-(0.2+16.7×0.07)]×0.01 82.3-40.5÷0.81×1.2 (9-0.45)÷(2.5+1.5×3) [1-0.98×(3.51-3.51)]÷2213.6÷0.8÷0.3 16.6÷5.5× 1.7乘法运算律乘法交换律:是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小学五年级数学练习题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小学五年级数学练习题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小学五年级数学练习题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小学五年级数学练习题: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1. 小明和小红一起参加了一个数学比赛,他们需要解决一些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问题。

请帮助小明和小红解决以下练习题:
(1) 12 + 6 - 4 × 2 = ?
(2) 48 ÷ 6 - 2 × 4 = ?
(3) 5 × 3 + 7 ÷ 2 = ?
(4) 9 ÷ 3 × 2 - 4 = ?
(5) 15 - 7 + 5 × 2 = ?
2. 解决方法及步骤:
(1) 12 + 6 - 4 × 2 = 12 + 6 - 8 = 18 - 8 = 10
(2) 48 ÷ 6 - 2 × 4 = 8 - 8 = 0
(3) 5 × 3 + 7 ÷ 2 = 15 + 3.5 = 18.5
(4) 9 ÷ 3 × 2 - 4 = 3 × 2 - 4 = 6 - 4 = 2
(5) 15 - 7 + 5 × 2 = 15 - 7 + 10 = 8 + 10 = 18
3. 小结
通过以上解答,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加减乘除是数学中常见的基本运算符号。

(2) 在解决混合运算问题时,需要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 乘法和除法具有高于加法和减法的优先级,需要先计算乘法和除法,然后再计算加法和减法。

(4) 在计算过程中,可以利用括号来改变运算优先级。

通过解决这些练习题,小明和小红在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希望他们能继续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连乘、乘加、乘减》典型例题

《连乘、乘加、乘减》典型例题

例.0.75×1.4×1.5分析:小数连乘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来计算.解:0.75×1.4×1.5=1.05×1.5=1.575《连乘、乘加、乘减》典型例题例.修一条水渠,原计划每天修0.24千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0.06千米,12天后还差0.4千米没有修.这条水渠有多长?分析:这道题中的数量关系是:12天修完的千米数+还没修的千米数=这条水渠的总长度.由已知条件:原计划每天修0.24千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0.06千米,可以求出实际每天修(0.24+0.06)千米,这样12天修的千米数就可以求出来,进而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求出水渠的总长度.解:(0.24+0.06)×12+0.4=0.3×12+0.4=3.6+0.4=4(千米)答:这条水渠长4千米.例.54.2-20.8×1.3分析:按顺序先算乘法,再算减法.解:54.2-20.8×1.3=54.2-27.04=27.16《连乘、乘加、乘减》典型例题例.水果糖每千克12.5元,奶糖每千克比水果糖的1.5倍还多2.5元.奶糖每千克多少元?分析:应先求出12.5元的1.5倍,将理解题意和掌握运算顺序联系起来.解:12.5×1.5+2.5=18.75+2.5=21.25(元)答:奶糖每千克21.25元.《连乘、乘加、乘减》典型例题例.春节联欢会上,五(一)班买了1.5千克糖和4.2千克桔子,每千克桔子1.8元,每千克糖果6.6元,一共要付多少元?分析:要想求一共要付多少元,就要分别求出糖和桔子各花多少元,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可以分别求出.解:1.8×4.2+6.6×1.5=17.46(元)答:一共要付17.46元.《连乘、乘加、乘减》典型例题例.一个长方形宽是4.8分米,长是宽的1.5倍,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分析:要想求出长方形面积,先要求出长方形的长,再利用长方形面积公式求出面积.解:4.8×1.5×4.8=34.56(平方分米)《连乘、乘加、乘减》典型例题例.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4.87,已知甲是11.2,乙是18.6,求丙数.分析:已知三个数的平均数可以求出三个数的总数,再从总数中减去甲、乙两数,就是丙数.解:14.87×3-11.2-18.6=14.81《连乘、乘加、乘减》典型例题例.奶油蛋糕每个3.5元,每个巧克力蛋糕的价钱是奶油蛋糕的3.8倍还多2.5元,每个巧克力蛋糕多少元?分析:以一块奶油蛋糕的价钱为1倍数,画线段图如下:1倍奶油3.5元3.8倍巧克力2.5元?元先求出奶油蛋糕价钱的3.8倍,再求出每个巧克力蛋糕的价钱.解:3.5×3.8=13.3(元) 13.3+2.5=15.8(元)或 3.5×3.8+2.5=15.8(元)答:每个巧克力蛋糕15.8元.《连乘、乘加、乘减》典型例题例.被乘数是7.85,乘数是40,积比被乘数多多少?分析:先求出这个乘法算式的积,再求出积比被乘数多多少.解:7.85×40=314,314-7.85=306.15或 7.85×40-7.85=306.15《连乘、乘加、乘减》典型例题例.某农民在塑料大棚种黄瓜,室内耕地面积是573平方米,平均每平方米产8.5千克黄瓜.每千克按1.80元计算,一共可收入多少元?(得数保留整数)分析:要求一共收入多少元,要先根据“单产量×数量=总产量”求出一共产多少千克黄瓜,然后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求出一共收入多少元.解:8.5×573×1.80=8766.5≈8767(元)答:一共收入约8767元.。

小学五年级数的相乘练习题

小学五年级数的相乘练习题

小学五年级数的相乘练习题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6 × 3 = ____。

2. 4 × 7 = ____。

3. 9 × 5 = ____。

4. 2 × 8 = ____。

5. 10 × 6 = ____。

6. 3 × 9 = ____。

7. 5 × 2 = ____。

8. 7 × 4 = ____。

9. 8 × 2 = ____。

10. 6 × 10 = 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中的乘法结果等于18?A. 3 × 6B. 4 × 6C. 2 × 82. 小明有3本绘本,每本上面有5张图片,他一共有多少张图片?A. 8B. 12C. 153. 冬橙买了3袋橘子,每袋有4个。

她一共买了几个橘子?A. 7B. 12C. 154. 盒子里有8排书,每排有3本。

盒子里一共有多少本书?A. 10B. 18C. 245. 汤姆有4个篮球,每个篮球价值5元,他一共需要支付多少钱?A. 5元B. 20元C. 9元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20分)1. 球场上放着5排椅子,每排有6把椅子。

请计算一下共有几把椅子?2. 邮筒里有4封信,每封信给5元。

请计算一下这些信一共要花多少钱?3. 小明给他的5个朋友每人发了3个糖果。

请计算一下他一共发了多少个糖果?4. 商店里有6袋米,每袋米重3千克。

请计算一下这些米一共有多重?四、应用题(每题10分,共20分)1. 小刚有8个绿色豆子、6个红色豆子和5个黄色豆子,他想把这些豆子分成每堆3个。

请问,他最多可以分成几堆,并说明每堆中颜色分别是什么?2. 阿姨买了3箱苹果,每箱有9个。

她打算把这些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

请问,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几个苹果,还剩下几个苹果?五、拓展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你列举出所有使得两个数的乘积为12的组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数学1.6连乘、乘加、乘减练习题(带答案)
第6课时连乘、乘加、乘减
不夯实基础,难建成高楼。

1. 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0.32×1.25×2.5=(1.25×)×(2.5×)(2)3.87×1.8
+1.8×6.13=1.8×(+)(3)10.1×1.5=1.5×+1.5×(4)6.2×9.9=6.2×(-) 2. 用简便方法计算。

(1)28.4×99
+28.4
(2)0.125×4.8
(3)28.4×10.1-2.84
3. 小明去商场买钢笔和铅笔各5枝,钢笔每枝2.5元,铅笔每枝0.25元。

小明共用去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

)
4. 一台复读机198.8元,一台电视机的价钱是一台复读机的9.6倍,买这样的5台电视机共付多少元?(得数保留整数。


5. 某工厂利用生物提纯技术生产一种保健药品,每天可生产0.24吨。

如果每500克保健品可以卖28.5元,那么这个厂每天生产的这种保
健品可以卖多少元?
重点难点,一网打尽。

6. 世博会期间新建的音乐室和大礼堂都要用面积是0.09平方米的方砖铺地,音乐室用砖600块,大礼堂的面积
是音乐室的2.5倍。

大礼堂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7. 用简便方法计算。

(1)6.4×1.25×12.5
(2)15.12-6.82-8.18
(3)0.76×0.43+0.24×0.43
(4)5.86×0.4×0.5×0.5x
(5)19.625-(4.716+9.625) 举一反三,应用创新,方能一显身手!
8. 明月实验小学准备购买每本2.5元的科技书400本,但为了配合
希望工程活动,决定从中拿出400元为贫困山区的小朋友购买课本。

剩下的钱还可以买多少本科技书?(用两种方法解答。

)
9. (1)在上面里填上合适的数; (2)两个因数的积是22.2,其中
一个因数扩大3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3倍,积是多少?
10. 动脑筋,找一找规律,然后再计算:
0.1+0.3+0.5+0.7+0.9+0.11+0.13+0.15+0.17+0.19+…+0.99 第6课时 1. (1)0.8 0.4 (2)3.87 6.13 (3)10 0.1 (4)10 0.1 2.
(1)2840 (2)0.6 (3)284 3. 13.75元 4. 9542元 5. 13680元 6. 135平方米 7. (1)100 (2)0.12 (3)0.43 (4)0.586 (5)5.284 8. 240本9.(1)略(2)199.8 10. 27.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