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海市实验幼儿园课程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上海市实验幼儿园课程方案
一、“实幼”课程发展的回溯
上海市实验幼儿园的课程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一) 80年代思考幼儿园“整体教育”的实施,对“整体教育”
的概念、形态和实施进行了实践探索。

该课题曾获得上海市教育
科研成果二等奖。

(二) 90年代,以“幼儿健康人格”建构为主线,开展了建构幼
儿健康人格的课程构架研究,提出要“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的思想,并按学科分别设计了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案例。

(三) 21世纪初,开展了以“0~3岁婴幼儿健康人格初始构建”
为抓手的课程实施研究,形成了《家园养育指导手册》、《婴托班
教养——教师指导手册》等实践成果。

二、“实幼”课程方案制订的依据
(一)以国家、上海市的课程“纲要”“指南”为指引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教委制定的
《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是所有学前教育机构课程实施的行动指引,也是本园课程方案制订的重要依据。

我们贯彻、落实“纲要”、“指南”的精神,秉持“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结合本区、本园的实际,制订适宜的、可操作的课程方案,以保证本园所有2—6岁的婴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并推进幼儿园课程
的管理,全面提高保教质量。

(二)以幼儿园的生态环境为背景
1、实验幼儿园作为一所具有50余年历史的示范性幼儿园,久负盛名,
在社会、家长对优质学前教育需求日益高涨的今天,把孩子送入实幼
学习,已成为各种“优越”因素的一种象征。

2、实幼地处普陀区的中部,地理位臵适当。

尤其是世纪之初,由区
政府投资3800万元在原址重建的园舍,无论是外观和内部设备配臵,
均达到了上海市同类幼儿园中的较高水平。

3、家长多为高学历、高收入者,因而对孩子成长的期望值也高,对
学校管理、教学要求、教师素质的总体要求更高。

然而,由于家长的
工作十分繁忙,故隔代带养的状况居多。

且受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
家长虽在道理上懂得全面发展的重要,但重知识、轻能力;重智育,
轻其它方面发展的情况仍普遍存在。

4、幼儿园地处全国文明社区——曹杨社区。

该社区是当年上海市第
一个工人新村所在地,现是涉外开放单位,文化积淀丰富,信息渠道
多元,开放程度较高,且“朝春中心小学”、“曹杨二中”等一批名校
均集聚于此,是普陀区优质教育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

5、普陀教育的“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优化中部”的战略目标,
实验幼儿园在新的发展机遇中作为普陀幼教发展的“龙头”地位业已
确立,肩负着示范、辐射、引领的重任。

因而,在“课程建设”方面,
尤其需要在梳理现有经验,分析发展问题的基础上,重新进行系统的
思考,以创建在全市,乃至全国有影响的课程品牌。

(三)以幼儿园的发展基础为条件
1、实验幼儿园拥有23个班级,在园幼儿从18个月~6岁共5个年
龄段计600余名。

2008年9月开办的阳光园目前有5个班级,总计幼儿150余名。

在园幼儿身心发展状况、总体发展水平良好。

幼儿园
生源充足。

2、园舍大气宽敞,环境优美,设备先进,资源丰富,经费较为充裕。

为课程的有效实施和管理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3、教师团队全部达到大专以上学历,有40%达本科学历。

师资队伍年龄、职称、能力结构较为合理,教师自身专业素养较好。

特别是近
年来,积极参与课改实践,涌现出了一批具有相当水平和较强发展潜
质的骨干教师,形成了实幼的骨干教师梯队,她们是幼儿园课程有效
实施的中坚力量。

4、经过较长时间的研究,使教师在幼儿“健康人格”初始构建上积
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特别是一年多来对主题课程实施方案的积累和
编制,已形成各年段37个方案操作文本,为课程实施与管理作了积
累。

5、幼儿园的组织氛围良好,干群关系协调,园长注重民主管理,激
发群众的工作主动性,群体智慧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教师间基于工
作的合作、分享、交流、互动日益频繁和自觉。

6、幼儿园尚缺乏一整套规范的课程实施和管理方案;也未能在具体
操作的层面上形成相关的配套制度和评价、考核标准;对课程资源库
的建立从思想和实践上还没有真正认识并落实;幼儿园课程的“特色”
彰显不够;课程的框架结构及平衡程度在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和
操作性上需要审视、研究和再建构。

三、“实幼”课程方案的基本框架(一)课程的定位
1、课程的界定——
以0~6岁婴幼儿“健康教育”为主要抓手,以促进婴幼儿“健
康生活”为落点,以婴幼儿“健康人格”初始构建为目标的主题式综
合课程。

2、课程的内涵——
, 健康的教育:是全程的教育(0—6岁婴幼儿的全程教育);是全
面的教育(涵盖生活、运动、游戏、学习全面的教育内容);是全
员的教育(园内的教师、保育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园外的家长、
社区人员等)。

, 健康的生活:是指优质的环境、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教育的有机
整合。

, 健康的人格:每一个婴幼儿生理与心理的健康,智商与情商的健
全。

3、课程的特色——
, 重在“健康”:
满足每个孩子享受健康服务、健康环境和健康教育的基本权力。

保障孩子与其年龄段相应的身心安全和健康。

为孩子现时和未来的健康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 凸现“儿童”:
每一个的儿童——指每一个儿童获得的机会是均等的,是符合他(她)
们这个年龄段身心发展规律并兼顾不同经验水平的。

不同的儿童——尊重儿童与生俱来的诸多差异,注重环境及教育的影
响给儿童带来的适宜发展。

未来的儿童——谋求为儿童的未来发展、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即建
立在儿童自身经验基础上的情感、认知、能力、社会性的建构和全面、
和谐、健康的发展。

, 强调“综合”
“健康教育”是全面的、全程的、全员的、全方位的。

“健康教育”的内容应综合幼儿生活经验、追随幼儿生活经验又螺旋
型上升、回归幼儿的健康生活。

“健康教育”的学习,是在主题背景下,采用“融合式、集体式、田
野式”活动相结合,以生活、运动、学习、游戏的形态交互、交织呈
现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

(二)课程的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实施,促进幼儿健康水平以及情感、态度、认知能
力等各方面的发展,使幼儿成为健康活泼、好奇探索、文明乐群、亲
近自然、爱护环境、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儿童(见《上海市学
前教育纲要》),成为健康和谐、全面发展,当前得益、终身受益的一
代儿童。

(三)课程的结构、内容
共同性课程:遵循《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的要求,体现确
保基础,重在保底;面向全体,覆盖全日;着眼累积,重视体悟;全
面发展,和谐进步的原则。

内容及示例:(见《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P5~P8) 2、选择性课程:以本园“健康教育”为特色,体现健康身体、健康心智、健康生活、健康人格的综合内容。

具体内容:
年制容开儿创营文与建龄和园造明订发设社立段活物健校幼、健区完分动质康园儿研康、善目系环的园制、家幼标列境心健、优庭儿及理康实质联园维环教践、合健度境育健富建康目的康有设服标总教儿和务体育童谐保目的特、障标教点健体、学的康系各内幼、
选择性课程提要:
, 制订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各年龄段分目标,制订学
年、学期幼儿园“健康教育”计划。

, 开发、研制、实践“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活动系列。

开发、
研制、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实施相关活动,建立评
价标准。

, 建立完善幼儿园健康服务保障体系
各项健康保障制度(常规制度、各类应急预案及制度等)
幼儿健康档案(身高、体重、视力、体检等)
幼儿健康护理服务(文本、实际、物质、精神等)
急救(设备、人员培训等)
传染病控制(红眼病、肝炎、流感、手足口病、腮腺炎、禽流感、SARS等)
教工保健(生理、心理等)
, 创设安全、健康、优质、富有儿童特点的幼儿园物质环境
校舍建筑、桌椅、照明设备、专用活动室、办公室、盥洗环
境、饮水、饮食环境、走廊、操场、绿化、环境维护、废弃物处
理、厕所、节约水、电、煤、室内外布臵等。

, 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幼儿:自信、友善、关爱、开朗、活泼、勇敢
教师:人际关系、心理减压、情绪纾解、心理成长
领导:大气、民主、积极、互动
家长:理解、支持、合作、共营
, 与社区、家庭联合建设健康、和谐、健康、文明校园
与社区建立良好的合作、互动关系,共建健康校园(信息互通、
资源共享、环境互动、成果互惠)
努力建设一支主动关心幼儿园工作、积极参与幼儿园管理、自
愿提供各方面资源、热心履行志愿者义务的家长志愿者队伍,建
立健康、互动、协作、有效的合作伙伴关系。

(四)课程的实施
1、课程实施的基本方式:
2、课程实施的主要特点:凸现主体性、坚持活动化、注重体验式
, 凸现主体性(孩子、教师、家长、园所本身) , 坚持活动化(创设环境、提供材料、走向自然与社会) , 注重体验式(尊重兴趣、鼓励探索、培养合作)3、课程实施的要求:
, 园长是幼儿园课程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依照法规和本园课程管
理方案实施有效管理。

负责建立完善各项课程管理制度,领导课
程实施方案的编制,对课程资源进行统筹协调,并在动态的过程
中,形成适合本园和幼儿发展需要的课程运作流程,对课程实施
质量进行评价等。

, 幼儿园基础保教部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职能部门,负责对整个幼
儿园共同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的日常实施进行观察、统整、协调
和测评;建立并制订幼儿园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系列基本规范和
要求并落实到位;定期与园长一起对课程计划、课程内容、教材
选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难点、重点问题及课程质量监控展开研
究;组织教师开展改进实践的园本研修;并就课程资源的常规配
臵、课程实施中的相关配合与其他部门建立畅通的联系。

, 幼儿园教师是课程有效实施、开发和改革的主体力量,要充分发
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参与课程和执行各项课程制度的
自觉性,把课程实施作为自身专业化发展,提升专业能力的平台,
勇于实践,善于研究,敢于创新。

(五)课程的评价
1、课程评价的依据: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P8~P18
《上海市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指南》
《本园课程实施质量指标》(见附录“4 ”) 2、课程评价的要点:以人为本、关注过程、多方参与、促进发展——
评价内容的多元性;
评价视角的全面性;
评价过程的动态性;
评价者的广泛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