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一节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合集下载

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

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

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集合五篇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本定律,构成了经典力学的核心。

而本节要学习的牛顿第一定律又是正确理解和掌握牛顿第二、第三定律乃至整个动力学知识的基础和关键。

教材把本节安排在第六章的第一节,前面五章的内容分别是运动学和力学知识,这样安排就把学生由表面的物体是如何运动的感性认识引入到物体为什么会做这样的运动的思考中来,且符合高一学生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过渡阶段。

本节的特点是教材内容以大量的文字陈述,没有涉及到数学计算,着重物理学史教育、理想化实验思想和坚持真理、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的熏陶。

于是,根据对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理解,我制定的三维目标如下①知识与技能1、借助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其主要推理过程及结论。

2、掌握牛顿第一定律,并理解其意义3、明确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②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到结论的方法2、通过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论的教育3、通过对惯性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物理学史的简介,对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的教育,了解人类认识事物的曲折性。

2、通过介绍伽利略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研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

(3)、教学重点及依据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运动定律的基石,对后续学习牛顿运动定律和动力学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毫无疑问,正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是本节的教学重点;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陌生,需要打破常识去假设和推理,成为本节的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本节内容学生在初中阶段虽然已经学习过,但还只是停留在认识的层次上,在高中阶段学习中,除了要保持新鲜感,还需加大思维强度,注意知识的深化和科学研究方法、情感态度的教育,让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有更深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学法及依据“教学有方,但无定法”。

沪教版上海科技版八年级物理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PPT课件

沪教版上海科技版八年级物理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PPT课件

运动距离 速度变化
毛巾 棉布 木板
进 行 实 验 研究对象
表面
粗糙程度
阻力
运动距离 速度变化
毛巾 棉布 木板
进 行 实 验 研究对象
表面
粗糙程度
阻力
运动距离 速度变化
毛巾 棉布 木板
分 析 论 证 研究对象
表面
粗糙程度
阻力
运动距离 速度变化
毛巾 棉布 木板 玻璃 绝对光滑

较小 小 更小 无限小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运动的小车为什麽会静止? 运动的小车因为 受摩擦力,所以会静止。
提出问题
如果运动的小车不受摩擦力, 小车பைடு நூலகம்会怎样?
猜 想 设计实验
受力时
受越来越小的力时
不受力时
进 行 实 验 研究对象
表面
粗糙程度
阻力
运动距离 速度变化
毛巾 棉布 木板
进 行 实 验 研究对象
表面
粗糙程度
阻力

较小 小 更小 无

较长 长 更长 无限长
快 较慢 慢 更慢 无


如果运动的小车不受力,小车将会 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如果静止的小车不受力,小车将会 保持静止。
… …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 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 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伽 利 略 的 推 论
笛 卡 儿 的 补 充
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没有空 气阻力,又处于失重状态,可视为几乎 不受外力作用。每当宇航员走出飞船舱 时,总要用一条“绳”跟飞船相连,如 果没有这条绳索,有可能造成什麽后果?

八年级物理《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知识要点

八年级物理《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知识要点

八年级物理《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知识要点一、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1.伽利略斜面实验:⑴三次实验让同一小车都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水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得越远。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⑷伽利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推理而得出的,用到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推理法,也叫理想实验法。

2.牛顿第一定律:⑴牛顿概括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总结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⑵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

⑶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1.“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即定律成立的条件,有两种情况:(1)理想情况,即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2)物体所受外力的总和为零。

2.对“或”字的理解: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⑷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而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

二、惯性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一切物体所固有的一种属性。

◎(1)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2)惯性不是力,它是物体的一种性质,所以不要..用“惯性力”、“惯性作用”、“受到惯性”等词语来描述惯性,只能说一个物体“具有惯性”“由于惯性”“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3)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请就以上两点各举两例(不要求解释)。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优秀9篇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优秀9篇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优秀9篇牛顿第一定律篇一(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l_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会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分析一些典型实例。

教材重点难点重点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凶,和利用结论分析实例。

难点利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教具小钢球、磁铁(条形)教学方法讲授活动讨论教学过程投影: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下落。

思考与讨论1.苹果未熟透前为什么不会从树上下落?2.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下落说明苹果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改变?3.是什么原因导致苹果下落的?教师归纳苹果未熟透前,由于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而保持静止状态。

熟透的苹果从树上下落,说明苹果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而导致苹果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是树对苹果的拉力没有了,苹果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即苹果原来的平衡状态破坏了,物体就沿着另一个力的方向运动起来了。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一、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思考与讨论1.小孩用细绳拉住氢气球,一旦脱手,气球将升空。

你能说明气球升空的原因?小孩用细绳拉住氢气球时,氢气球由于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而静止。

但一旦脱手,氢气球失去了手的拉力,平衡就会破坏,此时氢气球就会升空。

2.水平道路上行驶的汽车(1)若发动机牵引力大小等于汽车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汽车将怎样运动?(2)若此时驾驶员关闭了发动机,则汽车又将怎样运动?为什么?最后汽车的运动状态怎样?(3)如果要使停止着的汽车重新启动,则驾驶员应怎样做?此时,汽车受力平衡吗?(1)当汽车发动机牵引力大小等于汽车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时,汽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2)若驾驶员关闭发动机,汽车失去了发动机的牵引力,则汽车会在阻力作用下逐渐减速,最后汽车处于静止状态。

(3)要汽车重新起动,驾驶员应起动发动机(汽车受力不平衡),在牵引力的作用下,汽车由静止运动起来。

实验或投影:磁铁的吸引力使钢珠改变运动方向(如图2—3—1)备注想一想从上述实例和实验中,你能总结出一条什么样的结论?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都是在______作用下发生的。

牛顿第一定律PPT课件(人教版)

牛顿第一定律PPT课件(人教版)
动的物体保持其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024/9/29
巩固练习
1、在一个光滑的水平面上,用绳子拉小车做直线运动,当小车的速 度到达4m/s时,绳子脱落,这时候小车在水平面上做 匀速直线 运 动,小车的速度是 4m/s 。
2、实验:让小车在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下滑,进入水平面,水平面的
表面先为毛巾,再为棉布,最后改为木板,可以视察到水平面越光滑,
巩固练习
5、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建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它是通过理论推倒出来的 B、它是通过实验直接得出的 C、它是可以通过实验验证的 D、它是以实验事实为基础,通过推理、想象而总结出来的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D)
A、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所受的外力同时消失,将沿直线继续运动 B、本来静止的物体,只有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起来 C、本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仍保持静止 D、本来静止的物体,如果所受的外力突然同时消失,将停止运动
A、根据假设,你准备怎样设计实验 B、需要记录哪些信息,是否要设计记录表格 C、需要控制哪些影响因素。
2024/9/29
D、准备器材:
斜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布、毛巾、 小车刻度尺等
E、设计实验:
让小车从斜面滑下,逐渐减小平面 的粗糙 程 度,测量小车的运动距离,并推论当平面 没有摩擦力时小车的运动情况。
2024/9/29
笛卡尔补充了伽利略的认识, 指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到任 何力的作用,它不会向左、右 方向偏,将永远沿本来的方向 做匀速运动。
你怎样用实验去验证呢?
2024/9/29
实验探究: 阻力大小对运动物体的影响
1、提出问题: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他物体的影
响,会一直运动下去吗?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知识清单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知识清单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知识清单一、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历程在物理学的发展长河中,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对物体的运动进行了思考和研究。

他认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如果力消失了,物体的运动就会停止。

这一观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人们所接受。

然而,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运动的认识逐渐深入。

伽利略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观察,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提出了质疑。

他设计了一个斜面实验,让小球从一个斜面滚下,再滚上另一个斜面。

通过改变斜面的坡度,他发现小球在第二个斜面上上升的高度逐渐降低,但运动的距离却越来越远。

伽利略由此推断,如果斜面是光滑的,没有摩擦力,小球将会永远运动下去。

笛卡尔在伽利略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对于运动的认识。

他认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最终,牛顿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进行了总结和归纳,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的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二、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解读牛顿第一定律包含了两个重要的概念:惯性和力。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

质量是衡量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质量越小,惯性越小。

例如,一辆重型卡车比一辆小型轿车更难改变运动状态,就是因为重型卡车的质量大,惯性大。

力则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可能从静止变为运动,或者从运动变为静止,也可能改变运动的速度大小或方向。

三、牛顿第一定律的适用范围牛顿第一定律适用于宏观、低速的物体。

在微观世界中,量子力学的规律起主导作用,牛顿第一定律不再适用。

在高速运动的情况下,相对论效应变得显著,牛顿力学的一些结论也需要修正。

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大多数物体的运动,都可以用牛顿第一定律来描述和解释。

四、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验证虽然牛顿第一定律无法直接通过实验完全验证,因为完全不受力的情况在现实中很难实现,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近似实验来理解和验证它。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的实例
• 1、小车 上拉着木箱一起向右运动,小车
受障碍物阻挡突然静止,上面的 木箱会继 续向前滑动或向前翻到,请解释。
• 解释:木箱和小车 一起向右运动的,小车
遇障碍物突然静止了, 木箱由于惯性会继 续向右运动或向右翻到。
吗懂 了
车未停稳、禁止下车
1、一人 站在一艘匀速航行的轮船的甲板上 , 竖直上跳,当他下落时应落在(A) A 原处 B 此处的前方 C 此处的后方 D 不能确定
2、一杯水放在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如果水面突然发 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则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发生的变 化是( B C )(多选) A列车突然向右启动 B列车突然向左启动 C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 D列车向左运动是突然刹车
物体不受力 (或在运动方向上不受力)
物体保持匀速直 线运动状态或静 止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 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 即:“静者恒静、动者恒动”。 •力和运动的关系: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二、惯性:
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 性质。叫做物体的惯性
惯性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应该注意防 止和利用,请分别举二例: 利用(1)_汽__车__进__站__时__,__关__闭__油__门__节__省__汽油 (2)_撒__种__、__泼__水___(__投__掷__物__体__)_______
防止(1)_小__汽__车__司__机__佩__带__安__全带 (2)__跑__道__的__终__点__处__留__有__一__块__空地
推 论:假如平面没有摩擦,滑块将一 直运动下去,且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发 生改变。
实验思小车考

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范文集合6篇

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范文集合6篇

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范文集合6篇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篇1一、对教材的分析1、作用与地位本节内容是物理必修1第6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前面的知识基础上,来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作为牛顿运动定律的基石,把最基本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物体是否受力两者联系起来,为后续的牛顿运动定律和平衡力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2、重点、难点分析重点:正确认识物体运动跟力的关系,在物体有受力的情况下,应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加深对惯性概念的内涵的理解;难点: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惯性是所有物体的特性。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研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归纳论证能力和表述能力;(2)通过惯性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三、学生的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5章的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一定的分析推理,逻辑思维能力,结合初中知识为生长点,以教材内容为线索,借助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力产生的作用效果(即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来归纳推理出牛顿第一定律。

四、教法和学法分析教学中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牛顿第一定律,借助演示实验,引导启发学生展开讨论,总结规律并得出结论,最后,教师总结并说明牛顿第一定律是理想情况,其只是根据实验推理的、合乎逻辑的定律。

五、教学程序分析(一)导入新课:通过介绍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进一步思考运动与力的关系,引出动力学,说明动力学的奠基人是牛顿,牛顿三大运动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学好整个力学知识的关键,引入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

(二)新课教学:1、创设情境:介绍早在20__多年前,古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的论断,通过“迷你实验室——图6-5书本的运动”的实验来说明,当推力撤去后,书本并不会立刻停止运动,而是会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导入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