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参考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大学语文模拟试卷共12套,附参考答案与页码

大学语文模拟试卷共12套,附参考答案与页码

大学语文标准预测试卷(一)(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在《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中的“寡人”是指 ( B )P1A.楚庄王 B.梁惠王 C.秦穆公 D.齐桓公2.曾激烈批判“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这一黑暗现实的人是(A)(P5) A.庄子B.孔子 C.老子D.孟子3.在《咬文嚼字》这篇文章中,作者认为“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这句话最好改为 ( B )(P27) A.你是无耻的文人 B.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C.你是既无骨气又无耻的文人D.你是没有骨气的无耻的文人4.曾经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 ( A )P45A.罗素 B.爱因斯坦 C.胡适 D.裴多菲5.揭示论点与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是 ( C )P50A.归纳 B.演绎 C.论证 D.比较6.在《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第三次“弹铗而歌”的原因是( B )P57A.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B.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C.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D.长铗归来乎!食无肉。

7.在《垓下之围》中,表现了项羽勇猛无比的英姿的场面是( A )P67A.东城快战中连斩数将 B.无路可逃时冲冠发怒C.愧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乌江 D.四面楚歌中霸王别姬8.下面用借为人立传的形式生发议论的寓言性传记文是( B )P80A.《冯谖客孟尝君》 B.《种树郭橐驼传》 C.《张中丞传后叙》 D.《赵武灵王胡服骑射》9.在《西湖七月半》中,最能表现作者笔调轻松随意,富有诙谐意味的一句话是( C )P100 A.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 B.名妓闲僧,浅斟低唱C.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 D.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颒面10.《蒹葭》这首诗中追寻者的心情主要是( A )P156A.执著惆怅 B.欣喜雀跃 C.忧伤痛苦 D.平静自然11.散文《秋夜》最主要的艺术特点是运用了( C )P104A.夸张手法抒情B.比喻手法抒情 C.象征手法抒情D.借代手法抒晴12.重兴香市中的武术班,技艺比往昔香市的杂耍( A )P109A.高明得多,票价极低B.高明得多,票价很高 C.低劣得多,票价极低 D.低劣得多,票价极高13.散文《纪念傅雷》的行文线索是( B )P119A.笑 B.怒 C.悲 D.哭14.《哭小弟》中写了小弟周围同志对他逝世的悲哀与怀念,抄录了他们赞扬小弟的信,这种表现小弟忘我工作精神的描写主要属于 ( A )P126A.侧面描写 B.心理描写 C.正面描写 D.细节描写15.在《我与地坛》中,看到“我”在园子里,就悄悄转身离去的人是( C )P139A.作者的父亲 B.作者的奶奶 C.作者的母亲 D.作者的姐姐16.诗歌《陌上桑》中,在写罗敷的美貌时,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B )P165A.正面描写的方法B.侧面烘托的方法 C.语言描写的方法D.心理描写的方法17.诗歌《行路难》(其一)“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中,涉及的两个历史人物是( A )P170A.吕尚和伊尹 B.吕不韦和伊尹 C.吕尚和百里奚 D.管仲和伊尹18.通篇运用比兴象征手法的诗歌是( D )P184A.《陌上桑》 B.《秋兴八首》(其一) C.《长恨歌》 D.《早雁》19.《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是一首悼亡词,作者在这首词中怀念( A )P192A.妻子 B.母亲 C.姐姐 D.小妹20.小说《断魂枪》中,个性争强好胜,庸俗自私的人物是( C )P246A.沙子龙 B.孙老者 C.王三胜 D.小顺子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展开论述的问题有(AE)P3A.“民不加多”B.“兵不加多”C.“粮不加多” D.如何使“粮加多” E.如何使“民加多”22.以对话方式展开来写的文章有( CD )(P5\84)A.《垓下之围》B.《五代史伶官传序》C.《前赤壁赋》D.《秋水》 E.《论毅力》23.在《垓下之围》这篇文章中,主要描写的三个场面是( ABC)P67A.霸王别姬 B.乌江自刎 C.东城快战 D.败走彭城 E.鸿门宴24.在《张中丞传后叙》中,作者所记述的正面人物主要有(ABC )P69A.张巡 B.南霁云C.许远 D.史思明 E.贺兰25.在文章中体现民本思想的文章( ACD)P302\305\306A.《寡人之于国也》 B.《咬文嚼字》C.《冯援客孟尝君》 D.《种树郭橐驼传》 E.《再别康桥》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6.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 P7人处一焉:人只是万物中的一类。

大学语文试卷答案

大学语文试卷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一)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诗经》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 D )中叶的诗歌305篇。

A、战国B、东周C、秦汉D、春秋2、( B )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创作道路。

A、《诗经》B、《楚辞》C、《国语》D、《史记》3、下列四组词语中,最能体现《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心旨意的一组是( A )A.忧劳与逸豫 B.盛与衰C.天命与人事 D.满与谦4.《张中丞传后叙》:“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

“指以相语”的是( B )A.于嵩读《汉书》事 B.南霁云抽矢射佛塔事C.张巡慷慨就戮事 D.南霁云拔刀断指事5.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所表达的根本思想是( A )A.“顺民之天”以治国 B.反对辍飧饔以劳吏C.种树要“顺木之天” D.十年树木,百年树人6.《前赤壁赋》所继承的赋体传统表现手法是( C )A.句句骈偶 B.通篇押韵C.主客对话 D.借景抒情7、《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上片情景交融的方式是( D )A.自然天成 B.因情造景C.融情入景 D.移情于景8、《战国策》一书的整理编订者是(B )A、郭茂倩B、刘向C、司马迁D、班固9、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C )A、屈原B、白居易C、杜甫D、辛弃疾10、《诗经.秦风.蒹葭》是一首( D )A.山水诗 B.送别诗 C.悼亡诗 D.爱情诗11、《陌上桑》写罗敷美貌所运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B )A.正面刻画 B.侧面烘托 C.对比反衬 D.类比彰显12、在元曲四大家中,( C )是成就最高、最有影响的一家。

A关汉卿 B白朴 C马致远 D郑光祖13、《诗经》的传统分类是( B )A 南、风、雅B 风、雅、颂C 雅、颂、南 D 颂、南、风14、《庄子》散文运用的主要手法是( C )A 重言B 卮言C 寓言D 杂言15、《离骚》在诗歌形式上所属的体式是( D )A 四言体B 五言体C 七言体D 杂言体16、《史记》的五种体例中,“世家”这种体例是(D )A 记述历史帝王的兴衰沿革B 记述特殊人物或集团的事迹C 记述重要人物的家庭兴衰D 记述王侯各国的史实和状况17、《汉书》所属的历史编纂体例是(C )A 编年史B 纪传体通史C 断代史D 国别史18、李商隐无题诗的特色是( A )A 善于描写隐秘难言的爱情心理B 政治上的讽谕与抒情相联系C 借托史事,寄寓吊古伤今之意D 以华美辞藻取胜,抒写艳情19、先秦诸子中,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是( A )A.孔子B.孟子C.老子D.庄子20、《爱尔克的灯光》中,引发作者对人生道路进行思索的是(A)A.故居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B.爱尔克的灯光C.姐姐的死讯D.田野里的一线光、一个亮21、唐代小说的主要形式是( B )A.志怪小说B.传奇小说C.志人小说D.话本小说22、( A )是盛唐山水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王维齐名。

2024年江苏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测试题含解析

2024年江苏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测试题含解析

2024年江苏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测试题一、单选题1、《史记》代表着先秦两汉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

此书以人为经,以事为纬,开创了______史书体例。

A.纪传体B.编年体C.国别体D.语录体2、以下与“孝”有关的言论中,非孔子所说的是______A.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B.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C.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D.事父母几谏。

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3、《长恨歌》中讽刺唐玄宗荒淫误国的诗句是______A.杨家有女初长成B.从此君王不早朝C.此恨绵绵无绝期D.两处茫茫皆不见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______之”。

A.践行B.实践C.实验D.笃行5、“胡马依北风,越鸟巢______”。

A.南方B.南林C.南面D.南枝6、“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是______诗歌中的名句。

A.北岛B.艾青C.舒婷D.冰心7、以“六一风神”创作风格著称的是______A.欧阳修B.苏轼C.王安石D.梅尧臣8、曹七巧是现代作家张爱玲的中篇小说______中的人物。

A.《金锁记》B.《沉香屑》C.《倾城之恋》D.《红玫瑰与白玫瑰》9、下列属于语录体的是______A.《老子》B.《孟子》C.《左传》D.《论语》10、祖籍福建永春,代表作为《乡愁》的作者是______。

A.顾城B.海子C.食指D.余光中11、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是______A.徐渭B.李贽C.李梦阳D.袁宏道12、曹操的《短歌行》(其一)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引自______A.《诗经》B.《楚辞》C.《乐府诗集》D.《古诗十九首》13、贯穿《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全诗的线索的是______。

A.菊花B.清风C.梧桐D.明月14、《雨巷》是一首典型的象征主义诗作,作者______也因这首诗而被称为“雨巷诗人”。

【贵州电大】0024大学语文-0001参考答案

【贵州电大】0024大学语文-0001参考答案

【贵州电大】0024大学语文-0001参考答案0024大学语文-0001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形成性测评系统课程代码:参考资料试卷总分:100单项选择题(共40题,共60分)1.(1.5分)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有()A、《骆驼祥子》B、《子夜》C、《边城》D、《金锁记》参考答案:C2.(1.5分)汤显祖的《牡丹亭》写()的爱情故事。

A、侯方域和李香君B、李隆基和杨玉环C、柳梦梅和杜丽娘D、蔡伯喈和赵五娘参考答案:C3.(1.5分)对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曹禺、原名万家宝,我国著名的戏剧家,代表作品有:《雷雨》《日出》《虎符》等。

B、元杂剧的四大悲剧是: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和郑光祖的《赵氏孤儿》。

C、“风雅”指的是《诗经》中的《国风》和《风雅》《小雅》D、雨果是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举动的魁首和代表作家,其代表作品有:《悲凉世界》《巴黎圣母院》《雾都孤儿》等。

参考答案:C4.(1.5分)中国当代墨客中被誉为“吹芦笛的地皮墨客”是()A、郭沫若B、徐志摩C、艾青D、余光中参考答案:C5.(1.5分)《长恨歌》中诗句“云鬓花颜金步摇”中的“金步摇”是指()A、丽人走路的样子很美B、一种头饰C、金步是指贵妃的脚也很漂亮D、以上都纰谬参考谜底:B6.(1.5分)下列有关文学知识的表述,精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史记》、《汉书》、《后汉书》与《三国志》被称作前四史,它们与《资治通鉴》一样都是被称为“正史”的二十四史的组成部分。

B、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它与《水浒传》、《西游记》等书都是古典白话小说的典范。

C、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后来成为诗体名称,宋元以后有时将词、曲也称为乐府。

D、与汤显祖糊口年月基底细同的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良多,如《哈姆雷特》、《尼斯贩子》、《伪君子》等。

参考谜底:C7.(1.5分)徐志摩《再别康桥》节奏流畅,音节顿挫,韵律和谐,体现了诗歌体式的()A、对称美B、绘画美C、音乐美D、建筑美参考答案:C8.(1.5分)《搜神记》属于()A、志怪小说B、志人小说C、神话小说D、爱情小说参考答案:A9.(1.5分)律诗与现代诗的形式差异主要在于:()A、意象B、风格C、格律请求D、节拍感参考谜底:C10.(1.5分)下面属于鲁迅小说集的是()A、《野草》B、《朝花夕拾》C、《坟》D、《呐喊》参考谜底:D11.(1.5分)《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作者是()。

大学语文小说试卷与答案

大学语文小说试卷与答案

《大学语文》第六章小说逐题击破一、选择题1.下列《婴宁》人物中,督导婴宁从“笑辄不辍”、“少教训”到成为“全人”的是()A.王子服B.狐母C.鬼母D.婆母2.《婴宁》写移葬鬼母时婴宁的表现是()A.孜孜憨笑B.笑不可遏C.矢不复笑D.反笑为哭3.《宝黛吵架》中,宝黛吵架的直接起因是()A.宝玉问病B.张道士提亲C.宝玉砸玉D.黛玉铰玉穗子4.《宝黛吵架》中写宝黛二人内心后悔,一个临风洒泪,一个对月长吁,与之相对应的话语是()A.将真心真意瞒起来,都只是假意试探B.两假相逢,终有一真C.不是冤家不聚头D.人居两地,情发一心5.《宝黛吵架>写黛玉爱之至深反生怨情的表现是()A.提起张道士说亲的话头B.痛哭呕药C.在潇湘馆临风洒泪D.抢铰玉石穗子6.下列《断魂枪》人物中,嗜艺如命,执意要学“五虎断魂枪”的是()A.王三胜B.沙子龙C.小顺D.孙老者7.《断魂枪》中争强好胜、庸俗自私的人物是()A.王三胜B.孙老者C.二麻子D.沙子龙8.《哦,香雪》中热情地劝香雪留在西山口站自己亲戚家住一夜再回台儿沟的人是()A.中年女乘务员B.“北京话”C.女大学生D.凤娇9.《哦,香雪》写香雪为了小小的“铅笔盒”心愿,不计后果地冲上火车,所体现的人物形象特征是()A.心地纯真B.性格执着C.泼辣鲁莽D.富有激情10.下列《哦,香雪》句子中,运用心理描写的是()A.娘攒下鸡蛋,不是为了叫她乱打主意啊!可是,为什么那诱人的哒哒声老是在耳边响个没完B.她尽量高高地踏起脚尖,希望车厢里的人能看见她的脸C.当她断定它属于靠窗那位女学生模样的姑娘时,就果断地跑过去敲起了玻璃D.当她红着脸告诉女学生,想用鸡蛋和她换铅笔盒时,女学生不知怎么的也红了脸11.下列小说作品中写到了时代变迁的是()A.《断魂枪》B.《麦琪的礼物》C.《金鲤鱼的百裥裙》D.《苦恼》12.下列作品中,出现了铅笔盒的是()A.《断魂枪》B.《哦,香雪》C.《金鲤鱼的百裥裙》D.《苦恼》13.《苦恼》中写马的处境、遭遇,使人联想姚纳的处境、神态、遭遇,这种表现手法是()A.烘托B.反衬C.类比D.对比14.《麦琪的礼物》中,能够使“示巴女皇”的珠宝、首饰相形见绌的是()A.德拉的美发B.杰姆的金表C.玳瑁的发梳D.白金的表链15.下列《婴宁》语句中,能表现婴宁性格的有()A.吴笑曰:“君意亦痴!此愿有何难遂?当代访之”B.婢推之以人,犹掩其口,笑不可遏C.年已十六,呆痴如婴儿D.操女红精巧绝伦E.然笑处嫣然,狂而不损其媚,人皆乐之16.《宝黛吵架》中写宝黛二人“假意试探”却“将真心真意瞒起来”,起画龙点睛作用的有()A.两假相逢,终有一真B.不是冤家不聚头C.可知你心里时时有这个“金玉”的念头D.眼不见,心不烦E.人居两地,情发一心17.下列《断魂枪》的人物描写中,属于肖像描写的有()A.谁不晓得沙子龙是利落,短瘦,硬棒,两眼明得像霜夜的大星B.沙老师有时说句笑话,马虎过去:“教什么?拿开水浇吧!”C.王三胜,大个子,一脸横肉,努着对大黑眼珠D.这老家伙有功夫,脑门亮,眼睛亮——眼眶虽深,眼珠可黑得像两口小井,深深的闪着黑光E.孙老者很坚决,两个“不”字把小辫从肩上抡到后边去18.下列《麦琪的礼物》语句中,属于人物行为举止描写的有()A.“如果杰姆看了我一眼不把我杀死才怪呢,”她自言自语地说B.他很瘦削,非常严肃。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卷面总分:100分答题时间:70分钟试卷题量:50题一、判断题(共50题,共100分)1.重耳在流亡过程中,受到不同的礼遇,跟当时列国之间的斗争形势有关。

正确答案:正确2.拉宾是首位被刺杀和第二位在任期间辞世的总理。

正确答案:正确3.《战争,还是和平》体现了拉宾对历史、和平、民族、人道主义诸问题的思考。

正确答案:正确4.拉宾是首位出生于以色列本土的总理。

正确答案:正确5.《战争,还是和平》是拉宾在和平集会上的讲话,同时也是拉宾和平主义思想的宣言。

正确答案:错误6.标题“美文的沙漠”的内涵,事实上就是作者张承志的基本观点。

作者认为由于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美文是不可翻译的。

正确答案:正确7.在《美文的沙漠》这篇文章里,张承志从个人的经历谈起,叙述自己对异国文学从拒绝交流到渴望交流的过程。

正确答案:错误8.张承志是现代青年作家、学者,八十年代创作的《黑骏马》和《北方的河》以及九十年代创作的《心灵史》都是其代表作品。

正确答案:正确9.张承志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理想主义”气质著称。

正确答案:正确10.吴宓是“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

正确答案:正确11.冯友兰被誉为是“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但《东西文化之分与城乡文化之别》的思想并不保守,而是具有明确的现代进化意识。

正确答案:正确12.依照《东西文化之分与城乡文化之别》的观点,中国古代文化发达,就像城里人一样,但现代落后于西方,处处受西方的制约,就像从城里人变成了乡下人。

要改变这一格局,只有奋起直追,把自己变成“城里人”。

正确答案:正确13.《东西文化之分与城乡文化之别》是一篇谈中国文化的文章,侧重论述的是中国文化在当时世界(本文写于解放前)的处境、前景和对策。

正确答案:正确14.阿来的《尘埃落定》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此外还有多部作品在国外翻译出版。

正确答案:正确15.阿来是当代作家。

正确答案:正确16.阿来不是藏族作家。

正确答案:错误17.阿来和唯色都是藏族作家。

《大学语文》期终考试试卷(A卷)及答案

《大学语文》期终考试试卷(A卷)及答案
7、舒婷的《教育诗》借用了前苏联著名教育文艺著作的书名,表明小说的主题与教育有关,被称为“新写实小说”。()
8、“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放,两者皆可抛”是匈牙利爱国诗人司汤达的诗句。()
9、歌德历时60年创作的《浮士德》和世界名著《荷马史诗》、《神曲》、《哈姆莱特》齐名。()
10、在世界上广泛流传,在国内一直曾列为禁书的《金瓶梅》是明朝的“四大奇书”之一,且是中国文人独立创作的第一部小说。()
《大学语文》期终考试试卷(A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李白诗歌的主要风格是()
A、沉郁顿挫B、苍凉悲壮C、豪放飘逸D、清新俊逸
2、下列戏曲作品中不属于汤显祖《临川四梦》的是()
A、《紫钗纪》B、《浣纱记》C、《牡丹亭》D、《南柯记》
3、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和庄子B、老子和孔子
A、《荡寇志》B、《镜花缘》C、《孽海花》D、《儿女英雄传》
7、先秦诸子中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是()
A、庄子B、韩非子C、荀子D、孔子
8唐宋八大家中,作为宋朝的领军人物是()
A、欧阳修B、韩愈C、苏轼D、王安石
9、下列哪一部分作品是莫泊桑的()
A、《复活》B、《米隆老爹》C、《麦琪的礼物》D、《父与子》
三、欣赏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状词以寄》(20)
醉里挑灯看剑,马作的卢飞快,
梦回吹角连营。弓如霹雳弦惊。
八百里分麾下炙,了却居王天下事,
五十弦翻塞外声。赢得生前身后名。
沙场秋点兵。可怜白发生。
四、作文(40分)
1.从项羽“乌江自刎”所想到的
2.我心中的哈姆莱特
(500字左右)
(A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C 2.B 3.D 4.C 5.B

大学语文自学考试试题和答案解析

大学语文自学考试试题和答案解析

大学语文(一)第Ⅰ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文章,有“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一句的是【B 】A.《寡人之于国也》B.《秋水》C.《五代史伶官传序》D.《论毅力》2.劝贾岛把“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改成“敲”字的人是【A 】A.韩愈B.柳宗元C.苏轼D.欧阳修3.《我的世界观》主要阐述【A 】A.作者的人生观、政治思想和“宗教情感”B.现代物理学中的相对论C.宇宙和谐之奥秘D.作者的哲学观点4.《咬文嚼字》、《散文创作谈》的文体是【D 】A.杂文B.驳论文C.讲话D.文艺专论5.庄子用五帝、三王、仁人、任士、伯夷、仲尼来说明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这种论证方法是【A 】A.例证法B.演绎法C.对比法D.类比法6.《冯谖(xuān)客孟尝君》的中心旨意是【A 】A.如何巩固政治地位B.如何礼贤卞士C.如何报效知己D.如何求取功名7.《张中丞传后叙》中用来刻画南霁(jì)云形象的是【B 】A.停杯投箸B.抽刀断指C.背诵《汉书》D.杀妾食肉8.下列作品,体现思想文化变革精神的是【C 】A.《冯谖客孟尝君》B.《垓下之围》C.《赵武灵王胡服骑射》D.《西湖七月半》9.《先妣事略》写母亲娘家的良好家风和娘家人的受欢迎,对刻画母亲形象来说,这种表现方法是【C】A.对比B.类比C.烘托D.象征10.张岱《西湖七月半》在各类游客中,最欣赏【C】A.“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B.“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C.“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D.“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11.《爱尔克的灯光》中,“爱尔克的灯光”的象征意义是【B】A.封建家庭和礼教的没落与崩溃B.美好希望的破灭和旧生活的悲剧C.对旧家庭的憎恶和对财富的鄙弃D.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12.称赞《蒹葭》一诗“最得风人深致”的是【A】A.王国维的《人间词话》B.朱熹的《诗集传》C.郁达夫的《故都的秋》D.王夫之的《姜斋诗话》13.《陌上桑》写罗敷美貌所运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是【D 】A.对比反衬B.象征暗示C.类比彰显D.侧面烘托14.《行路难》中,抒写英雄失意时抑郁悲愤心情的诗句是【A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5.杜甫诗歌的风格特点是【B 】A.雄奇飘逸B.沉郁顿挫C.通俗易懂D.清朗峻爽16.《鹧鸪(zhègǖ)天》中,体现感情超越生死的词句是【C】A.同来何事不同归B.头白鸳鸯失伴飞C.旧栖新垅(lǒng)两依依D.谁复挑灯夜补衣17.《一句话》中“火山爆发”的隐喻意义是【C】A.蕴藏着巨大革命力量的民众B.民众中压抑不住的革命情绪C.民众革命运动风起云涌D.民众革命运动的巨大声威18.《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抒情方法是【B 】A.借景物抒情B.借象征抒情C.借举止抒情D.借典故抒情19.《苦恼》的主旨是【D 】A.反映专制统治下下层小人物的悲惨生活B.揭示专制统治下上层大人物缺乏同情心C.反映专制统治下的贫富悬殊和阶级对立D.揭示专制统治下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20.《金鲤鱼的百裥裙>作者叙述故事的基本笔法是【D】A.夹叙夹议B.幽默风趣C.充满激情的抒写D.不动声色的白描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大学语文》试卷(A)
一、选择题(每题分,共10分)
1. 白鹿洞因唐代的(c)在此读书,养一白鹿自娱,又因此地四山环合俯视似洞而得名。

A.李白B.白居易C.李渤D.王勃
2.清代大学者王夫之评价《采薇》中的( b )四句是“以乐景写哀景,以哀景写乐景,一倍增其哀乐。


A.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C.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D.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3.《髻》这篇散文中“母亲”的人生悲剧是由于( d )所造成的。

A.母亲自己的性格B.姨娘的生活方式
C.父亲的生活方式D.畸形的家庭婚姻制度
4.项羽最后在乌江自刎,留给后世以无限的感慨。

宋代着名词人( c )以一首《夏日绝句》,对这位大英雄表达了无限的钦佩。

A.苏轼B.辛弃疾
C.李清照D.文天祥
5.“只有一个人爱乐那朝圣者的灵魂。

”(叶芝《当你老了》)中的“朝圣者”意谓( d )。

A.伊斯兰教朝圣者B.基督教朝圣者
C.佛教朝圣者D.献身爱尔兰独立事业者
6.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三境界”说,其中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句话本出自(c)。

A.晏殊的《蝶恋花》B.欧阳修的《蝶恋花》
C.辛弃疾的《青玉案》D.冯延巳的《踏鹊枝》
7.《老子》又名《道德经》,是( d )的经典着作,但学术界对此书的真实性多有歧见。

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
8.(多选)陈寅恪在《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中认为:“士”在人格追求上的最佳境界应为(ab )。

A.精神独立B.思想自由
C.着述丰瞻D.学术宏富
9.(多选)《哈姆莱特》中新国王克劳狄斯的形象表现为(acd )。

A.阴险狡诈B. 愚昧麻木
C.伪善D.狠毒
10.(多选)陶渊明《饮酒》(其五)以“心远”总领全文,分三层揭示“心远”的内涵,这三层意蕴即是(bcd),层层递进。

A.忘物B.忘我C.忘世D.忘言
二、观点陈述(共20分)
古代诗学里有这样一个重要的命题:“诗品即人品”。

也就是说,人品的高下、雅俗决定了诗品的高下和雅俗,反过来,我们也可以从诗里去认识一个人人品的高下和雅俗。

因为中国真正伟大的诗人,正是用自己的全部生命去写诗,也用自己的整个一生去实践他的诗。

唐代的杜甫算一个。

魏晋南北朝时期,陶渊明无疑也是这样一个伟大的诗人。

正如清代沈德潜说过的:“有第一等襟怀,第一等学识,其才有第一等真诗。


你同意“诗品即人品”说吗请结合陶渊明及其他诗人的例子谈谈你的观点。

理由要充分,有说服力,不少于200字。

三、课文分析(每题分,共20分)
1.简析《髻》是如何层层递进抒发情感的
2.后人评价垓下绝唱场景时说本段描写有乖历史真实,因为虚构成分太大,请说说史书写作时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之间的关系,并谈谈《垓下之围》中细节运用的作用。

四、思维与口才(共10分)
利用发散思维列举古代书院教育的利与弊(各5条以上)。

1)C 2)B 3)D 4)C 5)D
6)C7)D8)AB9)ACD10)BCD
1、作者在短短的篇幅里,借助于发髻这个观察点,倾注了各种复杂的情感(1分):从与生俱来的对母亲的爱,到同为女性的对母亲的幽怨之情的同情与理解,对姨娘的同情和怜悯,最后至于对自身、对人世的爱憎贪痴之情的感叹(4分)。

这份感情深沉委婉、绵密纤细,没有大悲大痛,却又无孔不入,只是它并不粘执小气,而是环环递进,步步深入,又层层超越,显现了女性特有的宽厚和温柔爱意(3分)。

比如作者因同情母亲而对姨娘产生的恨意,前面一直没有流露,直到姨娘来上海一节,才以一句“我已经早已不恨她了”婉转道出。

在文章的结构上,作者从年幼时的记忆写起,将几十年的沧桑凝聚在两个女人的发髻变迁中,看似随意道来,其实独具匠心(2分)。

2、否定该观点(1分);论述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之间的关系(5分);论述《垓下之围》中细节运用的作用(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