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

合集下载

高三第一次科目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有答案及解析)

高三第一次科目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有答案及解析)

高三第一次科目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面对安全生产问题,不可麻痹(bì)大意、心存侥幸,更不能敷衍(yǎn)搪塞、推卸责任,而应该积极防犯,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B.嫉(jí)恶如仇、自命不凡而又滑稽可笑的堂吉诃德,模仿真正的骑士锄强扶弱,虽然以失败告终,其形象却至今熠(yì)熠生辉。

C.有着混(hǔn)凝土式防守的意大利队倒在了世界杯大门口,让球迷潸然泪下,但相信有着深厚底蕴的“亚平宁雄鹰”终究会涅槃(pán)重生。

D.春风和煦,绿树成荫,树上栖着几只雀儿,湖上掠过一群白鹭,年轻恋人湖边徜(cháng)徉,白发伴侣相偎小憩(qī),这份悠闲正是西湖迷人之处。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字音和字形辨析。

A项,防犯——防范(防备,戒备);C 项,混(hǔn)凝土——hùn;D项,小憩(qī)——qì,是一个动词,指小小的休息一会儿;稍作休息。

近义词为休息,歇息,瞌睡,打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小题。

【甲】美学的基本概念、词汇很多来自日常语言,不免存在着多义性、隐喻性、含混性。

美学和文艺理论中的许多争论,主要就由此引发。

【乙】例如前些年十分热闹的关于形象思维的讨论便相当典型,争论了半天,“形象思维”这个词究竟是什么意思?它包含哪几种不同含义?却并没弄清楚。

【丙】但另一方面,也不必因噎废食,不必因语词概念的多义含混而取消美学的生存;正如并不因为审美艺术领域内突出的个性差异和主观自由,便根本否认研究它的可能一样。

事实上,尽管一直有各种怀疑和反对,迄今为止,并没有一种理论能够严格证实传统意义上的美学不能成立或不存在。

相反,从古到今,关于美、审美和艺术哲学性的探索、讨论和研究始终不绝如缕,许多时候还相当兴盛。

2. 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不免B. 引发C. 因噎废食D. 不绝如缕3.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 甲B. 乙C. 丙【答案】2. D 3. B【解析】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正确运用。

2024届新高考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4届新高考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4届新高考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中国先秦名辩学、古印度因明学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逻辑学并称世界逻辑三大源头。

一般来说,被尊为逻辑之父的是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制定了包括三段论逻辑在内的分析和评价论证的系统准则,19世纪以前,在逻辑学的研究特别是教学中,一直延续着这种“大逻辑”传统。

近代德国哲学家提出将数学方法融入逻辑学,英国数学家将传统形式逻辑学符号化、数学化,后来经过多位数学家的发展和完善,建立起现代数理逻辑学体系。

现代逻辑在取得辉煌成果的同时,却几乎丧失了逻辑最初的教导作用,即通过学习逻辑使人逻辑性增强、思维能力提高,表现在头脑清楚、说话有条理、能言善辩等方面,而这恰是逻辑学产生的初衷之一。

因此,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些逻辑学家提出要通过教育培养现代公民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能力。

一方面,现在的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更多、更新;另一方面,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有弱化的趋势。

教学生思考什么,是传授知识;教学生如何思考,则是培养思维能力,即能有效地理解、评价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这种能力就是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习逻辑,首先要从概念出发。

概念是思维形式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构成命题和推理的要素。

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基本逻辑特征。

概念的内涵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思维对象的特性或本质,外延是指具有概念的内涵所反映的那些特性或本质的具体思维对象。

就外延的含义来说,它是本质属性的对象,是概念的量的方面,说明概念反映了哪些事物,其范围程度及其所能达到的极限。

一个思维对象只有具备内涵所反映的全部特性或本质属性的时候,才属于该概念的外延。

例如,“商品”这个概念的内涵是为交换而生产的产品;外延是指古今中外的、各种性质的、各种用途的、在人们之间进行交换的产品。

材料二:中国诗词中,有许多作品巧妙运用谐音双关丰富了诗句内涵,而使诗词呈现出独特的艺术没,在这妙用中也有逻辑的身影。

2023-2024学年新高考高三上学期语文质量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新高考高三上学期语文质量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新高考高三上学期语文质量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日本茶道源于中国,但却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衍生出了抹茶道和煎茶道两种。

抹茶道源自中国唐宋年间盛行的点茶法,所采用的茶叶形式是末茶,可以将茶叶和汁液一起饮用,充分体会茶的口感。

而煎茶道则源自中国明朝“崇简去繁”的泡茶法。

抹茶道在日本经历了几代茶道大师的改良,已经成为日本茶道的主流和日本的文化国粹。

窗明几净的茶室,萦绕鼻端的花香和熏香,以及精工细作的美食,古朴典雅的茶具,充满仪式感的进茶过程……日本茶道文化用丰富的形式支撑着同一个精神,那就是“和、敬、清、寂”的茶道思想。

②茶道四谛中的“和”,代表的是和谐、和悦,它是支配整个茶道过程的精神。

和谐注重的是形式,而和悦则注重内在的情感。

在茶事过程中,触觉、味觉、视觉和听觉都有自己“和”的标准:一只好的茶碗不管外形如何,必须要有良好的手感,让客人在饮茶时不至于感到太凉、太重或者太轻,这种体验是人与物之间的“和”;而茶室之中的香气也不宜太过强烈、刺鼻,要轻柔散漫地弥漫在室内,这是人与环境之间的“和”;经过白色窗纸的过滤,投进茶室中的光线要轻柔,诱人冥想,这是光感与茶之间的“和”;当风从茶室外的老树上吹过,沙沙作响的树叶声和煮水的咕噜声和悦地交汇在一起,这是听觉上的“和”。

和谐的环境之美和参与者的人格之美交汇,在茶室之中奏响“和”的乐声,令人沉醉。

③“和”的最高境界是和而不同。

《论语·子路》中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这说明“和”中有不同,是君子之气。

而茶道之中的“和”,就在于志趣相投的人,谈论到各有所见的话题时,依旧能够保持差异。

日本茶道之中的“和”要求茶室中每个人都保持恰如其分的表现,周到的茶室安排,体贴入微的照顾,言谈举止和表情的和悦,如和风习习,令人舒畅。

④在日本茶道中,最能体现“敬”这一意念的,应该是茶汤之中的“一座建立”思想。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3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4分)(▲)A.脊.梁侪.辈济.济一堂光风霁.月B.悲怆.寒伧.沧.海桑田踉踉跄跄.C.采撷.楔.子锲.而不舍提纲挈.领D.禁.止觐.见噤.若寒蝉泾.渭分明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4分)(▲)A.秉.持/屏.除启碇./沉淀.物绮.丽/倚.马可待B.朔.风/溯.流祈祷./倒.春寒机杼./毁家纾.难C.拓.印/拖沓.甲胄./压轴.戏给.水/济.济一堂D.筵.席/垂涎.荟.萃/市侩.气诧.异/姹.紫嫣红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4分)(▲)A.诋.毁抵.挡刨根问底.砥.柱中流B.藩.篱蕃.息幡.然醒悟翻.江倒海C.蓓蕾.礌.石雷.霆万钧擂.鼓助威D.奴婢.裨.益稗.官野史髀.肉复生4.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4分)(1)历史其实无处不在。

在你我生活的城市里,每一幢由逝去时代留下的老建筑都是一页▲的活的史书。

(2)以“侃”、“凑”、“加”为核心的剧本写作模式肯定会破坏故事的思想性和整体性,剧中人物的情感和生命轨迹的展现也很难做到▲。

(3)试想一下,如果不是马云拜访王林的一张照片,使王林重回公众视野,那么,会不会有欣京报的记者去采访,以及引发接下来令人▲的问题呢?A. 触手可及水到渠成眼花缭乱B. 唾手可得水到渠成眼花缭乱C. 触手可及一以贯之目不暇接D. 唾手可得一以贯之目不暇接5.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人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4分)xx“世界末日”的玛雅预言▲,以致有些地方传言出现了耸人听闻的所谓末日现象。

但是2012年12月22日,大阳照样升起,地球并未像谣传那样瞬间毁灭,“世界末日”的谬论也就▲ 。

一切具有科学头脑的人们,应对这种无稽之谈▲,相信明天会更好。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模拟试卷附答案

高三语文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模拟试卷附答案

高三语文第一次质检试卷本试卷共4页,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铅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填到相应的位置,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铅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卷(共24分)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

(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锱.铢/辎.重召.见/沼.泽宽宥./保佑.叱咤./栅.栏B、湮.没/殷.红东莞./莞.尔愆.期/悭.吝桎梏./痼.疾C、涟漪./罗绮.信笺./缄.默甬.道/怂恿.赊.欠/奢.靡D、酣.畅/鼾.声邂.逅/松懈.福祉./扺.掌惬.意/怯.懦2、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这些个矛盾心态,显现出马英九以一个“外省族群”者的身份在台湾政坛立足的困难性,使得他在政治考量方面多了一份顾忌和如履薄冰....的心情。

B、离即将举行的奥运会的日子越来越近,筹备工作也越来越紧张,如何使运动员在赛场上创造佳绩,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美芹之献....,使运动员能够轻装上阵。

C、在人生的进程中,任何人都应该积极进取,不能满足已有的成绩,要有这山望着那山高.......的进取精神,不获全胜,决不罢休!D、冰雪灾害导致了许多动物直接冻死,仁化长江镇村民说,该村村民在山上找到了两只冻死的野猪、一头水鹿和其他的一些野兽,到目前为止,流传..下来的老虎或者豹子很少。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北京奥运会男子单打比赛结果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中国运动员林丹为此获得了此项比赛的冠军。

B、知道一大堆的影星、歌星,却不知道科学院的院士,这能怪孩子们吗?看看我们的媒体每天都在传播些什么吧。

福建省福州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福建省福州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福建省福州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
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阅读理解
1.短文主旨大意题:
选词填空后往往要求对全文进行概括总结,得知主旨要突出重要。

快速审题,找准题干,然后再找准材料(反复阅读材料)中涉及的次要信息,排除具体说“X”的选项。

答案:A
2.细节理解题:
追求细节,考验学生通过信息细节的理解,判断所给信息是否在原文中出现。

答案:A
3.推理判断题:
对于问题性质的变化要认真细致的推敲,根据文章中表述了什么,推什么。

一定要在问题上消灭得再好一些。

4.作者态度分析题:
高考中的人物态度分析题,答案只有三项:中性(基本不表达态度,信息主义),支持,不支持。

答案:B
5.优婚化分析题:
这种题通常要求比对选择适用的论题手段、文学语言(或者现代说话方式),代表词:运动途中比作”吴刚”词的方式。

求看词性、了解这种文化的作用和知道)
答案:D
二、完形填空
高考语言类的题不但要顾及浅劣的性质,而且重视涵盖知识,问题的提问锁定观察,根据文中所表达的知识及心里学,文章的体裁,这一切的协作要点上下文理解。

克服题干干预、读短文的情感干涉、单句或局部把握的“干涉”和逻辑思想用香写锋利的岛上、分析整个短文主体来解答题目。

三、语法填空
如果列出的是一类词,如名词,就立即想到从属关系的(瞧时间的连词)。

如果列出的是几类词,就立即扫行辨别上下文之间人,亲子关系中(从属时间)彼等之间的情感关系。

四、翻译填空
这种题目用到整句理解、长难愁句恰如其分地解疑,翻译的理解。

2024届新高考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

2024届新高考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

2024届新高考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人类文明史上最早的超新星记录发生在公元前14世纪,以当时的甲骨文刻划,该甲骨文记录的意思是有新的大星出现于天蝎座旁。

我国古人习惯于把这类突然极明亮地在天空出现一段时间然后又慢慢消失的星体形象地称为“客星”。

超新星爆发是银河系里最壮观的天象,是恒星演化到晚期所发生的最后一次爆发。

近二十多年来,在多次的国际会议中,各国学者相当频繁地提到了著名的中国超新星AD1054以及它的遗迹——蟹状星云,AD1054就是我国史籍中所记载出现于宋代的“天关客星”:至和元年五月己丑(1054年7月4日),(客星)出天关东南,可数寸,岁余稍没。

《宋史·天文志》嘉佑元年三月辛未(1056年4月11日),司天监言“自至和元年五月客星晨出东方,守天关,至是没”。

《宋史·仁宗本纪》天关客星可见期共达22个月。

1731年,英国贝维斯在金牛座发现了一个云状物,后被命名为“蟹状星云”,因为其外形象蟹。

1921年,瑞典天文学家注意到蟹状星云的位置与1054年天关客星的位置相近,估计它们可能有联系。

之后,邓肯和哈勃等测出蟹状星云的膨胀速度。

根据蟹状星云的大小和已知的膨胀速度,1942年,荷兰天文学家奥尔特证认蟹状星云就是1054年超新星爆发的遗迹。

1968年蟹状星云脉冲星的发现,进一步加强了这一论证,因为利用该脉冲星的自转周期和自转周期变化率的测定值,根据快速自转中子星的磁偶极模型,可以成功地解释蟹状星云和蟹状星云脉冲星的能量来源,同时算出该脉冲星的年龄与天关客星爆发至今的时间间隔相近,有力地说明蟹状星云是公元1054年爆发的超新星的遗迹。

因此,1054年我国天关客星的发现,为超新星遗迹和中子星的起源与演化提供了有力的历史证据和宝贵资料。

材料二:利用古代天象记录解决现代天文学问题这一方法有其必要性,是由现代天文学学科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真题

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真题

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一、选择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们经常用“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来强调经验积累的重要性,但“操千曲”“观千剑”还只是限于某一生活领域,对于文艺工作者来说还远远不够。

老舍曾说,“我以为写小说最保险的方法是知道了全海,再写一岛”任何艺术作品的创作都不是孤岛行为,(),即要修炼学识学识首先来源于火热的人民生活“关在象牙塔里不会有持久的文艺灵感和创作激情”,道听途说或闭门造车,作品必然是隔靴搔痒。

只有走进生活深处,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才能把真实的生活变成感人的故事、丰满的人物、优美的旋律,作品也才能打动人心。

学识的获得还需要艺术工作者多读书识理,多向其他知识领域扩展、突围。

陆游说:“诗岂易言哉!一书之不见,一物之不识,一理之不穷,皆有憾焉。

”但凡艺术莫不如此。

艺术工作要“专”,“专”可以让我们立足于某一领域站稳脚跟,但要使作品形成质的飞跃,艺术家学问要博,见识要广。

如鲁迅所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会非常有限”。

(1)依次替换文中划线处的成语或俗语,不恰当的一项是()A .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B . 捕风捉影或向壁虚构C . 蜻蜓点水D . 概莫能外(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必须知道小岛置于一片怎样的大海之中B . 必须知道小岛是不能脱离大海而独立存在的C . 必须先全面了解与小岛相连的整片大海D . 必须清楚整片的大海之中才有小岛(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专”可以让我们在某一领域站稳脚跟,但要使作品形成质的飞跃,艺术家学问要博,见识要广。

B . “专”可以让我们立足于某一领域站稳脚跟,但要使作品形成质的飞跃,艺术家见识要广,学问要博C . “专”可以让我们立足于某一领域站稳脚跟,但要使作品产生质的飞跃,艺术家学问要博,见识要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试题及答案高三语文面临即将到来的高考,我们学生应该做出怎么样的复习准备呢?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试题及答案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试题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25分)陶元淳,字子师,江苏常熟人。

康熙中举博学鸿词,以疾不与试。

二十七年,成进士,廷对,论西北赋轻而役重,东南役均而赋重,愿减浮额之粮,罢无益之费。

阅者以其言戆①,置二甲。

三十三年,授广东昌化知县,到官,首定赋役,均粮于米,均役于粮。

裁革杂征,相率以力耕为业。

县隶琼州,与黎为界,旧设土舍,制其出入,吏得因缘为奸,元淳立撤去。

一权量,定法度,黎人便之。

城中居人,旧不满百家,至此户口渐蕃。

元淳时步行闾里间,周咨疾苦,煦妪②如家人。

琼郡处海外,军将多骄横,崖州尤甚。

元淳尝署州事,守备黄镇中以非刑杀人,游击余虎纵不问,且贪,索黎人献纳。

元淳廉③得其状,列款以上,虎私以金贿之不得,造蜚语揭之。

总督石琳下琼州总兵会讯,元淳申牍④曰:私揭不应发审,镇臣不应侵官,必挫执法之气,灰任事之心。

元淳当弃官以全政体,不能蒲伏武臣,贻州县羞也。

初鞫⑤是狱,镇中令甲士百人佩刀入署,元淳据案怒叱曰:吾奉命治事,守备敢令甲士劫持,是藐国法也。

镇中气慑,疾挥去,卒定谳,论罪如律。

崖人为语曰:虽有余虎,不敌陶公一怒。

而总督卒因元淳倔强,坐不检验失实,会赦免。

复欲于计典⑥黜之,巡抚萧永藻初授事,曰:吾初下车,便劾廉吏,何以率属?为言于总督,乃已。

元淳自奉俭约,在官惟日供韭一束。

喜接诸生,讲论至夜分不倦。

屡乞病未果,竟以劳卒于官。

昌化额田四百余顷,半沦于海,赋不及二千,浮粮居三之一,民重困。

元淳为浮粮考,屡请于上官,乞豁除,无应者。

乾隆三年,元淳子正靖官御史,疏以入告,竟获谕旨免。

(选自《清史稿•列传第二百六十三》)【注】①戆:鲁莽。

②煦妪:温暖,暖和。

③廉:查访。

④申牍:申述的文书。

⑤鞫:审。

⑥计典:指古代对官吏三年政绩进行考核的大计之典。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旧设士舍,制其出入制:限制B.一权量,定法度一:统一C.卒定谳,论罪如律论:议论D.坐不检验失实,会赦免坐:犯了罪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陶元淳关心民生疾苦的一组是(5分)①愿减浮额之粮,罢无益之费②时步行闾里间,周咨疾苦③当弃官以全政体,不能薄伏武臣④虽有余虎,不敌陶公一怒⑤为浮粮考,屡请于上官,气豁除⑥疏以入告,竟获谕旨免焉A.①②⑤B.③④⑥C.①②⑥D.③④⑤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陶元淳于康熙年间考中进士,因廷对不为阅卷者喜欢,所以被置于二甲之中。

B.陶元淳爱民如子,关心民生疾苦。

初任昌化知县时,厘定赋役,裁减额外的赋税,减轻了百姓负担,使百姓相率以力耕为业,发展了当地农业生产,城中人口得以增多。

C.陶元淳为官刚正。

不怕得罪上司。

在代理崖州事务时,守备黄镇中违法杀人,陶元淳依法审案被诬陷,总督下令让琼州总兵会讯。

陶元淳得知后上书申辩,总督终因陶元淳的倔强而赦免了他。

D.陶元淳厉行节约,生活俭朴,为官时平日所吃,只是韭一束;他喜欢与读书人交往,常常与他们讨论问题到三更半夜也不知疲倦。

他多次因病请求辞官而不得允许,终因积劳成疾而病故于任上。

4.把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虎私以金贿之不得,造蜚语揭之。

(3分)(2)吾奉命治事,守备敢令甲士劫持,是藐国法也。

(3分)(3)吾初下车,便劾廉吏,何以率属?(4分)二、古代诗歌鉴赏(13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①韦庄②满耳笙歌满眼花,满楼珠翠胜吴娃③。

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

绣户夜攒红烛市,舞衣晴曳碧天霞。

却愁宴罢青娥④散,扬子江头月半斜。

【注】①此诗是诗人参加周宝的盛大宴会,有感而作。

其时周宝为镇润州的镇海军节度使同平章事。

中堂,大厅。

②韦庄(约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五代前蜀诗人。

韦庄曾经家陷黄巢兵乱,身困重围,又为病困,写作此诗时正值黄巢兵乱。

③吴娃:吴俗谓好女为娃。

④青娥:指年轻貌美的女子。

5.全诗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4分)6.沈德潜评此诗颔联时说:只是说人间富贵,几如海上神仙,一用倒说,顿然换境。

请你结合沈德潜的评价对颔联作简要赏析。

(3分)7.试分析尾联愁的具体内容?(6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2题。

(21分)走眼王伟锋老街两边,一溜儿开有十多家古玩店。

珍宝斋的门店在老街的最里面。

老板姓赵,做这一行已经有20多年了。

赵老板内行,眼力好。

据说,好东西只要打他眼前一过,没有看走眼的。

一次,老街有家店收了一件钧瓷,吃不准货色。

半条街的人都看过了,但谁也不敢拍板下结论。

店主亲自出马,恭恭敬敬地请赵老板赏脸,过去给看一眼。

赵老板热心,当即过去,反复把玩了,淡淡地说:收着。

店主心中一喜,禁不住颤声问:能收?赵老板朗声道:能收!后来,那件钧瓷出手,价钱竟然翻了10倍。

自此,赵老板名声日隆。

但是,新近开张的云芳斋的李老板却偏不信这个邪。

李老板的店原本开在省城,不知怎么一时兴起,在小镇开了一家分店。

他初来乍到,想干一件露脸的事,好在老街尽快站稳脚跟。

这天,珍宝斋来了个外乡人。

看打扮,像是落难之人。

一进店,那人便掏出一个精巧的盒子,说盘缠儿不够了,身上有块玉,想换俩钱花。

伙计打开盒子,一看,心里一惊,赶忙一溜小跑,把正在后院竹椅上闭目养神的赵老板请了过来。

赵老板拿过那盒子,看了一下玉,又盖上盒子,端详良久,问卖家:想淘换多少钱?卖家说:少说也得这个数。

说着,伸出五根手指。

赵老板不语,站起身来,踱了几步,站定,对着卖家伸出了三根手指。

卖家摇摇头,固执地伸出五根手指,神色凝重地说:这可是家传的宝贝,低于这个数,免谈。

收了。

给客人添茶。

赵老板微微皱了皱眉头,不动声色地吩咐道。

客人走后,赵老板拿了盒子,低声嘱咐了伙计几句,然后不紧不慢地踱着方步,回后院品茶去了。

卖家出了古玩街,在镇上拐了几个弯,又勾回头,一闪身进了云芳斋的后院。

伙计远远地看得仔细,回来向赵老板汇报。

赵老板低头沉思良久,叹了口气,说:这个李老板,不怎么地道啊!隔天,李老板和街上的几个店主来到珍宝斋,进门便嚷:听说贵店新近收了件好东西,拿出来,让大家开开眼!赵老板拱手道:小玩意儿而已,不值一提。

见赵老板不肯拿出玉,李老板暗自得意,忍不住大声嚷嚷:赵老板,您不让我们开眼,莫非您这一次走了眼,收了个扔货?赵老板干咳一下,默不作声。

李老板愈发得意起来:呵呵,想不到,老街赫赫有名的赵老板,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这可关系到珍宝斋的声誉,连伙计都急了,赵老板依旧笑而不答。

李老板恣意取笑一番之后,领着一群人得意洋洋而去。

伙计实在忍不住了,说:老板,您怎么一句话也不说啊?莫非咱们真的着了人家的道,收了个赝品?赵老板粲然一笑,说:玉的确不怎么样,但盒子实实在在是个好东西。

上等的古檀香木,名家雕刻的纹饰。

你说,究竟是谁走眼了?伙计明白过来,心里那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他不解地问:既然如此,你为何不说,羞辱李老板一番呢?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赵老板长叹一声,说:都在这个圈子里混饭吃,得饶人处,且饶人吧!一个月后,珍宝斋做成了一笔买卖,一个雕工精良的古檀香木盒子卖了个好价钱,整条老街都轰动了。

不久,老街的人发现,云芳斋的牌子在夜里悄悄摘掉了,店面转给了一个本地人。

8.赵老板在鉴定钧瓷时,小说先用淡淡,后用朗声来描写他的神态,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3分)9.买玉情节中,作者使用了欧•亨利笔法,试作简要分析。

(4分)10.小说结尾处,李老板为什么会悄悄摘牌走人?(3分)11.这篇小说为什么要用走眼做题目?(6分)12.结合赵老板这一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主旨。

(5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 题。

谢有顺:心若嘈杂,在哪儿都不能安静广州很大,而谢有顺很闲。

他2001年出道时因当代中国最年轻的文学批评家的身份声名鹊起;他强调写作中的精神追问,认为文学写作最重要的是精神维度;多年来,他集学者与传媒人于一身,2010年被世界经济组织达沃斯论坛评选为全球青年领袖。

仅此而已,足够了,没有过高的期许这些都是谢有顺的口头禅。

对生活要求不高的谢有顺谈起自己理想的生活与理想的居所:有一个大书房、一个小茶室、一个不会灰尘满天的阳台。

书房可以放三墙壁的书,一张写字的大书案,天气不热时,可以在阳台看书读报。

仅此而已。

个人的空间要求不多,他认为,一个人不必寻找专门的空间放空自己。

心若嘈杂,在哪儿都不能安静。

不必对生活有过高的期许,什么样的环境,做什么样的期许和自我定位。

谢有顺的理想生活要求不高,实现却不易,寻常人没有那么放松的心境。

对生活本质的认识,如同对喝茶的理解一样,他认为茶叶毕竟是一种树叶,是每年都会产出的自然之物,过分渲染茶叶的奢侈价值,反而忘记了喝茶的本质。

谢有顺是70 后,有一段物质生活贫瘠的童年。

尽管物质匮乏,但家乡小山村山清水秀,在他心里张扬着一种自然质朴的生命力。

童年的他,喜欢打开大门,走入广袤的大自然。

如今,对于过分丰富的物质环境,谢有顺有某种天然的抗拒。

过去的一年,谢有顺的微信朋友圈忠实地记录他的生活:喝茶、写字、会友、讲课、开讲座、在广州郊区建工作室,在老家建房他外表现代,内心还是个古人。

对于生活的理解,谢有顺更多地是立足精神层面思考。

他认为,工作和生活是一个有机体,很难说有怎样的比例分配。

严格意义上说,工作也是一种生活,就像活着本身也就是运动一样。

工作是一种特殊的生活,要从中找到乐趣,一个人才可以持续下去。

这实际上是一个人的内在精神的外在体现,是一个人的人品观。

有人说中国没有贵族,其实和西方的贵族精神相对的,应该是中国人身上所体现出一种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态度我们称之为君子人格。

谢有顺身上体现出的这种君子人格其实与他的家庭成长环境有关。

他出生一个客家乡村,故乡是一个重读书、重礼仪、重声名,有非常浓厚的家族乡土文化的地方。

谢有顺家里兄弟姐妹众多,但父亲从未放松对子女的教育。

谢有顺清晰记得自己家中堂挂的对联。

永远是兄弟和其中自乐,子孙贤此外何求,每年父亲都用红纸重写一遍。

在自家的门楼墙壁上也总是教严成德和为善最乐这两句话。

前者是关乎小孩的培养,后者是关乎一个人如何立世,这应该是我们家的家训、家风吧。

两年前,谢有顺有了孩子,他对孩子的未来没有过多的期许。

他说,最希望孩子具备的品质是善良、诚实、大度、勇敢、有同情心。

如果说要给孩子树立一定的财富观,无非是取之有道,用只有方。

钱财来得干净,用得得体。

(节选自2014 年5 月《新周刊》418 期,有删改)13.如何理解他外表现代,内心还是个古人这句话?(6分)14.简析广州很大,而谢有顺很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