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工程基线复核
桩基工程技术复核要点

桩基工程技术复核要点桩基工程技术复核是指对已完成的桩基工程进行检查和评估的过程。
通过复核,可以确保桩基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及时发现并修正存在的问题,提高工程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以下是桩基工程技术复核的要点。
一、桩基工程设计复核要点1. 桩基设计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复核人员需要仔细检查设计文件中的桩基参数、承载力计算、桩基布置等内容,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符合规范要求。
2. 桩基设计是否满足工程实际需求。
复核人员需要了解工程的地质条件、荷载要求等,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估,确保桩基设计能够满足实际使用的要求。
3. 桩基设计是否考虑了施工可行性。
复核人员需要关注桩基施工的可行性,包括施工工艺、施工设备等方面的考虑,避免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存在冲突。
二、桩基施工复核要点1. 桩基施工过程的合规性。
复核人员需要检查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控制参数,包括桩长、钻孔直径、桩身材料等,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2. 桩基施工质量的评估。
复核人员需要对已施工完成的桩基进行质量评估,包括桩身的垂直度、强度等方面的检查,确保桩基的质量合格。
3. 施工工艺的有效性。
复核人员需要评估施工工艺的有效性,包括施工方法、施工顺序等方面的评估,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质量问题或安全隐患。
三、桩基验收复核要点1. 桩基验收标准的合规性。
复核人员需要检查验收标准的制定是否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确保验收过程的合规性。
2. 桩基验收数据的准确性。
复核人员需要对验收数据进行评估,包括桩长、桩径等数据的准确性,确保验收结果的可靠性。
3. 桩基验收结果的合格性。
复核人员需要对验收结果进行评估,确保桩基的质量和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
四、桩基工程质量问题处理复核要点1. 桩基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的分析。
复核人员需要对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找出问题的原因和影响,为解决问题提供依据。
2. 质量问题处理方案的评估。
复核人员需要评估质量问题处理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确保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并不会对工程产生重大影响。
施工层基线复核记录与报审资料

施工层基线复核记录与报审资料一、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 500026-2007)2、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 01-21-2005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二、适用用于基础层施工放线和主体各施工层放线复核。
三、填写要求1、施工基线复核是指根据设计施工图对现场轴线竖向控制线,各结构层墙柱轴线、墙柱边线、门窗位置线、楼层水平控制线(楼层+1.00mm)进行复测,以保证建筑物位置,轴线、标高的正确。
2、桩基础工程、地基基础工程及主体结构工程在轴线定位后均应进行基线复核,不得后补。
四、施工实施要求1、基础施工放线:建筑物定位桩设定后,由施工单位的专业测量人员、施工现场负责人及监理共同对基础工程进行放线及测量复核(监理只要是旁站和验证),最后放出所有建筑的轴线的定位桩(根据建物大小也可依轴线间距放线),所有轴线定位桩是根据规划部门的定位桩(至少四个)及建筑物底层施工平面图进行放线,放线工具为经纬仪。
2、主体施工放线:基础工程施工出正负零后,紧接着就是主体一层、二层一直到封顶的施工及放线作业。
根据轴线定位桩及外引的轴线基准线进行施工放线。
用经纬仪将轴线打到建筑物上,在建筑的施工层面上弹出轴线,再根据轴线放出柱子、墙体等边线等。
五、允许偏差六、填写示例复测示意图:画简图,表示复测后平面位置、标高、轴线间隔距离尺寸、轴线编号及轴线偏差,在平面图右上角空白处画个方位图表示建筑物的朝向。
复测结果:用简洁文字表述复测的误差。
验收用表(主要就是在桩基础工程、地下结构的承台地梁、基础柱和各楼层柱子放线时要进行此资料填写)1.工程报验申请表2.施工层基线复核记录GD-C4-629。
施工层基线复核记录1

GD-C4-629 0 0 1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
广州文化馆施工总承包及施工总承包管理与配合服务工程(广州市文化馆公共文化中 心工程)
施 工 单 位 广州市房屋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工 程 部 位 公共文化中心桩基础
测量仪器名 称及编号
南方全站仪(N75-36212L)
引上轴线控制点 301:23767.181,43948.208;302:23766.484,44116.15;303:23706.339,44226.985
专业工长
施工单位 专业质检员
测量人
引测水准控制点
控制点1:23767.181,43948.208;控制点2:23766.484,44116.15;控制点3:23706.339, 44226.985
复
测
示
详见附图
意
பைடு நூலகம்
图
经复核,符合设计图纸尺寸及规范规定的要求,误差均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
复 测 结 果
监理(建设)单位
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 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2土方开挖后桩基础复核及桩质量检查表

1. 桩位平面偏差应符合GB 50202—2002第5.1.3条、第5.1.4条的规定:
预制桩(钢桩)桩位的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盖有基础梁的桩:
1 (1)垂直基础梁的中心线
(2)沿基础梁的中心线
2 桩数为1~3根桩基中的桩
100
3 桩数为4~16根桩基中的桩
1/3桩径或边长
桩数大于16根桩基中的桩:
复核意见
专业工长(施工员)(签名)
专业承包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结果
项目专业质量检验员(签名):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签名):
施工班组长(签名 )
年月日
年月日
说明
GD2301035
本表包括基桩位置偏移、基桩混凝土外观以及桩顶钢筋锚固长度等方面的检查内容。
土方开挖后桩基础复核及桩质量检查表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
GD2301035 0 1
总承包施工单位
项目负责人
桩号
基桩位置偏移 (mm)
东南西北
桩顶 标高 (m)
设实 计测
桩径(m)
设实偏 计测差
设计标高以下桩身 混凝土外观质量
夹夹蜂孔裂 渣泥窝洞缝
纵筋
保护 层厚 (mm)
外露 长度 (m)
设实设实 计测计测
3. 夹渣、夹泥、蜂窝、孔洞面积不超过混凝土裸露面积的3%,露筋及保护层厚度超过允许偏差的应 作处理。
4. 基桩钢筋笼纵筋外露长度从桩顶设计标高处计起。钢筋笼安装深度偏差应不大于±100mm,钢筋笼 保护层允许偏差:水下灌注混凝土的桩为±20mm,非水下灌注混凝土的桩为±10mm。
桩位复核操作流程

桩位复核操作流程一、引言桩位复核是指对已经施工完成的桩基进行测量和复核,以确保桩基的位置和高程符合设计要求。
桩位复核操作流程是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准备工作1. 集结人员:确定桩位复核的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确保团队的协作配合。
2. 准备设备:准备好所需的测量仪器和工具,如全站仪、测量杆、测量钉等。
3. 查阅资料:熟悉相关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了解桩位的具体要求和复核方法。
三、桩位复核操作流程1. 确定复核桩位: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进行桩位复核的具体桩位。
通常选择一定数量的桩位进行复核,以代表整个工程的情况。
2. 设置基准点:在桩位附近选择一个基准点,用于确定各桩位的相对位置和高程。
基准点应选择在较平坦、稳定的地面上,并且与主体工程有一定的距离。
3. 进行全站仪测量:使用全站仪对基准点和各桩位进行测量。
首先测量基准点的坐标和高程,然后测量各桩位的坐标和高程。
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操作规范,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4. 计算偏差值:根据实测数据和设计要求,计算各桩位的偏差值。
偏差值是指实测值与设计值之间的差异,用来评估桩位的准确性和符合程度。
5. 判断是否合格: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对桩位的偏差值进行评估。
如果偏差值在规定范围内,即可认为该桩位合格;如果偏差值超出规定范围,需要重新调整或修正。
6. 记录测量数据:将每个桩位的测量数据和计算结果记录下来,包括坐标、高程和偏差值等。
同时,还需要记录测量仪器的型号、测量时间和操作人员等信息,以备后续查验和分析。
四、注意事项1. 操作规范:在进行桩位复核时,要遵守相关操作规范和安全规定,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测量精度: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工具,保证测量精度符合要求。
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误差产生,如光线干扰、仪器校准不准确等。
3. 数据处理:在进行偏差值计算和判断桩位合格性时,要使用准确的计算方法和规范,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施工层基线复核记录

施工层基线复核记录
一、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 500026-2007)
2、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 01-21-2005
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二、适用
用于基础层施工放线和主体各施工层放线复核。
三、填写要求
1、施工基线复核是指根据设计施工图对现场轴线竖向控制线,各结构层墙柱轴线、墙柱边线、门窗位置线、楼层水平控制线(楼层+1.00mm)进行复测,以保证建筑物位置,轴线、标高的正确。
2、桩基础工程、地基基础工程及主体结构工程在轴线定位后均应进行基线复核,不得后补。
四、施工实施要求
1、基础施工放线:建筑物定位桩设定后,由施工单位的专业测量人员、施工现场负责人及监理共同对基础工程进行放线及测量复核(监理只要是旁站和验证),最后放出所有建筑的轴线的定位桩(根据建物大小也可依轴线间距放线),所有轴线定位桩是根据规划部门的定位桩(至少四个)及建筑物底层施工平面图进行放线,放线工具为经纬仪。
2、主体施工放线:基础工程施工出正负零后,紧接着就是主体一层、二层一直到封顶的施工及放线作业。
根据轴线定位桩及外引的轴线基准线进行施工放线。
用经纬仪将轴线打到建筑物上,在建筑的施工层面上弹出轴线,再根据轴线放出柱子、墙体等边线等。
五、允许偏差
六、填写示例
复测示意图:画简图,表示复测后平面位置、标高、轴线间隔距离尺寸、轴线编号及轴线偏差,在平面图右上角空白处画个方位图表示建筑物的朝向。
复测结果:用简洁文字表述复测的误差。
桩基资料技术复核记录

桩基资料7.1技术复核记录共页工程名称:绍兴市人力资源市场自复日期: 2010 年 2 月 28 日施工图纸编号:结施--A02 第桩基资料7.1技术复核记录共页工程名称:绍兴市人力资源市场自复日期: 2010 年 3 月 9 日施工图纸编号:结施--A02 第桩基资料7.1技术复核记录共页工程名称:绍兴市人力资源市场自复日期: 2010 年 3 月 11 日施工图纸编号:结施--A02 第桩基资料7.1技术复核记录共页工程名称:绍兴市人力资源市场自复日期: 2010 年 3 月 15 日施工图纸编号:结施--A02 第桩基资料7.1技术复核记录共页工程名称:绍兴市人力资源市场自复日期: 2010 年 3 月 17 日施工图纸编号:结施--A02 第桩基资料7.1技术复核记录共页工程名称:绍兴市人力资源市场自复日期: 2010 年 3 月 18 日施工图纸编号:结施--A02 第桩基资料7.1技术复核记录共页工程名称:绍兴市人力资源市场自复日期: 2010 年 3 月 20 日施工图纸编号:结施--A02 第桩基资料7.1技术复核记录共页工程名称:绍兴市人力资源市场自复日期: 2010 年 3 月 21 日施工图纸编号:结施--A02 第桩基资料7.1技术复核记录共页工程名称:绍兴市人力资源市场自复日期: 2010 年 3 月 22 日施工图纸编号:结施--A02 第桩基资料7.1技术复核记录共页工程名称:绍兴市人力资源市场自复日期: 2010 年 3 月 26 日施工图纸编号:结施--A02 第桩基资料7.1技术复核记录共页工程名称:绍兴市人力资源市场自复日期: 2010 年 3 月 28 日施工图纸编号:结施--A02 第桩基资料7.1技术复核记录共页工程名称:绍兴市人力资源市场自复日期: 2010 年 4 月 2 日施工图纸编号:结施--A02 第桩基资料7.1技术复核记录共页工程名称:绍兴市人力资源市场自复日期: 2010 年 4 月 7日施工图纸编号:结施--A02 第。
静压桩基塔吊基础复核

塔吊基础桩复核一、基本数据1、塔吊型号K50/15(L=50m,1.5吨)2、塔吊对基础作用的竖向荷载总和:P0=600KN3、塔吊对基础作用的弯矩总和:M0=1980KN.m。
4、塔吊基础埋深:H=2m5、塔吊基础尺寸:4200x4200x10006、塔吊基础配筋:Φ22@200,基础上下双向钢筋网片7、塔吊基础混凝土C208、塔吊安装形式,坑边安装,采用静压桩,桩型号4xФ400水泥管桩。
二、复核内容1、塔吊基础尺寸、配筋、荷载等为塔吊生产厂家提供标准做法,无需核实;2、塔吊基础预埋节/件为生产厂家标准做法,无需核实;3、结合无锡地区地质情况,塔吊基础下的地基,包括桩基础的抗压、抗弯(抗倾覆)需要复核三、计算模型GM=1980KN.mP=600KN4200x4200x1000(厚)4X400混凝土管桩22四、复核计算过程1)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P74页公示:式中:根/3404182.42.42512.42.4600KN Q K =⨯⨯+⨯⨯⨯+=2)抗压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抗拔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参考地勘报告(表1及23#钻孔剖面)Quk=Qsk+Qpk=u ∑qsikLi+q pkApRd = Rsk/γs+Rpk/γp = Up ΣfsiLi/γs+fpAp/γp式中:γs、γs——分别为桩的安全储备系数,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均取2.0。
上述计算得:4Ф400预制混凝土圆管桩,桩顶标高自地表向下2m,桩长度L≥10.2m。
Rd=342.5KN>Qk=340KN。
故:满足单桩承载力要求。
2)抗倾覆能力复核:kM0≤M1M0——塔吊折算后的最大弯矩,KNmM0=1980 KNmK=1,塔吊设备弯矩已经完全考虑风、吊重起吊等各种影响因素。
M1——基础可以抵抗的最大弯矩,KNmM1是在最不利情况下,由两侧桩基(两根或四根)对称力偶所所能产生的平衡力矩最大值:M1=n•Li•Tgk抗拔系数取0.7Li——为力偶半径,当n=2时,Li=1.5×1.4=2.1m;n=4时,Li=1.5m;Tgk=(2×P1i×0.7)/2=(2×1064.25×0.7)=1490KN◆n=2时M1=2×2.1×685+(18+⨯⨯)×1.5=4015KNm⨯⨯2.4⨯2.42512.42.4◆n=4时M1=4×1.5×685+(18+⨯⨯⨯)×1.5=5248KNm⨯2.42.42.4⨯252.41kM0<<M1故:塔吊在各种工况下抗弯能力均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