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剂量苯巴比妥钠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P < o C n ls n:pno abt mpoete ponsso en t y oi i h mce cp a p tyef t e es oty o O. o. ocui s etbri i rv h rgoi fnoaa h px s e i neh oah f ci ns.w r f o l a l c c l e v h
中 国中医药咨讯

21年 7 00 月下 第 2 卷 第 1 期 4
J l uy 2 0 01 Vo. 1 2 No1 .4
1 8・ O
J un lo iaT a io a ieeM e ii fr to o ra f n rdt n Chn s dcneI omain Ch i l n
苯 巴比妥治疗新 生儿缺 氧缺血性脑 病 的临床 观察
姜彦
Hale Waihona Puke ( 深圳市第 四人民医院儿科 , 广东 深圳 ,1 0 3 583 )
【 】 目的 : 摘要 观察苯 巴比妥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的临床效果。方法 : 6 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患儿随机平分
为两组 ,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苯巴比妥治疗 。 结果 : 采用苯 巴比妥治疗的治疗组 的有效率明显好于对 照组 , 3 且 月龄 、 月龄 、2 6 1 月龄评分均分别 高于对 照 ̄ (< . 或 P Oo ) FP O 5 I 0 < . 。结论 : 1 巴比妥改善新生儿缺 氧缺血性脑病 预后的 有效性 , 值得临床推广 。 【 关键词 】 新生J ; L 缺氧缺血性脑病 ; 苯巴比妥
s nf a t et f i c ecnrl ru , n o ts 6 nh n 2 nh l soe ee ep ci l hg e ( 00 r i ic n y t r fce y nt o t o p a d3m nh , t s d1 t s d c rs r s e t ey ih r P< .5 g i l b e ei n i h og mo a mo o w r v o

苯巴比妥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分析

苯巴比妥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分析
妥 可 以 降低 HI E发 生 率 , 预 防 Hl 对 E发 生 颅 内 出血 和 惊厥 有 效 、 全 , 得 推 广 。 安 值 【 键词l 苯巴比妥 关 预 防 新 生 儿缺 氧 缺 血 性 脑 病
< 0 5)。 .0
苯 巴 比
新 生 儿 缺 氧 缺 血 性 脑 病 ( y o i i h mi e c p a p — h p xc s e c n e h l a c o
例. 惊厥 发 生 率 为 4 . 3 , 内 出血 1 3 1 颅 8例 , 生率 为 3 . 9 。 治 疗组 惊 厥 发 生率 明 显 低 于 对 照 组 有 发 52%
非 常显 著 性 差异 ( P< 0 0 ) 颅 内 出血 发 生 率 也 低 于 对 照 组有 显著 性 差 畀 ( .1 , P< 0 0 ) 结 论 .5 。
J u n lo qh rM e ia l g 2 1 Vo . . . o r a fQiia de lCol e, 0 0, 131 No 9 e
苯 巴 比妥 预 防新 生 儿 缺 氧 缺血 性 脑 病 的 临床 分 巴 比妥 在预 防 新 生 儿缺 氧 缺 血性 脑 病 ( E 惊厥 中 的 作 用 。方 法 采 用 随 摘 HI ) 机 分 类 方 法 , 1 5 新 生儿 窒息 患 儿 分 为 两 组 : 照 组 5 将 o例 对 1例 给 予 常 规 治 疗 , 疗 组 5 治 4例 同时 给 予 苯 巴 比妥 治疗 ; 察 两 组 疗 效 结 果 并 用 统 计 学 处 理 分 析 。 结 果 治 疗 组 发 生 HI 6例 , 生 率 为 观 E2 发
3 讨 论
随 着 现 代 医疗 科 技 水 平 的快 速 提 高 , 生 儿 死 亡 率 在 明 新 显 下 降 , HI 而 E引 起 的脑 瘫 造 成 的 智 力 、 动 障 碍 则 明 显 增 运 加 , 可 产 生 永 久 性 神 经 功 能 障 碍 。 因 此 预 防 HI 的 发 生 和 并 E 减 轻其 引起 的 脑 损 伤 非 常 重 要 HI 的 主 要 发 病 机 制 十 分 E 复 杂 , 见 的 病 因 是 新 生 儿 窒 息[ , 息 后 脑 缺 氧 可 引起 脑 水 常 2窒 ] 肿 、 内 压 增 加 以 及 缺血 后再 灌 注 导致 的脑 损 伤 , 氧 缺 血 后 颅 缺 脑 脑损 伤 以 细胞 凋 亡 为 主 , 胞 凋 亡 一 般 在 缺 氧 缺 血 后 6 细 ~ 1 2h开 始[ , 为 预 防 用 药 提 供 了时 机 , 文 5 例 新 生 儿 窒 3这 ] 本 1 息 患 儿 出 生 2 内给 予 苯 巴 比 妥 钠 预 防 用 药 , 大 降 低 了 4h 大

早期应用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早期应用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Cl c l t y o hee ry u a eo e o r t l n o t l y x c ic m i i a ud n t a l s g fPh n ba bia ne na po i - s he c ni s i a h e c p lp t n e ha o a hy
【 摘要】目的 : 探讨 早 期应 用 苯 巴 比妥 对新 生 儿缺 氧 缺血 性 脑病 ( I ) H E 治疗 的 影 响 。方法 : 1 0例 HI 将 0 E新 生儿 随 机
分成 治疗 组 (0 ) 5 例 和对 照组 (0 )治 疗 组生 后 即给 予苯 巴比妥 静脉 治疗 5d 观 察其 惊厥 、 5例 , , 黄疸 发 生情 况 , 并行 精 神运 动发 育 商 ( Q) 估 和伤残 率 比较 , D 评 判断 疗效 。 果 : 结 治疗 组 惊厥 、 黄疸 、 DQ评估 和 伤残 率均 明显 优 于对 照组 ( 均 P 00 ) < .5 。结论 : I H E患儿 早 期应 用苯 巴 比妥 疗效 满 意 , 值得 推 广 。 【 键 词】新 生儿 ; 氧缺 血性 脑 病 ; 巴比妥 关 缺 苯 【 分类 号】 7 21 中图 R2 . 【 标 识码】A 文献 【 章编 号】 1 7 - 2 O 2 1 )3 b - 2 - 3 文 6 3 7 1 (0 O 0 ( )0 1 0
【 ywo d 】 e b r; y oi-sh mi e c p ao ah ; h n b bt Ke r s N w on H p xc ic e c ne h lp ty P e o a i r a l
目前 如 何 有效 改 善新 生 儿 缺 氧 缺 血 性 脑 病 ( E) 预 HI 的 后仍 是 新 生 医学 界 的一 大 难 题 , 何 控 制 惊 厥 、 轻 症 状 、 如 减

纳洛酮、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体会

纳洛酮、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体会
进行 深 呼吸及 有 效 咳 嗽 , 持 室 内适 宜 的 温度 , 防感 保 以 冒。对 切 口感 染 及裂开 者 , 日给 予换 药及 理 疗 , 每 另外 ,
要 加 强 消 毒 隔 离 措 施 , 1 4 0消 毒 灵 拖 地 , 外 线 空 用 :0 紫
志 2 0 6 4 . 1 0 0 1 ( )4
3 m| 0 用输 液泵 静 脉 滴 注 , 小 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ml每 日一 次 , 每 ~6 , 连 用 5 日, 巴 比妥 首 次 剂 量 为 1 ~1 rgk ,2小 时后 苯 0 5 /g 1 a
纳 洛 酮 、 巴 比 妥 治 疗 新 生 儿 缺 氧 缺 血 性 脑 病 护 理 体 会 苯
江 阴 市人 民 医g 2 4 0 )  ̄( 1 4 0
近年来 我院采 用纳 洛酮 、 巴 比妥 联 合治 疗 缺氧 缺 苯
血性 脑病 ( E) 8例 , 得 较 满 意 的 疗效 , HI 2 取 现将 护 理 体
5 6例新 生儿 HI E患 儿 , 机 分成 两 组 。治 疗 组 2 随 8 例, 1 男 8例 , 1 女 0例 , 中早产儿 5例 , 月儿 2 其 足 2例 , 过 期 产儿 1例 , p a 评 分 0-3分 6例 , ~7分 2 A gr - 4 2例 ; 对
0. 01。
3 护理体 会 .
2 3例 。两组 患儿治疗 前 临床 表现如意 识障碍 、 张力 改 肌
变、 原始 反射异 常 、 中枢性 呼 吸衰 谒 、 瞳孔 改 变 、 厥 , 惊 前 囟 紧张等发 生率无 差异 。
治疗
两组 患儿 入院后 均 予 以吸 氧 、 补液 、 颅压 、 降
保护 脑细胞 功能 及纠 正 电解 质 、 酸碱 平 衡 、 防感 染 、 预 能 量合 剂 等 综 合 治 疗 。治 疗 组 加 用 纳 洛 酮 和 苯 巴 比妥 。

苯巴比妥与高压氧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

苯巴比妥与高压氧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

苯巴比妥与高压氧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目的:研究苯巴比妥及高压氧联合应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8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各44例。

对照组给予对症支持等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行苯巴比妥及高压氧联合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28 d后,脑电图异常6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联合组及对照组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联合组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在意识障碍消失时间、原始反射恢复时间、四肢肌张力恢复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苯巴比妥及高压氧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能够取得良好疗效,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8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各44例。

对照组中男24例,女20例,日龄1~30 d,平均(19.8±3.8)d;联合组中男22例,女22例,日龄2~31 d,平均(24.5±4.2)d。

纳入标准:(1)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其临床诊断与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标准相符;(2)足月儿,患儿住院时间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临床治疗,给予吸氧、针对患儿酸中毒问题进行有效防治,对患儿开展静脉营养输注,补充脑活素,选择血管活性药物开展治疗。

联合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另择取苯巴比妥及高压氧开展联合治疗。

负荷量苯巴比妥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血药浓度监测及疗效评价

负荷量苯巴比妥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血药浓度监测及疗效评价

负荷量苯巴比妥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血药浓度监测及疗效评价钟炳华【摘要】目的:探讨负荷量苯巴比妥(PB)治疗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新生儿的血药浓度监测及疗效。

方法将我院确诊的98例 HIE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负荷量 PB治疗。

对研究组患儿应用负荷量PB的血药浓度进行监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研究组负荷量 PB达到有效浓度范围的患儿占69.39%,有效率为91.18%,其中血药浓度为25μg/mL~40μg/mL患儿有效率高达95.4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5.71%,明显优于对照组57.14%(P<0.05);研究组在惊厥停止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反射恢复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负荷量PB治疗HIE患儿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后遗症,且宜维持血药浓度在25μg/mL~40μg/mL。

【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6(014)014【总页数】3页(P1671-1673)【关键词】缺血缺氧性脑病;苯巴比妥;负荷量;新生儿;血药浓度【作者】钟炳华【作者单位】海南省农垦龙江医院海南白沙 5728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R255.2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围生期新生儿常见的疾病,其病情较重,致残、致死率较高,若7 d时仍不能恢复,极易导致患儿出现智力下降、脑瘫、惊厥等永久性神经功能缺陷[1]。

因此,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治疗HIE患儿,以降低其后遗症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对本病的治疗尚无有效的方法,临床多采用高压氧、纳洛酮、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PB)及维生素C治疗。

若PB剂量过小,则不能达到良好的疗效,从而延误患儿病情。

若剂量过大易使患儿出现呼吸衰竭,严重危及其生命[2]。

为进一步提高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本研究对我院确诊的98例HIE患儿采用负荷量PB治疗,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探讨负荷量PB的血药浓度及疗效。

苯巴比妥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惊厥作用观察

苯巴比妥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惊厥作用观察

苯巴比妥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惊厥作用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苯巴比妥在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惊厥中的作用。

方法11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

治疗组同时在入科6 h内给予苯巴比妥15~20 mg/kg静脉推注,分2次静脉推注,12 h后给予维持量5 mg/kg,共3~5 d。

结果治疗组57例出现惊厥8例,惊厥发生率为14.05%;对照组58例出现惊厥25例,惊厥发生率为43.10%,两组惊厥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87,P<0.005)。

结论苯巴比妥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惊厥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惊厥发生,而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苯巴比妥;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惊厥新生儿窒息在临床较为常见,严重的可导致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并易发生惊厥。

频繁发生的惊厥可造成新生儿死亡或严重的神经系统损害,出现脑瘫等后遗症,严重影响生存质量。

苯巴比妥为多年应用的镇静药物,以往多在患儿出现惊厥后应用,易造成惊厥反复出现,导致脑损伤加重。

近年,我院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未出现惊厥之前即开始应用苯巴比妥,预防新生儿惊厥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3~2006年在我院住院的11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男70例,女45例。

足月儿85例,早产儿30例。

1 min Apgar评分<3分52例,3~7分63例。

全部患儿符合1997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新生儿学组制定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1]。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7例,对照组58例。

两组新生儿在出生体质量、胎龄、性别、Apgar评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两组患儿根据病情均给予综合治疗,包括预防感染,保证能量,热卡供应,维持体液酸碱平衡,改善脑细胞代谢等。

同时,治疗组于入科后6 h 内给予苯巴比妥15~20 mg/kg缓慢静脉推注,分2次静脉推注,12 h后给予维持量5 mg/kg,共3~5 d。

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杜萍
【期刊名称】《安徽医药》
【年(卷),期】1998(002)004
【摘要】中度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常伴有惊厥,重度HIE可反复发生惊厥。

以前由于不规则应用镇静剂,惊厥得不到良好控制,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

近年来我们根据韩玉昆教授提出的苯巴比妥一次负荷量给药,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总页数】1页(P25)
【作者】杜萍
【作者单位】安徽省舒城县人民医院,231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2
【相关文献】
1.苯巴比妥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J], 欧阳水长
2.神经节苷脂与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临床疗效对比 [J], 刘艳丽;苟超锋
3.苯巴比妥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80例临床疗效观察 [J], 雷芝芳
4.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J], 郑明平;刘传祯
5.苯巴比妥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疗效及护理效果分析 [J], 胡秋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6・ Journal of Handan Medical College,June 2002,Vol 15,No.3 
静脉滴注罗氏芬致严重过敏反应1例 
方荣华 白 黎马继红 
(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金卡医院四川省成都市610041) 

【中图法分类号】R97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3073(2002)03—0306—01 
【关键词】 头孢茵素 过敏反应 
罗氏芬是由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属第三代头孢 
菌素,它是通过抑制细胞壁的合成而产生杀菌活性,在体外 对许多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菌发挥杀菌作用,并对革兰阴 性菌及革兰阳性菌大多数8一内酰胺酶具有很高的稳定性, 药物不良反应较少,但禁用于已知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 的患者。对青霉素过敏者可能会对罗氏芬产生交叉过敏反 应。我科于2000年9月发生l例静脉滴注罗氏芬致严重过 敏反应,现报道如下。 l病例介绍 患者,男,4l岁,因体检B超发现肝脏包块,作CT示 右肝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遂作右半肝切除术。于2000年 9月1日转入我科继续治疗。9月20日在给予静脉滴注 0.9%氯化钠溶液100ml加入罗氏芬lg时,约3分钟患者出 现手脚麻木、瘙痒、心慌气短、出汗、面色潮红。查体: HR 108次/ n,R 26次/rain,Bpl0.0/5.0kPa,双啼可闻及 哮呜音及干湿性罗音,当时患者意识清醒,考虑为该组药物 过敏,立即停止该组药物输入,更换输液管,患者取平卧 位。及时报告医生,予以持续吸氧,地塞米松10mg静脉推 注,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ml, 床旁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律,HR 120次/min、Bp8.0/3.5kPa。 
患者面色苍白,出冷汗,呕吐胃内容物50ml,立即加快输 
液速度,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苷500ml,肌注胃复安 
lOmg。护士守护床旁,安慰患者。约l0分钟后患者血压升 
至12.0/7.0kPa,呼吸逐渐平稳,HR 100次/rain,双肺哮呜 
音及干湿性罗音消失,上述症状消失。 
2讨论 
本例患者既往无药物过敏史,住院后先后输注凯复隆、 
头孢拉啶等药物未出现过敏症状,经停用该组药物并抗过敏 
急救措施后,患者症状消失,故确诊为该药物过敏。可能与 
对青霉素过敏者也会对罗氏芬产生交叉过敏反应有关。因 
此,用药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即使是很安全的药物,也不 
能放松警惕。在首次静脉用药时开始速度宜慢,并严密观察 
患者的反应。对发生过敏反应的药物,应告之患者和家属, 
避免以后重复使用该药。 
(收稿:2oo2一O3—27) 

大剂量苯巴比妥钠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应用 
陈辉李书静 
(河北省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儿科056002) 

【中图法分类号】R971 R71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3073(2002)03—0306—02 
【关键词】 苯巴比妥钠 剂量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是由于各种围生期因素 
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 
伤,是导致儿童神经系统伤残的常见原因之一。我科自 
1997年7月--2001年7月共收治48例HIE患儿,随机分为 
两组,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观察疗效,现总结如下。 
l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997年7月~2001年7月住院治疗的足月 
HIE患儿共48例,均符合中华儿科学会1996年杭州会议修 
订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恼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标准,并 
除外其他颅内病变及伴有严重感染、败血症、重度黄疸的新生 
儿。其中男3O例,女18例,出生体重2500~4000g。随机分 
为两组,治疗组24例,男l4例,女l0例;对照组24例,男6 
例,女8例。两组在出生体重、胎龄、性别、生后日龄、Apgar 

评分、临床表现、HIE分度等方面的差异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 
著性意义(P>0.05),提示两组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两组均进行吸氧、纠正酸中毒、纠正低血 
糖、纠正低血压、补液以及降颅压、减轻脑水肿等常规治 
疗。治疗组入院后无论有无惊厥发生即给予苯巴比妥钠负荷 
量20rag/kg,10分钟内静脉推注,l2小时后维持量5mg/kg, 
共5天,对照组如有抽搐,给予苯巴比妥钠小剂量5mg/ , 
如无抽搐,则不予。用药后观察疗效和副作用。 
l 3疗效判断:人院5天内意识转清,呼吸平稳,肌张力 
恢复正常,拥抱反射、握持反射可引出,抽搐明显减轻或停 
止为显效;意识转清,呼吸平稳,肌张力有所改善,拥抱反 
射、握持反射部分引出,抽搐减轻为有效;各项指标均无明 
显好转(包括放弃治疗或死亡)为无效。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堂 至 堡箜 鲞箜三 
1.4预后情况的判断:采用中国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 
(NBNA),两组患儿分别于生后7天、l2~l4天及26~28天 
由专人进行测定,根据NBNA评分,对预后情况进行评价。 
2结果 
2.1 临床疗效判定:见表l。两组比较 :41.2,P< 
O.OI 
表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NBNA评分分析:见表2。 
表2 NBNA评分比较(i±s,分) 

2、3副作用:两组患儿治疗期间除有睡眠时间增多外,未 


307・ 
见其他副作用。 
3讨论 
苯巴比妥钠应用于HIE中,除有镇静止痉作用外,据 

研究,还可作为保护神经的首选药物,可降低脑代谢率,改 
善脑血流,降低细胞内外水肿,降低颅内压,抗痉挛,镇 
静,并能使动脉血压正常化及}肖除自由基等作用。 
本文通过两组患儿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后,对显效、有 
效、无效的比例给予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后得P< 
0.01,表明两组患儿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早期应用 
负荷量苯巴比妥钠患儿的显效率、有效率均高于常规对症止 
痉处理的患儿,而无效率低于对照组。并且发现早期应用负 
荷量的苯巴比妥钠可预防惊厥的发生,减轻脑损伤,通过 
NBNA评分比较,治疗组评分高于对照组,经t检验P< 
0.01,差异有显著意义,表明治疗组病情恢复速度快,可缩 
短疗程。生后l2~l4天NBNA评分特异性达97.4%,故可 
表明治疗组患儿预后明显好于对照组。因而建议HIE患儿 
早期应用负荷量苯巴比妥钠(20mg/kg)。 
(收稿:2002—04—12) 

惠尔血对Ⅳ度白细胞缺乏症患者的抢救作用 
张瑞英王九凤耿静 
(河北省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056029) 

【中图法分类号】R973 【文献标识码】B 
【关键词】 惠尔血 白细胞缺乏症 
我科自1998年使用惠尔血以来,成功抢救了315例因 化疗导致的Ⅳ度白细胞缺乏症。现报道如下。 l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l5例患者,男9洌,女6洌,年龄3l -68岁,中位年龄6O岁。l5例患者中肺癌5例,乳腺癌3 例,结肠癌2例,淋巴瘤l例,白血病4例。所有患者均有 多次化疗史,2例曾行放疗。患者行为状态≥7O分(卡氏评 分)。l5例患者中,因发热复查血常规者8例,其中4例高 热,因乏力复查血常规者3例,4例在常规检查中发现。化 疗后复查的平均时间为7~l4天。l5例患者白细胞计数为 (0.2~O.8)×10 /L。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在复查血象后立即予惠尔血 150 ̄g皮下注射,l2次/d,直至患者自细胞计数恢复到4× l0 /L以上或中性粒细胞绝对数上升到1.5×10。/L以上停 用,同时予广谱强效抗生素等对症、支持治疗。l5例中仅2 例各输注4U白细胞。所有患者均在普通病房治疗。 1.3观察指标:所有患者在惠尔血注射开始后隔日检查末 梢血中自细胞,观察患者发热情况及乏力改善情况。 2结果 l5例Ⅳ度白细胞缺乏症患者均用惠尔血抢救成功,无 死亡发生。其中惠尔血应用4天者5例,应用6天者8例, 帚8天者2例。8例合并发热患者,随着白细胞数量的恢 复,发热逐渐停止。发热持续时间最长者7天,3例乏力患 【文章编号】1008—3073(2002)03—0307—0l 者随着白细胞数量的恢复,乏力消失。7例未发热患者用药 
后未出现发热症状,2例出现皮疹,均给予对症处理,随着 
停药,胃痛、皮疹消失。 
3讨论 
严重的白细胞缺乏,尤其是Ⅳ度白细胞缺乏对患者的生 
命具有很大的威胁,迅速地提升周围血中粒细胞的数量是避 
免和对抗患者感染的最好方法。本组l5例患者在化疗后发 
生严重的白细胞缺乏症,白细胞最低0.2×10 /L、最高0.8 
×10 /L,8例发生了感染性发热,经使用惠尔血和抗生素 
等对症支持治疗后,8例患者均成功地提高白细胞达4× 
lO /L以上,安全度过了危险期,其余7例患者使用惠尔血 
及抗生素治疗未发现感染,全组患者无一例死亡。 
惠尔血是基因重组的人粒细胞集落制激因子,它作用于 
中粒细胞的前驱细胞,促进它的分化、增殖,还能促进骨髓 
中成熟中性粒细胞的释放及增强中性粒细胞的机能。有资料 
表明,肿瘤化疗过程中并发严重感染的机率与中性粒细胞绝 
对数及粒细胞缺乏症持续时间长短呈正相关。并用重组人粒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使肿瘤化疗后的感染发病率降低,抗生 
素需用量减少,住院日数减少,感染病死率下降。因此作者 
认为惠尔血治疗粒细胞缺乏疗效确切,安全,适用于严重粒 
细胞缺乏症患者的抢救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收稿:2002—04一I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