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案的格式

合集下载

实验报告写作格式(精彩2篇)

实验报告写作格式(精彩2篇)

实验报告写作格式(精彩2篇)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

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下面是的为您带来的实验报告写作格式(精彩2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实验报告写作格式篇一一、实验目的1、研究不同剂量的xxx对小白鼠作用的效果的不同。

2、研究不同的给药途径的对小白鼠作用效果的不同。

二、实验原理1、药物剂量的大小决定血药浓度的高低,血药浓度又决定药理效应,因此药物剂量决定药理用强弱。

2、给药途径不同,吸收速度有差别,药物反应的潜伏期和程度亦有差别,一般是腹腔大于皮下大于灌胃的药效。

实验一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三、实验材料Mice18-22g,2只/组鼠称、xxx、1mL注射器、生理盐水、xxx0.2%、0.4%、0.8%xxx钠溶液四、实验步骤1、每组取性别相同,体重相近的小鼠2只,承重、编号;2、分别i.p0.2%、0.4%、0.8%xxx钠溶液0.1mL/10g(注意注射器勿搞混);3、给药后仔细观察小鼠活动情况,并记录在表1;4、实验结束后,对全班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并分析实验结果(对本组实验结果及全班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1、表2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全班数据)p0.001表示0.4%与0.8%作用维持时间有显著差异。

2、以上实验结果说明,不同剂量的xxx对小白鼠作用的效果不同。

3、本组实验结果与全班实验结果对比——潜伏期。

六、思考1、了解药物剂量与作用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答:剂量-效应关系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关系。

由于药理效应与血药浓度的`关系较为密切,所以在药理学研究中常用浓度-效应(曲线)关系。

在剂量-效应关系(用对数表示时为一条s型对称曲线)中,纵坐标:表示效应的强弱;横坐标:表示药物浓度(用对数表示时为一条s型)对称曲线。

量效曲线说明量效关系存在以下四个规律:1、药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剂量才能产生效应。

(完整版)实验方案模板

(完整版)实验方案模板

X X 实验方案
1、实验目的和任务
1.1、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目的是……
1.2、实验任务
本次实验任务如下:
(1)
(2)
(3)
2、实验场地和设备
2.1、实验场地和环境条件
本次实验计划在……
2.2、实验设备
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型号、规格和性能参数)如下:(1)
(2)
(3)
2.3、设备安装
2.3.1、设备机械安装
设备机械安装图如下(见附录)
设备的机械安装要求如下:
2.3.2、设备电气连接
设备电气连接关系图如下:
设备电气接线定义如下(见附录):
设备电气连接要求如下:
(1)
(2)
3、实验方法
3.1、
3.2、
4、数据处理方法
4.1、实验数据预处理
4.2、
4.x、预期的实验结果
(1)
(2)
(3)
5、实验准备工作
5.1、设备安装的机械加工
5.2、设备电气连接的接线电缆加工
5.3、数据采集软件设计
5.4、数据处理软件设计
5.5、实验记录(表格)设计
5.6、实验人员需求
本次实验所需人员和任务分工如下:(1)
(2)
附1、X X 设备说明书
附2、X X 数据格式定义
附3、X X 实验设备机械安装图
附4、X X 实验设备电气接线定义
附5、X X 实验数据采集软件。

实验报告单格式(模板)

实验报告单格式(模板)

实验报‎告单格‎式实‎验报告‎单格式‎‎‎‎‎篇一:‎‎‎实‎验报告‎格式模‎板-供‎参考实‎验名称‎:‎粉‎体真密‎度的测‎定粉‎体真密‎度是粉‎体质量‎与其真‎体积之‎比值,‎其真体‎积不包‎括存在‎于粉体‎颗粒内‎部的封‎闭空洞‎。

所以‎,测定‎粉体的‎真密度‎必须采‎用无孔‎材料。

‎根据测‎定介质‎的不同‎,粉体‎真密度‎的主要‎测定方‎法可分‎为气体‎容积法‎和浸液‎法。

‎气体容‎积法是‎以气体‎取代液‎体测定‎试样所‎排出的‎体积。

‎此法排‎除了浸‎液法对‎试样溶‎解的可‎能性,‎具有不‎损坏试‎样的优‎点。

但‎测定时‎易受温‎度的影‎响,还‎需注意‎漏气问‎题。

气‎体容积‎法又分‎为定容‎积法与‎不定容‎积法。

‎浸液‎法是将‎粉末浸‎入在易‎润湿颗‎粒表面‎的浸液‎中,测‎定其所‎排除液‎体的体‎积。

此‎法必须‎真空脱‎气以完‎全排除‎气泡。

‎真空脱‎气操作‎可采用‎加热(‎煮沸)‎法和减‎压法,‎或两法‎同时并‎用。

浸‎液法主‎要有比‎重瓶法‎和悬吊‎法。

其‎中,比‎重瓶法‎具有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结果可‎靠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应用‎较多的‎测定真‎密度的‎方法之‎一。

因‎此,本‎实验采‎用比重‎瓶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粉体‎真密度‎的概念‎及其在‎科研与‎生产中‎的作用‎;‎‎‎2. ‎掌握浸‎液法—‎比重瓶‎法测定‎粉末真‎密度的‎原理及‎方法;‎‎3.‎通过实‎验方案‎设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比‎重瓶法‎测定粉‎体真密‎度基于‎“阿基‎米德原‎理”。

‎将待测‎粉末浸‎入对其‎润湿而‎不溶解‎的浸液‎中,抽‎真空除‎气泡,‎求出粉‎末试样‎从已知‎容量的‎容器中‎排出已‎知密度‎的液体‎,就可‎计算所‎测粉末‎的真密‎度。

真‎密度ρ‎计算式‎为:‎‎式中‎:‎ m‎0——‎比重‎瓶的质‎重,g‎; m‎s——‎(比‎重瓶+‎粉体)‎的质重‎,g;‎ms‎l——‎(比‎重瓶+‎液体)‎的质重‎,g;‎ρl‎——‎测定温‎度下浸‎液密度‎;g/‎c m3‎;ρ‎——‎粉体的‎真密度‎,g/‎c m3‎;三.‎实验器‎材:‎‎实验‎仪器:‎‎真空‎干燥器‎,比重‎瓶(2‎-4个‎);分‎析天平‎;烧杯‎。

实验报告格式范文

实验报告格式范文

实验报告格式范文篇一:有关实验报告的书写格式有关实验报告的书写格式江苏省泗阳县李口中学沈正中一、完整实验报告的书写完整的一份实验报告一般包括以下项目: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及处理:实验结论(结果推导):实验讨论或判断等。

二、实验报告书写方法 1、实验名称:就是这个实验是做什么的。

2、实验目的:一般都写掌握什么方法啊;了解什么啊;知道什么啊;会什么啊;…… 等。

3、实验器材:就是做这个实验需要的所有器材(仪器)。

4、实验原理:就是这个实验报告是做根据什么来做的,一般书上会写,抄一下也就可以啦。

5、实验步骤:就是你做实验的过程,开始操作时,(1)做什么;(2)做什么;(3)做什么;……6、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及处理:根据实验中涉及以及实验得到的原始数据,设计表格,将有关数据填在表格相应的位置;数据处理,就是该计算的,按要求计算后填入表格对应位置。

7、实验结论(结果推导):就是做搞这个实验要得到的结果。

8、分析于讨论:写你的实验结果是否喜欢真实值?如果有误差要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还有实验的一些比较关键的步骤的注意事项等。

对于初中生或小学生来说,书写的实验报告也可这点简单一点,有时也可不要预测于讨论,也可不写实验原理等。

三、探究实验书写一般有七个环节1.提出问题:就是在生活中发现、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发现问题,就要弄清楚问题,在没有搞清楚之前总有基本的和设想,这就是猜想与假定。

3.制定构想与设计实验:有了猜想,就有了科学实验的目的,再根据实验的目的设计实验方案,制定实验计划,包括取得证据的途径和方法,确定收集整理证据的范围。

主要包括实验的理论依据(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等。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上一步是动脑、思维活动,这一步是手脑并用的实验过程。

5.分析与论证:通过上面的实验,收集到一些数据,观察到一些现象,对其分析,可以得出事实与假设的关系,通过归纳、概括等方法,得到结论。

贵州大学实验报告模板

贵州大学实验报告模板

贵州大学实验报告模板一、引言在贵州大学进行实验时,我们需要按照一定的报告格式进行撰写。

本文旨在为贵州大学学生提供一个实验报告的模板,以便更好地完成实验报告的撰写任务。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贵州大学某特定课程的实验内容。

通过该实验,我们将学习并熟悉贵州大学相关课程的知识,提高实践运用能力,并总结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3.1 实验材料列出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试剂、样品等信息,并注明来源和规格。

3.2 实验方法详细描述实验的步骤和操作流程。

必要时附上实验步骤的示意图或流程图。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4.1 实验结果记录实验数据和观测结果,并以表格、图表、文字等形式进行展示。

4.2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实验结论的推导,思考实验中出现的偏差或误差,并提出原因和改进方案。

五、实验讨论在本部分,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探究实验中涉及到的理论知识,深入分析实验结果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并提出对进一步实验研究的建议。

六、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和讨论,总结实验的主要发现和结论,简明扼要地回答实验所设定的问题,并提出对实验的改进意见。

七、参考文献按照贵州大学要求的引用格式,列出参考文献,包括书籍、期刊、网页等。

八、附录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将实验过程中的原始数据、实验记录表、仪器仪表的技术参数等,放在附录中进行详细展示。

以上为贵州大学实验报告的基本结构和内容要点。

在实际撰写报告时,建议根据具体实验内容和要求,调整和补充相应的内容。

此模板仅供参考,请在实际使用时做出适当的修改。

九、结语通过实验报告的撰写,我们不仅可以巩固实验所学到的知识,还能够提高我们的科学研究和实践运用能力。

希望本文提供的贵州大学实验报告模板能够对贵州大学学生在撰写实验报告时有所帮助。

在撰写报告过程中,记得对相关文献进行引用,并避免泄露个人信息,以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加油!。

实验报告格式范文【精品】

实验报告格式范文【精品】

实验报告如何写?格式是什么?下面是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实验报告格式,供大家阅读参考。

实验名称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反映实验的内容。

如验证某程序、定律、算法,可写成"验证×××";分析×××。

学生姓名、学号、及合作者实验日期和地点(年、月、日)实验目的目的要明确,在理论上验证定理、公式、算法,并使实验者获得深刻和系统的理解,在实践上,掌握使用实验设备的技能技巧和程序的调试方法。

一般需说明是验证型实验还是设计型实验,是创新型实验还是综合型实验。

实验原理在此阐述实验相关的主要原理。

实验内容这是实验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

要抓住重点,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考虑。

这部分要写明依据何种原理、定律算法、或操作方法进行实验。

详细理论计算过程。

实验步骤只写主要操作步骤,不要照抄实习指导,要简明扼要。

还应该画出实验流程图(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这样既可以节省许多文字说明,又能使实验报告简明扼要,清楚明白。

实验结果实验现象的描述,实验数据的处理等。

原始资料应附在本次实验主要操作者的实验报告上,同组的合作者要复制原始资料。

对于实验结果的表述,一般有三种方法:1. 文字叙述: 根据实验目的将原始资料系统化、条理化,用准确的专业术语客观地描述实验现象和结果,要有时间顺序以及各项指标在时间上的关系。

2. 图表: 用表格或坐标图的方式使实验结果突出、清晰,便于相互比较,尤其适合于分组较多,且各组观察指标一致的实验,使组间异同一目了然。

每一图表应有表目和计量单位,应说明一定的中心问题。

3. 曲线图应用记录仪器描记出的曲线图,这些指标的变化趋势形象生动、直观明了。

在实验报告中,可任选其中一种或几种方法并用,以获得最佳效果。

讨论根据相关的理论知识对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

如果所得到的实验结果和预期的结果一致,那么它可以验证什么理论?实验结果有什么意义?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些是实验报告应该讨论的。

临床试验方案模板

临床试验方案模板

临床批件号:XXXXXXXXXXXXXX用于镇痛的Ⅱ期临床试验方案临床研究组长单位:XXXXXXXXXXXXXXX临床研究负责人:XXXX临床研究参加单位: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申报单位:XXXXXXXXXX试验负责人:XXXX1.研究题目XXXX与XXXX对照治疗术后疼痛和癌性疼痛疗效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试验2.研究背景XXXX为全合成强效镇痛药,化学名为XXXXXXXXXXXXX。

其结构和药理活性与XXX相似。

由XXX公司研制,于1957年上市(商品名:XXXX)。

国外临床前研究认为,XX与XX同属于XX受体激动剂。

其镇痛强度约为XX的4倍,XXXX12-50倍,用药后15-30分钟起效,1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

半衰期比XX长,因而作用时间也较长,长期用药后,体内有一定的蓄积作用。

其毒副作用与XX相似,依赖性潜力与XX相当。

可能的不良反应有:XXXXXXXXXXXXXXXXX等,这些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且随用药时间延长会逐渐减轻和消失,或于停药后消失。

本品由XXXXXXXXXX研制,现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XXXXX)进行II 期临床试验研究,由XXXXXXXXXXXX(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为临床研究负责单位,XXXXXXXX、XXXXXXXX和XXXXXXXXX为参加单位。

3.研究目的考察XXXXXXXXX临床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4.申报单位和研究单位申报单位:XXXXXXXXXXXX地址:XXXXXXXXXXXX试验负责人:XXX:xxxxxxxxxxx E-mail: xxxxxxxxxxxxx临床监查员:XXX:xxxxxxxxxxx E-mail: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E-mail:xxxxxxxxxxx临床研究组长单位:XXXXXXXXXXXXXX地址:XXXXXXXXXXXX试验负责人:XXXX:电话:xxxxxxxxx E-mail:xxxxxxxxxxx参加单位:XXXXXXXXXXX 试验负责人:XXXXXXXXXXXXXXXXX 试验负责人:XXXXXXXXXXXXXXXXX 试验负责人:XXXXXX5. 试验设计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设计。

实验设计实施方案格式范文

实验设计实施方案格式范文

实验设计实施方案格式范文实验设计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手段,那么应该如何策划实验设计实施方案呢?现在就带大家了解关于实验设计的一些实施方案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实验设计方案范文篇一一、研究问题: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作用二、实验处理:对比性实验:普通班与实验班的对比等组实验:普通班与实验班的对比三、实验变量1、实验自变量X=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使用2、实验因变量Y1=获取信息的能力Y2=合作学习的能力Y3=对信息评价的能力Y4=反省认知的能力Y5=自我评价的能力3、干扰变量及其控制干扰变量:(1)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和技术水平的不同(2)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任务的设计、使用的合理性与正确性。

(3)学生与他能力的变化发展对这五种能力的影响。

干扰变量的控制:(1)为了确保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是由于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使用的作用而不是其它因素的作用,本实验研究过程中采用等组对比实验。

(2)为避免由于任务驱动教学中任务的设计不合理而对实验效果产生影响,在进行实验前应由教学设计专家、学科带头教师和学生对设计的任务的合理性进行论证,布尔什确保任务的合理性。

(3)为降低其它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先对学生的确基本学习能力、信息素养和计算机技术水平等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其它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所产生的效果作预测分析,最终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时加以考虑并予以排除。

四、试验程序设计1、实验假设(1)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2)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3)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对信息评价的能力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4)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反省认知的能力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5)任务驱动教学法对自我评价的能力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2、实验对象在附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选取高二(3)、(4)班和第二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选取高二(2)、(5)班为实验对象;附中高二(3)班和第二中学高二(2)为实验组,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附中高二(4)班和第二中学高二(5)班为控制班,教学中不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实验实施前对学生能力进行前测,确认两班同学在这三个方面的能力相当,视为等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方案一.【实验题目】:土壤中细菌的分离纯化实验二.【实验设计思想】:细菌是具有很高实用价值的一类微生物, 世界各国对其研究与资源开发极为重视. 目前, 国内有关细菌的区系调查及资源开发虽然有一些报道, 但对不同作物根际细菌的研究很少. 甘肃天水麦积山海拔1742m , 属黄土高原潮湿区, 植物生长土壤区有机质含量丰富,本次实验将以该地区的落叶松、马尾松、白岩松、野豌豆等作物生长地区的土壤为材料, 分离鉴定其中的细菌, 探讨不同作物根际土壤中细菌分布数量及种类的差异, 并且分析每一种菌种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最后以此为依据来推断麦积山大片地区内土壤中微生物的分布丰富情况和它们对植物生长作出的巨大贡献.三.【实验目的】:1.学会培养基最基本的制备方法。

2.学会最基本的微生物灭菌、接种等基本操作过程。

2.掌握最基本的分离、纯化微生物的一系列操作操作。

四.【试验方法】:取天水麦积山不同植物根部的土壤作为土样,通过对其土壤中微生物的一系列培养、分离、筛选最终分离出细菌得菌株,并稀释平板菌落计数法进行数量测定四.实验原理:1.菌种来源:由于各种细菌对营养物质需求不同,在不同地方采样对选取所要的细菌含量和其它杂菌含量的多少直接有关,所以选择微生物含量有可能丰富的土壤(天水麦积山植物根区)中采样。

2.培养基的选取:为了使所要的细菌能很好的生长,其它微生物生长受到一定的抑制,要用选择培养基。

还要把细菌与其他微生物相区别,还要用鉴别培养基。

为了达到既是选择培养基又是鉴别培养基,选取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3.培养及分离纯化:通过涂布培养法、平板划线法等方法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4.保藏:通过分离纯化得到的菌种,接种与斜面培养基上,到一定时间后进行传代培养保藏,使其不死亡、减少突变所引起的生物学性状的改变。

5.通过形态与染色鉴定:由于各种微生物有其特定的菌落形态特征和单细胞形态特征,可通过这些形态进行鉴定。

还由于细胞壁组成不同可进行鉴别染色法进行鉴定,也可用产生不产生芽孢进行芽孢染色。

通过以上方法可对所分离纯化的菌种进行初步的鉴定。

6.通过生理生化反应进行鉴定:各种微生物在代谢类型上表现了很大的差异,如表现在对对大分子糖类和蛋白质的分解能力,以及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的不同,反映出他们有不同的酶系。

我们在实验室允许的条件下做了糖类发酵与氧化、是否能产生过氧化氢酶以及是否含有细胞色素氧化酶等生理生化试验,进行再次鉴定。

五【.实验材料】:1.器材:玻璃烧杯、天平、搪瓷烧杯、三角瓶、量筒、漏斗、试管、培养皿、吸管、培养基分装器、电炉、接种环、移液枪、PH试纸(PH5.4—9)、牛角匙、牛皮纸、棉花、纱绳、高压蒸汽灭菌锅等。

2.牛肉膏、蛋白胨、NaCl、1mol/LNaCl、1mol/LHCl。

六.实验步骤:1.配置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1).配方及其配量:注:PH7.2—7.4,每份如此,根据需要可改变量进行配置。

(2).称取药品:按培养及配方与配量分别称取药品,取少于总量的水于烧杯中,将各个培养及成分(琼脂除外)逐一加入水中待溶。

(3).加热溶解:将玻璃被放在石棉网上(搪瓷烧杯可直接用文火加热),用文火加热并不断搅拌,促使各药品快速溶解,然后补充水分之所需培养基的量。

(4)调节PH值:初配好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液是微酸性的,故需用1mol/LNaOH 调PH至7.2-7.4。

为避免调解时过碱,应缓慢加入NaOH液,即要边滴加NaOH边搅匀培养液,然后用PH试纸侧其酸碱度值。

检测培养基的 pH,若 pH 偏酸,可滴加 1mol/L NaOH,边加边搅拌,并随时用 pH 试纸检测,直至达到所需 pH 范围。

若偏碱,则用1mol/LHCl 进行调节。

pH 的调节通常放在加琼脂之前。

应注意 pH 值不要调过头,以免回调而影响培养基内各离子的浓度.(5).过滤:液体培养基可用滤纸过滤,固体培养基可用 4 层纱布趁热过滤,以利结果的观察。

但是供一般使用的培养基.此步可省略(6)分装:披实验要求,可将配制的培养基分装入试管或三角瓶内。

分装时可用三角漏斗以免使培养基沾在管口或瓶口上面造成污染。

分装量:固体培养基约为试管高度的 1/5,灭菌后制成斜面。

分装入三角瓶内以不超过其容积内一半为宜。

半固体培养基以试管高度的 1/4 为宜.灭菌后垂直待凝。

(7). 加棉塞试管口和三角瓶口塞上用普通棉花(非脱脂棉)制作的棉塞,棉塞的形状、大小和松紧度要合适,四周紧贴管壁,不留缝隙,才能起到防止杂菌侵入和有利透气的作用。

要使棉塞总长约 3/5 塞人试管口或瓶口内,以防棉塞脱落。

有些微生物需要更好的透气,则可用 8 层纱布制成通气塞。

有时也可用试管帽或塑料盖代替棉塞。

(8)包扎:加塞后,将三角瓶的棉塞外包一层牛皮纸或双层报纸,以防灭菌时冷凝水沾湿棉塞。

若培养基分装于试管中,则应先把试管扎成捆后,再于棉塞外包—层牛皮纸。

然后用记号笔注明培养基名称、组别、日期。

(9)灭菌:将上述培养基于 121℃湿热灭菌 20min。

如因特殊情况没能及时灭菌,则应放人冰箱内暂时保存.(10).摆斜面灭菌后,待培养基冷却至50—60℃,然后制斜面,则需趁热将试管口端搁在一根长木条上,并调整斜度,使斜面长度不超过试管总长的一半. (11).无菌检查:将灭菌的培养基放入37℃温箱中培养24-48h, 无菌生长时可以使用,或放置在冰箱或清洁的橱内,备用.2.配置无菌生理盐水:称0.85g NaCl至盛有100ml蒸馏水的三角瓶中,塞上棉塞,塞外包上一层牛皮纸,至加压蒸汽灭菌锅内在121℃下灭菌20min即为无菌生理盐水。

3 取样并制备土壤稀释液:(1).土壤前处理; 取出采集的土样,去除其中较大的杂质,将其撵碎、撵细待用。

(2)制土液:称出10克于带有无菌玻璃珠的250ml锥形瓶中,用已灭菌的量筒量取90ml无菌水溶解,振摇约20分钟,使土样与水充分混匀。

点燃酒精灯在火焰附近,用无菌移液枪从中吸取1ml土壤悬液加入盛有9ml 无菌水的大试管中充分混匀,然后用无菌移液枪从此试管中吸取1ml加入另一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混合均匀,以此类推制成10-1 、10-2、10-3、10-4、10-5、10-6 不同稀释度的土壤溶液。

4 .涂布接种:将上述 9个平板分别贴上标签10-4、10-5、10-6各三个,然后用无菌移液枪分别由10-4、10-5、10-6 三管土壤稀释液中各吸取0.1ml对号放入已写好稀释度的平板中,用无菌玻璃涂棒在培养基表面轻轻的涂布均匀,室温下静置5到10分钟,使菌液吸附进培养基。

【注意:所有的接种工作必须在无菌室里面进行,在接种之前必须先进行灭菌】5.培养。

30摄氏度恒温室中培养3天6 .观察并进一步分离纯化。

观察菌落特征,并记录。

再倒两个平板。

点燃的酒精灯附近,从稀释度合适的培养平板上挑取带有溶磷圈的菌落,在新制的平板上划线分离,30摄氏度恒温室中培养3天7.斜面培养放置斜面。

挑取单个菌落接种到3个斜面上培养。

置于28~30℃恒温箱中培养72h.与此同时,用单菌落进行以下鉴定试验革兰氏染色1.1 涂片常规涂片法1.2 初染滴加结晶紫(以刚好将菌膜覆盖为宜)于涂片上,染色1~2min ,倾去染色液,细水冲洗至洗出液为无色。

1.3媒染用碘液媒染约l min ,水洗。

1.4 脱色用滤纸吸去玻片上的残水,将玻片倾斜,在白色背景下,用滴管流加95%的乙醇脱色,直至流出的乙醇无紫色时,立即水洗,终止脱色,干燥。

1.5 复染在涂片上滴加番红液复染约2~3min ,水洗,然后用吸水纸吸干。

1.6 镜检干燥后,用油镜观察。

判断两种菌体染色反应性。

菌体被染成蓝紫色的是革兰氏阳性菌(G+),被染成红色的为革兰氏阴性菌(G-)。

1.7 清洁显微镜。

先用擦镜纸擦去镜头上的油,然后再用擦镜纸沾取少许二甲苯擦去镜头上的残留油迹,最后用擦镜纸擦去残留的二甲苯。

芽孢染色(1)将培养的菌,作涂片、干燥、固定。

(2)滴加3—5滴孔雀绿染液于已固定的涂片上。

(3)用木夹夹住载玻片在火焰上加热,使染液冒蒸汽但勿沸腾,切忌使染液蒸干,必要时可添加少许染液。

加热时间从染液冒蒸汽时开始计算约4—5分钟。

这一步也可不加热,改用饱和的孔雀绿水溶液(约7.6%)染10分钟。

(4)倾去染液,待玻片冷却后水洗至孔雀绿不再褪色为止。

(5)用番红水溶液复染1分钟,水洗。

(6)待干燥后,置油镜观察,七.计数:常用的有平板菌落计数法,是根据每个活的细菌能长出一个菌落的原理设计的。

取一定容量的菌悬液,作一系列的倍比稀释,然后将定量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根据培养出的菌落数,可算出培养物中的活菌数。

此法灵敏度高,是一种检测污染活菌数的方法,也是目前国际上许多国家所采用的方法。

使用该法应注意:①一般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过多或过少均不准确;②为了防止菌落蔓延,影响计数,可在培养基中加入O.001%2,3,5一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③本法限用于形成菌落的微生物另活菌计数法,其原理是每个活细菌在适宜的培养基和良好的生长条件下可以通过生长形成菌落。

将待测样品经一系列 10 倍稀释,然后选择三个稀释度的菌液,分别取 0.2ml 放入无菌平皿,再倒入适量的已熔化并冷至 45 ℃左右的培养基,与菌液混匀,冷却、待凝固后,放入适宜温度的培养箱或温室培养,长出菌落后,计数,按下面公式计算出原菌液的含菌数:每毫升原菌液活菌数=同一稀释度三个以上重复平皿菌落平均数×稀释倍数× 5此法还可以将稀释的菌液取 0.2m 1 加到已制备好的平板上,然后用无菌涂棒将菌液涂布整个平板表面,放入适宜温度下培养,计算菌落数,再按上公式计算出每毫升原菌液的所含活菌总数。

七.实验结果….(等待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