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庆阳市第一次全市联考试题卷分析

合集下载

2013下第一次联考分析

2013下第一次联考分析

乡中心学校2013年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分析报告为了加强初中教学管理,切实提高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继续保持我乡在全县的领先地位,2013年10月18-20号进行了全乡第一次初中毕业学科联考。

此次考试由中心学校统一组织。

一、总体数据分析(一)八年级生地考试本次参加八年级生物、地理考试的学生共264人,全乡地理和生物的科平分分别是82.8和79.4。

地理科平分最高为第一中学:85.9分,最低为第二中学:73.7分,相差12.2分。

生物科平分最高为第一中学:83.89分,最低为第三中学:70.75分,相差13.14分。

全乡地理及格率最高的学校为第一中学:95.59%,最低为第二中学:70.49%;生物及格率最高为:第一中学:96.32%,最低为第三中学:82.09%;两科及格率学校之间差距很大。

地理优秀率最高为第三中学:47.76%,最低为第二中学:32.79%;生物优秀率最高为第一中学:40.44%,最低为第三中学:5.97%。

第一中学地理、生物考试各项数据大多最高,第二中学和第三中学要认真分析,总结得失,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二)九年级数据分析1.各学科人均分本次参考的九年级学生为274人,共7个科目的考试。

从全乡各学科科平分来看:语数英三科科平分,语文是 80.8分,数学76.3分,英语未达到及格分数;其他科目政治最高, 78.1分;其他科目均在70分以下。

从各校情况来看:第二中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科平分突出,语文落后;第一中学语文、数学科评分较高,其他科目落后于第二中学,特别是英语和化学;第三中学所有科目均在其他两校之后,特别是数学、物理、历史等科目差距较大。

12下第一次联考人均分从总均分看:全乡总均分为507.8分,比去年提高17.1分。

分校情况:第二中学537.54,比去年同期提高74.24分,提高幅度很大;第三中学487.07分,比去年提高近10分;第一中学503分,比去年降低近10分。

2015年庆阳市高三语文第一次全市联考试题分析

2015年庆阳市高三语文第一次全市联考试题分析

全市大联考语文科目分析庆阳市教研室一、试卷结构本试题总分150分,阅读类70分,表达类80分。

试题模式和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一致,必考题125分,占全卷总分的83%;选考题25分,占全卷总分的17%。

阅读题70分包括必考题45分和选考题25分,其中必考题含第一题论述类阅读1-3题9分、第二题古代诗文阅读36分(4-7题文言文阅读19分、古代诗歌阅读11分和名篇名句默写6分);选考题为第三题文学类文本阅读11题25分和第四题实用类文本阅读12题25分。

表达类80分包括第五题语言文字运用13-17题20分和写作18题60分两部分。

二、试卷评价现代社科文阅读,专业性强,语言欧化,读懂非易,但设题规范,答案无异议。

文言文阅读,选材仍是人物传记,考查重点是文言基础知识和信息筛选能力,实词、断句、提炼信息、翻译是不变的考查形式,延续了2014年在该题上的考查重点和形式。

诗歌鉴赏,读懂无困难,但“元宵”、“月”等意象,容易误导考生对诗歌主旨错误理解;设题规范,考查的仍是写作技巧和主旨。

选做题中的小说和人物传记,选材符合考纲要求,主人公和传主的形象高大上,传递的是正能量;设题延续了2014年高考的思路,考点无变化,但个别题命制有争议。

如小说中的“母亲”是不是知道“老三”死了,师生对参考答案不认同;人物传记题第(3)小题问题指向不明,弄得考生一头雾水,不知如何作答。

语言文字运用题由3道选择题和2道表达题构成。

与2014年相比,题量相同,赋分相同,考查形式相同。

语言文字运用考点是历年高考变化最大的点,考生希望在本次考试看到新题型,但结果却大失所望。

作文试题采用的是材料作文题型。

两则材料,一则通俗,一则文雅,前后呼应,互相解说,理解没难度,背题偏题作文很少。

从阅卷来看,绝大多数考生都写出了一篇中规中矩的考场作文。

本次作文题有以下几点不足之处:(1)材料老旧,与考纲提倡的培养学生贴近生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发表独特见解的精神相去甚远;(2)材料的指向太明确,导致了考生作文立意单一。

2013庆阳市一模理综生物试卷分析 (3)

2013庆阳市一模理综生物试卷分析 (3)

2013庆阳市一模理综生物试卷分析陇东中学张彦萍2013年庆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试卷采用《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标卷)的试题结构,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必考题,题型为选择题。

生物6个,每题分值为6分。

第Ⅱ卷由必考题和选考题构成,必考题生物4个,分值39分。

生物选考题由二个选考模块构成,考生从其中任选做一个模块,分值三个学科均为15分。

下面就生物试卷部分及学生的作答情况进行分析。

1.试卷结构与考查内容注:认知等级含义为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2.试题总体评价与分析生物试题在题型、题量、赋分、考查方式上具有2012年新课标卷的基本模式,没有太难、太偏的题。

考察的知识都是高中生物的主干知识(代谢、调节、遗传、生态),内容来源于教材而又略高于教材,是对教材知识的迁移深化,且迁移中有变化,变化中有创新。

其中生命活动的调节分值较高(14分),遗传与变异部分占据优势(28分),如第3、4、30题,伴性遗传分值高(18分);选修模块试题均以基础知识出现,没有出现教学难点内容;实验题内容少但难度大。

必修一的比例为23.3%,必修二的比例为28.9%和必修三的比例为31.1%。

从近两年全国各地的理综试题来看,也可发现这样一个趋势,必修三所占分值明显较大。

选考题15分(16.7%),二个题中任做一个(39题与40题分值相同,均为15分),知识涉猎面较广,各个主要专题基本都有涉及。

试题的命制既注重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以主干知识为载体,又坚持能力立意,突出了对考生能力的考查。

2.1 突出主干,围绕核心整卷考点紧紧围绕高中生物核心知识进行展开,体现了对细胞的结构、细胞的代谢、动物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遗传变异、生态系统、现代生物技术等主干知识重点考查的特点。

庆阳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数学试卷分析

庆阳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数学试卷分析

202X年X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卷子分析数学一、总体评价202X年X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数学卷子遵循课标版《考试大纲》要求,真题较为科学、标准,在卷子结构、题型、题量、分值、知识分布和覆盖面上与202X年全国新课标X数学卷子保持相对一致。

真题注重根底,全面考查了数学的根本知识、根本技能、根本数学思想方法。

真题贴近教材,注重在课本的根底上加以扩展延伸。

真题以能力立意,突出考查了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知识主干内容。

卷子在保持总体稳定的根底上锐意创新,设计出了一些较为新颖、有较强的灵敏性的真题。

卷子考点分布合理、覆盖面广、难易度适中,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较好地检测了全市数学学科高考复习备考情况,对后一阶段高三的数学复习有肯定的导向作用。

二、成绩统计我们抽取了局部样卷〔文科、理科各100人〕,对真题情况和答题情况进行了统计,得出如下数据。

1、真题难度与考查知识点统计〔1〕理科2、各段成绩分布情况统计〔1〕理科〔2〕文科其中理科全卷最高分133分,最低分53分;人均83.3分,难度为0.56;优秀率12.0%〔110分及以上〕;及格率42.0%〔90分及以上〕。

文科全卷最高分138分,最低分42分;人均82.6分,难度为0.55;优秀率8.0%〔110分及以上〕,及格率38.0%〔90分及以上〕。

三、答卷情况分析选择题主要考查集合、复数运算、程序框图、函数性质、三视图、三角函数、圆锥曲线、导数等知识点;第9题以三视图为载体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考生有肯定的分析推理能力;第11题以导数为背景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2题属于圆椭曲线题目,要求考生有较强对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填空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向量、概率、立体几何、数列、解三角形、不等式等内容。

填空题13题考查了平面向量的有关问题,得分率很高。

14题涉及概率问题,学生经验缺少,得分一般。

15题〔理〕涉及立体几何的知识,学生分析能力的欠缺,找不到解题的切入点而丢分,得分率极低;〔文〕涉数列知识,比拟简单得分。

高三第一次联考政治试卷分析

高三第一次联考政治试卷分析

高三第一次联考政治试卷分析正宁一中路和平 2014.3一、试题特点庆阳市第一次联考试卷在考察基础知识的同时,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和新考纲的要求。

试卷整体有以下特点:1、朴实平易,注重考查主干知识。

2、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关注现实生活。

3、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4、设问指向较明确,降低了考生审题的困难,强调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运用。

文科综合政治部分包括12道选择题,两道五问主观题,总分100分,选择48分,主观题52分。

其中经济生活共30分,政治生活24分,文化生活16分,生活与哲学30分,符合近几年高考试题分值在教材各部分分布的一般规律。

试题较中易的分值比例为3:5:2。

容易题主要分布在主观题部分,较难题主要分布在客观题部分。

考查的知识比较全面,符合考纲对四种能力考察的要求。

具体主要有以下特点:1、注重基础,突出能力的考查试卷较好地把握了考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能力的考查。

试题注重能力的培养,有较好的难度区分度和信度。

试题结构合理,有较好的高考仿真性,较好地体现了高考所要求的四种能力的考查,对期后的高考备考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2、理论联系实际,突出社会和人文素养的考查试题背景材料新颖,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试题选取了物价、养老保险改革、经济政策、厉行节约、设立防控识别区、嫦娥三号等热点问题来立意、设问,试题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全面准确,体现了贴近学生生活,重视人文情怀和科学精神考查的命题要求。

3、依纲据本,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试题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考查的都是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

有些主观性试题看似材料内容丰富,形式多种多样,但命题都立足于教材和考纲,所考核的仍然是主干知识和主要考点。

题在书外,理在书中。

4、把握时代脉搏,体现对时代精神的考查试题材料新颖,情景呈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选取了社会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重大事件作为试题设问的基本素材。

2013年甘肃省庆阳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2013年甘肃省庆阳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2013年甘肃省庆阳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满分7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Ca—40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今年3月我省大部分地区出现了沙尘天气。

沙尘天气使空气中增加了大量的()A.可吸入颗粒物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粗盐 B.钢铁 C.洁净的空气 D.冰水混合物3.人体缺少必需的微量元素会影响健康。

贫血通常需要补充的元素是()A.钙 B.铁 C.氟 D.碘4.兰州中山桥是黄河上游修建最早和唯一保存至今的近现代钢架桥梁,属于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为了提升这座已通行百年的铁桥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将其整体抬高了1.2米。

做桥梁的钢架属于()A.非金属材料 B.有机合成材料 C.复合材料 D.金属材料5.2013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多样的物种,唯一的地球,共同的未来”。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分类回收、利用垃圾,减少资源浪费 B.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减少疾病传染C.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能源 D.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6.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读液体体积 B.倾倒液体 C.闻气体气味 D.给液体加热7.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A.室内起火时打开门窗通风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C.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的才能燃烧 D.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8.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酚酞溶液区分稀盐酸和食盐水 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C.用水区分碳酸钙粉末和碳酸钠粉末 D.用水区分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9.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

下列类推正确的是()A.稀硫酸可以用来除铁锈,则稀盐酸也可以用来除铁锈B.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是不能再分1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或操作方法不正确...的一组是()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试剂或方法A NaOH Ca(OH)2适量的Na2CO3B CuO Cu 在氧气中灼烧C CO2CO 点燃D O2H2O 浓硫酸,干燥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0分)11.(4分)写出下列化学符号的意义或题目所要求的化学符号。

2013年庆阳市中考试题

2013年庆阳市中考试题

- 1 -学校班级考号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订◆◆◆◆◆◆◆◆◆◆◆◆◆线◆◆◆◆◆◆◆◆◆◆◆◆◆◆◆ 2013年庆阳市中考试题 历 史 第Ⅰ卷(客观题 共2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西周时,为加强国家统治而产生了众多诸侯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C.世袭制D.奴隶制2.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性作用的战役A.长平之战B.巨鹿之战C.城濮之战D.马陵之战3.右图人物是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数学家,他是A.刘歆B.刘徽C.何承天D.祖冲之4.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朝代众多,请指出下列朝代建立的先后顺序应为① 东汉 ② 西晋 ③ 三国 ④ 南朝 ⑤ 西汉 A.②③⑤①④ B.⑤①③②④C.⑤①②③④D.③④②①⑤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唐朝杰出的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了赵州桥②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③唐朝都城洛阳城北的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富丽堂皇 ④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⑤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③⑤ 6.1945年10月25日与祖国分离了半个世纪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这一事件的历史是A.19世纪60年代美国入侵台湾B.19世纪70年代日本入侵台湾C.19世纪8 0年代法国侵略台湾D.《马关条约》规定将台湾割让给日本 7.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公车上书 B.《万国公报》的创办 C.强学会的成立 D.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 8.某校历史兴趣小组,计划利用暑假重走长征路,实地考察土地革命时期中央红军的历史足迹。

请你为他们选择正确的路线 A.瑞金→赤水河→遵义→泸定桥→会宁 B.瑞金→遵义→赤水河→泸定桥→会宁 C.遵义→瑞金→泸定桥→赤水河→会宁 D.会宁→遵义→赤水河→瑞金→泸定桥 9.右图人物曾任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政治部主任,他是 A.孙中山 B.蒋介石 C.汪精卫 D.周恩来 10.排列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 ①九一八事变②南京大屠杀③七七事变④西安事变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④①③② D.①④②③ 11.在新中国历史的进程中,曾经在中国大地上发生过一场十年浩劫,给国家和人们带来了严重的灾难,这场浩劫最后结束的时间是 A.1978年12月 B.1966年10月 C.1976年10月 D.1954年12月- 2 -学校班级考号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订◆◆◆◆◆◆◆◆◆◆◆◆◆线◆◆◆◆◆◆◆◆◆◆◆◆◆◆◆ 12.右图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下列关于她的叙述,正确是 A.1966年4月“东方红1号”的升空标志着中国成功地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 B.1970年4月长征运载火箭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轨道C.“东方红1号”的升空标志着我国成为第一个掌握太空技术的国家D. 这颗卫星的发射成功是在苏联科学家的帮助之下进行的13.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

2013年甘肃省庆阳市中考英语试卷及答案

2013年甘肃省庆阳市中考英语试卷及答案

2013年甘肃省庆阳市中考英语试卷及解答听力部分Ⅰ.听力(每题l分,共20分)。

A)听句子,选出句子中所包含的信息。

每个句子读两遍。

1. A. sky B. shy C. fly2. A. made B. ma C. make3. A. latest B. last C. best4. A. only B. really C. hardly5. A. Fridays B. Mondays C. Saturdays and SundaysB)听句子,选择最佳答语。

每个句子读两遍。

6. A. Sorry, I won’t. B. Yes, please. C. No, thanks.7. A. Yes, I will. B. Sorry to hear that. C. Thank you.8. A. The blue one. B. Yes, I’d like to. C. No, I can’t.9. A. Books. B. Red. C. Six.10. A. I used to be shy.B. I’ m used to getting up early.C. I used to like swimming.C)听对话,选出正确解答。

每段对话读两遍。

11. A. A phone. B. A book. C. A key.12. A. Did some riding. B. Visited different places. C. Went for a walk.13. A. 1 dollar. B. 2 dollars. C. 3 dollars.14. A. On the phone. B. In the classroom. C. At the airport.15. A. She asked him to turn up the CD player.B. She asked him to turn down the CD player.C. She asked him to turn off the CD player.D)听短文,根据其内容选出能完成下列句子的最佳解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庆阳市第一次全市联考试题卷分析
庆城县陇东中学英语组张金龙
根据市教育局安排,2013年3月初,全市所有完全中学、独立高中高三学生参加了2013年庆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检测考试。

本次考试卷是以全国高考英语试题(含听力版)为模型进行命制的。

整个试题由一卷和二卷构成,满分150分。

一卷题型为听力考查、单项选择和完形填空,主要考查学生英语听力、语言知识的识记和运用;阅读理解和补全短文,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技能和一定情景交际能力,此题以语境立意,强化学生能力的考查;二卷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主要检测学生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

整套试卷知识考查覆盖面广,全面考查了学生英语学习水平,具有较高的信度和区分度。

一、试卷结构
第一部分听力,共分两节(7.5分+22.5分,1-20)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分两节(15分+30分,21-55)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分两节(30分+10分,56-75)
第四部分写作共分两节(10分+25分)
二、试题评价
仔细研究分析本次考题,我们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试题从中学英语教学的客观实际出发,紧扣教材、难易适度。

各大题比分恰当,试题的信度、效度、区分度比较合理。

试题既紧扣大纲和教材要求的基本目标,有较强的时代气息,又有利于学生对2013年高考试题的把握,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同时,试题的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是依纲据本
的体现,这样就使教师和学生感到教学和备考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目标明确,由此也体现了英语试题对英语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

2. 全卷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全卷明显地渗透着命题者教育思想转轨的新意识,其目的在于通过考试引导高中英语教学尽快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课标需求,以便把英语教学的重心转移到表达和交际运用上来。

这是新“课标”意识在传统考题中的体现,使考试重心悄然发生转移,目的在于把传统的纯语法知识教学转移到注重语言功能意念教学的轨道上来。

这种“强调语言基础、注重运用和交际、探索智力和能力”的改革方向对今后的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3. 阅读理解由A、B、C、D四篇短文组成,该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英语短文的理解能力。

根据课标规定,文章的体裁应有人文叙述类、社会文化类、文史知识类、科普小品等形式。

一般来说,阅读理解题所设问题有这样几种:①词义和句子理解性问题;②直接解答性问题;③间接解答性问题;④推理性问题;⑤文章结构性问题;⑥作者意图方面的问题。

本次考题中A篇属于人文叙述类,文章后的设题关乎到对词义和句子的理解及对文章结构的把握,B篇属于社会文化类,考题有直接解答性、间接解答性、推理性问题和作者意图方面的问题,C、D两篇文章都属于科普小品类,考题设臵牵扯到直接解答性、推理性、文章结构性和作者意图方面的问题。

本次考题的设臵依纲据本由易到难,梯度推进,涉猎题材多样,贴近生活,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感,完全符合《考试大纲》的标准和要求。

4. 书面表达题目一改过去传统的命题模式,不给出要点,由过去的“控制型”向“半控制型”、“开放型”转变。

在令人耳目一新的同时,也给学生的应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生对这一新的考题形式训练较少,作文的立意
和谋篇布局方面还有欠缺;要点不确定,只给出了大的框架,让学生无从下手以至于要点表述不全。

所有这些问题也给我们这些备考的老师们提出了新的挑战——书面表达的训练要多角度多层面,以适应新的命题考查形式。

总之,此套试题覆盖面大,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全面。

命题者从英语教学的实际出发,把考核的重点放在高中英语所学的有关词汇和基础语法知识及其运用技巧上,科学合理地安排了各大题的考查形式和角度。

凡是教材中出现的主要语法项目都涉及到了,如几种常用基本时态、语态、语气、主从复合句、非谓语动词、重点单词和词组、交际用语及其运用技巧等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查。

各题在着重考查“双基”、突出“目标”要求的基础上有所侧重,分别从识记,理解和运用三个层次上入手,着重考查学生掌握和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

三、抽样分析
下面就以陇东中学高三考生最终成绩为样本进行分析
表一
表二
(数据说明:表一中的数据来源于我校参加考试的1027名(其中理科672人,文科355人)考生,由我校高三级组提供;表二数据根据好中差3:4:3的原则从随机抽取的60名考生试卷统计分析得出)
从表一我们可以看出,陇东中学考生依然存在着很多不足,首先是优秀率过低,低分率过高,尚不能在成绩上形成一种倒“金字塔”的形态。

这对我们今后的复习备考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今后一定要努力在高分学生数量上有所突破,努力把低分率降下来。

其次,英语薄弱考生占比大。

纵观一个学生的所有学科成绩时会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有一门或两门的薄弱学科,其中英语薄弱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大。

如果短期内这些学生的英语成绩不能提高的话,就会自然而然地出现“木桶效应”,这将是我们高考备考中的一个瓶颈,也将是我们在接下来的备考中要集思广益解决的一个问题。

纵览抽样试卷和表二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本校考生在某些专项方面还有较大差距。

具体的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听力部分由于今年我省课改以来的第一次高考,听力提前单独进行,成绩不计入总分这一特殊的客观原因,学生的听力成绩较前几次月考有明显下滑,在此不再赘述。

②单选部分最高得分14分,最低得分2分,平均得分8.6分,较前基本持平,在接下来的考前二、三轮复习中相信还会有一定的提高。

③完形部分最高24分,最低
6分,平均14.8分,较前略有下滑。

除去试题难易程度方面的影响,说明这段时间的复习中学生的完形填空能力进步不大,体现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到转换输出环节还存在问题,也是我们今后备考中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④阅读部分从数据中可以看出阅读理解部分的得分较前有明显提高,剔除试题难易因素,说明一轮后期的侧重阅读训练措施发力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⑤改错部分最高分和最低分之间的差距在拉大,说明基础扎实的学生在这段时间大量的改错训练中,知识得到了升华,个人能力得以彰显,零散的知识点已经内化成自己的一种能力。

但是低分学生的得分依然如故,说明这部分学生在知识储备方面还有严重不足,亟待大量输入记忆基本的知识点。

提升这部分学生的能力将是是我们今后备考中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⑥书面表达部分从学生答卷情况来看,最高分21分,最低分8分,平均得分14.9分,得分率不及60%。

学生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审题不严谨、读题不细致,有要点遗漏现象;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较弱;拼写和造句错误(如标点符号错误及大小写不分等);用词欠准确,词不达意;语法错误(如主、谓语搭配不当;时态、称谓前后不一致等);行文不通,文不对题,不能紧扣要点;汉语式的表达随处可见;书写潦草,卷面不整洁,词数过多或过少。

这些是共性的问题,在每一个学生的作文中或多或少都有体现。

这将是我们今后备考中提升空间较大的一个板块。

四、对今后英语教学的建议
窥斑知豹,从本次试题分析和陇东中学考生具体情况分析,笔者认为如果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投入力度,持之以恒,对本校乃至我市第一次联考后的英语备考工作会有所裨益。

1.加强听说训练。

尽管我省目前在高考中,英语听力成绩不计入总分,
但是提高听力有助于学生提升用英语思维的能力,有助于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速度。

以听带说,以听说带读写,培养四会能力。

教师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不断加大课堂内的英语使用密度,增强英语气氛,为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英语思维、理解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双基教学。

从第二卷整体反映出的情况来看,学生“双基”没有过关。

因此应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为阅读、写作这两个输出环节打好基础。

二轮复习中会出现许多以前很少见到但是却又是高考考点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往往是出现的频度不高,但是又比较刁钻,是高考命题者喜欢用来设陷阱的知识点。

对于这些知识点一是建议学生建立错题本,把这些常常出错的题目摘录下来,有空就看看,增强记忆效果;二是组织本校备考小组力量,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编撰易错、易混、陷阱题,逐题逐人过关。

3.加强词汇教学。

虽然高考题型中没有单纯考查单词拼写的题目了,但是单词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一点都没有改变。

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学生阅读理解、书面表达的速度和质量,从而导致考试中题目做不完的现象,而会做却做不完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是致命的硬伤,谁都伤不起。

所以可以从二轮复习开始,每节课抽几分钟时间听写单词,用或抽查或自查或互换对改的形式帮助学生把课本上的词汇再过一遍,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拥有词汇。

4.加强写作训练。

写作教学不但要解决语法、语言点和句子结构等问题,而且要从写作类型、文章主旨、要点整合、句句衔接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整体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分析比较、推理判断、前后照应等各项能力。

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每几天要求学生练习写作一次,每次训练不同的题材和体裁,尽量用高考的评判标准来面批,人人见面,指出各人的不足之处,
在课堂上集体讲评共性的问题。

5.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改革陈腐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艺术,加强引导,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兴趣导学,彻底改变“题海战”和“满堂灌”的二轮复习模式,摒弃“学生看,老师转”的做法,切忌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此外,还要加强课后反思,注重课堂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这一教学主阵地的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