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VTS介绍shmsa 共28页
VTS船舶交通管理

大连交管中心主要工作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关于水上交通安全 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履行相 关的国际公约及上级制定的实施细 则 。 制 定 并 实 施 大 连 VTS 系 统 运 行 管理规定及其相关规定。
VTS的功能
信息服务 形式:信息广播、信息提醒、应请求提供 尽量做到: 1. 妥善运用信息、建议、警告(包括指令) 2. 尽量避免发出指令性信息 3. 尊重船长对船舶航行与操纵的指挥权 4. 及时、清晰、准确、完整
VTS的功能
助航服务 定义:是一项应船舶的请求或在VTS中心 认为必要时,协助船舶做出航行决策,并 监视其效果的服务,特别是在困难的航行 或气象条件下,或者在船舶有故障或缺陷 的情况下实施的。 分为:主动助航、应请求提供
个VTS,49个雷达站 3. 覆盖了沿海大部港口和长江下游航段 4. VTS工程设计理论和方法趋于成熟 5. 对VTS指南有了统一的认识 6. 法律上明确了VTS的主管机关、作用地位 7. 各VTS制定了相应的规则和指南 8. 逐步发挥了VTS的作用和效应
我国VTS现状
到2009年底,我国共建成VTS 28个,雷达 站 91个,VTS值班人员650余人。占全世 界的1/3以上。 覆盖范围从南到北,包括长江流域,基本 形成网络。 监管的水域从港口延伸到重要通航水域。 作用的发挥超出了起初的预料。
1970年以来,在水运发达国家出现了 以计算机为中心的更复杂更完善的交管系 统,由雷达、VHF通信、信息传输、数据 处理、VHF-DF、CCTV、GPS、信息记录 等若干子系统组成。
VTS的发展
第三阶段
1972年,美国首先将计算机技术应用 于传统的港口雷达,建立了旧金山实 验船舶交通系统,为VTS高级监视 系统的建立奠定了技术基础。
VTS及AIS知识介绍

• 中国海事局为了让主管当局和船方可以实
现信息共享,使船方可以享受更多的服务, 使主管当局可以更方便地进行管理和服务, 经过详细的分析及调研,听取了各方专家 意见, 于2003年引入AIS,组织开发了AIS 应用软件,经过了专家评审,并于2008年在 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AIS应用软件。
3、AIS的作用
齿轮箱
收 X波段 发 10kw 机
控 制 器
收 发 X波段 10kw 机 维 修 终 端
雷达信号处理器
3、雷达数据处理子系统
主要用于对雷达信号进行处理,对目标进 行录取、跟踪,由雷达视频处理器、雷达 录取及跟踪器组成。 4、多传感器综合处理子系统 主要用于将来自各雷达站的雷达视频信息、 AIS信息、跟踪数据信息进行融合,多雷达 目标的判定和跟踪、危险判断和报警等综 合处理。
Digitizing Unit
Digitizing Unit
Service Display
Track Server Track Server Archive Server Web Server Information Server
5、交通显示与控制子系统
主要用于显示管理水域的交通信息,同时 也是VTS实施管理和服务的人—机接口。 6、船舶数据处理子系统 主要用于对VTS管理区域的船舶信息进行管 理和统计。
3、VTS的助航服务功能
(1)“助航服务”是一项辅助船舶作出航行决策, 并监视其航行状态,特别是在困难的航行条件和气 象条件下,或者在船舶有故障或缺陷的情况下实施 的服务。助航服务一般是在船舶请求下或VTS认为 有必要时提供的,而且仅仅在已经确实识别且能在 整个过程中保持识别的情况下才能提供。 (2)助航服务能提供航行信息,一般以提出航行建 议(如航向建议)的方式协助船舶做出航行决策。 例如,提供船舶的实际航向和航速;船舶相对于航 道轴线和航向点的位置;周围船舶的位置、标识和 航行意图;对个别船舶的警告;管理区域内,两船 交叉或会遇前,向船舶提示两船间距并判定船舶是 否偏航等。
最新长江段VTS及注意事项

最新长江段VTS及注意事项第一篇:最新长江段VTS及注意事项海船进江航行,由于海船吃水深,船舶尺度大,加之长江航行条件限制,安全要特别重视,下面就进江海船在引航中的注意事项。
一.上海港区1.航速规定:(1)北槽D3浮—圆圆沙灯船:航速≥10节,但≤15节(2)圆圆沙灯船—长江#1浮:航速≤12节2.吴淞VTS电话守听频道(1)长江口水域:08频道(2)北槽D3—圆圆沙灯船:09频道(3)南槽SO—圆圆沙灯船:26频道(4)圆圆沙灯船—A66浮:71频道(5)A66浮—长江#1浮: 27频道(6)进黄埔江:19频道(7)上、下引水船:69频道联系3.禁止追越地段(1)北槽D3—圆圆沙(2)九段警戒区(3)圆圆沙警戒区(4)吴淞口警戒区(5)宝山警戒区(6)浏口警戒区4.船流特点(1)海船进江大部分都是利用潮流,所以开始涨潮时进口船多,特别是在圆圆沙警戒区,由于南北槽及走北槽出口船在此交汇,船舶密度大,通过前一定要提前控速,与前后左右船保持好距离,做到协调、主动避让。
(2)吴淞口警戒区在始涨潮时,进出黄埔江的船也很多,要防止江船出黄埔江后抢头,早做好避让准备,另外许多大型海轮在#67浮上引水,要密切注意其动态。
5.进槽要求(1)进北槽的大型海船分为交管时间与非交管时间进槽,交管时间是指在高潮前4小时至1小时的范围内进槽,这必须向吴淞VTS申请,经批复后方可进槽,在非交管时间进槽,一定要保证航速。
(2)南槽进槽,要充分利用潮水,九段一带水深在6米左右,计算好潮高,另在低潮后2小时后过S7,这是吴淞VTS要求的。
(3)在北槽航行,由于挖泥施工船多,应避免在施工船处会船,主动避让施工船。
二.江苏段的要求1.航速规定1类水域(指桥区、海轮区):上行≤8节,下行≤11节2类水域(指干支流交汇区、汊河口、船流大的水域):上行≤9节,下行≤12节。
3类水域(除1类2类水域外)11月1日—4月30日:上行≤12节,下行≤13节,5月1日—10月31日:上行≤12节,下行≤15节2.VTS电话守听频道及报告要求(1)南通VTS:苏通大桥下:10频道,苏通大桥上:11频道。
论我国vts执法管理

论我国vts执法管理随着我国航运事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船舶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多。
如何保障海上交通安全,防止海上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而VTS(船舶交通服务系统)正是一个可以全面管理和掌控船舶交通状况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从我国VTS 执法管理角度出发,阐述其运行及现状,并提出一些具有前瞻性和参考意义的建议。
一、VTS执法管理的运行及现状1、VTS系统的基本概念VTS是由测量、监管、提供信息、管理、救援和协调等服务功能组成的综合性系统,可以监控海上航行情况,并在船舶进入、离开和运行过程中,为船舶提供导航及交通信息服务。
我国VTS系统在1995年推出以来,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完善,目前已覆盖全国多个港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VTS系统的主要管理机构我国的VTS系统主要由海事局管理,其职责包括:VTS 系统的建设和管理,VTS工作的组织和协调,VTS系统的维护和更新,VTS运营的管理和监控等。
3、VTS执法管理的任务和职责VTS执法管理主要是为了确保船舶的安全和顺畅通行,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确保船务人员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如《食品加工船安全卫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条例》等。
(2)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时限。
(3)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恶劣天气、船舶停靠等情况。
4、VTS执法管理的监测手段VTS执法管理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监测手段实现的:(1)雷达监测系统:可以对船舶进行实时监测,提供实时的位置和速度信息,便于管理人员及时判断和处理。
(2)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对船舶作业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提供实时的视频图像,便于管理人员的判断和处理。
(3)GPS系统:可以实时记录船舶的位置,速度及方向等信息,以便进行位置跟踪和溯源。
二、VTS执法管理的现状及问题虽然VTS执法管理系统在我国有了很长的发展历程,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缺乏标准化管理制度现有的VTS执法管理制度仍然存在不少漏洞和缺陷,缺乏全面的规范化和技术性的管理制度,制度不够完善,标准不够严格,对相关人员的执法职责和权利定义不够明确,主要表现在:部分港口的VTS系统没有相关的管理制度、执法人员的工作职责和权利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
浅谈VTS在我国海事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浅谈VTS在我国海事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VTS作为一种综合了雷达系统、AIS系统、无线通讯系统的交通信息管理系统,在我国港湾进出港口船舶的安全交通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对此,本文根据自身对VTS的理解,阐述了VTS在我国海事管理中的地位,并对其作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标签:VTS系统;海事管理;地位;作用;分析引言:在我国海事管理中,VTS系统主要是为了确保港湾港口进出船舶的海上交通安全,利用VTS系统的信息服务功能、助航服务功能、交通组织功能、以及交通支持联合功能,可以为船舶提供航行过程需要的各种安全信息,从而确保船舶的航行安全。
对此,本文将在下文中分析VTS在我国的发展、地位、以及作用。
一、VTS系统的发展历程我国VTS系统在还是管理中的应用发展最早是在1978年,当时我国选择了经济发展较好的宁波市根据国家海事管理发展战略引进了VTS系统。
在这之后的十几年间,我国通过对VTS系统的研究逐渐在部分重点港口建立了VTS系统,根据我国发展实况,在VTS系统建设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专门计划投资建设和港口建设配套项目两种方式。
而在1990年到2000年的十年间,我国开始在宁波、青岛、大连等城市进行了VTS系统的试点研究,并总结了研究经验。
随后,在取得研究成果之后,我国立即在东部几个主要沿海城市建设了VTS航运交通管理系统,包括:上海、深圳、广州、天津等等。
在此时期我国还针对长江中下游部分城市建设了VTS系统,由此我国VTS系统发展开始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
而在21世纪的当今时代,我国在VTS技术领域发展进程进一步加快,同时通过大量的研究开发出了属于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VTS系统。
二、VTS系统在我国海事管理中的地位及作用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VTS系统的发展,在我国海事管理中VTS系统的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这也表明VTS系统在我国海事管理中已经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
从目前来看,我国VTS系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包括:维护水上交通秩序、确保船舶航行安全、打击交通肇事逃逸、海上应急事件处理等等。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安全监督管理规则(1997年9月15日交通部令[1997]8号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船舶交通管理,保障船舶交通安全,提高船舶交通效率,保护水域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沿海及内河设有船舶交通管理系统(以下称VTS系统)的区域内航行、停泊和作业的船舶、设施(以下简称船舶)及其所有人、经营人和代理人。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机构是全国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安全监督管理的主管机关(以下简称主管机关)。
主管机关设置的船舶交通管理中心(以下称VTS中心)是依据本规则负责具体实施船舶交通管理的运行中心。
第二章船舶报告第四条船舶在VTS区域内航行、停泊和作业时,必须按主管机关颁发的《VTS用户指南》所明确的报告程序和内容,通过甚高频无线电话或其他有效手段向VTS中心进行船舶动态报告。
第五条船舶在VTS区域内发生交通事故、污染事故或其他紧急情况时,应通过甚高频无线电话或其他一切有效手段立即向VTS中心报告。
第六条船舶发现助航标志异常、有碍航行安全的障碍物、漂流物或其他妨碍航行安全的异常情况时,应迅速向VTS中心报告。
第七条船舶与VTS中心在甚高频无线电话中所使用的语言应为汉语普通话或英语。
第三章船舶交通管理第八条除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避碰规则》外,还应遵守交通部和主管机关颁布的有关航行、避让的特别规定。
第九条船舶在VTS区域内航行时,应用安全航速行驶,并应遵守交通部和主管机关的限速规定。
第十条船舶在VTS区域内应按规定锚泊,并应遵守锚泊秩序。
第十一条任何船舶不得在航道、港池和其他禁锚区锚泊,紧急情况下锚泊必须立即报告VTS中心。
第十二条船舶在锚地并靠或过驳必须符合交通部和主管机关的有关规定,并应及时通报VTS中心。
第十三条VTS中心根据交通流量和通航环境情况及港口船舶动态计划实施交通组织。
长江段vts及注意事项

长江段vts及注意事项长江段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是指位于长江沿岸,用于监控和管理船舶交通的一套设备和组织管理机构。
长江是中国最重要的内河水道之一,长江段的VTS 起到了重要的航行安全监控和管理作用。
下面是关于长江段VTS的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长江段VTS的主要职责是监控船舶交通,并协助船舶导航。
VTS通过雷达、卫星通信以及其他相关设备,实时监测长江段内的船舶动态、位置和行驶情况。
VTS还提供导航建议、通报危险情况以及协调船舶交通等服务,确保船舶安全、顺利通行。
其次,长江段VTS需要遵守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作为船舶交通管理机构,VTS需要制定并执行相关的法规和规章,确保船舶交通的安全有序。
VTS 操作人员应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熟悉相关地理、河流和水文条件,能够准确判断船舶运行状态和可能存在的风险。
第三,长江段VTS需要与船舶和其他相关部门进行密切合作。
VTS和船舶之间应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调机制,确保船舶按照规定通报航行意图,并接受VTS 的导航建议和指挥。
与港口、水运管理部门等合作,协调船舶交通和各部门的工作,提高整体运行效率。
第四,长江段VTS需要时刻关注航行安全风险。
长江是一个复杂的水道,存在水流、水深、航道状况等多种因素对航行安全的影响。
VTS需要时刻监测并预警可能存在的危险情况,及时通报船舶和相关部门,并采取措施减少或消除风险。
第五,长江段VTS需要建立完善的应急机制。
在突发灾害、船舶事故等应急情况下,VTS应能迅速应对,并组织救援、抢险等相关工作。
VTS应建立与应急救援机构的联系,提供支持和协助。
最后,长江段VTS需要持续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
随着科技和船舶交通管理的发展,VTS应不断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监控能力和服务水平。
VTS还应加强应用研究,与相关单位合作,积极推动长江段船舶交通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
总的来说,长江段VTS在船舶交通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角色,它通过监控、指挥和协调,确保船舶在长江段的安全通行。
VTS的效用及中国VTS管理现状

第34卷 增刊大连海事大学学报Vol.34 Suppl. 2008年6月Journal of Dalian Maritime U niversity J un., 2008文章编号:100627736(2008)S2*******V TS的效用及中国V TS管理现状Ξ朱加高,陈建华(浙江海事局通航处,浙江杭州 310004)摘要:从V TS的作用和效益着手,分析V TS在增进水上安全、提高船舶通航效率、保护海洋环境、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等方面的作用,介绍中国V TS的建设和管理现状,提出V TS运行管理的改进措施和建议.关键词:船舶交通管理系统;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海事监管;通航效率中图分类号:U692 文献标志码:ASimple discussion on the f unction and benef it ofVTS and its domestic administration status quoZHU Jia2gao,CHEN Jian2hua(Transport Department,Zhejiang Maritime SafetyAdministration,Hangzhou310004,China)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function and benefit of V TS,ana2 lyzed the usage of promoting safety at sea and transport efficien2 cy,ocean environment protecting,safeguard sovereignty and interest of ocean.Introduced its construction and domestic ad2 ministration status quo,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 and im2 provement on management.K ey w ords:Vessel Traffic Service(V TS);Automatic Identifica2 tion System(AIS);Maritime administration;Trans2port E fficiency0 引 言随着V TS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的应用以及远程识别和跟踪技术(L RIT)的发展,各国海事主管机关不仅认识到V TS在增进船舶航行安全和效率及在保护海洋环境方面的强大功能,而且V TS已成为各国海事主管机关进行行政执法和保护国家海洋权益的重要手段.V TS系统在中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先进的发展历程.中国V TS是代表国家实施船舶交通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体现海事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中国V TS运行管理机构承担了信息服务、助航服务、交通组织等多种职能,在促进中国航运经济的快速发展、保护海洋环境及协调应急搜救行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 V TS的作用和效益体现V TS作为现代航海技术最杰出的代表,在增进水上安全、提高通航效率、保护海洋环境、扩大监管范围、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展现现代化监管手段、提高港口生产效率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1.1 V TS为海事监管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有效扩展了监管范围传统的海事管理方式非常单一,只能依靠船舶日常巡航、人员巡查、V HF船舶报告等对港口、码头等近岸水域内的船舶进行有限管理,管理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巡航的频度和范围,具有局部性和不连贯性.V TS诞生后,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天候全方位管理,可以对区域内船舶动态和通航秩序进行有效监控和管理.同时管理水域扩大,由港区向外海扩展,尤其是融入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后,管理范围进一步向外海区扩展,可以达到对领海水域,甚至是专属经济区的船舶动态监控,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提供了手段,V TS名副其实的担当起了监管的“最前哨”.1.2 V TS在增进水上安全、提高通航效率、保护海洋环境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V TS在增进水上安全、提高通航效率、保护海洋环境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效维护水上良好的通航秩序,保障船舶航行的安全和高效;(2)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区域内船舶水上交通Ξ收稿日期:2008205226.作者简介:朱加高(1963-),男,浙江东阳人,工程师,E2mail:zjgmsa@事故;(3)在协调和指挥海上搜救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4)在海上交通事故调查中作用巨大;(5)在查找肇事逃逸船舶方面还发挥着巨大的作用.1.3 V TS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一是V TS在增进水上安全、预防和控制水上交通事故、协调和指挥海上搜救的同时,挽救了海上人命和财产损失,为国家、社会和集体挽回了损失,间接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二是V TS在增进船舶通航效率的同时,减少了船舶航(班)次时间,降低了船舶营运周期,既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船舶生产运行效率;三是港口调度部门借助V TS可以及时掌握船舶抵港动态,合理安排船舶进出港靠离泊计划,最大效率使用港口锚地和泊位,促进港口高效运转,提高港口生产效率.四是通过V TS实施有效的交通组织和助航服务,降低了船舶正常进出港靠离泊计划受大雾等恶劣天气影响的程度,最大限度保障港口正常生产不受自然因素影响.2 中国V TS建设现状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V TS建设起步较晚.近年来,中国主管部门虽然加大了V TS建设的投入,在中国一些主要港口、重要水域先后建成了交管中心,但离“十一五”提出的重要水域全面覆盖的发展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以舟山水域为例,舟山辖区南北相距70n mile,为中国南北航路的大通道和船舶进出上海港、洋山港和宁波港的必经水域,在这片浩瀚的水域内,航路纵横交错,航门、转向点众多,存在许多明显的事故多发区.尤其是近年来航运经济的快速发展,辖区船舶流量明显加大,通航秩序日益复杂,水上安全形势越来越严峻,管理者明显感觉到需要利用V TS对辖区船舶交通流进行规范,通过维护船舶良好的通航秩序来保障辖区水上交通安全.然而,目前舟山辖区已建成的雷达站仅有三座,覆盖范围非常小,其中一座雷达站覆盖两条进出港航道和一个锚地,另外两座雷达站仅覆盖一个水道.显然,以当前的V TS资源是无法对舟山辖区的巨大船舶交通流进行有效规范的,因而当前仍需继续加大V TS建设的投入.V TS建设规划的合理性有待提高,区域规划建设不强,存在“重港口、轻水域”的现象.目前中国V TS建设资金来源有两种方式,一是国家投资,二是企业出资.国家投资建设的V TS,受行政管辖区域的限制,资金只能集中在一些重要的吞吐量较大的港口,难于实现对某个区域的整体投资建设;港口企业出资建设的V TS,目标更为明确,主要是为业主的港口、或者是某座大型码头服务,在选址建造雷达站时,只考虑覆盖港区和进出港航道水域.笔者认为这种做法值得商榷,主要基于这样两点考虑:首先,港区与外海区相比,有着距离上的优势,港区通常是海事监管的重心,在港区内已经有比较完善的监管手段,比如船舶进出港审批、签证、日常巡航、护航、CCTV等等,港区内船舶通航秩序能够较好的维护.而外海区则刚好相反,是海事监管的薄弱环节,当前海事监管能力还无法实现对外海船舶航行的有效管理,迫切需要构建某种监管手段.其次,近年来随着港区安全监管手段的不断完善和成熟,港区的水上安全形势明显好于外海区,水上交通事故发生地逐渐由港区向外海区转移,特别是重特大水上交通事故集中发生在外海区.以舟山辖区为例,2002~2007年6月港区以外海域共发生一般等级及以上事故65件,死亡失踪95人,沉船45艘,直接经济损失12221.74万元,分别占辖区事故总数的52.85%、78.5%、57.7%、74.26%.2004年以后,港区以外水域事故导致人员死亡失踪数量和直接经济损失两项指标占整个海区的比例几乎全部在80%以上,特别是2007年1~6月份发生事故导致人员死亡失踪数量指标所占比例竟达到了96.2%,足见港区外水域事故造成后果的严重性.上述特点可以说明两个方面问题:一是随着港区海事监管力量的充实、监管手段的加强和完善,港区海事监管已初见成效,港区内水域事故发生率,特别是重大事故发生率持续下降;二是加强外海区海事监管能力建设已迫在眉睫.综上所述,在当前这种情况下,如果投资新建V TS,理应首先考虑覆盖外海区,而不是一味在港区范围内重复建设,这样既浪费了资源,又收不到最佳效果.3 中国V TS管理现状近年来,中国V TS基础建设虽然得到了长足发展,但V TS运行管理整体水平还不高,存在以下不足.3.1 V TS立法不够完善V TS立法是V TS建立、实施和运行的法律依据.对V TS进行立法主要是以法的形式对V TS主管机关及其权力、V TS区域、V TS管理或服务的性13增刊 朱加高,等:V TS的效用及中国V TS管理现状 质和种类及法律关系等加以规定.中国现有的关于V TS的立法是199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安全监督管理规则》,虽然该《规则》从船舶报告、船舶交通管理、船舶交通服务、法律责任四个方面对中国V TS管理进行了较为全面综合的立法,但笔者认为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是《规则》的某些规定过于概括,一些问题没有得到明确.比如《规则》没有对V TS的各种管辖权进行区分和明确,特别是权利的深度和范围.其次,《规则》没有对V TS区域船舶水上交通事故的法律责任进行明确,没有对V TS中心、V TS值班员、船长、引航员间的法律关系进行明确等等.再者,近些年来随着形势的变化,传统的V TS管理理念已经有所改变,《规则》的某些条款已经过时,需要进行修改.最后,与国际相比,显然中国的V TS立法层次是较低的. 3.2 V TS运行管理模式不统一有的地方成立了比较完善的交管部门,组织结构清晰,职能明确,管理科学,交管中心人员的配备合理,V TS运行管理水平较高;但有些地方则刚好相反,重表面建设,轻实质管理,管理随意性大,人员配备不足,管理水平不高.V TS运行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但反映出主管机关的管理水平,而且还会影响港口的形象,直接对一个港口产生负面的影响,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3.3 V TS管理理念不明确一段时间,中国专家学者们在V TS的定义和性质上争论不休,一部分人主张V TS的实质是服务,一部分人主张V TS的实质是管理.大家希望通过讨论明确V TS的性质,进而明确V TS的管理理念,结果却恰恰相反,正是由于这种争论模糊了对V TS监管理念的认识.IMO A.857(20)号决议开篇对V TS 所作的定义就非常明确地指出了V TS的监管理念,即“V TS是主管机关为增进海上安全,提高船舶通航效率,保护海洋环境而实施的一种服务”.“增进海上安全,提高通航效率,保护海洋环境”既是V TS的作用,也是V TS的管理核心理念.围绕这一核心,既可以对船舶提供服务,比如助航服务、信息服务等等,也可以对船舶实施管理,比如交通组织、违章纠正等等(从某种意义上体现了监管就是服务的理念),以维护V TS区域良好的通航秩序.4 改进措施与相关建议4.1 加快V TS立法,统一规范V TS运行管理V TS立法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外制定V TS监督管理法,明确中国V TS主管机关、主要职责、权利义务关系及违反V TS管理规定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等;二是对内制定V TS运行管理法,以统一规范V TS的运行管理和切实加强V TS的内部建设.在对V TS进行国内立法时应注意两点:一是海上运输作为一种国际行为,其所具有的无害通过权和自由航行权.IMO以国际公约和规则的形式对这些权利进行保护,国内立法应该在国际公约和规则的框架内作出规定,避免与其违背.另一点是尽管依据《联合国海洋法》(UNCLOS)的规定,沿海国政府对除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外的内水、领海、毗连区、岛礁区具有管辖权.但由于不同水域的管辖权范围不同,因而在这些水域建立V TS时,应该注意V TS 的管理权也应有所区别.在制定内部运行管理规定时,应严格明确建立、运行V TS系统所要求的条件资质、人员的准入关、管理主体及法律责任等,杜绝个别地方存在的“建而不管”的现象.当前,虽然中国主管机关已经制定了许多针对V TS内部管理的规定或规范性文件,如《船舶交通管理系统运行管理规定》、《船舶交通管理系统运行管理考核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V TS系统运行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等等,这些规定、办法或指导意见对V TS内部运行管理也提出了许多比较明确和严格的管理要求,但是在有的地方这些规定、办法或指导意见并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执行,最终导致V TS内部运行管理水平低下,这其中的原因应该引起主管机关的高度重视.4.2 牢固树立V TS核心监管理念,制定适合辖区实际情况的V TS监督管理办法各地方(区域)应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地方(区域)的通航环境特点和监管的重点与薄弱环节,研究探讨制定适合辖区实际情况的V TS监管方法和理念,避免千篇一律的做法.譬如,港口型V TS,以港口船舶交通组织为主,确保港口安全、良好、高效的通航秩序,辅以信息和助航服务;沿海(岸)型V TS,以信息服务为主,在建立船舶定线制的地方,督促船舶遵守定线制的相关规定,未建立定线制的地方,及时提醒船舶可能存在的各种航行危险,积极预防和控制船舶水上交通事故.无论是服务型V TS,还是海事监管型V TS,或者复合型V TS,具体的监管方法可能不同,各有侧重,但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增进水上安全、提高船舶通航效率、保护海洋环境”.4.3 加强V TS的区域规划和建设,整合V TS资源,实现V TS信息共享23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第34卷 整合零散V TS资源,建立发展区域V TS,实现V TS信息共享是当前国际V TS发展的新趋向,这种做法是基于对船舶“一次报告,全程监管”的设想.以某个区域为例进行说明,假设该区域内建有多个交管中心,分别隶属不同主管机关,在该区域各交管中心未联合前,船舶在该区域航行,进入不同交管水域,都需要重复报告,重复建立船舶数据库.但是区域V TS整合后,各交管中心实现了V TS信息共享,船舶在该区域内多个交管水域航行,就只需报告一次,该区域所有交管中心就可以同时获得该船的信息.一个区域如此,二个区域、三个区域……当更多区域实现了V TS整合或者信息共享后,再将这些区域联合起来,就可以实现一个国家所有水域的联合,这样船舶进入一国水域航行,只需在进入该国水域时向水域的所属交管中心报告一次,便可以实现该船在该国所有水域航行的全程监控.加强V TS的区域规划和建设,整合V TS资源,实现沿海(内河)V TS信息共享,在中国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当前,中国沿海已形成渤海海湾、长江口、舟山水域、台湾海峡、珠江口、琼州海峡等区域水域,在这些区域水域内由于行政管理的隶属不同,造成管理相互割据,信息不能互通,亟待对区域内的管理进行统一和整合,实现管理信息的共享.建设区域V TS,实现沿海V TS信息共享,既可以降低船舶报告量,避免船舶重复报告和重复建立船舶数据库,保持船舶监管的连贯性,还可以节约社会资源,充分利用现有V TS硬件和人力资源,合理规划新建V TS,避免水域重复建设V TS、多重覆盖的现象.4.4 建立完善中国V TS培训机构,推进V TS值班人员标准化V TS值班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V TS运行管理的水平,也将直接影响V TS对外窗口的形象,是V TS运行管理的核心,因而保障V TS值班人员适任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目前中国V TS值班人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有的地方甚至是滥竽充数,这与目前中国V TS的管理体制息息相关.首先,V TS人员管理没有一个明确的准入关,导致任何人都可以进入V TS值班岗位;其次,V TS值班人员配备普遍不足,导致现有值班人员的休息得不到保障,致使有能力适任的人不愿意到V TS岗位;再者,中国尚未建立完善的V TS人员培训学习体制.针对当前现象,一方面应制定V TS人员准入关,同时加大V TS值班人员的招募力度,充实V TS队伍;另一方面应建立中国V TS培训机构,制定V TS人员的定期学习和培训制度,不断提高V TS人员的素质,推进V TS值班的标准化.4.5 积极发挥AIS、船舶定线制的作用,不断拓展V TS功能AIS是一种有效的报告系统,报告的内容包括船名、呼号、船舶种类、货种、始发港和目的港以及实际吃水等,AIS技术的出现在现代海上交通管理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AIS的局限性在于不能取代现有的雷达系统.这是因为雷达系统具有自主的监测跟踪手段,无论船舶是否安装了AIS和雷达,或是否正常工作,V TS雷达站都能对目标进行监测和跟踪,而且雷达系统还可以得到水域的全景交通图,除了运动的目标,还有静止和固定的目标,如助航设施等.雷达的目标回波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反映目标的大小和形状,而AIS数据标识的只是GPS天线所在的位置.雷达的缺陷在于不能自动识别船舶,而且作用距离有限,覆盖范围受雷达站数量的限制.利用AIS与雷达的互补性,把AIS系统和雷达系统有机结合起来,构成综合的监视跟踪系统.定线制强制的对象是船舶交通流.在船舶密度大、航路转向交汇结合部海域,把避让规章解决不了的、杂乱无章的航行局面,规划为分道通航,并辅之以岸基V TS助航.这是因为,避让规则只解决两船之间的避让关系问题,而要解决多船混行状态,保障大流量密集船舶的航行安全,设置通航分道、避让区以及隔离航路,正确导向交通流,是改善交通、维护公共安全利益行之有效的手段.参考文献(References):[1]孙文力,孙文强.船载自动识别系统[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4.[2]钱世民.V TS信息平台作用发追及其功能拓展[C]//江苏省航海学会2004年优秀论文集,2004:1292132.[3]肖方兵,周伟明.AIS在航海上的应用及前景[J].中国水运,2004,4(2):1812182.[4]4王凤祥.浅谈AIS在通航管理中的作用[J].天津航海,2007(3):55257.[5]廖铭胜.浅谈在V TS中心的应用[C]//中国航海学会通信导航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会议论文集,2006:113-116[6]刘延梅.V TS发展展望[C]//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大会论文集,2003:1452147.[7]张治源,李文华.浅谈V TS在中国海事管理仲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海事,2008(2):48250.33增刊 朱加高,等:V TS的效用及中国V TS管理现状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投标截止及开标时间、地点:2019年10月8日(节选)
汕头海事局VTS正式试运行
• 2019年11月28日上午,汕头海事局举行VTS(船舶交通 管理系统)中心试运行启动仪式,这标志着粤东海域及汕 头港部分港区海事服务实现了雷达信号覆盖,丰富了海事 动态监管手段。这也标志着汕头完成了VTS(船舶交通管 理系统)工作从无到有的转变。
国内VTS介绍
2019小海狮:李培杰 高峰
VTS的历史
世界第一个VTS出现于1948年的英国利物浦 港。我国于1958年首次在大连港进行岸基雷 达导航试验,1978年,第一个VTS在宁波北 仑港正式开始建设,1981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VTS的作用
依照IMO的《VTS指南》的定义,VTS是一种 增进船舶交通安全,提高交通效率和保护水 上环境的设施,其基本功能是掌握水道、港 口的船舶交通动态信息,以雷达为主要传感 器,以数据处理设备为核心,通过通讯手段
吴淞VTS
• 建成于 1994年3月12日,正式开通于1994年9月12日,是 集雷达、通信、导航、计算机数据处理和显示于一体的高 技术系统,是我国大型的水上交管系统之一,具有世界先 进水平。
洋山VTS
• 洋山VTS是旨在保护东海大桥、保护深水港建设、提高洋 山水域通航效率、保证航行安全和保障水域环境而建设的 一套船舶交通管理系统。
• 汕头VTS系统全称“汕头船舶交通管理系统”,一期工程包 括广澳大山雷达站、石碑山雷达站以及汕头VTS中心组成 ,形成“两站一中心”的格局,与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 )、CCTV(船舶视频监控系统)等共同构成全天候、全 方位、立体化、现代化的监控网络。(节选)
不当之处还请指正!
谢谢
END
宁波VTS
• 宁波VTS是中国第一个VTS,于1978年筹建,1981年建 成。当时只是建成了一个港口雷达,由于对VTS的功能、 作用认识不足,再加上VTS的运营管理、机构和VTS人员 滞后于VTS的硬件建设,自建成后利用率非常低,一直没 有发挥应有作用。自1994年底,在北仑山信号台安装了一 部雷达和一台雷达数据处理显示设备,对宁波港VTS进行 了扩展,建立了北仑交管站,可以对北仑水域及金塘、七 里峙锚地部分实施了24小时监控,才逐步发挥了VTS的作 用和效益。现在的宁波VTS于2019年开始筹建,2019年 12月16日通过交通部综合验收,2019年12月17日正式对 外运行。
长江9个
南京 VTS
• 南京 VTS 由南京 VTS 中心和江宁雷达站、大胜关雷达站、 大桥雷达站、江浦雷达站、西方角雷达站、天河口雷达站、 摄山雷达站和仪征雷达站组成。
南部沿海13个
广州VTS
• VTS服务水域:广州VTS报告门线以内的珠江干线水域。 即东南至桂山东南报告线,北至大濠洲水道东1号灯浮报 告线和铁桩水道75号灯浮报告线的主管机关管辖的珠江干 线水域。
珠海VTS
• 珠海VTS的组成 珠海VTS由高栏岛雷达站、荷包岛雷达站、横琴雷达站和 珠海VTS中心组成。
琼州海峡VTS
• 琼州海峡VTS系统由玉包角、新海、沙门、木栏头四个 雷达站和琼州海峡VTS中心组成
根据功能分类
• 区域性VTS有3个:成山头(威海)VTS、琼州海峡VTS、 长山VTS
传送信息。
目前
环渤海地区10个
天津VTS
• 天津VTS建成于2019年,天津VTS系统设置在天津港东突 堤端部,VTS中心的地理座标为:北纬38°58′31″.471,东 经117°47′12″.461。
东部沿海9个
青岛VTS
• 《青岛水域船舶报告制》规定的报告线以内水域,但以下水域雷达不 能有效覆盖: (1)港池水域及码头前沿水域 (2)小岔湾和薛家岛湾水域 (3)胶州湾大桥以北水域
• 水道型VTS有9个:南通、张家港、江阴、泰州、镇江、 南京、芜湖、武汉、重庆
• 综合型VTS 有3个:吴淞、宁波和广州 • 港口型VTS有26个:其余
VTS的建设和改进升级方兴未艾!
锦州VTS国内配套设备采购及安装项目招标公告
• 大连市机电设备招标中心受辽宁海事局委托,对锦州船舶 交通管理系统工程国内配套设备采购及安装项目进行公开 招标,欢迎具有相应资质的独立企业法人前来参加投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