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材料课后答案参考
《服装材料》答案(1-4章)

2012年周口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测评服装材料(1-4章)答案一、填空。
1、人造纤维合成纤维2、纺织纤维3、右右手S4、纯纺织物混纺织物交织物5、经编针织物纬编针织物6、羊毛7、塑性8、刚柔性9、一对牛角10、平纹布斜纹布缎纹布棉织物平纹二、选择。
1~5:BCDCA,6~10:CADAA,11~15:BBCDA三、判断1~5:××√√×, 6~10:×√×√√四、名词解释1、纤维是指直径只有几微米到几十微米,长度是直径的千百倍以上具有一定柔韧性和强度的纤细物质,但不是所有的纤维都是纺织纤维。
2、纬平组织又称平针组织,是纬编针织物最简单的基本组织,是单面纬编针织物的原组织。
3、缎是采用桑蚕丝或人造为原来织成的缎纹织物,分为经面缎纹和纬面缎纹两种,一般经纱不加捻或少加捻。
4、人造毛皮是指采用机织、针织或胶黏的方式,在织物表面形成长短不一的绒毛,具有接近天然毛皮的外观和服用性能的物质。
5、染色牢度是对色布、花布、色织布等有颜色织物的质量要求。
它是指有颜色的织物在阳光、皂洗、摩擦、汗渍、熨烫等外界条件作用下,保持自己原有色泽的程度。
6、线是指股线,是由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单纱并合起来再经过加捻而制成的,可分为双股线、三股线及多股线等。
五、简答1、混纺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短纤维混合纺成的纱。
混纺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原料资源,降低成本,综合几种纤维的优良性能,取长补短,增加花色品种。
2、织物风格:绒毛丰满细洁,混色均匀,手感柔软而富有弹性,悬垂性和保暖性均好,多以灰色为主。
应用:适宜制作春秋季各式服装,薄型的做衬衫和女裙等。
服装材料(填空、名词解释、解答题)

1服装材料分为面料和辅料两大类2服装的功能划为:遮羞功能,实用功能,装饰与标识功能。
3化学纤维:以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物质为原料,经化学制造和机械加工而得到的纤维称为化学纤维,简称化纤。
4异性纤维:用异性喷丝孔纺制的非圆形截面或具有空心的合成纤维。
5复合纤维: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不同成分或者不同性质的高聚物经符合纺丝制成的化学纤维8旦数:又称纤度,是9000米长度的纱线(或纤维)在公定回潮率的重量克数,一般用于天然和化纤长丝。
9纯纺织物:经纬向采用同种纤维的纯纺织物组成的织物10混纺织物:经纬向均采用同种混纺纱线组成的织物。
11棉型织物:用棉纤维或棉型化学纤维纯纺或混纺的织物12交织织物:经纬采用不同纤维的纱线或不同类型的纱线组成的织物1能。
14悬垂性:指织物在自然悬挂状态下,受自身重量及刚柔程度影响而表现的下垂特征15决定和影响织物服用性能的因素有哪些?1)纤维结构和性能2)纱线结构和性能3)织物组成结构4)生产工艺16针织面料具有特殊性能:1柔软性和透气性2延伸性和弹性3卷边性4拖散性5尺寸不稳定性6勾丝和起毛起球性16华大妮用精梳毛纱织制具有一定的防水性的紧密斜纹毛织物,经过防水整理可制作高档风雨衣。
21洗涤方法有干洗和水洗。
22最初产品都是长纤维后可根据需要切成各种类型短纤维的是(化学纤维)耐气候性居所有的纤维之首的是(晴纶)23体现服装革的外观质量是(皮革色泽)(皮革厚度)(皮革弹性)(皮革的伤残)24服用性能:指服装材料在穿着和使用过程中,为满足人体穿着所具备的性能。
25铜氨纤维主要是用(直接染料)染料印料的。
26复合材料:是指纺织品和其它化学材料,经涂熬或粘接而成的布料。
27属于絮类填料的是A(骆绒)B(丝棉)C(羽绒)D(棉絮)28由两根20号和30的单纱组成股线,其表示方式是(羊毛)29构成缎纹组织至少需要多少跟纱线(5根)30织物风格特征:是人的感觉器官对织物所做出的综合评价,它是织物所固一种受无理,生理和心理因素共同左右而得到的评价结果。
东华大学服装材料学习题库

《服装材料》习题一一、填空题1.服装的三要素()、()、() O2.服用纤维按照其来源,可以分为()和()两大类。
3.纤维的形态结构特征,主要指纤维的()、()和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横断面和纵截面形状、外观等。
4.()纤维断面形态特征为锯齿形,有皮芯结构。
5.羊毛纤维的粗细常以()来表示。
6.织物导热系数越(),其保暖性能越好。
7.公定回潮率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分别是()和() o8.市场上出售的服装常见带有“D.P.”或P.P.标记,代表()性能。
9.()纤维易出现“三口松弛”现象。
10.()纤维燃烧时有特殊的芬芳味,()纤维燃烧时有氨臭味,()纤维燃烧时有轻微的沥青味。
11.棉纤维可以在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处理。
12.世界上最早被人使用的纤维是()纤维,属于()纤维。
13.天然丝织物的主要原料为()与()。
14.棉纤维是()纤维,天丝是()纤维,粘胶是() 纤维。
15.经密很大、布面呈现菱形颗粒纹外观的织物为()织物。
16.常用服用化学纤维中强度最高的是()、耐磨性最好的是()、耐日光性最好的是()。
17.棉织物耐()不耐(),丝织物耐()不耐() o (酸或碱)18.常用的鉴别纤维的方法有()、()、()、 ()、()等。
19.按照组成纱线的纤维种类不同,可以将纱线分成三类,分别是( )、( )、( ) O20.影响纱线弯曲能力的主要因素有:()、()、()o21.描述纱粗细程度的细度指标有两种,分别是()、()o22.根据纱线的两个相邻截面相对旋转方向不同,有两种加捻方向,即()、()。
23.织物按其制成方法可分为()、()、()、() o24.经纱与纬纱的交叉点,称为()-25.原组织包括()、()、() o26.双结的织物组织是()组织。
27.织物染色方法主要分()和()两大类28.通过化学方法适当破坏羊毛表面的鳞片层,或者在纤维表面沉积一层聚合物(树脂),前者称为)防毡缩整理,后者称为()防毡缩整理。
服装材料绪论.答案共41页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END
服装材料学试题与答案

上海市东华大学(答案要注明各个要点的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24分)(1)公定回潮率:指相对湿度为65%±2%、温度20℃±2℃条件下纤维的吸湿性。
(2)热定型:主要针对合纤及其混纺织物,将织物经高温加热一定时间,然后以适当速度冷却的过程。
目的是保持织物尺寸稳定。
(3)丝光处理:通常指棉、麻织物在一定张力下,用浓碱溶液处理的加工过程。
经过丝光处理的棉、 麻织物强力、柔软性、光泽、可染性、吸水性等都会得到一定程度提高。
(4)织物热湿舒适性:织物隔热性、透气性、吸湿性、透湿性、透水性、保水性、润湿性等统称为热 湿舒适性。
(5)织物悬垂性:当支撑物处于静止状态时,织物由于重力的作用,在自然悬垂状态下呈波浪屈曲的 特性。
(6)织物风格:包括织物的触觉风格(软与硬、厚与薄、光滑与粗糙、弹性好坏等)和视觉风格(肌理、颜色、图案、光泽等)。
(7)涂层整理:在织物表面的单面或双面均匀的涂上一薄层(或多层)具有不同功能的高分子化合物等涂层剂,从而得到不同色彩的外观或特殊功能的产品。
(8)织物成衣加工性能:指面料在服装加工中形成优良的服装外观的难易程度。
它是织物的多种物理力学性能在服装加工中的综合表现。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 棉 , 麻 , 动物毛 , 蚕丝 。
2. 线密度(tex)、 旦数(D) , 公定支数(Nm)、英制支数(N e)。
3. 水洗或干洗色牢度,摩擦色牢度,汗渍色牢度,熨烫色牢度,日晒色牢度。
4. 涤纶 , 锦纶 , 腈纶 , 丙纶 , 维纶 , 氨纶 , 氯纶 。
5. 桑蚕丝 , 粘胶人丝 , 涤纶6. 进口精纺羊毛 , 12公支 。
7. 75D 锦纶长丝 , 21S 棉纱 , 56根/CM , 24根/CM 。
8. 云锦 , 宋锦 , 蜀锦 。
三、简答题(每个4分,共16分)1. 经针织物与纬编针织物的区别?经编针织物:采用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沿着“经向”同时在经编机的织针上成圈串套而成。
《服装材料学》习题集

《服装材料学》习题绪论1、服装材料流行趋势如何第一章服装用纤维原料1.检查你的衣柜,说出10种不同类型服装所用的纤维成份,并评述使用这些纤维成份的原因及优点。
2.查阅资料,了解当前有哪些新型纤维材料已投入了市场,价格和服用性能如何?3.用于服装的纤维有那些?它们是怎样分类的?并请说出化学纤维的学名及商品名,及英文缩写。
4.列出化学纤维主要服用性能的优劣顺序,并简述原因。
5.列出每一种化学纤维最突出的性能。
6.纤维鉴别方法有多少种?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准确,容易掌握,使用范围广。
7、解释服装用纤维的三个结构8、各种纤维的英文名称和合成纤维的学名及英文简写9、解释棉纤维的丝光处理10、苎麻纤维的性能和亚麻纤维的性能有何不同?11、羊毛纤维为何适合做冬季服装?12、列出除羊毛之外的五种毛纤维毛纤维13、丝纤维有哪些种类?14、写出涤、锦、晴、丙、维、氯、氨纶纤维各自最突出的性能15、将纤维服用性能列表16、熟记四种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的回潮率、热传导率及体积质量17、什么叫极限氧指数?18、羊毛纤维为什么会产生缩绒?19、写出你知道的四种人造纤维素纤维20、将纤维服用性能列表22、纤维鉴别方法有哪几种,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的第二章服装用的纱线1.解释下列名词或术语:解释其定义,表示方法及与服装的关系。
(1)纱线公制支数(2)纱线英制支数(3)纱线旦数(4)纱线捻度与捻向(5)线密度(6)公定回潮率2.调查市场上有哪些毛线(包括原料,粗细等),有哪些新产品?3.收集使用花式纱线,变形纱,芯纱及其他花式纱线织成的织物,其外观,手感有何特征?4.解释下列纱、线的意义a.60(Nm)/2b.20TexΧ2c.5Χ50Dd.150DΧ30F5.花式线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个起什么作用?6.写出10种你所知道的花式线的名称7、纱线的捻度定义。
纱线捻向在织物外观设计时能起哪些作用?8、写出10种各类纱线的名称9、纱线的细度指标有哪些?熟记股线和复丝的表示方法和细度指标的换算方法10、什么叫包芯纱?什么叫包缠纱?11、什么叫变形纱?变形纱改善了原纱的哪些性质?12、纱线粗细比较的方法第三章服装用织物1.解释下列术语并说明它们与服装的关系:(1)织物组织(2)织物密度2.试说明下列各对织物的区别:(1)人造纤维织物与合成纤维织物(2)长丝织物与短纤维织物(3)梭织物与针织物(4)普梳棉布与精梳棉布(5)精纺呢绒与粗纺呢绒(6)混纺织物与交织物(7)平布与府绸(8)哔叽与华达呢(9)织锦缎于古香缎(10)乔其丝绒与金丝绒3.市场调查并收集10个中外名牌服装的示明标注,并分析它们的面料特点(包括款式,原料,组织,手感,风格等)4.表示织物性能的指标有哪些?它们对服装有何影响?如何通过织物性能反映织物风格.5.收集10个布样或找出你的5件服装,用已学过的服装材料知识,对它们作全面的介绍和描述.6.熟悉并掌握用燃烧法鉴别服装用的原料.7.机织物的基本组织有哪些?8. a. 下图是什么组织写出其名称.b. 从下图中你能得到这个组织的哪些信息.9.纬偏针织物的基本组织有哪些?8.棉毛布是什么组织编织的?9.天然纤维织物中平纹组织织物有哪些,其区别是什么?10.毛织物中花呢(精纺)是怎样定义的?11.写出15个描述织物风格的名词.12.解释毛涤花呢织物的含义与纯涤、纯毛花呢的服用性能的区别.13.查阅纺织服装近5年相关杂志,了解目前新型服装材料现状。
服装材料学答案要点

一、填空题织物分类:机织物、针织物及无纺布织物。
皮革的鞣制方法:铬鞣法、铬一铝鞣法、醛鞣法、油鞣法、干鞣法短纤维纱线的纺制过程:开松除杂、分梳(精梳、普梳)、并条、粗纱、细纱、合股纱线纤维的鉴别方法:手感目测法、燃烧法、显微镜法、溶解法、着色法、熔点法和系统鉴别法等。
服装熨烫的作用和工艺条件是:熨烫的作用是使服装平整、挺括、折线分明,合身而有立体感,工艺条件是温度、湿度、压力和时间。
服装制品在保管过程中的质量变化:霉烂、发脆、变色、虫蛀机织物的原组织结构:平纹组织、斜纹组织及缎纹组织织物的一般整理:定形整理、手感整理、外观整理服装辅料的种类:里料、衬料、填料、线带类材料、紧扣材料、装饰材料、商标及标志。
影响服装的服用性能的因素:1.纤维种类2.纱线结构3.织物结构4.加工方法5.服装辅料6.维护和保管化学纤维的纺丝方法有:熔融法(涤纶、锦纶、丙纶)、湿法(腈纶、粘胶纤维、维纶)、干法(氨纶)织物染色的三个基本过程:吸附、扩散、固着天然毛皮的分类:小毛细皮、大毛细皮、粗毛皮、杂毛皮二、概念题纤维:直径在数微米至数十微米范围内,长度比直径大几十倍甚至几千倍以上的物质。
纺织纤维:直径在数微米到数十微米,长度在数十毫米以上,长度比直径大千百倍,具有一定的强度、可挠曲性和服用性能的纤细物质差别化纤维:在原来纤维原料的基础上进行物理或化学改性处理,使性状上获得一定程度的改善,主要指非常规涤纶纤维。
膨体纱线:是利用高收缩腈纶和常规腈纶纤维相混合纺纱,再经汽蒸或水煮,使高收缩纤维产生收缩,常规纤维随之卷曲,整个纱线呈膨松状态。
回潮率•W= G-G0 /G0 ×100%••式中:W—回潮率(%)•G—纤维湿重(g)•G0—纤维干重(g)机织物:由纵、横排列的两组纱线按一定的规律上下交织而成的织物。
针织物:由一根或若干根纱线沿纬向或经向弯成线圈,再由线圈相互穿套而成。
电力纺织物及其风格:经纬都是平丝,平纹组织结构;外观风格:平整、光亮双绉织物及其风格:经丝:平丝;纬丝:二左二右强捻;组织:平纹外观风格:细微的绉效应,有隐约条纹,富有弹性乔其织物及其风格:经丝:二左二右强捻;纬丝:二左二右强捻;平纹组织;外观风格:经纬线同时随机扭曲,绉效应强烈,手感较为硬挺顺纡织物及其风格:经丝:平丝;纬丝:单向强捻;组织:平纹外观风格:较强烈的直绉效应,弹性很好府绸织物及其风格:经密大于纬密,一般比例为2:1或5:3。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服装材料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判断题】(1 分)狭义的服装,是指穿在人体身上的各式各样的衣服。
()A.对B.错2【判断题】(1 分)广义的服装,是指覆盖包裹人体大多数部位的物体总称。
()A.对3【判断题】(1 分)纺织制品是通过纺和织的工序,形成的人工制品,称为纺织品。
()A.对B.错4【单选题】(1 分)较晚发展起来的服装材料是哪个?()A. 尼龙B.人造棉C.丝绸5【单选题】(1 分)面料的特点是()A. 指服装内外层材料B. 服装的部分材料C. 体现服装主体特征6【判断题】(1 分)新型服装面料的推陈出新,成为开拓国际化流行趋势的主要力量。
()A.对B.错【多选题】(1 分)服装设计三要素()色彩B.面料C.款式【判断题】(1 分)木质、贝壳、橡胶和骨质制品也是服装材料。
()A.B.9【单选题】(1 分)服装的的主要功能有()A.保护、审美和社会性B.保护和防护C.社会和生活10【单选题】(1 分)中国唐宋时期的主要服装材料包括()两大类A.麻和尼龙棉和麻C.面料和辅料D.麻和丝第二章测试1【判断题】(1 分)以天然的或合成的高聚合物为原料,经过化学方法加工制造出来的纤维称为化学纤维。
()A.错B.对2【单选题】(1 分)以下属于天然纤维的是哪一个?()A.动物纤维B. 合成纤维C. 碳素纤维3【判断题】(1 分)天丝是天然蚕丝()A.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装材料课后答案参考一、简述周代帝王冕服的构成。
从孔子“服周之冕”而言,可认为后代以周代冕服为标准服制内容。
周代帝王冕服的大致构成形式简单的说,冕服包括冕冠、上衣下裳、腰间束带、前系蔽膝,足登舃屦。
1,冕冠:其板为綖板。
戴在头上,以笄沿两孔穿发髻固定,两边各垂一珠,叫充耳。
2,衣裳:冕服以玄上衣、朱色下裳,上下绘有章纹。
上衣绣有六章:日月星辰(照临)山(稳重)龙(应变)华虫(华丽)下裳绣有六章:宗彝(忠孝)藻(洁净)火(光明)粉米(滋养)黼黻(明辨)3,蔽膝:原为遮挡腹与生殖部位,后逐渐成为礼服的组成部分,再以后则纯为保持贵者的尊严。
4,舃屦:着冕服,足登舃屦,诸侯与王同用赤舃。
三等之中,赤舃为上,下为白、黑舃。
礼服名目繁多,除衮冕之外,还有氅冕等。
冕服制度经西周大备以来,历代帝王有增有减,直至与封建王朝一起退出历史舞台。
二、简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原因。
胡服骑射即改革中原传统的上衣下裳、宽袍大袖的衣冠制度和车站体制。
为对付北方的匈奴骑兵,从双方作战经验下发现匈奴人制胜的原因是大批量的使用骑兵,无论冲击力还是攻击性都是极强,匈奴人衣着简便非常适合骑兵作战。
中原各国的衣冠,上衣下裳,宽袍大袖,这种装束适于中原席地而坐的习惯,在战场上对于飞腾的乘骑,就显笨重,极为不便,不适合作战。
赵国迫切需要建立一支骑兵,而服装改革却是重中之重,这就是改革的主要原因。
三、简述秦汉时期男子首服的形制与用途。
一)冠:①冕冠,俗称“天平冠”,这时的冕冠“皆广七寸,长尺二寸,前圆后方,朱绿里,玄上,前垂四寸,后垂三寸,系白玉珠为十二旒,以其绶彩色为组缨。
三公诸侯七旒,青玉为珠;卿大夫五旒,黑玉为珠。
”②长冠,长沙马王堆汉墓中有木佣戴之,多为宦官,侍者用。
但贵族祭祀祖宗庙时也戴。
因汉高祖曾以竹皮为长冠,因此也被称为“高祖冠”或“刘氏冠”。
③武冠,武将所戴之冠,加貂尾者为“赵惠文”冠,加鹘尾者叫鹘冠。
原为胡人装束,后延至唐宋,一直为武将所用。
④法冠,也叫獬豸冠,为执法官戴用。
⑤梁冠:也叫进贤冠,为文官用。
实际上,远游冠与通天冠均为梁冠之属。
单分有一梁冠至八梁冠等大同小异的冠式。
二)巾与帻:帻:即是包发巾的一种,秦汉时不分贵贱均可戴用,戴冠者衬冠下,庶民则可单着之。
其形似便帽,多平顶的,称“平巾帻”,有屋顶状的,叫“介帻”。
汉代官员戴冠,冠下为衬帻,并根据品级或职务不同有所区别。
文官的进贤冠要配介帻,而武官戴的武弁大冠则要佩平巾帻。
“卑贱执事”们只能戴帻则而不能戴冠。
巾:秦汉时男子头上戴巾,主要有两种:①葛巾:用葛布制成,单夹皆用本色绢,后有两带垂下,为士庶男子用。
②缣巾:因用整幅细绢做成,又叫“幅巾”。
通常以缣帛为之。
四、简述秦汉时期女子襦裙的穿着方式。
襦是一种短衣,长至腰间,穿时下身佩裙这是与深衣上下连属所不同的另一种形制,及上衣下裳。
汉裙多以素绢四幅,连接拼和,上窄下宽,一般不施边缘,裙腰用绢条,两端缝有系带。
后汉书等记载基本上可信。
五、简述“褒衣博带”服饰风格形成的原因。
这是魏晋时期文人衣服趋势1,一方面由于连年战乱,政治动荡,政权更换频繁使得没有一个统一的服饰制度约束人们的着装。
2,思想意识上,腐朽的经学束缚被冲破,产生了玄学,它促进逻辑思辨的发展和理论探索的自空气。
3,政治上的失意使得许多文人选择逃避现实,提倡人性对自然的回归。
因此褒衣博带成为这一时期主要的服饰风格,其中尤以文人雅士最为喜好。
他们还蔑视朝廷、不入仕途为潇洒超脱之举。
表现在装束上,则是坦胸露臂,批发跣足,以示不拘礼法。
六、简述北方游牧民族的主要服装特色。
北方民族,泛指五胡之地的少数民族。
他们素以游牧、狩猎为生,因此其服式要便于骑马奔跑并利于弯弓搭箭,以致使得其服饰之便利形成一大特点。
春秋战国时,赵武灵王引进的胡服,即为这种短衣长裤形式。
魏晋南北朝时期,最典型意义的服装为裤褶和裲裆。
七、简述唐代女子着男装风尚。
女着男装,即女子全身效仿男子装束,成为唐代女子服饰的一大特点。
古语有曰“男女不通衣裳”。
在封建社会女子着男装,会被认为不守妇道,而在唐朝“女扮男装”的装扮形式成为一种时尚装扮。
男装先是由贵族和宫女们所穿着,后渐渐传入民间,为大多数女性所喜爱,女着男装蔚然成风。
在气氛非常宽松的唐代,着男装成为公开化、生活化和普通化的生活着装方式。
这一特点体现了唐代独有的服饰审美心态—平等、宽容与开放。
这是对封建服饰礼制的一个巨大挑战。
八、简述唐代女子襦服裙穿着方式。
主要为上着短襦或衫,襦的裙腰提得极高至腋下,穿在裙子里面,后来裙腰提高至胸上,有些可以掩胸,上身仅着抹胸,可以不用穿襦,外直披纱罗衫。
下着裙,通常以多幅为主,色彩多为深红、绛紫、月青、草绿等。
佩披帛,加半臂,足登风头丝履或精编草履。
头上花髻,出门可戴幂li九、简述胡服的进一步的流行a唐代中外贸易文化交流发达,“丝绸之路”引来的不仅是“胡商”的会集。
也带来了异国的礼俗、服装、音乐和美术等,是一次空前的中外大交流大融合。
恰恰由于唐代国力强大,思想开放,无所畏惧的引进吸收各国文化,表现了唐代的博大胸怀和民族自信心。
b真正出现大幅度的流行胡服、胡妆在唐中期。
《唐书五行志》:“天宝初,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
”沈从文先生认为此风气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受高昌、回鹘文化影响,女子多带尖锥形浑脱帽,穿翻领小袖长袍,领袖间用锦绣缘饰,钿镂带,条纹毛织物小口袴,软锦绣空靴。
c到中唐以后这种“胡服”风降温,女子装束受吐蕃影响较大,重点在于头部发式和面部化妆,蛮鬟椎髻,八字低颦,赭黄涂脸,乌膏注唇的“囚装”、“啼装”、“泪装”皆属此类,衣着方面因尚宽博反而体现不出鲜明的胡服特征。
但“胡服”在初、盛唐的广泛流行。
说明汉族文化同样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精华。
对异族服饰,唐政府兼收并蓄,对丰富和发展我民族服饰文化起到重要影响,这也是中国服装史上又一次重要的服饰变革。
初唐到盛唐间,北方游牧民族(当时称其为胡人)与中原交往甚多,对唐代服饰影响极大。
随胡人而来的胡服文化令唐代妇女耳目一新。
于是,一阵胡服热席卷大唐,其饰品也最具异邦色彩。
胡服中最为妇女喜好的是羃篱、帏帽、回鹘装、胡帽和靴。
幕篱和帷帽都是为妇女出行时,为了遮蔽脸容,不让路人窥视而设计的帽子。
回鹘装的特点是翻折领连衣窄袖长裙,衣身宽大,下长曳地,腰际束带。
回鹘装的造型,与现代西方某些大翻领宽松式连衣裙款式相似,是古代综合希腊、波斯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产物。
唐代仕女图和文物考古所出土的穿着胡服的唐人俑与胡人佣,以及看《武则天秘史》和《唐宫美人天下》里皇帝和武媚娘打马球,都可看出唐代女子喜欢胡服,就连唐代一些古诗句,如元稹诗曰:“女为胡服学胡装,伎进胡音物胡乐……”等无不体现了这一服饰习俗。
上至王宫贵族,下至民间妇女无所不好,形成了这一时期的服饰审美心态。
隋末唐初至盛唐时期,妇女着男装或胡服是封建社会兴盛时期服饰的一大特点,女着男装和穿胡服是同时流行的,有时互相影响,或者交杂著于一身。
十、简述宋代首服的种类与形制。
帽:一般是头戴乌纱帽,这种帽式在隋唐即以出现,大业年令,五品以上通服朱紫,是以乌纱帽被废,贵贱通服这上巾。
幞头:一是平脚幞头,方形,背后左右两侧伸出一角,用铁丝、琴弦为骨,初时较短,后逐渐伸展加长(防止官员上朝时交头接耳)。
二是软脚幞头,圆顶,为非官方场合或不同阶层人戴用幅巾:在宋时重新流行。
当官员幞头逐渐演变成帽子时,庶人已多不戴,一般文人、儒生以裹巾为雅因可随意裹成各式,于是形成以人物、景物等命名的各种幅巾。
十一、简述明代官服的等级观念。
⑴.朝服以袍衫为尚,头戴梁冠,着云头屡,佩绶,笏板等。
⑵补子的区别:文官主要是绣禽鸟,武官主要绣兽,因等级的不同补子的禽鸟和兽的等级也不相同。
⑶服装纹样的区别:一、二、三品官服织云纹样,四品以下不用问样,用蓝青色镶边。
⑷冠的区别:冠服主要以铁丝为框,外蒙乌纱,冠后树立两翅,为之忠婧冠。
三品以上用金线缘边,四品以下不用金。
十三、简述明代女子服装的审美倾向。
明代女子服饰背后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对服饰在具体形制、色彩、用途等方面都有深远的的影响。
明朝女子服饰继承中国前朝服饰的特点,并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十二、简述清代满族男子的主要服装款式。
清代男子以袍、褂、袄、衫、裤为主,一律改宽衣大袖而为窄袖筒身,衣襟以纽扣系之代替了汉族惯用的绸带,领口变化较多,但无领子,再另加领衣。
十三、何为改良旗袍?它是如何演变而来的。
旗袍一般式样为:直领,右开大襟,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侧开叉,并有长短袖之分,旗袍上装饰最精巧的要算花边。
清初镶边较狭,颜色较素。
至清末衣缘越来越阔,花边也越滚越多,从三镶三滚、五镶五滚,发展到“十八镶滚”。
还有在衣襟及下摆处用不同的珠宝,盘制成各种花样。
或挖空花边,镶上各种图案。
这类衣服,由于服饰太盛,穿在外边几乎看不清原来的质地。
20年代初,普及到满汉两族女子,袖口窄小,边缘渐窄。
20年代末由于受外来文化影响,明显缩短长度,收紧腰身,至此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改良旗袍。
直到20年代末,中国妇女才领略到“曲线美”而改变其传统,将衣服裁制得称身适体。
先时兴高领,后又为低领,低到无可再低时,索性将领子取消,继而又高掩双腮。
袖子时而长过手腕,时而短及露肘,40年代时去掉袖子。
衣长时可及地,短时可至膝间。
并有衩口变化,开衩低时在膝中,开衩高时及胯下,50年代香港女演员等将开衩提高到胯间。
40年代时省去繁琐装饰,使之更加轻便适体,并逐渐形成特色。
绪论了解服装的概念、种类、功能、构成。
了解服装材料、服装面料、服装辅料它们之间的关系。
了解纺织产品的生产流程。
简述服装材料的发展趋势。
一、填空题:1服装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中_________、_________是服装最基本的功能。
2_________和________是服装最基本的特性。
3服装最早的实用功能是_________。
4服装的装饰功能体现在服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
5服装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要素构成的,其中________是最基本的要素。
6服装材料按其在服装中的用途分成________和_______两大类。
7服装材料主要是___________制品。
8服装材料有衣着用领域为主转向衣着用、_________和_________三大领域“鼎立”的局面。
9最早出现的服装材料是________和________。
10__________标志着人类脱离了“茹毛饮血”的原始时代,进入了文明社会。
二、选择题:1、纤维加工成纱线,必须通过______。
A.纺纱工程B.织造工程C.染整工程2、大约在公元前_______年,我国的“制丝”技术日趋成熟,其制品不仅盛行于当时的中国,远远销东南亚和欧洲,创造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