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改革开放40年巨大变化感想

合集下载

浅谈改革开放40年家乡的变化

浅谈改革开放40年家乡的变化

浅谈改革开放40年家乡的变化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四十年前的家乡是一个闭塞、落后的小村庄,经济贫困,人民生活拮据。

但如今的家乡变得繁荣富裕,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这些变化让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激动。

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四十年前,我的家乡土地贫瘠,农业生产水平低下,村民们生活在温饱线以下。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家乡的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引进了各种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农民种植的作物增产高效,家乡的农业产值大幅增长,农民们的收入也随之增加。

家乡的工业、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得到了大力发展,使得家乡成为了一个繁荣兴旺的地方。

四十年来,全村的人均收入增长了数十倍,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巨大跨越。

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四十年前,我的家乡因为工业生产和农业耕作造成了环境的破坏。

河流被污染,树木被砍伐,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工业气味。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环保意识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各项环保政策得到了贯彻执行,家乡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河水清澈见底,周围的山峦也绿意盎然,空气清新,鸟语花香,这些变化让老百姓喜出望外。

家乡的风景也因此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成为了一个风景旖旎的旅游胜地。

文化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四十年前,我的家乡的文化教育事业水平很低,村里连个小学都没有,很多村民都是文盲。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修建了许多学校和图书馆,培养了大批的教育工作者。

如今,全村的孩子都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村民们的文化素质大大提高,这为家乡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持。

乡村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四十年前,我的家乡是一个落后的小村庄,没有有效的治理机制和规范。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家乡在村级干部的带领下,完善了村民自治的各项制度,成立了各种协会和组织,村里治理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村里的事务也变得规范、有序。

村干部负责任,廉洁奉公,为村民排忧解难,全村的风气和社会治安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浅谈改革开放40年家乡的变化

浅谈改革开放40年家乡的变化

浅谈改革开放40年家乡的变化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所生长的家乡也是如此。

下面,我将简要谈谈我家乡的变化。

经济发展是家乡最明显的变化之一。

改革开放初期,家乡一直以农业为主导产业,人们的生活水平都较低。

随着改革的深入,家乡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力度,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和技术,并逐渐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农业和服务业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

现如今,家乡已经建立起了一些规模较大的工业园区和科技园,并吸引了许多国内外企业的投资和设立分支机构。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人们的收入增加,生活质量也显著提高。

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也是家乡的一大变化。

改革开放以前,家乡的道路狭窄,交通不便,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多困扰。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家乡加大了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修建了许多高速公路和铁路。

现在,家乡的交通运输十分方便,人们可以迅速到达其他城市,贸易和旅游业也得以快速发展。

教育水平的提高也是家乡的一大亮点。

改革开放以前,家乡的教育资源十分有限,许多孩子只能接受基础的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家乡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建设了许多新的学校和教育机构。

现如今,家乡的教育水平显著提高,不仅有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还培养了一批才华横溢的人才。

环境保护成为了家乡的重要议题。

改革开放之前,家乡的环境状况较差,污水处理不善,空气质量低下。

在改革开放的40年中,家乡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不断增强,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改善环境状况。

如今,家乡的环境明显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40年的改革开放给我家乡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经济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环境保护的进步,都让家乡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信在改革开放的未来,家乡还将继续取得更大的发展,为人民的幸福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

浅谈改革开放40年家乡的变化

浅谈改革开放40年家乡的变化

浅谈改革开放40年家乡的变化改革开放40年来,我家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农村到小城市的转变,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变得更加幸福。

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去,乡村经济主要依靠农业,农民靠种地和养殖为生。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农村在农田合作社的带领下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种植的作物,并且采取市场化的方式销售。

这使得农民的收入大幅增加,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农村的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极大改善,道路、桥梁、供电等设施覆盖到了每个角落,农民出行和生活更加便利。

城市的建设飞速发展。

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家乡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小城市。

城市规模扩大,商业繁荣起来,各种商铺、餐馆、娱乐场所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这些商业设施的建设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消费选择,也带动了城市的就业增长。

人们的生活开始丰富多彩起来,每个周末都可以在市中心的购物中心或者公园里享受休闲时光。

城市的环境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城市的街道更加整洁,道路交通更加畅通。

教育和医疗条件大幅提升。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家乡的教育和医疗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学校和医院的数量不断增加,学校的教学设施得到了大幅度改善,教师队伍也不断壮大,教学质量大幅提升。

医院的设备更新换代,医疗技术也越来越先进,人们可以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这不仅促进了人们的健康,也为家乡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城乡差距缩小,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积极变化。

过去,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较大,城市人民享受着更好的教育和医疗条件,而农村人民则面临着种种困难。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这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积极的转变,更加努力地追求进步,积极投身于家乡的发展之中。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村经济由单一的农业向多元化发展,城市的建设飞速发展,教育和医疗水平大幅提高,城乡差距缩小,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改革开放40年巨大变化感想(共五篇)

改革开放40年巨大变化感想(共五篇)

改革开放40年巨大变化感想(共五篇)第一篇:改革开放40年巨大变化感想改革开放40年巨大变化感想改革开放四十年,改革的春风吹了四十年,四十年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也在发生着变化,电视事业发展的日新月异,70后,80后,90后再见证,再记录着四十年改革开放,电视事业的变化与变迁。

70后,最早接触到电视的一代人,但是,像外公说的:“那时候,还不叫电视,叫收音机。

”那时候,家里有个收音机早已是个大户了,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发射成功,这是个历史的跨度,也为电视事业的发展进了一步,就像70年的老人说:“改革开放好,我们的生活也好了。

”70后的收音机为以后的电视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80后,看着黑白电视长大的一代人,那时侯,80后的孩子才开始看电视,那时,才真正有电视这个词吧!80后年代的年轻人常说:“小时候,看电视积极的,跟什么似的。

”虽是黑白色的,简简单单几个台,也成了80后孩子娱乐的一个好处,整天抱着《黑猫警长》看,那时,也只有这个可以看,国产的动画片并不多,《黑猫警长》,《舒克与贝塔》,也许,这些对于90后的我们来说,我们没看过,也不了解。

对于80后的孩子年轻人来说,那时在电视上看到动画片已经是一种幸福了,80年的电视事业,还在往最好的顶峰发展,国产动画片,视那时电视事业的一大亮点,正是因为国产动画片,中国的动画事业从简单到复杂,从平面到三维立体,从皮影到电视,国产的动画片,就像是80年代里,在夜里静静绽放的曼陀罗花。

90后,跨世纪的一代人,我们是幸运的,从小看着彩电长大的孩子,20寸的黑白电视早已成为家里的古董,闲置一旁,取而代之的是24寸的彩电,彩色比黑白更生动,90后的我们这样说:“现在生活好了,改革开放为我们带来了幸福,我们比80后的幸福多了。

”我们看着彩电长大,活跃视野,学到更多的知识,80后和90后的孩子,看着国产动画到三维立体,看着老电影到新电视剧,电视事业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随着电视节目的增多,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超级女声,开心辞典,勇往直前等等,电视人在创新,电视事业在飞速发展。

改革开放40周年学习心得-破“三农”瓶颈,促乡村振兴

改革开放40周年学习心得-破“三农”瓶颈,促乡村振兴

改革开放40周年-破“三农”瓶颈,促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总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制度保障。

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要从“三农”问题着手,不断突破“三农”瓶颈。

农民是基础。

发展农业需要农民,而农业兴旺,则需要一批专业化、职业化的农民队伍。

多数农民依托于传统的农业种植、农业养殖,付出的劳动力大,花费的时间多,消耗的成本高,却难有好的效果,也正因此,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多,返乡发展农业的人越来越少。

促乡村振兴,不仅要突破技术问题、转变思想问题,还需要解决好保障问题。

一是要抓好专业技术培训,以实操为主,理论为辅,培训一批懂技术的职业化农民,提升种养殖经济效益,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回乡发展农业,壮大农业经济。

二是要扎好做好宣传工作,比如返乡发展的各项政策,什么是职业化农民等等,打破群众对农民的的传统认识,打开新的认知方向,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从事农业发展。

三是要不断推进“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拓宽销售渠道,确保丰收的成果都能够转变为农民期待的效益,这样才能够使农民有信心,毫不顾忌的发展好农业。

农业应兴旺。

一是要依托市场,提质增效。

发展种养殖的目的就是能够通过市场转换效益,那么在发展的过程中就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发展农业、养殖业,同时不断提升质量,形成竞争优势。

二是要发展特色农业,创建特色品牌。

发展农业不仅只是简单的生产出成果,在优质量的基础上,统筹自身资源,发挥自身优势,形成自己的农业特色、品牌。

三是要构建“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链发展结构。

实现农业发展“造血功能”。

乡村要振兴。

构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打造乡风文明的魅力乡村,围绕两方面,全方位抓落实,促进乡村振兴。

一是要持续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从活动场所、环境卫生、交通工程、休闲娱乐等等方面着力完善乡村建设,构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改革开放40周年观后感

改革开放40周年观后感

改革开放40周年观后感改革开放40周年观后感20篇改革开放40周年观后感(一):改革开放40年,中国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

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旺发达,蒸蒸日上,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一、科技创新,让未来发展不可思议。

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的科技实现了一次次的突破,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袁隆平老先生的杂交水稻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手机的普及代替了传统的书信方式,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效率;电视机的产生则是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拓展了人们的视野。

“神舟五号”的升空增强了民族的自信,振奋了民心,标志着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是我国航天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是我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一个伟大壮举,它证明我国在航天技术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二、经济腾飞,让完美生活触手可及。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的腰包越来越鼓,国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正所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国家由最开始的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转变成追求经济高质量增长,高污染重工业的企业也逐渐向新型的绿色企业转变。

中国人民的生活也由最开始的追求温饱到现如今的追求精神享受转变。

这些转变让中国变得越来越美丽,人民生活越来越完美。

三、军事崛起,让中华儿女昂首挺胸。

过去40年,中国高度重视军事的发展,海陆空三方武器装备,战法战术更新换代,同时在导弹、卫星等领域也到达了世界领先水平。

太行发动机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在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的道路上实现重大跨越,对加速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跨越式发展打下基础,对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辽宁号航母的出现加强了中国的海军力量,昭示着我们告别了陆地时代走向了海洋。

贵州FAST天文望远镜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射电望远镜,它的口径很大,侦测范围很远,能接收遥远天体发出的微弱电磁波信号,利用射电望远镜能够侦查敌方任何战斗机以及隐形轰炸机改革开放,是中国的时代精神,是.....领导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性创造。

改革开放40年巨大变化感想三篇

改革开放40年巨大变化感想三篇

改革开放40年巨大变化感想【篇一】改革开放与科学发展的辩证关系,概括的讲就是,深化改革开放是推进科学发展的动力和保证,推进科学发展是深化改革的方向和目的。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一、这是从我们党近30多年来理论体系建设的历史经验中获得的重要启示。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理论成果,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全部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联系即一般规律性上把握,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科学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强大动力和重要保障。

二、这是破除科学发展道路上的阻力和障碍、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需要。

现实中,在人们的头脑里还存在着很多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在体制机制方面还存在着很多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转变思想观念,完善体制机制,最根本的要靠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

比如河北省在“干部作风建设年”中出改革重拳为科学发展清障,最为典型的就是对房地产行政审批和收费项目的集中清理,由原先的166枚审批公章一下子“砍”到26枚。

破除“公章围城”,打开科学发展之门。

三、这是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科学发展、推进和谐发展的共同心声和强烈愿望。

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改革开放,关心和参与科学发展,这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繁荣兴盛的力量源泉和希望所在。

顺民心、应民意,就必须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深化改革,不断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切实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扩大公民有序参与,使科学发展始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在科学发展征程上能够集中更多的群众智慧,凝聚更多的社会力量。

总之,只有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才能切实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才能有效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才能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进而为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体制保障和不竭的动力源泉。

家乡的伟大变革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优秀范文

家乡的伟大变革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优秀范文

家乡的伟大变革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优秀范文引言40年前,改革开放政策在中国全面实施,从此改变了家乡的命运。

这篇文章将回顾家乡的伟大变革,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经济变革自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去的农田变成了繁华的城市,农民成为了企业家和创业者。

外资和技术的引入,为家乡的工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些变革带来了就业机会和收入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社会进步改革开放使家乡的社会风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人们的思想观念得到了解放,文化和教育水平得到了提升。

追求个人自由和平等的精神在家乡蔓延开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积极的转变。

家乡的社会进步不仅仅体现在经济领域,更体现在各个方面的发展中。

生态环境保护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家乡的生态环境保护也得到了重视。

大力推广绿色发展理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防止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的破坏。

家乡的山水苍翠,空气清新,成为了人们向往的居住环境。

农村改革农村改革是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家乡的农民生活得到了改善。

农民积极参与农产品市场化,并通过农村合作社的发展,实现了农业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经济的腾飞。

小康社会的实现40年来,家乡在改革开放的引领下,一步步迈向了小康社会。

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质的提升,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家乡的人民更加幸福、安定。

结论家乡的伟大变革是改革开放政策的成功实践。

40年的时间里,经济腾飞,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发展成果斐然。

改革开放40周年,正是我们对家乡这一伟大历程的纪念和赞美。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将继续秉持改革开放的精神,为家乡的繁荣稳定做出更大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村改革开放40年巨大变化感想我真有三个家。

一个在洪泽老家的乡村,一个在家乡的小镇,一个在紫金山北的xx四大保障房之一的丁家庄。

洪泽乡村的家,在五乡涧河的南面,苏北平原普通寻常的小村子。

1979年秋冬,两间土坯茅草房,没有隔墙,只有一架人之梁。

这是母亲和姐姐早晚挑泥抟土辛辛苦苦建起来的家。

大灶烧饭,水缸盛水,床旁圈个一人高的粮囤,一张吃饭的小饭桌。

家徒四壁。

木板门缝隙塞得进手指。

住了几年,夏天,外面大雨倾盆,屋内滴滴哒哒;冬天,西北风呼呼吼叫,房内寒风嗖嗖。

我和母亲在这个一贫如洗的家里,生活了10多年。

到了1994年,土坯房墙体开裂,房梁塌陷,已经摇摇欲坠。

我跟姐姐借了1500元钱,买一万块砖、几百块瓦、两车石灰,在年底盖起了两间红砖青瓦房,有20平米。

一间盘了一口大灶,一间母亲居住。

母亲一人在这个家孤独地生活了20多年。

能在家乡的小镇安家,得益于“美丽乡村”新农村整治改造。

建设新农村,美化新家园,洗脚进城,成为农民普遍的迫切愿望。

镇上统一规划,一排排错落有致气派的“农民别墅”,在家乡的小镇相继落成。

在xx打工的妻子听到这个消息,心里痒痒的----“我们也在家乡的小镇买一套吧!等到退休了,还是回老家的小镇养老,舒适安逸。


说买,就积极筹措资金,交了20多万房款。

毛坯房,框架结构,两层半的门面。

联系装修师傅,水电排线安装先行,瓦工完工,木工进场,油漆涂装。

秋初动工,2015年春节前装修完毕。

简单装修,
花去了13万元。

妻子乐呵呵把自己积攒的7万元私房钱交了装修尾款。

小镇两层半的门面房210平米,一楼大厅80平米,挑高米,宽敞明亮;刚装修好,大哥进客厅到厨房:“呵!厨房好大噢!”一楼的厨房、卫生间面积30平米。

这是由后院精心改造而成的。

2015年春节,孩子外公开开心心地在小镇的新家,举办了70寿辰。

亲朋满座。

赞不绝口。

喜事,一桩接着一桩!小镇的“农民别墅”年初刚入住。

xx新房接着年底装修好,我特地带儿子参观新家,进了家门,打开所有照明灯:“你还满意啊”上四年级的儿子直乐呵:“嘿嘿嘿----满意!”
在2015年11月30日,xx丁家庄的新房乔迁入住。

我决定接87岁的老妈来xx住住。

爱人是个有心人,包车,特地邀请她的叔叔和舅舅一起来xx的家中作客。

xx的家,房子不大,两居室80平米,是一套拆迁安置房。

应该感谢公司董事长的鼎力相助。

原来住在xx滨江的老旧小区,几十户人家共用厕所。

没有管道煤气。

楼道逼仄。

由于居住空间小,楼梯遮挡起来就是厨房,一家烧菜,家家飘香。

当时的xx市领导走访滨江后说,下关的老旧小区跟苏北的小县城没有啥两样。

滨江开发,排上市政府的议事日程。

2011年初,滨江整体拆迁拉开序幕。

xx四大保障房建设在如火如荼地不断推进。

拆迁、过渡、选房、装修。

在美好的期待中,渡过了5年。

2015年夏初拿到新房
钥匙,装修师傅开工,年底乔迁新居。

在古城xx28年,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安乐窝。

一直在老家小镇读小学的儿子,嘴上念叨来xx上学好。

在朋友的热心帮助下,儿子顺利转学到迈皋桥小学。

原先,我和爱人在xx打工,女儿在连云港读大学,儿子在老家小镇读小学,一家人分在三个地方,现在终于真正意义上“团圆”了。

我在今年春节发短信祝福亲友的时候,加上具体的地址:我在xx向您恭祝新年!
属于我的三个家,是我一家40年来的变迁记录,更是许多像我一样普通家庭的缩影。

老家村庄是根,是我灵魂的根须生长的地方,更是我与家乡难以割舍的纽带;家乡的小镇,打扮成青春靓丽的美少女,眉目传情,期待外出打工的青年,回乡创业致富。

我,一个朴实的农民儿子,摆脱泥泞的乡间小道,在xx落户安家,给了一家人太多的希冀。

我想,孩子前面的路,一定比我要走的更宽更广。

家住六合的孩子姨夫来xx去洪泽,之后闲谈,开玩笑地说:“现在哪个能跟你比哦!城里有楼房,乡下有别墅。

”他的一口六合土话,有滋有味,顺风顺耳。

我满脸赔笑,不知如何回答是好。

说句心里话,知足者常乐。

从洪泽农村低矮的茅草屋走出来,迎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在xx第二故乡打拼,一转眼已经30年。

感谢xx的接纳与馈赠。

最近这几年,家里的日子红红火火,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能过上今天这样的和美日子,年逾古稀的孩子外公外婆整天乐呵呵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