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皮内杜仲胶形成积累的规律
杜仲翅果壳中杜仲胶的提取工艺探讨

V0 1 . 26 № . 3 Aug . 2 01 4
杜仲翅果壳中杜仲胶 的提取工艺探讨
游 东宏 , 吴媛媛
( 宁德 师范学 院 化学系 , 福建 宁德 3 5 2 1 0 0 )
摘要: 探讨从杜仲翅果壳 中提取杜仲胶的最佳工艺. 实验表 明: 在9 0 ' E 、 l O % N a O H 溶液中将杜仲翅果 壳浸渍
燥后称重 , 计算分别对应的提取率 , 选出较佳条件.
3 。 4 冷冻法提取精胶工艺
按照上述实验步骤选出的最佳工艺参数进行碱液及索氏提取, 并将溶解有杜仲胶的提取液, 置于 0  ̄ C 低温冷冻 1 h , 待杜仲胶 以沉淀形式析 出时进行过滤 , 最后将过滤所得杜仲胶进行干燥后除去多余石油
・
2 7 4・
宁德师范 学院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2 0 1 4年 8 月
其细胞纤维 , 以方便使用.
3 . 2 碱 浸 法提 取 粗 胶 工 艺选 取
( 1 )N a O H 溶液浓度选取 : 称取2 0 g 杜仲翅果壳粉末5 份, 分别加入浓度为5 %、 1 0 %、 1 5 %、 2 0 %、 2 5 % 的N a O H 溶液置于9 0 %的恒温水浴锅 中浸泡3 h , 将所得溶液过滤 , 滤渣进行干燥 ( 7 0 ~ 7 5  ̄ C 烘干) 后称重计
收稿 日期 : 2 0 1 4 - - 0 6 — 1 2 通讯作者 : 游东宏 ( 1 9 6 4 一 ) , 男, 副教授 . E - ma i l : y o u d o n g h o n g @1 6 3 . c o n r
基金项 目: 宁德师范学院“ 服务海西” 项 目( 2 O 1 2 H2 0 7 ) .
杜仲胶提取与规模化生产现状及其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3.Eucommia Biolog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Guiyang 550002,China; 4.School of
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我国天然橡胶不足的现状,还可以为我国提供新的且来源充足的后备胶
种,形成以我国杜仲胶新兴产业为龙头的国际天然橡胶市场新格局。 作者从杜仲胶的特性、提取、规模
化生产现状、杜仲胶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未来趋势等对我国杜仲胶产业发展情况进行逐一阐述,并
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以期为杜仲胶产业提供决策依据。
发生硝化反应和磺酸化反应,但在氢氟酸、NaOH 及浓盐酸溶液中较稳定。 此外,由于存在不饱和键,杜
仲胶受到光照易断链,特别是紫外光照射,还能与空气中的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但双键赋予杜仲胶
硫化交联能力,较高的结晶度赋予杜仲胶优异的机械强度,故可以通过硫化改性使杜仲胶成为弹性体
材料,同时还可对其进行环氧化和其他官能化改性。
级” 树种,我国拥有世界 95% 以上的杜仲资源,其叶、皮和种子中含有丰富的杜仲胶。 杜仲胶,国际上通
常称为古塔波胶或巴拉塔胶,是一种呈白色丝状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属硬质橡胶,与三叶橡胶互为同
分异构体,是天然三叶橡胶最佳的补充品和共混剂。 目前,杜仲胶已在医学康复、高铁制造、航天航海、
国防军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 - 5] 。 作为我国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天然橡胶代替和补充资源,杜仲胶产
fruit of E. ulmoides during the growth period were described, its extraction technology ( alkaline cooking, solvent extraction,
不同变异类型杜仲果实含胶量变异研究

第41卷第6期2005年11月林业科学SCIE NT IASILVAESINICAEVol 41,No 6Nov.,2005不同变异类型杜仲果实含胶量变异研究*谢碧霞1杜红岩2杜兰英2傅建敏2(1 中南林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株洲412006;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 郑州450003)摘 要: 为弄清不同变异类型杜仲果实含胶特性的变异规律,为杜仲胶优良资源的选择和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含胶率的测定利用杜仲胶综合提取法。
结果表明:4个变异类型的果实形态大小存在极显著差异。
不同变异类型在果实形态大小上的不同,表明不同类型生长发育特性的差异;不同变异类型果实含胶率和果皮含胶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果实含胶率和果皮含胶率以浅纵裂型最高,深纵裂型最低。
关键词:杜仲果实;变异类型;含胶率;变异规律中图分类号:TQ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488(2005)06-0144-03收稿日期:2004-06-15。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项目 杜仲良种快繁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99-15)的部分研究内容。
*杜红岩为通讯作者。
Variations of Gutta _Percha C ontent in Samara from Different Eucommia u lmoides FormsXie Bixia 1 Du Hongyan 2 Du Lanying 2 Fu Jianmin 2(1.Colle ge o f Resou rces a nd En viron men t ,Cen tra l S ou th Forestry Un ive rsity Zhu zh ou 412006;2.Non _Timbe r Forestry Resea rc h an d Deve lopmen t Cen te r ,C AF Zhen g zhou 450003)Abstract :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for fully understanding of gutta percha content charac ters in samaras from differentvariance types,whic h as a result provided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selections of valuable resources and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Eucommia ulmoides .Typical sa mple tree selection and random selec tion were applied and integrated extrac tion was used for the gutta perc ha c ontent rate test in this study.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re e xisted rema rkable diffe rences of sa mara !s shape and size a mong four main variance types.These differences of sa mara !s c onfiguration and size indicated the growth characters among variances.Furthermore,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gutta perc ha c ontent rate in both ke rnel and pericarp were observed among variance types.The highest gum content in kernel and peric ap was obtained from while forma c rackle lo west fro m forma split.Key words : sama ra of Eucommia ulmoides ;variance _type;gutta_pe rcha content ra te;variation dyna mic杜仲(Eucommia ulmoides )是亚热带和暖温带最具开发前景的重要胶源树种(杜红岩,1996;李芳东等,2001)。
酶水解杜仲纤维素细胞壁及长丝杜仲胶的提取

十分理想的提取杜仲胶的溶剂 。纤维素酶在 pH 为 4时 , 50 ℃条件下能充分地水解纤维素细胞壁 ,提高了细胞
的通透性 ,使得石油醚 (60~90 ℃)可溶解出高聚合度的长丝杜仲胶 ,并且使杜仲胶的回收率由原来的 2. 5%提
高了 3%以上 ,拉伸强度也由粉碎样的 0. 02 M Pa提高到 60. 5 M Pa,断裂伸长率由 ~0%提高到 24% ,撕裂强度由
0. 5 kN /m 提高到 36 kN /m。活性碳能很好地回收石油醚中所溶解的脂溶性天然化学成分 ,提高了溶剂循环使
用的溶解能力 。
关键词 :杜仲胶 ;角质层 ;纤维素酶 ;石油醚
中图分类号 : Q946. 91; R284.: A
Hydrolysis of Plan t Cell W a ll of E ucomm ia u lm o ides by Cellula se and Extraction of L ong S ilk Gum
碱性条件下的 3, 52二硝基水杨酸 (DNS)氧化 纤维二糖 、葡萄糖等还原糖 ,使 DNS的硝基还原成 氨基 ,溶液变为橙色 ,其吸光度与浓度在一定范围内 成线性 ,测定纤维素酶的活性和水解纤维素的量 。
方法是 :称取酒石酸钾钠 91 g溶于 500 mL 的 水中 ,再加入 3, 52二硝基水杨酸 3. 15 g,氢氧化钠 10. 4 g,溶解后再加入重蒸酚 2. 5 g,无水亚硫酸钠 2. 5 g,贮于棕色瓶中放置 1 周后使用 。精确称取 105 ℃干燥 2 h的分析纯葡萄糖 500. 0 mg,定容制 成 500μg /mL 的标准溶液 。分别吸取标准葡萄糖 溶液 2. 0 ~10. 0 mL ,定容至 50 mL 配成不同浓度 。 然后再分别取 2. 5 mL (另取 2. 5 mL 蒸馏水作对 照 ) ,各加 2. 5 mL 3, 52二硝基水杨酸液 ,煮沸 5 m in, 冷却后 ,在 530 nm 波长测定 ,绘制标准曲线 。 1. 2. 4 胶的溶剂提取
杜仲叶内杜仲胶的形成积累规律

Eu o c mm i l i e lv. Le v s a u mo d s 0 i a e
DU Hon y h DU n yi g , E — i , UYU N — a g— a , La — n XI Bix a W Ta n
( . n tmb rFoe ty Re e rh a dDe eo me tCe tro 1 No ・i e r sr s ac n v lp n ne fCAF,Zh n z u 4 0 0 e g ho 5 0 3,He a n n,Chn ia;
以及不同着生部位叶片含胶率随叶龄变化的规 律. 结果表 明, 在一年的不同季节 中, 叶片含胶率差异很大 , 春季展 叶时 , 叶片含胶率最
低 , 月下旬达到最大 值。 生在 枝条 不同部位 的叶片虽然展叶时问不同, 6 着 但是 叶片含胶率都是在展叶时最低 , 在叶龄 5 ~6 , 0 5 d时 含 胶率几乎都达到最大值 , 仲叶片含胶率与叶龄 的相关性 达到了极显 著水平 ; 仲叶片古胶率随着树龄的增大含胶率 总体呈提高的 杜 杜
杜仲胶生产工艺

杜仲胶生产工艺引言杜仲胶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杜仲胶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准备、提取工艺、纯化工艺和成品加工等方面。
原料准备杜仲胶的主要原料是杜仲树的树皮,因此在生产工艺中需要先准备好杜仲树皮。
杜仲树通常在秋季采收,采收后将树皮进行晾晒,以降低水分含量。
晒干后的杜仲树皮需要进行破碎,可通过机械破碎或手工破碎的方式,将树皮破碎成适当的颗粒大小,以便后续的提取工艺。
提取工艺水提法水提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杜仲胶提取工艺。
首先,将破碎后的杜仲树皮放入提取锅中,加入适量的水。
然后,进行浸泡,通常浸泡时间为12-24小时。
浸泡完毕后,将提取锅加热至80-100摄氏度,保持一定时间,以促进杜仲胶的溶解和提取。
接下来,通过过滤和离心的方式,将提取液中的固体颗粒和杂质去除。
最后,对提取液进行浓缩和干燥,得到杜仲胶的粗品。
酶解法酶解法是一种较新的杜仲胶提取工艺,相比于水提法,酶解法能够更好地提取杜仲胶,并且提取效率更高。
酶解法的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将破碎后的杜仲树皮放入酶解罐中,加入适量的酶解剂。
然后,进行酶解反应,通常反应时间为4-6小时。
酶解完成后,通过过滤和离心的方式,将酶解液中的固体颗粒和杂质去除。
最后,对酶解液进行浓缩和干燥,得到杜仲胶的粗品。
纯化工艺杜仲胶的粗品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纯化工艺,以提高其纯度和质量。
溶剂沉淀法溶剂沉淀法是一种常用的杜仲胶纯化工艺。
首先,将杜仲胶的粗品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通常使用的溶剂有醇类和酮类溶剂。
然后,将溶解液进行搅拌和过滤,以去除杂质和杜仲胶的不溶性物质。
接下来,将过滤后的溶液进行沉淀,通常采用冷却或加入饱和盐溶液的方式进行沉淀。
沉淀完成后,通过离心和洗涤的方式,将沉淀物中的杂质去除。
最后,对沉淀物进行干燥,得到纯净的杜仲胶。
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一种较新的杜仲胶纯化工艺,该工艺利用膜的选择性透过性进行分离和纯化。
杜仲叶发育过程中结构及杜仲胶含量变化研究

1 材 料 与 方 法
11 杜仲 叶结构 的观 察 . 试验 用材料 取 自河南新 乡 ;每 月取样 一次 ,直 到落 叶前 的 l 月 。用 于测定杜 仲胶 含量 的杜 仲叶 ,采摘 1
时 ,选择 树冠 中部 外 围 、阳面生长 正 常的 ,当年 生枝条 作为 调查 、观测 和采样 材料 ,采 摘后 ,去其 叶柄 ,
文 献标 志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 7 — 3 6 2 l) 4 0 3 — 2 6 4 3 2 ( 0 1 0 — 3 10
S u yo t d n Cha g so e S r t r n n e to t a p r ha i n e ft t uc u ea d Co t n fGu t — e c n h
胶 积 累的 变化 规律 , 旨在 确 定杜仲 叶 的 最适 采收 季 节 , 为生产 实践 提供 参 考 。结 果表 明 ,杜仲 叶 内杜仲 胶
随着 季节 的变化 基本 呈跳 跃 式变化 ;叶 片发 育早 期 ,随 着栅栏 薄壁 组 织 、海绵 组 织等 叶 肉细胞 的分化 发 育,
叶 片 中 的 含 胶 细胞 也 在 不 断 地 形 成 、积 累 七 月 份 叶 片 组 织 结 构 发 育 成 熟 时 ,含 胶 细 胞 仍 继 续 增 加 和 生 长 , 叶 片 含 胶 率 总 体 上 呈 增 加 的 趋 势 。 由 于 杜 仲 树 叶 内 杜 仲 胶 为 一 年 逐 步 积 累 的 结 果 , l 月份 将 近 黄 落 的 叶 子 1
d t r n d t e r l t n h p b t e h tu t r if r n e f Le v s a d t e a c mu a i n o u t — e c a e e mi e h e a i s i e we n t e sr c u e d f e e c s o a e n h c u o l t f g ta p r h o
杜仲胶在杜仲叶发育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研究

杜仲胶在杜仲叶发育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研究作者:赵红艳蔺芳王太霞来源:《湖北农业科学》2012年第18期摘要:综合应用石蜡切片法和实验室提胶法研究了杜仲胶在杜仲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探讨了杜仲叶结构发育与杜仲胶积累的关系。
结果表明,杜仲叶含胶细胞在一年中的形成积累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从叶片展开到叶片停止生长仅有1个月时间,叶片大小在生长30d以后基本保持恒定。
随着叶片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等叶肉细胞的分化发育,叶片内含胶细胞也在不断地形成积累;叶片各结构生长停止后,含胶细胞仍继续增加和生长,叶片含胶率总体上呈增加的趋势。
由于杜仲叶片内杜仲胶分泌、积累与叶片生命周期在1年中同步,使在将近黄落的11月份叶片含胶率较高,可达1.11%。
关键词:杜仲;叶片发育;杜仲胶;含量中图分类号:Q949.751.5;Q944.56;Q946.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8-4065-04Study on the Change of Gutta-Percha Content in Eucommia ulmoides Leavesduring GrowthZHAOHong-yan1,LINFang1,WANGTai-xia2(1.DepartmentofLifeScienceandTechnology,XinxiangUniversity,Xinxiang453002,Henan,China;2.CollegeofLifeSciences,HenanNormalUniversity,Xinxiang453000,Henan,China)Abstract:Bymeansofparaffinsectioningandgutta-percharubberextractingmethod,thechangeruleofgutta-perchaduringthedevelopmentofEucommiaulmoides Oliver andthecorrelationbetweengutta-perchaaccumulationandleaforganizationalstructurewasinvestigated.Theresultsshowedthattheformationandaccumulationofrubbercellin one yearhadcertainindependence.Itwasonlyonemonthfromtheleafbladegrowingtotheleafbladestopping;thesizeofleafblademaintainedconstantafter growing for 30d.Theformationandaccumulationofrubbercellinleafbladecontinuedwiththedifferentiationanddevelopmentofpalisadeparenchymaandspongyparenchymainleafblade.However,therubbercellstillincreasedandgrewafterthegrowthofvariouscharactersofleafbladehadstoppedandthecontentofrubberinleafbladepresentedanincreasingtendencyasawhole.Thecontentofgutta-perchareachedthehighest(1.11%)inNovemberduetoaccumulationofa whole year.Keywords:Eucommiaulmoides Oliver;leafgrowth;gutta-percha;content杜仲(EucommiaulmoidesOliver)又名思仲、丝连皮、丝面皮、丝绵树、木绵树,是多年生落叶乔木,自成1属1科,即杜仲科(Eucommiaceae)杜仲属(EucommiaOliver)[1],杜仲树高可达15~20m,是地质史上第三纪冰川运动残留下来的古生物树种[2-4],因其体内多个部位均含有胶状成分,故折断面都有银白色的细丝出现[5],这是识别杜仲的最重要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南
林
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院
学
报
& ! " ’$ & " #$ % &! ( ( " .8 9
* +,’./+01 2 ’3 ./4 +,3 50 +2 4 3 6 ,’7 #2 4 7 3 6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 ( " A ( " >( ( = = >( B
& ’( ) 中% 利用杜仲皮提取杜仲胶是杜仲胶开发的途径之一 ! 前苏联从我国引种杜仲获得成功 # 并在黑 ! & *世纪初 #
试图从杜仲皮内提取杜仲胶 # 以解决硬性橡胶 缺乏 的问题 ! 但是 目前 海附近和北高加索地区进行大面积栽培 #
+ ) , ’) 国内外对杜仲皮的利用仅限于药用 % 有关杜仲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理等研究方面 % 而有关杜仲皮内杜 ! #
关键词 < 经济林 E 杜仲皮 E 杜仲胶 E 形成积累 E 变化规律 ; 中图分类号 < 4 F ! F & D " E4 F J " & J ( = ; 文献标识码 < . ;
\ K L M N OP QR S T U V N W P X LY Z [ U X X N ] S W Q ^ N_ Y W ON X P Y MN M ‘a Q Q U OU V N X P Y M P MX ^ Sb N W cY Z d e f g hhi je k hg i l m n o V P p
杜仲皮内杜仲胶形成积累的规律
杜红岩 =C 张昭祎 !C 杜兰英 =C 谢碧霞 D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 C 河南 郑州 " @ = & ? ( ( ( D E 河南省林业学校 C 河南 洛阳 " 中南林学院 C 湖南 株洲 " ! & F = ( ( ! ED & = ! ( ( B A
s s Cq s s q , 5$ r 9 t I rCu 5.’v u w I $ t x ,/ I r t x r 9Cy 7 2z x { x I
= ! = D
@ = & s Cu ? ( ( ( D C5! C1 E! & C ’$ r | x }~ ! " 0 $ " ! # | " t! # ! I " $ wI r %q ! & ! % $ ’ }! r | 1 ! r | ! " $ ( 1 .0 w ! r 9 ) w $ 8" r I r w x r I 5! r I r0 $ " ! # | " t1 $ % % ! 9 ! C1 ED & Cu = ! ( ( B C58 C1 A F = ( ( ! C5! r I r w x r I 1 ! r | " I % 4 $ 8 | w0 $ " ! # | " t,r x & ! " # x | t w 8 ) w $ 8" r I r w x r I / 8 $ t I r 9"
摘 ;
要< 为了弄清杜仲皮含胶率的年变化G 逐年变化和垂直变化的特点和规律C 为杜仲皮 内 杜 仲 胶 的 有 效 利 用 提 供 科 学 依 据C
在河南省嵩县杜仲综合试验示范基地进行了杜仲皮内杜仲胶形成积累 的 试 验& 试验方法为选择典型样株法和随机取样法E ! ( ( !年 C 杜仲 皮 样 品 采 集 后 均 进 行 了 发 汗 处 理 E 采用杜仲胶综合提取法测定含胶率& 试验结果表明H 杜仲树皮含胶率在一年内的变化不明显E 树龄为 BI 以前的树皮其含胶率随树龄的增长而提高 C 树龄为 BI 以后的树皮其含胶率有所下降并逐步趋于稳定 E 同一单株杜仲树皮 随其主干高度的增加总体呈上升趋势 E 由于杜仲皮含胶率在一年中比较稳定 C 因而在不同的生长季节均可 的含胶率和杜仲胶的密度 C 以 取 皮 利 用C 且 以 树 龄 为 BI的 杜 仲 皮 最 为 适 宜 E 由于树皮木栓层不含杜仲胶C 随着树龄增加C 树皮木栓层逐步 形 成C 树皮含胶率降 利用率随之降低 & 低C
仲胶深层次的研究却尚未见诸报道 ! 文中以杜仲皮为研究对象 # 对杜仲皮含胶率的年 变化 " 逐年变 化和垂 直变 化特点和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 # 为杜仲皮内杜仲胶的有效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 材料与方法
+ ! + 取样方法 文中从杜仲树皮含胶率的年变化 " 树皮含胶率随树龄变化的特点以及树皮含胶率随 主干 高度化 等方面 研 究杜仲皮内杜仲胶形成积累的规律 ! 根据不同试验的特点和要求 # 采用了不同的取样方法 ! + ! + ! + 用于测定含胶率年变化规律的杜仲皮的取样 试验材料均来自河南省洛阳市郊区杜仲试验基地 + 选择典型样株 + 进行胸径年生 *.生同一无性系 ! &株 # 长量的调查 / 另外选择生长均匀 " 胸径为 + 进行树皮厚度 " 含水率和含 胶率 等的测 & ’+ 01 ,株 # 2 的典型样株 0 定! 从& 每+ 共+ 每次采样 0株 # 在每样株主干的 + * * &年 3月 + (日开始 # (4调查观测 +次 # &次 ! & * ’+ 3 *1 2处 环 状 采 皮# 采 后 及 时 用 塑 料 袋 包 装 好# 带回室内用 + 进行含水率的测 5 +* * *6的 天 平 称 取 样 品 鲜 质 量 + * *6 # 对其余样品则进行发汗处理 ! 定#
+ &
中
南
林
学
院
学
报
第& 3卷
较少 ! 卢敏 " 黄晓华 " 田兰馨等人的研究表明 # 含胶细胞在树皮内的分布情况较为复杂 $ 幼茎 中的含 胶细胞 分散 存 在 于 皮 层 薄 壁 组 织 和 初 生 韧 皮 部 中# 老 茎 中 的 存 在 于 次 生 韧 皮 部 中# 幼根和老根中的都只存在于韧皮部
= < = < 杜仲胶是我国特有的优质天然橡胶资源 ; 杜仲树皮内含有丰富的含胶细胞 C 含胶率可达 ) 合 & => = ( =; & 理开发杜仲胶资源 C 对我国橡胶工业的发展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 国内外有关学者对杜仲皮内杜仲胶的研究
:
收稿日期 <! ; ( ( D s = ! s ( B 基金项目 国家高技术项目 杜仲良种快繁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 编号为 H 的部分研究内容 & ? @ J J A= ? A ; < 万方数据 作者简介 <杜红岩 @ 男C 河南中牟人 C 副研究员 C 博士 C 主要从事经济林育种和栽培的研究 & ; = J B D >A C
H Ct s s 0 $ " I~ ! | | ! " 8 r % ! " # | I r % x r 9$ ( | w !$ w I " I $ | ! " x # | x $ #I r %" ! 9 8 % I " x | x ! #$ ( | w !I r r 8 I % $ w I r 9 ! ! I " I ( | ! " t ! I " $ w I r 9 !I r %& ! " | x $ I % a * + X W N Q X s C# ( ( !I $ w I r 9 !$ (9 8 | | I ’ ! " $ w I$ $ r | ! r |x r| w !~ I " ,I # # $ $ x I | ! %-x | w. / 0 1 223 4/ 5 21 3 6 7 8 | 8 % x ! #-! " !$ I " " x ! %$ 8 |x r! |. / 0 1 223 4 C5! Cx 7 r | ! 9 " I | ! %q ! }$ r # | " I | x $ rI r %2 { ’ ! " x }! r | z I # ! x r4 $ r 9 { x I r1 $ 8 r | t r I r9 " $ & x r $ ! r$ " % ! " | $’ " $ & x % ! I # $ x ! r | x ( x $ ~ I # x # ( $ " ! ( ( ! $ | x & ! s &:$ 8 # !$ ( 9 8 | | I ’ ! " $ w I! { | " I $ | ! %( " $ }. / 0 1 223 4~ I " , % ! % # I }’ % !| " ! !# ! % ! $ | x $ r #I r %" I r % $ }| " ! !# ! % ! $ | x $ r #-! " !! }’ % $ t ! %x r| w ! &3 s " ! # ! I " $ w w !~ I " ,# I }’ % ! # -! " !8 r % ! "% x I ’ w $ " ! # x #| " ! I | }! r |I r % I# t r | w ! | x $! { | " I $ | x $ r -I #8 # ! %( $ "9 8 | | I ’ ! " $ w I$ $ r | ! r | &3 s }! I # 8 " ! }! r | w !" ! # 8 % | ## w $ -| w I | 9 8 | | I ’ ! " $ w I$ $ r | ! r | x r| w !~ I " ,x #" ! % I | x & ! % t# | I ~ % !-x | w x r| w !# I }!t ! I "I r %x | x r $ " ! I # ! #I % $ r 9 Bt E| -x | w| w !9 " $ -| w$ ( | " ! !~ ! ( $ " !Bt ! I " #$ ( I 9 !-w x % !% ! # $ ! r % #I r %9 " I % 8 I % % t" ! | 8 " r #| $# | I ~ x % x | tI ( | ! " ! I " #$ ( I 9 ! w I | x r" ! 9 I " % # $ ( C9 s E| I# x r 9 % !| " ! ! 8 | | I ’ ! " $ w I $ $ r | ! r | I r %x | # % ! r # x | tx r| w ! ~ I " ,I # $ ! r % # I % $ r 9-x | w| w ! x r $ " ! I # ! $ ( | w ! }I x r| " 8 r ,w ! x 9 w | w I | % 8 ! | $| w ! s C| # | I ~ % !$ $ r | ! r | $ ( 9 8 | | I ’ ! " $ w Ix r| w !~ I " , w !~ I " ,$ $ 8 % %~ !$ $ % % ! $ | ! %I r %8 | x % x ) ! %I | I r t# ! I # $ r-x | w x r$ r !t ! I " -w x % !( $ " | " ! ! #-x | w Cx B EI s % x ( ( ! " ! r | I 9 ! # | x # ~ ! | | ! " ( $ " | w ! }| $~ !$ $ % % ! $ | ! %I | | w !I 9 !$ ( r %| w I | 9 8 | | I ’ ! " $ w I$ $ r | ! r | x r| w !~ I " ,% ! $ " ! I # ! # I ( | ! " | w !I 9 !$ ( B% s C| 8 !| $| w !9 " I % 8 I % ( $ " }I | x $ r$ ( ’ w ! % % ! }~ ! $ I 8 # !| w ! " !x #r $9 8 | | I ’ ! " $ w Ix rx | I r %I #I" ! # 8 % | w !8 | x % x ) I | x $ r& I % 8 !$ ( | w !~ I " ,x # & " ! % 8 $ ! % H s E~ E9 s E( E% r $ r | x }~ ! " ( $ " ! # | I " ,$ ( . / 0 1 223 4/ 5 21 3 6 7 8 8 | | I ’ ! " $ w I $ " }I | x $ rI r %I $ $ 8 }8 % I | x $ r t r I }x $" ! 9 8 % I " x | t ;S L< Y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