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专题4--古代中国科技文化的主要成就
古代中国科技文化

古代中国科技文化【考点扫描】1.古代中国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汉字、绘画的起源和演变;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的成就;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京剧等剧种的产生与发展。
【自主预习】一、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1、造纸术:西汉前期,中国已有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造出“蔡侯纸”(植物纤维纸);唐朝时传入阿拉伯,后传到欧洲,促进了欧洲2、指南针:战国出现司南;用于航海;传入欧洲,促进了3、火药:古代炼丹家发明了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代广泛使用;传入欧洲,推动4、印刷术:隋唐出现印刷;北宋毕升创造了;传入欧洲,推动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以后,加速了欧洲封建社会的衰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全世界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二、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一)汉字的起源与演变:1、起源:象形文字(图画文字),后逐渐符号化。
2、演变:比较成熟的商代甲骨文---- ----- ----- ------两种辅助字体:、演变特点:由象形文字逐渐符号化(或抽象化);由繁到简(或简约化)。
3、了解五种书法字体的特点:①小篆:②隶书:③楷书:④草书:⑤行书:4、著名书法家◇魏晋时期中国书法艺术开始进入自觉阶段,东晋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代表作《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唐朝欧阳询、颜真卿和柳公权的楷书被称为欧体、颜体、柳体。
张旭、怀素是草书大家,张旭被成为草圣;◇北宋苏轼、元朝赵孟頫、明代文征明的行书闻名于世。
中国书法基本特征:是线的艺术,以点画和结构反映文字的形体美、动态美和意境美。
(二)绘画的起源与演变:①新石器时代绘画:质朴与浪漫;②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③东汉《夫妇宴饮图》是工笔重彩画的杰作;④魏晋南北朝:总结出精辟的绘画理论;东晋顾恺之传世佳作为《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专题四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及

专题四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一、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1.造纸术(1)发明:西汉早期(考古发现甘肃天水放马滩)。
西汉,帛、竹、木、纸四种书写材料并存。
(2)改进:东汉蔡伦制成“蔡侯纸”(公元105年)——原料易得、造价低廉、实用方便。
(3)外传:经阿拉伯人于12世纪传入欧洲(4)影响(两最):在古代“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
纸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2.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1)战国:司南。
《韩非子》中提到“司南”。
(2)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
指南针在航海中使用。
(3)传播: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由海路传人阿拉伯,然后再传人欧洲。
(4)指南针应用和意义:对于军事实践和经济生活有着重要作用,对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远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
为哥伦布发现美洲航行和麦哲伦环球航行,提供技术保证(促进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时代的到来)。
3.火药的发明和使用(1)发明:与古人炼丹制药有关,商周冶金中广泛使用木炭。
春秋战国时期,制作火药的原料硫磺、硝石已经为人们所熟知。
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仙药》中已提到“火药”(2)应用:唐末宋初开始运用于军事。
武器:火药箭、火炮、火球。
(资料《武经总要》)(3)影响:火药在欧洲的运用,推动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带动采矿冶金业的发展;又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条件,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进行。
4.印刷术的进步⑴雕版印刷术:唐朝(868年)《金刚经》是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⑵活字印刷术:①发明:北宋毕升创造活字印刷技术,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
作用:节省雕版的费用,提高印刷效率,以经济、方便的形式推进了文化的传播。
②改进:元代:木活字、转轮排字盘;明代:铜活字;清代:《古今图书集成》是用铜活字印刷的最大一部书。
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成就

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成就中国古代是一个古文明的国家,拥有众多的科技文化成就。
这些成就不仅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重要影响,而且对整个世界的科技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以下是中国古代的一些主要科技文化成就:1.农业科技: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相对先进,农民们广泛使用铁制农具和水利设施,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水稻、小麦、棉花等农作物的种植技术不断改进,并逐渐传入亚洲其他地区。
此外,中国人还独创了农田水利技术,如水车、水螺、农田排灌系统等,为中国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2.印刷术:中国古代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种可持续使用的印刷术,即活字印刷术。
北宋时期的印刷术,通过移动木制活字模组,可以快速复制大量文本。
这项技术的发明对于传播知识和文化有了巨大的贡献,也为后来的印刷术在西方的发展提供了思路。
3.火药:中国是火药的发明地之一、中国古代将硝石、硫磺和木炭混合后发现其具有爆炸性,进而发展成为火药。
火药的出现改变了战争和军事战略,为中国古代的军事技术提供了重要支持。
4.指南针:指南针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
起初,指南针是用于占卜的工具,后来被航海家应用于方向导航。
指南针通过指向地球的磁北极,有助于航行者在大海上准确找到航向,对于中国古代的远洋航行起到了关键作用。
5.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被认为是中国科技文化的巅峰成就。
这包括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四大发明的出现,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造纸术推动了文化的传承和知识的普及,活字印刷术使书籍的制作和分发大大加快,火药和指南针更是对军事和航海领域的巨大提升。
6.瓷器:中国古代的瓷器手工艺术术最为著名。
中国的瓷器制造技术已有数千年历史。
以汝、官、哥、钧等窑为代表的中国瓷器具有高度精湛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审美风格,被誉为东方陶瓷艺术的瑰宝,对世界陶瓷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
7.雕塑艺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以石雕和玉雕为主,有着悠久的历史。
古代的雕塑艺术在表现技巧、形象塑造和人物刻画等方面都具备较高水平。
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化成就

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化成就中国古代是人类文明历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拥有众多令人惊叹的科技和文化成就。
这些成就不仅对中国自身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农业和水利工程农业是中国文明的基石,中国古代人民在农业方面取得了众多重要的科技成就。
其中最著名的是水稻的种植和养殖技术,这项技术的突破为中国人民提供了丰富的粮食资源。
同时,古代中国人还发明了许多农业工具和耕作方法,如犁、耙、蒸馏器等,使农业生产更加高效和便捷。
水利工程也是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方面。
中国人发明了众多水利工程,如灌溉系统、渠道、水坝和水车等。
这些工程使中国的农田能够充分利用水资源,提高了农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造纸术和印刷术中国古代的造纸术和印刷术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造纸术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使书写和文化传承更加便捷,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
造纸术的普及也极大地推动了书籍的生产和阅读,为人们获取知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与造纸术相伴而生的是印刷术的发明。
古代中国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和木版印刷术,并将其运用于书籍和文化传承中。
印刷术的发明使书籍的复制更加容易和快捷,使大量的知识和信息得以传播。
中国的印刷术对世界的学术交流和文化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火药和指南针火药的发现和应用是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突破。
中国人在古代已经发现了火药的制备和使用方法,将其运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
火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战争的方式,也为冶炼和矿山开采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指南针的发明也是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标志之一。
指南针的出现使航海和航行更加准确和安全。
中国的指南针不仅在国内广泛使用,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对全球贸易和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四、艺术和文学中国古代的艺术和文学成就也是举世瞩目的。
中国古代的绘画和文学作品流传至今,仍然广受赞赏。
绘画作品以山水、花鸟等自然景物为主题,注重表现意境和情感,给人以深远的艺术震撼。
历史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介绍

历史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介绍中国古代是世界上科技发展较为先进的文明之一。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古代人民积极探求科学与技术,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并探讨它们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一、造纸术中国是造纸术的发明者,这项技术成就对人类的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早在公元前105年,东汉时期的蔡伦就发明了造纸术,通过提炼植物纤维,再加上适当的工艺处理,成功地制作出了纸张。
这项技术的发明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书写和交流方式,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为后来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基础。
二、指南针指南针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对航海和导航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约在公元前4世纪,中国古代人民就已经掌握了制作磁石和使用指南针航海的技术。
指南针的出现使得船只能准确地判断方向,大大提高了航海的精确性,并为世界的贸易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
三、火药火药的发明是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一环。
公元9世纪前后,唐朝的发明家们发现了硝石、硫磺和木炭混合后会产生爆炸性的化学物质。
这项发明最初用于军事用途,使得火器和炮弹成为一种有效的武器。
火药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军事战略,并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造船术中国古代的造船术在世界上也具有重要地位,并对航海和贸易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古代中国人对船舶的制造工艺非常熟练,能够制作出不同类型和大小的船只。
特别是宋代,大型海洋船只的建造技术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些船只在贸易和冒险探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促进了世界各地之间的交流和文化传播。
五、天文学中国古代人民对天文学的研究也有着丰富的成果。
早在公元前5世纪,中国的古代天文学家就已经掌握了一些天体运动规律和星图绘制方法。
他们发明了日晷、水钟等仪器,用以观测和测量时间。
此外,中国的天文观测也为农业和航海等领域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依据,为古代人民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六、印刷术中国古代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在世界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这一技术的发明大约在公元9世纪左右,由唐朝的刘贺首创。
高三历史专题4--古代中国科技文化的主要成就

高三历史专题4古代中国科技文化的主要成就基础知识梳理一、科技成就:1、四大发明:(重点)(1)造纸术:(西汉、东汉)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2)印刷术:(隋唐、北宋、西传)提高印刷效率,加速文明进程,推动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思想解放。
(3)火药:(唐朝、宋朝、西传)加速西方封建骑士阶层的衰落(4)指南针:(战国、北宋、西传)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5)马克思关于三大发明作用的论述:“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2、天文学:(1)天文学著作:(2)天体测量:东汉——唐代——元代3、数学:(1)计算方法:(2)数学著作:(3)圆周率:4、医学:(1)医学成就:《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华佗(2)药物学:李时珍5、农书:《齐民要术》——《农书》——《农政全书》6、古代科技发达的原因:(1)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
(2)政府巩固统治的需要和对科技的重视与支持。
(3)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广泛的对外交往,推动了中国古代科技进一步发展。
(4)中国古代一些著名科学家的不懈探索,7、明清科技落后的原因:(1)对中国而言 A、中国腐朽的封建剥削制度和重农抑商传统阻碍和压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科学技术的发展缺乏物质基础和动力。
B、封建闭关政策既使中国失去了外贸主动权,更隔绝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C、明代的八股取士制度使读书人不讲究实际学问,清代的“文字狱”更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这些文化政策使中国科技的发展失去了客观条件。
(2)对西方而言 A、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科学技术的发展积累了物质基础,提供了动力,工业革命使科学技术得到迅速发展。
B、文艺复兴和启蒙思想的传播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
高中历史的解析中国古代史中的重要文化与科技成就解析

高中历史的解析中国古代史中的重要文化与科技成就解析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璀璨灿烂,其重要的文化与科技成就对于人类文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重点解析高中历史课程中中国古代史中的重要文化与科技成就。
一、农业与农耕文化的发展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耕文明的发源地,农业与农耕文化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古代农业技术的进步,如灌溉、耕种工具的改良,有效地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同时,农耕文化也影响着中国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如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礼仪文化的形成等。
二、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发明造纸术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发明,它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古代文化的发展。
通过造纸术,人们可以更方便地记录和传播知识,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而印刷术的发明更是革命性的进步,它使书籍的生产速度大大提高,使知识得以更好地传播,对后世的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之天文学与数学中国古代在天文学与数学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科技成就。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家通过观测和研究,得出了精确的天象变化规律,为后世的天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另外,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也非常重要,如九章算术、数学符号的进步等,为数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炼金术与药物研究的成就中国古代的炼金术在冶炼和材料科学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炼金术的发展使得古代中国能够制造出优质的金属工具和器物,对古代工艺和科技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中国古代的药物研究也非常丰富,古代医学家通过对草药的研究与应用,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对中医学的发展和疾病的治疗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古代建筑与城市规划的成就中国古代建筑与城市规划在世界古代文明中独树一帜。
通过古代建筑与城市规划的成就,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中国人的工艺水平和审美观念。
如秦始皇陵的建设、长城的修筑等,都是中国古代建筑与城市规划的伟大成就。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历史中的重要文化与科技成就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些成就不仅代表着中国古代社会的独特魅力,也为后世科技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中国历代科技文化成就

中国历代科技文化主要成就(一)夏商周炎黄子孙创奇迹,五千年中华文明史。
奴隶社会夏商周,始有文化与科技。
夏朝已经有历法,人们开始用铜器。
商朝发明甲骨文,记载日食与月食。
商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造型奇。
工艺高超花纹秀,青铜铸造兴盛期。
西周织机能提花,前776(年)月食记。
(二)春秋春秋文化发达始,《诗经》最早诗歌集,全书三百零五篇,多为西周春秋诗。
道家老聃《道德经》,儒家学派孔子始;大军事家名孙武,《孙子兵法》早著世;九九乘法口诀表;慧星早欧两千余;发明创造数鲁班,攻城器械木云梯,木人木鸟木车马,后世木工尊祖师。
(三)战国战国时期数七雄,屈原《离骚》负盛名,《孙膑兵法》名著作,司南指向已发明。
神医扁鹊反迷信,望、闻、问、切诊疾病,丸、散、膏、丹汤药液,华夏中医祖师称。
《黄帝内经》经典书,病理病侯三百种。
驰名中外都江堰,设计主持秦李冰。
1 Pc view,让您也可以成为专家!三十七次日食测,鲁国三十三次证。
魏人石申楚甘德,《甘石星经》定恒星,八百恒星书中载,一百三十位测定。
天文历法利农业,春夏秋冬季分清。
思想学派各主张,墨、儒、道、法百家争。
古代文化瑰宝最,宴乐铜壶铜编钟。
(四)秦朝前221(年)秦统一,筑接燕赵城万里,统一字币度量衡,秦兵马俑世奇迹。
(五)汉朝前202(年)西汉立,两汉长达四百余,文化科技成就多,各族经济有联系。
《史记》巨著司马迁,叙史黄帝——汉武帝。
《九章算术》专书著,二百四十六个题。
蔡伦改进造纸术,原料易找价便宜。
天文历法张衡精,浑天仪和地动仪,比欧洲早一千七。
“医圣”尊称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医理。
华佗最早麻醉术,创造体操“五禽戏”。
王充唯物著《论衡》,自然现象日、月食。
刘邦建汉王莽败,班固《汉书》断代史。
(六)三国东汉结束三国续,魏蜀吴国三鼎立,科技文化促交流,发展生产与经济。
马钧翻车指南车,攻城输转发石机。
2 Pc view,让您也可以成为专家!钟繇精心研书法,隶书转化楷字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历史专题4古代中国科技文化的主要成就基础知识梳理一、科技成就:1、四大发明:(重点)(1)造纸术:(西汉、东汉)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2)印刷术:(隋唐、北宋、西传)提高印刷效率,加速文明进程,推动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思想解放。
(3)火药:(唐朝、宋朝、西传)加速西方封建骑士阶层的衰落(4)指南针:(战国、北宋、西传)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5)马克思关于三大发明作用的论述:“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2、天文学:(1)天文学著作:(2)天体测量:东汉——唐代——元代3、数学:(1)计算方法:(2)数学著作:(3)圆周率:4、医学:(1)医学成就:《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华佗(2)药物学:李时珍5、农书:《齐民要术》——《农书》——《农政全书》6、古代科技发达的原因:(1)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
(2)政府巩固统治的需要和对科技的重视与支持。
(3)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广泛的对外交往,推动了中国古代科技进一步发展。
(4)中国古代一些著名科学家的不懈探索,7、明清科技落后的原因:(1)对中国而言 A、中国腐朽的封建剥削制度和重农抑商传统阻碍和压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科学技术的发展缺乏物质基础和动力。
B、封建闭关政策既使中国失去了外贸主动权,更隔绝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C、明代的八股取士制度使读书人不讲究实际学问,清代的“文字狱”更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这些文化政策使中国科技的发展失去了客观条件。
(2)对西方而言 A、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科学技术的发展积累了物质基础,提供了动力,工业革命使科学技术得到迅速发展。
B、文艺复兴和启蒙思想的传播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
C、资产阶级革命不仅巩固和发展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了资产阶级文化,而且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8、历史启示:科技的发展受政治、经济、教育、科技工作者的努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必然推动社会的进步;科技能否转化为生产力或转化程度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环境。
杜甫诗圣沉郁凝重,反映民生疾苦白居易宋词豪放苏轼、辛弃疾、陆游句式灵活,长短结合,更易于表达感情婉约柳永、李清照明清小说是中国文学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宝库的珍品题材多样,表现手法丰富,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大大超过了前代时期特征人物或作品备注秦小篆圆润纤细,布局均匀李斯《泰山刻石》实用性文字魏晋南北朝行书书法艺术的定型时期隋唐草书:变化丰富,奔腾跃动楷书:笔画详备,结构严整书法艺术的高峰宋代明代祝枝山、文征明进一步世俗化、平民化时期特征人物或作品备注新石器简单、抽象、粗矿而不失浪漫《集体舞蹈图》绘画艺术的源头战国出现用毛笔绘制的帛画《人物龙凤图》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秦汉色彩鲜艳,浪漫神秘、不失古拙马王堆汉墓帛画—————————魏晋出现文人画,以形写神第一位有作品可考的画家隋唐题材多样,创制法度古代绘画的一个高峰宋元山水画盛行,更加注重意境,民间风情画出现绘画艺术全面发展明清风格奇特,强调个性,民间绘画兴盛八大山人《松鹰图》文人画成就突出五、戏曲成就:1、起源:原始社会——傩戏2、发展:宋代——南戏(原因、分布、特点)3、成熟:元代——杂剧(原因、分布、特点、代表人物)中国戏曲的第一个高峰4、鼎盛:明清——京剧自我测评1、“彼汾(汾水)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
”此文应该出于《诗经》中的A.《雅》 B.《颂》C.《风》 D.《齐风》2、下列人物取得的成就被外国学者称为“使西方望尘莫及并改变世界面貌”的是:(第3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在某中学进行的科技文化活动中,一位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模型,它将用它来演示古人:A、观测天象B、指引方向C、治疗D、查看风水4、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下列小说不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思想的是:D5、李华想成为一名诗人,追求“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清新激越的韵调、雄奇豪迈的风格、明快生动的语言”的文风,其应该多读下列哪组诗人的作品 :A .杜甫、杜牧B .屈原、李白C .白居易、但丁D .陶潜、陆游 6、明清时期的文化,与以往相比,具有新时代特征,表现为:①产生了反封建反专制的民主思想 ②统治者对教育的控制进一步加强 ③出现了反抗礼教、追求自由的文艺作品 ④出现了介绍外来先进科技的科学巨著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7、唐朝以来,商业日益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文化领域出现了哪些相应的成就:①小说的出现和繁荣 ②黄宗羲等人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 ③宋朝风俗画的发展 ④魏晋书法形成和发展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②③④ 8、《清明上河图》以写实手法记录了开封的繁荣景象。
下列场景中不可能在画中出现的是: A 、王家锦帛铺当街而设 B 、刘三叔精装字画出售唐代名家字画 C 、托运丝绸、瓷器的骆驼正在出城 D 、娱乐场所瓦子表演杂剧《西厢记》9、小李参观了一次书法艺术展,他看到以下几副对联,以下图片与王羲之《兰亭序》的书体最相似的是:C10、郑板桥的《墨竹图》,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遇,虚实相照,傲气风骨,气势俊逸。
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绘画特点和下面哪幅图相似:D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时 间 欧 洲 时 间 中 国10—15世纪 远洋航海技术宋元 明前期 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划时代发展、远洋航海技术 16世纪哥白尼日心说明中期 李时珍《本草纲目》17世纪 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力学体系 明后期清徐光启《农政全书》徐霞客《徐霞客游记》宋应星《天工开物》18至19瓦特蒸汽机、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细清世纪中胞学说、分子—原子结构学说、进化论试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试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
(《自然辩证法》)恩格斯还认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致瓦·博尔吉乌斯》)材料三: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清世宗实录》)回答:(1)据材料一,说明在10至19世纪中叶,与欧洲相比,中国科技水平所处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的根本性差异。
变化:从领先转为落后差异:欧洲是近代科学,中国是古典科技(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从经、政、思三个方面,分析欧洲近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成长刺激了对技术的需求,为近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工具和手段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科技进步开辟了道路人文主义和理性精神解放了思想,推动了近代科技迅速发展(3)据材料二三与所学知识,分析清代(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展停滞的原因。
君主专制维系腐朽制度重农抑商、闭关锁国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自然经济不能提供近代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文化专制政策(4)简述从中西方科技发展变化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
围绕生产力发展、政治经济变革、思想解放与科技发展的关系回答即可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阅读下列图片:材料二那一天爷爷领我去看把京戏看,看见那舞台上面好多大花脸,红白黄绿蓝……蓝脸的窦尔墩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说实话京剧脸谱本来确实好看,可唱的说的全是方言,怎么听也不懂,慢慢腾腾咦咿呀呀哼上老半天,乐队伴奏一听光是锣鼓家伙,咙咯哩咯三大件,这怎么能够跟上时代赶上潮流,吸引当代小青年……我爷爷生气说我纯粹这是瞎捣乱,多美的精彩艺术中华瑰宝,就连外国人也拍手叫好,一个劲的来称赞,生旦净末唱念做打手眼身法功夫真是不简单,你不懂戏曲胡说八道,气得爷爷胡子直往脸上翻。
老爷爷你别生气,允许我分辩,就算是山珍海味老吃也会烦。
艺术与时代不能离太远,要创新要发展。
哇呀呀……让那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大家都爱看,民族遗产一代一代往下传……——《说唱脸谱》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二,简述宋元时期杂剧的发展概况,并分析京剧发展走了一条什么道路?概况:为了适应市民生活的需要,宋朝产生了杂剧;元杂剧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此时,杂剧达到繁荣道路:最先在上层权贵中流行,后来逐渐在广大群众中流行(2)依据材料二“蓝脸的窦尔墩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判断,这些京剧脸谱分别代表什么样的人物特征?蓝色:刚强、骁勇红色:忠贞、英勇黄色:骁勇、凶猛白色:阴险、狡诈黑色:刚直、果敢、勇敢(3)材料二反映了国粹京剧面临一个什么现实问题?你认为该怎么做?问题:京剧发展到今天,已难以适应当前的现实生活,也不适合现代人的欣赏口味,面临困境观点:应当加以保护和珍惜,使之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这样才能更好地反映当前的现实生活,适合现代人的欣赏口味(4)材料一中的图片3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现象:清朝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