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合集下载

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 在政治和法律意义上指权益与义务,行为与责任之 间的对称;
? 在道德意义上指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生存、发展权 利和机会;
? 在经济学意义上指制度公平,市场公平和补偿性公 平等。
? 经济公平是整个社会公平的基础。
平等和公平的关系
? 平等(分配上)是一种同等地分享,反映了 一种事实和结果。
? 公平超越平等,是一种合理的分享,体现了 一种价值观和是非观。
一、价值和社会工作的历史演化 ? ⒈价值(value )的含义
? 人们对善恶美丑的判断和评价
? 2.施舍——同情怜悯——人道主义义务
二、价值对社会工作的意义
? 高登斯坦(H.Goldstein ):“价值被认为是 社会工作定义的基础,它们同时被看作是它 的唯一基础或不可缺少的基础之一。它们还 被认为是社会工作技术的源泉”。
平。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 双方都主张在各自优先的前提下,尽可能以小的不平 等换取尽可能高的效率,或者以尽可能小的效率损失 换取尽可能大的平等,以实现平等与效率的协调或妥 协。 ? 或者以效率为代价,得到稍多一点的平等; ? 或者以平等为代价,得到稍多一点的效率。 ? 必须给市场一定的位置,以保持效率,又必须给市 场一定的约束以保持平等。要保持二者的协调。
? 强调人与人之间平等 英国托尼认为:理论上的平等是不可能达到的, 但必须诚心地去追求平等。
什么是公平?
? 公平(equity)指的是对理想事物的合理的分 享。
? 人们在获得理想事物上存在的差别是否是合 理的呢?是否公平呢?
公平是一个超越了平等的概念,也是一个 更难以衡量的概念。
? 公平在社会学意义上是指社会成员之间社会地位、 经济收入消费水平等比较接近;
第三章 社会工作 的价值体系

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第一节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一、价值和社会工作的历史演化社会工作中的价值概念属于哲学范畴。

它是以人为本位的哲学理念,包含着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规定。

它是对社会中的是非、善恶、真伪和美丑的一种判断或评价。

(一)早期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价值观早期的社会工作实践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古埃及的《死亡之书》包含有7个怜悯法令,包括对饥者、渴者、裸者、囚犯、陌生人、病人和垂死的人的救济和帮助。

在犹太教中,犹太哲学家梅蒙尼兹(Maimonides)总结了8个层次的博爱行为,它们分别是:(1)勉强并后悔的施舍。

这是手的而不是心的礼物。

(2)高兴的施舍,但这种施舍的数量与痛苦者的痛苦不相称。

(3)高兴的并相称的施舍,它伴有贫困者的乞求。

(4)高兴的、相称的甚至是没有乞求的施舍,这种施舍将礼物放在穷人的手里,引起他们的痛苦和羞耻感。

(5)痛苦者接受捐赠品,并让他们知道谁是捐赠者,但是不让他们认识。

(6)痛苦者接受捐赠品,但是不知道谁是捐赠者。

(7)捐赠者和被救济的人彼此互不知晓。

(8)预先提供捐赠,使一个身处逆境的人能过上一种充实的生活而不至于沦落到被人救济的地步(Philip R. Popple&Leslie Leighninger,1990)。

基督教扩大了早期的社会工作实践,在12个领域里从事慈善工作:照顾寡妇、孤儿、病人、穷人、残疾人、囚犯、俘虏、奴隶、难民,埋葬死亡的穷人,提供就业服务和为需要者提供饭食。

显而易见,早期社会工作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把救助看作一种施舍,是对受助者的怜悯,它承认和容许受助者的羞耻感及不平等意识。

(二)正式社会工作中的价值观正式社会工作,又称有组织的社会工作。

它开始于工业化和都市化的社会进程。

正式社会工作包括慈善组织会社(Charity Organization Society)、睦邻运动(Settlement Movement)和设施发展(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第3章 社区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与基本原则

第3章   社区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与基本原则
肯定俗世生活的意义,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须辛勤劳作与节俭生活,不饶恕有能力工作却靠乞讨为生的人

人道主义哲学(视人本身为最高价值从而主张把人当人看的思想体系)
承认人与生俱来拥有的基本权利 自我实现, 人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

社会正义理论:
社会正义(一般正义—所有社会价值都要平等地分配)与社会正义(平等的自由原则—每个
案例1 :
某小区里的小王夫妇因赌博要离婚,求助 社区里的社工。 几周后,小王说自己已经戒赌。实际上是 堵得更厉害了,要社工不要告诉其妻子,怕离 婚。 作为社工,你怎么办?
不同价值观下的助人行为可能 有所差异。
价值观?

定义:是指主体(个体、群体、社会)看待客体(认识或实践对象)及
评价其重要性或社会意义所依据的观念系统
育训练中央议会)


社区工作通过日常性的援助、支持性工作将抽象的人权理念 转化为人的具体权益 维护人的各项权利:公民与政治权,经济社会文化权,特别社会群体的人
权(联合国人权定义)

公民及政治权:

——是指国家应赋予其人民人身自由和参与政治活 动的各项权利

选举与被选举权的权利,参与制定公共政策的权利, 言论、结论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

工业化过程时期(慈善组织会社、睦邻组织运动与社区发展):
社会工作建立在科学化与社会分工基础上 以专业化与社会化手法解决问题

专业社会工作时期:
独有的价值观
4、影响: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5、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观:
(1)服务 (2)社会正义 (3)个人的尊严与价值 (4)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5)廉正 (6)能力
——罗斯,《社区组织:理论与实践》,1967

第三章 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第三章 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人文主义
本质上是主张人性解放, 本质上是主张人性解放,回归真实世界 人文主义是人道主义最初形态 其实质就是 反对神学,提倡人学;反对神权, 反对神学,提倡人学;反对神权,提倡人权 反对神性,提倡人性;反对愚昧, 反对神性,提倡人性;反对愚昧,提倡理性 反对迷信,提倡科学;反对神道, 反对迷信,提倡科学;反对神道,提倡人道
正式社会工作, 正式社会工作,又称有组织的社会工作 19世纪强调案主的道德品质 世纪强调案主的道德品质 个人改变胜于社会正义: 个人改变胜于社会正义:
慈善组织会社(COS),睦邻运动和设施发展(院舍) 慈善组织会社(COS),睦邻运动和设施发展(院舍) ),睦邻运动和设施发展
20世纪 年代,关注社会改革: 世纪20年代 关注社会改革: 世纪 年代,
列维的看法
社会工作是一个以价值为本的专业. 社会工作是一个以价值为本的专业.它 不仅是做事情的一种方式, 不仅是做事情的一种方式,而且是关于 做什么事情是有价值的和它应该如何去 做的准则.对于人们, 做的准则.对于人们,它充盈着理想主 义的包袱和关于人们应该如何被对待的 理想主义的理念…… ……对普通凡人不能期 理想主义的理念……对普通凡人不能期 待的实践和关照却都可以期待于他们 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者)
基斯-卢卡斯 基斯 卢卡斯HPU观点 卢卡斯 观点
人道主义是和实证主义, 人道主义是和实证主义,乌托邦结合在 一起的,它们共同构成所谓" 一起的,它们共同构成所谓"人道主 实证主义—乌托邦 义—实证主义 乌托邦" 实证主义 乌托邦" (Humanist —Positivist—Utopian) ) 信仰体系
HPU观点的基本假设 观点的基本假设
社会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人的物质和情感需要. 社会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人的物质和情感需要. 如果人的需要被满足, 按照HPU 体系所使用的词汇, HPU体系所使用的词汇 如果人的需要被满足 , 按照 HPU 体系所使用的词汇 , 那么人就会获得善良,成熟,正义或生产的状态, 那么人就会获得善良, 成熟,正义或生产的状态 , 通过它们,人和其社会的大部分问题将都解决. 通过它们,人和其社会的大部分问题将都解决. 一般说来阻碍人获得这种状态的是个人无法控制的 外部环境. 按照HPU 的描述, HPU的描述 外部环境 . 按照 HPU 的描述 , 这一困难归咎于个人 教育的缺乏,他的经济地位, 教育的缺乏, 他的经济地位,他的童年关系或他们 的社会环境. 的社会环境. 这些外部环境可以被那些拥有科学和技术知识的人, 这些外部环境可以被那些拥有科学和技术知识的人, 运用"科学方法"所操纵. 运用"科学方法"所操纵. 人和社会最终会达到完善的境界. 人和社会最终会达到完善的境界.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2版)课后习题(第三章 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圣才出品】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2版)课后习题(第三章 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圣才出品】

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1.试述价值观对社会工作的意义。

答:价值对社会工作的界定不是部分的界定,而是总体的界定。

它不仅决定社会工作的性质、目标和意义,而且决定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巧、社会工作者和案主的关系、社会工作的实践领域和伦理原则以及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关系,等等。

(1)高登斯坦(H.Goldstein)是这样来说明价值和社会工作的关系的:“价值被认为是社会工作定义的基础,同时被看作是社会工作的唯一基础或不可缺少的基础之一。

它还被认为是社会工作技术的源泉,是对某些人进入某种职业的动机和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关系互动的特征、关系的解释。

总之,在社会工作的结构中,价值被置于重要的战略地位”。

(2)列维(C.S.Levy)说:“社会工作是一个以价值为本的专业。

它不仅是做事情的一种方式,而且是关于做什么事情是有价值的和它应该如何去做的准则。

对于人们,它充盈着理想主义的抱负和关于人们应该如何被对待的理想主义的理念……对普通凡人不能期待的实践和关照却都可以期待于他们(社会工作者)”。

2.试述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答:社会工作是工业化和都市化的产物,它是对工业化和都市文明的一种反应,其本身就是现代文明的组成部分。

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念在社会工作中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和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代表着西方社会主流文化的价值观。

(1)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基础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植根于西方文化之中。

信仰科学、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是西方文化核心的价值观念。

这些核心的社会价值观念产生于新教改革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和社会改革运动。

因此,新教伦理、人道主义和社会福利观念成为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深厚基础。

(2)西方社会工作传统的价值体系在西方社会工作发展中,关于价值体系影响最大的有三个范畴:①操作定义的价值体系美国社会工作实务的操作定义包括六条价值叙述:a.个人是社会首先要关心的对象;b.在社会和个人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c.它们具有相互的社会责任;d.尽管对每个人来说,他们都具有共同的人类需要,但是每一个人从本质上来说是唯一的,与其他人是不同的;e.民主社会的一个基本属性就是通过积极地参与社会,实现每一个人全部潜能和社会责任假设;f.社会有责任提供各种方式,克服或阻止在个人和环境之间存在的自我实现的障碍。

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第一节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一、价值和社会工作的历史演化社会工作中的价值概念属于哲学范畴。

它是以人为本位的哲学理念,包含着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规定。

它是对社会中的是非、善恶、真伪和美丑的一种判断或评价。

(一)早期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价值观早期的社会工作实践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古埃及的《死亡之书》包含有7个怜悯法令,包括对饥者、渴者、裸者、囚犯、陌生人、病人和垂死的人的救济和帮助。

在犹太教中,犹太哲学家梅蒙尼兹(Maimonides)总结了8个层次的博爱行为,它们分别是:(1)勉强并后悔的施舍。

这是手的而不是心的礼物。

(2)高兴的施舍,但这种施舍的数量与痛苦者的痛苦不相称。

(3)高兴的并相称的施舍,它伴有贫困者的乞求。

(4)高兴的、相称的甚至是没有乞求的施舍,这种施舍将礼物放在穷人的手里,引起他们的痛苦和羞耻感。

(5)痛苦者接受捐赠品,并让他们知道谁是捐赠者,但是不让他们认识。

(6)痛苦者接受捐赠品,但是不知道谁是捐赠者。

(7)捐赠者和被救济的人彼此互不知晓。

(8)预先提供捐赠,使一个身处逆境的人能过上一种充实的生活而不至于沦落到被人救济的地步(Philip R. Popple&Leslie Leighninger,1990)。

基督教扩大了早期的社会工作实践,在12个领域里从事慈善工作:照顾寡妇、孤儿、病人、穷人、残疾人、囚犯、俘虏、奴隶、难民,埋葬死亡的穷人,提供就业服务和为需要者提供饭食。

显而易见,早期社会工作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把救助看作一种施舍,是对受助者的怜悯,它承认和容许受助者的羞耻感及不平等意识。

(二)正式社会工作中的价值观正式社会工作,又称有组织的社会工作。

它开始于工业化和都市化的社会进程。

正式社会工作包括慈善组织会社(Charity Organization Society)、睦邻运动(Settlement Movement)和设施发展(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最新整理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复习提纲资料讲解

最新整理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复习提纲资料讲解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领域与内涵(重点)1、西方社会工作产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历史背景:⑴资产阶级革命及人道主义的张扬⑵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①整个社会日益被划分为两大阶级,即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②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发展打破了封建时代的封闭的农村经济,也迫使农业劳动力转化为大工业生产劳动力的出卖者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其价值的蔓延冲击着以往的社会关系,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为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利己主义得到充分扩张④社会问题大量出现P3-2、社会工作领域的涵义:也称社会工作范围,是指社会工作在社会生活中实施并起作用的范围。

P83、社会工作领域随着社会进步而扩大:⑴社会进步是人类的永恒追求⑵人类对自己生活质量的关注扩大着社会工作领域P94、社会工作的领域:⑴按服务对象的生理和社会特征分类①按服务对象分为:儿童社会工作、少年社会工作、青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②按服务对象的生理特征分为:妇女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等⑵按服务对象遇到的困难分类①日常生活方面的问题②就业方面的问题③个人行为方面的问题⑶以社会工作的特点分类:分为救助、帮助和发展三种类型P105、社会工作内涵:是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念帮助有困难的人走出困境的活动P11联合国1960年出版《国家社会服务方案的发展》P126、社会工作定义: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

P127、社会工作的要素:⑴社会工作者:是服务和帮助的提供者,是社会工作过程的首要的构成部分⑵受助者:也称服务对象、工作对象,也有人称之为案主⑶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所持有的助人观念,包括对助人活动的看法、对自己及受助者的看法⑷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的关键,它是助人愿望的传导者,同时也是助人和受助的实现过程。

P148、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P8(1986年高校建立专业)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的类型:⑴在社会上占主流地位的普通社会工作⑵社会福利部门所从事的社会工作⑶新出现的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P15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功能(重点)1、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员。

社会工作的价值概论

社会工作的价值概论
15
06:43
• 宗教的分化,及其社会适应性: • 出世、入世 • 神秘主义、禁欲主义
16
06:43
(二)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是一种把人的权利、价值和尊严放在首 位来考虑的价值观念,起源于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 人道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道主义包括 哲学上的人本主义、经济上的自由主义、政治上的 民主主义以及伦理上的人道主义等非常丰富的内容。 而狭义的人道主义即伦理意义上的人道主义,它承 认人的一切权利与生俱来,包括人的生存权、发展 权等等。
17
06:43
(三)乌托邦思想
乌托邦”(Utopia)一词,《简明不列颠百科全 书》所作的解释是:“一种理想的国家,居民生活 在看起来完美无缺的环境中。因此,‘乌托邦的’ 和‘乌托邦主义’被用来形容空想的、不能实现的 改革”。这是对乌托邦一词的带贬义的理解。其实, 乌托邦一词也含有“理想社会”的意思。人们对理 想社会的追求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它是推动人类不 懈奋斗的动力源泉之一。
人类关于理想社会的追求和探索尽管存在这样那 样的缺陷,经历了种种挫折、失败,但其中含有丰 富的合理成分。这些合理成分成为社会工作基本理 念的来源之一。
18
06:43
(四)社会福利观念
工业革命导致了大量社会问题的出现,其中社会弱势群体 的生存问题日益突出,需要社会加以解决。这便是促使社会 福利制度产生的直接原因。 人们开始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人成为弱势群 体有着不可抵御的社会根源,且急剧的竞争使任何一个社会 成员都有沦为社会弱者的可能。这便促使政府重新考虑自己 在社会福利中充当的角色,开始将为社会弱者提供帮助作为 自己义不容辞的应尽之责。结果导致了制度化或普遍福利模 式的产生。社会福利观念的上述变化,对社会工作的价值理 念发生了直接的影响,推动了社会工作的制度化、专业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纳
尊重 个别化 案主自决和知情同意 保密 不批判
专业伦理
社会工作者的行为举止
社会工作者对当事人的伦理责任
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责任
社会工作者对雇主和雇用组织的伦理责任
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
社会工作者对社会的伦理责任
社会工作者伦理责任

中西价值观能够融合的具体表现:
第一、是人与人关系的融合 第二、人与社会互相依赖 第三、人对他人的责任,推己及人 第四、人的基本需求 第五、人的权利与民主意识 第六、社会理想,追求共同富裕
建构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方法论
借鉴与创新
批判与继承 综合与发展
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构成
人文主义
本质上是主张人性解放,回归真实世界
人文主义是人道主义最初形态 其实质就是
反对神学,提倡人学;反对神权,提倡人权 反对神性,提倡人性;反对愚昧,提倡理性 反对迷信,提倡科学;反对神道,提倡人道
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是以人为本的哲学价值理念 哲学上的人本主义:它是以人为本位的,而不是以 神或别的什么为本位; 经济上的自由主义:人道主义是自由经济发展的思 想基础; 政治上的民主主义:是民主政治发展的理论基础; 伦理上的人道主义:承认人与生俱来的一切权利, 包括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全部权利。

慈善组织会社(COS)、睦邻运动和设施发展(院舍)

20世纪20年代,关注社会改革:
帮助人,不再是出于一种宗教上的义务,而是一种人道主义义务


40-50年代关注社会工作者自身的道德:
20世纪60年代,关注社会正义、权利和道德建设
价值和反价值 ,操纵与家长作风
价值和社会工作的总体界定
建构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原材料
建构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方法论 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构成
建构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原材料
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中国古代社会工作实践的价值理念 当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价值观
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美国社会工作协会(NASW,1996)第一次概
古埃及的《死亡之书》
包含有7个怜悯法令
包括对饥者、渴者、裸者、囚犯、陌生
人、病人和垂死的人的救济和帮助
犹太哲学家梅蒙尼兹关于博爱




勉强并后悔的施舍。这是手的而不是心的施舍 高兴地施舍,但是施舍的数量与痛苦者的痛苦不相称 高兴并相称的施舍,但是伴有贫困者的乞求 高兴的、相称的、甚至是没有乞求的施舍,但是把它放在穷 人的手里,引起他们的痛苦和羞耻感 痛苦者接受捐赠品,并让他们知道谁是捐赠者,但是不让他 们认识 痛苦者接受捐赠品,但是不知道谁是捐赠者 捐赠者和被救济的人彼此互不知晓 预先提供捐赠,使一个深处逆境的人能过上一种充实的生活, 使他不至于沦落到被人救济的地位

价值的内涵
价值:来源于拉丁文“valere”意思是强壮的、
流行的、值得的,价值观是对事物的欲求和 偏好,在亚当· 斯密那里,价值这个词,有两种不
同的含义,即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马克思在此基 础上提出了剩余价值概念。 在社会工作中价值概念属于哲学范畴。它是对社会 中的是非、善恶、真伪和美丑的一种判断或评价
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建构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
第一节 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价值和社会工作的历史演化
价值和社会工作的总体界定
价值和社会工作的历史演化
价值有经济学和哲学涵义 在社会工作中,价值概念属于哲学范畴。 它以人为本位,包含着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规定 它是对社会中的是非、善恶、真伪和美丑的一种判 断或评价 社会工作价值观来源于宗教和人道主义 价值是社会工作的灵魂、基础,贯串于社会工作的 所有要素中
专业价值的内涵
专业价值:针对个人价值而言,是指一整套
指导专业行为和认知活动的思想、观念和基 本原则。它包括终极目标和工具目标,主要 有正义、平等、责任、自我实现、自我决定、 知会同意、诚信等。由此形成专业内在的自 主性
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历史演进
早期宗教慈善实践中的价值观
正式社会工作中的价值观
泰彻的价值体系
每一个人都有作为个人的尊严和价值 每一个人都应该受到尊敬和得到周到的对待 每一个人都应该参与影响他的决策 每一个人都应该自由发展他自己的能力和天赋 每一个人都应该公平地分享对物品和服务的控制 对于为了理性行为所必需的信息,每一个人都应该 具有完全和自由获得的权力

价值与社会工作
价值与社会工作者 应引起重视的几个问题
价值与社会工作
不是部分的界定,而是总体的界定
它决定着社会工作的性质、目标和意义 还决定着社会工作的方法、技巧 还决定着社会工作者和案主的关系 还决定着社会工作的实践领域和伦理原则 还决定着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关系

操纵 家长作风 价值观的强迫(价值中立、强加价值观、 当事人与工作者的价值观分歧)
第二节 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基础
西方社会工作传统的价值体系 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矛盾与争论
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基础
新教伦理
人文主义与人道主义 实证主义与实用主义 理想主义 社会福利观念
单独作相对详细的讲解
西方社会工作传统的价值体系
操作定义的价值体系(美国社会工作实务)
比斯台克的价值体系 泰彻的价值体系
操作定义的价值体系 (美国社会工作实务)
个人是这个社会首先要关心的对象 在这个社会的个人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 他们具有相互的社会责任 尽管对每一个人来说,他们都具有共同的人类需要, 但是每一个人从本质上来说是惟一的,与其他人是 不同的 民主社会的一个基本属性是通过积极地参与社会, 实现每一个人的全部潜能和他的社会责任假设 社会有责任提供各种方式,克服或阻止在个人和环 境之间存在的自我实现的障碍

基斯-卢卡斯HPU观点
人道主义是和实证主义、乌托邦结合在
一起的,它们共同构成所谓“人道主 义—实证主义—乌托邦” (Humanist —Positivist
社会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人的物质和情感需要。 如果人的需要被满足,按照 HPU 体系所使用的词汇, 那么人就会获得善良、成熟、正义或生产的状态, 通过它们,人和其社会的大部分问题将都解决。 一般说来阻碍人获得这种状态的是个人无法控制的 外部环境。按照 HPU 的描述,这一困难归咎于个人 教育的缺乏,他的经济地位,他的童年关系或他们 的社会环境。 这些外部环境可以被那些拥有科学和技术知识的人, 运用“科学方法”所操纵。 人和社会最终会达到完善的境界。
第三章
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案例分析:ab夫妇因赌 博要离婚,求助社工, 几周后,他说自己戒赌 了。实际是赌得更厉害, 要社工不要告诉妻子, 怕离婚,怎么办?
吸毒者有了一个孩子
公共福利工作员杰夫接到社区医院社会工作
者的一个电话。吸毒的单身母亲莫娜前两天 生下了一个女婴。母子俩明天就要出院,但 是医院的社工认为如果孩子跟母亲回家住会 不安全。就目前所掌握的情况看,莫娜没有 长久住所。眼下她与一个毒贩子住在一起, 这个人一直以来对他人有身体虐待和性虐待 的行为。
社会价值
专业价值 专业伦理 操作守则
社会价值
整个社会所崇尚的基本价值
是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基础层次 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
断变化的 与国际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平行发展
专业价值(教材)
敬业 接纳 自决 个别化 尊敬人
专业价值(考级)
基督教的慈善活动领域
照顾寡妇、孤儿、病人、穷人、残疾人、囚
犯、俘虏、奴隶、难民 埋葬死亡的穷人 提供就业服务 为需要者提供饭食
专业价值的思想渊源
古希腊的人文精神:以人为本 古罗马的法制精神:公正公平 基督教的博爱精神:平等互助
正式社会工作中的价值观
正式社会工作,又称有组织的社会工作 19世纪强调案主的道德品质 个人改变胜于社会正义:
列维的看法
社会工作是一个以价值为本的专业。它
不仅是做事情的一种方式,而且是关于 做什么事情是有价值的和它应该如何去 做的准则。对于人们,它充盈着理想主 义的包袱和关于人们应该如何被对待的 理想主义的理念„„对普通凡人不能期 待的实践和关照却都可以期待于他们 (社会工作者)
价值和社会工作者
高登斯坦——他是一个“价值充满的人” 普奈尔——我们重视生命;我们重视人对人
三种价值体系的比较
所处的立场
所使用的语气 内容的丰富性 比斯台克的价值体系更有代表性
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矛盾与争论
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对立
不同学派之间的价值争 社会、机构和社会工作者三者在价值观上的
矛盾 价值从理论向实践转化过程中的矛盾
第三节 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建构
的尊严;我们重视带来富足生活的礼物—— 但是它们必须能够被分享,如果这些并不是 我们所持有的价值,那么我们就将死亡。 在精神上,他是一个被价值所武装和充满的 在行为上,他是为价值所指导和驱动的 但在不同的社会工作者那里会有异化
应引起重视的几个问题(第42~44页)
价值与知识和情感
价值与技术和技巧 价值与反价值——


1.社会工作者的行为举止 (1)适当性。(2)能力和专业发展。(3)服务。(4)诚实。(5)学问和研究。 2.社会工作者对当事人的伦理责任
(6)案主利益的首要性。(7)案主的权利和特权。(8)秘密和隐私。(9)费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