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作业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业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业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业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发展心理的一个细分学科,研究对象是0--6岁的儿童,学前儿童心理学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一、名词解释:1、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等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探索的学问。

2、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

3、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的科学。

二、填空题:1、人们把客观世界划分为互相联系有互相对立的两部分:一人为中心的人类社会和以自然为中心的自然界。

由此,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就相应分化为两种独立的科学即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2、人文社会科学和社会科学同是以人;为中心的科学,同是人类的自我认识。

3关于人的存在和发展,关于人类的历史和未来,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协同研究。

4按照历史的维度,人文社会科学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孕育奠基阶段,二是生成发展阶段,三是拓展反思阶段。

5、人文社会科学时代性主要表现在:研究对象的时代性,研究主体的时代性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时代背景因素。

6人文社会科学在、阶级社会中一般具有某种阶级性。

7、教材将人文社会科学的全部功能分为认识功能,思想建设功能,文化建设功能,政治建设功能,经济建设功能,以及社会管理功能和社会决策功能和咨询功能8、一般人所说的文明是指人类社会进步和开化的程度,它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人类文明建设的角度来看,思想建设与文化建设一期构成了精神文明建设的两项基本内容9、有人指出,狭义的文化包括了三个基本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指各种思想意识观念等,第二个层次是指,表现第一个层次内容的物质载体第三个层次是指各种制度、风俗12、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表现出相当的复杂性模糊性所以定性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业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业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业1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 C )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A.0—8、9岁 B. 0—3岁 C. 0—6岁 D. 0—13、14岁2.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 A )。

A. 横向研究B. 纵向研究C. 平行研究D. 实证研究3.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为(B )。

A.横向研究 B.纵向研究 C.平行研究 D.实证研究4.下列属于新生儿无条件反射的是( A )。

A.抓握反射 B.吮吸反射 C.转向反射 D.张嘴5.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 A )。

A.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 B.大脑皮层兴奋机能的发展C.神经兴奋过程的发展 D.条件反射的出现。

6.第二信号系统的出现是在(A )。

A.出生后的下半年起 B.出生后一年 C.出生起 D.出生后两年7.一般认为,婴儿从( D )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反应。

A.生后1个月 B.生后2个月 C.生后3个月 D.生后4个月8.设置视崖装置以检查儿童深度知觉的心理学家是(A )。

A.吉布森和福克 B.皮亚杰 C.维果斯基 D.福禄贝尔9.幼儿的记忆以(B )为主。

A.有意记忆 B.无意识记忆 C.再认记忆 D.重复记忆10.儿童通过多次尝试,通过拉桌布取得放在桌布中央的球,下次在看到床单上的球就会通过拉床单来拿到手。

此阶段孩子的思维处于(B )。

A.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B.直觉行动思维阶段 C.抽象思维阶段 D.具体思维阶段11.直觉行动思维直到学龄时期,也仍然是“概念智力”的一个基础,这段话出自(A )。

A.皮亚杰 B.吉布森和福克 C.维果斯基 D.福禄贝尔12.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儿童依靠(B )进行思考。

A.动作 B.表象 C.语言 D.形象13.婴儿的行为与效果之间还没有分化,行动还没有目的,该阶段的行为模式处于(B)。

学前心理学网上作业

学前心理学网上作业

学前心理学第一次作业一、ABACBDD ABC AD BCD BD ABCD ACD ABD XVXVV X二CDAABCB ABD BC AB ABCD ABC CD BCD VVXXV X三、DCADABD ABCD BC ACD AB CD AB ABCD VXVVV X四、CABBADB AD ACD ABD AD BC BCD ABCD XXXVXV一、单项选择题(共7 道试题,共28 分。

)1.某一特性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得以形成,指的是(A. 关键期)2.以下关于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的观点,错误的是(B. 纵向研究难以分析出儿童早期经验对当前反应的影响。

)3.1882年,德国儿童心理学家( A. 普莱尔)著有《儿童心理》一书,标志着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4.心理发生的标志是( C. 明确的条件反射的出现),也可以笼统地把新生儿时期视为心理发生的时期。

5.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为( B. 纵向研究)6.在儿童条件反射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刺激物逐渐占据主导地位,那就是( D. 语词)7.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这是指个体发展的( D. 连续性)二、多项选择题(共7 道试题,共42 分。

)1. 学习儿童心理学,我们要树立哪些发展的观点。

( A. 发展的生物性 B. 发展的社会性C. 发展的阶段性)2.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有(A. 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 D. 揭示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3. 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包括(B. 惊跳反射C. 抓握反射 D. 巴宾斯基反射)4.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有(B. 在怀孕后的头五个月,母亲生病对胎儿影响最大。

D. 对于胎儿首先发展起来的是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

)5. 调查法包括( A. 谈话法B. 问卷法C. 测量法D. 产品分析法)6. 儿童大脑机能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A. 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巩固 C. 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增强D. 第一、第二信号系统协同活动的发展)7. 影响胎内环境的因素主要有( A. 母亲年龄(育龄)B. 药物D. 情绪和态度)三、判断题(共 6 道试题,共30 分。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业及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业及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业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分,共 20分)1、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6岁心里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纵向研究对一个或者一组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即追踪),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的系统特点。

3、实证研究法研究者必须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观察、测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应变化,从这些变化中找出规律来。

4、横向研究在同一时间对某个人年龄组或者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加以观察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者求出几个年龄组儿童代表的值加以比较。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44分)1、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

2、在心理学中通常把实验的研究者称为主试 , 把被研究者称为被试 .3、母亲年龄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指年龄偏大与年龄偏小。

4、遗传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

5、发展的社会性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不能脱离社会条件。

6、对关键期的理解,与其说是个体接受外部刺激的期限,不如说是对外部刺激可接受的程度即学习水平更为妥当。

7、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是由一个个特定的发展阶段组成的。

8、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取向具体体现为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三种方法。

9、个体心理是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这就体现了发展的普遍性。

10、发展的差异性是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发展速率特色、发展速率风格等,从而构成个体间心理发展的不同。

11、调查法包括谈话法、问卷法、测验法和产品分析法四种。

12、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

三、简答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应当如何理解“关键期”的概念?答:关键期概念的由来;对关键期的理解,与其说是个体接受外部刺激的期限,不如说是对外部刺激可接受的程度,即学习水平更为妥当。

2、试述横向和纵向研究的优缺点。

答:横向法的焦点在同一时刻的大规样子组的行为上,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同一年龄或者几个年龄组被试的大量数据,比较节省时间和精力。

奥鹏2020年6月福师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一_

奥鹏2020年6月福师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一_

1.一个5岁三个月的女孩说:“我想画小猫咪、小花、还想画人〞她基本上按所说的去画了.说明她的想象是〔〕.A.仍以无意想象为主B.与记忆的界限不明显C.有方案的、但想象内容零碎、缺乏组织D.力求符合客观逻辑【参考答案】:C2.视知觉已经有〔〕参与.A.记忆B.思维C.经验D.想像【参考答案】:C3.注意的〔〕指注意在集中于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中所能持续的时间.A.稳定性B.选择性C.集中性D.指向性【参考答案】:A4.识记:“杯子、椅子、球拍、衣服、电视……〞等实物,记住这样一句话:“我坐在‘椅子’上,一边看‘电视‘,一边端着‘杯子’喝水…… 然后穿上‘衣服‘,拿起‘球拍‘打球去了……〞就可大大提升记忆效果,这说明〔〕.A.词语记忆可渗透到形象记忆中B.形象记忆可渗透到词语记忆中C.形象记忆优于词语记忆D.词语记忆、形象记忆相对独立,不具有渗透性【参考答案】:A5.儿童最初的感觉是〔〕.A.后天学习得来的B.逐渐形成的C.与生俱来的D.成人练习下形成的6.儿童处于由不会分类向开始开展初步分类水平的过渡时期是在A.4岁B.5〜6岁C.5岁半〜6岁半D.6岁以后【参考答案】:B7.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是〔〕.A.从出生到成熟时期心理的发生开展B.从初生到入学前心理发生开展规律C.0〜3岁儿童心理的发生开展的规律D.6〜18岁儿童心理的发展【参考答案】:B8.〔〕的研究对象是个体从出生到衰老整个漫长过程中央理的发生开展.A.开展心理学B.普通心理学C.学前教育学D.儿童解剖生理学【参考答案】:A9.“视觉悬崖〞试验说明了儿童已有了〔〕.A.深度知觉B.方位知觉C.视觉定位D.形状知觉【参考答案】:A10.吃过甜食以后再吃苹果,会感到苹果发酸,这是〔〕.A.同时比照B.先后比照C.先后适应D.同时适应【参考答案】:B11.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A.典范B.强化C.父母的惩罚D.挫折【参考答案】:D12.儿童的手眼协调动作大约在〔〕出现.A.0〜1月B.4〜5月C.6〜12月D.1〜3岁【参考答案】:B13.〔〕以后,婴儿听觉主要与语言开展联系起来.A.4个月B.5个月C.6个月D.7个月【参考答案】:D14.手的真正的触觉探索产生标志是〔〕.A.神经活动参与B. 口腔与手的协调C.手与脚的协调D.眼手协调【参考答案】:D15.幼儿的想象是〔〕.A.梦想形式的想象B. 一种简单的创造性思维C.可以作为思维的一个部分D. 一端接近于记忆,另一端接近于创造性思维的阶段【参考答案】:D16.参与性观察的优点是〔〕.A.使儿童意识到自己在被观察,所以会最大程度地表现自己B.可以得出详细、精确的资料C.能严格限制条件D.能使儿童表现自然【参考答案】:D17.儿童心理开展中出现“危机〞是由于〔〕.A.儿童无法理解成人的要求B.成人对儿童提出过多的要求C.成人没有正确引导儿童D.儿童心理开展迅速导致的心理不适应【参考答案】:D18.人本主义学习观的学习过程是:A.使学生成为一个完善、有用的人,整体的人格得到开展B.尊重学习者,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与需要C.学生在一定条件下,自我挖掘其潜能,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过程D.让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自我的关系【参考答案】:C19.在幼小的儿童身上常常见到破涕为笑,脸上挂着泪水又笑起来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A.幼儿的情绪还是由生理需要限制着B.幼儿的意志力差C.幼儿的自我意识还未形成D.幼儿的情绪是不稳定的【参考答案】:D20.看到天上的白云,马上想到它的形状很像一匹飞奔的骏马,是〔〕.A.无意想象B.有意想象C.具体形象思维D.抽象逻辑思维【参考答案】:A21.幼儿指着天空中的某一片云彩快乐地说:“妈妈,你看,那是小孩骑大马.〞这是属于〔〕.A.想象B.判断C.直觉D.下定义【参考答案】:A22.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的根底是〔〕.A.同情B.移情C.分享D.合作【参考答案】:B23.学前儿童理智感已有明显的开展的突出表现是〔〕.A.幼儿很喜欢做游戏B.幼儿很喜欢提问题C.幼儿已能限制自己的不愉快情绪D.幼儿不愉快的情绪表现明显下降24.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研究证实,儿童智力开展的关键期是〔A.婴儿期B.学前期C.学龄初期D.学龄中期【参考答案】:B25.儿童心理开展年龄特征的可变性是指〔〕.A.不同的生理原因使儿童心理特征有所变化B.不同的个性特征使儿童心理特征有所变化C.不同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使儿童心理开展的特征有所变化D.儿童从掌握知识到心理机能都会发生变化【参考答案】:C26.儿童社会性开展的关键时期是在〔〕.A.婴儿期B.幼儿前期C.幼儿期D.小学生初期【参考答案】:C27.矫正口吃的重要原那么性方法是〔〕.A.反复练习B.回避说出某些词C.放慢说话的速度D.解除紧张【参考答案】:D28.同一分析器的各种感觉会因彼此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感觉的〔〕.A.适应B.比照C.适合D.对应【参考答案】:B29.〔〕说“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并不是相互排斥的,两者都是一种完善的教育科学所必须的,没有哪一个能代替另一个.……〔1978〕〞A.乔纳森B.班杜拉C.华生D.奥苏贝尔【参考答案】:D30.成人对幼儿不理睬,可以成为一种惩罚手段,是由于〔〕.A.幼儿独处时感到恐惧B.幼儿有和别人交往的需要C.幼儿害怕成人不要他D.幼儿离不开成人【参考答案】:B31.感觉是由于分析器工作的结果而产生的感受性,会因刺激的持续时间的长短而降低或提升,这种现象叫做〔〕.A.适应现象B.比照现象C.适合现象D.对应现象【参考答案】:A32.幼儿在独立讲述中,逻辑性水平逐渐提升主要表现在〔〕.A.主题逐渐明确,层次逐渐清楚B.对话言语逐渐减少,独白言语逐渐增多C.情境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连贯言语的比重逐渐上升D.连贯言语和独白言语的迅速开展【参考答案】:A33.幼儿主要活动方式是〔〕.A.游戏B.模仿C.逻辑推理D.阅读识字【参考答案】:A34.〔〕又称强直性颈部反射.A.击剑反射B.抓握反射C.惊跳反射D.游泳反射【参考答案】:A35.儿童的各种熟悉过程齐全的标志是〔〕A.有意想象的出现B.再造想象的出现C.创造想象的出现D.思维的出现【参考答案】:D36.在〔〕中,学习的主要内容根本上是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的.A.实践学习B.接受学习C.发现学习D.探究学习【参考答案】:B37.学业不良生与学业成就中等生的研究内容有〔〕、〔〕、〔〕、〔〕.A.学业不良生的界定与成因B.学业不良的心理特征C.学业不良的诊断与辅导D.学业成就中等生的辅导【参考答案】:ABCD38.下面属于创造想象的是〔〕.A.科学家提出新设想的想象B.创造家改革新工艺C.作家创作新小说D.艺术家扮演新角色【参考答案】:ABCD39.信息化教育下新的学习模式,与传统的学习模式相比具有以下变化:〔〕A.在学习目标上,信息素养成为学生水平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B.在学习环境上,信息技术支持的课堂是一种丰富的学习环境C.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强调学生建构式学习D.在学习速度上,学习得更快【参考答案】:ABC40.学习理论要解决的问题有:〔〕A.学习时间B.学习结果C.学习过程D.学习规律与条件【参考答案】:BCD41.儿童创造想象的发生.很少表现为能够独立地从新的角度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42.精制策略指主动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从而促进新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策略.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3.距离知觉是深度知觉的一种.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44.注意的转移可以发生在同一活动的不同对象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不同活动之间.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5.追求成功的倾向〔Ts〕是成就需要〔M9、获得成功的可能性〔Ps〕和成功的鼓励值〔Is 〕三者乘积的函数A.错误B.正确46.学习方式:学习者所具有或偏爱的方式以及表现出来的相应的学习特征.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47.婴儿期的记忆仍主要是再认形式.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11岁以后,儿童能说出具有最初概括性意义的真正的词,标志着言语的初步形成.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9.儿童之间良好的交往关系,能和良好的亲子关系一样,使儿童产生平安感和归属感.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50.无意注意是在有意注意的根底上产生的,是人类社会交往的产物, 是和儿童言语的开展分不开的.A.错误B.正确。

西南大学0303《学前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0303《学前心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1. 抗拒诱惑
2. 依赖体罚
3.
4. 转移注意
5. 延迟满足
6. 自我反省
28、下面哪些是测量新生儿及幼小婴儿注意的指标( )。
1. 瞳孔扩大
2. 觉醒状态
3. 习惯化
4. 心率变化
5. 吸吮抑制
29、学前儿童语言交际功能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哪两个阶段( )。
1. 0-6岁
2. 3-6岁
3. 4-7岁
4. 弗洛伊德
25、以个性作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划分的标准,其代表人物是()。
1. 弗洛伊德
2. 皮亚杰
3. 格塞尔
4. 埃里克森
多项选择题
26、幼儿掌握数概念包括哪些成分?( )
1. 数的实际意义
2. 数的组成
3. 比较数字的大小
4. 数的运算法则
5. 掌握数的顺序
27、 幼儿自制发展的表现形式有( )。
1. 普遍伦理定向阶段
2. 自律阶段
3. 无律阶段
4. 他律阶段
7、弗洛伊德认为“自我”实行的原则是()。
1. 节约原则
2. 经济原则
3. 现实原则
4. 开放原则
8、容易形成某种心理特征或者发展某种能力的时期是()。
1. 心理发展的敏感期
2. 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3. 心理发展的稳定期
4. 心理发展的危机期
44、婴儿的记忆富有情绪色彩,特别容易记住那些使他们愉快的事情和那些引起他们强烈的消极情绪的事物。()
1. 抽象性
2. 象征性
3. 夸张性
4. 形象性
4、最近发展区存在于儿童心理发展的()。
1. 关键期
2. 任何时候
3. 敏感期

(完整版)学前心理学试题与答案

(完整版)学前心理学试题与答案

(完满版)学前心理学试题与答案福师《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 学前少儿理智感已有明显的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A. 少儿很喜欢做游戏B. 少儿很喜欢提问题C. 少儿已能控制自己的不快乐情绪D. 少儿不快乐的情绪表现明显下降B2. 学前少儿心理学是()。

A. 学前教育学的分支B. 少儿解剖生理学的进一步发展C. 发展少儿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D. 一般心理学的基础C3. 手的真切的触觉研究产生标志是()。

A. 神经活动参加B. 口腔与手的协调C. 手与脚的协调D. 眼手协调D4. 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由() 和防范失败的倾向组成。

A. 对成就的向往B. 追求成功的倾向C. 成立目标D. 对目标的向往B5. 少儿产生想象的原资料是()。

A. 过去感知过的事物B. 老师语言的描述C. 脑筋中已有的表象D. 丰富的游戏内容C6. 少儿思想的主要特色是()。

A. 直观性B. 行动性C. 详尽形象性D. 抽象逻辑性C7. 少儿指着天空中的某一片云彩快乐地说:“妈妈,你看,那是少儿骑大马。

”这是属于()。

A. 想象B. 判断C. 直觉D. 下定义A8. 更正口吃的重要原则性方法是()。

A. 屡次练习B. 回避说出某些词C. 放慢说话的速度D. 清除紧张D9. 少儿心理发展年龄特色的可变性是指()。

A. 不同样的生理原** 使少儿心理特色有所变化B. 不同样的个性特色使少儿心理特色有所变化C. 不同样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使少儿心理发展的特色有所变化D. 少儿从掌握知识到心理机能都会发生变化C10. 学前少儿情绪社会化的趋势没有表现在以下哪个方面?()A. 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B. 引起情绪反响的社会性动** 不断增加C. 自我调治化D. 情绪表达的社会化C11. 在感知运动阶段,少儿适应外界环境只能依靠感知和()。

A. 记忆B. 注意C. 动作D. 口头语言12. 少儿心理发展的()是指少儿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简单、少儿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西南大学18秋[0303]《学前心理学》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18秋[0303]《学前心理学》作业答案

1、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是()。

1.婴儿期2.青春期3.先学前期4.学前期2、下列不属于师幼关系的一般表现的是()。

1.差异性2.双向性3.双重性4.游戏性3、提出“儿童中心主义”思想的人是()。

1.杜威2.皮亚杰3.夸美纽斯4.赫尔巴特4、小明边说边用手比划说:大象的鼻子长又弯,小明思维的工具是()。

1.概念、判断、推理2.具体形象3.语词概括4.感知、动作5、婴幼儿出现最多的焦虑是陌生人焦虑和()。

1.一般焦虑2.潜伏焦虑3.特定焦虑4.分离焦虑6、华生认为心理学是一门()的科学。

1.实例性的2.实质性的3.实用性的4.实验性的7、智力分化论的代表人物是()。

1.斯皮尔曼2.加德纳3.瑟斯顿4.格雷特8、下列不属于儿童的基本情绪的是()。

1.恐惧2.快乐3.痛苦4.内疚9、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的发展划分为()个阶段。

1. 52. 83. 44. 610、1岁半的儿童想给妈妈饼干时,会说:“妈妈”“饼”“吃”,并把饼干递过去,这表明该阶段儿童语言发展的1. F. 单词句2.电报句3.完整句4.简单句11、根据科尔伯格的性别认知发展理论,3~6岁是儿童的()。

1.基本性别认同阶段2.性别稳定阶段3.性别恒定阶段4.性别波动阶段12、思维逻辑性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语言()。

1.连贯性2.整体性3.实用性4.清晰性13、一名从未见过飞机的幼儿,看到蓝天上飞过的一架飞机说“看,一只很大的鸟!”从语言发展的角度来看1.过度规范化2.扩展不足3.电报句式4.过度泛化14、下列属于水平关系的是()。

1.师幼关系2.同伴关系3.亲子关系4.依恋关系15、下列不属于攻击行为特点的是()。

1.中班儿童的攻击行为明显少于小班和大班2.以工具性攻击行为为主3.以身体动作为主4.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16、自我认识不包括()。

1.对自己行动的认识2.对自己心理活动的认识3.对自己身体的认识4.自我调节多项选择题17、儿童身体发育符合哪些规律?()1.大小律2.远近律3.整体局部律4.小大律5.头尾律18、皮亚杰认为“感知运动阶段”的特点有哪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心理学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小班幼儿的注意是()占优势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随意注意
2、2 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认知发展理论家()。

A、华生
B、斯金纳
C、班杜拉
D、皮亚杰
3、按照推孟的智商分类,属于“优秀”的智商是多少()
A、140以上
B、120-140
C、110-120
D、90-110
4、下列关于态度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A、态度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

B、态度的倾向有肯定的,也有否定的
C、态度是认知与情感有机结合的产物
D、行为反应为态度做好了准备
5、儿童最早的思维是依靠()进行的。

A、言语
B、动作
C、引导
D、模仿
6、解几何题目时,在头脑中设想出一张图,做了辅助线之后会如何,这样的思维就是()
A、直觉行动思维
B、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
D、发散思维
7、脑最发达的部分是()
A、延脑
B、桥脑
C、小脑
D、大脑
8、强光照射煤块的亮度远远大于黄昏时粉笔的亮度,但我们仍然把强光下的煤块知觉为黑色,把黄昏时的粉笔知觉为白色,这体现了知觉的()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二、多项选择题
1、从形式上看,意志行动中的心理冲突大概可以划分为()
A、原则性动机冲突
B、非原则性动机冲突
C、双趋冲突
D、双避冲突
E、趋避冲突
2、典型的情绪状态有哪些()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挫折
E、得意
3、我们根据记忆的内容,把记忆分为()
A、长时记忆
B、形象记忆
C、情绪记忆
D、词语-逻辑记忆
E、运动记忆
4、人在集中注意于某个对象时,常常伴随着有特定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

注意的最显著
的外部表现有以下几种()
A、适应性运动
B、无关运动的停止
C、目不转睛
D、呼吸运动的变化
E、发呆
三、主观题
1、大脑的主要机能是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各种信息。

2、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基本上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 __ _____;另一类是
__ ____________。

3、根据想象的现实意义,可以把想象分为__ _____、__ _____、__ _____
4、高级神经活动的三种基本特性,神经过程的__ _____、__ _____、
__ _____。

四、简答题
1、简述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

2、简述幼儿情绪发展的特点。

五、论述题
1、幼儿期是宝宝们想象力最丰富的时期,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生活谈谈如何培养学前儿童想象力。

2、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请谈谈学前儿童的亲子交往的意义。

一、单项选择题
1-5 BDCDD
6-8 BDD
二、多项选择题
1、CDE
2、ABCD
3、BCDE
4、ABD
三、主观题
1、额叶、顶叶、颞叶、枕叶
2、无意
3、幻想、理想、空想。

4、再造想象、创造想象
四、简答题
1、
答案要点:1)无关刺激过多
2)疲劳
3)目的要求不明确
4)注意不善于转移
5)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没有并用
2、
答案要点:1)情绪内容的丰富性
2)情绪体验深刻化
3)情绪变化具有情境性
4)情绪容易受感染和暗示
5)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五、论述题
1、
答案要点:1)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
2)在文学艺术等多种活动中,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条件
3)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
4)创设问题情境,训练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让幼儿想象事物的具体情况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5)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6)抓住一日活动环节中的教育契机,引导幼儿进行想象
2、
答案要点: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使父母能正确地对待学前儿童的需要,适度地满足他们生理和心理的需要,这对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将产生良好的作用。

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儿童安全感形成的重要因素
2)儿童自信心形成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3)良好的亲子交往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
4)亲子交往影响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
5)亲子交往影响学前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
亲子关系对儿童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状态,而心态是形成人格的核心因素。

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亲子关系对孩子形成不同个性特征有直接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