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倒综合征

合集下载

外科倾倒综合征名词解释

外科倾倒综合征名词解释

外科倾倒综合征名词解释
外科倾倒综合征 (Dumping Syndrome) 是指胃手术后失去幽门或胃的正常生理功能,胃内食糜骤然进入十二指肠或空肠,从而引起胃肠道和血管舒缩障碍的一组症候群。

外科倾倒综合征最常发生于胃大部切除术后,但也可见于食管手术、肠吻合术后等情况。

外科倾倒综合征的症状包括胃肠道症状和神经循环系统症状。

胃肠道症状包括稍食即饱感、上腹部胀满不适、恶心呕吐、吐出物为碱性含胆汁、腹部有绞痛、肠鸣音增加、腹泻、便稀等。

神经循环系统症状包括心悸、心动过速、出汗、眩晕、苍白、发热、无力、血压降低等。

治疗外科倾倒综合征的方法包括饮食调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饮食上应尽量少食多餐,避免吃辛辣和刺激性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白粥、青菜、清蒸鱼等。

药物治疗包括应用抗胆碱能药物和生长抑素等。

手术治疗包括胃空肠吻合术、胃切除术等,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倾倒综合征

倾倒综合征

倾倒综合征倾倒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又称为情感依赖症或者依赖恋爱症。

患者对于恋爱和依赖关系变得异常执着,无法自控,使得正常的生活和人际关系受到严重影响。

倾倒综合征在社交媒体和网络时代愈发显得突出,越来越多的人陷入其中。

倾倒综合征患者常常表现出以下症状:对于恋爱和依赖关系异常执着,过度依赖他人,自我价值依赖他人的肯定和认可,极端的嫉妒和不安全感,对于恋爱和依赖关系过分幻想,无法忍受分离和孤独,失去自我,缺乏独立性,对于感情的付出和回报存在极端不平衡等。

造成倾倒综合征的原因有多方面:个人心理因素是导致该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个体自尊心的脆弱性、自卑感等;环境因素也是导致倾倒综合征的原因之一,如家庭教育风格、经济压力等;社会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社交媒体以及网络的兴起导致了人们对于虚拟世界中的恋爱和依赖关系的过度依赖。

倾倒综合征给个人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患者渴望被爱和被接受,但却无法满足这种需求,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中。

他们对于恋爱关系过分依赖,导致他们无法独立生活和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这是一种恶性循环,逐渐加深他们的心理困境。

治疗倾倒综合征需要综合多种方法。

首先,患者需要接受心理治疗,例如认知行为疗法和解决问题疗法,以帮助他们理解和改变不健康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其次,患者需要建立健康的社交圈子,培养独立性和自尊心,减少对他人的过度依赖。

此外,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也是治疗倾倒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倾倒综合征患者来说,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寻求帮助是关键的一步。

同时,他们应该学会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建立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并保持一种平衡的心态。

倾倒综合征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常见,但是对于这种心理疾病的认识和关注还远远不够。

我们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社会大众对于倾倒综合征的认知,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总而言之,倾倒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通过心理治疗、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患者可以渐渐摆脱这种困境。

倾倒综合征的名词解释

倾倒综合征的名词解释

倾倒综合征的名词解释
倾倒综合征是一种在人际关系中出现的心理现象,指个体对某个人或
某种事物的强烈情感依赖和相应的行为表现。

倾倒综合征通常被定义
为“过分关注某人或某事物,以至于失去了理性和判断力”。

该综合征的患者倾向于在个人关系中表现出依赖性和不平衡性,他们
可能过分关注、热爱某人,并将该人放在自己的生活中心,以至于不
清晰地区别自己与对方。

他们常常体验到强烈的情感波动,而且非常
敏感和容易受伤害。

此外,患者还表现出非常强烈的自我牺牲和对对
方的照顾。

倾倒综合征对患者和他们的周围环境都存在风险和困扰。

患者可能会
忽略自己的需求和追求,否认自我价值,缺乏自信和自尊心。

同时,
他们的不平衡关系也可能造成对方的压力和肩负过多的责任。

倾倒综合征的病因可能有多种因素,包括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

家庭
背景、个人行为模式和性格类型都可能与该综合征的形成有关。

人际
关系中的失落、缺失、分离等因素也可能促使该综合征的形成。

针对这种情况,有些专业人士认为应该采取心理治疗干预。

心理治疗
着眼于患者的内心世界和个人行为模式,帮助患者发现和改善自己的
长期连锁反应,建立成熟、平衡和健康的人际关系,提高自尊心和自
信心,找到更多的生活和自我方向。

总之,倾倒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它对周围环境和患者自身
都产生了很大的困扰。

理解其症状和病因,及时开展适当的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和生活质量。

倾倒综合征

倾倒综合征

• 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
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 早期倾倒综合征
针对早期倾倒综合征可用以下药物: 抗胆碱能药:如阿托品,阻止过度胃肠蠕动; 抗组胺药:缓解神经系统症状, 生长抑素类似物:其被认为是治疗早期和晚期症状有效的药物,
• 影像学检查
胃排空测定
使用放射性核素显像方法,可动态观察到胃排空过快。
鉴别
• 根据胃切除术后患者进食后出现的饱胀、乏力、心慌、低血压等典 型症状,应与其他引起低血压、低血糖的疾病相鉴别。
如胰岛素瘤引起的低血糖反应,主要鉴别点是既往病史和临床表 现。倾倒综合征有手术病史,而胰岛素瘤引起的低血糖多没有相关 手术史。倾倒综合征临床典型症状是进食后出现胃肠道症状恶心、 呕吐、腹痛等,而胰岛素瘤的症状与进食无关,发作时表现为典型 的Whipple三联征表现,即:低血糖症状;昏迷及精神神经症状;空 腹或劳动后易发作。
碱性含胆汁,以及爆发性腹泻; 血管舒缩症状主要表现为出汗、无力、眩晕、面部潮红及心悸。
• 晚期倾倒综合征 典型症状是进食1~3小时后,仅有血管舒缩症状,而常无胃肠道症
状。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乏力、心悸,甚至神志不清、昏 迷等低血糖症状。
• 伴随症状
倾倒综合征患者因为胃肠道症状进食少、胃肠道吸收不好,久 而久之会伴随营养不良、体重下降。还有的患者因为对疾病的恐慌, 可出现焦虑和恐惧。
• 晚期倾倒综合征多发生在进食后1~3小时,其原因为进食后胃排 空过快,含糖物质被空肠过快吸收,使血糖升高,刺激胰岛素大 量释放,当血糖下降后,胰岛素并未减少,继而发生反应性低血 糖。
• 诱因有高糖饮食、流食、饱食、心理抵抗力弱、刺激性运动等

倾倒综合征护理措施

倾倒综合征护理措施

倾倒综合征护理措施简介倾倒综合征(Dumping Syndrome)是一种在胃部手术后出现的常见并发症。

它通常发生在胃大部分或全部被切除的患者身上。

倾倒综合征可分为早期和晚期两种类型,早期在餐后30分钟至60分钟内出现,晚期发生在餐后1至3小时。

本文将介绍倾倒综合征的护理措施,帮助护士提供适当的护理和教育给患者和家属。

早期倾倒综合征护理措施早期倾倒综合征是在餐后迅速出现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潮红、出汗、心悸、头晕、腹痛和腹泻。

以下是早期倾倒综合征的护理措施:1.慢慢进食:建议患者缓慢进食,吃小而频繁的餐食。

这有助于避免胃部过度膨胀,在胃内形成较小的胃液压力。

2.避免高糖饮食:高糖饮食会使胃液更快地进入小肠,导致早期倾倒综合征症状加重。

建议患者减少糖的摄入并选择较低糖分的食物。

3.控制进食量:患者应控制每餐的食物摄入量,避免过量进食。

过多的食物会加重胃部负担并增加倾倒综合征的风险。

4.避免冷饮和冷食:冷饮和冷食会刺激胃黏膜,导致早期倾倒综合征的症状。

建议患者避免冰块、冷饮和冷食。

5.改变进食姿势:建议患者在进食时坐直,避免躺着进食。

坐直有助于减少胃液迅速进入小肠的风险。

6.教育患者:护士应提供教育给患者和家属,包括患者在餐后休息一段时间、不要立即进行体力活动等。

晚期倾倒综合征护理措施晚期倾倒综合征是在餐后1至3小时内出现的症状,包括低血糖、出汗、心悸、头晕、腹痛和腹泻。

以下是晚期倾倒综合征的护理措施:1.控制餐后血糖: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如果血糖过低,可建议患者在餐前或餐后补充适量的碳水化合物。

2.增加蛋白质摄入量:建议患者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有助于减缓胃内容物进入小肠的速度。

可以选择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豆类、鱼类和家禽。

3.避免高脂饮食:高脂饮食会使胃排空速度减慢,增加晚期倾倒综合征的发生。

建议患者避免高脂食物,选择低脂肪的食物。

4.避免饮食过盐:过多的盐摄入可能导致水分潴留,增加倾倒综合征的风险。

倾倒综合征

倾倒综合征

倾倒综合征(dumping symptoms)即胃空肠吻合术后出现的进食后综合征,表现为“胃排空过快症状”,1922年Mix提出“倾倒”一词,又称为“胃空肠吻合术后倾倒胃”。

严格地说,这一综合征只见胃手术后的患者。

通常将这一综合征分为早期综合征和晚期综合征,前者表现为进食10~30min后出现的腹部和全身的症状,后者表现为进食2~4h后反应性低血糖的症状。

1 病因胃手术后都有可能发生倾倒综合症状,不同的胃手术方式有不同的发病率。

幽门切除、胃引流或改变幽门括约肌等手术的患者中,大约有25%~50%的患者发生倾倒综合征,1%~5%的患者症状严重[1];对于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术后几乎不发生倾倒综合征;而迷走神经干切断加引流术或迷走神经干切断加幽门窦切除术中,倾倒综合征的发病率在9%~40%之间[2];对于胃大部切除术,发病率可达15%~45%,这其中只有2%的患者是晚期倾倒综合征[3]。

另外,小儿胃手术后很少出现这一综合征,仅在Nissen式胃底折叠术后有过报道,但倾倒综合征出现仅发生在手术后短时间内[4]。

2 发病机制有关倾倒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一直围绕两个问题在讨论:①胃排空过快;②各种激素的作用。

2.1 胃排空过快胃手术后储存功能的减少使胃内高渗性碳水化合物过快的排空至小肠是倾倒综合征的发生机制[5]。

引起胃储存功能减少及胃排空过快的外科因素有:迷走神经切断术后远端胃容积舒缩功能丧失;胃切除后胃容积的减少;幽门成形或切除术后的控制排空功能丧失;胃空肠吻合术后十二指肠反馈性抑制胃排空功能的丧失[6]。

实验证明,小肠内碳水化合物的迅速大量增多将导致循环体液中水和电解质向肠腔的转移,继而出现循环血容量的减少及早期综合征的发生。

据估计,大约有25%的循环血量可因这种方式丢失[7]。

血浆容积的减少是早期倾倒综合征出现全身症状的原因;小肠内大量体液的积聚是早期倾倒综合征出现胃肠道症状的原因。

比较各种术式中胃排空的快慢程度与倾倒综合征的发生率可以看出,迷走神经干切断加幽门窦切除术可引起快速胃排空,因而倾倒综合征病率很高;Billroth Ⅱ式胃空肠吻合术由于同时丧失了幽门功能和十二指肠反馈性控制排空功能,因而术后早期倾倒综合征的发病率超过50%;BillrothⅠ式比BillrothⅡ式低;Roux-en-Y胃肠吻合术由于Roux肠袢的存在一般不会引起足以导致倾倒综合征发生的胃排空增快,因而发病率低;远端胃迷走神经切除术可导致胃排空增快,但这一术式中仅有1%~6%的患者发生倾倒综合征。

倾倒综合征名词解释

倾倒综合征名词解释

倾倒综合征名词解释倾倒综合征是指由于身体倾斜或平衡障碍而导致的一系列症状的综合征。

它通常表现为头晕、眩晕、头重脚轻、站立困难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晕厥。

倾倒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以是多种疾病的表现,如内耳疾病、神经病变、脑血管疾病等。

了解倾倒综合征的常见症状及其可能的病因,对于及时确诊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倾倒综合征的主要症状是头晕和眩晕。

头晕是指一种不适感,感觉头部轻微晃动或不稳定,有时伴有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眩晕则是指感觉周围环境在旋转或摇晃,常伴有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倾倒综合征还常常伴随其他症状,如视力模糊、耳鸣、听力下降、心慌、乏力等。

倾倒综合征的病因多种多样。

内耳疾病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常见的病因包括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前庭神经炎、梅尼埃病等。

内耳疾病导致体内的平衡感觉器官受损,从而引起倾倒综合征的症状。

其他常见病因包括神经病变,如脑干、小脑、大脑皮层的病变;脑血管疾病,如缺血性卒中、脑梗死等;药物副作用,如抗高血压药物、抗抑郁药物等。

此外,倾倒综合征还可能与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内分泌疾病等有关。

确诊倾倒综合征通常需要结合详细的病史、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医生可能会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症状的发作时间、频率、程度等;查体时会观察患者的平衡能力、眼球活动、头颈活动范围等;进一步检查可能包括内耳功能检查、脑电图、头部MRI等。

根据不同的病因,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如理疗、康复训练)、手术等。

预防倾倒综合征的关键是防止和控制可能导致倾倒综合征的疾病和因素,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血压、防止头部外伤等。

此外,合理使用药物、避免暴露于有害物质、注意保护内耳等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综上所述,倾倒综合征是由于身体倾斜或平衡障碍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如头晕、眩晕等。

其病因多种多样,需要综合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来确诊。

通过合理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倾倒综合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迟发性倾倒综合征讲课PPT课件

迟发性倾倒综合征讲课PPT课件
患者F,女性,48岁,因进食后出现头晕、恶 心等症状就诊,诊断为迟发性倾倒综合征。
诊疗经验和教训
诊断方法: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必要时进行实验室检查 治疗方案:根据病情选择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非药物治疗 经验分享:分享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分析原因和教训 预防措施: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预防并发症
发病机制
病因:主要是由于下丘脑和垂体功能障碍,导致胰岛素分泌异常 发病机制:胰岛素分泌异常导致血糖水平升高,进而影响大脑功能 症状:包括头晕、恶心、呕吐、出汗、心悸等 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来调节血糖水平,改善症状
迟发性倾倒综合征的治疗和预防
药物治疗
药物剂量:根据病情和个体 差异调整药物剂量,避免过 量或不足
总结和展望
总结迟发性倾倒综合征的讲课内容
迟发性倾倒综合征的定义和症状 迟发性倾倒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迟发性倾倒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迟发性倾倒综合征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迟发性倾倒综合征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展望
对未来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建议和展望
加强基础研究: 深入研究迟发 性倾倒综合征 的病因、病理
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
发病机制:由于胃排空延迟,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过长,导致食物进入小肠的速度减慢,从而引 起血糖水平升高。
病理生理:由于胃排空延迟,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过长,导致食物进入小肠的速度减慢,从而引 起血糖水平升高。
症状:包括头晕、心悸、出汗、颤抖、饥饿感、恶心、呕吐等。
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
机制等
临床实践:推 广先进的诊断 和治疗方法, 提高临床疗效
加强患者教育: 提高患者对迟 发性倾倒综合 征的认识和自
我管理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疗,只有经内科治疗日久无效者,才可考虑重做手术 • 缩小吻合口 • 胃空肠吻合改为胃十二指肠吻合 • 移植一段空肠于胃和十二指肠之间(空肠代胃术)等
治疗和预防
• 胃切除或胃肠吻合术后,患者宜少食多餐,多进干食,少 进汤,限制碳水化合物,尤其是食糖,宜进食高蛋白质、 高脂肪和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进餐后需躺卧半小时左右。 养成在餐间或空腹时饮水的习惯,餐前20~30分钟服抗胆 碱能药物(如阿托品、颠茄或普鲁苯辛等),以阻止过度的 胃肠蠕动,口服甲磺丁脲(D860)0 .5~1.0g,可缩短高血 糖症的持续时间。
临床表现
消化系统:腹部饱胀不适、绞痛、恶心、 呕、全身 无力、面色苍白等
临床表现
术后1-2周发生, 多发生在餐后半小 时,持续15-60min
早期倾倒综合征 晚期倾倒综合征
术后半年以上发病, 多发生在餐后2-4小时, 反应性低血糖
诊断
倾倒综合征的诊断缺乏客观标准,其诊断的建立基于详细 的病史资料和临床表现。
毕Ⅰ式手术
毕II式手术
概述和发病机制
胃排空过快
小肠内大量体液的积聚 循环血容量的减少
各种激素作用
5-羟色胺(5-HT) 抑胃肽(GIP) 血管活性肠肽(VIP) 神经收缩素
概述和发病机制
胃排空过快
胃切除后胃容 积的减少
1
2 3
幽门成形或切除 术后的控制排空 功能丧失
胃空肠吻合术 后十二指肠反 馈性抑制胃排 空功能的丧失
4
迷走神经切断术后远端 胃容积舒缩功能丧失
概述和发病机制
各种激素作用
5-羟色胺(5-HT) 肠腔内压力增高刺激嗜银细胞 分泌的大量5-羟色胺(5-HT) 胰高血糖素样多肽因子-1GLP-1) 在全胃切除、食管切除及胃大 部切除术后,血浆GLP-1浓度 明显增高,并且它与胃术后反 应性低血糖的病理生理学表现 有关 胰岛素 高渗性碳水化合物刺激肠源性 高血糖素的释放,肠源性高血 糖素又刺激β细胞分泌大量的 胰岛素,在碳水化合物完全吸 收后,高胰岛素血症引起低血 糖血症
抑胃肽(GIP)、血管活性 肠肽(VIP)、神经收缩素 其他的肠源性激素也参与早期 倾倒综合征的症状的产生
概述和发病机制
1.食物快速进入小肠以及高渗食物从肠壁内吸出大量体液 使肠管扩张、膨胀 2.细胞外液渗入肠腔,可引起有效循环血量降低 3.肠管的扩张引起自主神经反射性反应,刺激肠道分泌肠 源性血管活性物质,从而导致肠道蠕动增快和血管扩张
治疗和预防
药物治疗
餐前半小时服阿托品或普鲁苯辛以减慢肠蠕动 前半小时服达美康或美比达或注射胰岛素,以缩短高血糖 症的持续时间 对严重病例可试用生长抑素 轻中度病例经治疗在数月或数年,症状可减轻或痊愈
治疗和预防
外科治疗
• 严重病例经两年以上的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
由于再次手术治疗的效果不一,一般应先进行非手术治
葡萄糖刺激诱发试验:口服50g葡萄糖后,1h心率升高10次/分或以上 诊断早期倾倒综合征敏感性100%,特异性92% 葡萄糖氢气呼气试验:清晨空腹,作基础呼气H2浓度测试,口服葡萄糖 (葡萄糖50-80g溶于200-250毫升温水,儿童1g/kg),每30分钟测试 一 次呼气氢浓度,共2小时。 反映口服葡萄糖后快速迁移进入远端回肠或结肠, 其敏感性为100%,而特异性则低一些。
倾倒综合征 Dumping syndrome
目录
概述和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和预防
概述和发病机制
口腔消化(主要是物理性消化,淀粉在唾 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 胃简单消化(在胃中一般只是暂时贮存 食物,胃能吸收小量的水和酒精,大部分 的食物都要在下面的小肠消化) 小肠消化并吸收营养成份 部分物质到达大肠后,没有吸收的剩余 的营养成分会被大肠吸收,最后的食物 残渣在大肠贮存形成粪便
治疗和预防
饮食调节
轻到中度倾倒综合征经饮食调整可得以控制 饭后仰卧15--30分钟:可以减缓食物重力作用所造成的食 物入肠过快或重量对肠压力过大带来的不适 食物以干样为主:进食时不用汤与饮料,如欲饮用,可在 餐后1小时左右再用液体食物 少食多餐:术后逐渐适应,从少向多循序渐进,细嚼慢咽, 避免一次胃中蓄积过多 采用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中等脂肪膳食,多选谷类糖, 忌用浓缩甜食,甜饮料 出现低血糖时应立即进少量食物,在症状早期采用调整食 物内容,加用一些软而稠的食品
概述和发病机制
倾倒综合征是指由于手术,在胃切除与胃空肠吻合术
后失去幽门或其正常功能,胃内食物骤然倾倒至十二指
肠或空肠,可引起一系列症状。
可发生于任何类型的胃部手术之后,以Billroth 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更为多见,食管手术引起 迷走神经损伤也可产生倾倒症状。
概述和发病机制
毕Ⅰ式手术后发生概率约5%,而毕Ⅱ式术则为15%左右 切除胃2/3者发病率40%左右,切除3/4者则约为50% 胃切除越多,吻合口越大,发病率越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