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点火系图解

合集下载

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特性

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特性

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特性一、组成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如图4—1所示各装置在汽车上的布置如图4—2所示各装置的作用如下:1.电源点火系统的电源是蓄电池或发电机,作用是供给点火系统所需的电能。

发动机起动时由蓄电池供电,正常工作时由发电机供电。

2.点火开关接通或断开点火系统初级电路,控制发动机起动、工作和熄火。

3.点火线圈为自耦变压器,将低电压变为能击穿火花塞间隙所需的高电压。

4.分电器分电器由断电器、配电器、点火提前角调节装置和电容器等组成,其功用是接通和断开点火线圈初级电流,使点火线圈次级产生高压电,并按发动机点火顺序将高压电分送到各气缸火花塞,随发动机转速、负荷和燃油牌号的变化,自动或人为地调节点火提前角。

电容器与断电触点并联,以减小触点分开时的火花,延长触点使用寿命。

5.高压导线用以连接点火线圈与分电器中心插孔以及分电器旁电极和各缸火花塞。

6.火花塞将高压电引入气缸燃烧室,产生电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

7.附加电阻改善正常工作时的点火性能和起动时的点火性能。

二、工作原理在传统点火系统中,蓄电池或发电机供给12V低电压,经点火线圈和断电器转变为高电压,再经配电器分送到各缸火花塞,使电极间产生电火花。

发动机工作时,断电器轴连同凸轮一起在发动机凸轮轴的驱动下旋转。

断电器凸轮转动时,断电器触点交替地闭合和打开,因此传统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可分为触点闭合,初级电流增长;触点打开,次级绕组产生高压;火花塞电极间火花放电三个阶段进行分析。

传统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4—3所示。

1、触点闭合,初级电流增长的过程点火系统的初级电路包括蓄电池、点火开关、附加电阻、点火线圈初级绕组、分电器的断电触点及电容器。

初级电路等效电路如图4—4所示。

触点闭合时,初级电流由蓄电池附加电阻Rf流过点火线圈初级绕组N1,初级电流按指数规律增长,并逐渐趋于极限值UB/R,初级电流波形如图4—5(a)所示。

对汽车上的点火线圈而言,在触点闭合后约20ms,初级电流就接近于其极限值。

汽车发动机传统点火系的组成与工作原理-PPT课件共18页PPT

汽车发动机传统点火系的组成与工作原理-PPT课件共18页PPT
汽车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项目2汽车电器实训(1).pptx

项目2汽车电器实训(1).pptx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二电子式点火系统
三、相关知识
(一)电子式点火系统的基本原理及整体认识 传统点火系已在汽车上应用了近百年,技术也很成熟,但
我们来认识一下具体的元器件。
升压变压器:叫点火线圈,或者叫高压包。
开关K:叫触点,由于其接触面有一层铂金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所以也叫铂金触点。
电容C:简称电容。
次级的空气间隙:实际中由火花塞来实现。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一 起动机构造拆装认识及其 分解后的检查
2.火花塞的有关知识 由于汽缸的压缩比各有差异,即活塞压缩到上止点终了时,
燃烧室内,当点火线圈次级绕组产生高压电时,高压电通过 高压导线传到分电器,分电器经分火头分电到各缸极柱,由 分电盘极柱通过高压导线传递到火花塞中心极柱,高压电电 离火花塞极柱间空气而产生火花放电,点燃混合气,使发动 机工作。火花塞就是产生火花用以点燃汽缸中可燃混合气的 部件。 冷热型火花塞是根据发动机汽缸压缩比而选定的,压缩比 高的发动机适合使用冷型火花塞,压缩比低的发动机适合使 用热型火花塞。 以绝缘体的裙部长短来标定火花塞的热值,裙部长,受热 面积大,是热型。反之,是冷型,其结构如图2-5所示。
上一页 返回
任务一 起动机构造拆装认识及其 分解后的检查
一、实训目的及要求
(1)掌握触点式点火系统的基本原理; (2)学会触点式点火系统的电路连接; (3)学会高压包、高压线、火花塞的检测。
二、实训设备
(1)高压包、高压线、火花塞、触点式分电器各4套; (2)电瓶4个; (3)厚薄规4套; (4)火花塞间隙调节规4个; (5)常用工具若干
不同的发动机应选配相应的火花塞,如选配火花塞不当会 造成发动机运转不正常。火花塞是易耗产品,其正常使用周 期为汽车行驶40000 km,如火花塞超期使用,容易造成侧电 极脱落,从而造成活塞顶部损坏、缸壁拉毛等故障。

汽车启动系统电路图

汽车启动系统电路图

汽车启动体系电路图启动体系在汽车上是一个很主要的部分,而启动体系电路图是控制启动体系的一个基本,下面从易到难来介绍启动体系的电路图. 启动体系的构成部分有蓄电池一电源.启念头一动力部分.控制装配.一.启念头中直流电念头的电路图直流电念头的工作道理是电磁感应.给电念头输入电流,电念头向外输出转矩,从而启动发念头,其线路图如图1所示.二.启念头只有个电念头无法做到启动小齿轮和发念头飞轮安稳进入啮合和离开啮合的,甚至没有方法去启动发念头,所以在直流电念头的基本上增长了一个电磁开关,线路图如图2.启动开封闭合后,可移动铁芯在保持和吸拉两个线圈的配合感化下向左移动,带动拨叉使驱动小齿轮向右移动:同时,直流电念头的定子和转子线圈内流经的是小电流,输出转矩小,使驱动小齿轮和飞轮安稳啮合.当铁芯移动到最左侧时,铁芯左端的金属盘同时接触电源接线柱和电念头主接线柱,短路吸拉线圈,电流直接由电源接线柱流到电念头主接线柱,加强了启动时的焚烧能量和直流电念头的输出转矩,使发念头轻易启动.三.增长了启动继电器的电路图启动开关直接和电磁开干系接,流经的是大电流.当开关断开时,易产生火花,伤害开夭,所以增设了启动继电器,用小电流控制大电流,线路如图3所示.解释:附加电阻接线柱是启动时短路焚烧体系中的附加电阻,目标是为了加强启动时的焚烧能量.道理:小电流经由启动开关.启动继电器中的线圈控制经触电到启念头的大电流,从而呵护启动开关.四.增设了启动复合继电器的电路图为了防止驾驶员在启动停止后没有实时断开启动开关,经由过程呵护继电器主动断开线路,线路图如图4所示.工作道理:当发念头启动后,发电机中性点输出电压,使呵护继电器中的线圈流过电流,产生磁场,使K2断开,故启动继电器中的线圈形成断路,使K1断开,从而断开启念头中的电流.在启动开关没有断开的情形下,呵护启念头.以上是启念头中最经常应用的电路图,控制了此电路图,为现实的线路衔接和启动体系的故障诊断打下一个基本.。

汽车点火开关结构及电路原理

汽车点火开关结构及电路原理
点火开关结构及电路原理
点火开关介绍
点火开关是汽车上将蓄电池电 源分为不同档位的总控制开关
产品结构图: 锁体总成
点火开关 总成
微动开关 安装螺栓
安装支座
锁体总成爆炸图:
盖板
锁舌复位弹簧
传动杆
锁舌滑块 锁舌滑块
锁体
锁体总成结构图 (锁体隐藏后):
各零件工作原理:
传动杆:
1、通过点火锁芯传递操作扭矩,通过转动带动 点火开关触片,实现不同的档位功能; 2、传动杆转动时带动锁舌滑块往上运动,带动 锁舌缩进锁体内,方向盘解锁。
锁舌滑块:
传动杆转动时带动锁舌滑块往复运动,带动锁 舌缩进和伸出锁体,方向盘解锁或闭锁。
锁舌:
固定在锁舌滑块上,缩进和伸出锁体,方向盘 解锁或闭锁
锁舌复位弹簧:
给锁舌闭锁复位提供弹力
盖板:
固定弹簧,内部结构防护
点火总成结构图:
点火总成原理:
1、通过传动杆传递的扭矩,转动点火转子,固定在点火转子上的触片转动与底座上的 不同的导电片接触,实现车上电源的切换:OFF、ACC、ON、START
3.铜锡合金(锡青铜)
具有高的耐磨性、机械性能,以及良好的耐蚀性。锡青铜带材经过热稳定 处理后,具有良好的弹性,在开关上可用做弹性接触片、导电片等,同时也是 开关插针的常用材料。棒材在开关上的应用如:组合开关上的喇叭触头等。 常用牌号:QSn6.5-0.1
4.铜铍合金(铍青铜)
该材料是在铜基材中加入了铍元素,经过高温回火后具有很高的强度、弹性、 屈服极限和疲劳极限,此外具有高的导电性、导热性、硬度、耐磨性和蠕变 抗力,是一种性能非常优良的合金,在开关电器上使用十分广泛,一般需要 经过酸洗或镀银。
电源开关爆炸图:

点火系统

点火系统

混合气燃烧推动活塞做 功,气缸震动,将震动 被安装在气缸上的爆震 传感器检测到
火花塞产生的 电火花点燃气 缸中的混合气
无分电器式点火系统的独立点火
1-ECU 2-点火控制器 3-点火线圈 4-火花塞
单缸独立点火系统电路图
第四节 点火提前角
1、概念:
点火提前角是指从火花塞跳火开始到活塞至压缩上止点时刻曲轴 转过的角度。
3、有分电器的电控点火系统
含分电器电控点火系统结构
凸轮轴位置传感器CMP E C U
曲轴位置传感器CKP
点火器
点火线圈
分电器
爆震传感器KS
混合气燃烧推动活塞做 功,气缸震动,将震动 被安装在气缸上的爆震 传感器检测到
火花塞产生的 电火花点燃气 缸中 的混合气
火花塞
分缸线
从上述结构图中,不难看出,有爆震传感器的点火系统是属于闭环控制,其中 的爆震传感器KS属于反馈传感器。
点 火 系 统
第一节 概述
1、点火系的功用: 将蓄电池或发电机供给的低电压变成高电压,并 根据发动机各缸的工作顺序和点火时间要求,适 时、准确地点燃各汽缸的可燃混合器。 2、点火系的分类:
传统点火系统 非电控点火系统 电子点火系统 点火系统 单缸独立点火 无分电器式 电控点火系统 有分电器式 双缸同时点火
有分电器的电控点火系统原理
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如左图。点火开关接通 IG2,点火器、点火线 圈和ECU通电,ECU根 据各种传感器输入的 信号,确定出发动机 最佳点火时刻,向点 火器发出触发点火信 号“IGT”,切断初级 IGT” 电路,使次级绕组感 应出高压电经分电器 送到各缸火花塞。发 动机每点1次火,点火 器向ECU反馈1个点火 确认信号“IGF”,作为 自诊断系统监控信号。 若ECU连续4次未收到 “IGF”信号,即判定点 火系出现故障。

第五章 点火系

第五章  点火系

容器、真空点火提前装置和离心点火提前装置等部件组成,如图5-6
所示。其零件分解图如图5-7所示。 1)分电器总成的主要部件
①配电器配电器由分火头和分电器盖组成,作用是按发动机和工
作顺序将高压电分配到各缸火花塞上。 .分火头由胶木制成,其顶部嵌有一铜导电片,分火头装于断电凸
轮顶端,当其随轴旋转时,其上的导电片在距旁电极0.2~0.8mm
同盖外的旁插孔相通,旁插孔用来安插分缸线。盖的中间有一个深凹
的用来插中央线的插孔,其内侧为中心电极,电极孔中装有带弹簧的 电刷,电刷借弹簧力与分火头上的导电片紧密接触。
②断电器断电器由一对触点和凸轮组成。作用是周期性地接通和
切断低压电路。 .断电器触点(俗称“白金”)是由坚硬又耐高温的钨合金制成的,
第五章 点火系
第一节 汽车点火系概述 第二节 传统点火系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第三节 传统点火系的维护与检修
第四节 电子点火系
第五节 电子点火系的检修
第一节 汽车点火系概述
一、点火系的作用
汽油机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是靠高压电火花点燃的,而产生电火花 的功能是由点火系实现的。点火系的作用是将汽车电源供给的低压电 转变为高压电,并按照发动机的工作顺序与点火时间的要求,适时地 配送给各缸火花塞,在其间隙处产生电火花,点燃气缸内的可燃混合 气。
才能确保高压电路为正极搭铁。 附加电阻的作用是减少低速时的初级电流,改善高速时的点火特性,
一般用钢丝、镍铬丝或纯镍丝制成。它是一种热敏电阻,当电阻上流
过的电流大,使温度升高时,其阻值也随之变大;反之阻值变小。 .当发动机转速较低时,断电器触点的闭合时间长,初级电流较大,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二节 传统点火系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上一页 下一页

发动机点火系统(2)

发动机点火系统(2)
不同发动机点 火系统的结构不尽 相同,但其工作原 理相似。
20
其系统结构如下图,由多种传感器、微机控制器和点火执行器组成。 其工作原理, 参看286页中所述
21
又称直接点火系统,它除了具有有分电器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优点外, 因取消了分电器总成,它还具有增大点火能量、降低干扰等一系列优点.
正是由于该种系统具有一系列优点,已被国内外广泛采用,逐步
霍尔电势差。 18
(也称霍尔元件,是一个带集成电路的半导体基片。)
当有外加电压作用在 触发器两端时,便有电 流I在其中通过。如果 在垂直电流方向上,同 时有外加磁场的作用, 且在垂直电流和磁场的 方向上,产生霍尔电压 的现象,称为霍尔现象。
19
各种普通电子点火系统都存在着考虑控制因素不全、点火提前角控制不精确的缺陷,影响发动机性 能的充分发挥。微机控制点火系统是继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之后,点火系统发展的有一次飞跃。
各部分的作用如何?(作业) 8-6.试述无分电器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组成,
其点火方式分为哪两种?
26
初级电路;一次绕组通电时,在其周围产生磁场,
并由于磁铁的作用而加强。当触点被凸轮顶开时,
初级电路被切断,点火线圈一次绕组中的电流下
降到零,线圈周围的磁场也迅速消失,因此在点
火线圈的二次绕组中产生感应电压。高电压电经
配电器分送到各缸火花塞,作用于火花塞的中心
电极和侧电极之间,当该电压达到火花塞间隙的
击穿电压时,火花塞间隙被击穿,产生电火花,
触点式电子点火系 统工作时,流过触点的 电流是三级管的基极电 流,它是一次电流的 1/5~1/10,可以减少触点 火花,延长触点的使用 寿命,提高发动机的可 靠性。
16
该种系统就是利用传感器代替断电器触点,产生点火信号,控制点火线圈的通断和点火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点火系统1、点火系作用⑴点火系将电源的低电压变成高电压,再按照发动机点火顺序轮流送至各气缸,点燃压缩混合气;⑵能适应发动机工况和使用条件的变化,自动调节点火时刻,实现可靠而准确的点火;⑶在更换燃油或安装分电器时进行人工校准点火时刻。

2、点火系种类传统点火系:由蓄电池或发电机向点火系提供电能,用机械触点控制点火时刻,点火时刻的调节采用机械式自动调节机构,储能方式为电感储能。

传统点火系结构简单,成本低,是一种应用较早、较普遍的点火系。

但该点火系工作可靠性差,点火状况受转速、触点技术状况影响较大,需要经常维修、调整。

传统点火系电路如图1所示。

图1 传统点火系的组成电子点火系:电子点火系由蓄电池或发电机向点火系提供电能,晶体管控制点火时刻,点火时刻的调节采用机械式调节机构或电子调节机构,储能方式有电感储能和电容储能两种。

电子点火系的点火电压和点火能量高,受发动机工况和使用条件的影响小,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维护、调整工作量小,节约燃油,减小污染,现已普遍使用。

电子点火系有晶体管点火和集成电路点火装置两种形式。

晶体管点火装置:由蓄电池或发电机向点火系提供电能;由晶体管控制点火电路的通断;由信号发生器控制点火时刻;由机械式自动调节点火时刻。

常用的信号发生器有磁感应式、霍尔式和光电式三种。

晶体管点火装置电路如图2所示。

图2 晶体管点火装置集成电路点火装置:由蓄电池或发电机向点火系提供电能;由集成电路控制点火电路的通断;由信号发生器控制点火时刻;由机械式自动调节点火时刻,信号发生器的种类与晶体管点火装置相同,电路如图3所示。

图3 集成电路点火装置3、对点火系的要求能产生足以击穿火花塞间隙的电压火花应具有足够的能量点火时刻应适应发动机的工作情况传统点火系1、组成由蓄电池(发电机)、点火开关、点火线圈、分电器、高压线和火花塞等元件组成,如图1所示。

2、点火系的初级、次级电路初级电路:蓄电池正极→点火开关→附加电阻→“+”接柱→点火线圈的初级绕组→“-”接线柱→断电器触点→搭铁→蓄电池负极。

次级电路:点火线圈初级绕组→附加电阻→点火开关→蓄电池→搭铁→火花塞旁电极→火花塞中心电极→高压线→分火头→高压线→点火线圈高压接线柱→点火线圈次级。

3、工作过程断电器的触点闭合时:断电器触点闭合时,接通初级电路,电流流过点火线圈的初级线圈,在线圈周围产生磁场,把电能转换成磁场能。

断电器触点打开时:初级电路断开,电流突变在初级线圈中产生自感电动势,约200--300V;由于电磁感应,在次级绕组中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其值取决于两线圈的匝数比(47--70),该电压值约为12000--21000V之间,此电压加在火花塞电极两端,其中旁电极为正极;如果该电压达到一定的数值,在压缩终了时足以击穿火花塞之间的混合气,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

结论:断电器的开闭由断电器凸轮轴控制,凸轮由发动机的凸轮轴或汽油泵驱动,凸轮的凸角数与气缸数相等。

这样,发动机的曲轴旋转两周,凸轮轴旋转一周,每个气缸按顺序点火一次。

4、点火系的工作特性(1)定义:次级电压与发动机转速的关系,如图4所示。

图4 传统点火系的工作特性(2)分析:n↑→U2max↓,理论上,n越低,次级电压应越高,但实际上n很低时,触点打开速度变慢,U2max下降。

(3)影响因素:发动机转速与气缸数、火花塞积炭、电容器、断电器触点间隙和点火线圈温度点火系的元件1、点火线圈结构:由初级绕组、次级绕组、铁心、高低压接线柱、附加电阻等组成。

两个绕组都绕在同一个铁心上,次级绕组在内,初级绕组在外。

次级绕组的匝数大于初级绕组的匝数。

如图5所示。

图5 点火线圈的结构点火线圈的工作原理:当初级线圈接通电源时,随着电流的增长四周产生一个很强的磁场,铁芯储存了磁场能;当开关装置使初级线圈电路断开时,初级线圈的磁场迅速衰减,次级线圈就会感应出很高的电压。

初级线圈的磁场消失速度越快,电流断开瞬间的电流越大,两个线圈的匝比越大,则次级线圈感应出来的电压越高。

附加电阻(1)材料:点火线圈的附加电阻是由低碳钢丝、镍铬丝或纯镍丝制成。

(2)特点:阻值是随着电阻自身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阻值减小。

(3)作用:用于改善点火系的工作特性,使发动机转速较低时,阻值增大,而高转速时阻值减小。

(4)工作过程:发动机转速低时→触点闭合时间长→初级电流增加→流过附加电阻的电流增加→附加电阻的温度升高→阻值加大→初级电流下降,限制了初级电流的增加,使点火线圈不至于过热;当发动机转速升高→闭合时间下降→初级电流下降→电阻阻值减少→使初级电流下降较少,避免了高速时发生断火现象。

而在起动时,由于蓄电池电压下降较多,为了增加初级电流,将附加电阻短路,防止初级电流下降太多,保证了可靠点火。

点火线圈的种类按低压绕组的接线柱分:二接线柱和三接线柱两种;按有无附加电阻分:有附加电阻和无附加电阻两种;按铁心的形状分:开磁路和闭磁路两种;按点火能量分:普通型和高能型两种。

2、普通分电器组成:由断电器、配电器、电容器和点火提前装置等组成,如图6所示。

上部为配电器、中间是断电器,下面为点火提前装置。

通常安装在发动机的左侧,由发动机的凸轮轴或机油泵驱动。

1-分电器盖;2—分火头;3—凸轮;4—触点及断电器底板总成;5—电容器;6—联轴节;7—油杯;8—真空提前机构;9—分电器壳体;10—活动底板;11—偏心螺钉;12—固定触点与支架;13—活动触点臂;14—接线柱;15—拉杆;16—膜片;17—真空提前机构外壳;18—弹簧;19—螺母;20—触点臂弹簧片;21—油毡及夹圈图6 分电器的结构工作情况断电器:发动机旋转时,凸轮的凸角将活动触点顶开,切断初级电路,在次级产生高压,实现点火。

凸轮的凸角数与气缸数相等,曲轴转两圈,各缸点火一次。

配电器:分火头套在凸轮上,与凸轮轴同步旋转。

分火头上有导电铜片,通过炭棒与主高压线连通。

在旋转时将高压电按作功顺序依次分配给各分高压线插孔,实现点火。

电容器:触点断开一瞬,初级绕组产生自感电动势,约200--300V,该电动势通过初级电路加载到触点两端,足以击穿触点间的空气,产生电火花,使触点加快烧蚀。

在触点间并联一个电容器,为自感电动势提供一个放电回路(续流),从而保护了触点。

点火提前装置为什么需要点火提前装置:火花塞产生火花点燃混合气后,火焰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传播至整个燃烧室,即从开始点火到混合气燃烧到产生最大压力,有一定的时间延迟。

如果到压缩终了再点火,产生最大压力时活塞已处于下行位置,此时不可能获得最大功率。

点火时刻对发动机工作的影响:点火过迟:活塞到达上止点时才点火,则混合气的燃烧主要在活塞下行过程中完成,炽热的气体与气缸壁接触的面积增大,转变为有效功的热量相对减少,气缸内最高燃烧压力降低,导致发动机过热,功率下降。

点火过早:如果点火时刻提前过多,由于混合气的燃烧完全在压缩过程进行,气缸内的燃烧压力急剧升高,当活塞到达上止点之前即达最大,使活塞受到反冲,发动机作负功,不仅使发动机的功率降低,并有可能引起爆燃和运转不平稳现象,加速运动部件和轴承的损坏。

影响点火提前角的因素:发动机的转速和发动机的负荷。

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增加,点火提前角应增大;随着发动机负荷的增加,点火提前角应减小。

点火提前装置的种类:离心调节器:随着转速的变化自动调节点火提前角;真空调节器:随着负荷的变化自动调节点火提前角;离心式点火提前装置:离心式点火提前装置的结构如图7所示,其调节点火提前角的基本原理是:当发动机的转速上升时, 当发动机的转速升高时,分电器的转速随之升高,两重块在离心力作用下,克服弹簧外力向外甩开,同时带动拨板和凸轮沿凸轮旋转的方向相对于分电器轴转动一个角度,点火提前角增大。

转速越高,离心块离心力越大,点火提前角越大。

当发动机的转速下降时,当转速降低时,弹簧将重块拉回,凸轮逆旋转方向回转,点火提前角减小。

说明,为了使点火提前角的变化基本适应发动机的要求,离心调节器中的两个弹簧的弹力是不同的,低速时,只有弹力小的弹簧起作用,提前角的增加幅度较大;高速时,两个弹簧共同起作用,提前角增加的幅度较小。

当转速达到一定值时,点火提前角不再增加。

图7 离心式点火提前装置真空式点火提前装置:真空式点火提前装置的结构如图7所示,其调节点火提前角的基本原理是:小负荷时,节气门开度也小,节气门下方及管道的真空度增大,真空吸力吸引膜片压缩弹簧而拱曲,通过拉杆拉动底板带着断电器触点逆着分电器轴旋转方向转动一定角度(凸轮位置相对不变),使凸轮提前将触点打开,于是点火提前角增大。

负荷越小,节气门开度也越小,真空度越高,点火提前角越大。

大负荷时,节气门开度增大,真空度减小,膜片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压向左方,拉杆拉动断电器底板顺着凸轮的旋转一个角度,使点火提前角减小。

怠速时,节气门接近关闭,吸入孔在节气门的上方,该处的真空度几乎为零,弹簧失去膜片使点火提前角最小或接近为零。

图8 真空式点火提前装置3、电子点火装置分电器组成:由配电器、信号发生器和点火提前装置等组成。

信号发生器:信号发生器相当于传统分电器的断电器,但没有触点。

常用的信号发生器主要有三种:磁感应式、霍尔式和光电式三种,具体的结构和工作情况后面介绍。

4、火花塞作用:将高压电引进发动机燃烧室,在电极间形成火花,以点燃可燃混合气。

安装位置:火花塞安装于气缸盖的火花塞孔内,下端电极伸入燃烧室。

上端连接分缸高压线。

对火花塞的要求:足够的机械强度、足够的绝缘强度、良好的温度特性、良好的耐腐蚀性、良好的密封性。

结构:火花塞主要由接触螺母、瓷绝缘体、中心电极、侧电极和壳体等部分组成。

如图9所示。

图9 火花塞火花塞的热特性:火花塞热特性就是指火花塞发火部位的热量向发动机冷却系统散热的性能。

影响火花塞热特性的主要因素是火花塞裙部的长度。

裙部较长时,受热面积大,吸收热量多,而散热路径长,散热少,裙部温度较高,把这种火花塞称为“热型”火花塞。

反之,当裙部较短时,吸热少,散热多,裙部温度较低,把这种火花塞成为“冷型”火花塞。

火花塞热特性常用热值表示。

国产火花塞热值分别用1、2、3、4、5、6、7、8、9、10、11、…阿拉伯数字表示。

1、2、3为低热值火花塞;4、5、6为中热值火花塞;7、8、9及以上为高热值火花塞。

热值数越高,表示散热性越好。

因而,小数字为热型火花塞,大数字为冷型火花塞。

火花塞的选择方法:对于大功率、高压缩比和高转速的发动机来说,燃烧室内温度高,火花塞裙部温度就高,应选用冷型火花塞。

对于小功率、小压缩比、低转速的发动机而言,燃烧室内温度低,火花塞裙部温度就低,应选择热型火花塞。

电子点火装置1、特点:增大初级电流,提高次级电压和点火能量,改善高速性能。

减小触点火花,延长触点使用寿命,克服机械触点带来的各种缺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